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身保险的因素文献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7065923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6.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影响人身保险的因素文献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影响人身保险的因素文献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影响人身保险的因素文献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影响人身保险的因素文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人身保险的因素文献(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二章 文献综述2.1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虽然直接关注人口结构对人身保险发展影响的文献尚少,但是已有不少学者开始关注人口结构对保险发展的影响。孙秀清(2004)认为人口的老龄化对保险的发展有阻碍作用,人口的城市化有助于扩大保险的需求和供给,人口的经济区域结构失衡加剧了保险业在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郭金龙,张昊(2005)从人口的因素分析了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研究认为,老年抚养比提高会增加对保险产品的总体需求,教育提升也可以促进对保险的需求。陈键,张少锹(2010)认为城镇化会刺激对保险产品的需求,教育结构的改善也会持续的推动保险的供求和市场的扩大,老龄化的加剧将使得养老保险市场需求增大。廖海亚

2、,游杰(2012)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我国人口结构转变对保险发展的影响。指出人口结构中的性别结构、年龄结构,文化教育结构、婚姻家庭结构、行政区域结构、城乡结构等对保险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从以上文献不难发现人口结构对保险业的发展是有着重要影响的,但是对人身保险的发展是怎样的? 张金林(2005)认为人口老龄化趋势给我国人身保险市场发展带来机遇,但是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过高会抑制经济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也会阻碍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速度。尹成远等(2008)认为老年人群的比例不断提高,从而导致了对终身寿险、年金保险等寿险产品需求的大幅度增长,所以有利于促进人身保险的发展。黄珊,曹伟丽(2008)通过运用

3、主成分分析法将人口因素的多个变量汇总后与人身保险保费回归后呈同方向变化,结合对我国人口因素的分析得出: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老年人口抚养比的上升、城市化程度的加深、人口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现代化产业比例的增大等等,都会刺激我国人身保险的需求。这一方法忽略了各个变量与人身保险保费的关系,影响程度也未探究。张连增,尚颖(2011)基于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探讨人口老龄化对人身保险市场发展的影响分析,研究认为老龄化对人身保险市场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其阻碍作用,并且老龄化程度越深,推动作用越明显。2.2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发现65岁以上人口占比与养老保险收入和支出占GDP比重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ond,20

4、04)。医疗保险水平的增长也与 65 岁以上人口比重的增加呈显著正向关系(Johnson,2004),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不是影响医疗保险支出增长的直接因素,因为人口老龄化造成住院人口的总费用上涨不到一半。美国的保险业务分人寿与健康(包括人身事故)保险、财产与灾害保险两大类。如今保险已成为美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寿、医药、房屋、汽车、游船、家具等等都可以保险,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抵御各种潜在风险带来的灾害。美国保险的险种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令人乍舌,互联网上网保险、解聘下属员工遭报复保险、被外星人绑架保险、意外婚礼保险、流产保险、收养子女失败保险等等。美国保险业的口号是:只要客户

5、需要,保险公司就承保。目前,美国保险市场已相对成熟,保费呈稳定增长态势。从1978年至今的30年里,保费以平均4.6的速度稳定增长。30年间,保费从4000亿美元增加到18000亿美元。上世纪50年代,随着经济复苏,日本保险业规模已恢复到二战前的水平,形成由社会保险、企业年金、商业保险三位一体的保险体系。60年代初,日本曾流行一个说法叫“国民皆年金,国民皆保险”,这体现了当时的现实情况国民都加入了国民年金保险;部分人加入了企业年金保险;绝大多数人买了商业保险。进入80年代,日本已发展成为世界保险大国。英国保险业居欧洲之首,是全球仅次于美、日的第三大保险市场,2006年占全球保费收入的11。英国

6、保险业共有雇员32.4万人,约占英国金融从业人员的1/3。保险业是英国金融出口创汇的主力军,其1/5净保费收入来自海外业务,2006年来自海外的保费收入高达390亿英镑,其中寿险、养老险等长期业务占290亿英镑,财产险等普通业务占100亿英镑。 2.3影响人身保险的因素文献2.3.1经济发展水平的宏观影响 经济发展水平与我国人身保险发展水平正相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是其人身保险发展的基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会逐渐产生对各类人身保险的需求。 而且人身保险公司的发展也需要有一定的国民经济容量来保证其发展空间。 因此,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人身保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居民收入水平对人身保险发展

7、具有正面影响。 当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会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医疗水平等,而且也会有更多财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人身保险服务。 因此,当居民收入水平上升时,会增加对人身保险的需求,从而促进人身保险的发展。同时这也表明我国的人身保险具有正的需求收入弹性。通货膨胀不利于我国人身保险发展,当通货膨胀水平逐渐增加时,人身保险合同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将会不断贬值的,这将减少人身保险带来的收益和效用,从而抑制人身保险的需求,因此通货膨胀水平的提高对我国人身保险发展具有负面影响3。2.3.2 需求影响因素(一)经济发展水平。保险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生产总值的增长程度是保险需

8、求的决定性因素。保险需求总量与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国民生产总值越多,社会可用于保险补偿的货币量增长得也就越快,从而保险需求量也就越大。本文选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来表现经济发展水平。(二)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可支配收入对人身保险市场需求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收入高的人才更有能力购买人身保险产品,此时人们的收入对人身保险产品的消费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另一方面,人们可以通过积累财富来自保,富有的人并不注重保险,因而人们的收入与人身保险之间又有一定的替代关系。(三)社会福利与保障水平。社会福利与保障对人身保险需求的影响也是不确定的。一方面,社会保障的资金通过国家税收筹集,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返还,因而对

9、大部分人而言相当于一笔收入。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个人收入与人身保险间有一定的替代关系,因而社会保障与人身保险需求可能负相关。另一方面,社会保障的存在也会促进个人增加消费,包括对人身保险产品的消费需求。为了消除时间序列对数据分析的影响,本文我们选取社会福利与保障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现社会福利与保障水平。(四)教育水平。保险行业在中国发展比较晚,人们对于保险的认知往往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的儒家思想根深蒂固,崇尚以“家”为核心的文化,教育水平比较低的人们往往比较排斥保险,认为“养儿防老”才是可取的途径。而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们厌恶风险的程度较高,他们反而更愿意来选择保险,作为规避风险,养老善

10、终的一种有效手段。可见,教育水平的程度会影响到人们对保险的认识,从而影响对人身保险的需求。本文选取教育经费这一指标来反映教育水平,同样,为了消除时间序列对数据分析的影响,得到更精确地结果,我们选取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现教育水平4。(五)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人口因素是影响保险需求尤其是人身保险需求的重要因素。人口因素包括人口总量和人口结构。一个国家的人口总量是人身保险的潜在需求市场,它与人身保险的需求成正比,在其他因素一定的条件下,人口总量越大,对保险需求的总量也就越多。人口结构这里我们主要考察年龄结构,一个国家老年人数量占人口总数量的比重越高,人身保险的需求就会越多。因此,这里选取

11、了人口总量与老年人数量占人口总数量的比重两个指标5。2.4 居民对人身保险的认识文献2.4.1 分析居民对保险的认识度 从需求方面来看,人身保险的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制约:居民对保险知识的了解偏少。虽然国内保险业务已恢复近20年时间 ,但大多数居民对保险知识的了解程度仍然极低。据对北京市民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 ,对人寿保险、医疗保险这两项险种“非常了解”的人为0,“比较了解”的人分别仅占被调查人数的1.3%,3. 7% ,而“不太了解”的人分别为56.3%、54.7%,“很不了解”的人分别为30.3%,28.0% ,两项合计分别为86.3%,82.7% ,这说明绝大多数居民的人身保险知识是相当缺

12、乏的。保险经营机构高度集中、保险推介十分密集的北京地区的市民尚且如此 ,其他地区的居民 ,特别是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地区的居民就更不了解人身保险了6 。既然大多数居民对人身保险不了解 ,也就不可能积极投保。居民的保险倾向弱。我国居民习惯于、偏好于以储蓄的方式自我积累保障基金 ,储蓄仍然是绝大多数居民金融资产选择的首选对象 ,而对保险 ,人们所表现出的是不信任、不积极。 据对北京市民未来保险意向的调查 ,有 49.1% 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不参加保险 ,有 40.0% 的被调查者回答说“需考虑 ,不一定” ,仅有9% 的被调查者表示会考虑参加保险。这说明大多数居民的保险倾向很低。居民保险倾向弱是由多

13、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 ,一是我国居民传统上没有投保的习惯 ,自我保障与互相保障的倾向很强;二是居民普遍缺乏保险知识 ,不了解保险的性质、保险险种、保险公司等;三是随着教育体制和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子女教育费用、住房购置费用等方面的负担加重 ,居民有限的盈余收入往往只能先进行储蓄 ;四是近年来有价证券投资形成了热潮 ,很多居民将盈余资金用于有价证券投资;五是居民对保险不太信任 ,据对北京市民的调查 ,有 1 /5的人认为保险“令人不放心;六是居民普遍存有侥幸心理 ,认为投保不值得; 七是居民对单位和政府的依赖倾向仍然很强 ,遇到灾害或生活困难 ,居民仍习惯于将希望寄托在单位和政府身上 ,因此就不注

14、重自己投保。 虽然居民保险倾向弱是由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 ,都限制了人身保险的发展7。2.4.2农村家庭对人身保险的认识农民家庭对人身风险的认识有所增强。在农民面临的诸多风险中,诸如自然灾害等传统风险因农民基本生存问题的初步解决以及农业收入在农民增收中作用渐减,对农民造成的冲击不大,而疾病、子女教育、基本生活和老年保障等经济压力成为最为严重的威胁,而社会稳定问题等远期或宏观的风险形式则成为多数农民无暇顾及的问题。在经济体制、社会环境和家庭结构已巨大变迁的状况下,农民还是会通过自我预防和家庭保障来解决可能的人身风险问题,而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逐渐开始发挥其基本保障作用,

15、但其覆盖面及水平还有待提升。人身保险作为一种分摊人身风险,解决个人及家庭后顾之忧的保障模式,已引起农民的一定重视,电视、广播等媒体的普及率及覆盖面深刻地影响着农民家庭对人身保险的知晓程度,但总体而言,农民家庭对人身保险的认识总体来说还只是停留在比较浅显的水平,实际消费行为则还存在于局部地区或部分农民家庭之中。农民家庭人身保险保障对象的选择依次为家庭主要劳动力、未成年子女和年长的父母,其购买的险种还是以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为主,受收入水平的约束,保障水平上农民倾向于选择低保障、低缴费水平的保险产品,他们对新型寿险产品的认识有限,需求不高。农民人身保险消费的渠道开始日益多元化,业务员、保险公司现场宣

16、传、团险均是争取农村人身保险业务的主要途径。保险公司的经营特色和实力以及自身的需要是影响农民家庭业务流向的主要因素8。农民家庭没有购买人身保险的原因主要是对人身保险的了解不够以及收入不高,但收入对人身保险消费的影响力开始下降,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民家庭初步具备了人身保险的购买力。保险公司在农村推行业务效果不佳。保险公司自身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的问题及保险业务人员推销业务的夸大宣传、不实说明等不规范行为导致了农民家庭对购买人身保险的效果尚存疑虑。农民家庭未来人身保险的消费意愿较为强烈,大多数农民家庭倾向于选择低保费、低保障水平的产品,但农民家庭对保障水平的期望分化也在加大。农民对险种的偏好多集中于医疗

17、、养老、意外伤害和子女教育保障领域。实力强、知名度高以及分支机构多的保险公司是农民家庭的主要关注对象,同时,农民希望保险公司在提供人身保险产品的同时,更多地做好相关服务和信息提供工作9。2.5 不同地区的差异化2.5.1西部地区以甘肃为例甘肃省农村小额人身保险试点中存在的问题:(一)保险公司积极性不高保险公司属于商业性的金融机构,盈利性是其在经营过程中考虑的重要因素。参与试点的各个保险公司虽然都是自愿申请、主动开展业务,但仍存在一些影响经营积极性的因素。一是经营成本高。突出体现在它具有比其他保险产品更高的交易成本,主要表现为保险公司在农村地区需要承担更高的信息搜集成本和营销成本。 二是经营风险

18、大。 集中体现在承保过程中,由于农户收入水平较低,一旦遭遇天灾人祸就有可能使其的经济条件急剧恶化,致使无力缴纳保费。同时,由于农户收入的季节性特征,保险缴费期可能并不在农户收获的季节,使得农户出现缴费困难,出现过了宽限期交不上保费使保险合同自动终止的情况。(二)有效需求不足一是保险认知不足。调查显示,约有 50%的农户对小额人身保险产品“知道一点”,只有不到 5%的农户“比较清楚”,其余的对这一产品“没听说过”。结合购买情况来看,“比较清楚”的农户群体中购买者所占比例较大,而“知道一点”的农户群体购买者所占比例较小。影响农户对小额人身保险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是农户文化程度。调查显示,初中及以下文

19、化程度的农户中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人了解小额人身保险的作用,而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了解的人则达到 60%左右。目前,甘肃农村居民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约占 90%。可见农村居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保险产品认知不足是导致农户对小额人身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二是收入水平低。调查显示,家庭年收入水平在 1-3 万元的农户更加关注保费支出对其日常开支的影响,普遍认为保费偏高,超出自身的支付能力。而家庭收入水平在 3-5 万元的农户则更多考虑自身的保障需要,认为有需要就会购买10。甘肃省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整体偏低的情况导致大部分农村居民对小额人身保险的购买能力不足。三是传统风险处理方式选择偏好。调查显示,

20、甘肃省农村居民风险处理偏好于采取传统的储蓄和向亲朋好友借钱的方式,通过购买保险来分散风险的农户占比不到三分之一,农户风险处理方式偏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小额人身保险的推广。四是保险产品供需错位。调查显示,甘肃省农村居民在生活中最担忧的风险包括:家人及自己的健康、养老问题、子女的教育婚嫁等。在日常生活中,农户更倾向于对其最担忧的风险进行保险。 而目前甘肃省参与试点的保险公司提供的小额人身保险产品主要是小额意外伤害保险和定期寿险,没有覆盖农户面临的子女教育等其他风险需求。五是保险公司信誉度不高。调查显示,约 10%的农户不购买小额人身保险的原因是对保险公司不信任,认为保险公司只重视保费的收取,而

21、对投保后的服务、尤其是保险理赔不够重视11。2.5.2发达地区以北京为例 京津冀城市群内人身保险的整体状况。人身保险行业作为金融业的组成部分,和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有着密切的联系,人身保险产品作为马斯洛需求中的情感层级,实际上是人们避险情绪的表达,随着经济发展的提升,人均家庭的可支配收入提高,便开始寻求更高的情感需要,人们便会购买保险。但是在我们但同时一个城市的人身保险发展水平的高低并非单单取决于这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同样也取决于该城市中的保险市场的情况,保险公司的数目和常住人口实际上组成了保险市场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人身保险的发展状况还要看市场中买方和卖方的竞合结果。保费的赔付是一种基于

22、先导效应的指标,其赔付程度反应了城市中保险行业的市场机制的运行情况,良好的赔付制度是保险行业发展的润滑剂。尽管京津冀城市群保险业发展存在着地区差异性和梯度层次性,但整体的协同性不高,更多的是各自发展,区域内的协同作用虽然潜力很大,还没有得以完全显现,没有达到优势互补的效果,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的作用。从目前来看,京津冀城市群内的人身保险产业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社会福利空间巨大12。2.6 政策建议文献2.6.1发挥人身保险对消费的正向作用 根据个人效用最大化理论分析了人身保险与银行存款对消费的影响 ,结论是人身保险对防范未来不确定性风险的作用比银行储蓄更明显。人身保险可以平滑消费波动性,是个体进行

23、跨期消费最优化选择的必然结果。在实证分析上,通过构建一个具有完备微观基础的宏观动态经济模型,验证了人身保险影响消费和经济增长的机制, 结论是人身保险对居民消费的长期稳定性具有显著性影响 , 从长期人身保险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研究结论说明 ,尽管制约中国居民消费不足的原因有多种因素, 并且在短时间内可能无法彻底解除,但通过人身保险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13。由此我们衍生出本文的政策建议:改善保险产品结构,积极引导保障型产品的销售,尤其是企业年金以及养老保险产品。发挥人身保险对消费的正向作用,以此加强保险业对内需的拉动 ,实现经济增长的转型 14。2.6.2健全保险制度 健全

24、和完善我国绿色保险制度的途径:(1)建立强制性绿色保险为主,任意性责任保险为辅的保险制度;(2)扩大责任保险范围 ;(3)实行环境侵权责任保险赔偿限额制;(4)科学合理地确定保险费率; (5)开办新险种 ;(6)加强环境法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法律环境 ;(7)注重绿色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8)实践绿色保险须再保险配套立法15。由于政府选取偿付能力和市场行为监管并重的监管模式,保险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实行费率管制。保险公司因此一直缺乏足够的自主权,难以自由地利用保费保险产品的价格进行市场竞争。但是价格竞争难以避免,于是各个地区就出现了隐性的价格竞争。有些公司采取暗中回扣的方式返还保险费,更多的公司采

25、取了节日慰问、家庭关爱、赠送礼品等方式变相降价。加上保险专业性强,条款难懂,消费者对保险认识也有限,在购买保险时对保险产品本身关注不够,仓促签约,为日后退保埋下了隐患。这样的行为最终会给保险业带来巨大风险16。第四章 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4.1分析影响因素通过第三章可以得出北京和兰州两个地区的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和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有着较大的差异,两个地区间的保费收入是有着较大的差距的,当然两个地区间的人口也是有差异的,但可以看出两个地区人身保险的发展程度和状况。结合第三章两个地区间的基本状况分析影响两个地区间人身保险差异化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1) 保险需求量的

26、差异。由于北京和兰州两个地区的经济总量、居民收入、教育程度和观念意识均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保险需求量明显不同,直接影响到两个地区保险业的发展水平。北京市一直以来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城市,居民收入和受教育程度远高于兰州地区,但两个地区的经济总量都在快速稳定的发展,伴随着经济总量的持续上升,城乡居民收入得以持续增长,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和多样化,人们面对的风险种类从最初的衣食住行、科教文卫等方面向更高级更复杂的风险发展,对保险产品的需求日益多元化。相比之下北京地区的经济活动更为频繁复杂,所以所面对的潜在风险也较兰州地区更加高出不少。另外,从居民受教育程度来看,通过高学历教育,延长了求学者自身被抚养的时

27、间,增加了其家庭对保险产品的需求,再加上由于其人力资本的增加,改善了生存环境,提高了未来收入预期,增加了预期寿命,导致求学者对储蓄类保险产品的需求增加。最后,从观念意识的差异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北京地区,人们的意识形态、思想观念较先进,风险意识、保险意识较强,这些区域的保险有效需求相对旺盛,保险业发展迅速;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一点的兰州地区,“养儿防老”的思想观念根深蒂固,甚至到现在都有在影响着一些人的观念,所以保险意识淡薄,保险需求相对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兰州地区保险业务的开展,导致保险业发展相对落后,自然人身保险的发展在兰州地区就较为落后。(2) 保险供给能力的差异。保险供给能力主要是

28、指各家保险公司在一定的费率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在保险市场中提供的保险产品的数量,决定了该地区保险业的总体规模。不同地区保险业的发展往往受制于保险供给能力而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水平,具体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保险公司数量的多少。保险公司的数量越多,人们购买保险的选择余地越大,便利程度越高;同时,保险市场的竞争越激烈,各家保险公司为赢得市场采用的营销及促销手段就越多样化,越能刺激保险产品和服务的消费。研究表明,每增加一家保险公司,一个区域的保费收入大约增长 49.47 亿元28。二是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经营管理水平越高,保险产品创新能力和保险公司营销能力就越强,保险供给水平越高。北京和兰州两个

29、地区下相比,北京一直是国内一线城市,发展快速且水平高,接触人身保险时间就比兰州地区较早,很多保险公司总部设在北京,相比之下北京地区的保险公司比兰州多了不少,保险公司经营的规范性和专业性比兰州地区保险公司也要高,所以北京地区人身保险发展比兰州地区人身保险发展好是必然结果。三是专业人才供应能力的大小。保险专业人才数量越多,保险服务水平越高,人们对保险公司的信赖度越强,保险公司发展越好。在保险专业院校、保险专业人才的分布上,北京市拥有全国最好高校的城市,北京地区保险专业人士占比远高于兰州地区,而且北京地区保险专业人士专业度更高,因为北京市是首都城市,因此更多保险专业人才都愿意在北京工作,而兰州地区的

30、保险专业人才相对匮乏,导致保险供给能力的差异,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人身保险发展的水平也进一步拉大。(3) 保险发展环境的差异。保险发展环境的优劣,对不同地区保险业的发展差异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一是地理环境。由于所处地理区位的差异,北京地区和兰州地区自然条件各有不同,多年来北京市由于人口数量巨大,人口密度较大,机动车辆数量较多的原因自然空气环境一直以来不是特别好,雾霾天是常态,尤其在冬季北京市雾霾天气相对集中且严重,而兰州市处在大西北地区,城市人口较少,人口密度较低,机动车数量也相对少很多的原因,兰州市自然空气环境较北京地区要好。受自然空气环境影响北京地区人口对健康防范和对好的自然

31、空气环境的渴望度更加强烈,北京地区居民风险防范意识也更加高于兰州地区,因此人们对人身保险的需求量也就更高一些。二是人口数量。人口数量越大,潜在客户就越多,保险需求就越大,保险市场尤其是寿险市场发展就越好。通过第三章可以知道,北京地区人口总量和地区人均生产总值远高于兰州地区,人口总量和地区生产总值对保险产品的潜在需求量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尤其人身保险。三是社会保障制度。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北京地区社会保障度远高于兰州地区,北京地区社会保障度高使得居民满意度更高,居民生活问题解决好了,才会去进一步考虑更高的生活水平,促使了当地居民购买消费产品尤其养老及健康相关产品的欲望。(4) 人口结构差异。北京

32、地区人口结构和兰州地区人口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也是造成两个地区间人身保险差异化的主要原因,两个地区间的养老需求有着明显的差异化。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区域差异显著的这一特点导致在老龄化程度越严重的地区,养老需求会更加迫切,需要通过社会养老保险以外的多种养老渠道来共同提供保障,而老龄化保险以外的多种养老渠道来共同提供保障,而老龄化以家庭养老、商业养老等方式保险以外的多种养老渠道来发展还存在不均衡,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也是老龄化程度比较严重的地区,因此无论从经济支配能力还是养老迫切程度来看,发达地区居民的养老需求会更大更复杂一些。在人口迅速老龄化的背景下,中国养老需求的增长和多元化,无疑给人身保险市场的发展

33、带来巨大机遇。因为日益增长的养老需求单纯依靠社会养老保险是无法满足的,要维持未来老年生活的水准,功能丰富的商业人身保险就成了重要补充。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年金保险、健康保险等险种,其中储蓄型寿险和年金保险产品集保障、储蓄和投资于一身,与社会养老保险一起确保退休之后的收入能够负担得起养老正常开支,相对于其他理财产品,具有定期投入回报稳定、保全和传承资产等特点,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此类险种保费收入在稳步增长,因此对人口老龄化更为严重的北京地区而言,人身保险的需求量会更大一点。4.2政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增长,我国对人身保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身保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身保险能发挥

34、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因此人身保险快速健康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结合本文分析的影响因素给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 拓展保险的市场需求。要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各地区的保险业与经济同步发展,将保险业的发展规划纳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之中;充分发挥保险的分散风险、补偿损失、社会管理功能,根据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保险产品。要重视保险服务和创新。鼓励保险公司大胆创新,从经营观念上确保客户价值增值,从产品、承保、理赔等方面满足客户的需求;从公关促销、形象宣传上满足客户的视听需求;从文明、优质服务上满足客户的心理需要。(2) 扩大保险供给能力。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保险公司的改革改制。对国有

35、保险公司系统机构进行重组,将现有公司改建成集团公司,下属省市级股份制子公司、合资子公司和直属分公司;强化内部改革,使省市级分公司成为授权经营的经营主体。要推进各州(市)的保险机构建设。积极引进外资保险机构和专业保险公司进驻,鼓励保险公司、实力强的保险中介公司在各州(市)设立法人机构、区域总部或市县级分支机构。要加大保险产业链建设。要推进各州(市)的保险产业链建设,从保险机构、保费收入、保险企业盈利能力等方面不断夯实,加快融入国际国内保险服务的产业内分工体系,不断提高保险业的市场竞争力。(3) 推动保险市场的规范运作。要完善保险监管体制。坚持以监管促发展,大力整顿和规范各地区保险市场秩序,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检查,加大对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建立和维护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以保险行业协会为依托,推动区域性中介机构的协调发展,推进行业自律、诚信建设等工作,进一步加强行业协作和管理力度。要健全保险业的信用体系。对各个地区的保险市场主体的资信进行科学、准确的信用风险评级,建立统一的保险信用系统,优化信息披露制度,使社会公众、信用中介和市场主体能够公平、便捷和及时地获取必要的保险信息,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提高保险经营的透明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