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6950509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50 大小:1.7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发电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发电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发电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资源描述:

《发电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电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5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预案版本:1401版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综合应急预案发 布:皖能合肥有限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修订日期:2014年12月05日目 录前 言1 总则2 危险分析3 组织机构及职责4 预防与预警5 应急响应6 信息发布7 后期处置8 应急总结9 应急保障10 应急预案管理11 附录前 言本预案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电力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等有关文件制定,为规范公司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员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维护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

2、根据公司实际,制定本预案。本预案由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提出并负责解释。本预案由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归口管理。本预案由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安全监督部起草。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本预案于2010年4月1日首次发布,此次为第三次修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 伟本标准主要审核人:刘 明本标准批准人: 俞 民 综合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提高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保障生产经营安全,确保在发生重伤及以上人身事故、一般及以上设备事故或其他紧急情况下快速做出正确反应,有效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

3、,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维护正常的生产秩序,应急管理委员会根据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编制依据1.2 编制依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2007年6月1日起实施)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第599号令,2011年9月1日起实施)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2013年1月1日起实施)电力生产事故调查暂行规定(国家电力生产监管委员会令第4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电力企业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电监安全61号文,2009年12月31日起实施)安徽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

4、处理办法(第232号 2011年6月1日起施行)合肥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合安监应2009141号)?(郭艳间一下市局)庐阳区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郭艳间一下区局)安徽省皖能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调查规程(集团安2013100号)安徽省皖能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工作规定(集团安2013101号)皖能股份有限公司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皖能股份有限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3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简称公司)所有部门、单位,包括外委单位、外来施工队伍及人员可能或已经发生的人身伤亡、中毒、污染、设备损坏等生产安全事故紧急情况的应急与响应的救援处置工作。1.4 预

5、案体系公司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专项应急预案目录见附件A,现场处置方案目录见附件B。1.4.1 综合预案综合预案是总体、全面的预案,主要阐述公司应急救援的方针、政策、应急组织机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预案体系及响应程序、事故预防及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及预案演练等,是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和总纲。1.4.2 专项预案专项预案主要针对某种特有或具体的事故、事件或灾难风险出现的紧急情况,应急而制定的救援预案。集团公司本部和系统各企业制定的专项预案如下:1.4.2.1 自然灾害类针对可能面临的气象灾害(雨雪冰冻、强对流天气等)、地震灾害等自然灾害编制的专

6、项应急预案。包括防汛抗洪应急预案、防震抗震应急预案、防雨雪冰冻和大雾应急预案等。1.4.2.2 事故灾难类针对可能发生的人身事故、电力安全事故、设备事故、电力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火灾事故、交通事故及环境污染事故等各类电力生产事故编制的专项应急预案。包括人身事故应急预案、全厂停电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等。1.4.2.3 公共卫生事件类针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编制的专项应急预案。包括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等。1.4.2.4 社会安全事件类针对可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突发新闻媒体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编

7、制的专项应急预案。包括突发社会群体性事件应急预案、突发新闻媒体事件应急预案等。1.4.3 现场处置方案在专项预案基础上,部门结合现场实际而制定和实施的应急处理预案。各部门针对特定的具体场所(如集控室、制氢站等)、设备设施(如汽轮发电机组、变压器等)、岗位(如集控运行人员、消防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在详细分析现场风险和危险源的基础上,针对典型的突发事件类型(如人身事故、电网事故、设备事故、火灾事故等),制定相应的现场处置方案。1.5 工作原则1.5.1 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体系和有效机制,把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为应急工作的首要任务,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8、及危害。1.5.2 预防为主、有效应对。提高全员防范突发事件的意识,落实各项预防措施,做好应对准备工作,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应对有效。1.5.3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由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领导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各部门安全第一责任人按照统一协调、各负其责的原则,密切配合,服从调度,严格执行应急措施。1.5.4 健全机制、反应迅速。以本预案为核心,健全公司应急救援体系,规范日常管理、培训、演练等工作,建立一支反应迅速、功能齐全、协调有序的应急救援队伍。2 危险分析2.1 公司概况2.1.1 单位地址: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厂区位于合肥市庐阳区杏花村街道,距合肥市北二环路仅2公里,距蒙

9、城北路1.5公里。公司北面500米外有松竹居委会,人数约200人,西南角距离公司50外有李郢村,人数约60人。2.1.2 从业人数:公司现有从业人员近1020人,长期外委单位从业人员近200人。2.1.3 隶属关系: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由皖能股份有限公司、淮南矿业集团有限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2.1.4 生产规模:公司主营火力发电、电力、热力销售和粉煤灰综合开发利用,已经投产的2630MW国产引进型燃煤机组,分别于2009年1月和2013年6月投产。2.1.5 主要设备概况2.1.5.1 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5、6号机组为63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主机分别采用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与上海电气集团

10、公司的设备。2.1.5.2 主要电气设备#5机组电气系统采用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发电机、主变压器采用全连式离相封闭母线连接,发电机经主变压器升压至220kV后接入220kV升压站系统。主变为常州东芝变压器有限公司生产的SFP-720MVA/220kV型720MW变压器;升压站为单母线接线方式,经4855出线,并入合肥市秋浦变电所。#5机组的发电机为东方电机厂生产的QFSN-600-2-22C型汽轮发电机。励磁系统采用东方发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成套提供的ABB公司(瑞士生产)Q5S-0/U251-S5000型发电机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调节器类型为UNITROL5000,励磁变为顺特电气生产的ZS

11、CB9-6600/22型三相干式变压器。高压侧开关为西门子(杭州)高压开关有限公司生产的3AQ1 EGGL317型断路器。高厂变为天威保变生产的SFF-60000/22型60/35-35MVA型分裂变压器。启动/备用电源从220kV单母线引接,启备变为天威保变生产的SFFZ-50000/220型50/30-30MVA分裂变压器,有载调压。主要保护均采用双重配置,发变组保护型号为PRC-85A,母线保护型号PRC-915,线路保护型号PRC-931/PSL603,为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产品。DCS控制系统为上海福克斯波罗有限公司的分散控制系统。功角向量测量装置(PMU)是北京四方继保自动

12、化股份有限公司的CSS-200,变送器装置(RTU)是上海惠安系统控制有限公司的GR-90。#6号机组电气系统采用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发电机、主变压器采用全连式离相封闭母线连接,发电机经主变压器升压至220KV后接入220kV升压站母线,经2856合永线路(4*400m2导线)送往合肥永青变电站。发电机采用上海电机厂生产的600MW汽轮发电机(QFSN-600-2);主变为常州东芝生产的720MVA变压器(SFP-720MVA/220kV);220kV升压站采用单母接线方式,使用特变电工(上海)依帕生产的220kV GIS组合电器。高压厂变使用天威保变合肥公司生产的(SFF-60000/20

13、)分裂变压器(35000-35000)。#6机组启动/备用电源直接从#5机组已建成的#5启动/备用变压器上引接,从本期工程220kV母线上增加一路电源(经隔离开关)到启动/备用变压器,变压器为天威保变合肥公司生产的(SFFZ10-60000/220)分裂变压器(35000/35000),有载调压。发变组保护采用双重保护,保护型号为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的RCS-985A数字发变组保护,转子接地保护采用注入式转子接地保护装置RCS-985RE;启备变保护使用南瑞公司的RCS-985TS、RCS-974AG、CZX-12R2数字型保护;220kV线路保护采用南瑞继保公司及国电南自的数字型成套

14、保护装置各一套,采用双重化配置;励磁系统采用自并励静止励磁方式,励磁变由顺特电气集团提供,励磁控制系统采用原装ABB的DAVR-6000数字式励磁调节装置。2.1.5.3 主要汽轮机设备#5汽轮机为N600-24.2/566/566,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冲动式、单轴、三缸四排汽、双背压、凝汽式汽轮机。#6汽轮机为C600-24.2/1.1/566/566,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冲动式、单轴、三缸四排汽、双背压、抽汽凝汽式汽轮机。2.1.5.4 主要锅炉设备5、6机组锅炉均为东方日立锅炉厂采用日本BHK公司技术制造的国产超临界参数复合变压直流本生型锅炉,锅炉型号DG1910/25.4-3型。2

15、.1.5.5 输煤系统设备全封闭式干煤棚,设计储煤量15.3万吨。2台FZ15-100t,转子式翻车机。2台DQ1200/1500,悬臂式斗轮机。14条DT,固定式带式输送机。2.1.5.6 化水系统化水系统担负着全厂的生产用锅炉补给水的制备;厂区生活用水的制备;机组水汽系统的加药调整及水质控制;机组用煤、油、水汽等监督化验;循环冷却水的处理监控;机组生产、生活废水处理;机组用氢气的制备等工作。系统包括一座设计出水量1200m3/h净水站系统及加药设施;由PCF过滤器、超滤系统、反渗透系统、一级除盐设备、混床及除盐水箱等设备组成的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前置过滤器及高速混床组成的凝结水精处理系统;

16、汽水集中取样及机组加药系统;中水循环水加药处理系统;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集中系统;中压电解制氢系统及其他公用设备设施等。2.1.5.7 脱硫系统两台机组脱硫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吸收塔采用喷淋塔技术,一炉一塔。脱硫设施自2009年投运以来,脱硫效率和投运率均达到了环保的要求。2.1.5.8 脱硝系统5、#6机组脱硝系统均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来达到去除烟气中NOX的目的。SCR反应器采取高灰型工艺布置方式,脱硝系统处理100%的烟气量,没有设置高温旁路系统。#5、#6机组脱硝系统共有一套液氨存储和氨气供应装置(均布置在氨区)。外购的液氨通过液氨槽车运至氨区。卸氨压缩机将液氨储罐

17、(2个)中的气氨抽出压缩后送入液氨槽车,利用压差将液氨槽车中的液氨压送到液氨储罐中存储。储罐中的液氨经减压阀减至一定压力后再通过氨蒸发槽(2个)蒸发成氨气进入氨气缓冲槽(2个),最后由管架上的氨气输送管线将氨气分别注入到#5、#6炉稀释风机出口(2台)的混合器中稀释后,再通过喷氨格栅喷入SCR反应器进口,使氨气与烟气充分混合。按不超过(NOX/NH3)0.815:1摩尔比喷入锅炉烟气中的NH3在SCR反应器中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烟气中NOX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反应,从而达到降低排烟中NOX含量的目的。2.1.6 区域的基本划分区域划分为:生产区、生活区、辅助区三部份。2.1.6.1 生产区域以围墙与周

18、边村庄相隔离,主要有生产行政办公楼楼、员工食堂、主厂房、输变电升压站(GIS)、主变压器、电除尘、脱硫、化水车间、各专业维护楼、制氢站、物资库房、综合水泵房、中水处理站、工业消防泵房、灰库、冷却塔、输煤栈桥和转运站、全封闭储煤场、输煤综合楼、综合检修间、液氨储罐区等。2.1.6.2 生活区域位于厂区北侧,距离生产厂区约500米,进厂路两侧,东侧有员工食堂、洗衣房,西侧有夜休室、单身楼。2.1.6.3 辅助区域位于厂区西侧,距厂区约1公里,主要有取水泵房与供水管线。储灰场位于距离公司约13公司的千北灰场。目前由于粉煤灰能够全部综合利用,千北灰场没有储存粉煤灰。2.1.7 公司主要生产原料及产品:

19、主要生产原料为原煤、水和燃油,主要产品为电能。2.1.8 生产工艺流程将原煤通过火车运输至生产区域煤场,经翻车机或斗轮机装载至输煤皮带传送到煤仓,由磨煤机粉碎成粉末状,再经高速流动的风传带至锅炉内燃烧;煤在锅炉内燃烧时将煤的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加热锅炉管道内的净化水,使水变成水蒸汽,即将热能转变成蒸汽热能; 含有较高热能的水蒸汽经过管道传送至汽轮机内,冲动汽轮机的转子,将动能转变成机械能;高速旋转的汽轮机的转子带动发电机旋转,将动能转变成电能;再经变压器升压,经输电线路送至电网。2.2 应急资源概况2.2.1 内部应急力量:公司的运行人员、检修人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消防保卫人员及

20、保安、外委单位等。2.2.2 外部应急力量:当地公安(消防)部门、当地医疗部门,设备、备品备件制造厂家及其技术服务人员、皖能公司等。2.2.3 应急物资装备资源:公司储备的备品备件、通信装备、交通车辆、装载机、推土机、维修工具、照明装置、防护装备、救护装备、急救药品等。2.3 可能突发事件分析2.3.1 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包括人身伤亡事故、设备事故、火灾事故、环境污染事故、灰坝体垮塌、交通事故等。2.3.2 信息系统存在安全问题,可能因信息系统故障导致全厂或相关环节不能正常运转。2.3.3 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地震、洪水、暴雨等。2.3.4 存在煤炭供应紧张问题,

21、可能发生煤炭供应中断,导致发电机组被迫停止运行。2.3.5 其他突发事件还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以及传染病疫情、群体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的职业危害等。2.4 突发事件分级各类突发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级(特别重大)、级(重大)、级(较大)和级(一般),具体情况如下:级: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及以上人身伤亡事故,特大或对公司产生严重负面影响的各类突发事件。主要包括:造成或可能造成一次死亡10人及以上人身死亡事故、特大设备事故及氢气系统爆炸等特大火灾事故、特大交通事故、水淹厂房事故、特大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破坏性地震、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故

22、、恐怖破坏袭击、重大环境污染事件等情况。级:发生或可能发生较大人身伤亡事故未构成重大人身事故的,重大设备和公司负有责任的重大电网事故或对公司产生较重负面影响的各类突发事件。主要包括:造成或可能造成一次死亡3-9人或一次死亡和重伤10人及以上人身事故、重大设备事故、重大火灾事故、重大交通事故、水淹泵房事故、洪水暴雨超标影响到大坝安全、突发社会群体性事件、危险化学品失盗事件、全厂停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级:发生或可能发生一般人身伤亡事故未构成较大人身事故的,一般设备事故和电网事故等各类突发事件。级:造成或可能造成人身重伤或轻伤,一般设备损坏、机组停运等各类突发事件。3 组织机构及职责公司设立应急

23、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办公室和四个专业组。应急办公室设在安监督部。各专业组既是公司总体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同时也是公司专项应急救援分机构。3.1 应急救援指挥部总 指 挥:俞 民 副总指挥:刘 明成 员:黄晓辉、韩育泉、其它安监、技术、财务、人资、党群、总办及汽机、电气、热控、锅炉、发电部、燃运部、后勤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见附录C)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1);贯彻落实国家及上级有关事故应急救援与处理的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接受地方政府及上级应急救援指挥部的领导;(2)指挥公司事故抢险及救援应急处置工作;当突发紧急事件发生时,按照应急救援指挥部职务排列顺序,逐级行使指挥权,保证突发事件的现场指挥;(

24、3)副总指挥以下成员接警后,应迅速赶赴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履行指挥职责;(4)成员接警后,应迅速赶赴各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向总指挥报到,履行各自应急职责;(5)发布公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命令;(6)当抢险救援过程中人力或资源不足时,向当地公安武警、消防、医疗等方面求救增援;(7)负责向上级或当地政府主管部门汇报抢险救援有关情况;(8)负责事故调查,清查事故损失,制定恢复生产建设计划;(9)组织应急救援的善后处置工作,总结评议应急救援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并组织完善应急救援措施和预案;(10)确定对外发布的有关信息,宣告应急救援结束。组织制定公司应急工作计划及措施;3.2 应急办公室主 任:张学东副主任

25、:张吴超成 员:郑 凯、王业平、郭 艳、汪 伟应急办公室职责:(1)贯彻落实应急委和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决定和指示,传达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急预案启动指令;(2)公司突发紧急事件后,应按照应急办公室职务排列顺序,逐级负责行使职责权利,保证突发事故时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3)接警后应迅速赶赴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向总指挥报到,履行各自职责;(4)协调事故现场及各组人力和物力的调集和抢险救援;(5)收集汇总有关应急信息,按照指挥部要求及时向当地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或汇报;(6)负责公司应急抢险救援预案编制和审核;组织公司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演练。(7)应急委和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3.3 应急救援抢

26、险组组 长:刁筠丰副组长:李 俊、杨军(发电部)成 员:检修工程部各分场成员、发电运行部成员、燃料运输部成员应急抢险组职责:(1)公司突发紧急事件后,按照应急救援抢险组职务排列顺序,逐级行使指挥权,保证突发事故现场指挥工作的落实;(2)副组长以上成员接警后,迅速赶赴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向总指挥报到,接受总指挥或现场指挥组指令,履行应急救援职责;(3)成员接警后,迅速赶赴组长或副组长指定的事故现场外部集中,进行应急救援装备武装,听候组长或副组长指令;(4)事故发生时,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紧急启用救援物资,实施防火防爆、火灾扑救、防洪排涝、抗震救灾、解救被困人员、隔离封堵、保护财产、抢修设备

27、、抢修通讯等抢险救灾工作,配合医疗救护和善后组进行救助伤员;(5)针对公司重大风险事故抢险救援需求,计划储备应急物资、救援工具及应急救援队员的救援装备;(6)组织成员学习掌握应急处置程序,并进行内部分工,有计划开展抢险救援的培训和演练,随时应对公司突发事故的紧急抢险,并对事故抢险培训和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3.4 医疗救护和善后组组 长:骆 松副组长:吴文清、乔守利成 员:李杰、汪侠、张吴超等医疗救护和善后组职责:(1)当公司突发紧急事件时,按照医疗救护和善后组职务排列顺序,逐级行使指挥权,保证突发事故现场指挥工作的落实;(2)副组长以上成员接警后,迅速赶赴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向总指挥报到,接受总指

28、挥或现场指挥组指令,履行应急救援职责;(3)成员接警后,迅速赶赴组长或副组长指定的事故现场外部集中,进行应急救援装备武装,听候组长或副组长指令;(4)事故发生时,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紧急启用救援物资,接受现场抢险指挥组的指令,救助伤员,及时联系救助医院及120紧急救护车转运伤员,并护送重伤人员至医院做进一步治疗;(5)及时向事故现场供给食品、饮水、衣物等生活必需品,紧急搭设临时设施和避难场所,合理分配和配置援助物资,调配救护药品、防疫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补充供应;(6)通知受伤害家属及亲人,做好接待和安抚工作,妥善处理善后工作;(7)针对公司重大风险事故抢险救援需求,计划储备应急救护物资

29、;(8)组织成员学习掌握应急处置程序,并进行内部分工,有计划开展抢险救援的培训和演练,随时应对公司突发事故的紧急抢险,并对事故抢险培训和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3.5 安全疏散和警戒组组 长:高 山副组长:金 榕成 员:消防保卫部全体人员(含公司保安)安全疏散和警戒组职责:(1)副组长以上成员接警后,迅速赶赴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向总指挥报到,接受总指挥或现场指挥组指令,履行应急救援职责;(2)成员接警后,迅速赶赴组长或副组长指定的事故现场外部集中,进行应急救援装备武装,听候组长或副组长指令;(3)事故发生时,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对现场及周围人员进行防护指导、人员疏散及周围物资转移;(4)布置

30、安全警戒,禁止无关人员和车辆进入危险区域,在人员疏散区域进行治安巡逻;(5)针对公司重大风险事故抢险救援需求,计划储备应急救护物资;(6)组织成员学习掌握应急处置程序,并进行内部分工,有计划开展抢险救援的培训和演练,随时应对公司突发事故的紧急抢险,并对事故抢险培训和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3.6 物资供应保障组组 长:李其勇副组长:程远行成 员:物管中心各采购员物资供应保障组职责:(1)副组长以上成员接警后,迅速赶赴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向总指挥报到,接受总指挥或现场指挥组指令,履行应急救援职责;(2)成员接警后,迅速赶赴组长或副组长指定的事故现场外部集中,进行应急救援装备武装,听候组长或副组长指令;(

31、3)事故发生时,在应急救援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紧急供给应急物资;(4)事故发生后,负责组织供应恢复生产所需物资;(5)针对公司重大风险事故抢险救援需求,计划储备应急救护物资;(6)组织成员学习掌握应急处置程序,并进行内部分工,有计划开展抢险业务的培训、训练和演练,随时应对公司突发事故的紧急抢险救护,并对事故抢险救护培训和模拟演练及训练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报告。4 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管理公司危险源管理按照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标准和危险源辨识与评估管理标准进行登记、建档、评估和备案。现场危险源监控要按照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和公司技术监督管理标准执行。4.2 预警行动4.2.1 按

32、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公司任何一名员工发现或判断可能发生突发事故都应立即报警,当事人或目击者应以就近固定电话或手机及联系人员,立即向当值值长或部门负责人报警,报警应简要报告以下信息: (1)突发事件的类别、发生时间、发生地点; (2)突发事件的原因、性质、范围、经初步判断的严重程度; (3)突发事件对发电设备运行的影响程度; (4)已采取的控制措施及其他应对措施; (5)报告部门、联系人员及通信方式等。4.2.2 当班值长或部门负责人接警后,对报警情况进行核实,立即向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警。在事故超出公司控制能力时,及时向市急救中心、市(区)消防队报警,请求现场援助和救护。4.

33、2.3 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接警后,依据值长的事故阐述,判断可能构成级及以上突发事件时,向应急办公室下达启动本预案的命令;应急办公室根据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的指令发布预警。4.2.4 预警发布可采用电话、短信、网站通告等方式。4.3 信息报告与处置4.3.1 信息报告与通知4.3.1.1 值长电话:62162173/62162244、(24小时);应急电话薄见附录B。4.3.1.2 公司中级以上管理人员的手机应每天24小时开机,保持通信畅通。4.3.2 信息上报4.3.2.1 当发生一般及以上事故后,现场或当班负责人立即向公司安全第一责任人报告。第一责任人在l小时内向皖能股份公司和政府

34、部门报告;事故应急结束后,在48小时内将事故应急工作情况总结后向皖能股份公司和政府部门汇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4.3.2.2 应急办公室负责向皖能股份公司或政府部门报告。5 应急响应5.1 应急响应分级按突发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一般分为特别重大(级响应)、重大(级响应)、较大(级响应)、一般(级响应)四级。级应急响应或发展为级应急响应时,由皖能股份公司启动应急响应,组织实施应急处置。级和级应急响应由本公司启动应急响应,应急指挥部与皖能股份公司建立密切通信联系,必要时

35、寻求股份公司的增援。级应急响应公司组织实施,并随时向皖能股份公司报告事件处置情况。5.2 响应程序5.2.1 应急行动5.2.1.1 当事人或目击者行动5.2.1.2 报警人报警后,首先实施必要的个人自救,或视自己的安全状况和所处环境,及身体状况以及现场存在的危害程度和通讯能力,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救治被伤害人员;生产现场工作负责人、班组长在生产现场遇紧急情况时,可以下令停止工作,条件许可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扩大。5.2.1.3 值长或部门负责人接警后,应及时作好如下工作:(1) 根据事故的程度和危害性,及时采取必要防止风险灾害进一步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2) 针对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的危害性和程

36、度,为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必要时可以下令紧急停机停炉或停止一些设备的运行,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3) 在应急抢险救援时,当值值长可直接调用公司各部门的值班人员。5.2.1.4 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或副总指挥接警后,应及时作好如下工作:(1) 当事故未构成级应急响应,且事态可以控制无扩大可能时,不启动本预案,安排相应人员、部门进行处置,必要时赶赴现场组织抢救。(2) 当事故构成级应急响应时,总指挥或副总指挥应与突发事件现场建立通信联系,指导、协助现场突发事件指挥进行应急处理,应尽快赶赴现场指挥。(3)当事故构成级及以上应急响应时,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人力、物力实施抢险救援,并根

37、据事故的严峻程度和存在的危害性,向上级有关部门报警或请求支援。5.2.1.5 应急救援办公室主任或成员接到总指挥或副总指挥预案启动命令后,立即通知应急救援各组长或副组长,尽快落实必要的交通车辆;5.2.1.6 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所有成员接警后,都应迅速赶赴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接受指挥部或组长的领导,履行各自的职责,紧急起用储备抢险救援物资,尽快投入抢险救援;5.2.1.7 各应急专业组接警后,应尽快赶赴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或事故现场,根据应急指挥部的命令实施应急救援。5.2.1.8 总经理工作部主任、财务管理部经理、物管中心接警后,针对事故的性质和指挥部及抢险救援的应急需求,及时提供储备救援物资、设备

38、及车辆交通;5.2.1.9 公司员工都是应急义务抢险救护队员,在事故发生后,必须坚守岗位待命,服从部门领导及上级领导的统一指挥和调遣,积极投身于抢险救援工作中。5.2.2 应急人员安全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必须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包括安全预防措施、个体防护设备、现场安全监测等,保证应急抢险人员免受事故的伤害。5.2.3 事态监测与评估由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负责对人身伤亡事故的发展势态及影响及时进行动态的监测,并对监测信息做出初步评估,为整体的应急决策提供依据。5.2.4 人群疏散与安置 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发生紧急情况时,应迅速将现场人员疏散到安全地带,对疏散的紧急

39、情况、疏散区域、疏散距离、疏散路线、疏散运输工具、安全蔽护场所以及回迁等做出细致的准备,应考虑疏散人群的数量、所需要的时间及可利用的时间、环境变化等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安置。5.2.5 警戒与治安 安全疏散和警戒组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区域,实施现场通道封闭或限制的管制,维护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受到伤害,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5.2.6 搜寻与营救5.2.6.1 当人身伤害事故发生后,现场工作人员或值班人员的部门经理(主任)或班组长,应尽快清点核查本部门或班组的人员和人数,核实伤害人员数量;各部门在清点核

40、查人员数量时,必须对每位员工进行认真核对确认,无法确认的人员,都应示为搜寻与营救目标;5.2.6.2 核查人员的方式是从班组长逐级上报到部门经理(主任),部门经理(主任)向公司应急救援总指挥汇报;5.2.6.3 参与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各组长和各部门经理(主任)应清点核查参与救援人数,对救援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至少进行初始、过程中和结束三个过程的人员确认,无法确认的人员,都应示为搜寻与营救目标;5.2.6.4 应急救援指挥部对各专业组和各部门汇报清点核查无法确认的人员,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搜寻与营救;5.2.6.5 参与搜寻与营救的人员必须保持一定的通信联系方式(如手机,对讲机等),否则不得参与搜寻和

41、营救;5.2.6.6 搜寻与营救的安全方式是:分组搜寻(两人以上一组),确定安全搜寻路线,配备照明工具、抢险工具、通信设备和安全防护装备,发现目标报告;单人搜寻发现目标后应先报告,请求派人共同营救;5.2.6.7 应急救援总指挥应针对受伤害或被困人员的具体安全状况,临时制定安全营救方案。5.2.7 医疗与卫生5.2.7.1 启用医疗急救储备药品和物资,迅速抢救伤员,对救出的伤员应转移至安全地带。5.2.7.2 利用现场配置的急救药品,对伤员及时进行现场包扎和临时处置,做好转送医院救治的准备工作,并及时联系救助医院及120紧急救护车转运伤员。5.2.7.3 统计伤害人员的数量和伤害情况。5.2.

42、7.4 及时向院方提供充足的救护资金,配合医院做好受伤害人员的救治及家属稳定工作。5.2.7.5 为现场参加事故救援人员及时提供给食品、饮水、衣物等生活必需品。5.2.8 事故现场记实5.2.8.1 在抢险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好事故现场。5.2.8.2 应急救援指挥部指定专人(应急办公室或总经理工作部人员)负责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和拍照、记录工作。5.2.8.3 确因抢救伤害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事故现场的物件时,应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5.2.8.4 要妥善保存事故现场的重要痕迹、物证,未征得政府调查组同意不得擅自清理事故现场,确保事故现场勘察和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5.2

43、.9 现场恢复 在恢复现场的过程中往往仍存在潜在的危险,如触电、受损建筑倒塌等,所以应充分考虑恢复现场过程中可能的危险,制定现场恢复的程序,防止恢复现场的过程中再次发生事故。5.2.10 应急结束5.2.10.1 在充分评估危险和应急情况的基础上,经应急指挥部批准,由应急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5.2.10.2 应急结束条件:(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2)环境符合有关标准;(3)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5.2.10.3 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结束,或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现场应急指挥机构予以撤销。5.

44、2.10.4 突发事件结束后要向皖能股份公司上报突发事件报告以及应急工作总结等。6 信息发布 事故发生后,当应急预案启动达到级以上时,信息发布由相应的政府相关部门发布,公司配合做好相关信息提供工作。当应急预案启动为级预案时,公司党群工作部负责接受新闻媒体采访、接待受事故影响的相关方和公众的咨询,负责事故信息的统一发布。公司各部门、各单位及员工未经授权不得对外发布事故信息或发表对事故的评论。7 后期处置7.1 在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终结后,医疗救护和善后组清查事故现场受伤害人员的数量及伤害程度,及时向总指挥汇报,并向应急救援办公室提供人员伤害信息。7.2 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终结后,公司主要领导尽快前往

45、伤亡人员救治医院安慰和慰问,掌握员工的伤害程度和状况,提供最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保障伤害员工和亲属的情绪稳定。7.3 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终结后,医疗救护和善后组应及时安排好突发事件中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通知伤亡人员亲属,安排专人接待与慰问。7.4 做好伤亡人员的处置及家属的安抚稳定工作。7.5 人力资源部负责做好伤害人员的医疗救治和伤亡人员的补偿和丧葬结算工作。7.6 对事故中造成的人员伤害及时通知市工伤保险部门备案,保证员工的切身利益。7.7 相关部门应及时收集损失情况材料报经营部,经营部向保险公司报案索赔。8 应急总结应急结束后,应急指挥部组织对突发应急救援工作做出总结。做好应急期间有

46、关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录像等资料整理归档工作。9 应急保障9.1 通信与信息保障9.1.1 在应急行动中,所有直接参与或者支持应急响应行动的部门和人员应当保持应急通信畅通。9.1.2 通信工具使用现有的资源,如:调度电话、程控电话、手机、对讲机等通信设备;通信工具由电气通迅班维护,通迅班长为负责人。9.2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9.2.1 抢险救护工具有:安全钩、消防斧、消防锹、消防扩音器、千斤顶、扩压钳、圆盘锯、火焰切割机、应急抢险照明灯和车辆等。9.2.2 医疗救护装备有:担架、输氧设备、急救箱、治血带、包扎带、急救药品等。9.2.3 应急救援人员防护装备有:防火服、防烫服、防酸服、防护服、防电

47、服、防毒面具、防尘口罩、正压呼吸器、防护靴、防(火、烫)手套、安全带、绝缘鞋、安全绳等。9.2.4 应急防汛抗洪物资有:铁锹、洋镐、潜水泵(配套出口管、电源线等)、编织袋、雨靴、雨衣、塑料布等。9.2.5 治安保卫用品有:警戒绳、临时围栏、禁止通行标志、警戒区域标志、扬声器、警示照明,临时性袖标、警车等。9.3 交通运输保障总经理工作部负责公司突发事故时应急救援充足交通车辆,平日应作好公司应急救援车辆和驾驶员的调运计划和储备,保障应急救援的交通运输。9.4 医疗卫生保障后勤医务所是公司医疗救护药品的管理部门,负责培养兼职救护急救人员,保障生产现场配置的急救箱急救药品和急救设施处在良好备用状态。

48、9.5 治安保障消防保卫部针对治安保卫和公司应急救援预案,明确可调用人力,制定各种突发事故应急保护、保卫和警戒方案,确定公司重要物资和设备的安全保护区域和交通管制和疏导等措施,保障公司突发应急救援时的治安保卫和警戒工作。9.6 经费保障 财务管理部负责突发事件所需经费的保障工作,在应急状态下确保应急专项经费及时到位。10 应急预案管理10.1 应急人员培训 公司应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开展培训,应急培训应对生产人员、各级管理人员进行消防知识、紧急救治、医疗护理以及职业危害等方面的培训,达到上岗条件者方可上岗。10.2 员工教育员工的应急安全意识和能力是减少事故损失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公

49、司和各部门开展的安全教育、培训中必须包含突发事件应急方面的内容,使全体员工具备必要的应急知识和技能;应注重对员工的日常教育,尤其是工作过程中接触或靠近危险源(危险点)的员工,使其了解潜在的危险和危害,掌握必要的自救知识,了解预先指定的主要及备用疏散路线。10.3 预案演练预案演练是对应急能力的一个综合检验,公司和各部门应对有关人员进行应急救援与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演练,使应急人员更清晰地明确各自的职责和工作程序,提高协同作战的能力,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协调性和有效性。同时,要求对演练的结果进行总结和评估,分析应急预案存在的不足,持续改进和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0.3.1 每年至少组织一次综合应急

50、预案演练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10.3.2 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10.4 应急预案备案本预案按照要求向合肥市安全监督管理局备案,并抄送庐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同时上报主管单位皖能股份公司备案。10.5 修订与更新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至少三年修订一次,有下列情形之一及时修订,修订后按照报备程序重新备案:(1)公司生产规模发生较大变化或进行重大调整;(2)公司隶属关系发生变化;(3)周围环境发生变化,行成重大危险源;(4)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发生变化;(5)应急预案评估报告提出整改要求;(6)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要求。10.6 制定与解释本预案由公司应急办公室负责解释。10.7 应急

51、预案实施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11 附录附录A:专项应急预案目录附录B: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目录附录C:组织机构图附录D:应急救援流程图附录E:应急电话薄附录F:应急物资与装备清单附录G:主厂房13.7米应急疏散线路图附录H:主厂房0米应急疏散线路图附录I:液氨储罐区应急疏散线路图附录J:制氢站应急疏散线路图附录K:生产工艺流程图附录L:文件修改记录附录A应急预案体系框架图专项预案交通事故应急预案灰库跨坝应急预案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重要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人身事故应急预案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处置方案机械伤害伤亡事故处置方案。见附录B皖能合肥发电有限公司应急预案现

52、场处置方案防雨雪冰冻和大雾应急预案电力设备应急预案液氨以及危化品运输途中的应急预案防汛抗洪应急预案抗震防震应急预案电力网络信息系统安全应急预案全厂停电事故应急预案缺煤停机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附录B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目录序号预 案 名 称1高处坠落伤亡事故处置方案2机械伤害伤亡事故处置方案3物体打击伤亡事故处置方案4触电伤亡事故处置方案5火灾伤亡事故处置方案6灼烫伤亡事故处置方案7化学危险品中毒伤亡事故处置方案8高温中暑伤亡事故处置方案9密闭空间窒息伤亡事故处置方案10公用系统故障处置方案11厂用电中断事故处置方案12厂用气中断事故处置方案13锅炉大面积结焦处置方案14锅炉承压部件爆漏处置方案15

53、汽轮机超速、轴系断裂、油系统火灾处置方案16起重机械故障处置方案17斗轮机故障处置方案18水淹泵(厂)房现场处置方案19凝汽器泄漏处置方案20机组异常振动处置方案21机组快速降负荷和紧急停机处置方案22空预器辅电机故障,主电机运行中跳闸事故处理预案23输煤皮带故障处置方案24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处置方案25生产调度通信系统故障处置方案26变压器火灾事故处置方案27发电机火灾事故处置方案28制氢站火灾事故处置方案29仓库火灾事故处置方案30制粉系统火灾事故处置方案31输煤皮带火灾事故处置方案32电缆火灾事故处置方案33集控室火灾事故处置方案34除灰系统异常事件处置方案35脱硫系统异常事件处置方案

54、36蓄电池爆炸应急处置方案37汽轮机油系统火灾应急预案附录C应急救援组织结构图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应急救援办公室物资供应保障组应急救援抢险组安全疏散警戒组医疗救护善后组发电部救援抢险队燃运部救援抢险队汽机分场救援抢险队锅炉分场救援抢险队电气分场救援抢险队热控分场救援抢险队实业市场部救援抢险队检修工程部救援抢险队顺达公司救援抢险队附录D应急救援流程图当事人或目击者报警夜间或节假日超出公司控制能力时总指挥宣布应急结束现场恢复后期处置应急人员到位实施抢险救援当值值长报警并采取紧急措施应急增援120、119公司带班组织应急抢救并向总指挥报警应急指挥部判断是否启动预案通知相关人员及部门处置启动不启

55、动附录E应急通迅薄部门电话外线应急救援指挥部2010、201662162010、62162016应急办公室2140、2143、214462162140、62162143、61262144应急救援抢险组2211、2288、223362162211、62162288、62162233医疗救护善后组2122、236662162122、62162366安全疏散警戒组240062162400物资供应组2177、219962162177、62172199公司值班2381、238262162381、62162382政府部门应急电话1、急救电话:120(市内)2、火警电话:119/(6216)2424/(62

56、16)2410(公司),119(市内)3、报警电话:(6216)2419(公司),110(市内)4、皖能股份安全生产部:0551-622258725、合肥市政府值班电话:635381106、庐阳区杏花村街道安监办 张凌云 180199681377、庐阳区安监局局长 黄业华 13966660969 8、省安监局应急办主任 魏文斌 189560883729、省安监局应急办副主任 王懋祥 1895608835810、市安监局应急办主任 鲍永生 18955187315部 门职 务姓 名办公电话手 机公司领导总经理俞 民2010/201813955116300公司领导副总经理刘 明20161386668

57、6081公司领导总工程师黄晓辉201118156005766公司领导党委书记周 菁201513605512202公司领导副总经理王少强201913955406993公司领导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韩育泉201713866709266副总经济师主 任郭继承202013905518953总工室副总工程师胡伟202113866709766安监部主 任张学东214013855173181总经部主 任李 杰211113955199119党群部主 任骆松212213605519717人资部主 任吴文清218813866709767发电部副 主 任杨军223313956994917发电部值长组组长侯勇2226180

58、56009495燃运部副 主 任黄俊226613003003009技术支持部主任刁筠峰221113866709910检修工程部汽机分场主任王家杰229915856993255检修工程部电气分场主任徐炳好231113866767286检修工程部锅炉分场主任李 俊233313053082481检修工程部热控分场主任郭毅235513739289159消防保卫部主 任高 山240013013066346实业市场部主 任宋光辉238813955195722实业市场部粉煤灰公司经理陈兴民243313866709725物管中心主 任李其勇216618956044701实业后勤部主 任乔守利236613966

59、667498保健所负责人杨宝霞237413033006162客运部负责人王晓伟211815055106227附录F应急物资与装备清单应急用具功 能数 量位 置保管人保管人电话正压呼吸器防人员中毒4套集控室单元长2173、2244急救箱应急医疗7个集控室、各检修分场单元长、各单位安全员等2173车 辆伤员运输1辆总经办行政管理员2115担 架伤员运输1架医务室值长2373尖头铁锹挖土方20把仓库仓库管理员2175平头铁锹挖土方20把仓库仓库管理员2175编织袋封堵1000条仓库仓库管理员2175潜水泵排水5套仓库仓库管理员2175急救药品清洗受伤部位3种化学化验室值班员2241/2242耐酸碱工作服防护5套化学值班室值班员2241/2242耐酸碱胶靴防护5双化学值班室值班员2241/2242耐酸碱眼镜防护5付化学值班室值班员2241/2242对讲机通讯联络5付集控室值长217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