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课题2水的净化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46924477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07.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时训练】课题2水的净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时训练】课题2水的净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时训练】课题2水的净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课时训练】课题2水的净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训练】课题2水的净化(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课题2水的净化 1.分析(1)(6)各项术语的含义,指出与AC相关的项目。(将序号填入下面适当的位置)(1)溶解物质(2)沉淀、过滤(3)加热、煮沸(4)灌溉农田(5)降低产品和农作物的质量及产量(6)排放废烟A水的重要性 B水源污染 C水的净化A_;B_;C_。思路解析:A水是重要的溶剂,能溶解多种物质,用于灌溉农田;B水源的污染很严重,用污染过的水灌溉农田,降低产品和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C污染的水源必须净化,一般采用沉淀污染物然后过滤,或者加热煮沸的方式,实行水源净化。答案:(1)(4) (5) (2)(3)2.(1)硬水:含有较多_的水叫做硬水;软水:不含或含较少_的水叫做软水。(2)用

2、_可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通过_可降低水的硬度。(3)自然界的水都不是_,通过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操作,使水得到不同水准的_。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软水和硬水的概念及水的净化。答案:(1)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2)肥皂水 煮沸水(3)纯水 净化3.判断题(1)被污染的水,经过过滤后就可消除污染( )(2)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 )(3)人食用的自来水是经过沉淀、过滤、消毒等净化过程除去污染的水( )(4)过量放养鱼虾,也会造成水体污染( )思路解析:(1)过滤只能除去难于溶解的物质,过滤不能除去溶于水的污染物。(2)水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很大,但资源也很有限,必须节约

3、用水,否则会面临水资源的匮乏。(3)饮用自来水经过沉淀悬浮物、过滤悬浮物、消毒等,才能用于饮用,但不是污染过的水经过上述步骤。(4)大量放养鱼虾,不会导致水体的污染。答案:(1) (2) (3) (4)10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 2012年4月,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造成数以万计的人畜饮水困难。所以,我们要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 ( )A用淘米水浇花 B开发利用地下水C使用节水龙头 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思路解析:开发利用地下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一种方式,与节约用水无关。答案:B2.某同学实行过滤的实验操作,发现得到的滤液仍浑浊,

4、可能的原因有( )A.滤纸不够厚 B.液面低于滤纸边缘C.滤纸破损 D.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过滤实验操作的掌握情况。实行过滤实验时,必须注意“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壁;二低: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过滤器中液体要低于滤纸边缘;三靠: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一边,盛浑浊液体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答案:CD3.水污染主要来自( )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雨水和土壤接触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A. B. C. D.思路解析:工业生产中废渣、废液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5、是造成水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答案:C4.写出化学实验中水的三种用途_,_,_。思路解析:水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溶剂、洗涤剂和反应物。答案:作溶剂 作洗涤剂 作反应物快乐时光罗马名言大一:条条大路通罗马,平平坦坦大学路大二: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大学不是四年念完的大三:罗马已经建好,大学还没念完大四:罗马已倒塌,大学还在念30 分钟训练 (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一定是纯净物B.活性炭能够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C.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D.使用硬水对生活和生产有益思路解析: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无

6、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中可能混有可溶性杂质;长期饮用纯净水,对人有害无益,因纯净水中缺少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使用硬水会对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多麻烦。答案:B2. 供城市生活用水的自来水厂净水流程如图所示:过滤池的作用是 ,投药的目的是 。思路解析:此题联系实际的生活用水考查水的净化过程及原理。一般河水的净化程序为先除杂质,后消毒杀菌。即净化时首先在水中加入沉淀剂(如明矾),可使悬浮在水里的不溶性颗粒逐渐的沉降下来,并过滤除去固体杂质;然后加活性炭吸附水中的异味和小颗粒固体杂质;最后加入杀毒剂(如漂白粉、氯气等)进行杀菌消毒。解题的关键是充分利用图示信息,从工业净水的整个流程图开始进行逐项分析,对各

7、种净化水的方法、原理要熟悉。由过滤的概念可知,过滤池作用就是将不溶性的固体滤出;清水池中的水不能直接饮用,里面含有细菌和病毒,因此必须经过消毒杀菌后才能饮用。答案:滤去水中的固体物质; 消毒杀菌3.青少年的健康发育需要多种营养物质,如通过喝水就可以补充一些微量的营养元素,从这一角度考虑你认为下面哪种水更适宜于青少年饮用( )A.硬水 B.自来水C.蒸馏水 D.矿泉水思路解析:矿泉水中含有很多矿物离子,能够补充人体缺乏的很多矿物元素;硬水中钙镁离子含量太高,是致病的主要因素;蒸馏水中没有矿质元素,不利于人体对微量元素的摄入,自来水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不如矿泉水中高。答案:D4. 净化水的方法有:过滤

8、加明矾吸附沉降蒸馏消毒杀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 (A) (B) (C) (D)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水的净化方法及净化顺序。从净化结果的理解程度看,蒸馏它能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是对水净化程度最高的一种方法,但得到的水是纯净物,含营养元素少,不适合人们长期饮用,而生活用的自来水是含有叫多营养元素的混合物,故此法不适合;第一步应该是加明矾吸附掉水中的一些不溶性杂质和一些可溶性杂质;第三步应该是过滤除去不溶性的固体物质;第二步是消毒杀菌。答案:C5.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实验操作,哪一项可以将食盐水中的食盐结晶出来( )思路解析:将食盐水放在蒸发皿中加热,可使

9、水分蒸发得到固体食盐。答案:C6.原水(未经过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在水中撒些明矾,可除去水中的泥沙、悬浮物,使水变澄清;可用次氯酸(HClO)杀死细菌。氯气溶于水时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步骤如下: (1)可以除去水中的泥沙和悬浮物杂质的步骤为_(填编号)。(2)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_。思路解析:本题要根据题中提供的已知条件作答。在水中撒明矾,能使水中的悬浮物、泥沙形成沉淀,通过沙滤,使水变澄清。在已澄清的水中加氯气,氯气跟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能杀死水中细菌,使水成为能饮用的水。答案:(1)ABC(2)D7环境保护部2011年6月3日发布2010年中

10、国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爱护环境,防止水污染,刻不容缓。为此,某中学探究性学习小组对洲河的水质状况进行有关检测: 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杂质的操作是 。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常用的方法是 。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污水整治的力度,请你提出防止水污染的合理化建议(任写一条) 答案:过滤 煮沸 一水多用等合理答案9.璐瑶在学习中知道某些地区的水中溶有较多的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这样的水通常称为“硬水”,长期饮用会引起“大骨节”病。一次璐瑶参加“夏令团”,来到一个山区,这里的人好多都患有“大骨节”病,璐瑶怀疑这里的井水是硬水。你能帮她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检验井水是否是硬水吗?写出实验方法、现象、结

11、论。如果是硬水,为了减少“大骨节”病的发生,你能给当地人提供什么建议?思路解析:看似清澈的水未必是纯净物,其中可能会溶解许多可溶性的物质。镁和钙的化合物就是水中通常溶有的物质。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硬水,不含有或含有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如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硬水在加热或长久放置时,这些化合物会生成沉淀成水垢,使锅炉内管道受热不均匀,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生活中通过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中可用蒸馏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答案:实验步骤:(1)取水样;(2)向水样中加入肥皂,观察现象。实验现象:起浮渣(或不起渣)。实验结论:是硬水(或软水)。建议:少吃生水,饮用煮沸过的水。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