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1

上传人:寂**** 文档编号:47162173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寓言故事阅读训练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001守株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译文: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死了。于是,那个农民便放下他的犁耙,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野兔没有再获得,而他自己也成了宋国人的笑柄。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兔走触株( ) (2)因释其耒而守株( )(3)冀复得兔( ) (4)而身为宋国笑(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 宋

2、人为什么不会再得到兔子?走,属于会意字。金文字形象摆动两臂跑步的人形,下部像人脚。合起来表示人在跑。本义:跑。趋也。释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趋,疾趋曰走。释义:1、逃跑。2、往。3、泄漏。4、丧失,失去。5、步行。6、遵循;沿着。7、拜访,访问。8、死亡、逝世。“走”、“行”、“跑”改变了名称?从汉语史的角度来看,表“行走”.义原先是用“行”,表“奔跑”义用:“走”,后来,在表“行走”义上“走”替换了“行”,在表“奔跑”义上新产生的词“跑”替换了“走”。换句话说:“走”卸去了“奔跑”义以后,承担了“走路”义。002 一毛不拔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即唤夜叉拔

3、之。方拔一根,猴不胜痛叫。王笑曰:“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译文:一猴子死了,被带到地府见到了冥王,求冥王让他转世为人。冥王说:“想要做人,就必须把你身上的毛拔干净。”说完就叫夜叉动手拔猴子身上的毛,只拔了一根,猴子就忍受不了拔毛之痛,冥王笑着说:“畜生,看你连把根毛都受不了了,要怎么做人!” 1解释加点的词语。(1)方拔一根( ) (2)既欲做人( )(3)拔之( ) (4)不胜痛叫( )2翻译画线句子。3文中有一成语是 ,它的意思是: 既 (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象一人吃罢而掉转身体将要离开的样子。本义:吃罢,吃过)尽,完了,终了:语未。食(指日蚀、月食的蚀尽)。副词。

4、已经:成事实。往不咎。不知东方之既白。宋 苏轼前赤壁赋公(袁可立)既用,久踬复起。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副词。不久,后来:而缝合。连词。常跟且、又、也等连用表两种情况并存:矮且小。“即”和“既”的区别即,会意。甲骨文作坐人形(后讹为卩)面对食器(皀)会意。本义:走近去吃东西。即和既,音不同,“即”读j,“既”读j ;形有异,“即”右从“耳刀”,“既”右从“无”)慧眼识别:一触 发 往不咎 非此 彼 一言 出,驷马难追 成事实 招之 来 有错 改 来之,则安之 若 若离 得利益 兴表演 可望而不可 003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

5、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注:长:做首领。译文:老虎寻找各种野兽吃掉他们,抓到(一只)狐狸。狐狸说:“您不敢吃我!天帝派遣我来做各种野兽的首领,现在你吃掉我,是违背天帝的命令。你认为我的(话)不诚实,我在你前面行走,你跟随在我后面,观看各种野兽看见我有敢不逃跑的吗?”老虎认为(狐狸的话)是有道理的,所以就和它(一起)走。野兽看见它们都逃跑了。老虎不知道野兽是害怕自己而逃跑的,认为(它们)是害怕狐狸。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子无敢食我也: (2)兽见之皆走: (3)吾为子先行: (4)故遂与之行: 2

6、翻译下列句子(1)天帝使我长百兽(2)子以我为不信3根据故事内容给题目写出相应的成语。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子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小儿在襁褓中,有头、身、臂膀,两足象并起来的样子。“子”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婴儿(2)对人的称呼:男。妻。士(读书人)。舟(船夫)。才。(3)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先秦诸。(4)你:执子之手,与子偕老(5)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古代人名中的表字古代“公、侯、伯、子、男”爵位的五个等级。有趣的是,同是表字“子安”的可查到有三人:西晋的成公绥、唐代的王勃、清代的魏秀

7、仁;北周的王褒与西汉的王褒不但同姓同名,而且表字都是“子渊”。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杜甫:字子美,唐诗人。苏轼:字子瞻,北宋文学家。 唐寅:字子畏,明画家、文学家。004 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1)“何不试之以足?”(2)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一个想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的脚的尺码,把它放在了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后,他忘记带量好的尺码。拿到了鞋子,才说:“我忘记了带量好的尺码。”于是返回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来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卖鞋的也

8、走了,他最终没买到鞋。有人问:“你为何不用脚试试呢?”他说:“我宁愿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1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而置之其坐 通 (2)反归取之 通 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先自度其足 何不试之以足 B宁信度 无自信也C郑人有且置履者 遂不得履 D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3解释“之”字在句子中的意义。(1)反归取之( ) (2)何不试之以足( )(3)至之市而忘操之( )(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用括号补出省略的内容。(1)(2)5 为什么这位郑人会“宁可相信尺码而不愿相信自己的脚” ? 之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1)结构助词,表示领有、

9、连属关系:赤子心。(2)结构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3)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4)音节助词,虚用,无所指:久而久。(5)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6)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7)动词,往、到:“吾欲南海”。通假字与六书中的“假借字”如何区别?(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严格来说,通假字是指本有其字的替代,例如上述例子中,本来已有“慧”字,但却以“惠”字临时替代。而六书的的假借字则是本无其字,因为要创制新字较麻烦或为免使字数大量增加,而采用同音或近音字表达那种意思,例如“自”字本义是鼻子,因同

10、音关系,借来表示“自己”之意,这是六书中的假借。005薛谭学讴u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行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自己就以为学完了,于是便告辞离开。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送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那歌声使树木振动了,使空中的飞云停住了。 薛谭(听了后)便(向秦青)道歉并请求能回来(继续学习唱歌),(从此)一辈子不敢再说回去的事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1)未穷青之技( ) (2)秦青弗止。 ( )(3)响遏行云。( ) (4)薛谭乃谢求反( )2

11、翻译:薛谭乃射求反,终身不敢言归。3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 谢 1.对别人的帮助或赠与表示感激:恩。致2.认错,道歉:过。罪。3.推辞:绝。闭门客。4.凋落,衰退:顶。世(去世)。凋。新陈代。5.告诉,询问:“使人称:皇帝敬劳将军。”6.逊,不如:“锦江何曲江池?”7.古同“榭”,建在台上的房屋。8.姓。否定副词有哪些?“不、弗、毋、勿、未、非、否”等1、 不和弗:都是表示一般的否定。例如: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2、 毋(无)和勿:都经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意思是“不要”或“别”。例如: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

12、涉起义)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梁惠王上)3、 未:表示对尚未实行的某种动作、行为或状况的否定。例如: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22年)君未知战。(左传僖公22年)4、 非和否: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孟子许行)“否”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表示否定的一面。例如: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左传襄公30年)不问可否,不论曲直。(李斯谏逐客书)006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问

13、:“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查存亡,而察其所以然。”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子:写在姓氏后,对人的尊称。译文:列子学射箭,射中了,于是(列子)向关尹子请教(射箭)。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不知道。”关尹子说:“还不可以。”(列子)回去后再练习了三年,又向关尹子请教。关尹子问:“你知道你射中(靶心)的原因吗?”列子说:“知道了!”关尹子说:“可以了,(你)要牢记这个道理,不要轻易地丢弃。不只有射箭是这样的,治国修身也是这样。所以圣人不关心存亡,而关心为什么会这样。”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

14、请于关尹子( ) (2)对曰(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1.以为对;同意 广以为然。史记陈涉世家又如:然纳(同意采纳);然疑(半信半疑,犹豫不决);然赞(赞同);然然可可(犹唯唯诺诺);然可(同意);然诺(答允,许诺);然许(然信。许诺;信守诺言);然信(然诺,许诺);然可(应允)。2.但是,然而 虎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唐柳宗元黔之驴3.是,对 子曰:然。论语阳货4.如此,这样,那样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荀子劝学5.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比拟,有“的样子”之意。5.用作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表示状态,有“如”的意义。康肃忿然曰。 宋欧阳修卖油翁

15、守株待兔1(1)跑 (2)放下 (3)希望 (4) 自己 2 A 3、兔子是不会再得到了,自己却被宋国人所耻笑。 4 因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只是一个偶然现象。 薛谭学讴1(1)尽 (2)不,没有(3)阻止 (4)道歉2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再也不敢说要回家。3有,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态度。(八)一毛不拔1(1)才,刚;(2)已经;(3)代词,代“猴毛”;(4)忍不住 2看你一毛不拔,又怎么能做得人? 3一毛不拔;原意是一根毫毛都不肯拔出来,形容十分吝啬自私。狐假虎威1(1)不(2)跑(3)你(4)因此2(1)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2)你认为我的(话)不诚

16、实。3狐假虎威4这则寓言讽刺了那些假借别人的权威,招摇撞骗的人,也说明做事如果不加以分析,往往被假象迷惑。) 郑人买履1(1)坐-座 (2) 反-返 2D 3(1)尺码(2)履(3)到、往;尺码 4(1)(你)怎么不用其所长脚试试它呢? (2)(我)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啊呀。 5因为他是因循守旧的教条主义者。(言之成理即可) 列子学射1(1)请教(2)回答2你知道你射中的缘故吗?3说明了在学习上,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的道理。根据语法作用,古代汉语副词可分为程度、范围、时间、情态、否定、表敬等六类。各类副词的意义和用法:一、程度副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程度。表示最高程度的主

17、要有“最、绝、极”等;表示较高程度的主要有“太、殊、尤、甚”等;表示程度加深的主要有“弥、益、俞”等。这些较容易理解,但下面的两个词值得注意。1、少:“稍微”、“略微”的意思,如太后之色少解。(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2、颇:在古代有两种意义,一是程度偏高,略近“很、甚”。如“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另一个意思是“稍、略”。如“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二、范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的范围。1、表示总括全部的有“皆、悉、尽、咸”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全”、“都”、“总共”。各举一例: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左传隐公

18、元年)齐悉复得其故城。(史记燕召公世家)周礼尽在鲁矣。(左传昭公2年)使天下咸安土乐业,亡有动摇之心。(汉书元帝纪)2、古汉语中,“但、徒、特、第、直”常用来表示“只”的意思。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乐府诗集木兰诗);徒善不足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3、仅,表示“只、才、刚够”的意思时,古今是一致的。如: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史记乐毅列传);一旦临小利害,仅如毛发比,反眼若不相识。(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在唐代诗文中,“仅”还可以表示“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的意思。一般只用在数目字前面,读去声。例如: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19、)三、时间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如:“且、将”等表示动作行为将要发生;“方、适”等表示正在进行;“尝、曾”等表示已经过去;“长、常”表示经常发生;“稍”表示缓慢地发生变化等等。1、曾:作副词主要有两种用法:一是表示时间,相当现代汉语的“曾经”。如:孟尝君曾待客夜食。(史记孟尝君列传)一是表示情态,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居然、竟”。这种用法今天已经消失,值得注意。例如: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河广)2、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曾经”。例如: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史记陈涉世家)4、 情态副词(有的教材把表示语气的副词另立一类,叫语气副词。)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示一定的情态或语气的副词。和

20、现代意义差别较大的有“且、固、盖”等等。1、且:在古代汉语常作连词用,和现代汉语“而且”意义相当。此外,还常作副词表示情态,有“姑且、尚且”的意思。例如: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2、固:作为情态副词是“本来、当然”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固然”意思完全不同。例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3、盖:是表示语气的情态副词,常放在句首表示提示和推测性论断的语气,起引出下文的作用。如: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将伐颛臾)4、表示反问语气的有“岂、其、宁”等。意思是“难道、怎么”。如: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僖公十年)5、 否定副词常用的有“不、弗、毋

21、、勿、未、非、否”等。下面分别举例说明。5、 不和弗:都是表示一般的否定。古代“不”的用法基本和现代相同:既可以否定动词,又可以否定形容词。例如: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游)在秦汉以前,“弗”字的使用范围非常狭窄,一般来说,“弗”字后面的动词只能是及物动词,但动词后面却不带宾语。这是和“不”的用法显著不同的。例如: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墨子兼爱上)“弗”字后面动词带宾语的例子,在先秦非常少见。例如: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6、 毋(无)和勿:都经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或劝阻,意思是“不要”或“别”。这是和“不、弗”的重要区别。“无”和“毋”是一个词的不同写法

22、。例如: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起义)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梁惠王上)有时“毋”和“勿”用于陈述句,则表示一般的否定。这种用法频率较低。例如:欲无获民,将焉避之。(左传晏婴论季氏)文公非不欲得原也,以不信得原不若勿得也。(吕氏春秋为欲)7、 未:表示对尚未实行的某种动作、行为或状况的否定。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22年)有时“未”字只表示一般的否定,和“不”的意义比较接近。例如:君未知战。(左传僖公22年)4、非和否:“非”和“否”都是特殊的否定副词。“非”所否定的不止是动词,而是后面整个谓语。例如: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韩非子五蠹)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前

23、例是否定谓语和主语的关系,后例是否定叙述句中的谓语,表示对某一事实的否认。“否”也是一个用法特殊的否定副词,它和表肯定的应答之词“然”对立,相当于“不”或“不是的”。例如: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孟子许行)“否”用在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里,表示否定的一面。例如:吾得见与否,在此岁也。(左传襄公30年)不问可否,不论曲直。(李斯谏逐客书)六、表敬副词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副词,一般是从动词虚化来的。表敬副词可以分尊人和自谦两类。1、尊人的有“请、幸、谨、敬、惠、辱”等。下面各举一例: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先生不

24、幸教寡人乎?(战国策范雎说秦王)韩信曰:“夫人深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辛为信谢项王。” (史记淮阴侯列传)今主君欲一天下,收诸侯,存危国,寡人谨奉社稷以从。(史记苏秦列传)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君惠吊亡臣,一重有命。(国语晋语二)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左传成公13年)子,一国太子,辱在此。(史记晋世家)2、自谦的表敬副词,常用的有“窃、忝、猥”等。例如: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赵策4)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后汉书史弼传)臣受恩偏特,忝任师傅。(后汉书杨赐传)猥以微贱,

25、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还有一类指代性副词“相”和“见”是两个特殊的副词,它们用在及物动词前面作状语,意义上指代宾语,动后面语不再出现。相:1、作一般副词用,表示互指。表示“互相”: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廉颇蔺相如列传表示“递相”: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2、作指代性副词用,指代第一、二、三人称,表示动作偏指一方。指代第一人称:始吾与公为刎颈交,今王与耳旦暮且死,而公拥兵数万,不肯相救。史记张耳陈余列传指代第二人称:若望仆比相师,而用流俗人之言。(不相师,即不以你为师)报任安书指代第三人称: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相恤,即救助他们)论积贮疏见:、1、作助动词,用在及物动词前,表被动:人皆以见侮为辱。荀子正论2、南北朝以后,用作副词,在动词前,表对我怎么样: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见丁宁,即叮咛我)孔雀东南飞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