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亲本桂糖92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47043674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3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甘蔗亲本桂糖9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甘蔗亲本桂糖9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甘蔗亲本桂糖9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甘蔗亲本桂糖9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蔗亲本桂糖9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甘蔗亲本桂糖 92摘要:对早熟、高糖亲本桂糖 92-66 的系谱和种性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利用其作亲本开展杂交育种的规模、 成效及育成品种、 品系的性能、 系谱和在生产上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与分析。结果说明,以桂糖 92-66 为亲本配制得到甘蔗杂交组合 174 个,培育出实生苗 101458 株,选育出桂糖 42 号等 6 个优良甘蔗新品种和桂糖 08-1045 等 4 个新品系,育成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 88.85 万 hm2 以上;桂糖 92-66 作父本的育种效率高于作母本,其早熟、高糖性状易于在其子代中传递, 是中国大陆利用频率和效率均较高的高糖骨干亲本, 可在适合机械化生产的高糖、高产甘

2、蔗育种中加以利用,以提高新品种的综适宜应能力。关键词:甘蔗;高糖骨干亲本;桂糖 92-66;利用效果;系谱分析中图分类号:S566.10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06-0086-06甘蔗是我国重要的糖料作物和能源作物【1】 。优良亲本是甘蔗优良品种选育的物质根底,亲本选育与利用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甘蔗选种、 育种的水平。 国际上许多国家的甘蔗育种机构都十分重视甘蔗亲本的培育和创新工作,各自建立了相应的育种亲本体系,如美国的CP、HOCP、LCP,巴西的 RB、SP,印度的 CO,印度尼西亚的 POJ,澳大利亚的 Q 系列等比较著名的亲本体系,我国过去 60 多年

3、的甘蔗育种史中,依托最大的甘蔗杂交制种基地海南甘蔗育种场,采用引进和创新相结合的方法【2】 ,建立了我国的甘蔗亲本系统,该系统主要由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福建省、海南省、四川省、江西省等省份的甘蔗育种机构建立的亲本体系组成,系统内亲本的不断更新,有效地促进了甘蔗品种改良,使甘蔗生产水平得到不断提高。其中利用率比较高的自育亲本有粤糖 91-976、粤糖 85-177、粤糖 93-159、桂糖 92-66、桂糖 00-122、华南 56-12、崖城 71-374、粤农 73-204、川蔗 2 号,引进亲本有 ROC1、ROC10、ROC22、ROC25、ROC26、F134、F108、P

4、OJ2878、CP72-1210、CP81-1254 等3-16,它们为我国甘蔗育种的骨干亲本。桂糖 92-66 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于 1992 年初,以粤糖 83-257 为母本,崖城 71-374 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和五圃制方法培育的特早熟高糖亲本, 是桂糖系列亲本中利用频率比较高的骨干亲本,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乃至全国甘蔗育种机构中获得广泛利用17-25。 本研究对亲本桂糖 92-66 的特性及其亲系进行分析,并对 20212021 期间利用其作亲本开展杂交育种的规模、成效及育成品种、品系的系谱、 性能和在生产上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旨在为今后加强对甘蔗优良骨干亲本的培育及利

5、用,提高甘蔗杂交育种效率和水平提供支持。1 桂糖 92-66 的特性及亲系遗传背景桂糖 92-66 为特早熟、特高糖亲本,10 月中下旬的甘蔗蔗糖分含量可达 14.0%14.5%以上。1996 年 12 月曾经测得其甘蔗蔗糖分含量高达 1921%【6】 ,且高抗花叶病和黄叶病26,中抗黑穗病、宿根性中等,但是由于其易开花,产蔗量一般,因此未能作为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根据 20212021 年以及 20212021 年甘蔗杂交季的调查结果可知,桂糖 92-66 在海南省三亚市海棠湾区的花期为每年的 11 月中旬至翌年 1 月底。本研究采用雷敬超等的甘蔗花粉染色率测定方法27, 对桂糖 92-6

6、6 的花粉育性进行调查, 结果 图 1 显示, 桂糖 92-66的花粉量大,可育率黑色染色率达 50%60%,说明桂糖 92-66 既可作为母本,也可作为父本被利用。桂糖 92-66 是著名甘蔗亲本 POJ2878、POJ2725、CO209 的子 4 代,是中国大陆利用频率很高的骨干亲本 CP72-1210【2】的子 2 代,是中国崖城割手密和热带种 Badila 的子 3 代,是印尼爪哇割手密的子 6 代,印度割手密的子 5 代。桂糖 92-66 的母本为粤糖 83-257,是CP72-1210 和华南 56-12 的杂交后代,具有中大茎、宿根性强、生势好、高抗黑穗病和嵌纹病、高产,但迟熟

7、、低糖等特点;父本为崖城 71-3749,是中国大陆常用的骨干亲本,它是粤糖 54-143 和崖城 58-47 的雜交后代,具有中茎、有效茎多、宿根性强、生势好且高抗黄点病和嵌纹病以及高产、中早熟、高糖,但是高感黑穗病等特点。通过以上分析发现,桂糖92-66 继承了其母本粤糖 83-257 中大茎、株型较好以及抗黑穗病、嵌纹病的特性,在蔗糖分积累方面表现了明显的超亲遗传, 因为桂糖 92-66 特早熟特高糖的特性明显超越了它的母本和父本图 2 。2 甘蔗亲本桂糖 92-66 的利用效果2.1 以桂糖 92-66 为亲本配制的杂交组合、培育的实生苗与育成的新品种和新亲本从表 1 可以看出,202

8、12021 年,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以桂糖 92-66 为亲本配制了174 个杂交组合, 培育了 101458 株实生苗, 其中作母本配制了 71 个杂交组合, 培育了 35848株实生苗,育成甘蔗品种 1 个、亲本 3 个,品种育成率为 00028%,亲本育成率为 001%;作父本配制了 103 个杂交组合,培育了 65610 株实生苗,育成甘蔗品种 4 个、亲本 10 个,品种育成率为 0.0061%,亲本育成率为 0.015%,说明桂糖 92-66 作父本的品种育成率和亲本育成率均要高于作母本。从图 3 可以看出, 以桂糖 92-66 为亲本杂交选育出了 6 个新品种、 4 个优良新

9、品系。 桂糖 92-66既可作母本,也可作父本,多被用作父本。其中以桂糖 92-66 作母本育成了 2 个品种,即桂糖 50 号、云蔗 072178,育成了 2 个品系即桂糖 08-1045、桂糖 09-197,涉及的父本包括:1但包叶的 ROC1013;2又名川蔗 2 号16,该亲本杂交亲合力强、性状传递稳定,是霜冻蔗区的一个主要亲本11;4中大茎,萌芽快、齐,萌芽率高,分蘖性好的亲本粤糖 91-976,作为亲本,它的花粉量多、活力强、配合力强、后代性状表现突出【3】 ,是我国利用率很高的骨干亲本之一。这 5 个父本的亲系组合中又包括 ROC5、F152、CO281F134、粤农 73-20

10、4CP67-412、CP84-0722LCP81-030 等涉及的母本包括:1中早熟、高糖、稳产、中大茎、易脱叶、宿根性差、易感黑穗病的中国大陆甘蔗主栽品种和近年来利用频率很高的骨干亲本 ROC22,以及早熟、高糖、宿根性一般、中大茎、直立、包叶的常用亲本 ROC1;2中晚熟中糖、稳产、宿根性强、中大茎、直立、抗倒伏、分蘖中等的骨干亲本粤糖 85-177,它的蔗糖分含量高于 ROC10,低于桂糖 11 号19,既保存了其优良母本粤糖 57-423 的大茎丰产、植株高大、生长直立的优点,又获得其父本CP57-614 和 CP72-1312 高糖、宿根性强的特性,克服了其母本迟熟、宿根性差和父本蔗

11、茎偏细的缺点,能将大茎、丰产、高糖、宿根性强等性状聚合于一体,有较强杂种优势,且适应性广,宿根性强,高产稳产【4】;3但感黄叶病的亲本 HOCP92-64826。这 5 个母本的亲系组合中包括 ROC5、 69-463、 粤糖 57-423、 CP57-617、 CP72-1312、 F146、 CP58-48、 CP72-0370、LCP82-089、粤糖 91-976、CP84-1198 等克服了母本 ROC22 宿根性差,抗风、抗倒伏能力不强的缺点;在抗风、抗倒伏能力方面,桂糖 42 號表现超亲遗传的特点图 4、图 5 。桂糖 42号具有早熟、高糖、高产稳产、中大茎、直立、抗风、抗倒伏抗

12、旱能力强,且宿根性好,中抗黑穗病,高抗花叶病、黄叶病和梢腐病,适宜机械化种植和收获的性能17,20212021年广西 2 年新植 1 年宿根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显示,桂糖 42 号平均蔗茎产量为101.70t/hm2, 比对照ROC22增产9.26%, 其中新植平均蔗茎产量为99.88t/hm2, 比对照ROC22增产 5.45%,宿根平均蔗茎产量为 103.52t/hm2,比对照增产 13.24%;11 月至翌年 2 月平均甘蔗蔗糖分为 14.77%, 比 CK 增加 0.66 百分点;平均产糖量为 15.03t/hm2, 比对照增产 1445%,其中宿根平均产糖量 15.58t/hm2,比

13、对照增产 22.28%。该品种于 2021 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021 年通过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累计推广应用面积大于 80.67 万 hm2,是目前推广面积最大的桂糖系列品种,同时也是利用率比较高的高糖、高产、抗风、抗倒伏能力强的骨干亲本。2.3.2 桂糖 43 号桂糖 43 号遗传了父本桂糖 92-66 的早熟、高糖,高抗花叶病、黄叶病和母本粤糖 85-177 的高产、稳产、宿根性强、中大茎、直立、抗倒伏等优良性能,克服了母本粤糖 85-177 的中晚熟、中糖的缺乏和父本桂糖 92-66 抗风、抗倒伏能力弱的缺陷,具有中大茎、直立、易脱叶、宿根性强、早熟、高糖,高产、稳产、抗

14、倒伏能力较强、高抗花叶病和黄叶病、适宜机械化种植的特点。在 20212021 年广西 2 年新植1 年宿根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中,桂糖 43 号平均蔗茎产量为 101.25t/hm2,比对照 ROC22 增产 8.85%,其中新植蔗茎产量为 98.70t/hm2,比对照 ROC22 增产 4.13%,宿根蔗茎产量为103.50t/hm2,比对照 ROC22 增产 13.76%;11 月至翌年 2 月平均甘蔗蔗糖分为 14.47%,比对照 ROC22 增加 0.36 百分点;平均产糖量为 14.60t/hm2,比对照 ROC22 增产 11.74%,其中宿根平均产糖量 14.94t/hm2,比对照

15、ROC22 增产 1731%18。该品种于 2021 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021 年通过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 2.05 万 hm2 以上。桂糖 43 号的这个亲本组合还选育出了桂糖 05-955、桂糖 05-3217、桂糖 05-3256、桂糖05-3368、桂糖 05-3369 等宿根性好、高糖的亲本。2.3.3 桂糖 44 号桂糖 44 号遗传了父本桂糖 92-66 和母本 ROC1 的早熟、高糖、高抗花叶病和黄叶病性能,克服了母本 ROC1 的宿根性差和双亲抗风、抗倒伏能力弱的缺陷,具有早熟、高糖、高产、稳产、中至中大茎、直立、宿根性强、易剥叶、分蘖力强、

16、有效茎多、抗黑穗病、高抗花叶病和黄叶病、抗风、抗倒伏能力强,适宜机械化种植和收获等特点。在20212021 年广西 2 年新植 1 年宿根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中,桂糖 44 号平均蔗茎产量为109.77t/hm2,比对照 ROC22 增产 686%,其中新植蔗茎产量为 104.04t/hm2,比对照 ROC22增产 186%,宿根蔗茎产量为 115.50t/hm2,比 ROC22 增产 11.80%;11 月至翌年 2 月平均甘蔗蔗糖分为 15.50%,比对照 ROC22 增加 0.87 百分点;平均产糖量为 17.05t/hm2,比 ROC22增产 13.44%,其中宿根平均产糖量 18.44t

17、/hm2,比 ROC22 增产 1895%19。该品种于 2021年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021 年通过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是目前广西的主要栽培品种之一,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 6.13 万 hm2 以上。2.3.4 桂糖 52 号桂糖 52 号遗传了父本桂糖 92-66 的特早熟、特高糖、高抗花叶病和黄叶病,但易开花的性能,表现出早熟、高糖、高产、中至中大茎、直立、宿根性强,高抗黑穗病、梢腐病、花叶病和黄叶病,但是抗倒伏能力一般,在桂南地区易孕穗开花等特点。在20212021 年的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中,桂糖 52 号新植平均产蔗量为 105.33t/hm2,比ROC22 增产 2.3

18、%,第 1 宿根平均产蔗量为 103.16t/hm2,比 ROC22 增产 29.1%,第 2 宿根平均产蔗量为 95.04t/hm2,比 ROC22 增产 20.8%。1 年新植 2 宿根平均产蔗量 101.18t/hm2,比 ROC22 增产 16.1%,11 月至翌年 3 月平均蔗糖分 15.60%,比 ROC22 的 14.47%高 1.13 百分点。平均产糖量为 15.33t/hm2,比 ROC22 增产 30.7%。该品种于 2021 年申请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除了可以在桂中地区作为早熟、高糖、高产品种在生产上进行利用外,还可以作为高抗黑穗病、梢腐病、花叶病和黄叶病的早熟、高

19、糖亲本进行利用。2.3.5 桂糖 50 号桂糖 50 号遗传了母本桂糖 92-66 的早熟、 高糖性能和父本 ROC10 的中大茎、有效茎数中等、直立、宿根性好的性能,克服了父本 ROC10 包叶、节间短、前期生长慢等缺乏,表现为丰产、稳产,抗寒性、抗旱性较强,中抗黑穗病、花叶病和梢腐病,早熟、高糖、中大茎、直立、易脱叶、宿根性好、有效茎数中等。在 20212021 年的广西 2 年新植1年宿根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中, 桂糖50号平均产蔗量为99.54t/hm2, 比对照ROC22减产0.63%,其中新植平均蔗茎产量为99.96t/hm2, 比ROC22减产341%, 宿根平均蔗茎产量为99.12

20、t/hm2,比 ROC22 增产 2.32%;11 月至翌年 2 月平均甘蔗蔗糖分为 14.47%,比 ROC22 增加 0.74 百分点;平均产糖量为 14.39t/hm2,比 ROC22 增产 4.73%,其中宿根平均产糖量为 14.48t/hm2,比对照 ROC22 增产 9.7%20。2004 年 3 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3.6 云蔗 072178 云蔗 072178 仅遗传了母本桂糖 92-66 的高糖性能,未能获得母本的早熟性能,继承了父本 HOCP93-750 的中熟、高糖、有效茎多、直立、宿根性好和生长势好的性能,具有中熟、高糖、中大茎、有效茎多且均匀、直立

21、抗倒伏、宿根性好、抗旱性强以及高抗黑穗病、中抗花叶病,适宜机械化种植与管理等特点。20212021 年云南省 2 年新植 1年宿根甘蔗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显示,云蔗 072178 的平均产蔗量为 91.32t/hm2,比对照 1ROC22减产 1209%,比對照 2ROC16增产 094%;11 月至翌年 3 月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502%, 与对照1相当, 较对照2高0.25百分点;平均产糖量13.22t/hm2, 比对照1减产13.59%,比对照 2 增产 2.72%。该品种于 2004 年 12 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1。2.3.7 桂糖 09-197 桂糖 09-197 遗传

22、了母本桂糖 92-66 的早熟、高糖和父本粤糖 91-976 中大茎、高产、稳产、生长势好的性能,具有中早熟、高糖、高产、稳产、中大茎、中抗黑穗病和梢腐病、宿根性中等特点,克服父本粤糖 91-976 中晚熟、低糖的缺陷。在 20212021 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中,桂糖 09-197 的平均产蔗量为 89.13t/hm2,比对照 ROC22 增产7.25%,其中新植平均蔗茎产量为 9582t/hm2,比 ROC22 增产 15.60%,宿根平均蔗茎产量为82.45t/hm2,与 ROC22 相当;11 月至翌年 3 月平均甘蔗蔗糖分为 14.58%,比 ROC22 增加 022百分点;平均产

23、糖量为12.62t/hm2, 比ROC22增产16.45%, 其中宿根平均产糖量为11.42t/hm2,比 ROC22 增产 17.44%。2.3.8 桂糖 08-1045 桂糖 08-1045 遗传了母本桂糖 92-66 的早熟、高糖和父本川蔗 57-416 的生长势强、实心、抗倒伏、抗寒等性能,表现早熟、高糖、高产、稳产、中大茎、中抗黑穗病和梢腐病、宿根性好以及抗倒伏、抗寒性较强等特点,改良了父本中熟、蔗糖分不高的缺陷。桂糖 08-1045 在 20212021 年广西 1 年新植 1 年宿根甘蔗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蔗量为 89.50t/hm2,比对照 ROC22 增产 5.99%,其中

24、新植蔗茎产量为 90.91t/hm2,比 ROC22增产 3.34%,宿根蔗茎产量为 88.10t/hm2,比 ROC22 增产 8.64%;11 月至翌年 3 月平均甘蔗蔗糖分为14.65%, 比ROC22增加0.43百分点;平均产糖量为12.84t/hm2, 比ROC22增产11.63%,其中宿根产糖量为 12.89t/hm2,比 ROC22 增产 17.93%。2.3.9 桂糖 11-42 桂糖 11-42 遗传了母本 ROC22 的高产、 抗旱能力强、 易脱叶和父本桂糖 92-66的早熟、高糖、宿根性好等性能,祢补了母本 ROC22 宿根性不强、易感黑穗病的缺乏,具有早熟、高糖、高产、

25、中大茎、直立、宿根性强、高抗黑穗病、易脱叶等性能。该品系已经参加 2021 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2.3.10 桂糖 13-1046 桂糖 13-1046 遗传了母本福农 02-6427 的高产、中大茎、宿根性强和父本桂糖 92-66 的早熟、高糖、宿根性好的性能,具有早熟、高糖、高产、中大茎、宿根性强等特点,克服了母本福农 02-6427 中晚熟、低糖的缺陷。该品系已经参加 2021 年广西甘蔗品种区域试验。3 结论与讨论利用桂糖 92-66 作甘蔗亲本开展杂交育种,育成了桂糖 42 号等 6 个高产、高糖品种,桂糖08-1045 等 4 个品系,14 个亲本,其中多用作父本,育种效率也较

26、高,早熟、高糖的性状在其后代中得到较好的传递,高抗花叶病和黄叶病的性能在杂交后代中的传递力也比较高;育成品种桂糖 42 号、桂糖 43 号、桂糖 44 号等,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 88.85 万 hm2 以上,取得了比较理想的育种效果。未来桂糖 92-66 作为早熟、高糖的骨干亲本,应在甘蔗育种中继续加以利用, 并注重将适合机械收获作为主要育种目标之一, 选择高产、 宿根性好、 易脱叶、抗病、抗旱、抗寒以及抗风、抗倒伏性能好、配合力高的亲本与之配制杂交组合,如桂糖08-1589、 粤糖 93-159、 粤糖 00-236、 粤糖 85-177、 粤糖 91-976、 CP81-1254、 ROC

27、25、 ROC22、湛蔗 92-126、福农 91-4621、CP85-1491 等亲本,并继续加强亲本组合的测试与评价,以提高育种效率和品种的综适宜应性能。参考文献:【1】谭秦亮,朱鹏锦,程琴,等.不同甘蔗品种系的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比较J.作物杂志,20213 :49-54.【2】邓海华,李奇伟.CP72-1210 在我国甘蔗育种中的利用J.广东农业科学,202111 :18-21.【3】刘少谋,王勤南,邱永生,等.粤糖 91-976 的选育及在甘蔗育种中的利用效果J.热带农业科学,2021,372 :43-47.【4】冯奕玺.甘蔗新品种粤糖 85-177 试种示范结果初报J.甘蔗糖业,19

28、984 :17-19.【5】韦文科.特早熟高糖甘蔗新品种粤糖 93-159 简介J.广西蔗糖,20214 :52-53.模糊综合评判J.广西农学报,19982 :9-13,23.【7】刘海斌,何红,邓展云,等.特高糖抗寒甘蔗新品种桂糖 28 的选育J.中国糖料,20211 :13-15.8王继华,曹干.粤农YN系列甘蔗育种材料的选育J.中国糖料,2021,394 :40-42.9刘少谋,王勤南,黄忠兴,等.崖城系列亲本在我国甘蔗育种中的利用效果J.甘蔗糖业,20214 :5-10.10曹干,黄忠兴,王继华,等.粤农 73-204 在甘蔗育种上的利用J.热带农业科学,2021,319 :4-8.

29、11陈能武,吴才文.优良甘蔗亲本川蔗 2 号的育种价值分析J.甘蔗糖业,19981 :1-7.12邓海华, 张琼.我国大陆近年育成甘蔗品种的亲本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 2021 12 : 7-10.13沈万宽,黄振豪,伍尚雄.甘蔗品种新台糖 10 号用作杂交亲本的育种效果初探J.甘蔗糖业,19986 :1-5.14韦本辉.甘蔗 ROC22 广西引种 10 年效果分析J.甘蔗糖业,20214 :1-7,11.15王勤南,劉少谋,符成,等.甘蔗常用亲本及杂交组合经济育种值分析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21,212 :155-160.16彭绍光.中国甘蔗有性杂交亲本的概述J.广西农业科学,1976

30、4 :19-22.17王伦旺,廖江雄,谭芳,等.高产高糖抗倒伏甘蔗新品种桂糖 42 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南方农业学报,2021,468 :1361-1366.18庞天,张荣华,周慧文,等.桂糖 43 号和桂糖 44 号在蔗区示范种植表现J.广西糖业,20215 :18-20.19经艳,王伦旺,唐仕云,等.甘蔗新品种桂糖 44 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J.亚热带农业研究,2021,114 :230-235.20王泽平,刘璐,蒋洪涛,等.适宜“双高基地种植的优良甘蔗新品种桂糖 50 号选育报告J.中国糖料,2021,385 :1-3.21姚丽,覃伟,吴转娣,等.甘蔗新品种云蔗 072178 的

31、选育及评价J.中国糖料,2021,396 :1-4.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筛选甘蔗优良杂交组合J.西南农业学报,2021,252 :396-400.23经艳芬,安汝东,杨李和,等.甘蔗局部生产性亲本的育种潜力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21,242 :437-445.24唐仕云,杨荣仲,王伦旺,等.甘蔗家系的遗传测定与选择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425 :472-479.25贤武,杨荣仲,周会,等.甘蔗家系配合力研究与应用J.亚热带农业研究,2021,61 :4-9.26冯小艳,沈林波,王文治,等.中国甘蔗主要杂交亲本病毒性病害的分子鉴定J.分子植物育种,2021,1620 :6729-6737.27雷敬超,周会,杨荣仲,等.桂糖系列甘蔗亲本开花习性及其遗传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21,401 :11-17.任义方,罗晓春,吴佳文,等.江苏省小麦赤霉病气象风险评估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21,486 :92-9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