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6981333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山东省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山东省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山东省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目录摘要:2关键词:2一、引语2二、浅析山东省三大产业 3.三、山东产业结构近几年的变化及现状 4四、小结.7五、未来的发展趋势及优化措施 7参考文献9山东省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摘要:2011年,山东省地区总产值高达 45429.2亿元,仅次于广东省和江苏省。 山东人均GDP达到7273美元,从数字上看山东省已进入了工业化高级阶段。 虽然山东的产业产值很高,但是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比如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与就业比重仍占有较大的比重;第二产业中重工业化率较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足;第三产业发展速度较慢,短期 内难以超越第二产业。

2、三大产业中存在的问题,阻碍了山东经济更好的发展。本 文通过对山东省三大产业结构的初步分析,发现其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推 进山东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的对策与建议。关键词:山东省、产业结构、优化 一、引语世界经济发展规律表明,一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一般会随着一国经济、 技术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依次经历“一二三、” “二一三”“二三一”和“三二一”四个阶 段,以实现产业结构的持续升级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升级会使生产要素由生产率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高的部门,从而更快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增长。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省产业结构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变化:1949到1970年为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的“一二三”阶段

3、,此时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工业不发达, 第三产业几乎没有;1970年到改革开放以后的1989年,20年时间处在“二一三” 阶段,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山东省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制定了适合本省的经济政策,工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山东省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并且逐步成 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1990年进入“二三一”阶段即工业化初级阶段;2000 年至2005年经历了工业化中级阶段;2006年以后进入工业化高级阶段。到 2011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5429.2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同比增长 10.9%。其 中第一产业产值 3973.8亿元;第二产业产值24037.4亿元;第三产业产值17418.0亿元。

4、从经济总量看,山东省的经济确实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从经济结 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内部看,山东省与其他发达省市相比,存在着相对不合理的 一面。这些不合理使得山东省产业结构长期处于“二三一”阶段。如果这些结构性 的问题如果解决不好,将会长期制约着山东省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对产业结构 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浅析山东省三大产业下表是山东省地区三产业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年份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分组地区生产总 值18516.8722077.3625965.9130933.2833896.6539169.92第一产业1963.512138.92509.143002

5、.653226.643588.28第二产业10628.6212751.214776.5317571.9818901.8321238.49第三产业5924.747187.268680.2410358.6411768.1814343.14结合表中数据,我来浅析下山东省三大产业概况。农林牧渔业作为第一产业,产值在山东一直占有不俗的比重, 总能达到地区生产总值的10%左右。农业,是指人们利用动植物的生产机能采取人工培育和 养殖的办法以取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人类的衣食 之源,生存之本;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 的必要条件;是支持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

6、展与进步的保障。山东的第一产业主要 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等。出产了烟台 苹果、莱阳梨、大泽山葡萄、崂山樱桃、乐陵小枣、潍坊萝卜、章丘大葱、寿光 蔬菜等著名农产品。可是,目前山东省的农业还不够稳定, 产业化、市场化和现 代化水平较低。农业生产受各种限制条件影响较大, 常常遭受灾害等不利因素的 影响。所以山东必须大力加强、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来抵抗一 些不利因素。作为第二产业的工业,进入工业化阶段后产值比重在山东省一直是占第一位 的。工业是指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社会生产部门。它包括重工业、轻工业、采掘工业和加工工业等。

7、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工业 蓬勃发展,山东工业更是发展迅速,基本形成了以能源、化工、冶金、建材、机 械、纺织、食品等支柱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山东的主要工业产品有黄金、纱、 机制纸、塑料制品、水泥、平板玻璃、钢、汽车、摩托车、家用电器等。全省有 大中型工业企业2628家,省重点企业集团136个,例如山东电力集团、齐鲁石 油化工有限公司、浪潮集团、济南钢铁集团、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海尔集团、海 信集团、兖矿集团等。其中,海尔、海信、澳克玛、小鸭等家用电器、浪潮服务 器、轻骑摩托车等产品驰名中外。工业作为第二产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为国 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 提供能源和原材料;为满足人们生

8、活需要提 供各种消费品;是国家积累的主要来源;是加强国防的重要条件。但目前部分产 业素质较低,企业组织结构不够合理。所以说,调整提高振兴支柱产业,走新型 工业化发展道路才是重中之重。“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 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 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 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1。”由此可见,第三产业是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 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

9、活服务的各种行 业的总称。近年来,山东的第三产业也是增长迅速。目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 通信业凭借发达的公路运输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水利管理业、批发和零售贸易、 餐饮业、金融、保险业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房地产业搭了炒房热的顺风车, 得 到了有些过度的发展;但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等发展不够好, 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另外山东的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还有科学研究 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发展的不错,形势喜人。兴旺发达的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的重 要特征,是城市繁荣的重要标志。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工业化 和现代化建设进度;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增加就业人数, 保证社会稳定繁荣;可 以显

10、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正因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如此多的优势,所以山东省要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三、山东产业结构近几年的变化及现状大体了解了山东省三次产业大体形势后,由山东省地区三产业生产总值表中数据得到下表。下面将结合下表对山东省三次产业的发展做进一步分析。F表是山东省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百分比:分组2005 年2006 年2007 年2008 年2009 年2010 年第一产业10.60%9.69%9.66%9.71%9.52%9.16%第二产业57.40%57.76%56.91%56.81%55.76%54.22%第三产业32.00%32.55%

11、33.43%33.49%34.72%36.62%数据变化不够直观,我们可以看由表中数据得到的一组折线图:2005到2010年第一产业占地区产值比重走势图:第4页,共9页山东省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2005到2010年第一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百分比2005到2010年第二产业占地区产值比重走势图:2005到2010年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百分比59.00%58.00%57.00%56.00%55.00%54.00%53.00%52.00%第5页,共9页山东省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第#页,共9页山东省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2005到2010年第三产业占地区产值比重走势图:37.00%2005到 20

12、10年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百分比36.00%35.00%34.00%33.00%32.00%31.00%30.00%29.00%第#页,共9页山东省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第#页,共9页山东省产业结构特征的初步分析由图表中数据看出,山东省第二产业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连年超过 50%,产 值在缓慢增长,但是比重在减少,而且减速逐年加快;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也在 下降,下降速度也在加速;而第三产业的产值在快速增长的情况下, 产值比重也 在增长,而且产值比重增长的趋势略有加速。从以上这些特征以及一些山东城市发展的表象来看,我们可以判定,山东省经济处于“工业化进程”形态的第三个阶段,即工业化高级阶段。但是

13、,山东省的 工业化进程相对于其他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还很落后。从2005年以来,三次产业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基本稳定。由此,说明“我省对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力 度不够,结构调整效果不明显,经济增长还是以传统的工业增长模式为主,经济增长效率比较低线”改革开放后二十多年卓有成效的发展,使得山东省的综合实力增强,人民生 活水平提高,物质文化基础加厚。山东省正以一个经济强省形象出现在中国舞台 上。但是,还要深刻认识到山东省现在所达到的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 不平衡的小康生活。目前,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 的矛盾仍然是山东省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必须进一步全面加快

14、山东省的工业化进程,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然而,长期以来,我们选择的道路主要是传统的工业化之路。这种工业化之路虽然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发 展,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但却忽视了物质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因此带来了不少 的弊端,比如说:一是这样的经济发展以过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 据初步调查 显示,2005年山东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1.83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了 24. 8%, 2005年,全省工业废水排放量达14亿吨,位居全国前列;二氧化硫排放量将 近200万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将达2.3亿标立方米,均位居全国前列圧。二是这样发展忽视和限制了第三产业发展 ,致使第三产业在三次产

15、业中所占 比重上升缓慢,这使得精神文明水平发展缓慢,人民群众不能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所 带来的成果。单凭数据,我也不好过多评价山东产业结构现状。 考虑到山东省的基本省情 与山东省处于工业化高级阶段这个现实,又要把握产业结构演进的客观规律性,只 有这样,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结论。据此进行评价,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基本判断:2005年到2010年6年间,山东省产业结构现状基本符合产业结构自身演变客观 规律。从山东省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实际出发,可以判断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山东省将一直面临资源环境约束。在资源环境约束与经济增长之间的 矛盾越来越突出的条件下,在继续推进工业化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才是优化

16、山 东经济的最优道路。另外,山东省还要加快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 与优化,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终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还要要走 新型工业化之路,继续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四、小结通过对山东三大产业的分析,我们发现三大产业之间是密切联系和相互制约 的。没有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需要第一、第二产业提供大量的机器设备、原材料、燃料及各种消费资料。 而第三产业的发展又能促进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因为第三产业不仅为第一、 第二产业提供产、供、销服务,而且为第一、第二产业提供知识、信息、资金、 技术和人才,从而提高第一、第二产业部门的劳动生

17、产率。同时,第三产业的全 面发展,又为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可是,第一、第二产业大 量占用了劳动力时,也会制约第三产业的发展。“大量实证研究和国内外产业发展实践表明,通过实现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不断推进发展方式转变,这是现代市场经济在可持续道路上循环往复不断向前发 展的动态过程,也是一些国家和地区推动经济振兴、实现赶超战略的必由之路与 基本经验。”产业结构往往处于经济发展的枢纽与核心位置,所以改善山东经 济结构的根本在于改变山东的产业结构。五、未来的发展趋势及优化措施山东省目前这种产业结构不是加快工业化进程的错,而是我们选择的工业化道路出了些问题。预计2010到2015年,山东

18、的第一产业比重会逐年下降; 第二产业比重逐年 增加,但增加速度有所放慢;第三产业比重逐年增加,而且增加速度有所上升。 在未来几年中,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会逐渐有所成效,产业结构调整措施将起一定 的作用,第三产业有所发展。但是,预计在未来几年中,第二产业所占区总产值 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依然相差很远;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依然比较慢,增 长不够明显,想赶超第二产业是不太现实的。另外,“山东省的产业就业需求结构 发展呈现出较明显的投资拉动模式 臥”迎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余波,山东省的工业化进程必须改变传统的粗放型、 数 量型、低效率、低水平、污染环境的模式,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 资源消耗低、环

19、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另外,我们还要防止产业结构的超前发展。 在三次产业投资方面,要做好规 划,有重点的加大第三产业的投资,增加第三产业吸纳新增劳动力的能力。 总之, 我们要坚持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提高和改造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使 三次产业结构逐渐向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在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在三次产业中所占 比重的时候,要避免出现只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而放慢了工业化进程的现象。 因为这种现象会加速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但也会产生如下问题:不仅使第三产 业的深入发展失去了不断壮大的工业基础这一根基,而且造成产业结构超前发展, 使得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阶段不符,并带

20、来一系列新的社会经济矛盾。所以说,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还要稳定发展第二产业,大力发展先 进制造业。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是决定人均收入和就业结构的关键产业,第三产业是围绕制造业的发展建立起来的,没有第二产业的物质基础,第三产业的发展 及其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将缺乏后劲。 我省在未来应坚持产业集群方向和园区 集约导向,做强主导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优传统产业。重点扶持骨干企业的 技术改造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 在保持传统产业稳定增长的基础上, 壮大 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提高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 能力。积极引进和扶持产业链配套项目, 鼓励中小企业融入集群发展。完善工

21、业 布局规划,明确重点发展区域、优化发展区域和限制发展区域的梯次格局。 “坚持 发展品牌经济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加强品牌梯队建设,保障品牌安全, 努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策最后,山东还存在着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协调、 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下的问 题。解决这两点,政府有许多事情可做。从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的方面来看,政府应加大西部地区的开放和开发 力度,在财政上和资金上予以扶持,将招商引资工作向内陆地区推进, 充分利用 西部地区拥有的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推进工业化,培育和壮大支柱产业,实现工 业发展的新突破,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从提高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方面

22、来看, 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 度,促进农业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 从而使农业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 向发展,促使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 配置效率,提高农村市场的购买力,为第二、三产业的继续发展提供基础。三大产业协调发展,东西部发展均衡,等等众多条件都是山东经济优化必走 的路子。等山东产业结构达到“三二一”的完善阶段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 个崭新的山东!参考文献L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三次产业划分规定, 年 5 月 28 日.李兆庭,王卫平,王超.山东省三次产业结构分析与总产值预测K山东省经济普查年鉴迪李众宜;何光一;山军勇.山东产业结构特征定量分析.商业时代2011年第03期 卜李国锋,刘黎明,陈绪根.山东省三次产业就业需求结构分析与预测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9,28(3):386-394.J.华东经济管理,2009,( 10):吴鹏,潘秋鸿.青岛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协调发展研究14.第8页,共9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