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151149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林业科学研究 2008.21(1):#90Foivst Reseanh:1001-1498 (2008) 01 -0084-07党普兴侯晓巍J惠刚盈",赵中华2(L国家林业局西北规划设计院陕西西安7KXM8: 2中国林业料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林木重点培育实验室-北京100091):从构成和反映森林资源质重的物质基础出发.通过分析影响和决定区域森林资源质重的主要因索.结合目前 现有的森林资源调查手段及已有的研究成果运用专家会议法和Delphi法建立和确定了由区域森林资源质重和构 成森林资源质量物质基础的5个主要方面、决定和反映森林资源贡量5个主安方面的15个指标、19个分指标

2、、10 个分指标的亚指标构成的5层递阶结构的区域森林资源质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 新的直观的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方法。:森林资源质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评价方法:S757:AEvaluation kidicator System and Evaluatian M ethodof Regiona 1 Forest Resource QualityDANG Pu-xing , HOU Xiacrwei, HU / Gangying2 *, ZHAO Zhong-hua(1. Northvest Institute of Forest Invensiy Plannin

3、g and Design State Forest Adiiinistratbn. Xi'an 710048. Shaanxi. China:2 Reseaivh hstituie of Fomstiy. Chinese Academy of Foieslry Key Labomlofy of Tree Brcedingand Cultiv-atbn. Stale ForestQ* Adniinistralbn. Beijing 100091. China)Abstract:Bascd on the material basis constituting and reflecting

4、the forest resource quality, and by imalyzing the major factors influencing and deciding the rcgbnal forest rcsjurcc quality, the expert conference method and Delphi metliod were used Io establish and detem ine 5 main aspects describing rcgbnal forest resource quality and the material basis, with pr

5、esent forest resource investigation measurements and research achievanents obtained The 5 main aspects are: forest distribution, forest structure, forest pinductivity, forest health and canprehensive forest utilization, including 15 iixiicators and 19 classified indie tors and 10 sutrclassified indi

6、cators, which to med a 5*level evaluaten syslan Based on the results mentioned above, a new and objective rcgbnal forest reiource quality canprehensive e- valuatbn method was put fbiwanlKey words: forcst resource qual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icabr system; canprchensive evaluatbn method©

7、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林业科学研究 2008.21(1):#90Foivst Reseanh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对地球上生物界 特别是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和不可替代 的作用。随着全球自然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生态环境 的持续恶化森林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环境与发展的 核心与焦点"-5,0为积极发展林业保护森林和森林 的可持续发展为政府确定整个林业产业在国民经济 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林业发展规划与宏观决策等提 供科学依据和准确数据倍息,对一

8、个区域(林区、地 区、省区等)乃至一个国家的森林资源质量整体现状 及其消长变化趋势.做出全面、客观、准确、恰当地剖 析与评估就显得十分必要。目前世界各国对森林资 源质量尚无统一的评价标准和方法在我国乃至世界 均属一顼探索性的工作。在国际上不仅评价的标准 不很统一.而且多以定性评价为主缺乏直观、系统的 定量评价方法。法国、德国、奥地利等欧洲林业发达 国家一般主要是从森林蓄积量、木材产量、森林可持©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林业科学研究 2008.

9、21(1):#90Foivst Reseanh©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林业科学研究 2008.21(1):#90Foivst Reseanh收稿日期:20070M6基金项目:林业料技支撑计划(2006BAD03A08 - 03)作者简介:党皆兴(1962-).男陕西富平人高级工程师通讯作者'Convjpondiiig Author)©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10、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丨期党普兴髯区域粪林说源质鱼综合评价指标体不和评价方法85续经营措施实施状况、公众对森林提供多种服务功能 的满意程度以及林道和防火等设施建设情况等方面 对森林资源的质量进行评价,45,;2001年世界粮农组 织出版的2000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价成果则从森林覆 盖率、森林生物量、森林采伐、木材供应、森林经营与 管理、自然保护区设置与管理、森林防火与保护等方 面对全球的森林资源质量进行评价。在国内.近年 来周洁敏率先建立了基于森林资源连续清査成果 的森林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杨丽等建立了基 于森林结构、森林生长状况和森

11、林三大效益的综合评 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把森林资源及其服务效能的评价 进行了有机的统一 但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的指标尚不 全面特别是将森林资源服务效能纳入评价指标体系 本身就是一种測算指标的重复因为几乎所有的森林 服务效能都是以物质形式的森林资源为载体也是以 物质形式的森林资源数量进行计算的:窦万星等、 崔世莹等问、李朝洪等I对森林资源可持续性的评 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了研究而对森林资源本身质 量的评价较少且不深入;李会芳等g对国内外森林 资源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情况进行的介绍和分析石 春娜等对我国森林资源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 的回顾和展望以及陈雪峰等(对全球森林资源评 估方法进行的总结及对我国森林资

12、源评估体系建设 的建议都系统地反映了目前国内外森林资源质量评 价的研究情况但都没有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便于操 作的具体而系统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为此本文 从构成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物质基础的主要因素出发. 本着客观、简捷、实用的原则对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综 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进行初步研究和探索。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各级指标 权重的确定森林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生物系统决定和影响森 林质量的因素很多,因此选择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 时必须既能够全面地的反映和体现森林本身的发 生、发展规律同时还必须考虑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 会效益评价指标必须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系统性。L 1L 1. 1可行性 即指标可用数

13、据衡量和表示能够 进行实际评价计算,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的客观实际 因而指标应是一个较为确定的量0I. 1. 2代表性即指标既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又具 有一定的普遍性也就是说能够真实、直接地反映森 林资源的质量状况。1.1.3相对独立性 即同一层次的各项指标能各 自说明森林资源质量的某一方面,尽可能不互相重 叠或成为相互包含的因果关系。1. 1. 4可比性 即指标对不同时空的同类事物应具有 比较一致的比较基础使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说服力。1.L5整体性 即全面性,指标体系能够综合、全 面地反映森林资源质量特性。1.1.6实用性即指标的选取应充分考虑数据茯取、 处理的难易程度要具有简便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14、。1. 2按照宁多勿缺的原则尽可能将决定和影响森 林资源质量的可能因素归集整理,构筑起区域森林 资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框架和各级指标,并 初步拟定各级指标的内涵和量测方法。在此基础 上邀请国内林业调査规划设计、高等农林院校、中 国林科院等方面的专家学者21人组成专家工作组, 采用专家会议法和Dehi法"I按照上述评价指标 的筛选原则对初步构筑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反 复的讨论、増删和改进经过4轮专家咨询.建立了 由森林分布、森林结构、森林生产力、森林健康状况 和森林综合利用5个方面15个指标、19个分指标、 10个分指标的亚指标构成的5层递阶结构的区域 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5、(图1)并确定了 各级评价指标的权重(标准分值)详见表lo在最终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中.所有指标都可 用我国现有的1、2类森林资源调査数据来衡量具 有较强的可测性、可行性、可比性和实用性:每个指 标都能够直接反映和代表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的某方 面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所有指标在较大程度上尽可 能避免相互重叠和相互包含的因果关系从客观上 避免了指标的重复设置与量测计算具有较强的相 互独立性和不重复性:立足我国实际参考和吸收了 欧洲林业发达国家森林资源质量评价的主要方面, 在满足可測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包含了能够全面反 映和(本现森林资源质量各个方面的所有指标.如森 林资源的数量、分布、结构、动态变化、森林

16、儀康、系 统完整性与生物多样性(用天然林比重衡量)、提供 木质与非木质林产品能力等整个指标体系不仅全 面、完备.而且简沽、概括。2评价指标的测算方法2 1各指标类群最末一级指标的基础数据以评价区©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丨期党普兴髯区域粪林说源质鱼综合评价指标体不和评价方法87域的森林资源一类调査数据为主并尽可能利用已有的相对数据后方能进入最末一级指标分值的计算。的相关调査研究成果。基础数据均需处理为无量纲森林覆盖率X2犬然林比巫X3区域森

17、林资漩 质啟综介评价 体系森林结构林地利用X|6森林生产力哀林分布均衡度人龄组结构半均点径X7林丿2结构郁闭度树种结构|灌木林比重X$幼龄林面积比巫X4中龄林面积比亚Xs近、成、过熟林比直X&单层林面枳比重X9林分半均郁闭度X】。疏林地比重X"针叶林面积比重X|2阔叶林面积比币之门森林生KMXlg26。以下面积比重X】9林地坡度H26。及以上面枳比重心森林蓄积卅X"森林病虫害无病虫雪 轻度病虫害X2; 中度病虫害X2,点林健康森林住活力生态利用木材利用帀度病虫宙X24生活力强X26生活力中等X27生活力弱心生态林畜积比朮Xm 商品林面积比通石 商品林畜枳比巫Xj2&

18、#169;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丨期党普兴髯区域粪林说源质鱼综合评价指标体不和评价方法#©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丨期党普兴髯区域粪林说源质鱼综合评价指标体不和评价方法#经济利用X33图1区域森林责源质量评价攸系结构图©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19、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丨期党普兴髯区域粪林说源质鱼综合评价指标体不和评价方法#©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丨期党普兴髯区域粪林说源质鱼综合评价指标体不和评价方法#2 22 2 1森林分布森林资源在地域空间上分布的 数量和质量是反映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的一个重要方 面。可用森林分布均衡度、森林覆盖率和天然林比 重来衡量。2 2 1. 1森林分布均衡度(X.)1*61用

20、来衡量区域森林资源在地域上分布的均衡程度。用下式表达:X, = 1E lx?如III Xy(1)式 中:X表示第j个可统计小区的覆盖率,为统 计小区的个数,心12心当& =1时表明森林覆盖分布最为均衡最有©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丨期党普兴髯区域粪林说源质鱼综合评价指标体不和评价方法89利于环境功能的提高:当X. =0时表明森林覆盖分 布最不均衡,最不利于环境功能的提高。计算时,可 统计小区可以是评价区域内的县(市)或省(区)等。

21、2 2 1. 2森林覆盖率 森林覆盖率是反映一个国 家或地区森林资源、林业发展状况和森林效益大小 的一个综合性指标W2 2 1. 3天然林比重 天然林比重的大小反映了 区域森林资源的人为干扰情况与森林的退化 程度问。222森林结构森林的结构主要指林木的空间 格局及其属性如树种、年龄和大小等的分布|卸。按 照现有森林资源调査的数据可归为林分结构与植 被结构2类。©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丨期党普兴髯区域粪林说源质鱼综合评价指标体不和评价方法#

22、©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丨期党普兴髯区域粪林说源质鱼综合评价指标体不和评价方法#I级指标权重II级指标权重in级指标权直砌指标权直森林分布1Q 0森林分市均衡度C,1 0森林躍盖率51 0天然林比萤Cj4. 0龄俎结构9. 0幼龄林面枳比重C41 0中龄林面枳比臣C,1 0近成过熟林比重Q1 0森林结构3& 0林分结构林分平均直里C76 025. 0复层林面枳比臣C8林层结枸4. 02 5单层林面枳比重51. 5郁闭度林分平均郁闭

23、度4. 0疏林地比堪CH2 0植被结构13. 0射种结枸10. 0怦叶林面枳比重cl2X 0阔叶林面枳比更cuA 0针阔混交林比重cl44 0灌木林比重Cl51 0林地利用C167. 0森林蓄积量Cl79. 0森林生产力24 0森林生长量CIgA 0林地坡度5. 0<26 W枳比重c194 0>26 W积比茧ca,1. 0森林網虫害7. 0无C2|4 0轻CZ11. 5中L 03 cuQ 5森林健康状况14. 0森林枯损量C:,4. 0森林生活力1 0强J1. 5中51. 0弱5Q 5生态利用6 0生态林面枳比重c292 0生态林蓄枳比重Cio4 0森林利用14 0木材利用6 0商

24、品林面枳比重C3I2 0商品林凿枳比重4 0经济利用Cn2 0©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丨期党普兴髯区域粪林说源质鱼综合评价指标体不和评价方法#©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丨期党普兴髯区域粪林说源质鱼综合评价指标体不和评价方法#2221林分结构 森林资源的年龄结构是保证 永续性最重要的因子

25、之一。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 无论何种森林资源要实现永续利用都必狈保证森 林资源年龄结构基本或完全均匀.即各种年龄或龄 组的林木都有且面积基本相等却。按照法正林理 论幼龄林、中龄林、近成过熟林面积的理想比例为 Q 33 Q 34 ft 3312".以此确定龄组结构指标的合理 测算方法:此外.直径结构、林层结构、郁闭度也是重 要的评价指标。2222植被结构 以区域林分的树种结构和灌 木林比重来衡量。2 2 3森林生产力 森林生产力一般以单位面积生 产的生物量来衡量221 o此处选取林地利用率、森林 蓄积量、森林生长量、林地坡度等来衡量森林生产力。 2231林地利用 以林地利用率为评价指标

26、。2232森林蓄积量 以林分蓄积量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比重作为评价指标。2 2 3. 3森林生长量 以林木平均生长率作为评 价指标。2 2 3. 4林地坡度 分26以下有林地面积比重和 26汲26议上有林地面积比重。224森林健康状况 森林的健康主要包括对不 良干扰的临界承载力抵抗病虫害的能力再生更新 力等I叩。故采用森林病虫害、森林枯损量、森林生 活力等衡量森林的健康状况。2 2 5森林利用 鉴干森林资源清査数据的局限性主 要从生态利用、木材利用和经济利用3个方面来衡量。2 2 5. 1生态利用 以生态林面积(蓄积)占林分 面积(蓄积)的比重作为评价指标。2 2 5. 2木材利用 以商品林面积

27、(蓄积)占林分 面积(蓄积)的比重作为评价指标。2 2 5.3经济利用 以经济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 的比重作为评价指标。各评价指标得分值计算方法及公式详见表20©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丨期党普兴髯区域粪林说源质鱼综合评价指标体不和评价方法#©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丨期党普兴髯区域粪林说

28、源质鱼综合评价指标体不和评价方法#I级指标II级指标皿级指标働指标得分值计算公式森林分市森林分市均衡度G森林段盖率6Y2 = g/XjC天然林比直C,Yx -iXi/XHCx幼龄林面枳比重c4Kt = (Q 33/X4)C4x4 >33%n = fQ 33/fQ 66 x4)c4x4 <33%怕俎结构中龄林面枳比更c5Ys = (Q 33/x5)c5x5 >34%r5 = (Q 33/fd 66-x5 ) c5x$ <34%近成过熟林比重Q沧33/x6)c6x6 >33%岭=fd 33/CQ 66-x6>)C6x6 <33%林分平均直径6r7 = (X

29、 /d. ) 6森林结构林层结构复展林BT枳比重c8/X和)林分结构单层林面枳比重6Yg = X/X 如 iCg郁闭度林分平均郁闭度c10io = Xl0/XIOn > Cl0蔬林地比羞cHKu =(l-X|l/X1Ull)C|1材种结构针叶林面积比重cl2岭2 =*2久y植被结构词叶林面枳比重cu岭3 = CX|3 /X亦 > Cl3针阔混交林比重cl4yi4 => Cl4灌木林比重c,5打 S =ixl5/xiin/cl5林地利用C16rl6 二 g/xu森林曹积量55 =fxl7/xl>n>cl7森林生产力森林生长量CI85 = fXjg /X血丿 ctn林

30、地坡度<26°®枳比重C19打9 =(X19 /X u ) C9>26W枳比重Gobo =g/xu森林病虫害无6冷=<x21/x21m;c2l轻22Yn = txnl C22中5岭3 = ' Xp /x% ) C23森林儼康状况倉04岭 J =(x24/x24n;c24森林枯损量J森林生活力强Jr26 = f X26 C26中5岭7 = f 1 X17 /X27m 丿 C27弱5X2H = ( 1 - Xq /*2血)C*生态利用生态林面枳比重J冷二 g/xw生态林雷枳比重Cd*30 h'Xm/Xjqj,丿森林利用木材利用商品林面枳比重C3

31、I岭1二叫/xw商品林蓄积比臣CJ2岭2 二 g/xw经济利用6、岭3二以耳/心鮎丿注表中X.J为各评价指标的区域现实值或比更:岭一岭为各指标的得分但G "为各指标的权直但为全国同级区域林分平均胸径最大值.X次为对应评价指标的全国同级区域的最大值。2 3可得出评价区域的森林资源质量总分值o将各指标类群的得分值自下而上逐级累加,即©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林业科学研究第21巻统计分析区域森林资源质量及其5大指标评定等评价体系满分为1

32、00分。根据对专家咨询表的级划分标准见表3。指标1级2级级4级5级综合10Q 0-85. 084. 9 701 069. 9 5Q 049. 9-35. 1<35. 0森林分市1Q 0 & 5& 47 06 95. 04. 933 65森林结构3& 0 3$ 032 926 025. 9-19. 01& 95 6<5. 5森林生产力24 02Q 019. 916 015. 912 011. 9& 0<7. 9森林储康状况14 012 011. 9 1Q 09. 9-7. 06 95 0<4. 9森林利用14 012 011. 9

33、109. 9-7. 06 95 0<4 9©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林业科学研究第21巻©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林业科学研究第21巻3应用实例按照上述评价体系和方法曾采用全国第5次 和第6次森林资源清査数据对全国、全国各大区和 各省区的森林资源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限于篇幅 的原因

34、.现仅将其中的甘肃省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 价结果作为应用实例列于表4中。©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林业科学研究第21巻©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林业科学研究第21巻评价时间综合评价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森林分市森林结构森林生产力森林僅康状况森林利用第6次清査61. 696 4824. 5

35、415 777. 817. 09(2001 年)3级3级3级3级3级3级第5次清查5 & 00& 4222 1015. 727. 336 43(1996年)3级3级3级3级3级5级分值差值3. 69Q 062 44Q 05a 48Q 66©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林业科学研究第21巻©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36、 rights reserved, #林业科学研究第21巻从表4中数据可以看出,甘肃省森林资源1996 年清査和2001年次清査时的质量综合评价等级均 属3级水平。1996年除森林利用指标质量等级为5 级外.其余主要评价指标质量等级均属3级水平,甘 肃省森林资源质量综合评价等级和各主要评价指标 的质量等级均属3级;2001年的各主要指标质量等 级均属3级。比较这2次的森林资源质量状况尽 管综合评价等级没有发生变化但2次评价数据的 差值显示.2001年的森林资源质量在各个方面比 1996年有明显提升.这主要得益于因林分平均直 径、郁闭度等的递増所致的森林结构质量的提高。 这一评价结果与甘肃省森林

37、资源连续清査第4次复 査成果资料的评价分析结果相吻合122104结语运用本方法评价区域森林资源质量状况能够 反映出一个区域某时期的森林资源质量综合状况. 全面直观方法应用简便同时本方法能够准确地 反映出一个区域2次调査间隔期内森林资源质量综 合状况及内部结构的消长变化趋势可以为调整森 林资源经营目标提供依据。本方法数据采集基于中 国现行的森林资源调査体系但评价结果比传统的 资源调査报告更通俗直观,整体性强。111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俎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总论IM.北京冲国林业出版社 2002: 65 - 852 EXO. Sustainable Management of Tm

38、p tea) Forests in Centml Africain Search of Excellence | R . Rcme: EO. 20033 EAO. Gbbal Foivsl Rcwuives2000-MaiiiRcporfFR/2000R Rone: EAO. 2000(4 John W B.Louise E Pmperty and forestiy A . Emerging issues inFares! Policy! C. Vancouver: UBC Press. 1992: 6015 J蒋国洪.丁良东林余益等法国的森林质量评价管理IJ L浙江 林业.2006(10):

39、40- 436联台国粮倉及农业俎织全球森林资源评估2000主报告M |.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17周沽燉.森林责源质量评价方法探讨JL中南林业调吉规划. 2001.20(2):5 - 8【8杨 丽李龙梅刘俊芬等森林责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採讨 IJI.内蒙古林业调査设计 2006,29(1):59 - 61【9窦万星代均玉孙继文森林贵源评价浅探J 防护林科枝 21)04(4):81 - 82110虽世荃苏喜友.森林资源可持续性评价系统的研究J.西部 林业科学 2004.33(2):89 - 93111李朝洪许俊杰于波灣中国森林资泳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 法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

40、02. 30(2):73-76【12 李会芳苏喜友.森林资源评价浅议| J .林业调查規划.2005. 30(2):62 66113 石春娜王立鮮我国森林贵源质量评价体系研究进展I J 世 界林业研究.2007.20(2):68 - 7214陈雪峰黄国胜夏宗朝等 全球森林资源评估方法与启示 【J J林业资源管理 2005(4): 24 - 29115 砚代咨询方法与实务编委矣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M I-北 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61 - 66116张建国林业经营综合效益评价研究| J 1.林业资源管理 1994 (4):70 73I 17 1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俎中国可持续发展

41、林业战略研究战略辔IM .北東冲国林业出版社.2003: 2427I 18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项目俎 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森林问題卷IM .北京冲国林业出版社.2003: 32 33I 19 惠刚盈.von Gadcw K森林空间结构量化分析方法M .北京: 中国料学技术出版社 2003: 42 - 43【20亢新刚森林资源经营管理M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156 157121 |苏喜友王悦森林说源可持续发展的慨念、原刖和指标体系J1.林业贵源管理.1995(特刊):8 - 18I 22 1国家林业局西北森林资源监測中心甘肃省森林资源连续漕查 第四次复査成果资料(2005

42、年修订)|M J.兰州:甘肃省林业厅2005©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林业科学研究第21巻©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林业科学研究第21巻( )为适应我国信息化建设需要扩大作者学术交流渠道本刊已加入烛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和 冲国期 刊网”。作者菩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酬一次性给付。如作者不同意

43、将文章编入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 本刊将做适当处理。林业科学研究编辑部2008年1月(Chinahfo)为了实现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工作的电子化推进科技信息交流的网络化进程我刊现已入网'万方 数据资源系统(Chmahlb)数字化期刊群”所以向本刊投稿并录用的稿件将一律由编辑部统一纳入'万方 数据资源系统(Chinahfo)数字化期刊群”.提供信息服务。如作者不同意将文章编入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 明本刊将做适当处理。作者蓍作权使用费与本刊稿费一次性给付不再另付。林业科学研究编辑部200X年1月©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