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题库及答案(共29页)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47092567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111.4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动物学题库及答案(共29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动物学题库及答案(共29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动物学题库及答案(共29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动物学题库及答案(共29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学题库及答案(共29页)(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动物学习题 第二章 原生动物门 一、名词解释 1.指示生物 2.赤潮 3.吞噬作用 4.胞饮 5.细胞内消化 6.共栖 7.共生 8.滋养体 9.保虫寄主 10.中间寄主 11.终末寄主 12.裂体生殖 13.胞子生殖 14.接合生殖 15.动纤系统 16.刺丝泡 17.应激性  二判断与改错1.眼虫体表膜覆以具弹性的。带斜纹的表膜,表膜就是质膜 2.表膜使眼虫保持一定形状,从而使眼虫不能作收缩变形运动。3.眼虫的鞭毛是细胞表面的突起物,与一机体相连,不受核的 控制。4.机体对眼虫的分裂起着类似中心粒的作用。5.在黑暗条件下培养

2、绿眼虫,只有几周就失叶绿素,若这样连续培养长达15年后,眼虫将会永远失去绿色。6.若用高温。抗菌素。紫外光等处理眼虫,使其丧失绿色,只要再放回阳,光下,眼虫有可重新变绿7.夜光虫上在海水里,由于海水波动的刺激,在夜间可见其发光而得名。 8.鳃隐鞭虫寄生于鱼鳃,使其呼吸困难而死。9.大变形虫喜欢生活与有机质丰富,重度污染的水体中。10.表壳虫的外壳由细胞本体分泌而成。11.砂壳虫的壳是由分泌的 胶状物混合了自然界的小沙砾构成的。12.根据有孔虫的化石不仅能确定地质年代,而且还能找到煤矿。 13.放射虫由于在内,外质之间有一几丁质的中央囊,古适于底栖生活。14.有机体内环境答对

3、疟原虫不利时,进入红细胞的裂殖子即发育成大,小配子母细胞。15.疟原虫大配子母细胞的特征是核在虫体中部,较疏松,虐色素较细小松16.疟原虫小配子母细胞的特征是核偏在虫体的一边,较致密,虐色素较细小。17.草履虫一般生活在清洁,缓流的小溪中三 填空1.原生动物的分类体系争议很大,但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有_、_、_、_等四大类群。2眼虫具有趋光性是由于其有_. _. 3眼虫通过_在有光 的条件下利用光能进行_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_.4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也通过_吸收溶解与水中的有机物质,这种营养方式称为_.5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利用_所释放的氧进行呼吸作用,无光的条件下则通过_

4、吸收水中的溶解氧。 6,形成_是眼虫对水池干涸等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7根据营养方式的饿不同,可将鞭毛纲分为_ , _两个亚纲。8植鞭亚纲最显著的特征是_、 _.9常见的植鞭毛虫有_、_、_等。10 寄生于动物和人体的鞭毛虫有_ 、_ 、_等。11动鞭亚纲最显著的特征是_、 _.12 有一种自由的鞭毛虫既有鞭毛又有伪足,特称为_: 这类动物对探讨_和_的亲缘关系具有重要意义。13 变形虫在运动时,由体表任何部位形成临时性的细胞质突起称 14.变形虫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通过质膜排出体位的现象称。15.变形虫结构简单,容易培养,是研究生命科学的好材料,经常用来探讨,等问题。16.根据伪足形态的不同可

5、将肉足纲分为,亚纲 17.寄生人体的重要变形虫有 18.痢疾内变形虫按其生活过程可分,三型19.是痢疾内变形虫的致病阶段20.是痢疾变形虫的感染阶段 21.寄生与人体内的疟原虫主要有,等四种,过去所说的瘴气,其实就是 22.间日疟原虫一生需要经立和两个寄主 23.寄生与人体内的疟原虫在和内发育 24.通常把疟原虫侵入红细胞以前,在肝细胞理发育的时期称为 25.过去一些学者认为,红细胞前期疟原虫完成发育进入体液和血液后有三个途径,一部分一部分,一部分 26.从肝细胞称来的疟原虫进入红细胞后的发育时期称为 27.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生长时期一般可以分,等几个时期 28.疟原虫在蚊体内进行生

6、殖和生殖, 29.除疟原虫外,常见的孢子虫有,。30.用染色方法可纤毛虫表膜下排列有序的基体31.草履虫的无性生殖方式为,有性生殖方式为 32.根据纤毛的多少和分布的位置将纤毛虫分为,等三类 33.原生动物的呼吸和排泄主要通过进行 34.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方式一般有, 35.当环境适宜时,草履虫行生殖,环境条件不适宜时行生殖 36.在白蚁肠中共生的原生动物是纲的37.原生动物的三种运动细胞器是, 38.能级生于人体肝细胞的两种原生的动物是,。四选择1.眼虫制照过多食物常形成一些半透明的贮存于细胞质中,这时眼虫类的特征之一A淀粉粒B.副淀粉粒C.食物泡D.叶绿体2.

7、眼虫的无性生殖方式是 A.纵二分裂B.横二分裂C.外出芽生殖D.内出芽生殖3.锥虫的多生于脊椎动物的A.消化道内B.肝脏内C.血液内D.淋巴液中4.多鞭毛虫多生活于白蚁消化道内,分解宿主的纤维为食,也是苏州含含糊糊能很好的利用性纤维素,这种互为有利的生活方式称为A.寄生 B.共栖C.捕食D.互利共生5.能诱导变形虫发生胞饮作用的最合适的物质是 A.纯净水B.糖类溶液C.氨基酸溶液D.自来水6.原生的对动物的的伸缩泡最主要的作用A.调节水分平衡B.排出代谢产物C.排出未代谢的食物馋渣D.进行气体交换7.变形虫最常见的生存方式是A.孢子生殖B.配子生殖C.二分裂生殖D.出芽生殖

8、 8.刺丝泡为下列动物中( )所特有A.眼虫B.草履虫C.变形虫D.孢子虫9.刺丝泡的生理机能主要是 A.生殖B.摄食C.呼吸D.防御10根据最近研究结果表明A.疟原虫是红细胞内寄生,行渗透营养B.疟原虫是寄生与宿主组织的间质内,行渗透型营养C.疟原虫瘿消化道内内寄生,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D.疟原虫以胞口摄取营养,不是行细胞内寄生,而是细胞间寄生11.草履虫的营养方式是A.渗透型营养B.光合型营养 C.吞噬型营养D.混合型营养12.能行内出芽生殖的原生动物是 A.团藻B.夜光虫C.钟形虫D.喇叭虫13.能行光合作用的原生动物是A. 变形虫B.草履虫C.绿眼虫D.疟

9、原虫 14.不由昆虫传播的寄生原虫是A.痢疾内变形虫B.疟原虫C.杜氏利曼原虫D.锥虫15.疟原虫细胞外期的生殖方式是 A.孢子生殖B.裂体生殖C.分裂生殖D.配子生殖16.疟原虫在蚊体内进行的生殖方式是A.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B.孢子生殖和裂体生殖C. 裂体生殖和配子生殖D.配子生殖和分裂生殖17.杜氏利什曼原虫的传播媒介是 A.白蛉子B.中华按蚊C.致乏库蚊D.采采蝇18.生殖方式为横而生殖和接合生殖的动物是A.绿眼虫B.大草履虫C.大变形虫D.间日疟原19.弓形虫属原生动物门的A.纤毛纲B.肉足纲C.孢子纲D.鞭毛纲20.能形成赤潮的原生动物是() 

10、A.草履虫 B.绿眼虫 C.痢疾内变形虫 D.腰鞭毛虫五、问答题1.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2.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物的单个细胞有何异同?3.单细胞的动物群体与多细胞动物有何区别? 4.鞭毛的超微结构及其运动原理是什么? 5.鞭毛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6.简述杜氏利什曼原虫的形态生活及其防治方法 7.何谓变形运动?变形运动的机理什么? 8.肉足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9.简述间日疟原虫的形态生活及其防治方法 10.简述痢疾内变形虫的生活史危害及其防治方法 11.疟疾复发的根源是什么 12.疟原虫的超微结构观

11、察显示出哪些新观点? 13.孢子虫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4.纤毛纲那个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5.研究原生动物有何意义? 名词解释 1.指示生物:可用于作为有机物污染环境的水生物指标,确定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生物,称指示生物,如绿眼虫可作为重度污染的指标 2.赤潮:有些种类的鞭毛虫,如夜光虫,沟腰鞭虫,裸甲腰鞭虫等繁殖过剩密集在一起时,可引起较大面积海水变色的现象,称为赤潮。赤潮造成水中严重缺氧而引起鱼虾和贝类大量死亡。 3.吞噬作用:变形虫等单细胞动物没有胞口,当临时的前端接触到食物时,就伸出伪足,从各方面进行包围,将固体食物

12、颗粒裹进细胞内部,这种取食方式称作吞噬作用。 4.胞饮作用:变形虫等单细胞动物靠身体临时的前端,象饮水一样摄取液体食物的现象称作胞饮作用。 5.细胞内消化:单细胞动物摄食时,随着食物也带进一些水分,形成食物泡。食物泡和溶酶体融合,由溶酶体所含的各种水解酶消化食物,整个过程在细胞内完成,此为细胞内消化。某些多细胞的部分细胞也能摄取食物,进行细胞内消化,如肠腔动物的内皮肌细胞。 6.共栖:两种能独立生活的动物以一定关系彼此生活在一起,对寄居的动物无益害。如人大肠内的结肠内变形虫。 7.共生:两种动物共同生活在一起,或另一种动物生活于另一种体内,互相依赖,各能

13、获得一定的利益,如生活于白蚁虫种的超鞭毛虫 8.滋养体:一般指寄生原虫摄取营养的阶段,能活动,摄取营养,生长和繁殖,使其寄生治病的阶段。 9.保虫宿主:由的寄生虫除寄生于人体以外,还可寄生于其他动物,并且这些动物可将病原随时传给人,从流行病学的角度看,称这些动物为保虫宿主 10.中间宿主:寄生虫无性生殖所在或幼虫所寄生的宿主。如认为疟原虫的中间宿主。 11.终末宿主:寄生虫有性生殖阶段所在或成虫所寄生的宿主。如蚊为疟原虫的终末宿主 12.裂体生殖:进入宿主的孢子虫滋养体成熟后,首先是核分裂多个,称为裂殖体,然后细胞质随着核分裂,胞在每个核的外边

14、,形成很多个列质子,这种复分裂方式称为裂体生殖 13.孢子生殖:进入终末宿主的孢子虫发育至卵囊以后,核和胞质进行多次分裂,先形成多个孢子母细胞,每个孢子母细胞形成许多孢子,一个孢子又可形成许多子孢子。这就使孢子虫所特有的孢子生殖方式 14.接合生殖:是草卤虫等纤毛虫所特有的有性生殖方式。接合生殖是时,两草履虫口沟部分互相愈合,该部分表膜逐渐溶解,细胞质互相连通,两草履虫互相交换小核,此过程相当于受精作用。此后两虫体分开,经分裂,最后各形成四个小草履虫 15.动纤毛纲:草履虫的每一根锚式表膜下的基体发出的。在电子显微下,可见每一基体发出一根细动纤丝,向前伸展一段距离

15、后与同排的纤毛小更连接起来,成为一束纵行的动纤丝,集体,动纤丝,细动纤丝联系起来总称动纤细统,其作用是传导冲动,协调纤毛的活动 16.刺丝炮:在草履虫表膜之下,整齐的于表膜排列的一些小杆状结构,与刺激时能放出具有防御机能的刺丝的细胞器 17.应激性:单细胞的原生动物没有神经系统,蛋对外界环境的刺机仍能产生一定反应的特征 二、判断与改错 判断: 。 。 。 改错2.将“从而不能做收缩变形运动”该为“也能做收缩变形运动” 3.不受核的控制受核的控制 5.眼虫将会永远失去绿色将眼虫放回阳光下,可逐渐恢复绿色 6.只要再放

16、回阳光下,眼虫又可重新变录即使再放回阳光下,眼虫也不会变绿 9.有机物丰富,重度污染的水体水质较清洁的池塘或水流缓慢藻类较多的浅水处 12.煤矿石油 13.底栖生活漂游生活 15.大配子母细胞小配子母细胞 16.小配子母细胞大配子母细胞 17.清洁,缓流的小溪沟有机质丰富的污水沟 三、填空 1.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纤毛纲 2.眼点,光感受器 3.叶绿素,光合作用,光合营养 4.体表,渗透营养 5.光合作用,体表 6.包囊 7.动鞭亚纲,植鞭亚纲 8.有色素体,光合作用或自养 9.眼

17、虫,盘藻,团藻,夜光虫或空球藻杂球藻,实球藻,和尾滴虫,钟罩虫 10杜氏利什曼原虫锥虫,鳃隐鞭虫 11.无色素体,异养 12.变形鞭毛虫,鞭毛虫,肉足虫 13.伪足 14.排遗 15.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物质代谢,形态发生与核的关系 16.根足亚纲,辐足 17.痢疾内变形虫 18.大滋养体,小滋养体,包囊 19.大滋养体 20.包囊 21.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型疟原虫,疟疾 22.人,按蚊 23.肝细胞,红血细胞 24.红血细胞周期 25.白吞噬细胞所吞噬,侵入红细胞,继续侵入新的干细胞 26.红血细胞内期 27.环状滋养体,变形虫状滋养体,裂殖体,裂殖

18、子,配子母细胞 28.配子,孢子 29.兔肝艾美球虫,牛焦虫,碘泡虫或微孢子,弓形虫 30.硝酸银 31.横二分裂,接合生殖 32.全毛目,下毛目,缘毛目 33.体表 34.分裂生殖,裂体生殖,出芽生殖 35.分裂生殖,接合生殖 36.鞭毛纲,披发虫 37.鞭毛,伪足,纤毛 38.杜氏利什曼原虫,疟原虫 四、选择 BACDC ACBDD CBCAB AABCD 五、问答题 1.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由多种细胞器来完成各种机能;由三大营养方式,及植物型营养(自养,光合型)营养 ,动物型营养(异养,吞噬型营养),渗透型营养(腐生型营养);呼吸和排泄主要靠细胞

19、膜的渗透作用,伸缩泡主要作用是调节水分平衡,寄生种类行厌氧呼吸,消化方式是细胞内消化;生殖方式多样,孢子纲的孢子生殖,裂体生殖和草履虫的基融合生殖为原生动物所特有;具有应激性;能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 2.二者结构上相似,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不同电视行使的技能有差异单细胞生物尽管只有一个细胞但它是以个完整的,独立的,具有一切生物特征的有机体。如地刺激的反应,云动,消化,呼吸,排屑,生长及繁殖。他没有向高等动物那样的繁殖系统,而是由细胞原生质分化出的各种细胞器来完成这些生命活动,如运动细胞器有鞭毛,伪足,纤毛等,营养胞器有胞口,胞咽,胞肛等。所以说作为一个动物来说,原生动物是最

20、原始最底等的,但作为一个细胞来说又是中最复杂的 3.单细胞动物的某些种类,如团藻等可有多个个体聚合在一起,排列成一个空心的圆球型群体,细胞彼此见借原生质桥相连。这不同于多细胞的理由是:两者细胞分化的程度不同。单细胞动物的群体仅有营养细胞(由称体细胞)合生殖细胞的分化,而体细胞本身没有什么分化,且群体内的每个个体自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故乃属于单细胞动物。当体细胞进一步分化为不同组织,器官时,就成为多细胞动物。这说明单细胞动物与多细胞动物既有明显区别,由没有绝对界限。群体单细胞动物是单细胞向多细胞过度的中间类型。 4.鞭毛是鞭毛虫的运动器,在光镜下,呈现为极细小的原生质丝。但在电

21、镜下观察其横切面,可见最外层是细胞膜,最内是典型的“92”伪管结构;及周围有9个双联体为管,中央有两个单独的为管;每个双链体为管上有两个短臂对着下个双联体微管,该人双联体有放射辐伸向中心,双联体之间具弹性联丝。现有资料表明,微管是由蛋白质大分子组成,与横纹肌的肌动蛋白相似;微管上的臂由肌球蛋白组成。鞭毛的运动是靠微管间的滑动引起的,与肌肉收缩时肌肉之间的滑动类似。鞭毛的运动需消化能量,微管上的臂有ATP酶的活性,分解ATP提供能量 5.以鞭毛为运动器,是本纲最主要特征;具有原生动物所具有的三大营养方式,此外眼虫既能行光合营养,又能行渗透营养,故称之为混合营养;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

22、生殖两大类,总二分裂,出芽生殖时期特殊的无性生殖方式;以可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 6.又名黑热病原虫,得病使人发热,肝脾肿大,贫血,致病性强,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基本形态分为白蛉子体内的前鞭毛体(或鞭毛体)合人体内的利杜体(或无鞭毛体);鞭毛体梭形,由基体伸出一根鞭毛;利杜体无鞭毛,呈椭圆形寄生与白蛉子体内的前鞭毛体大量繁殖后代侵入食道,口腔;当白蛉子叮咬人时,即进入人体肝细胞和脾,骨髓等网状细胞,鞭毛消失,只留下鞭毛根,虫以缩短,发育成利杜体。利杜体大量繁殖,使人得病。防治该病的原则时消灭白蛉子,治疗病人,杀灭病传,注以个人防护 7.变形虫在运动时.,任何方向的外质都可

23、以向外突出成指状,内质流入其中,及溶胶质祥云动的方向流动,并向外突出形成伪足。党内质达到突起前端后,又向两边分开,接着又转变成凝胶质,同时后边的凝胶质又转变成溶胶质,不断的向前流动.这样身体不断的向伪足伸出的方向移动,运动过程中身体形状不断改变,这种现象称作变形运动。电镜下观察变形虫有类似脊椎动物的横纹肌的机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物质,骨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变形虫运动类似肌肉收缩 8.1)具有运动和摄食功能多的伪足,是本纲的主要特征;2)有些种类具壳;3)吞噬型营养;4)呼吸和排泄作用主要靠体表渗透作用;5)多行二分裂生,胞囊形成极为普諞 9.由胶溶组织阿米巴。寄生于人体肠道

24、中虫体有时可进入肝,脾或肺,引起肿脓。急性患者如不及时治疗会死亡。形态包括营养体和包囊体两个阶段,前者可分为大滋养体和小滋养体两个时期。大滋养体寄生于宿主的肠壁组织中,已红细胞为食,能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肠壁组织,为致病性。成熟的丝和包囊为感染阶段,发病与否决定与寄主的抵抗力强弱。其生活史见课本。防治方法:注意水源供给饮食卫生,防治病从口入;及时治疗病人;管理好粪便,消灭苍蝇,蟑螂的传播媒介 10.寄生于人体后达赖能够破坏血细胞,导致贫血,肝脾肿大,直至死亡。一生中要经历人和蚊子两个宿主,其有世代交替现象,有裂体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种生殖方式,其生活史见书本。 防治原

25、则:1.方蚊灭蚊;2.治疗病人(包括带虫者);3.预防性服药。 11过去认为,进入人体肝细胞的子孢子完成裂体增殖形成裂殖子后,胀破肝细胞散出体外,可有三个途径:一部分被吞噬细胞所吞噬,一部分进入红细胞(成为红细胞内期)使人致病,而还有一部分进入新的肝细胞,此期称持续性红细胞外期。在红细胞内期疟原虫通过治疗被消灭后,持续性红细胞外期疟原虫就成为疟疾复发的根源。最近许多学者认为持续性红血细胞外期尚未完全被证实。疟疾复发的根源是由于进入人体后的子孢子有两种遗传型(速发型和迟发型),迟发型子孢子需经数月或一年以上的休眼期后才进入裂体增殖,从而侵染红细胞。 12.1以胞口摄取营养而不

26、是体表渗透;2.虫体是细胞间寄生,而不是细胞内寄生。疟原虫进入红细胞时,不是穿过细胞膜,而是在红细胞形成的凹陷内,然后虫体被包进细胞内,虫体外包有一层红血细胞膜。3.小配子具有鞭毛的“9+2”为管结构。 13.1.缺乏任何运动细胞器(某些种内生活史的某一时期可着变形运动或有鞭毛);2.全营寄生生活;一般缺乏摄食胞器,靠体表渗透获取营养;3.裂殖体都具顶复合器结构,与虫体侵入寄主细胞有关;4.生活史复杂,繁殖能力强,有世代交替现象;生活史中一般经过裂体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三个阶段。其中裂体生殖、孢子生殖都能大量繁殖后代。孢子生殖为本纲所特有 14.1.以纤毛作为运动细胞器

27、是本纲的重要特征;2.核和运动细胞器出现高度分化,核有大、小核之分;大核司营养,小核与生殖有关。细胞质分化出胞口、胞咽、胞肛、伸缩泡、刺丝泡等多种细胞器。刺丝泡为草履虫等纤毛虫所特有。3.有特殊的有性生殖(接合生殖)和无形的横二分裂生殖;4.应激性强;5.以包囊度过不良环境条件。 15.1.原生动物全为单细胞动物,所有多细胞动物都是由此演化而来,因此对了解动物的演化具重要意义。2.控制和消灭寄生于人体和经济动物的原虫。3.有些种类的原生动物可作为监测水质污染的指示生物,4不少种类可作为地质,找矿的参考依据。5原生动物结构简单,繁殖速度快,观察方便易于采集和培养,常作为生物科学基础理论

28、研究的好材料,在研究细胞质遗传,细胞质与细胞核在遗传中的相互作用,以及细胞类型的转变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三章 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一、名词解释, 1.后生动物2.中生动物3.动物性极4.植物性极5.辐射式卵裂6.螺旋式卵裂7.原口动物 8.后口动物 二、填空 1.细胞动物起源于单细胞动物的证据有, 2.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都必须经历,等几个主要阶段 3.动物的雌雄个体所产生的雌雄生殖细胞分别称作和精子入卵,与卵细胞融合且互相同化的过程称作 4.根据卵黄的多少与分布不同,可将动物的卵细胞分为, 5.动物新个体

29、发育的起点是 6.动物卵细胞具极性,由动物性极和植物性极之分;通常把两极之间的连线称作 7.一个受精卵经分裂形成细胞的全过程称 8.动物受精卵经分裂时,与卵轴平行的称;与卵轴垂直的称, 9.卵的类型不同卵裂可分为,等四种类型 10.在卵的全裂类型中,根据分裂球排列不同,还可分为, 11.动物卵裂的结果,分裂球形成中空的球装胚,称为;期间的空腔成为 12.原肠胚的形成方式有, 13.一个典型的原肠胚包括,等五个部分 14.中胚层基体腔的形成方式有,原口动物都是以法形成中胚层,以法形成体腔;而后口动物则是以法

30、形成中胚层和体腔 15.根据囊胚腔的有无和所在位置将囊胚分为,等四种类型;与之对应的卵裂方式依次应为,;与之相对应的卵的类型是 16.在多细胞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由内胚层所包围的空腔成为;在中胚层之间裂开形成的空腔称为 17.多细胞动物的个体发育一般包括,等三个阶段;其中又可大致分为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两大类 18.海胆卵属于卵,卵裂方式为;鸡卵属于卵,卵裂方式为 三、选择填空 1.海星属均黄卵,等全卵裂,其形成的囊胚应时() A胚囊胚B极囊胚C盘状卵裂D表面囊胚 2.蛙卵属扁黄卵,其卵裂类型应为() 

31、A等全分裂B不等全裂C盘状卵裂D表面卵裂 3.麻雀的卵属偏黄卵,盘状卵裂,其囊胚腔应为() A腔囊胚B极囊胚C盘状囊胚D表面囊胚 4.昆虫的卵细胞质位于四周,卵黄集中在卵的中央,应适应() A少黄卵B偏黄卵C端黄卵D中黄卵 5.昆虫的卵裂方式是() A不等全烈B表面卵裂C等全卵裂D盘状卵裂 6.某种动物的卵由于其卵黄集中于植物性极一端,细胞质则集中于动物性极一端,这种卵属于()卵 A端黄卵B均黄卵C偏黄卵D中黄卵 7.海胆形成原肠胚的方式是() A内卷法B内以法C外包法D内陷法 8.影

32、响卵裂方式的主要因素是() A卵的大小B卵黄多少C卵盖黄多少及分布D有无卵壳 9.青蛙在变态过程中,蝌蚪的尾部逐渐消失是()作用的结果 A高尔基体B内质网C线粒体D溶酶体 四、问答题 1.受精卵的卵裂与体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何区别? 2.何谓胚层的分化?多细胞动物的三个胚层各分化成那些组织器官? 3.什么见生物发生律?了解生物发生律有何重要意义? 4.关于多细胞动物起源有哪几种学说?各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那个学生易被多数人接受?为什么? 第四章海绵动物门 一、名词解释 1.芽球2.水沟系

33、3.假胃腔4.两囊蚴虫5.胚层逆转 二判断与改错 1.海绵动物主要生活于海水中,全部営漂游生活 2.若把海绵动物切成一些小块,每块都类似一块小海绵,故臣之为海绵动物 3.由于海绵动物体表有许多小孔,故又名多孔动物 4.海绵动物体表的一层细胞为领细胞,具保护作用 5.原始海绵体表穿插无数孔细胞,形成海绵的出水孔 6.海绵动物体内为一层特有领细胞,能摄取食物进行细胞内消化 7.海绵动物由于具有特殊的水沟系结构,故对漂游生活能很好的适应 8.单构型水流系的水流途径是:进水小孔中央腔出水孔 9.复构型水

34、沟系的水流途径是:入水小孔流入管前幽门孔辐射管后幽门孔流出管中央腔出水孔 三填空 1.海绵动物身体的小孔是水流进出的通道,水流穿过的生理作用是, 2.海绵动物体壁的结构包括,三层 3.海绵动物中胶层由于含有和,因而能起到骨骼支持的作用 4.海绵动物中胶层内有多种类型的变形细胞,如,他们的作用分别是, 5.根据结构的不同,海绵的水沟系可分为,他们的代表动物分别是, 6.海绵动物的三类水沟系反映了其进化过程,从单沟型到双沟型到复沟型,数目逐渐增多,使水流和增加,从而使海绵动物得到更多的和,有利其生命活动 7.海绵动物的

35、无性生殖方式有和 8.根据海绵动物骨骼特点,可将其分为,三纲 四、问答题 1.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 2.如何理解海绵动物是动物演化树上的一侧支  第五章腔肠动物门 一、名词解释 1.辐射对称,两辐射对称,出芽生殖,消化循环腔,消化循环腔,中胶层,浮浪幼虫再生刺细胞细胞外消化 二判断与改错 1.腔肠动物是一类比较高等的原生动物 2.腔肠动物的上皮细胞内包含有肌原纤维 3.水螅的体壁有两层细胞构成,在两层细胞之间为中胶层 4.水螅内胚层分化而成的腺细

36、胞,都可分泌粘液,又滑润作用 5.珊瑚纲的水螅型比较复杂,而水母型比较退化 6.珊瑚骨骼的形成与大多数珊瑚虫的内外胚层都能分泌骨骼有关 7.水螅有性生殖过程中,卵细胞受精后,即每个胚胎发育可直接形成小水螅 8.藪枝虫的水母型的消化循环系由口,胃辅管环管构成 9.切下睡螅身体的任何部位每一片段都可再生成一个完整的小水螅 10.海葵的无性生殖方式为纵分裂或出芽 11.水螅无特殊的呼吸和排泄器官,有各细胞吸氧,排出二氧化碳和废物 12.培养水螅时,若以食物和水两个因素相比,最关键的是水要干净,否则很易死亡 13

37、.所有腔肠动物都有世代交替现象 14.海蜇,海葵,海鳃同属一个纲 15.海葵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 16.栉水母动物体型为典型的辐射对成 17.栉水母动物处受伤没有刺细胞,而有大量的粘细胞 三、填空 1.才是真正后生动物的开始, 2.腔肠动物的体型一般为,这是一种原始的低级对称形式 3.腔肠动物具有由胚层细胞所围的腔,次腔具有和的作用,来源于胚胎发育中的腔 4.腔肠动物是具有细胞分化的一类低等多细胞动物,其中,水螅的外胚层细胞分化为,等多种类型, 5.腔肠动物的神经系统为,这是动物界里最简单最原始

38、的神经系统,一般认为它基本上是由二级和多级的组成,神经细胞之间一般以相连接,神经传导的方向一般是 6腔肠动物分为三个纲,本门实用价值最的是纲的, 7.刺细胞为所特有,刺细胞为所特有 8.腔肠动物的形态包括和两种基本类型其中前者是为世代,其生殖方式是,后者为世代,其生殖方式是 9.淡水水螅内胚层有一种细胞,它们能分泌进行消化 10.腔肠动物的能力很强,如把水螅切成几小段每段都能长成一个小水螅 11.水螅捕食使时出手将捕获物移向口部,由于捕获物受粗死的损伤放出在该物质的刺激下,水螅口张开食物进入, 12.腔肠动物的含氮代谢废物排

39、出体外的途径是, 13.海月水母属于门钢其消化系统复杂胃腔向四方扩大成四个,其内有四个由内胚层产生的和常有很多丝状结构的 14.水螅的体表由两层细胞构成,体表的一层为外胚层细胞主要有和的功能,里面的一层为内胚层细胞,主要有功能在两层细胞之间有由分泌的对作用 15.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水螅纲动物以的方式形成原肠腔;钵水母动物以方式形成原肠腔,有些海产种类还可继续发育为幼虫 16.水螅水母缘膜,其感觉器官为,钵水母缘膜,其感觉器官为, 17.腔肠动物中,以内胚层形成生殖腺的动物是和两个钢, 18.海月水母属于纲;僧帽水母属于钢钩手水母属于

40、钢桃花水母属于纲海葵水母属于纲;海蜇属于纲,海鳃属于纲 19.珊瑚纲动物的消化腔构造复杂,有由体腔内腔层细胞增多向内突出形成的有支持增加消化面积的作用 20.是构成珊瑚礁和珊瑚岛的主要成分 四选择填空 1.腔肠动物具有下列何种细胞 A骨针细胞B皮肌细胞C焰细胞D领细胞 2.海产腔肠动物在发育过程中需要经历 A担轮幼虫期B卵囊幼虫期C牟勒氏幼虫期D浮浪幼虫期 3.腔肠动物中生殖腺不是起源于外胚成的动物是 A水螅B钩手水母C海葵D桃花水母 4.下列动物中具有典型的世代交替现象相的动物是 A

41、海葵B水螅C藪枝虫D珊瑚 5.腔肠动物排出代谢废物的主要途径是 A体细胞伸缩泡B体细胞排泄管排泄孔体外C体细胞体表体外D体细胞消化循环腔口体外 6.腔肠动物世代交替的特点是 A无性世代为二倍体,有性世代为单倍体,减数分裂发生与无性世代 B无性世代为单倍体,有性世代为二倍体,减数分裂发生与有性世代 C无性世代为二倍体,有性世代为二倍体,减数分裂发生与有性世代 D无性世代为二倍体,有性世代为单倍体,减数分裂发生与有性世代 7.下列哪种腔肠动物据有缘膜 A水螅水母B海月水母C海葵D海蜇 8.构成水螅体

42、表的下列细胞中,有一种未分化的胚胎性细胞是 A皮肌细胞B腺细胞C刺细胞D间细胞 9.水螅的神经系是由下列哪种细胞组成 A神经元B神经纤维C感觉神经纤维D神经胶质细胞 10.下列何种动物具有不完全的消化道 A节肢动物B环节动物C线型动物D腔肠动物 11.浮浪幼虫在结构上相当于胚胎发育的那一个阶段 A桑椹胚期B囊胚期C原肠胚期D中胚层形成期 12.腔肠动物所具有的结构是 A身体次生性辐射对称B具完全消化道C具有刺细胞D具有链状神经系 13.海葵的身体为 A次生性辐射性对称B辐射对称C两侧对

43、称D两辐射对称 14.水螅纲区别于钵水母纲的特征是 A生活史有世代交替B生殖腺来源于外胚层 C具有水螅型和水母型D具有刺细胞 15.栉水母动物具有腔肠动物所没有的特点是 A体型基本上属于辐射对称B体壁分内外胚层及中胶层 C消化循环腔D触手上有大量粘细胞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说腔肠动物的消化腔与海绵动物的中央腔不同? 2.如何采集水螅,怎样用活水螅观察刺细胞? 3.以藪枝虫为例,試述其生活史并作出简图 4.是比较腔肠动物各钢异同 5.試述腔肠动物在动物进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说

44、明理由   第六章扁形动物门 一、名词解释 1.两侧对称2.皮肌囊3.原肾型排泄系统4.焰细胞5.雷蚴6.雌雄同体7.雌雄异体8.幼体生殖9.自然感染 二判断与改错 1.华枝睾吸虫可进行卵胎生 2.原肾型排泄系统具体腔膜 3.涡虫的体壁具体腔膜 4.变形动物门多具有后肾型的排泄系统 5.原肾型排泄系统主要功能是排泄代谢产物 6.涡虫具有完全的消化道 7.涡虫为雌雄同体动物故它可进行自体受精繁殖后代 8.变形动物消化系统是不完全消化系统 9.日本血

45、吸虫生活史中不具有雷蚴和尾蚴 10.羊肝蛭不需中间宿主即可完成生活史 11.涡虫再生力强,即使把它切成两截,它们均可在生成两个成体 12.华枝睾吸虫寄生于人的肠腔内 13.吸虫的体壁最外层的细胞形成和包体结构 14.血吸虫为雌雄异体的结构 15.猪带绦虫是经昆虫传播的 16.不是姜片虫是经口感染给人体的 17.扁形动物中,球状咽是其结构最简单的咽 18.扁形动物没有特殊的呼吸器官,自由生活的涡虫通过体表进行气体交换 19.并非所有的变形动物都具原肾型排泄器官 20.变形动物的神经已开始

46、集中,并均已形成脑脊神经素 21.肝片吸虫的毛蚴可営自由生活 22.绦虫的幼虫营寄生生活 23.绦虫纲可分为内寄生和外寄生 24.纽形动物出现了完整的消化管 25.纽形动物出现了后肾型排泄系统 三、填空 1.扁星动物与纽形动物都是对称,胚层,出现了而尚未出现的动物 2.扁型动物的生活方式包括和,前者例如,后者例如 3.扁型动物的体壁是由和构成,它们分别起源于和,后者又分三层,即, 4.涡虫消化道包括, 5.根据其复杂程度不同,扁型动物的咽可分为, 6.原肾行排泄器官主要由和组

47、成,前者起源于后者则由和细胞组成,其主要功能是, 7.扁型动物可分为三个纲, 8.涡虫对食物是反应,对光线是,夜间活动白昼 9.自由生活的涡虫耳突具,等器官 10.常见的人体寄生吸虫有,它们同属于纲 11.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是 12.姜片虫的中间宿主是 13.吸虫生活是幼虫期有,五阶段,如 14.日本吸血虫以通过而感染人体,其成虫寄生于,有阶段感染寄主,与典型的吸虫相比,其生活史缺少,阶段,消灭其中间宿主是消灭血吸虫的最重要的措施 15.吸虫按其寄生生活方式可分为,前者进行呼吸,后者成虫进行呼吸,它们应自

48、由生活的幼虫都是进行呼吸 16.绦虫的成虫寄生于,其生活史包括,等阶段 17.人为猪带绦虫的宿主,是因无事了猪带绦虫的,他的成虫以附着于宿主的吸取营养 18.纽形动物门与扁型动物们最典型的区别是,纽形动物门具有,且它们都以雌雄体 19.疾病 寄生虫纲 黑热病  昏睡病  痢疾  疟疾  华枝睾吸虫病  大肚子病  四、选择 1.从扁形动物开始的以后各门动物(除棘皮动物和腹足纲外)的对称形式是 A无固定的对称形式B辐射对称C左右对称D两辐射对称 2.下列哪种

49、动物具有原肾行排泄系统 A水螅B涡虫C蚯蚓D河蜯 3.真涡虫的神经系为 A网状神经系B链状神经系CH型神经系D梯状神经系 4.下列和种动物具有完全的消化道 A多孔动物B腔肠动物C扁形动物D环节动物 5.涡虫耳突的功能是 A听觉B感光C触觉D味觉和嗅觉 6.其下寄生虫是人体吸虫最大的是 A日本吸血虫B华枝睾吸虫C姜片虫D肺吸虫 7.猪绦虫的卵被寄主吞食后孵出的幼虫叫 A毛蚴B胞蚴C囊尾蚴D六钩蚴 8.下列哪种寄生虫非昆虫传播 A日本血吸虫B疟原虫C杜氏利什曼原虫D丝虫

50、 9.经口感染终末宿主是的寄生虫是 A华枝睾吸血虫B日本吸血虫C丝虫D钩虫 10.不经血液循环途径即可到达其正常寄生部位发育为成虫的寄生虫是 日本血吸虫绦虫蛔虫钩虫 11.下列哪种动物无消化系统? 沙蚕姜片虫华枝睾虫猪带绦虫 12.下列不经过宿主更换的寄生虫是 黑热病原虫日本血吸虫丝虫钩虫 13.下列哪种寄生虫是由昆虫传播的? 羊肝蛭猪带绦虫血吸虫利什曼原虫 14.具完全消化道的动物是 线虫涡虫海绵水螅 15.下列各组中,均寄生在人体肠道的寄虫的是 钩虫蛔

51、虫华枝睾吸虫蛲虫鞭虫钩虫 蛔虫疟原虫蛲虫钩虫锥虫羊肝蛭 16.猪带绦虫感染未宿主的虫态为 A六钩蚴 B虫卵 C毛蚴 D囊尾蚴 17.真涡虫发育的特点是 A直接发育 B 经浮浪幼虫阶段 C 经帽状幼虫阶段 D 经牟勒氏幼虫阶段 18.具后肾型排泄系统的动物是 A涡虫 B草履虫 C 蚯蚓 D 吸虫 19.细粒棘球绦虫的个体发育不具下列哪一时期限 A棘球毛蚴 B六钩呦 C 胞蚴 D 虫卵 五、问答题 1.两侧对称和三胚层的现现在动物进化是有可生要意义? 2.扁形动物比腔肠动物进化一

52、些,试以水螅和涡虫为例,阐述涡虫进化特征体现在哪些方面? 3.简述典型吸虫的生活史中各种虫态的一般特征。 4.试述猪带绦虫的生活史及其防治原则。 5.简述寄生虫对寄主的危害及其防治原则。  第七章原腔动物门 一、名词解释 1.假体腔2.完全消化道3.逆行感染4.蜕皮5.引生6.孤雌生殖7.非混交雌体8.非需精卵 9.直接发育 二、判断与改错 1.线虫为原体腔动物,具有体腔膜 2.寄生线虫的消化道简单,有退化趋势,无消化腺 3.线虫的排泄器官由外胚层形成,无纤毛和焰细胞 4.寄

53、生线虫的头感器退化尾感器发达 5.线虫的排泄开口于腹中线后端 6.蛔虫的环肌发达,因此运动时只能作歪曲的蠕动 7.人体因误食蛔虫乱而感染蛔虫 8.蛔虫的生活是不需要中间宿主,属直接发育型 9.所由线虫都可寄生于人体或动物体内 10.轮虫的各器官组织的结构均为合胞体 11.人变虫寄生在人的盲肠和阑尾处 12.旋毛虫的幼虫可形成囊胞 13.小杆线虫寄生在人体小肠内 14.绕虫感染人体的方式为直接经口感染 15.十二指肠钩虫靠吸取人体小肠营养物质为食 16.十二指肠钩虫卵的发育要经

54、过毛蚴胞蚴和尾蚴阶段才发育成为成虫 17.分类圆线虫感染途径是感染性幼虫穿过人皮进入血液 18.海蟾腹毛类动物为雌雄异体 19.棘头动物全部为寄生种类寄生在脊椎动物的肠道内 20.铁现虫属与线虫动物门 三、填空 1.原肠腔动物是动物界中比较复杂的几个较大的类群,又称或 2.线虫体表被一层,由分泌形成,一般分为,三层,有作用 3.线虫的体壁从外之内由,组成,又称 4.线虫消化道之间的空腔为,又称,其内充满在起源上它是由胚胎时期的发展形成的  5.线虫发育完善的消化道,即有有消化管分为,三

55、部分,分别由胚层,胚层和胚层发育形成 6.大多数线虫的咽外有,能分泌多种进行细胞消化 7.线虫的排泄器官结构特殊,可分为型和两种,其型排泄器官属原始类型,有构成,而寄生线虫多为型,是由一个特化而成,形状上略呈型 8.蛔虫的肌细胞是一种在结构上比较特殊的细胞,它可分化为,三个部分 9.蛔虫生活在含氧量极低的肠腔内,行呼吸 10.蛔虫呈形,向两端渐细,全体色,明显且雌雄异形,其中虫较短且细,尾端呈钩状 11.蛔虫的消化道属消化道其中中肠的上皮由胚层发育形成,属于上皮组织中的上皮中肠是与的主要部分 12.蛔虫生活在动物的小肠内,其

56、分泌物中含有,可抑制肠内消化酶而不受侵蚀,这是寄生虫的一种适应性 13.蛔虫的系统发达,生殖器官为状卵裂方式为 14.线虫动物门分为和钢其中前者多营生活,后者多营生活 15.常见的假体腔动物包括,等主要类群 16.线虫神经系统又围绕咽部的并向前后深处多条神经,以和发达 17.人体寄生线虫如蛔虫,钩虫,丝虫等感染燃体的途径分别是, 18.十二指肠钩虫的成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的,它以(填何种幼虫)经而感染人体,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的,其传播媒介为 19.旋毛虫雌雄交配后(填卵生或胎生)幼虫,经血液,淋巴,分布到身体各处,只有在中才可

57、继续发育, 20.小麦线虫是寄生在上的一种植物线虫,使麦粒形成; 21.轮虫在环境条件良好时营生殖次轮虫产的卵为非非需精卵,其染色体为倍体当环境条件恶化时,行生殖卵受精后以度过不良环境, 22.线虫的幼虫在发育中最显著的特征是其中蛔虫共发生次,才逐渐发育成虫 23.轮虫体微小,头部较宽,具有有圈圈纤毛组成的,其烟部特别膨大,肌肉发达,咽内有 24.铁线虫的幼虫寄生在体内逐渐发育为成虫 四、选择填空 1.下列具有完全消化道的动物是 A涡虫B海绵C线虫D水螅 2.从横切面看,蛔虫的消化道与体壁之间有一空腔,此

58、腔为 A.原体腔B血腔C次生体腔D真体腔 3.蛔虫的中间宿主是 A人B苍蝇C蟑螂D无 4.虫成虫寄生于人的消化道内,它是 A直接由口进入的B有皮肤进入的 C经血液循环,入肺泡再进入D由蚊子吸血时传播 5.十二指肠钩虫感染人体的方式为 A吞噬了具感染的虫卵B感染性蚴通过人体皮肤 C吃了未煮熟的米猪肉D由蚊子吸血时传播 6.卵宠物再生能力是因为 A体表具有角质膜B细胞个数目更丁基细胞不再分裂 C行孤雌生殖D个体微小 7.卵虫以下列各种方式度过不良环境 A孤雌生

59、殖B形成包囊C体眠卵D形成芽球 8.下列有昆虫传的寄生虫是 A蟯虫B血丝虫C旋毛虫D布氏姜片虫 9.钩虫属于 A吸虫纲B绦虫纲C线形钢D线虫纲 10.下列哪种线虫感染,可引起人患象皮肿病 A蛔虫B钩虫卵C蟯虫卵D丝虫卵 11.自人体内排出时,虫卵内细胞已发育为蝌蚪胚的是 A蛔虫卵B钩虫卵C蟯虫卵D丝虫卵 12.有些虫种的虫卵在外界只能发育至感染期卵当其进入人体内在倡导特殊环境条件刺激下才能孵化出幼虫的动物是 A蛔虫B钩虫C旋毛虫D丝虫 12.有些虫种的虫卵在外界只能发育至感染期卵,当其

60、进入人体内时,在肠道特殊环境条件刺激下,才能孵化出幼虫的动物是() A蛔虫B钩虫C旋毛虫D丝虫 13.寄生在人体组织器官内以体液或组织液为食的线虫是 A蛔虫B钩虫C丝虫D蟯虫 14.可引起人贫血的寄生线虫是 A蛔虫B钩虫C丝虫D蟯虫 15.可引起人发生肠梗阻的寄生线虫的是 A蛔虫B旋毛虫C钩虫D蟯虫 五、问答题 1.如何从外形上辨别雌雄蛔虫? 2.介绍解剖蛔虫的方法和步骤? 3.试述假体腔动物的主要特征? 4.试述人蛔虫的生活史分析说明其感染率高的主要原因 

61、0;第八章环节动物门 一、名词解释 1同律分节 2次生体腔 3疣足 4闭管式循环5后肾管 6索式神经系统 7担轮幼虫 8环带(生殖带)9砂囊10盲道11盲肠 12体表呼吸(皮肤呼吸)13反射弧 14异沙蚕相15嗉囊 二判断 1.身体分节对促进动物体的新成代谢,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着重大意义。 环节动物开始有同律节现象。 2.原腔动物蛔虫和环节动物蚯蚓都具有完全的消化道。 3.原腔动物蛔虫和环节动物蚯蚓具有完全的消化道,而且消化管壁有3肌肉层,增强了里蠕动,提高了消化机能。 4.大多数环节动物都有具有刚毛。由上皮内陷形成刚毛囊,囊底部一个大的形成细胞分泌几丁质,形成刚毛。 5.环节动物海产种类一般有疣足,有些种类的背须特化疣足鳃,有呼吸作用。 6.所有的环节动物者有闭管式循环系统。 7.环节动物的血液呈红色,是因为血细胞中含有血结蛋白。 8.环节动物的后肾管开口于体腔,因此能排泄体腔中的代谢产物,因皮肤上密布微血管,故也可排除血液中的代谢产物和水分。 9.自环节动物以后,由于真体腔的出现,消化道壁具有肌肉层,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