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滨河东路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6947718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110 大小:10.6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县城滨河东路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县城滨河东路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县城滨河东路建设项目可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资源描述:

《县城滨河东路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城滨河东路建设项目可研报告(1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县城滨河东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第一章 概述11.1 项目背景11.1.1 项目名称11.1.2 建设单位及编制单位简介11.1.3 项目概况11.2 编制依据31.3 研究过程及主要内容31.3.1 研究过程31.3.2 主要研究内容31.3.3 研究范围41.4 研究结论与建议41.4.1 项目建设必要性41.4.2 交通量预测41.4.3 主要技术标准41.4.4 工程方案51.4.5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51.4.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1.4.7 经济评价51.4.8 建设安排与实施方案61.4.9 存在问题与建议6第二章 现状及发展82.1 研究区域概况82.2 项目影响区域分析82

2、.3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情况92.3.1 韶关市社会经济现状92.3.2 翁源县社会经济现状112.3.3 韶关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152.3.4 翁源县龙仙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172.4 项目影响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192.4.1 翁源县县城西区土地利用现状192.4.2 翁源县县城西区用地规划202.5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232.5.1 翁源县县城西区交通设施现状232.5.2 翁源县县城西区交通设施规划242.6 拟建道路在路网中的功能定位26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273.1 本项目的建设是翁源县县城西区发展的需要273.2 本项目的建设是完善翁源县县城西区路网结构

3、的需要273.3 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翁源县县城西区投资环境的需要273.4 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道路沿线居民出行条件的需要28第四章 交通分析与预测294.1 预测年限294.2 预测依据294.3 预测前提假设294.4 交通预测基本思路294.5 交通量预测模型304.5.1 预测模型304.5.2 路网分配324.6 交通量预测结果及分析334.7 小结34第五章 技术标准355.1 设计采用的主要规范355.2 主要技术标准365.3 主要设计指标36第六章 建设方案与规模386.1 建设条件386.1.1 地形地貌386.1.2 气候条件386.1.3 水文地质396.1.4 地层岩性

4、396.1.5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416.1.6 地震效应416.1.7 道路沿线现状416.1.8 筑路材料与运输条件446.2 总体设计思路与原则456.3 道路平面设计466.4 道路纵断面设计476.5 道路横断面设计476.6 路基、路面设计486.6.1 路基设计486.6.2 路面设计526.6.3 路线交叉546.6.4 公交系统设计566.6.5 人行过街设施566.6.6 道路无障碍设计56第七章 环境影响分析与节能评价597.1 环境影响分析597.1.1 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597.1.2 工程建设对水利的影响及对策637.1.3 环境影响评价637.1.4

5、 结论637.2 节能评价647.2.1 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所遵循的用能标准647.2.2 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遵循的节能设计规范647.2.3 项目能耗状况与指标分析647.2.4 节能措施与效果分析657.2.1 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所遵循的用能标准657.2.2 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遵循的节能设计规范667.2.3 项目能耗状况与指标分析667.2.4 节能措施与效果分析677.2.5 油耗节能68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698.1 编制依据及说明698.1.1 编制范围698.1.2 编制依据698.1.3 取费标准698.2 投资估算金额708.3 资金筹措70第九章 国民经济评价729

6、.1 评价参数729.2 费用调整729.2.1 道路建设费用调整729.2.2 养护管理费及大修费的调整739.3 效益计算739.3.1 运输费用节约的效益749.3.2 旅客在途时间节约的效益749.3.3 缩短货物在途时间的效益749.3.4 减少交通拥挤效益759.3.5 提高交通安全效益759.4 国民经济成本效益分析759.5 敏感性分析759.6 国民经济评价结论76第十章 建设安排、实施方案与工程招投标7910.1 施工条件7910.2 建设计划安排意见7910.2.1 实施方案7910.2.2 施工组织7910.2.3 建设计划8110.3 工程招投标8111.3.1 招标

7、单项8110.3.2 工程招投标8210.3.3 招标方式8210.3.4 评标方式8210.3.5 招标信息发布方式8310.4 项目工程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8310.4.1 项目管理8310.4.2 决策阶段8310.4.3 施工阶段8410.4.4 工程运营期的管理8410.4.5 技术培训84第十一章 问题与建议854县城滨河东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概述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县城滨河东路1.1.2 建设单位及编制单位简介1)建设单位简介 单位名称:翁源县龙腾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2)编制单位简介 单位名称:广州菲达建筑咨询有限公司 资格证书:工咨丙 123200800

8、19 发证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1.1.3 项目概况翁源县地处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东南部;南距广州210公里,北抵韶关120公里。龙仙镇是县城镇,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县域交通枢纽,镇域交通较为方便。龙仙镇位于翁源县境东部,东经114度05分至114度15分,北纬24度17分至24度23分;东临连平县,南依新丰县,北面和西面分别与翁源县的坝仔、江尾、官渡、周陂等镇接壤。公路南经李街至新丰县,东、北贯穿县城;可直通官(渡)汕(头)公路,且与106国道、京珠高速公路连接,沿广韶线向北可达韶关,向南可达广州;沿官汕线可达连平、灯塔、五华、兴宁、梅县、汕头等;沿翁虔线可达江西

9、省全南、赣州。翁源县在广东省的位置翁源是珠三角通向内地的必经之路,被称为“粤北南大门”。翁源县城西区位于位于翁源县县城向西拓展片区,翁源县城老城区的西面、龙仙县城西区侧和滃江南侧,与老城区一河之隔,省道341从用地北侧通过,南部靠山与三面环水的形态构成一个半岛。拟建项目位于翁源县县城西区北部,道路大致呈南北走向,北起建设一路,南至规划龙翔大道,路线总长约1.68km,道路规划为城市主次道。道路设计车速40km/h,道路红线宽度30m,双向四车道,水泥混凝土路面,为新建道路项目。本次研究范围为:(1)县城滨河东路K0+220至K1+668段;(2)龙源路K0+000至K0+240段。项目地理位置

10、图根据翁源县县城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本项目是翁源县县城西区交通系统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的建设对完善区域路网结构,提高区域通行能力,解决区域内部交通,并快速连接区内快速路和主干道,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1.2 编制依据受业主委托,广州菲达建筑咨询有限公司承担滨河东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编制的主要依据有:1) 本项目业主委托书2) 韶关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3) 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4) 2012年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5) 翁源县龙仙镇总体规划(20072025)6) 翁源县县城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07)7

11、) 翁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8) 翁源县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9) 规划设计条件翁源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10) 我院自行收集的其他资料1.3 研究过程及主要内容1.3.1 研究过程我院受业主委托,对滨河东路工程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项目组在韶关市翁源县开展了前期所需资料的调查和收集工作,根据韶关市翁源县道路网现状、远景规划、交通流量的发展趋势及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水文、工程地质情况,并结合韶关市翁源县的城市规划设计,进行实地踏勘,拟定工程方案。广泛征询了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充分磋商讨论。在此基础上根据有关规定进行该项目的前期工作,于2014

12、年0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1.3.2 主要研究内容本报告在广泛调查、认真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预测、交通量发展预测的结果,研究论证了路线方案、技术标准、建设规模及经济效益等,根据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建质【2013】57号中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件编制深度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具体研究内容包括:v 现状及发展v 项目建设必要性v 交通分析与预测v 技术标准v 建设方案与规模v 环境影响分析与节能评价v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v 国民经济评价v 建设安排、实施方案与工程招投标v 问题与建议1.3.3 研究范围(1)县城滨河东路K0+220至K1+668段;(2

13、)龙源路K0+000至K0+240段。1.4 研究结论与建议1.4.1 项目建设必要性1) 本项目的建设是翁源县县城西区发展的需要;2) 本项目的建设是完善翁源县县城西区路网结构的需要;3) 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翁源县县城西区投资环境的需要;4) 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道路沿线居民出行条件的需要。1.4.2 交通量预测通过对项目沿线及其影响区域社会、经济、技术和道路交通发展水平、特征的调查和分析,推算出滨河东路工程2031年预测交通量,道路服务水平达到D级标准。双向四车道能满足交通量增长的需求。1.4.3 主要技术标准1)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2) 设计车速:40km/h3) 道路宽度:30m4)

14、停车视距:40m5) 设计荷载 汽车荷载:城-A级 人群荷载:根据相关规范计算确定 道路设计标准轴载:BZZ-1006) 地震:地震基本烈度度1.4.4 工程方案根据韶关市翁源县县城西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滨河东路工程为南北走向道路,北起建设一路,南至龙翔大道,道路全长1.68公里,城市次干道,设计车速40km/h,道路红线宽度30m,双向四车道。道路平面线位采用规划线位,全线设置平曲线4处,曲线半径为600m、700m、800m及850m,不作线位比选。道路纵断面根据规划控制标高及现状标高设计,设计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本次研究范围为县城滨河东路K0+220至K1+668段及龙源路K0+000至K

15、0+240段。道路标准横断面推荐方案采用规划断面。机动车道路面结构推荐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C30砼防滑步道砖铺装。1.4.5 工程环境影响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两个阶段的影响:一是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噪声、水下施工泥浆、路面扬尘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影响是暂时的,而且通过加强管理,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可以减轻污染程度,或避免污染以满足国家环保标准要求。二是运营后对环境的影响。运营后的污染源主要是各种机动车辆产生的废气(尾气)以及机械噪声,根据预测分析结果其影响是局部的,而且工程竣工以后,道路通畅,废气排量减少,大气质量有所改善,一般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

16、95-1996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的规定。1.4.6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本项目估算总投资4896.47万元,其中工程费4088.91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444.86万元,预备费362.7万元。本建设项目投资来源为财政拨款。1.4.7 经济评价1)国民经济评价本项目建成后,将极大缓解区域道路的拥挤状况,从国民经济角度来看其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8%,偿还能力较强,其经济效益较好。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本项目的抗风险能力较强,其经济上是合理的。2)社会评价完善了翁源县县城西区的路网结构,便利了车辆出行,节省了大量的社会成本。增强了翁源县县城西区的城建景观,社会效益巨大。促进了

17、翁源县县城西区的经济发展,加快了区域的开发建设。1.4.8 建设安排与实施方案本项目初步确定建设计划安排如下:1)计划安排:包括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招标文件编制、施工等。其中:2014年6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及批复;2014年7月完成设计招标;2014年8月完成方案设计及初步设计审查;2014年9月完成施工图设计审查;2014年10月完成监理及施工招标;2014年12月完成征地拆迁;2015年1月正式开工;2015年1月2015年6月工程实施。2)实施方案通过分析项目区域的实施条件,找出影响、制约本项目工程周期、质量和造价的重要因素后,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如

18、下:工程实施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采取先主体后配套的方式进行建设。采用公开招、投标,认真选择施工设备好,技术力量强,有一定经验的施工单位承担施工任务。全面采用机械化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1.4.9 存在问题与建议1)建议抓紧本项目前期工作,合理安排计划。2)建议有关部门结合本项目的需要,作好统一、协调工作,从整体上进行统筹,以免产生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工作。3)本项目沿线并未进行工程地质、地震等的研究,建议下一阶段随着工作的深入,尽快安排测量、地勘与相关评估工作,为工程建设方案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4)建议尽快探明该工程地下的管线情况,以便施工时确保周边水、电、通信等畅通不受到影响。106县城滨

19、河东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二章 现状及发展2.1 研究区域概况韶关被称为广东的北大门,是中国北方及长江流域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路通道,战略地位重要。韶关市是广东省粤北地区区域中心城市,粤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广东著名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岭南有名重镇,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韶关市在广东省的位置改革开放以来,韶关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雄厚的经济基础,稳步推进各项改革,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质量不断提高。2011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20.81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8795.96元。全年接待旅游者人数1226.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1.38

20、亿元,分别增长17.4%和35.7%。各项事业蓬勃发展。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88.21亿元。2.2 项目影响区域分析目前,翁源县县城西区区内缺乏系统的道路组织,除了龙仙大道外,缺乏高等级的道路,现状只有一些旧有的水泥道路,路面质量、通行能力较差。目前滃江大道和培正路已经完成施工图设计。总体上说,区内现状道路等级结构层次缺乏,交通设施欠缺,交通状况比较差。拟建项目滨河东路工程是翁源县县城西区交通系统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滨河东路工程的建设对完善区域路网结构,解决区域内部交通,并快速连接区内快速路和主干道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项目对当地经济与交通的影响程度,确定项目影响区域为韶关市翁源县县

21、城西区。2.3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情况2.3.1 韶关市社会经济现状1)地理位置韶关市地处广东省的北部,北江上游、浈、武二水交会处,原为曲江县治,重工业城市,粤北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交通中心,广东省规划发展的六大都市区和九个区域性中心城市之一。韶关市区位优越,交通发达。韶关自古以来就是华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华南沿海之间最重要的陆上通道和关口,粤湘赣交界地区商品集散中心,粤港澳辐射内陆腹地的“黄金通道”。韶关是国家规划发展的一级铁路枢纽和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全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区位交通综合优势十分明显。建成和在建的有有京广高铁、京广铁路、赣韶铁路、韶柳铁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广乐高速公路、汕

22、昆高速公路、环城高速公路等等。2)行政区划韶关市辖浈江区、武江区、曲江区、仁化县、始兴县、翁源县、新丰县和乳源瑶族自治县,代管乐昌市、南雄市两个县级市。韶关市行政区划图韶关市面积1.86万平方公里,2010年末户籍人口321.5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4.79万人,农业人口200.7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3.78万人,人口出生率11.69;人口自然增长率6.95。年末常住人口282.66万人。3)气候条件一年四季均受季风影响,冬季盛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西南和东南季风。四季特点为春季阴雨连绵,秋季降水偏少,冬季寒冷,夏季偏热。年平均气温18.8C21.6C,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8C11C,

23、最热月份(7月)平均气温28C29C,冬季各地气温自北向南递增,夏季各地气温较接近。雨量充沛,年均降雨14002400毫米,38月为雨季,92月为旱季。日平均温度在10C以上的太阳辐射占全年辐射总量的90%,光能、温度、降水配合较好,雨热基本同季,有利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全年无霜期310天左右,年日照时间14731925小时,北部乡镇冬季每年均有降雪。4)自然资源韶关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系统,是广东省最大的再生能源基地和天然生物基因库,森林资源及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韶关是我国重点林区,是广东省重要的用材林、水源林、天然林基地及重点毛竹基地,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生态屏障,森林资源居

24、省内首位。区域内植物种类起源古老、成份复杂,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据不完全统计,全市高等植物有271科,1031属,2686种,其中苔藓植物206种,蕨类植物186种,裸子植物30种,被子植物2262种;脊椎动物有34目,99科,263属,443种,其中兽类86种,鸟类217种,爬行动物74种,两栖类33种,鱼类33种;非脊椎动物有3000种以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华南虎、云豹、黄腹角雉、黑鹿和瑶山鳄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猕猴等52种,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水松、红豆杉、广东松等36种。林副产品有木材、毛竹、松香、松节油、茶油、桐油、木耳、冬菇、茶叶、白果、杜仲、竹笋、板栗

25、等。全市土地面积184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0.3万公顷,园地2.99万公顷,林地143万公顷,牧草地0.028万公顷。年末林业用地面积148.2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6.1%,林木绿化率68.9%,活立木总蓄积量6524万立方米。国家环保部批准我市为全国首批6个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之一,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晋级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建立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15个,其中国家级3个,自然保护区面积17.9万公顷。截止2008年,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储量中:煤13115万吨,铁3749万吨,铜64万吨,铅159万吨,锌332万吨,钨18万吨,锑7万吨。5)水资源境内河流主要属珠江水系北江流域。浈江为

26、北江干流,自北向南贯穿全境,大小支流密布,呈羽状汇入北江。主要支流有墨江、锦江、武江、南水。新丰县部分属东江流域。由于雨量充沛,河流众多,落差大,水量、水力资源丰富。全市有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62条,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8条。多年平均年径流深945毫米,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约为176亿立方米,过境水量28.5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约174.49万千瓦,其中可开发水电装机容量有169.92万千瓦,已开发装机容量146.6万千瓦。6)社会经济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GDP)888.4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5.14亿元,增长6%

2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8.1%;第二产业增加值373.3亿元,增长11.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1%;第三产业增加值390.05亿元,增长9%,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0.9%。三次产业结构为14.1:42:43.9。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3.11万元,比上年增长9.1%,按平均汇率折算为4922美元。分区域看:韶关市区生产总值449.64亿元、增长9.7%,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0.3%,人均生产总值4.48万元;县域生产总值443.61亿元、增长10.5%,占全市的49.7%,人均生产总值2.39万元。在现代产业中,先进制造业增加值81.76亿元、增长15.1%,现代服务业增

28、加值134.68亿元、增长9.5%。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增长5.9%,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增长6.5%,房地产业增长8.5%。民营经济增加值450.2亿元,增长13.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50.7%。2.3.2 翁源县社会经济现状1)地理位置翁源位于广东省北部,韶关市东南部,北江支流滃江上游。东靠连平,南邻新丰,西挨英德、曲江,北依始兴、江西。东西极端长66.5公里,南北宽55公里,总面积2217平方公里。2)行政区划翁源县地处粤北山区。总面积为2174.86平方公里,总人口397666人,行政区划设七镇(龙仙镇、坝仔镇、江尾镇、官渡镇、翁城镇、翁城镇、周陂镇)一场(铁龙林场),15

29、6个村委会,18个社区居委会,1982个村小组。3)气候条件翁源县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长、冬短、春秋短暂;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20.3;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1787.9毫米;四季适宜耕作,四季分明,季节特征明显。季风明显,风向随季节而转变,夏季多偏南风,冬季多偏北风,春秋两季南北风交替;春季低温寡照,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多霜;山地气候变化剧烈,局部性灾害严重;夏季雨量集中,气候潮湿酷热,多有雷阵雨或暴雨,引起山洪爆发,或时有人畜遭雷击伤亡;秋季空气干燥凉爽,雨量少,常有秋旱或秋冬连旱;冬季每年有霜冻出现期,也时有冰雪。4)地形地貌县内多山区丘陵地,间有盆地小平原,有“

30、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翁源之山,叠嶂层峦,海拔1100米以上山峰有6座,连绵起伏,弯环相抱。山地松杉连片,杂木成林。龙仙镇属半山区半丘陵地带,群山环抱,连绵起伏,山脉多为东北西南走向,地势亦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山脉之间多为中小型盆地及河流冲击的阶地,龙仙县城就位于龙仙河和滃江形成的盆地,盆地方圆不过20平方公里。翁源县城西区位于滃江和龙仙河交汇地带,整体地势相对平缓,属于冲积盆地,在靠近山体的部分地区地势有所起伏。用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高程均高于125m。5)水资源用地周边河流为滃江与龙仙河,均是是翁源县的主要河流。翁源县主要河流是滃江,横贯全县。滃江在翁源县境内长度92公里,集雨面积2058

31、平方公里。同时还有六条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滃江支流,形成以滃江为干流的扇形河网。其中,龙仙镇境内的支流有贵东水和龙仙河。龙仙河也称龙仙水,发源于癞痢岭,经蓝李至龙仙牛鼻沟汇入滃江,河长36公里,集雨面积217平方公里,其中本县河长30公里,集雨面积176.7平方公里,河床比降13.1%。龙仙河水面宽度较小,流速流量也比较小。由于下游筑坝,逐渐会形成宽阔水平,形成翁源县优美的滨水环境。在筑坝形成的宽阔水面之处建设陈磷公园。规划用地水网密布,分布着纵横交错的灌溉渠,水源为八泉水库。同时,在村民住宅之间分布着面积大小不一的池塘,用于养殖用途。6)社会经济综合: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2、60.3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22亿元,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20.58亿元,增长24.6%;第三产业增加值22.52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30.7:32.1:37.2调整为28.5:34.2:37.3。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3.2亿元,增长12.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18038元。农业: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7.2亿元,增长6.9%。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95706亩,增加306亩。甘蔗种植面积71363亩,减少1820亩(其中糖蔗36424亩,减少638亩);油料种植面积74195亩,增加1240亩;蚕桑25643亩,减少

33、3695亩;蔬菜204242亩,扩大10433亩。工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8.2亿元,增长22.6%,工业对全年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率42.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4亿元,增长32.3%。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5.8亿元,增长9.9%;民营工业增加值13.9亿元,增长16.7%。建筑业: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39.9%。资质等级以上建筑安装企业13个,完成施工产值26892万元,增长43.7%;实现利润2214万元,增长94.4%。房屋施工面积27.8万平方米,下降54.2%。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354287万元,增长22.8%。分城乡看,城镇投资295730万

34、元(城镇投资中,项目投资257687万元,房地产投资38043万元);农村投资58557万元。商品房销售额24659万元,增长63.2%;销售面积9.18万平方米,增长32.5%。从投资主体看: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投资57893万元,增长50.8%;外商及港澳台经济投资48152万元,增长39.6%;民营经济投资209269万元,增长2.5%。贸易、外经: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0750万元,增长12.9%。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6600万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44150万元。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06626万元,增长12.7%;住宿餐饮业零售额14124万元,增长15.3

35、%。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交通运输和邮电业实现增加值45231万元,增长28.9%。公路客货物周转量140093万吨公里,增长29.1%。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673公里,公路密度76.9公里/百平方公里。按公路等级分,高等级公路(二级以上)229.7公里,次等级公路(三级以下)1443.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2.4公里,国道48.02公里,省道181.67公里,县道246.03公里,乡道920.03公里,村道277.08公里。年末全县民用汽车拥有量9370辆,其中私人汽车8126辆。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8.3万门,固定电话用户5.22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5.43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2.74万户

36、。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县电话普及率为每百人15 部。全年接待旅游者人数82.4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85亿元,分别增长31.74%和30.6%。金融业: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21369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8.3%。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92080万元,增长17.4%。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5679万元,增长22.7%。其中:短期贷款62866万元,增长36.3%;中长期贷款202814万元,增长19.2%。科技:科技事业进一步发展。2012年,我县二项科研项目被评为韶关市科技进步奖。其中,翁源县茂源糖业有限公司的“新引进国外甘蔗优良品种研究与创新利用”项目被评为市科技进步奖

37、二等奖;翁源县绿珲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高档硅酮胶专用纳米活性碳酸钙研发与应用”项目被评为市级三等奖。产学研基地建设积极推进。2012年,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江尾镇人民政府与翁源县全好兰花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基地。教育:年末全县有幼儿园34间,308个班,在园幼儿11824人,教职工540人;小学84间,672个班,在校学生23190人,教职工1547人,专任教师1466人;初中16间,286个班,完中2间,高级中学1间,135个班,教职工1940人,专任教师1624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0445人(其中高中7096人);特殊学校1间,1个班,在校学生15人,教职工1人;党校、电大、

38、教师进修学校1间,26个班,在校学生859人,教职工82人。大专以上录取2211人,其中,本科829人;专科1382人。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毛入学率143%。文化:年末全县有文化馆(站)9个;博物馆1个;图书馆(室)9个,图书29.9万册,其中,县图书馆6.9万册;剧团1个,演出62场,观众1.5万人次。电影院1个,共放映2000场,总收入36万元。调频电台2座;电视差转台1座,安装有线电视3.92万户,其中,县城1.72万户。卫生:年末全县有卫生机构16个,病床887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1351人,其中:执业医师616人,中西医士195人,护士421人。年末全县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

39、492台。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县城自来水普及率10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0.62%。农村居民卫生厕10.35万户,普及率77.81%。碘盐覆盖率100%,食品监测合格率98.2%,食具监测合格率92.77%。全年无偿献血2015人次。体育:体育事业全面发展。2012年成功举办第三届县运动会,设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环龙仙湖跑、广播体操、拔河、中国象棋、围棋、门球、田径等10个项目比赛,28个代表团、20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参加比赛。继续举办了“庆新春体彩杯”定点投篮大赛、羽毛球擂台赛、七人足球邀请赛等;举办了职工羽毛球邀请赛。我县龙舟队参加2012年韶关市“周六福杯”龙舟赛,在全

40、市18支龙舟竞渡中获得第七名好成绩;县篮球协会和县人民医院联合举办了2012年翁源县“篮协杯”业余男子篮球联赛,共有10支球队参加了比赛。全面推广普及第九套广播体操,动员和引导社会各界广泛开展第九套广播体操锻炼活动。环境保护:建立并完善了环保监测站,配备环境监测专职人员14人,全年用于环境污染防治项目投资1978万元,完成环境污染防治项目7个。建成烟尘控制区1个,面积7平方公里。年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率100%,建成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执行合格率100%。全年完成排污费征收229万元。全县土地面积21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总资源546955亩,其中水田320355亩,旱地2266

41、00亩。人口与人民生活:据公安部门统计,全县年末户籍人口39914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4329人;农业人口334818人。全年出生人口7681人,出生率19.16;死亡人口2910人,死亡率7.26;人口自然增长率11.9。全县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4661元,比上年增长13.2%;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8799元,比上年增长14.7%。年末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职工3319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922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653人。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49444人和6999人。全县享受社会养老待遇的离退休人员6218人,比上年增长8.5%。养老、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42、全年征缴17042万元,增长47.3%;医疗保险基金全年征缴4736万元,增长37.4%。年末企业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基金余额5994万元;医疗保险基金余额4736万元。全县有社会福利机构10所(敬老院8所,社会福利院1所,光荣院1所),床位560张,在院人数248人。城乡居民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全县8个镇(场)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享受最低生活保障人数达12179人,全年发放保障资金1802万元,发放救灾救济资金148万元,救济物资折款47万元,累计2500人次受救济。2.3.3 韶关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1)城市发展战略实施区域中心地位提升战略,强化城市的区域中心功能,带动区域发展。实施

43、产业集聚与创新战略,通过优势行业和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产业全面优化升级。实施城市魅力营造战略,注重城市特色形象的树立,延续传承多样化发展的文化特色,不断提高韶关城市文化的软实力。实施生态立市战略,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建设山、水、城相宜相生的和谐环境。2)城市发展目标把“粤北中心、经济强市、交通枢纽、山水名城、和谐韶关”作为城市发展的奋斗目标,充分发挥区域文化中心、商贸中心、信息中心和交通枢纽等中心城市功能,强化韶关在粤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完善城市的区域中心服务功能。3)城市规模至2020年规划期末,规划韶关城市人口规模为1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130.0km2。城市

44、规模列表名称人口(万人)建设用地(km2)人均建设用地(m2/人)现 状72.578.3108规 划130130.01004)城市发展方向以西南向为城市重点发展方向;南向和东向为城市次重点发展方向;北向为城市协调和控制发展方向。5)城市布局结构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规划为一心五组团。由小岛和西联组合构成含芙蓉山绿心的城市未来主城区,曲江、韶大、白土、龙归、茨姑塘五个组团围绕主城区扇形展开。6)韶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发展原则以“推动生态跨越发展,建设幸福美好韶关”为指针,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有机统一。突出做到“五个注重”:必须注重保速度与

45、提质量,构建粤北区域中心城市。必须注重生态发展,打造生态文明示范市。必须注重区域协调,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注重开放创新,建立健全科学发展保障体系。必须注重民生优先,构建幸福美好韶关。发展目标通过五年的努力,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建成广东先进制造业基地、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生态旅游休闲重点地区和省际边界物流中心;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明显缩小;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提高;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提高;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得到较大满足;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基本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46、;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步伐加快。主要任务“十二五”时期,要从韶关的发展定位出发,探索一条生态文明发展路子,狠抓人力资源培训和配置、提高城市和产业聚集度两个关键,突出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三大重点,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特色资源产业化和生态建设系统化。2.3.4 翁源县龙仙镇社会经济发展规划1)城镇发展模式以工业为先导、第三产业并重的发展模式,逐步转化为以农产品深加工、观光旅游等产业为基础,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即以三华李种植、加工、观光和兰花种植、观赏、展销等农业产业为龙头,以生态观光农业、旅游业为主导的发

47、展模式。2)城镇发展策略“生态立镇、工业强镇、旅游兴镇”土地利用:充分挖掘土地的使用潜力;土地利用向城市化方向发展;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农业用地。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城镇建设、产业可持续发展。产业发展:强化特色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业强镇,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旅游兴镇,健全旅游产业链。3)城镇发展目标以把龙仙打造成为“青山环抱,绿水环绕,城在水中,水在城中,山、水、城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总体规划建设目标。4)城镇规模近期2010年镇域人口为14.03万人,镇区人口规模为10.52万人;中期2015年镇域人口为20.68万人,镇区人口规模为16.55万人;远期2025年镇域人口为

48、28.69万人,镇区人口规模为24.39万人。规划至2010年,城镇建设用地达到11.93平方公里,人均用地约113.4平方米;至2025年,城镇建设用地达到23.98平方公里,人均用地98.31平方米。5)城镇规划结构通过龙仙大道的建设,城区将出现向东西部扩展的态势,在顺应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将新的城市中心规划于龙仙大道沿线,通过新文化中心、新体育中心、新行政办公中心等一批县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积聚人气,增强城市向县城西区发展的动力。规划发展轴以现建设大道和龙仙大道为依托,使成为串联城区主要功能区的骨架和纽带,起到推进和带动两区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依托。而东部则形成以居住、商贸为主的新城。因

49、此,规划形成“一城两轴三区”的开放式、生态化、山水田园城镇空间结构。翁源县龙仙镇规划结构图两轴:即以城区南北向的建设大道以及东西向的龙翔路、建国路等路为主的两条城市发展轴。三区:龙仙分为三大片区,东部南浦高新产业区,中部旧城中心区,以及龙仙县城西区面的翁源县城西区。6)翁源县城西区定位用地属于“三区”中的翁源县城西区,是翁源县未来的城市中心区,打造成翁源县未来的行政、商业、金融、文化、体育中心。规划在龙仙河以西发展一个城市综合片区,使成为城区重要的功能复合地区。打造以建设大道、龙仙大道等城市干道为依托的集商业、办公、文教、体育、休闲、娱乐等综合功能于一体,在该区内主要发展城区新的行政办公中心、

50、体育文化中心和商业金融服务中心。西南部利用现状良好的用地条件和未来便利的交通环境,规划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新建一个较大的工业 ,使成为城区工业发展的主要载体。该工业区将发展成为主要以轻型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现代化特色工业。规划区区位优势明显,既有城市发展轴的辐射带动,又可以在城市景观轴的发展下带动滨河景观优势的发挥。从宏观生态环境来看,本规划区处于翁源县两条生态廊道(滃江、龙仙河)的交汇之处,周边群山环抱,是城市绿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为优越的生态区位。用地东南面的八泉水库更是重要的生态因素。用地西面的陈璘公园未来将作为连接新旧老城区的核心景观来打造。因此,从区位、景观、城市发展的各方面分析,它

51、具备了优越的发展条件。2.4 项目影响区域土地利用现状与规划2.4.1 翁源县县城西区土地利用现状现状用地以农田、鱼塘和林地为主。建设用地多为村镇建设用地,相对集中四块分布,东西南北集中分布着村庄,滃江北岸和西岸建有下钟屋村、长潭村和八字陂村。其余村庄有林屋村、小屋村、黄屋村、高陈村、刘赖新村、民主村、陂下村、岭背村、坝子官村和莲塘尾。城市建设用地以行政办公用地和教育用地为主。陂下村西侧和西南侧建有翁源县师范学校和翁源中学,其他教育设施有五福小学和长潭小学。翁源县法院和检察院已经搬迁至龙仙大道中段西面,目前已经基本建设完成。用地内还分布有少量的工业用地和未开发空地,总体上说,具有较大的开发空间

52、。土地利用现状图现状用地权属图区内除了一些村庄建设用地外,在用地权属方面已经出让了部分土地,名单如下:兰花市场、龙仙大道北段西侧商住用地、检察院、法院、青少年宫、陈璘公园、武装部、卫生局、食品药监局、公安局和污水处理厂。现状用地平衡表用地代码用地名称用地面积(ha)比例(%)C1行政办公用地2.040.18C3文化娱乐用地1.440.13C4体育用地3.700.33C6教育科研设计用地8.170.73S1道路用地41.353.70小计城市建设用地56.705.07E水域和其他用地1061.5394.93E1水域144.7212.94E2耕地443.1139.63E3园地90.128.06E4林

53、地199.4517.84E6村镇建设用地112.1810.03E7弃置地71.966.43合计规划总用地1118.231002.4.2 翁源县县城西区用地规划1)规划结构“两轴两带多组团”两轴:龙仙大道行政文化发展轴和滃江大道商业金融发展轴,两轴交汇之处即为仙山公园。规划沿龙仙大道形成行政文化轴,以北面体育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和图书馆起点,经兰花市场、客家城、仙山公园、行政中心、人民广场、八泉水库到自然山体,构筑为一条体现翁源县人文风情、客家文化、兰花之乡、行政办公、自然山水的生态行政文化之轴。规划沿滃江大道建设成商业金融轴,把具有金融商贸功能的各个功能区组织起来,形成具有现代气息的商业景观轴。

54、规划自东向西布置了星级酒店、仙山公园、购物广场、仙邑广场、仙邑湖、仙邑之塔、客家风貌商业中心、金融中心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建筑与景观,是体现县城西区块商业活力的主要景观街道。两带:滃江、龙仙河滨水景观带和瑶池滨水景观带。滃江、龙仙河滨水景观带:紧密结合滨水自然环境特征,以水来组织整个滨水绿地环境,使人们可以获得更多安全的亲水空间。规划形成环状滨水开放绿地景观轴,内部布置各类的城市休闲设施,强化绿地的休闲功能,形成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开放绿地系统。瑶池滨水景观带:位于县城西区的中心位置,规划将八泉水库之水引入城区,垂直于滃江并自南向北、东西迂回于两侧商业、行政和居住的内部,最终流入滃江,沿着水系方

55、向形成八泉水库与滃江的视线通廊,并取得八泉水库与北面山体的对景。整个景观带集“仙、山、水”于一体,规划形成多个活动节点,并与居住组团的公共中心取得衔接,形成开敞的公共活动空间。自南向北沿景观带形成八泉水库公园、生态飘带、仙邑湖、仙邑之塔、滨水绿地、滃江广场六个景观节点。多组团:行政办公组团、商业金融组团、滨水居住组团、一类工业组团和二类工业组团。行政办公组团:强调仙山公园-行政区和八泉水库的对景轴线,取中国印的象形图案为行政中心的空间格局原型,以明确方正的形态体现行政机构的坚实雄伟的个性。商业金融组团:翁源县城西区的中心商务区,规划由商务办公、星级酒店、金融中心、商业购物中心、商业购物步行街、

56、休闲文化广场等多个功能业态组成,力求建成为现代化的、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的、舒适宜人、最具活力的服务中心。该组团以仙邑湖和仙邑广场为核心景观来组织商业空间形式,周边布置各类高低中商业业态,并以此形成视觉焦点,打造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视觉通廊。北部滨江居住组团:充分发挥滨江优势和优美的自然景观,发展中高档次居住区,以多层住宅用地为主,少量高层住宅位于八泉大道两侧。在规划布局中,每个居住单元在沿河一侧留出开敞空间,让水景向城市居住内部渗透,以创造丰富的亲水空间。东部滨河居住组团:发展中档居住区和村民安置区,建成低密度型居住区和以小尺度街区为主的居住模式,沿龙仙大道发展为商住混合用地,并布置服务配套设施

57、。西部居住组团:发展中高档居住区,按“八卦”方位构建而成,以水为八卦,以居为阴阳,延续客家文化精髓。工业组团:靠近居住区设置为一类工业组团,环城路西面设置为二类工业组团。2)用地布局环境体现价值、充分利用规划范围内水系、山体等生态环境特色,整合城市用地,提升城市功能,带动区位土地上升。注重与周边建成区的协调统一,包括用地布局、道路交通联系以及景观风貌建设等方面,使其成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提供合理、优化的用地布局和便于操作的土地细化方案,创造有个性的舒适宜人的城市空间。滨水用地形成生态型的大型山水社区,滨水地带布置点式高层住宅,临山面布置多层住宅,中间规划绿化带,形成变化丰富的住区环境。山体、

58、水体与建筑相互渗透、有机交融。规划总用地面积1089.72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916.74公顷,占总用地的84.13%。3)用地分类规划将区内用地划分为三大类: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和生态用地。土地利用规划图居住用地:居住用地划分为二类居住用地和商住用地,体现商住一体混合型土地利用。公共设施用地: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采取“大集中、小分散”的规划模式,即县级的公共服务设施集中于综合服务组团,居住小区级的公共服务设施则分散于各个居住社区,以达到各项服务功能的全覆盖。公共服务设施除了落实总规中确定的公服设施外,重点确定教育、医疗、公共交通以及关系居民日常生活的设施规划,保证完善的配套设施,体现宜居城市

59、理念。生态用地:生态用地由公共绿地、生产防护绿地,以及非城市建设用地中的水域共同构成。公共绿地包含公园、绿化带、街头绿地、小区绿地,公共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1.08%。防护绿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0.25%。二类居住用地中依据现状水系特征规划贯穿整个小区的水流,和现状水系形成连接,形成水绿融合的特点。建筑风格导引图2.5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设施现状与规划2.5.1 翁源县县城西区交通设施现状目前,规划区内缺乏系统的道路组织,除了龙仙大道外,缺乏高等级的道路,现状只有一些旧有的水泥道路,路面质量、通行能力较差。目前滃江大道和培正路已经完成施工图设计。总体上说,规划区现状道路等级结构层次缺乏,交通设

60、施欠缺,交通状况比较差。2.5.2 翁源县县城西区交通设施规划1)道路规划规划充分研究道路交叉对城市干道通行能力与服务水平的影响,结合土地利用规划对本规划区的内部路网进行规划。本规划区的内部道路以周边道路和现状道路为依托,结合地形特点,采用规整形的道路骨架,居住区内部的道路线型设计,既考虑保护居住区内部环境,又体现步移换景的景观效果。规划区内的道路等级依据上一层次的规划,总体结构与红线宽度已经确定,因而在规划中参照与落实上一层次规划的成果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形成级配合理的道路网络系统。同时,路网系统规划注重与自然山体的结合,与原有路网肌理的衔接,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交通系统遵循总体规划

61、的基本意图,形成“四纵两横一环”的路网结构:道路系统规划图四纵:龙仙大道、德政路、八泉大道和德文大道。两横:滃江大道和龙翔路。一环:由环城路和滨河路、西区环城路构成的环城景观大道。规划区内的道路分三个等级: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与支路。环城快速路红线宽度控制在40m。主干道红线宽度控制在40m。次干道红线宽度控制在2030m。支路红线宽度为1520m。此外,结合步行体系,加强对自然山体的利用,使城市生活空间与自然山体相互融合、渗透。2)交通设施规划中对交通设施的考虑主要是机动车停车位的安排,从实际情况出发,规划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停车方式。集中式停车场设置遵循沿次干道、在大型公共服务设施设置

62、的原则,结合开敞空间规划社会停车场。同时考虑到通行公交车的需求,社会停车场部分用地可以考虑与公交首末站统一设置。此外,对于有限的公共停车位、支路及居住区内部道路可以采用路边停车的方式对整个区域的停车需求进行有效的补充。对于各个地块的配套停车位应当符合翁源县有关规定的要求。滃江大道与西区西环路交汇处布置长途客运站。规划5处大型公共停车场。3)公共交通与步行交通公共交通组织体现公交优先的发展策略,大力倡导绿色交通理念,考虑与周边地区及旧城区快速便捷的公交联系,按每800米设置各类公交站点,公交线路沿主次干道设置,全部考虑为港湾式公交车站。在新区规划3处公交总站,用地面积29508平方米。规划形成完整的步行系统,强调步行系统与建筑的融合,创造人性尺度的步行空间。同时妥善处理静态交通,在各主要公共中心附近设置社会停车场。滃江大道与西区西环路交汇处布置长途客运站。4)货运系统规划规划目标:建立与对外交通和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货运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