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鲁迅《铸剑》的“复仇”新义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47065800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8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析鲁迅《铸剑》的“复仇”新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鲁迅《铸剑》的“复仇”新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鲁迅《铸剑》的“复仇”新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浅析鲁迅《铸剑》的“复仇”新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鲁迅《铸剑》的“复仇”新义(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析鲁迅?铸剑?的“复仇新义 摘要:复仇是人类最剧烈的行为之一,有冤必申、有仇必报,自古如此。眉间尺身负刻骨铭心的父辈仇恨,不惜离乡远行,运用各种手段,到达复仇的目的,是古代复仇行为的典型代表。但是在鲁迅小说?铸剑?中,历史故事的传统情节被颠覆,眉间尺身上的复仇精神也已经发生改变,表现出了新的复仇内涵。关键词:鲁迅?铸剑?复仇主题?铸剑?是鲁迅?故事新编?中一篇著名的小说,写于1926年,以复仇为主题。复仇是人类最剧烈的行为之一,有冤必申、有仇必报,自古如此。眉间尺身负刻骨铭心的父辈仇恨,不惜离乡远行,运用各种手段,到达复仇的目的,是古代复仇行为的典型代表:在人物对立上,是个人向君王的复仇;在

2、复仇动因上,是子报父仇;在故事情节上,冲突紧张,仇恨情绪浓烈。这些都是传统复仇故事的一些特性,但是?铸剑?这部以复仇故事为原型的现代小说,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传统复仇模式的特征,其所表达的是作家对复仇行为的态度,阐释了与作家本人相关的新的复仇精神。鲁迅从感情上对复仇无疑是十分倾心的,在他多个作品中都涉及到了复仇的形象和主题,渗透了其对复仇的态度。?女吊?是鲁迅临终之前完成的作品,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还依然要歌颂复仇精神,可见他对复仇的坚持。他在文中将“女吊评价为一个带复仇性的,比别的一切鬼魂更美的、更强的鬼魂,也以“会稽乃报仇雪恨之乡,非藏污纳垢之地而自豪。或许在他看来,复仇者即使失败,其生命的自我

3、牺牲也要比苟活者的偷生有价值的多,作为“战士,要想从绝望中寻找希望就必须顽强的对抗。然而鲁迅何以处于一种绝望的状态中?是令人愤怒的社会现实,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中国民众,鲁迅的“仇正从此来。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内忧外患,社会动乱,正义不能声张,人民生活在水深炽热的压迫当中,先进的仁人志士又屡遭杀害,我们呼唤着一种力量带着人民奋起对抗,走出绝望的社会。鲁迅正是用手中的“利剑,向当时的环境发起猛烈攻击,以其特有的犀利的嘲讽的手法,创作一部又一部深刻的作品。回看?铸剑?,它的初稿写成于1926年10月,这一年发生了“三一八惨案,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血腥屠杀手无寸铁的青年学生,鲁迅的学生刘和

4、珍等倒在了血泊中;1927年,鲁迅来到广州中山大学,而此时的广州“红中夹白,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右派的斗争已经日趋外表化、白热化,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的“四一二、“四一五大屠杀已经在酝酿中了这些“血的游戏把鲁迅压抑得喘不过气来,也激发了他的对抗的怒火,坚决剧烈地复仇。鲁迅对待“复仇是绝不模糊的,他“不像上海的前进作家那样憎恶报复,而是坚决反对面对仇恨庸庸碌碌、无动于衷的态度,即使是严苛和峻冷的环境,也要在绝望中进行对抗,如同他对在?女吊?中提到的“前进的文学家和“战斗的勇士们的反对和厌恶一般。对待这些要复仇的对象,鲁迅的手段是坚决而剧烈的,他始终认为“被压迫者即使没有报复的毒心,也绝无被报复

5、的恐惧,只有明明暗暗,吸血吃肉的凶手或其帮闲们,才赠人以犯而勿校或勿念旧恶的格言【1】,乞求不会受到正义和良心的惩罚。鲁迅弃医从文,选择用自己的文章来拯救中国,本是想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挖苦和抨击来唤起人们的觉醒,从精神上、根本上拯救那个沦陷的社会。但是,无知群众们麻木的精神和无聊的趣味使鲁迅一次次回到绝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面对的正是鲁迅作品中那些形形色色又极其相似的“看客形象。“看与被看是鲁迅作品中典型的叙事模式,也是这种模式将那个社会中人们的麻木、混沌、无知和迂腐赤裸裸地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在鲁迅?呐喊自序?的表达中,最早并且给他最大刺激的“看客就是他在日本仙台留学时课堂上看的幻灯片里

6、,中国人围观自己同胞被杀。然而这一幕并没有在日本的课堂上完结,仍然不断地在中国的土地上表演,在小说?药?、?孔乙己?、?祝福?、?狂人日记?、?阿Q正传?中,看客无处不在,他们不分青红皂白地围观夏瑜被杀,他们跟着阿Q的囚车听他唱戏、看他被击毙,他们似乎只有在祥林嫂的痛苦回忆中才能找到生存的价值。在?铸剑?中,也有众多“闲来欣赏的人们,眉间尺不小心将干瘪脸少年碰倒,“闲人们即刻围上来,呆看着,但谁也不开口;后来有人从旁笑骂了几句,却全是附和干瘪脸少年的。眉间尺遇到了这样的敌人,真是怒不得,笑不得,只觉得无聊,却又脱身不得【2】。“这样的敌人与其说是干瘪脸少年,不如再加上这群围观的人们,在小说的最

7、后,当复仇者和暴君的尸骨难解难分而一起“大出丧时,他们万人空巷的“瞻仰场面,完全瓦解了复仇的悲壮,连死尸也成了鉴赏、取乐的材料。可悲的人们,可悲的社会。看客们是一些被压迫却不觉的庸众,只是通过鉴赏被看者的痛苦,来使自身的痛苦得到排泄、转移,以至最后遗忘,然后坦然地告诉自己不曾经受压迫的痛苦,仍可以心安理得地逃避被拯救和对抗。那怎样来对付这些人们呢?复仇!向压迫者复仇,向麻木的被压迫者复仇,?铸剑?完整地展现了鲁迅的复仇精神。鲁迅对楚王杀干将原因的改写,增添了眉间尺复仇的正义性,也把楚王和现实社会中的压迫者带到了一个重合的位置。眉间尺和黑色人对他的复仇,采取了最极端的方式,不惜血腥,不惜疯狂地三

8、头搏斗,正表现了鲁迅强烈的战斗意识和毫不模糊的复仇精神,绝不讲无原那么的宽容。取掉楚王的性命,是?铸剑?完成的第一步复仇,也是最直接、最明了的复仇行为。当复仇者和仇人的头颅混在一起不能分辨时,情节出现了极度的荒唐,作者的表达笔调产生了明显变化,悲壮的复仇场景瞬间变成了妃子大臣们分辨头颅的滑稽情态,以及荒唐的三王并葬大出丧,小说基调从冰冷严肃变成滑稽嘲讽,形成了强烈的比照。有学者认为小说这一局部的内容是眉间尺“复仇行为的失效【3】,复仇的结局如此滑稽和荒唐,那么复仇行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还存在吗?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存在,需要注意的是,小说?铸剑?里的复仇不是眉间尺的复仇而是鲁迅的复仇,根据鲁迅的一贯

9、风格,滑稽荒唐的情节才是鲁迅复仇的真正开始,并非是所谓的“失效。对于君王而言,不能拥有一个完整的尸首获得安葬是不得安宁的,何况是与复仇者的头颅混在一起,更是“不能容忍,那么这种看似荒唐的结局也是对暴君压迫者的有力打击。同时,悲壮与荒唐形成鲜明的比照,其中所产生的张力,以及获得的嘲讽滑稽的效果,都是鲁迅复仇的有效筹码。可以说,这是鲁迅在?铸剑?中完成的复仇行为的第二步。?铸剑?复仇行为的第三步,是针对万人空巷“瞻仰三王并葬大出丧的“看客们的,鲁迅不仅挖苦了小说中的无知庸众,也报复了现实中无聊、麻木的看客们,让他们开心地看自己影子的笑话,却浑然不知。正如鲁迅在?复仇?中对待看客的态度和向他们复仇的

10、方式。鲁迅曾这样解释?复仇?的寓意,“我在?野草?中,曾记一男一女,持刀对立旷野中,无聊人竟随而往,以为必有事件,慰其无聊,而二人从此毫无动作,以致无聊人仍然无聊,至于老死,题曰?复仇?,亦是此意。【4】鲁迅在?复仇?中所塑造的一男一女以“拒绝表演报复那些无聊的“看客,并且反过来“看看客们的“无聊,“以死人的眼光,赏鉴他们的“枯槁,无血的大戮,而沉浸于“复仇的“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以无可看为爱看热闹者的惩罚,这种复仇方式是奇特的,也是有力的。?铸剑?中对看客们的惩罚虽与此略有不同,但有异曲同工之妙。纵观鲁迅多数涉及复仇内容的作品,可以看出,鲁迅的复仇是以自我损伤和自我牺牲为代价的,大有

11、同归于尽的复仇意味。?铸剑?中,眉间尺毅然地用青剑削下自己的头颅交给宴之敖者,在之后的战斗中,宴之敖也是用自决的方式参加到与暴君的搏斗中。?复仇?中,那一男一女虽然沉浸在“复仇的“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但是圆活的身体在慢慢地变得枯槁,枯槁。?复仇之二?里耶稣本身的复仇方式就是悲壮的,他要玩味以色列人对待神之子的恶行,悲悯他们的前途,而且要使他们永远记住他的痛楚,那么就只能自己清醒清晰地感受被钉死的疼痛,或许只有这样才有效,这报复才会在人类道德良心上打下烙印。小说?孤独者?的主人公魏连殳,他的复仇也不能不以自我精神的扭曲与消灭作为代价,并最后导致了生命的死亡。“只有大痛苦,才可望有大欢喜。

12、【5】鲁迅始终认同复仇是必须的行为,假设要想到达复仇的目的,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对于代价,鲁迅严苛于复仇过程中的自我残损和自我牺牲。注释:【1】鲁迅:?女吊?,?走进鲁迅世界散文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1页。【2】鲁迅:?故事新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年版,第96页。【3】袁筱芬:?复仇母题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对话与嬗变解读铸剑、伍子胥、复仇?,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4】【5】黄乔生编:?走进鲁迅世界散文卷?,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第168页。参考文献:【1】鲁迅.故事新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1.【2】高远东等编.走进鲁迅世界小说卷C.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3】黄乔生.走进鲁迅世界散文卷C.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4】钱理群.走进当代的鲁迅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郑家建.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6】袁筱芬.复仇母题在中国现代小说中的“对话与嬗变解读?铸剑?、?伍子胥?、?复仇?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白岚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10087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