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平衡情绪的方法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7084762 上传时间:2021-12-17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学会平衡情绪的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学会平衡情绪的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学会平衡情绪的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学会平衡情绪的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会平衡情绪的方法(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學會情緒平衡的方法 洛伊. 馬提納 博士著THEO 葉高呈 摘錄精品.前言:1.1 情緒就是路徑:P11連結身體與心靈的自然癒合能力,最強而有力的途徑就是情緒。把情緒當成動能來探索,並運用“情緒平衡技巧”來釋放阻礙動能的障礙,便可治癒生理上的疾病和緩解壓力,並打開意識的更高範疇及主宰我們的需要與渴望的更大潛能。造物主是無邊無際、沒有限制的,祂就是“所有的過去”、“所有的現在”以及“所有將會是的未來”。我們每一個人都擁有生命源頭之火裏的一小簇神聖火花,我們的情緒就是通往每個人的神性最佳的途徑。1.2 我們的局限和限制:1.2.1 五感所提供的信息:P12如果我們只留意局限於物質世界的五種感官所

2、提供的信息,而忘了我們是誰,我們就陷入了相信“除此之外無他物”的假象。然而我們對真實的觀點,乃是由我們有限的感官在內心屏幕上所投射的幻影。這就是隱藏在事物背後的終極限制。1.2.2 代代相傳的知識:P13多數人對自己的偉大潛能毫無所覺,並繼續在生活中創造相同的有限模式,而導致了壓力與疾病的產生。代代相傳的知識促成了這些限制,這現象的本身就是個無意識的集體幻覺。1.2.3 如何突破:P13為了得到智慧,我們首先必須解放自我,掙脫由老師、同儕、心理認知等灌輸給我們的諸多受限的信念,藉著和身體裡的情緒、思想以及能量協調一致,便可以達到自由解脫的境地。只有到那時候我們才能阻遏投射的現實,而開始得到當下

3、的存在感,這才是治療最重要的部分。1.3 至樂:P13至樂就是一種情緒平衡的存在狀態。許多人把幸福快樂跟成功、富有或美貌畫上了等號,然而一個人其實可以毫無條件地感到快樂。有些人尋求一份更高的幸福形式,並稱之為“至樂”,一種全然幸福的狀態。至樂是我們並不為任何理由就感到很快樂的一種境界,這是幸福與自我的最高展現。我條件的幸福快樂或者至樂,與我們目前的處境或無常變異的情緒無關。1.4 快樂的三個層次:P141.4.1 第一個層次:競爭式的快樂 贏了就快樂。1.4.2第二個層次:條件式的快樂 外在條件滿足了就快樂。1.4.3 第三個層次:無條件的快樂 至樂。1.5第一個層次:競爭式的快樂P14/15

4、在意識中,從競爭中得來的快樂是最低層次的。有些人永遠困在企圖達成競爭式快樂的狀態,他們輸的時候往往變得怏怏不樂且具破壞性。這些人完全經由競爭來界定自己和個人的價值,並且把“輸”這件事看成是個人最終的失敗。如果他們輸了,就會很痛苦。競爭可見於運動、遊戲和賭博,以及學習、商業、戰爭和學術等各個領域。在這些領域裡,當我們勝過或超越他人是,我們都會覺得快樂。然而這種競爭式的快樂總是短暫的,遲早我們會嚐到被擊敗的滋味。永遠有下一個戰役有待獲勝,而且在每一場比賽中,只有一個優勝者或一支優勝的隊伍,其他的人都被界定為精品.“失敗者”。1.6第二個層次:條件式的快樂P16條件式的快樂比競爭式的快樂更為常見。處

5、在這個更高一等的意識層次,我們往往把快樂和特定的外在條件連結在一起。條件式的快樂永遠不會長久,因為條件總是會改變,我們遲早會發現事情並不如當初所想像的,那時候,我們就可能變得怏怏不樂。1.7 第三個層次:無條件的快樂 P17無條件的快樂就是至樂。處在這種意識狀態中,我們不需要外界的能量或刺激,就能感覺到快樂與祥和。毫無條件地生活,就是接受自己是個可能犯錯的血肉凡軀,並歡迎改變、死亡和受苦。處在至樂裡,無論不舒服或愉悅,我們同樣欣然接受;我們不執著於結果,而能享受和體驗充實的人生,我們對於沿途的幸福暗示與種種經驗充滿了感恩之心,而能心平氣和地對待他人和自己。我們放下評斷或求對的需求,從容地寬恕一

6、切。我們了解自己跟所有的當下、造物主、我們的整個生命是合一的。1.8靜止點:P17如果我們能毫無條件地活著,多數時間都會處在心理與情緒的中心點而沒有任何騷動,也就是處在所謂的“靜止點”之中。這是一種全然寧靜與和諧的感覺,感覺到合一與無限。身處靜止點,就是與真正的自我連結起來,而沒有了時間,沒有了內在的嘈雜與分歧,與永恆的“當下”合而為一。靜止點意味著我們在頃刻之間覺察到身體裡的每個細胞在本質上都是完美的,而我們人生的整個目的就是要找到這個沒有嘈雜或不和諧的內在境界。藉由連結心中的靜止點,將可能啟迪他人也去尋求最佳的自我。我們的內在連結將照亮周遭的空間,創造出出影響他人的連鎖反應,並幫助他們從不

7、和諧或騷亂中解放出來。1.9 至樂:P18至樂乃是完美的靜默,是所有的當下的完整光譜,如同陽光包含了所有的色彩。一旦失去了這樣的靜默,我們就會發現自己強加設置的界線;事實上,這些界線之所以會存在,是因為我們沒有用內在的光來照亮他們。在至樂的狀態裡是沒有界線的。我們一旦發現了界線或騷亂,就脫離了至樂,脫離了靜止點。1.10 成為自己命運的主宰:P20我們必須放下本身覺知到的缺陷,了悟我們就是神聖的存在。我們一旦接受了自己的神性並一心一意依據祂來行止,就能夠變成自己命運的主宰,而活得有尊嚴,同時還能勇敢無畏地面對生命路途上的挑戰。1.11心靈的力量決定了一切: P2122參觀了全世界最大的一家不開

8、藥的醫院後,看到了病人中有三種類型的人,這三種類型的人結果也會不一樣:1.11.1 第一群人 - 做好準備並相信自己會痊癒的人:精品.這幾乎是最快被治癒的一群人。病患越確信痊癒是可能的,就會越快產生效果。1.11.2第二群人 - 保持開放態度,但仍有些懷疑的人:這些人則需要花費較多的時間復原,不過他們一旦開始覺得有進步,恢復的速度就會加快。1.11.3第三群人 -內心深處並不真的認為有希望治癒的人:有些人極度渴望痊癒,他們相信這套療癒是他們最後的機會。可是許多人也承認內心深處並不認為有希望治癒,他們很難相信簡單的氣孔可以治療他們的疾病,然而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只好敞開心胸,接受這個聊勝於無的可能

9、性。他們每一個人所面對的主要障礙就是自己的心結。1.12 誰是主人?P22我們多數人都無法控制自己的心思而成為了心的奴隸,而非他的主人,這是我們成長方式的自然結果。為了要活下去,人類生來就有某些特定的模式,非常類似於電腦自動進行機械化的運作。在嬰兒時期,為了達成生存的目標,我們必須是惹人愛憐的。即使是嬰兒發出的聲音,也是設計來吸引他人注意的,為的是在需要是輸出驚慌的印象。這些都是我們不自覺的本能程式,以便克服人生最初階段的生活。在理想的世界裡,即使孩子並不飢餓,父母也充滿了關懷和愛,他們透過高品質的相處、尊重、欣賞、信任、覺知、了解、接納、撫慰、鼓舞、關心以及贊同,而滿足了我們的基本需求。如果

10、這些情況並未發生,我們會繼續渴望並企圖滿足早年未曾得到的需求,直到可以漠視這些不自覺的慾望為止。諷刺的是,最大的挑戰就在於,我們已經被設定好去尋求並找到一般來說不會滿足我們需求的人。我們執著於這些需求本身,而無法滿足自己的慾望。這樣的結果導致我們越來越自暴自棄,不是變得沮喪挫折、負面且粘人,就是相對變得嚴厲冷酷和咄咄逼人,然後我們有自怨自艾或責怪外在世界沒有滿足我們的需求。壓力和疾病就這樣變成了最終的結果。1.13放棄掌控:P23在我們生命中,為一能發揮作用的掌控力,就是放棄掌控。基本上,要克服完全把重心擺在自身生存上的習性,就是要轉變成服務他人的人。心理學上所謂的“自我”乃是潛意識程式的總結

11、,它是一把雙刃的利劍,既可以用來加強想凌駕於他人之上的指揮慾;也可以用來服務他人,顯示出利他主義以及謙讓的愛- 覺醒的人成長的自然結局。1.14能量的動力法則:P24在中醫裡,自然界相對且互補的兩極,稱為“陰”與“陽”。陰是向內聚焦、接納與包容的女性能量;陽是向外聚焦、擴張與拓展的男性能量。兩極得到了調和,所創造出來的平衡就是平靜而和諧的狀態。任何東西要形成佔有空間的物體或物質,首先必須有一個反物質的概念式藍圖將之活化,然後形成了物質的樣貌和形狀。在物體中,信息的旅行速度比光速慢;但是在能量的形式裡,信息的速度幾乎等同與光速。在反物質的世界裡,信息的傳遞是立即的,沒有能量的耗費或是阻力。我的主

12、張是藉由提升覺知力,我們就可以觸及實相的任何一個層面。人類與生俱有的本質就是成長,超越可以被認知到的物質實相,而到達更高層次的存在 - 那就是反物質,也是立即顯化的領域。精品.1.15三個層次 P25第一層次第二層次第三層次身心靈肉體靈體(靈魂)靈性陽陰道意識潛意識更高意識理性感覺無所不知智性直覺洞見辛勤聰明行若無事物質媒介(能量)藍圖(反物質)強度直覺意圖頭腦(心智)心(情感)靈(精神)知識信念系統智慧競爭式的快樂條件式的快樂無條件的快樂慣例感覺狀態流動狀態聚焦於未來聚焦於過去聚焦於現在治療治癒存在科學的自然的神奇的(自發的)巧合同步性立即創造1.16三個層次的顯化:1.16.1第一個層次:

13、辛勤工作P27- 關鍵詞彙:專心致志、競爭、集中焦點、目標導向。- 這個層次的意識顯化是辛勤工作和消耗能量。- 激勵課程對這個層次的運作非常有利,因為領導者用他們本身的能量和渴望,為我們加壓充電,然而我們必須重複聽到相同或類似的信息,以便保持在激勵狀態並充滿個人的能量。但是這類成功激勵法的重大缺點就是,正面思考的刺激有可能導致我們壓抑自己的情緒。- 絕大多數處在這個層次的人都犧牲了與家人相處及運動的時間和身體的健康,只為了達成他們的目標。他們成了工作狂,因為他們的快樂直接來自於他們的表現。- 在這個層次,你會下意識地尋求安全感,物質的展現對你而言是至高無上的目標。1.16.1第二個層次:聰明地

14、工作 P27/28- 關鍵詞彙:直覺、條件式的快樂、傾聽內在的聲音、進入潛意識、過程導向、與生俱來的身體智慧。- 許多人辛勤工作了一段長時間後,終於覺知到這種嘗試是無用的,如果我們聰明地工作,其實有很多東西是不需要的。精品.- 處於這個層次,我們開始傾聽自己的感覺,並遵從內心的直覺。如果我們越來越擅長依照直覺作出選擇,就可以成功地創造出和諧的人生。我們開始更加信任自己的本能,以正面感覺取代正向思考,選擇不再壓抑情緒。- 在這個層次時,你認為家庭和幸福比事業更重要。- 此層次的錯誤傾向通常是設定的目標比真正需要的還少,並可能在財富與成功的議題上,覺得有些困惑。- 在這個階段如果壓抑了直覺和感受,

15、人們傾向於容易得免疫功能失調、癌症以及慢性的致命疾病。- 處在這個層次,你真正需要的是一直保持良好的感覺,你想要被愛、想得到注意、尊重、信任、崇敬,並受到關懷。你為其他人做些好事,是因為這會讓你得到更多你想要的東西,此乃有條件的愛。潛意識裡,你渴望被愛而不希望被拒絕。1.16.3第三個層次: 不工作/行事若無 P29/30- 關鍵詞彙:意向、無條件的快樂、更高的意識、宇宙指引、神奇魔力、溝通、活在當下、服務。- 處在第三個層次,我們開始與宇宙調成同步,工作不再耗費我們的能量,反而帶給我們激勵與向上的力量。我們遵從最少阻力之道,在努力的過程中不浪費能量。日常生活中,我們會在正確的時間吸引正確的人

16、,而且立即創造。我們已經完全調整好自我,轉向更高層次的意識,而且覺得受到指引。- 我們知道要對生命中所有的事件負起責任;我們快樂不為任何理由,並且和宇宙合而為一。- 處在這個層次,我們將察覺到本身是不受限制的存有,整個宇宙就在那兒支持著我們,這是擁有最大同步性的層次,透過臣服的精神,我們讓自己的意向經由宇宙來顯現。- 處在顯化的這個層次,成功將不費吹灰之力,你對宇宙傳送來的所有信息一清二楚,並且能夠和你的指導靈交流溝通。心靈的成長是你的優先選擇,凡是讓你分心的事情,你都會放手不管,你的種種人際關係是基於心靈層面的價值,而不是基於條件式的愛。你成為跟宇宙同步的大師,輕鬆自如地展現出富足的精神境界

17、,你完全信任跟宇宙間的連結。這個層次是真正的痊癒與自發的寬恕。- 處在這個層次,你真正渴望的就是和整個宇宙合而為一,服務並臣服與最高的生命源頭。你用於做自己,你放下了恐懼,你做決定時總依據有益身心靈成長且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的原則,因而獲得了喜悅。你尋求的是靈性的合一境界。精品.1.17平衡情緒的步驟:P311.17.1如何進入第二個層次:接著學習覺知和傾聽內在的指引,並且信任那份覺知而達到第二個層次。1.17.2 如何進入第三個層次:- 通往第三個層次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經由第二個層次。- 沒有人是靠著辛勤努力進入第三層次的,我們可以透過自律而達到這個目的,但是自律和努力工作是截然不同的。當自律是發

18、自情感而非理智時,他的力量最為強大。1.18心靈成長必須接受的基本原則:P31/32我創造出我自己的事項。換言之,沒有什麼是就是這麼發生在我們身上的;生命中沒有巧合,也沒有原罪,只有所謂的因與果,這個靈性原則就是眾所周知的業報。一旦我們接受了自己就是本身命運的創造者,也就是明暸了我們可以創造出自己真正渴望的一切。1.19學習情緒平衡技巧的目的:P32/33有時候意識和潛意識的目標往往不協調。情緒平衡技巧的部分工作,就是使這類對立的內在目標彼此合作的協調一致。我們本身要為創造內在的祥和負責,沒有人能為我們達成這個目的。在生命中創造內在的祥和與和諧的唯一方法,就是讓自己更接近自己的心靈。每天花費短

19、短的15到20分鐘時間,持續練習情緒平衡技巧,你的生活會變得更輕鬆更平順,並且會開始吸引不同類型的人和新的情境。第一部1 未解決的情緒:自由基能量2.1情緒的真義:P37情緒是被我們詮釋成“愉快”或“不愉快”等特定刺激的種種反應。我們傾向於將各種層次和不同程度的感受,歸類為兩大相反的類別:黑或白、好或壞、全是或全非,也就是二元對立。我們的情緒依據我們對周遭世界的詮釋來導引行為。通常,問題出在情緒的出現並不是有意識的,它們的反應乃是過去的經驗所塑造的模式。每當新的經驗引發了舊有的情緒,我們就可能受到它的夾持與控制,不能再掌控自己的生活。如果我們失去了心愛的人、面臨危險、親密或任何一種人際關係,我

20、們可能會以一種或多種方式回應。我們所有人的行事風格幾乎都不一樣,因為情緒就是我們行動的基礎。實際上,我們許多人對事件的反應都源自於過去未解決的問題。我們的反應並不是出於清醒的選擇,因而可能深陷在盤旋上升的負面情緒與思緒-所謂的“殺人套索”-中。2.2表達與壓抑:2.2.1何為壓力:P39當身體裡的情緒和理性不平衡時,顯現於外的結果就是壓力。壓力就是情緒被緊鎖在身體裡,無法在它的能量通道中自由流動。 每當我們經歷一次情緒波動,就有一股聚集的量子能量需要得到紓解,換言之,不論原因為何,情緒能量需要方向、流動和行動。如果善於處理情緒能量,會帶來極大的改進。精品.2.2.2壓抑情緒的五種方式:P40-

21、 否認(不承認某種感覺)。- 講理(脫離個人真實的感受)。- 大事化小(將事情淡化)。- 正面思考(有可能包含以上三種形式)。- 抗拒(不接受)。2.2.3情緒與身體健康:中醫師根據數千年所發展出來的細心而嚴謹的觀察,確定情緒對體內流動的能量有直接的影響。他們注意到了,特定形式的情緒會影響到不同的腺體和器官-有時候變得更好,有時候變得更糟。2.3自由基的能量:P42如果情緒沒有得到適當的處理,就會變成無法控制的能量形式,我稱為“自由基能量”。它類似於高度反動的自由基分子,一種因缺少維他命C之類的抗氧化物而導致的新陳代謝毒素。未解決以及壓抑的情緒特別具有摧毀性,會影響到與它們對應的器官與組織。例

22、如:-長期不恰當地處理沮喪抑鬱的情緒,可能導致膽結石或其他膽囊疾病。 -長期的焦慮與擔憂影響了胃經,可能導致胃潰瘍與胃炎。2.3.1能量不滅原則:P43當我們提到振動時,我們說的是一種能量原則。能量遵循一些簡單的法則,其中之一就是能量是不會消失的,它可以改變形式或是變成物質,但是它就是無法消失,永遠會留下記憶或能量場。2.3.2威廉.提勒博士的觀點:P43信息影響了物質,而情緒也是信息的一種。這就是針灸醫師何以能利用腺體在身體里傳送能量的緣故。換句話說,情緒本身就充滿了能量,如果這些能量無法尋正常的途徑,便可能對我們產生害處而變成了自由基能量。2.4情緒與免疫系統:P44在現代社會的十大死因中

23、,心臟病名列前茅。有許多風險因子和心臟病有關,包括了飲食不均衡、缺乏運動以及血液中的高膽固醇,然而最主要的風險因子卻不是上述這些,而是不滿意、不快樂、抑鬱沮喪和憤怒。這些不平衡情緒的自由基能量,被認為是最有可能致命的。2.4.1中醫認為:P44肝和膽的能量是木能量,木生火(心臟),而當木因為失望或沮喪而情緒變“濕”的時候,身體裡的火就變弱了,而無法維持它本身的能量。所以膽固醇變得混亂不僅是飲食營養的問題,而往往是因為情緒不平衡所造成的。2.4.2 A型人格:P45A型人格是由競爭性快樂(第一個意識層次)所驅動的辛勤工作者,他們所作的每一件事,都讓他們耗費了大量的努力與能量。A型人格最重要的特徵

24、是很容易生氣和不耐煩,這些情緒是事業的推進能量,在企業界裡非常普遍,但同時也製造出了一大堆的壓力和緊張而損害了身體。精品.2.4.3 致命的敵意 P46重要的是,高度投入工作或有緊迫的時間感,都不是心臟疾病的元兇,關鍵因素乃是敵意。根據威廉斯博士和杜克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清楚顯示了心臟疾病的成因之中,敵意比任何A型行為模式要來的更為致命。擁有高度敵意者通常比低度敵意者,高出了六倍的心臟病發病率。競爭的社會就隱藏著敵意。敵意基本上顯示出對人類天性和動機缺乏信任。敵意奠基於“人性本惡”的信念,以及別人會“評斷、欺騙和苛待你”的自我實現式預言,這是非常具有壓力且損害心臟的態度。2.4.4 癌症:P4

25、7/48癌症是人類應一個主要的殺手。癌症病患通常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不良。根據研究指出獨居者有較高的生病機率,且容易英年早逝。另外高度沮喪憂鬱的人比起能夠自我控制的人,有高出兩倍的罹患癌症機率。 附帶研究指出,壓抑憤怒也是罹患癌症的重大因素之一。許多人儘管樂意為他人或某個值得的理由挺身而出,卻無法在自我防衛時表達憤怒或敵意。所以為表達或壓抑的憤怒是極為有毒的。2.4.5心理健康的重要:P49心理健康要比生理健康、人際關係、機動性或是精神生活更重要。某學者估計,所有的生理疾病中,大約百分之九十的潛在病因是由心裡所造成的。你的免疫系統一如心理狀態,也有同樣的反應方式。透過所謂的人腦控制回路,免疫系統和

26、感覺方式緊密結合在一起。你的感覺會改變你的能量狀態與生化/生理狀態。換言之,如果你感到沮喪抑鬱,你的免疫系統也會充滿沮喪,而可能被入侵者或叛變的細胞(癌症/腫瘤)擊垮;如果你覺得像個犧牲者,你的免疫系統也會變得缺乏防禦,容易毀損;如果你傾向長時間懷著未解決的憤怒,你的肝臟將屈服於壓力,身體將無法有效發揮解毒功能。最後,這些情緒會導致身體疲勞,沮喪抑鬱會因此介入而形成惡性循環。2.5 能量何以必須流動:2.5.1 生病的原因:P50能量是物質的形成基質。如果體內含有未解決的情緒所造成的自由基能量,將會導致不和諧的結果,所以情緒平衡與壽命的長短是息息相關的。不和諧的情緒瓦解了細胞的電子場,造成生化

27、反應的混亂的故障,而影響了系統的完整性,使我們容易生病。2.5.2 情緒平衡:P50情緒平衡的第一個法則,就是接受發生在你身上的事,而且有能力採取行動帶來改變。無助以及自認是犧牲者的感覺,保證會讓你的免疫系統陷入麻煩。氣功練習要到達的唯一目的就是:重新導正身體裡的各種能量,讓我們所有的系統趨於和諧。能量流經之處,我們的情緒阻塞將會減少或消失。顯然心智是最強而有力、便於人類使用的治療工具,也就是說,任何形式的疾病都是一個訊號,提醒我們檢視情緒,找出潛藏的真正病因。2.5.3 不舒服的定義:P51我對於不舒服的定義就是“亂流”,它是有未解決的情緒所引起的。如果我們未能緩解亂流,那麼遲早會再度經歷同

28、樣或類似的亂流。壓力和亂流並不是因為外在因素所導致的,而是我們任由外在因素影響內在實相的結果,換言之,是被我們的反應所引起的。精品.2 誘因:內心世界的反映3.1我們創造自己的實相P.53在我們這個時代,所有偉大的精神導師都在說同一件事:“我們創造出自己的實相。”發生於外在世界(大宇宙)的所有事情,都是我們內心世界所發生的事情的反映。韋恩.戴爾博士在擇善固執一書中闡述了這項原則:“你的環境不會決定你未來的人生,它們顯露的是你到目前為止所選擇的種種自我形象。”3.2 所謂我們所見到的物質世界:P.54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能量場,以一定的振動模式和其他的能量場互動。情緒、思想以及其他非物質的特質,如

29、直覺、衝動、動機、創意,都從這個能量十足的次元,這個充滿爆炸力的混沌中迸發出來。目前已知,我們所見的物質是由百分之九十九點九九九的空間(空無一物)以及百分之零點零零零一的原子(物質)所組成,因此我們看到的一切都是由原子的振動創造出來的幻象,非常類似電影的運作。我們去看電影時,由於速度的關係,放映機投射出來的每一格獨立靜止的畫面,最後變成了銀幕上平順而真實的動作。我們的大腦將它們詮釋為一個單一不變的影像,一個持久的幻象。事實上,我們所覺知的一切都是幻象。比起我們無法看到的,我們所能看到的根本不算什麼。點此的輻射範圍是如此廣大,遠遠超過人類的想像之外,而可見光不過佔了整個光譜不到一億兆分之一。3.

30、3 我們對所看見的認知與知覺:P.54.55即使是肉眼可見的事物,由於每個人過往的經驗不同,而用了各自設定的條件來過濾信息,使得每個人皆以不同的方式來詮釋他們。知覺是我們對外界認知的一種主觀上的扭曲。這也是何以每個事件對於牽涉其中的不同個人而言,都是截然不同的經驗。如果我們只依賴五種感官(眼看、耳聽、鼻聞、舌嚐、觸覺),將只能得到整體真相的斷簡殘篇。事實上人體具備的感覺能力遠遠超過五種生理感官,藉著漸漸察覺到這些額外的感覺,並加以運用,我們可以演化到更為直覺的第二個意識層次。3.4 遺傳基因形態場:3.4.1 我們的思想投射出實相: P55/56我們的思想持續地將情緒投射到外界,進入了連結場,

31、也就是所謂的“遺傳基因形態場”。這是一種電磁場,他吞沒了我們的世界,並使得每個人與他人直接連結。當我們將情緒投射到周遭世界時,其他人也可以接收到我們的信息與意圖;同樣的,我們對於未聽到的、未看到的以及別人未說出口的信息,也能做出反應。每個人都毫無例外地投射出自己的思想和情緒到遺傳基因形態場裡,遺傳基因形態場裡的能量屬於非生理感官發揮的空間,例如第六感、直覺和千里眼等。多有人都擁有這些非生理的感覺,儘管我們多數人並不曉得自己擁有這份能力。3.4.2 情緒會影響我們如何創造實相:P57恐懼可以將不受歡迎的情境具體化。假設我們根據我們情緒問題行事,就是在基於過去的經驗而非現在的處境,為自己創造出大宇

32、宙的實相。誘因不是來自外在的環境就是來自於內在環境的刺激物,所以我們應該考慮誘因如何影響了我們的身體。精品.3.5 細胞的記憶:P57在小宇宙的實相中,包括我們的思想、信念和認知,都會影響到身體裡的每一個細胞,因此,了解情緒的力量就是健康的關鍵,特別是以在重複出現的想法或態度,決定了你是健康的或是生病了。3.6 直覺如何影響生物學:P61儘管我們的身體能不斷自我更新,我們卻發現自己反覆經驗同樣的疾病症狀,理由是能量模式並沒有改變。我們的藍圖,或者說是模板,仍然維持原狀。當能量系統失去平衡、變弱或受損,問題就會在其他系統中發生,像是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以及相關的組織。3.7 特定的誘因:3.7.

33、1 五感而來的誘因:P61不愉快的反應乃是來自潛意識的線索和訊號,提醒我們還有尚未解決的情緒問題。如果我們忽略它們,或許會錯失解決生活中重大問題的寶貴機會。下列有五種由五官所產生的情緒反應的誘因。聲音誘因、視覺誘因、觸覺誘因、嗅覺誘因、味覺誘因。3.7.2 非五感而來的誘因:P63這類的誘因是我們內在的活動所引發的。有時候情緒硬是毫無理由地出現了,這時我們很可能已經和別人的能量或情緒產生了共振。外在的能來那個很可能衝擊到我們本身的能量體的節奏、頻率、波長與電磁能。我們的能量真的會跟外在的能量共振,然而,要活化這種共振,雙方的能量系統必須共享相似的結構。換言之,如果你體內的能量波和他人的能量波共

34、享同一頻率或振動率,則有可能改變或轉換你的感覺狀態。3.7.3 有毒情緒的結果:P63只有在你的系統裡存在著有毒情緒時,這種種的誘因才會產生作用。有毒的情緒就是未解決的情緒,或是遭到自己錯誤詮釋的情緒一直沒能得到釋放,而深陷在內部能量的記憶裡。在神經系統裡,不管哪種情緒,都不會釋放出特定的化學物質,我們必須賦予它意義或詮釋,才會產生出生化反應,並且和想法產生關連。這些意義或詮釋才是疾病的引發者,是它們造成了體內的不平衡。3.7.4 誘因存在的目的:P64你或許無法控制這個世界所發生的是,但絕對可以控制自己處事時的態度,這就是情緒平衡的目的。在我們生活裡的每一天、每一個瞬間,都提供了重新開始的機

35、會。在這新的一刻,試著放下那些不再能為我們效勞的事物。你一旦把自己看成是犧牲者,你就會變成犧牲者,你的能量體會做出相對的反應。如果你把自己從這種軟弱無能的信念或感覺中釋放出來,就跨出了掙脫過去的第一步。擺脫了過去的束縛,意味著自由流動的能量以及記憶或思想中不再有阻礙。這些誘因雖然創造出亂流,卻提供了最佳的成長機會。3.7.5 實相後的真相:P66在我們的生活中,任何事的發生都有其緣由,而就長遠來說,結果總是為了我們好。當我們到達第三個意識層次,也就是行若無事的層次,我們將了解,無論置身何種情境,都是所有情況中最好的,因為這就是我們所創造出來的實相。我們知道當時的情境之下蘊含著哪些意圖,因此當我

36、們身處亂流時,首先需要拾回見證著(觀察者)的洞察力,看清這個亂流是如何映照出了我們本身的意識。在這個心智架構裡,如果我們經歷的處境引發了內在的情緒或亂流,我們將立刻知道這和本身正在經歷的外來刺激無關,而完全是出於內在未解決的問題。藉著愛,而不是抗拒或迎擊,我們可以轉化亂流。精品.3.7.6 產生情緒時的對應方法:P67我們生活中任何領域的痛苦、譴責或羞恥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我們對那個領域還愛的不夠。要驅趕“不愉快”的感覺的最好辦法,就是喜愛自己所擁有的感覺。藉著輕鬆自在地接納你的感覺與想法,而且不耗費能來那個去評斷它們,只是大步地向前進,你就能解放自己,再度變得有創造力。也就是說,能量再度自由地

37、循環,而亂流的影響也消失了。3 自我排拒與自我接納:管理內心的亂流 P694.1自我排拒:P71我們無法妥善處理情緒,那是源自於自我排拒。我們排拒自己的情緒,只因為我們對它們下了論斷,認為它們是“壞的”、“錯的”,但其實它們並非如此。情緒只不過就是情緒罷了。如果我們可以接納自己在任何時候的面貌和感覺,就可以釋放出大量的生命力;如果我們辦不到,被抑制的情緒能量就會轉變為壓力,而對我們造成損害。自我抗拒的情緒亂流是一股向下的漩渦。為了閃避挑戰和痛苦,我們創造出了各種防衛機制,並透過閃躲、否認、壓抑、責怪或批判來過濾每一個經驗。我們限制了自己的能力,不去表達親密和情感、不聽批評之詞、不尋求幫助,也不

38、去解決內心的衝突矛盾,因而失去了客觀性與直覺,最後的結果就是毫無選擇的餘地。到了那個時刻我們已經成為自己陰暗面的犧牲者,而活在恐懼之中,陳給情緒的人質,只能有限度地回應人們和事件。很不幸,我們自己發動了絕大多數的內在情緒噪音或亂流。自尊乃是情緒生存的基本要素。如果沒有足夠的自我價值,人生將是一場痛苦的練習,我們將錯失原本可能是充實而令人滿意的經驗。4.2. 自我排拒的形式:P72當我們對外在刺激會有不同的反應方式,都是根植於我們如何認知自我,我們或許會透過下列的方式而反應:1. 無能的感覺 2.打擊自己的行為 3.負面信念 4.自我毀滅的舉止我們若要改變我們的反應模式,就需要克服兩大幻覺:1.

39、 外來的因素製造了我們的壓力。2. 當我們飽受壓力時,需要來自外面的幫助。一旦你了解了這兩種觀念及背後暗藏的信息之荒唐可笑,就已經走在達到情緒平衡狀態的半途中了。4.2.1情緒平衡肯定語:P74平衡情緒的重點就是要認清所有重要的事情都來自與內在,這是通往內心和諧的第一個線索。我們需要接納自己,接納生命是艱苦的,接納人生中將會有重重的阻礙,接納我們將會犯下許多錯誤,以及接納許多人會誤認我們就是他們苦惱的源頭。4.2.2童年期的設定:P74我們童年的生存訓練導致了許多問題。差不多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會發展出一條準則:讓自己討人喜歡。事實上,大多數人都學會了同樣的或類似的生存原則,那就是在所有的情況

40、下都該乖乖聽話。精品.4.2.3十項童年生存守則:P754.2.4情感移轉:P76情感移轉值指的是我們把童年時期對外界刺激的認知與反應所發展出的種種方式,不適當地移轉到成年後的現實世界。如果你在童年時期沒有得到基本的安全與保障,世界就會變成一個不安全的地方。另一方面,孩子也可能體驗到父母的過度保護。由於父母極度想要幫助子女,所以沒給後者機會發展解決問題的技巧,子女一旦長大成人,可能也會期待別人解決他的問題,而不對自己的生命處境負起責任。4.2.5紀律的重要性:P76要想成功以及在心靈方面成長,紀律是最重要的因素。多數人逃避心靈的成長,因為他們認定這會要求他們遵守太多的紀律。4.2.6紀律的四種

41、工具與相反的特質:P771. 延遲得到滿足的時間 渴望得到立即的滿足2. 願意負責 逃避責任3. 致力於真理的追求 對自己及他人不真實4. 學習平衡的藝術 無法處理人生不斷丟給我們的變化球。4.3內在的評斷:P78每個人都有被父母訓練後的情緒渣滓。這些殘餘物就是意識及潛意識的記憶,那些令我們覺得惡劣或遭到排斥的所作所為。父母教導我們那些類型的行為是錯的、危險的、惹人厭的、可愛的、為人接納的、好的,當我們無法達成父母所期待的行為,將會接受某種懲罰;更早的是,身為孩童的我們,幾乎無法區別行為本身的對錯和人格的好壞是無關。因此我們受到懲戒或修正時,通常只會認為自己是有瑕疵、無可救藥且壞透了。我們都有

42、所謂的“內在評斷”,他們通常以腦海裡的話語的形式出現。這內在評斷是父母激昂我們社會化的結果,而社會化包括了不計其數無可避免的微細精神創傷,他們對於我們的自我評價產生了巨大且持續的衝擊。我們以內在評斷取代了父母的角色,不斷吸納不愉快的感覺。4.3.1六種決定我們會多麼強烈地排拒自己的主要因素:P791. 你的父母無法區分你本身的價值與你的行為。2. 父母將攸關個人需求與安全的問題與道德混為一談。3. 父母傳達負面信息的頻率。4. 父母管教的一貫性。5. 來自父母的排拒。6. 言語上的虐待與排拒。4.3.2擁有適度自尊的好處:P81如果我們擁有適度的自尊,我們會議完全不同於缺乏自尊時的方式和策略,

43、來解決生命中的挑戰。它給了我們內在的資源,使我們可以:1. 面對自己的恐懼,在進退維谷之際找出解決之道。2. 接受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我們或接納我們的實施。3. 接受我們沒有辦法在生命所有領域都表現得幹練優秀。不過,如果我們真的迫切地渴望某事,我們可以努力追求它,設法解決阻礙。4. 適應人際間的衝突而不迴避它們。精品.5. 接受我們並不是完美的,而是會犯錯的。4.3.3 正面與負面的信息:P83如果念頭包含了負面的信息、潛藏的恐懼、缺乏自尊、焦慮、擔憂或敵意,就是在消耗或阻塞身體裡的生命能量。能量場長時間的不和諧或是衰弱,將導致生理上的機能失調的疾病;思想一旦集中在正面信息以及影像,生命能量就

44、會流通循環到先前阻塞的區域而產生治療的效果。如果我們將某種情緒與某種念頭連結在一起,就會得出一個判斷,而每個判斷都會導致身體裡的能量阻塞。我們做的評斷越多,越成為自己情緒的人質,而算壞了經絡系統裡更多的能量,造成身體僵直與硬化,導致不適與疾病。評斷事情或人,往往奪走了我們的生命力。4.4 自我接納:P84處理負面情緒的最佳辦法,就是專注在感覺,而不要把重心放在那種感覺之上的標籤或評斷。你感覺到什麼?你感覺到的部位在哪裡?這份感覺有多麼強烈?找到情緒的出處其實並不重要,只因出處從來都不是真正的問題。出處只不過是引發情緒的誘因,它觸動了昔日記憶的警鈴。你應該接納眼前的情緒,即使這個情緒讓你不自在也

45、不例外。促進自我接納最有裡的激勵之詞就是:“我愛自己,也接納自己擁有這份感覺。”你可以大聲複誦這句話,或是在心中默念。把愛的想法傳送到壓力所在的部位,觀想能量自由地流過你不舒服的區域。4 業報與情緒:一個銅板的兩面5.1業報的真意:P87/88大多數人會認為業報是與投胎轉世之說有關的法則。業報同時也與我們的情緒直接相關。業報的知識幫助我們做出最適宜的選擇,把痛苦的記憶與處境轉化為心靈成長的經驗,而改變了我們人生的整個過程。業報是有關我們所做的種種決定以及這些決定的結果。業,或是因果律,教導我們生命並不是一連串漫無目標的事件或插曲。生命中並沒有犧牲者或施虐者,沒有勝者或敗者,也沒有所謂的好運、惡

46、運、巧合或命中註定。5.2 改變選擇:P89本質上,業報法則意味著只有兩個根本的選擇:不是選擇無明,就是選擇覺察。知道每個行動都有它的後果,會迫使我們把握每一個機會,做出對我們的生活最有力的選擇。我們不斷在做選擇,即使是不做選擇,也是一種選擇。如果我們拒絕做出選擇,過去會冒出來,代我們做抉擇-我們的舊意圖總是會保持動力,直到我們做出不同的選擇為止。除非改變我們的原始意圖,改變那些根植於童年或潛意識的生存謀略,我們才能朝向下一個顯化的層次或存在而進展。如果我們不處理本身的情緒,就會陷在不斷自我強化的惡性循環裡。5.3 業力循環:P9092沒有靈魂的應允與合作,任何事都不會發生在我們身上。業報的真

47、實本質是美好的。這意味著即使是最困難的時刻,仍然存在著最大的成長契機。我們都有內建的偵測器,能探查如業報這樣的宇宙法則的運作,那就是我們的情緒。身體是個能量場,我們擁有的每個想法或慾望,如同我們所壓抑的每個情緒一樣,都會改變個人能量的振動頻率。我們可以學習將此能量運用在有力的方向,清醒地轉移我們的振動頻率來吸引我們想要的人或事。這些事或人在類似的頻率下共振,互相吸引。我們一旦認清這個真相,將會更了解意圖是如何影響了業報,也會大幅提升我們的覺察力,從而超越到更高的意識層次。精品.如果我們能認同更高層次的意識而做出選擇,就可以放下限制生活的原始驅力,像是貪婪、追求安全感、恐懼、憤怒、報復、羞恥、孤

48、獨感以及渴望得到外在的滿足。我們的選擇和其導致的行動代表了意識演化的工具。5.4 清醒的意向:P93未解決的記憶或是舊業力會影響人的生命,它們往往會製造出一些慾望,我們必須藉著意向的力量,刻意不去理會它們。清醒的意向是燒盡舊業障(未解決的問題)的方法,畢竟業報創造了我們生活中的特定事件、處境、慾望或需求。在每個事件、行動、想法、感覺、需求或慾望的背後,都有個意圖。這個意圖往往來自與未完結的事或是未解決的情緒。我們一旦以清醒的行動取代盲目的行動,就可以突破這個業報的循環,在生活中創造出更多的空間,容納正向與創意的愛,而活得更不費力。5.5 紀律與放手:P94/95要達到得心應手、行若無事的唯一方

49、法,就是要遵守最少阻力之道的紀律。一開始或許需要投入大量的能量,來避免做出僅只是感覺很好、能立即滿意,但是必須讓別人付出代價的抉擇。我們面對著許多交叉路口,立即的滿足所指引的道路,經常是通往不名譽、自私或其他人性惡習的方向。最“好”的選擇往往是最難做的選擇,而這些選擇要求的是紀律、自我犧牲以及服務他人。在這條道路上,我們必須學習讓事情自由地生活中流動,無論花費任何代價也不讓慾望掌控住它。最少阻力的心靈之路同時也是不執著、不抵禦的道路。任何在超越物質次元是無法帶走的事物,都不值得你牢牢抓住,因為它可能阻撓自由流動的能量進入你的生命。跟擁有和緊抓不放截然不同的東西就是天堂。5.6 親密關係:P95

50、當你與某人之間有親密關係時,要想了解不執著的道理是最困難的事。事實上,你可以徹底付出給予承諾,完全而絕對地信任另一半,卻不執著於這份關係。這份關係之所以持續下去,是因為你對它的承諾時時刻刻都在更新中。在最少阻力之道上,這份關係是你一直選擇要繼續下去的。5.7 沒有安全感的原因:P95我們想要牢牢掌握事物的主要理由,是因為不信任宇宙最終提供我們所需要的一切。我們必須掌控一切,才會覺得安全。要善用宇宙豐裕的法則,我們必須選擇放掉有所局限的信念與有所短缺的認知。處在第三個意識層次,我們終於覺察到豐裕是存在的自然狀態,當我們了解自己對豐裕物質的執著時,才真的能讓它自由地流入生活裡。5.8 業力:P96

51、業報是發生在我們身上最要的事,它容許我們最好的事,他容許我們做出新的選擇。我們的每一個行動、思想、慾望或感覺只要不跟宇宙的至善協調一致,遲早都會回到我們的身上,提供我們機會重新回歸宇宙的和諧行列。無論如何都沒有理由不服從業報法則,不情不願只會創造出你和造物主之間的距離,而導致自我排拒以及能量的限制。我們越了解業報如何影響了生活,生活就會變得越好。我們一旦這麼去實踐,就能夠做出更好的抉擇,也讓我們更容易接受過去所造成的業果。我們越了解業報如何影響了生活,生活就會變得越好。我們一旦這麼去實踐,就能夠做出更好的抉擇,也讓我們供容易接受過去所造成的業果。精品.5.9 強而有力的信念:P98第一個信念:

52、我們目前面對的挑戰都來自於童年經驗,而其他的問題則是有前世所引發的。輪迴轉世之說如果加在業報的方程式上,就顯得更有道理了。第二個信念:沒有所謂的意外或湊巧之事,發生的人設施都不是別人的過失或錯誤。我們每個人都是全球同謀裡的一分子,從某個層面來說,我們選擇參與了這場生命之舞。 第三個信念:無論挑戰為何,我們都能勝任。5.10 能量不滅定律:P100/101現代物理學的基礎:能量不滅定律。質量與能量不滅定律告訴我們,能量永遠不會被消耗殆盡,他只會改變形式。在任何物理系統中,總能量既無法增加,也不會消滅。人格與身體代表心靈演化的工具。人格的每一個面向以及肉體都是為了完成靈魂的目的而存在的。藉著放掉恐

53、懼以及與恐懼相關的受限情緒,立刻就能改變業果。每放掉一種恐懼,我們就停止將那份恐懼投射到未來、過去以及現在。我們的業報改變了,就是放了情緒人質。由於心靈不受時間的局限,未來與過去並不是注定的,因此我們的目標就是盡可能放下現在所投射出的恐懼,以便更趨近於無條件的愛。不滅定律最棒的一點就是,任何的努力或意圖都不太會消失。你會帶著這輩子的收穫進入下一世的生命力,或進入永恆之中。我們努力投入的能量與奉獻的程度,決定了這番辛勤的未來成果。這也是為何規律而持續地修心是如此重要的原因,我們遲早會從中獲益的。這個定律不利之處就是,這輩子我們無法解決的情緒將會帶到下一世的生命中。5.11 相互作用定律:P102

54、/103不論對方如何帶你,你都要以推己及人的方式來待人。你對別人的所做所為將應驗在你自己身上。相互作用定律指出,我們的想法與行動如同回力棒一般終將回到我們身上。這項定律類似付清賬單。假設你收到的賬單是因為你的某項行動所造成的損害,以下是幾種你可以償還欠帳的方法:1. 立即的業報: 如果你一現金償還,你立刻會感覺到存款流失的痛苦。2. 延期的短期業報:如果你用的是信用卡,三十天後,你將收到賬單,而且必須立即付清。3. 延遲的長期業報:如果你信用卡選擇每個月支付最低的應繳金額,或者增加利息,或是一次付清。這種方式將會在一般較長的期間內清償痛苦。4. 滯納的長期業報:你可以選擇一個滯納戶頭,這會讓你

55、留下信用不良的記錄。這意味著你所選擇的“懲罰”或許在未來會兌現,你甚至不再記得自己為何受到懲罰!在未來輪迴轉世中,也許會經歷以往所做所為重新報應到自身的情形,卻一點也想不起來何以如此。我個人寧取立即的業報,因為你很容易看出因果關係。你的意識層次提升演化得越高,你越容易覺察立即的業報。5.12 轉世與受苦:P104精品.受苦最重要的教訓是永遠不要假定某人正在承受負面的業果。我們應該對每個人獨特的業報展現出愛與關懷。如果我們不這麼做,將創造出新的負向業報。相互作用定律就是正向的業報法則。我們所付出的無條件的愛、善意、慈悲與服務,都將回返自身,就像酒的債務會累積利息,存款也會因利息而增加一般。轉世的

56、目的是要清除以往的記憶,使生命系統中充滿新的能量。相互作用定律讓我們意識到,我們必須為自己的生命和選擇夫妻責任。5.13 做出業的選擇:在了解業報與情緒的關係方面,能量不滅定律與相互作用定律最有幫助。就情緒平衡技巧的練習來說,處理過去未解決的情緒所附帶的好處,就是每次我們放下一個受限的自由基記憶,我們就放下了負面的業報,而創造出更多自由的情緒選擇。自由的情緒選擇是通往正向業報最直接的道路。6殺人套索:情緒阻礙了痊癒 P107/108健康的身體擁有與生俱來的智慧。不適和疾病並非發生在我們身上的某件事,而是錯綜而隱微的系統的一部分,他告知我們該是改變人生態度的時候了。身為人類的我們選擇擾亂自然的韻

57、律,而讓生活變得非常不舒服與過度複雜。我們不說內心真正想說的話,我們擔憂自己無法改變的事,我們把重心擺在不能擁有的事物上,而且我們忘記了自己來到這個世界的最初目的。一不小心我們就被自己所創造出來的瑣屑枝節而分了心。我們被換顯出的種種假象而收買,開始相信幻象是真實的。6.1健康與治癒的重要因素:P111- 攝入體內的污染物數量- 排出體外的殘餘物數量- 你的系統裡積存物的狀況- 你把多少能量從治療移轉到其他消耗能量的活動之上,像是壓力、擔憂、過敏與焦慮。- 你的睡眠時數。我們一旦減少睡眠的時間,解毒和再生力就會變差。- 你是否擁有足夠的建築磚塊(抗氧化劑、維他命、礦物質、脂肪酸、蛋白質及碳水化合

58、物)。- 你所攝取的液體的質與量。- 你的環境是否有空氣、病菌或廢棄物的污染?- 我們體內的感染物數量。- 定期的放鬆次數。- 每天的運動與活動的數量。- 你的心智焦點(你的思想與信念的本質)。- 你的遺傳狀況(如:先天的新陳代謝缺陷)。6.2 中醫的法則:P117中醫裡面相信,每種情緒都和某個器官或能量系統的能量共振。當某個器官因為任何壓力源而變弱時,人們會更容易感覺到對應的情緒;反過來說,如果人們不能以適當的活力對治特定的情緒,那麼對應的器官也會因此而變弱。6.2.1 元素、器官與情緒對應表:(對應表)精品.6.2.2 情緒障礙:P122情緒障礙就像我們呼吸的空氣一般無所不在。每個人都有情

59、緒障礙,即使是當代最成功的人也不例外。情緒障礙就是我們的業力,也是我們必須處理的問題。疾病、不舒服以及生理和心理上的苦,都是為了要引起我們的注意,處理我們從過去世帶來的業習。每次生病都是一個戰勝過去的魔障的機會,而讓我們放下不再適合自己的東西。6.3情緒對身體的影響:P123人是一套隨著信息而振動的裝備,每個人都是能活躍地思考和感覺的生物能量體,每個想法或情緒都會造成下列的影響: -生物能共振:情緒以光速在身體裡運行,並有脈輪和經絡來增速。-電子訊號:這些生物能透過神經系統而影響到器官與組織。-生化訊號:神經傳導器藉著血流傳導,影響到免疫系統以及所有的細胞和組織。-思想振幅:這些振動與訊號被動

60、到我們周遭以及更遠的地方,能夠被遺傳基因形態場裡的其他人接受。復原最重要的關鍵之一,就是如何處理身體發出的眾多訊號。6.4 四種不同的醫療類別:P1246.4.1 機械式的制式醫學(層次一):醫生藉著化學藥物、手術放射治療、器官移植、人工器官以及其他手段來壓制疾病,並試圖取得身體的完整性。這類方法中,草藥是最溫和的選擇。6.4.2 生物能醫學(層次一及二):多數的另類健康照護都屬於這個範疇,包括針灸、順勢療法、芳香療法以及靈氣治療。治療師藉著在病患身體的能量系統上下功夫,來協助病體復原。6.4.3 身心醫學(層次一及二):這類方法的哲學是,身體與心靈是合而為一的。這類療癒方法有催眠、自我催眠、

61、瑜伽、禪坐、潛意識引導音樂、自我肯定以及觀想。6.4.4 念力治療(層次三):念力治療通常都是從一段距離外進行治療。最好的例子之一就是祈禱;另一個是徒手調氣治療。6.5 念力醫學:P126/127你的意念就是能量的箭頭,他會跟集體意識中所有過去與未來的意念共振,而造成能量倍增。你的意念會跨越時空的障礙,進入反物質的超空間。某個振動一旦被清楚地界定,就會為實相創造出一個新的藍圖。這取決於意念信息的清楚程度,它顯現出的結果將示現為時空中的能量時間,最後形成物質。神經科學方面的研究告訴我們,潛意識心無法聽到“不”這個字。所以如果為了自己的需求祈求不要痛苦、不要貧窮、不要悲慘等的處境時,那只會強化它們

62、。然而,如果我們發自真心與愛而祈求,就會製造出不同層次的療癒。我們要學習的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對於自己的意圖要非常清楚而明晰。6.6 活力醫學:6.6.1 症狀、疾病與:P129131疾病與症狀是通往某種目的之手段。無論我們是在那個處境,身體絕無意製造苦難。或許我們真正想要的是注意、尊重、崇敬、關懷、信任以及其他被愛的方式。精品.多數人都從第一個意識層次創造出疾病,這需要多年的忽視自己、負面信念與自我打擊才能達成。芸芸大眾都在朝向同一個方向前進,就像河水流向瀑布,你絲毫沒有辦法使它轉向,因為湍湍河水是無法停止,那就是多數人的生活狀態。另一大群人從第二個意識層次創造出疾病,這要經歷數月或好幾年的不

63、舒服,以及忽略了內在的聲音和直覺,才會生病。不協調的行為的例子很多,儘管我們有強烈的感覺,依然選擇不予注意。有時候我們被人或是我給“鉤住了”,造成我們失去了自我認同,與我們的感受和直覺脫節,而削弱了自身的生命力。要誠實面對自我以及放棄有害的執著與散發毒性的人,是很不容易的事。疾病有可能由負向情緒引發,像是罪惡感、羞恥感、報復心、嫉妒心、憎惡、憤怒、恐懼,或是不勝負荷的重複想法,直到這些負面的傷害破壞了這個人的生化結構。除非這些負向的情緒、信念、想法以及負向運作的個人力量能得到釋放並消除,否則能量將持續外洩,而我們遲早會生病或是阻礙復原。6.6.2 治療:P132治療是一種過程,重點就是在重拾身心系統的平衡,包括三種意識層次在內。這意味著要運動(或練功),攝取營養均衡的食物,禪坐(放鬆),處理壓力,改變生活方式,減肥或增胖,改變心態。大部分運用情緒平衡技巧的人,都能跨出自我打擊的思想漩渦,釋放阻塞的情緒能量,朝著治癒之路邁進。7.細胞的記憶:業力信息的無限閘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