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东胜经济开发区铁西三期北片区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6945937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452.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鄂尔多斯市东胜经济开发区铁西三期北片区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鄂尔多斯市东胜经济开发区铁西三期北片区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鄂尔多斯市东胜经济开发区铁西三期北片区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资源描述:

《鄂尔多斯市东胜经济开发区铁西三期北片区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尔多斯市东胜经济开发区铁西三期北片区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5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鄂尔多斯东胜经济开发区铁西三期北片区道路 可行性研究报告鄂尔多斯市东胜经济开发区铁西三期北片区道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 目 名 称:鄂尔多斯市东胜经济开发区铁西三期北片区道路建 设 单 位: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经济开发建设局编 制 单 位:鄂尔多斯市筠泰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市中政投资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总 经 理:乔福平项目负责人:杨建国 (总工程师)项目编制人:郭春辉(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李增强(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杨力哲(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吴法春(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白安联(全国注册咨询工程师)- 2 -目 录第一章 概 述- 1 -1.1项目概况- 1 -1.2编制依据- 1

2、-1.3编制原则- 2 -1.4工作范围- 2 -1.5项目可研的作用- 2 -1.6项目的提出- 3 -1.7问题与建议- 4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5 -2.1项目建设背景- 5 -2.2项目建设必要性- 5 -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6 -3.1建设地点- 6 -3.2建设条件- 6 -第四章 工程设计方案- 9 -4.1道路工程- 9 -4.2道路绿化工程- 23 -4.3道路照明工程- 27 -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31 -5.1项目主要工程量- 31 -5.2建设期限- 31 -5.3项目建设进度计划- 31 -5.4项目管理- 32 -第六章 环保、

3、消防、安全与节能影响评价- 33 -6.1环境保护- 33 -6.2消防- 35 -6.3安全- 35 -6.4节能- 36 -第七章 组织管理与运行- 38 -7.1组织机构- 38 -7.2项目管理- 38 -第八章 工程项目招标方案- 39 -8.1招标范围及招标内容- 39 -8.2招标安排- 39 -8.3招标形式- 39 -8.4招标方式- 39 -8.5评标专家来源- 40 -8.6招标程序和招标基本情况表- 40 -第九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42 -9.1工程概况- 42 -9.2编制依据- 42 -9.3价格的确定- 42 -9.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42 -9.6工程估

4、算表- 43 -第十章 效益评价- 44 -10.1道路工程效益评价- 44 -10.2道路绿化工程效益评价- 46 -10.3社会效益- 48 -10.4经济效益- 49 -10.5效益评价- 49 -附件:项目投资估算汇总表第一章 概 述1.1项目概况1.1.1项目名称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经济开发区铁西三期北片区道路1.1.2项目拟建地点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经济开发区(环城南路、宗地一、宗第二、宗第三、宗第四、宗第五、宗地六、宗地七、宗地八、宗地九、宗地十、宗地十一)1.1.3项目建设单位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经济开发建设局1.1.4建设内容、规模及建设期1建设内容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建设工程

5、、亮化工程、绿化工程等。2建设期:1年3建设规模:本项目占地面积约294249平方米,长8001.82米。4投资总额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为2990万元,全部为政府投资。1.2编制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实行管理办法、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报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指南鄂尔多斯东胜区经济开发建设局的委托及要求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经济开发区铁西三期道路交通系统及绿化工程规划图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道路路线设计规范1.3编制原则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满足开发区发展要求;因地制宜,合理安排,构筑开发区道路网络,满足交通需求

6、;以开发区交通需求为基础,与土地使用和其他工程设施的要求相配合,综合安排开发区的各种交通工程设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分步实施,远近结合;满足环境保护和能源节约要求;以乡土树种为主;速生树种与慢长树种相结合。1.4工作范围项目背景及基础资料由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经济开发区建设局提供,本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范围是:对项目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规划设计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环境效益分析、经济效益分析等。本报告的编制本着科学、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及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项目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调查、测算、分析、提出多方案论证,从而得出准确的研究结论,为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5

7、项目可研的作用(1) 是项目评价和投资决策的依据;(2) 是筹集资金和金融机构申请代款的依据;(3) 项目业主或委托单位商谈合同、签订协议的依据;(4) 是项目进行工程设计、设备订货、施工准备等建设前期工作的依据;(5) 是项目采用新技术研究计划和补充地质工作的依据。1.6项目的提出1、社会状况东胜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办于2002年9月份,2003年1月8日被自治区政府正式批准为自治区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开发区北邻包头,东靠晋冀,南连陕甘,西接宁夏,区内交通干线密集,109、210国道横穿纵贯,包东高速公路、包神铁路等四通八达,从这里可以走向大江南北,海角天涯。人文独特,资源富足

8、:鄂尔多斯是蒙古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地方,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东胜区羊绒、煤炭、石油、天然气、石英砂、建筑粘土、陶瓷粘土等资源丰富,畜产品、中药材尤负盛名,煤田已探明储量727亿吨,与神府煤田联袂,为世界八大煤田之一,被称为“乌金之海”。2、开发区经济状况2007年,东胜区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90亿元,增长34.2%;财政收入完成65.1亿元,增长29%,继续列居自治区101个旗县区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545元、6287元,增长24.5%和15.8%;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88亿元,增长70.3%;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500吨,万元GDP能耗下降5%。3、产业发展状况目

9、前作为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多种职能复合,规划近期城市职能将逐步疏解,政治管理和区域交通枢纽的功能弱化。远期成为区域传统产业及商业贸易服务中心。 1.7问题与建议1.7.1开发区道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市道路网不完善,尽端路太多。(2)道路交通设施缺乏,无正规的社会停车场。(3)道路功能性质不明确,有些路段交通量过于繁重。(4)城市交通带来的噪音、废气污染日趋突出。1.7.2开发区绿化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1)绿地覆盖率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小;(2)生态环境差,空气干燥,尘土飞扬;(3)街道景观差,噪音污染严重。1.7.3建议希望有关部门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

10、施。工程建设单位应加快工程的实施进度,不要影响开发区的正常建设。在规划设计实施工中充分考虑对外交通联系和自然地形条件。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建设背景近年来,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国家能源战略的逐步西移,西部资源富集地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鄂尔多斯作为国有重要的能源基地,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经济飞速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城市面貌已经有了根本改变,现有的鄂尔多斯市已经成为内蒙古的经济强县,城市建设、社会文化、环保等方面也在全国县级行政中领先水平。为了将鄂尔多斯市作为全区终点发展带蒙中经济区和呼、包、鄂“金三角”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

11、发挥鄂尔多斯市的区位优势,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区经济开发建设局委托我公司进行内蒙古鄂尔多斯东胜经济开发区铁西三期南片区道路可行性研究。2.2项目建设必要性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为东胜经济开发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2002年开发区成立之初,开发区的基础设施落后,尤其是道路交通方面,路面窄,路况差,随着开发区的快速发展,道路成为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瓶颈。目前,开发区道路路面宽,路况较好,但仍不能与开发区的发展相适应。进年来开发区飞速发展,汽车的数量日益增长,再加上开发区工业以重工业为主,材料和产品的运输量也相当大,东胜区的道路交通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常出现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等问题。修建铁西三期北片

12、道路是东胜经济开发区建设局有效缓解城市发展中的交通压力而采取的既具现实性又具前瞻性的重要措施,特编制了这个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三章 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3.1建设地点东胜区(环城路南,宗地一、宗地二、宗地三、宗地四、宗地五、宗地六、宗地七、宗地八、宗地九、宗地十、宗地十一)。3.2建设条件3.2.1 自然环境概况1、地理位置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地理坐标东经10908201102300,北纬393910395818之间,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腹地,揽于九曲黄河“几”字湾怀抱之中,东北距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257km,距包头79km,距北京800km。2、地形地貌东胜区地处鄂尔多斯地台

13、向斜北部的伊陕斜坡上,北邻乌兰格尔隆起。总体构造形态为一南向西的缓倾单斜层。地质角度一般为35度。东胜区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在西部巴音敖包乡布日嘎斯太村,海拔1615m,最低点在东部塔拉壕乡红泥塔村,海拔1269m。3、气象条件东胜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大陆度65.770.3,主要受西北环流与极地冷空气的影响,气候特征为:春季干旱,夏季温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季度更替明显,冬长夏短,四季分明。降水多年平均在400.2325.8mm之间,由东向西逐渐减少,东西相差80毫米左右。境内日照长、风大、植被稀疏,蒸发量大。年平均气温5.5;年平均相对湿度东部51%,西部52%;最大冻土层139cm;东

14、部年平均风速3.5m/s,西部年平均风速4m/s。4、水文地质东胜区境内无常年性河流,各河川均属季节性河流。全区水面面积12.09km2,境内外流水系多集中在东部地区。以东西走向的东胜梁为分水岭,分别向北流经达拉特旗注入黄河,向南汇入乌兰木伦河经伊金霍洛旗和陕北注入黄河,流域面积1732.7km2。内流水系均在西部地区,均注入泊尔江海子乡南部的桃力庙海子,流域面积262.4km2。地下水补给量为每年9057.29km2。境内地质构造简单,只在露头较高的地方见有小型褶曲和规模不大的断裂构造。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和褶曲则隐伏在燕山期构造层之下。境内丘陵沟壑、坡梁台地的含水岩层主要为白垩系的志丹群及三

15、叠系红色陆相地质和侏罗系煤层,故含水层分布广而稳定。5、土壤条件鄂尔多斯市属于温带干草原向干旱荒漠化草原过渡地带,土壤类型多为栗钙土或潮土,质地多数为沙壤质土,有机质含量在812g/kg,全氮0.51.0g/kg,速效氮平均为25.47mg/kg,速效磷平均为17.92mg/kg,速效钾平均为110.52mg/kg。土壤贫瘠沙化,属于典型的露水又露肥土壤。6、植被条件鄂尔多斯地处干旱气候区内,植被以荒漠、荒漠草原、干草原为主。干草原的成份很少,而荒漠草原的成份占很大比例。经植被样方调查显示,生长稀疏的干草原代表植物阿尔泰紫苑、小针茅、兴安胡枝子等,而且植侏明显矮化垫状化。而出现多度较大的藏锦鸡

16、儿、包大宁(棉刺)、狭叶锦鸡儿、珍珠、红砂、补血草等典型荒漠草原代表植被。3.2.2 社会环境概况1、行政区划和人口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现有国土面积2530 km2,辖9个街道办事处,3个镇,2个开发区,61个村民委员会,37个居民委员会。据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东胜区总人口接近4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7万人。2、经济概况2007年,东胜区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90亿元,增长34.2%;财政收入完成65.1亿元,增长29%,继续列居自治区101个旗县区首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7545元、6287元,增长24.5%和15.8%;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88亿元,增长70.3%;二氧

17、化硫排放量削减500吨,万元GDP能耗下降5%。3、东胜区整体规划目前作为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多种职能复合,规划近期城市职能将逐步疏解,政治管理和区域交通枢纽的功能弱化。远期成为区域传统产业及商业贸易服务中心。4、交通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交通通讯发达,北邻包头,东靠晋冀,南连陕甘,西接宁夏。109、210国道、包东高速公纵横穿市区,包神、准东铁路沿市而过,呼西光览贯通,成为内蒙古西部信息交通枢纽。第四章 工程设计方案本可研研究内容包括区域内道路工程、道路绿化工程及道路照明工程。下面就针对研究内容分专业的进行工程方案介绍。4.1道路工程4.1.1 设计原则在东胜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导下,结合

18、道路交通的发展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与建设投入的关系;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并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设计原则;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贯彻为人民生活服务、为发展生产服务、为各行各业服务的方针。4.1.2 设计理念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确保道路交通的畅通和安全;处理好交通与环境的关系,特别是采取措施最大限度的减少汽车尾气与噪音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注意交通与生态的和谐;贯彻就地取材原则,尽可能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以使工程达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适用可靠。4.1.3 设计主要技术标准4

19、.1.3.1道路建设标准本设计区域按小城市考虑,以下各项指标按照中小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选取。设计车速:主干道:50Km/h次干道:40 Km/h支路:30 Km/h沥青路面使用年限:主干道:15a次干道:12a支路:8a荷载标准:BZZ-100压实标准:重型击实标准抗震标准:7度4.1.3.2平面在道路平面设计中道路圆曲线半径的确定参考下表:设计车速(km/h)806050403020不设超高最小半径(m)100060040030015070设超高推荐半径(m)4003002001508540设超高最小半径(m)2501501007040204.1.3.3纵断(1) 最大纵坡度机动车辆最大纵坡

20、坡度应满足下表要求:道路等级设计行车速度(km/h)最大纵坡度(%)主干道5056次干道4067支路308以下非机动车最大纵坡坡度应满足以下要求:考虑非机动车,特别是自行车行驶的要求。在拟定道路的设计纵坡时,应注意考虑自行车安全上下车的能力,适于自行车骑行的纵坡宜在2.5%以下,最大不超过3.0%;适于平板三轮车骑行的纵坡为2%以下。(2) 最小纵坡度为了保证路面雨水的通畅排除,道路纵坡也不宜过小,所谓最小坡度就是指能满足排水需要的最小纵坡度,其值随路面类型,当地降雨强度、路拱坡度等而变化,根据规范要求,最小纵坡度应为0.5%。 4.1.3.4横断面(1)机动车道宽度机动车道是专供机动车辆(公

21、共汽车、大小型载重汽车、客车、旅行车以及摩托车等)行驶的地带。每条车道的宽度主要取决于行驶车辆车身的宽度和横向安全距离。通过对车辆行驶的速度、通行量以及车况等因素的分析,一条车道的推荐宽度取值为:城市主、次干道采用3.50m-3.75m,一般城市支路可选取3.50m。(2)非机动车道宽度非机动车道是专供自行车、三轮车、平板车及兽力车等行驶的车道。规划中尽量将其与机动车道隔离开,一块板式的路面也应划线区分开。各种非机动车特性及所需车道宽度车辆类型自行车三轮车大板车小板车兽力车长(m)0.92.66.02.64.0-4.2宽(m)0.61.21.5-2.00.91.6-1.7速度(km/h)141

22、0.84.74.76.4最小纵向间距(m)1.0-1.51.00.60.61.4-1.5所需单车道宽(m)1.52.02.81.5-1.72.5-2.6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每侧非机动车道建议宽度如下:城市主、次干道,一般不小于5m。其它城市道路断面形式,一般不小于2.5m。30m以上且为一块板断面形式的干道,一般不小于4.0m。(3) 人行道宽度设计人行道是城市道路的基本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满足步行交通的需要,同时也应满足绿化布置,地上杆柱,地下管线、交通标志,信号设施,护栏以及邮筒,消防栓等公用附属设施安排的需要。人行道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在满足各部分需要后,同时要使道路横断面各部分的

23、宽度协调,其合适的比值见下表:单侧人行道宽度与街道总宽度之比值道路等级横断面型式单幅路双幅路三幅路主干道1/51/71/51/8次干道1/41/61/41/7支路1/31/5人行道最小宽度值项目人行道最小宽度(m)大城市中、小城市各级道路32商业或文化中心区53火车站、码头54长途汽车站44(4) 道路绿化带与分车带道路绿化是整个城市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调节气候,防风、遮阳、吸音除尘,改善道路卫生条件,提高城市交通与生活居住环境质量。道路绿化宽度按照以下建议值确定。道路绿化所占比重建议值道路宽度(m)绿化占路幅总宽的比重(%)2019-2840不小于2040502550不小于3

24、04.1.4 设计采用规范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 37-90)(1998局部修订条文);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 50-200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 75-97);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 44-91);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 006-98);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25、50092-96);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97-8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4.1.5总体方案4.1.5.1 总体布置方案铁西三期北片区将新建道路4条,总长度8001.82m,总面积294249。4.1.5.2 主要节点方案区内涉及主要交通节点为主干道与主干道、主干道与次干道的交叉节点,一般道路相交均采取平交型式,以信号灯控制交通。本次研究区域内所有道路交叉口均按平交考虑。4.1.5.3 规划区道路网平面布局目前,我国比较常见的道路网结构形式基本分为三类,即方格网式(又称棋盘式)、放射环式及自由式。方格网式路网适用于地势平坦的中、小城市。该路网的优点

26、是交通分散,灵活性大;缺点在于道路功能不易明确,交叉口多,对角线方向的交通不便。放射式路网一般适用于大城市或特大城市,该路网的优点是有利于市中心区与各分区、郊区、市区外围相临各区之间的交通联系,道路功能明确;缺点是容易将各方交通引至市中心,造成市中心交通过于集中。自由式路网一般适用于地形比较复杂的山区城市。这种路网布局的优点是道路布置比较自由,充分结合地形,线形生动活泼,对环境和景观破坏较小,节约工程投资;缺点是绕行距离较大,不规则街区多。4.1.6 道路设计方案4.1.6.1道路平面设计(1) 平面设计原则道路线形应根据地形、地物、地质水文及各控制因素的要求,结合工程量的大小,尽量减少道路长

27、度及转折点,以取得技术上的合理性和经济上的可行性。(2)平面设计的主要内容由于道路受地形、地物、地质水文条件的制约,常需在平面、立面上适当地调整路线转折方向。道路的平面设计就是在满足行车安全、迅速、舒适和营运、建设经济要求的前提下,使各直线段与曲线段有平顺柔和的衔接,并在技术标准上与交通要求、道路等级相适应,做到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道路网平面规划是在东胜经济技术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其设计内容就是根据路网规划已确定的走向,路与路之间的方位(或坐标)关系,以道路中线为准,按照行车技术要求及详细的地形、现状资料和工程地质、水文条件来确定道路在平面上的直线、曲线路段及其衔接,具体确

28、定道路平面的展线、定线和交通设施的设置。(3)道路网平面设计成果经过对道路平面的设计,规划城市道路共4条,道路总长度为8001.82m,道路总面积294249。各条道路具体如下:序号道路名称红线宽度道路等级道路长度道路面积1中央大道56主干道2942.671647902中央路30次干道1339.9401973经一路24次干道1649.339583.24经三路24次干道2069.9549678.8合 计8001.82294249注:长度、宽度单位为m,面积单位为m2。4.1.6.2道路竖向设计(1)竖向设计原则根据道路性质、行车技术要求、排水的需要,结合当地气候、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和地物现状等,

29、合理地确定有关立面控制点,使控制点之间以柔和、平顺线形衔接,安全、适用、经济、美观。尽可能做到线形竖向转折少,纵坡平缓、排水通畅和路基稳定,适应交通要求。充分发挥土地潜力,节约用地,减少土石方及防护工程量, 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景观效果。竖向规划应满足各项工程建设场地及工程管线敷设的高程要求以及用地地面排水及城市防洪、排涝的要求。(2) 竖向设计主要内容竖向设计主要包括:分析并确定立面控制点的标高;分析并确定适当的纵坡、坡长、坡度及连接坡段转折的竖曲线。(3)道路竖向设计整个区域最大道路纵坡约为3,最小道路纵坡控制为0.5。4.1.6.3道路横断面设计(1) 横断面设计原则道路横断面设计

30、应在城市规划的断面宽度范围内进行。横断面型式和各组成部分尺寸应按照道路类别、计算行车速度、设计年限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交通量和人流量、交通特性、交通组织、交通设施等统一确定,以保障车辆和人行交通的安全通畅。(2)道路横断面型式及适用条件本规划区道路横断面有3种形式,A-A断面适用于城市主干道(56m);B-B断面适用于城市次干道(30m);C-C断面适用于城市次干道(24m)。(3)规划道路横断组成A-A断面:56米道路为城市主干路,处于城市商业区,人流和车辆较多。因此断面形式为四块板:5.0m人行道+4.0m非机动车道+4.0m绿化带+12.0m机动车道+6.0m绿化带+12.0m机动车道+4

31、.0m绿化带+4.0m非机动车道+5.0m人行道。A-A断面采用四块板的横断面形式,对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中间利用绿化带分隔,确保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驶的安全性,机动车道设计为双向6车道,对道路的通行能力十分有利。B-B横断面(30m):30米道路为次干路,行车速度较低,可通过交通标线对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进行很好的分隔。由于此区域,行人较居住区少,人行道可不设置过宽。断面布置为一块板:3.0m人行道+24.0m车行道+3.0m人行道。C-C横断面(24m):断面布置为一块板:4.0m人行道+16m车行道+4.0m人行道。规划区域道路断面一览表序号道路名称断面类型断面宽度(m)1中央大道A-A

32、562中央路B-B303经一路C-C244经三路C-C244.1.6.4道路交叉口设计(1)交叉口设计城市道路交叉口应按城市规划道路网设置,道路相交时宜采用正交。尽量避免小角度斜交、错位交叉、多路交叉和畸形交叉。一般道路和道路交叉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两种,具体应根据技术、经济及环境效益的分析合理确定。城市快速路与城市快速路交叉,必须设置立体交叉,城市快速路与城市主干道交叉,应设置立体交叉。城市主干道与城市主干道交叉,应根据交通量大小、环境条件、经济技术等各方面因素,合理确定交叉形式。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区域内交叉口均采用平面交叉。(2)平面交叉平面交叉口的设计原则平面交叉口设计必须以道路规划和

33、交通规划为基础,以交叉口流量、流向为依据,结合实际的地形因地制宜布置。交叉口设计须使进口道通行能力与上游路段通行能力相匹配,并注意相邻交叉口之间的协调。交叉口进口道须有足够的停车长度;出口道须有足够的疏解能力,满足各向车流迅速地驶离交叉口。交叉口具有良好的通视能力,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有序地通行,确保交通安全。交叉口停车视距为了保证交叉口上的行车安全,车辆在进入交叉口前一段距离内,必须能看清相交道路上的车辆运行情况,以便能顺利地驶过交叉口或必要时及时减速刹车,避免碰撞。这段必要的距离应该等于或大于最小的停车视距。道路交叉口的不同设计车速的最小停车视距参照下表:道路等级交叉口道路名称通过路口设

34、计速度(km/h)视 距(m)一主干道25304070二次干道20253040三支 路15202030交叉口转角缘石半径为了使交叉口上的右转弯车辆能保持一定速度沿曲线轨迹行驶,交叉口转角处的缘石应做成圆曲线,其曲线半径称为缘石半径。综合考虑各类车辆混行的因素,现确定区域内道路交叉口的缘石半径为:道路等级交叉口道路名称转弯半径(m)一主干道2025二次干道1520三支 路10155.1.6.5路基路面设计(1)路基设计路基必须密实、均匀、稳定。路槽底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值宜大于或等于30MPa,特殊情况不得小于25MPa。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采取措施提高土基强度。路基设计应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材

35、料与工业废料。对特殊地质、水文条件的路基,应结合当地经验按有关规范设计。建议路基边坡:路堤边坡为1:1.5,路堑为1:1。本工程区域内以砂性土为主,路基无需进行特殊处理即可达到设计规范要求。(2)路面结构设计及方案选定路面设计严格按照道路设计规范进行,路面的结构形式,设计使用年限以及其他道路设计指标应视具体工程确定。本项目道路选用高级路面结构形式。我国现在高级路面结构形式有两种:一是水泥混凝土(刚性)路面,一是沥青混凝土(柔性)路面。水泥路面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稳定性、耐磨性,使用寿命长,养护费用少,能适应较大的交通量和其未来的交通需求等优点。但也有工期长、接缝多、行车不适、接缝处理不当则易开

36、裂渗水、维修困难等缺点。沥青路面的优点是工程造价较低,施工方便,工期较短,平整度好,行车舒适且噪音小,出现病害后,维修方便。缺点是路面易产生裂缝、易沉陷、夏季易产生车辙。综合以上因素,并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建议采用沥青路面。车行道路面结构比选组合I: 面 层沥青混凝土基 层水泥稳定砂砾底基层石灰砂砾土组合:面 层沥青混凝土基 层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级配碎石组合:面 层沥青混凝土基 层二灰砂砾底基层二灰土根据地质勘探报告提供数据,该区域地下水位较低,路基一般处于干燥状态。土质以砂性土、风化砂岩为主,地基承载力在180Kpa以上。季节性冻深在1.6米左右。考虑到工程区域缺少砂及碎石等筑路材料,本着就地

37、取材、节省投资的原则,车行道路面结构建议采用组合。经过计算确定该区各等级道路路面结构具体形式如下:主干道车行道路面结构: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 (掺0.2%AS路用纤维)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18cm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砂砾(8:12:80)18cm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砂砾(8:12:80)15cm二灰土总厚62cm。主干道非机动车道、次干道路面结构: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 (掺0.2%AS路用纤维)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15cm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砂砾(8:12:80)15cm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砂砾(8:12:80)15cm二灰土总厚

38、56cm。支路路面结构:4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 6cm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20cm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砂砾(8:12:80)20cm二灰土总厚50cm。人行道路面结构:6cm透水砖3cm水泥砂浆(1:3)15cm水泥稳定砂砾土(4)15c级配砂砾总厚度39cm。人行道砖抗压强度应大于30Mpa,抗折强度应大于3.5Mpa。侧、缘石及树穴石侧、缘石及树穴石采用花岗岩,侧石规格为15x30x100cm,侧石外露高度为15cm;缘石规格为10x30x60cm;树穴石规格为10x25x130cm,加工、运输、安装时应注意棱角保护,避免碰损。4.1.6.6道路交通附属设施(1)

39、无障碍通行设施为了方便残疾人使用,本工程在道路上设置无障碍通行设施。在建筑物、单位门口及人行道相交路口或人行横道线处均设置缘石坡道。两侧人行道设置便于轮椅、盲人通行的无障碍通行设施。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宜避开井盖。行进盲道外侧有围墙、花台、绿地带时,宜设在距围墙、花台、绿地带0.250.5m处;人行道内侧有树池时,可设在距树池0.250.5m处。人行道没有树池时,行进盲道距缘石不小于0.5m。行进盲道在转弯处应设提示盲道,其长度应大于行进盲道的宽度。人行横道处入口、广场入口等0.25m0.50m处应设提示盲道,提示盲道长度与各入口的宽度应相对应。单面坡缘石坡道,采

40、用方形、长方形时,单面坡缘石坡道应与人行道的宽度相对应,扇形单面坡缘石坡道下口宽度不应小于1.5m,设在道路转角处,单面缘石坡道上口宽度不宜小于2.0m,单面坡缘石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2)交通安全设施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防护设施等。设置目标及原则交通工程及安全设施的设置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细节着眼,从细微入手,处处体现对安全的重视和体现人文关怀。交通标志交通标志设置在驾驶人员和行人容易看到,并能准确判读的醒目位置。根据需要可设置照明或采用反光、发光标志。各种标志一般设置在车辆行进方向道路右侧或分隔带上。标志牌不得侵入道路建筑限界,牌面下缘至地面高度为1.82.5m。

41、路侧式标志应减少标志板面对驾驶员的眩光。板面应与道路中线垂直或成一定角度。指路或警告标志为010,禁令或指示标志为015。同一地点需设两种以上标志时,可合并安装在一根标志柱上,但最多不应超过四种,标志内容不应矛盾、重复。让路标志、解除限速标志、解除禁止超车标志等应单独设置。交通标线路面标线应根据道路断面型式、路宽以及交通管理的需要画定。路面标线形式有车行道中心线,车行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停止线、人行横道线、减速让行线、导流标线、平面交叉口中心圈、车行道宽度渐变段标线、停车位标线、停靠站标线、出入口标线、导向箭头以及路面文字或图形标记等。路面标线的画法应符合现行的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

42、68)规定。突起路标是固定于路面上突起的标记块,应做成定向反射型。一般路段反光玻璃珠为白色,危险路段为红色或黄色。突起路标高出路面的高度、间距、设置方式等应符合现行的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规定。4.2道路绿化工程城市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血管,在城市交通运输、购物、交往都离不开城市道路景观。城市道路景观不仅有道路绿化要求,还要顾及园林城市建设,体现该城市的文化和艺术。近年来,各城市道路绿化在扩绿、增绿的同时,着力加强绿化景观建设,因路造绿,一路一景,道路景观日益成为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现出了别具特色的绿化景观效果。作为城市“绿色走廊”的城市道路是城市绿化的基本框架,美化城市环

43、境、提升城市品位。道路绿化体现的是道路绿化建设与城市建设之间的和谐之美。本可研中仅对道路绿化工程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以便为下一阶段设计提供参考。4.2.1道路绿化设计原则道路绿化以乔木为主,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不裸露土壤。道路绿化满足行车视线和行车净空要求。绿化树木与市政公用设施的相互位置统筹安排,并保证树木有需要的立地条件与生长空间。植物种植以适地适树为原则,并符合植物间半生的生态习性。分车绿带力求绿化形式简洁、树木整齐一致。分车带端部采用通透式载植,以利于行人、车辆安全。路侧绿带设计兼顾街景与沿街建筑需要,力求景观统一。绿化树种的选择以乡土树种与景观树相结合为原则。在提高绿化档次的

44、同时,又节约投资。4.2.2绿化种植从植物的质感、色泽、大小、嗅觉效应等多方面服务于开发区整体意义上的统一性。每条道路树种的选择应有自己的特色,须根据其高度、形体、特性、以及不同的绿化效应来配合不同道路的栽种要求。绿化应充分利用道路两侧的边角隙地、街头路口、公共建筑前的广场等,点缀一系列造型各异的花坛小品和雕塑艺术品。4.2.3道路绿化方案在区内道路两侧、内侧设置绿化带。道路两侧绿化带种植大型乔木,道路内侧绿化以草皮和花卉为主。4.2.3.1行道树人行道应种植较高大的乔木,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减少汽车尾气和噪音对两侧居民或商户的影响。行道树选择品种时主要从下面几方面着手:(1)

45、株形整齐,观赏价值较高(或花型、叶型、果实奇特,或花色鲜艳,或花期长),最好叶秋季变色,冬季可观树形、赏枝干;(2)生命力强健,病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花、果、枝叶无不良气味;(3)树木发芽早、落叶晚,适合本地区正常生长,晚秋落叶期在短时间内树叶即能落光,便于集中清扫;(4)行道树树冠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张、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5)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6)有一定耐污染、抗烟尘的能力;(7)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树种的选择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行道树可采用树带式和树池式种植。(1)树带式。交通、人流不大

46、的路段,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一般宽不小于1.5米,植一行大乔木和树篱,如宽度适宜,则可分别植两行或多行乔木与树篱;树下铺设草皮,留出铺装过道,以便人流或汽车停站。(2)树池式。在交通量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设计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正方形以边长1.5米较合适,长方形长、宽分别以2米、1.5米为宜,圆形树池以直径不小于1.5米为好;行道树的栽植点位于几何形的中心,池边缘高出人行道8厘米10厘米,避免行人践踏,如果树池略低于路面,应加与路面同高的池墙,这样可增加人行道的宽度,又避免践踏,同时还可使雨水渗入池内;池墙可用铸铁或钢筋

47、混凝土做成,设计时应当简单大方。行道树种植时,应充分考虑株距与定干高度。一般株行距要根据树冠大小决定,有4米、5米、6米、8米不等,若种植干径为5厘米以上的树苗,株距应定为6米8米为宜;从车行道边缘至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地段,统称为人行道绿化带,为了保证车辆在车行道上行驶时,车中人能够看到人行道上的行人和建筑,在人行道绿化带上种植树木,必须保持一定的株距,一般来说,株距不应小于树冠的2倍。4.2.3.2机非分隔带机非分隔带上采用草皮和灌木结合花卉点缀的绿化方法,用以创造植物群落的整体美、季相景观和丰富的空间层次。灌木的选择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

48、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应用较多的有大叶黄杨、金叶女贞、紫叶小蘖、月季、紫蔽、丁香、紫荆、连翘、榆叶梅等。4.2.4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断面布置形式是规划设计所用的主要模式,本区域道路绿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1)一板二带式。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

49、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2)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绿化。(3)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5)其它形式。按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带,如山坡、水道的绿化设计。4.3道路照明工程4.3.1设计依

50、据 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200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4.3.2设计原则1)为车辆及行人创造良好的视看环境,保障交通安全、畅通,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方便人民生活,美化区域环境。2)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节省能源、维修方便。3)考虑与周边道路照明的自然过渡、供电系统及控制方式合理,力求扬长避短。4.3.3照明标准1)道路照明质量,应达到辨认可靠、视觉适度的基本要求,道路照明应满足平均照明度、亮度均匀度和眩光限制三项指标。道路照明设施欢应有良好的诱导性,同时还应起到更好地亮化及美化区域环境的作用。2)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的照明应满足平均亮度(或照度)、亮度(或照度)

51、均匀度、眩光限制和诱导性四项评价指标。主要供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的居住区道路应满足平均照度单项评价指标3)依据CJJ45-2006道路照明标准,道路照明标准如下表:道路类别照明水平均匀度眩光限制平均亮度La(cd/m2)平均照度Ea(1)亮度均匀度Lmin/La照度均匀度Emin/Ea主干道1.0150.350.35严禁采用非截光型灯具次干道0.580.350.35不得采用非截光型灯具支路0.350.300.30不宜采用非截光型灯具4.3.4光源和灯具的选择1)照明光源选用寿命长、光效高、可靠性和一致性好的高压钠灯或金卤灯等。2)照明灯具应配光合理、效率高、机械强度高、耐高温、耐腐蚀型号、重量轻

52、、美观、安装维修方便、具有防水防尘性能。3)道路照明灯具采用截光型或半截光型,灯具效率为75%以上。4.3.5道路照明控制根据不同的场所,道路照明可采用全夜空、半夜空两种方式,本工程推荐采用可变功率镇流器实现节能运行。道路照明控制在箱式变电站内设手动控制和时间光电控室装置,控制开关等时间、数量及亮度。4.3.6照明方式道路照明灯具功率根据道路情况选择,24米宽道路采用250W灯具,灯杆高度8m,单侧布置,灯杆间距40m;30m宽道路采用250w灯具,灯杆高度8m,双侧对称布置,灯杆间距50m;60m宽道路采用400w灯具,灯杆高度8m,双侧对称布置,灯杆间距50m。4.3.7照明供电道路照明采

53、用路灯专用箱变供电,根据景观要求采用不同形式的箱式变电站,电源由就近10KV开闭所引入,箱变10KV侧采用环网供电。照明供电采用三相四线制。低压配电采用TN-S系统。4.3.8照明线路路灯照明低压供电电缆采用铠装铜芯电力电缆(YJV22-0.6/1KV型),导线截面25mm2、35mm2,在人行道、绿化带内直埋敷设,埋深为室外地坪下0.8m,过马路时穿钢管RC80保护。4.3.9路灯照明节能措施近年来,我国政府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号召下,路灯的节能必然成为一种趋势。集中常用的节能方案如下:可变功率镇流器的使用可变功率镇流器,利用气体放电灯在工作电流适当减少时,仍能正常运行的原理,通过后半夜增加镇流

54、器电抗,从而降低光源电流,减少路灯系统电耗中占主要比例的光源的电耗,达到路灯系统整体节能的目的。根据工程实践,它的节电效果在15%左右。采用这种装置,不仅节约了电能,不影响照度均匀度,而且能够避免光源过压运行,延长了路灯寿命。这种方式由于是在灯具处安装,因此,适用于各种路灯布置方式和光源组合方式。对于原有道路照明工程,可采用附加型变功率镇流器进行改造,其特点市,对原灯具配套的镇流器不予更换,既方便改造施工,又降低系统改造造价。可变功率镇流器方式,具有智能光源降压稳压调光技术的优点,也避免了智能光源降压稳压调光技术的缺点,因此本次工程采用可变功率镇流器方式实现路灯节能。第五章 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

55、5.1项目主要工程量表5-1 北片区道路主要工程量序号道路名称红线宽度(m)道路长度(m)道路面积(m2)1中央大道562942.671647902中央路301339.9401973经一路241649.339583.24经三路242069.9549678.8合计8001.82294249道路侧石长度16003.64米。道路缘石长度32007.28米。绿化带面积51315.69平方米。表5-2 道路照明主要工程量序号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1箱式变压器100KVA台12路灯杆高8m 容量250W盏147杆高8m 容量400W盏1183照明电缆YJV22-0.6/1KV-5*25KM12.35.2建设

56、期限本项目建设期限为1年。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项目论证、申请立项、项目审批、土建及安装工程,2010年建成并达到运营能力。5.3项目建设进度计划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该项目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实施: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批准立项、资金筹措;项目实施阶段:勘察、设计、工程招投标、道路施工;项目完成阶段:试运营、竣工验收。项目 建设期1234567891011121可研编制与审批2勘察设计、拆迁、资金落实3施工4项目验收5.4项目管理为保证工程质量,节约建设投资,缩短建设周期,尽快发挥投资效益,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政策,本项目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资本金制、工程招投标制、工程质量

57、监督管理制、项目环境监督管理制、项目筹资渠道多元化等制度。本项目成立项目管理小组,负责本项目的建设、运营和管理事务。项目管理小组内部实行严格的管理和明确的分工,其主要职责为: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日常行政工作及项目执行单位的接待与联络工作,组织项目的招投标工作;计划财务部门主要负责项目的财务计划和实施计划安排,与项目执行单位办理合同协议等手续,以及资金的使用安排和收支手续;施工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项目土建与安装施工的协调与指挥,施工进度与计划安排,施工质量与施工安全的监督检查以及工程验收工作;设备材料管理部门主要负责项目材料的订购、采购、保管及调拨等项工作;技术管理部主要负责项目的技术文件、技术档案的管

58、理工作,主持设计图纸的审核、处理有关技术问题及组织职工的专业技术培训、技术考核等工作。第六章 环保、消防、安全与节能影响评价6.1环境保护本项目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努力改善城镇生活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环境保护实行以防为主,综合治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控、防、治、管并施,坚持“三同时”、“三效益”、“三统一”的方针,使本项目生态建设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6.1.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3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 GB12523-905其他有关的标准和规范。6.1

59、.2本项目新增污染物和污染源1施工期在取土处及挖方、填方路段,会造成地表植被的破坏,不利于沿线的水土保持,但从总体看道路的建设不会对生物环境造成大的影响。2道路建成后,汽车排放的有害气体将对大气造成污染虽然影响较小,但随着机动车拥有量的增加这种影响也会相应加大。3沿线经过市区,部分城市建筑物及其公共设施与拟建道路发生干扰,必然要部分建筑物及沿线设施。施工期沿线较近的范围、城镇居民、办公场所等均会受到施工噪音和汽车尾气的污染,营运期还会受到行使噪音和粉尘的污染。所有这一切,均会对社会环境造成中度的不利影响。6.1.3防治措施从环保的角度考虑,选定路线方案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以确保将工程建设对沿线自然和社会环境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降至最低限度。1避开人口密集区、学校、机关、医院等环境敏感区;2在填方路段尽量设置取土场集中取土。非耕地、季节性河道可作为取土场首选位置。3弃土可选择在路线两侧深沟内,它既避免了随意弃土给自然环境造成的污染,又可增强路基的稳定性。4路基设计必须同时考虑与周边环境的协调。5为了进一步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在道路用地范围内要植行道树,一方面美化路容,另一方面可保护沿线生态环境。6在人口稠密的环境敏感区施工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施工粉尘对沿线居民的影响。施工中,大量建筑材料的调运及人员流动会增加施工段的交通量,势必使路段的拥挤度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