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

上传人:fgh****35 文档编号:47094881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与句式,培养归纳整理字词的能力和习惯,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2、 掌握概括要点的基本方法并初步掌握其基本技能,学习跌宕多姿的叙事方法和祥略得当的叙事结构,多角度审视人物形象。3、 背诵全文。过程与方法4、 合作学习,了解左传的相关内容及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作品的内容,归纳、整理常见的文言字词与句式。5、 探究学习,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挖掘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以及体会

2、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二、 教学重点、难点1、 积累和归纳常见的文言词语和句式,学习概括要点的技能方法。2、 梳理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及分析烛之武人物形象。三、教学方法3、 诵读法4、 讲析和讨论结合法5、 合作探究法四、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仪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课型 精读课第一课时学生课前预习设计 :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教学步骤:一、导入1、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 “夫战

3、,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是我们在初中是学过的文章,叫曹刿论战(学生回答)。对,出自左传。今天我们将再学习一篇选自左传的文章烛之武退秦师。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2、进一步认识左传。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并结合预习由学习小组代表向大家介绍,然后教师补充明确: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

4、,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本文就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3、学生介绍故事背景,教师再作补充。明确: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

5、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三、整体感知4、学生诵读,教师给以诵读指导明确:文言文诵读要重点把握句读,读准字音并根据文体读出文章感情5、学生读完后教师给出评价,教师再范读6、学生根据指导再自读,同时思考归纳文章的故事大意7、学生回答后,教师加以补充明确明确:主要记述公元前 630 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

6、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最终解除国难。四、理清层次8、学生齐读,思考各段要点9、学生小组讨论,试着用课文中的简短的文字(即抓住关键语句)概括各段要点10、教师指名学生回答,并加以明确明确:第一段:秦、晋围郑。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以简

7、约之笔,侧面刻画烛之武的形象。第三段:说退秦师。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第四段:迫晋退兵。五、合作探究 11、教师板书文章中的重点文言常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解决,最后小组代表公布结果 实词:贰,鄙,许,微; 虚词:以,而; 通假字:陪,共,厌,说,知; 词类活用:函陵,亡,厚,薄,鄙,东,西; 12、教师就本文中出现的及几种常见的文言现象进行明确 实词:(1)贰 “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离心,背叛 再,重复。(例:不迁

8、怒,不贰过。论语雍也)(2)鄙 边远的地方(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准许。 (同现代汉语) 答应,听从。(例:“许之。”、“许君焦、暇”) 赞同。(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约数(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微 细小,轻微(同现义) 衰败,国势衰微。 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幽微,精妙。微言大义(成语) 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如果

9、没有。(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虚词 :(1)以 以其无礼于晋(因为,连词) 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通假字 :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共其乏困 (共,通“供”) 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秦伯说 (说,通“悦”) 失其所与,不知(知,通“智”) 词类活用: 晋军函陵(名词作动词)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10、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 六、课堂小结七、布置作业13、课后继续归纳文章中的上述文言现象14、归纳文章中的文言句式15、翻译全文第二课时学生课前学习准备 (1)反复诵读文章 (2)试着分析人物形象 (3)把握文章语言教学步骤:一、 导入1、上节课,我们疏通了课文的内容,积累了一些文言字词,理清了写作思路。我留给大家的作业完成了吗?二、 检查作业情况2、分别让学生说出课文中出现的文言特殊句式,学生自由发言,相互补充。教师适时明确3、教师指名学生翻译。教师适时纠正

11、明确三、 赏鉴探究 4、学生再次复述故事情节,为接下来分析文章叙事艺术作好准备 5、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文章在叙事过程中,有什么特别的艺术手法值得我们借鉴的吗? 6、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最后明确明确:“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巧设伏笔,首尾呼应”; “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7、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小组内讨论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 明确:本文是记叙类文章,离不开人物的活动,因此分析探讨人物形象大有必要。 8、小组代表发言,其它小组再作补充。最后教师加以明确明确:本文善于刻画人物,通过人物的语言和行动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

12、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

13、赴敌营。 本文语言生动活泼,简洁精妙,达到了着墨少而寓意繁的效果。四、 话题激趣9、学生就烛之武的劝说艺术进行讨论明确:本文着重描绘的人物就是烛之武,他是一个杰出的外交家,善于外交辞令。因此把握烛之武的劝说特点对理解人物形象的刻画很有帮助。10、学生发表看法。教师后给以小结明确: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这段说辞,只有125字,表现了烛之武高明的心理战术和精彩的外交辞令。五、 布置作业11、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对文章进行分析评价,写成文字,字数不限 理论指导: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价。 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对记叙性的文章,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12、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字数200左右 13、背诵全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