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晋五言诗三首2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7086438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2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2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2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汉魏晋五言诗三首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魏晋五言诗三首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汉魏晋五言诗三首教案【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汉魏晋时期五言诗体裁式样更新、题材内容广泛、表现技巧丰富的特点及与诗经四言诗和楚辞骚体诗的区别; 2分析理解三首诗中的人物形象和人物感情及其表现的手法和技巧,品味其艺术效果;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五言古诗介绍师:下面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五言古诗,又没有主动回答的?请举手。生:我来回答。教师补充: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已“居文词之要”(钟嵘诗品),成为最

2、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五言诗可以容纳更多的词汇,从而扩展了诗歌的容量,能够更灵活细致地抒情和叙事。在音节上,奇偶相配,也更富于音乐美。因此,它更为适应汉以后发展了的社会生活,从而逐步取代了四言诗的正统地位,成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二、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鉴赏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及其文学地位1.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究竟产生于何时,由何人所作,有种种不同的说法。近代梁启超根据古诗十九首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具有某些共同特点,指出它们“虽不是一个人所作,却是一个时代先后不过数十年间所作”,并论证它们应是东汉后期安、顺、桓、灵帝年间,约公元2世纪的作品,取得了比较合

3、乎实际的结论。2.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3.在文学史上,古诗十九首所代表的东汉后期无名氏五言诗,标志着五言诗歌从以叙事为主的乐府民歌发展到以抒情为主的文人创作已经成熟,同时也为魏晋南北朝以五言诗型为主体的文人诗歌的高度繁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他们的作品在梁代已获高度评价,刘勰推崇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称它“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内容鉴赏诵读诗作,注意节奏,理清结构 :先请学生自由诵读,然后抽一位学生诵

4、读,教师纠正其读法上需要更正的地方。 这首诗是秋夜即景之作,借写织女隔着银河遥望牵牛的愁苦心情,实际上是比喻思妇与游子相思,抒发人间别离之感。结构图: 两星现状-织女的相思-分离的痛苦 诗句的品味揣摩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迢迢”,写出了遥远;“牵牛星”,俗称扁担星,在银河南岸;这是从织女星的角度看的。“河汉”,银河;“河汉女”,织女星,在银河的北岸,与牵牛星隔河相对。由两颗星隔银河相对的天相,先用“迢迢”二字将牵牛星推远,以下就织女星写出许多情致。这是从远景写起的。 迢迢牵牛星起首两句描写环境,中间四句描写织女,最后四句点明离别的根源和哀怨:诗中充满着浓厚的浪漫气息,将神话和现实和

5、谐地结合起来。全篇十句有六句以叠词起头,使诗具有很强的音乐节奏美感。迢迢牵牛星全诗没有一字直接写织女对牛郎的思念,却处处能感受到她的深切思念,这种艺术效果是如何达到的?叠词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景、物、人、情的转换和交融,环境对情感的描写起了重要的衬托作用。一水之隔,相视而不得语,这种可望不可及比远而未见更为难受。越强调相隔之近,就越能体现织女的哀怨之深。叠词突出了该诗哀婉的情调,因而更具有表现力。构思技巧层层深入,全诗没有一字一句提到织女思念牛郎,但思念之情已跃然纸上。诗作让织女的深情通过她的活动和这些活动引起的读者想象表达出来。第二课时一、短歌行鉴赏1.作者简介曹操,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

6、事家、文学家 。作为政治家,曾经统一了中国北部。实行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政策,采取抑制豪强,限制兼并,广兴屯田等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他儿子曹丕称帝后,追尊曹操为魏武帝;作为军事家,实践方面,指挥了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理论上,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 2. 写作背景介绍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想一举消灭孙权和刘备的势力.赤壁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喝酒到半夜,忽然听到乌鸦声往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持长矛唱 短歌行.3.课文内容分析诵读

7、诗作,注意节奏,理清结构 :先请学生自由诵读,然后抽一位学生诵读,教师纠正其读法上需要更正的地方。诗歌共分四节,每节为一层,先请学生概括,然后教师总结补充,主要内容如下:第一层:时光易逝  人生苦短第二层:渴望贤才  礼遇嘉宾 第三层:渴盼人才  忧思难解 第四层:虚心纳士  竭尽诚心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忧从中来,不可断绝。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决心?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比兴手法的运用 比兴的基本知识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曾经学

8、过的使用比兴手法的诗诗有哪些?什么叫比兴?南宋的理学家朱熹说: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简言之就是比喻和比拟。它不是直接地去说明客观事物,而是用与之相类似的事物来打比方。如诗经中的硕鼠中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就是用盗食庄稼的大老鼠来比喻奴隶主的贪婪本质。 兴者,先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物也。它一般先描写自然景物,再通过联想,以引起诗人的思想感情的抒发。如诗经中的伐木开头兴句:“伐木丁丁,鸟鸣嘤嘤”。诗中的“比兴”语句“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把贤者比喻为高空的明月“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表明自己优待贤才的态度。二、归园田居鉴赏作者简介 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曾经学过陶渊明的作品有哪些?

9、他的诗主要特点是什么?陶渊明(365-427)东晋著名诗人。一名潜,字元亮,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的隐士,不满于官场的黑暗,“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农村。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耕读,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农家生活。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晋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但家庭教育很好,读

10、了老子、庄子和“六经”。不少文、史、神话、小说等“异书”,可能也是在这个时候读的。少年时代志趣未定。或性爱丘山、委怀琴书,或志在四海,向往着胡马铁蹄下的张掖与幽州。他的五柳先生传可能写于青年时期,其中简洁地描述了他“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个性风貌。 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晋义熙元年 。(405)41岁。他因“亲老家贫”,离家为江州祭酒。但“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在家闲居了五、六年。晋隆安四年 (400)他到荆州,任刺史桓玄属吏,职务不明。曾奉命使都。隆安五年 (401)他就因母丧辞职归家。晋元兴

11、三年(404)陶渊明离家东下,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义熙元年(405),他转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参军。8月,他出任彭泽令。在官80余日。11月,辞官回家。这一时期,他的重要作品有归去来兮辞等等。 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晋义熙二年(406)至宋元嘉四年(427)病故。他归田之初,家有僮仆,虽然他和妻子也参与耕作,但劳动余闲时间较多,温饱亦无忧虑。可惜好景不长,义熙四年六月,他家遭大火,林室尽焚,宅无遗宇。此后,生活日益贫困。躬耕未废,饥寒不免。义熙七年,他移居浔阳负郭之南村,结识了不少新的邻居,其中既有共话桑麻的农民,也有共赏奇文、共赋新诗的文人。晋义熙末年,朝廷又征他为著作郎,被他拒绝

12、。宋元嘉三年,檀道济作江州刺史,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病饿卧床。元嘉四年冬天,终于在贫病交攻之下去世。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主要作品有归园田居五首、饮酒二十首、桃花源诗并记、读山海经十三首、咏荆轲、感士不遇赋、与子俨等疏等篇。解 题“归”字为题眼,先请学生回答如下问题,然后教师归纳补充。需要明确:( 1)、从何而归? 官场 ( 2)、为何而归? 官场腐败黑暗、尔虞我诈,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 ( 3)、归向何处? 田园 ( 4)、归去如何?披星戴月辛勤耕耘,解脱了身心束缚,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 。内容总结 此诗用语平淡自然,朴素如口语,不见丝毫修饰,但平常中富于情趣,夜色柔和优美,意境醇美,又很含蓄。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诗人愉快恬淡的心情和对归隐生活的满足遁世思想。 三、布置作业 1.背诵短歌行,并默写在语文作业本上。 2. 以“我与田园”为题,写一篇短文。字数500字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