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云》教学设计(15篇)

上传人:xg****9 文档编号:46923086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92 大小:11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火烧云》教学设计(1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92页
《火烧云》教学设计(1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92页
《火烧云》教学设计(1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92页
资源描述:

《《火烧云》教学设计(1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火烧云》教学设计(15篇)(9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火烧云教学设计(15篇)火烧云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积累不同构词方法描写颜色的好词佳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神奇美妙,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二、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运用联想的方法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解题引入,明内容1、齐读课题。用“烧”字组词。2、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叫“火烧云”。3、播放课件:展示火烧云图片。火烧云ppt课件1.ppt(二)走进文本,抓特点1、听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可小声跟读,读顺。课

2、文情景朗读(四)火烧云.flv2、默读课文,你觉得火烧云怎么样?一句话回答。3、讨论交流: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了火烧云的什么特点呢?(颜色多、形状多)(三)走进文本,谈理解1、再读课文,理出层次。(1)学生接读课文、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2)交流理清层次:发生发展变化消失2、学习火烧云“发生”部分(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播放配乐画面。(2)默读课文,感受霞光的美丽和神奇。(3)想想作者是运用怎么样的语言为我们展示这美妙画卷的?3、学习火烧云“变化”的部分(第26自然段)(1)看看作者是怎么样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画出描写颜色的词语,透过这些词语,你看到了什么?(2)火烧云的颜色千

3、变万化,形状更是神奇莫测。画出描写火烧云变化的句子,再具体说说作者怎么把火烧云写活的。(3)仿照课文4、5、6自然段,也用比喻句的方法把自己想象出的火烧云形状变化说一说。4、学习火烧云“消失”部分(第7自然段)火烧云消失了,你的眼前、心里留下了什么?(四)走出文本、促发展小结:生活中,大自然里还有许多这样神奇的美景,只要你用心,你能听到花开的声音,你能看到雪花飘落的韵律。所以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去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美丽。(五)板书设计:霞光 映红万物总述整体渲染天空 像着了火火烧云 自然奇观颜色 丰富多彩分述 具体描写形状 变幻万千六、课后反思

4、本篇课文的语言准确,生动,描写出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莫测。教学过程中力图通过读,以及想象让学生感受到火烧云的美,通过想象、说话,引读等方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收到预期效果。不足之处在于大部分学生缺少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建议同学们平时生活中养成观察周围景物的好习惯。火烧云教学设计2一、谈话导入1说说看完图片后的感受。师导语:我们的地球母亲是个美丽而充满生机的星球,它有巍峨的高山,奔腾不息的大海,有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有风霜雪雨,有春夏秋冬总之,值得我们歌颂、赞美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你想把那个词送给我们的地球母亲呢?(诗情画意、蓝天碧水、春意盎然、碧水青山)2如果一个字

5、来形容地球妈妈,你会把哪个字送给她?(美)这节课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认识地球母亲的女儿火烧云,你们愿意吗?二、精读课文(一)勾画说读,识云“美”1上节课,我们初步感受了火烧云的美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好吗?出示中心问题:你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火烧云的美的?找出相关的地方画一画,说一说,读一读。2学生自主学习3交流(二)品读赏析,读“云”美。学习一二自然段重点环节预设:1天上的火烧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a抓住火烧云名字来历的句子,首先让学生思考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景象怎样,你从哪些词语中看出来的?从“红彤彤”“一直”体会火烧云的面积大,范围广,速度快。b在充分理解,感

6、知的基础上,提出哪一个词用得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一点,深入体会烧一字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美。(三)品读赏析,读“云”变。学习三六自然段重点环节预设1颜色a颜色多“红彤彤”“金灿灿”这两个叠词突出了“烧”时色彩的光亮;“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是两种色彩的融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是以拟物的方法,更生动、更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中的色彩在天空中都有。b颜色变化快引导学生抓住四个“一会儿”来体会颜色变化快。c火烧云颜色怎样,你能用一个四字词来概括吗?2形状变化a从四、五、六自然段中选择一段重点研读、感悟,其余两段放手让学生自学引导学生理清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层次:出现样子变化消失。引导学生体会

7、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变化快的特点深入理解文本。b你能不能用一个四个字的词来概括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快?(瞬息万变 变化多端 变幻莫测、变化多端、千姿百态、形态各异)c由扶到放,看云说话。(视频展示各种各样的火烧云)天空的火烧云瞬息万变,瞬间即逝,天空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它们可能发生怎样的变化呢?(四)、品读赏析,读“云”去。学习第七自然段重点环节预设:1恍恍惚惚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天空恍恍惚惚的?2孩子们此时是什么心情?带着这种舍不得的心情读一读。3教师小结:火烧云走了。正如地球妈妈所说,生活不缺少美,缺少的是美的发现。同学们,老师相信你们有一双火眼睛睛,只要你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大自然里会有更多的美

8、。三、课外延伸,知识积累。1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2写一写自己看到的美丽的云。3画一画自己看到火烧云,并配解说词。4抄一抄文中的好词佳句。5读一读课外书中写景的文章。(第一、二项作业必做,后三项作业中选一项)兴趣是一切学习的源泉。通过游戏猜字,引起学生的兴趣。生活即是语文,使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语文,并养成积累的习惯。字词是学习文章的最基本内容,扫除文字障碍学习课文的基础分层次的朗读要求为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喜悦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又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语文教学要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点。带着问题默读思考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以课件

9、导入,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尽情地表达自己的心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们看得认真,能很快进入课文情境。同时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情感基调。不动笔墨不读书,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反复读中引导学生品味、领悟,在实际的语言环境中,通过给烧换词这样的环节,使学生深入体会烧字的精妙课文中使用了三种方法表现色彩的繁多,使学生体会了词语的特点,学会了表达颜色的不同方法。促使学生将学过的知识整理、归纳,锻炼了概括能力,使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的条理性,深刻性。既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自学的习惯,又克服了课堂上不分轻重、平均使用力的弊端,提高了课堂效率。借助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

10、语言表达能力,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教给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激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又打开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明白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不同程度的孩子选择不同的作业,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火烧云教学设计3一、教材分析火烧云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过后夕阳西下时,天空中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人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自然景物的散文。从美学的角度看:全文结构完整统一,段层错落有序;内容丰富充实,更富于变化;语言有韵律有气势,瑰丽动人。因此,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好教材。通过学习本文,可以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提高学

11、生审美鉴美的能力。这篇课文共七个自然段,按火烧云变化来安排材料的。全文可分三大段:第一段写火烧云上来时,天空中的霞光使大地的一切都改变了颜色。第二段写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在不断变化着。第三段写火烧云下去了。全文紧紧抓住“变”来写的。首先写出火烧云上来时,它的霞光使小孩子的脸、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老头儿的胡子都在极短的时间内改变了本来的色彩,染上了一层神秘的颜色。抓住了五个“变”字,可以使学生理解晚饭过后人们看到“火烧云上来了”那种惊喜的心情,体味老人“笑盈盈地看着他的小猪”以及乘凉人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那开心的祝愿话的情感。从而感受到是火烧云这种自然现象给人们带来了

12、欢乐,带来了生活的情趣。接着写了火烧云颜色与形状的变化。变化之快、变化之多,是火烧云的特点。课文第三段用了“一会儿一会儿”说明了变化快,又暗示了色彩繁多。这四个“一会儿”构成一组排比句,可见天空颜色变化气势壮观,令人陶醉。课文中使用了三种方法表现色彩的繁多:“红彤彤”“金灿灿”突出了“烧”时色彩的光亮;“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是两种色彩的融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是以拟物的方法,更生动、更形象地说明了生活中的色彩在天空中都有。学习这一段时,抓住这些词语,让学生理解想象,可以使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瑰丽,激发学生的情感。课文第四至第七段写火烧云形状千姿百态,瞬息万变。“马是跪着的”,“

13、那条狗十分凶猛”,“一头大狮子也是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这些描写将火烧云如马、如狗、如狮的形态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一会儿变模糊了”,“忽然也不见了”,“接着看不到了”这些词句,反映了“马”、“狗”、“狮”变化匆匆,来无踪去无影的特点。最后写火烧云下去了。“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这一拟人句说明了火烧云好像在故意逗弄孩子们,也表现了孩子们对变化莫测的火烧云迷恋的情感。课文最后一句“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做为全文的结尾,与开头一句“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形成首尾呼应,使全文结构严谨,同时也再一次显示了火烧云变化的神速,说明了火烧云是在很短时间内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然而,

14、它留给人们的是欢乐与美好,迷恋与向往。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品味句子的意思,体味思想情感,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1.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这是一句开心的祝愿话。老人的胡子是银白的,在火烧云霞光的照射下,变成了金黄的,长金胡子的人是没有的,乘凉人用这句话表示对老人的美好祝福,充满了幽默与风趣,也表现了乘凉人喜悦心情。2.“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这句话一连用了四个“半”,不是表示左一半为紫,右一半为黄,也不是二分之一的紫,二分之一的黄,而是“紫”与“黄”,“灰”与“百合”色的混合体。其中紫色与黄色的

15、多与少,浓与淡,又可以形成许许多多的新调合的色彩。由此可见火烧云颜色变化很多。3.“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这句话中的“恍恍惚惚”是模糊不清,看得不真切的意思。天空恍恍惚惚的,是太阳落下去了,火烧云就要消失了的缘故。正因为如此,所以火烧云的形状是模糊的,既像这个,又像那个,这全凭人们的想象。然而这种自然现象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又是瞬息万变的,因此是似像非像的,很快就什么都看不清了。部分词语的意思可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笑盈盈:盈,充满。脸上充满了笑容。课文指喂猪的老头儿看见自己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那种高兴喜悦的样子。恍恍惚惚:看不真切,模

16、糊不清。火烧云: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课文指日落时的云霞。本课教学的重难点:1.理清作者成文的思路,了解文章的段落层次,是学习本文的重难点之一。课文分三大段:第一大段(12自然段)讲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第二大段(36自然段)讲火烧云变化着。其中第三自然段讲火烧云颜色变化快、变化多。第四、五、六自然段讲火烧云形状变化快、变化多。第三大段(第7自然段)讲一会儿火烧云下去了。课文第二自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是承接上文,点出这个火烧云是傍晚时的,太阳西落,首先照红了西边的天空,然后蔓延到东边。“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半句既点明了什么是火烧云,又引起下文,具体写天空

17、中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在教学中可重点分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帮助学生分段。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词句的意思,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本文的另一个重点与难点。(详见教材分析)二、教学要求1.使学生了解火烧云刚上来时的情景以及火烧云的颜色、形状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习课文分段的方法。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4.朗读课文,背诵部分指定课文。三、教学前准备幻灯片4张自制幻灯卡片2张四、教学时间(一)课时安排三课时(二)课时内容安排第一课时:自学生字、初读课文,置疑问难,学习分段。第二课时:分析理解内容。第三课时:指导背诵、片断练习,完成作业。五、

18、教案(第二课时)(一)课时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及口头作文能力。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背诵课文。(二)课前准备:幻灯片4张幻灯卡片2张板书设计六、教学提示1.教学中可使用幻灯片,帮助学生理解内容,发展学生想象能力。2.本课文质兼美,应指导学生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方法与手段,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朗读可以体会作者的情感,朗读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3.课后可以让学生仿照第三、四、五自然段的写法,写一片断,把读与写紧密联系起来。火烧云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

19、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课文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学重点 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特点。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预习提纲1、读课文,圈画生字词语,标出自然段,回答问题,找关键的词语、句子或段落,在旁边写出自己的感受;找出文中不理解的内容,提出问题。(1)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了?(2)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它的形成需要怎样的条件)?(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4)作者观察时有着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有

20、这样的感受(火烧云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这一特点的?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各有什么特点?(5)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2、 查找萧红及写作背景、火烧云等相关资料,观察云彩(或火烧云),简单记录。3、 整理预习笔记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在早晨或傍晚,我们经常会看到天空中出现一些美丽的云霞。这些美丽的云霞就叫火烧云,(板书课题:2、火烧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课,看看作家萧红是怎样把绚丽多彩的火烧云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二、预习交流1、指名分段(或分句)轮流朗读课文,检查学生预习情况。2、出示本课词语认读。笑盈盈高寿 红彤彤 葡萄 跪下 凶猛 狮子 庙

21、门镇静 揉眼睛 恍恍惚惚模糊 一模一样3、小组或同桌交流预习题4、汇报:解决问题(1)人们为什么将一种云称为“火烧云”?课文中的哪句话告诉我们了? (第2节)出示: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师: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学生读)师: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生:火烧云上来了,就像是天空中着了一场大火。着火的时候,火势特别大,特别猛。从这个“烧”字感受到火烧云上来时一定很快、很有气势。把句子中的“烧”换成“红”通不通?学生小声读一读,比较比较。既然通,作者为什么不用“红”,而用“烧”?(a避免重复b点题c与后文照应d写出

22、火烧云动感)学生朗读这句话。师:评价小结: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设计意图:抓住重点词“烧”让学生想象景象,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也为展现火烧云美丽的景色奠定了基础。)除了“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特点,这句话中还有哪些词也表现了火烧云的红?(红彤彤、一直、烧、好像着了火)边朗读边体会这些词的作用。(2)火烧云这一自然现象发生在什么时候?你从哪里看出来?(傍晚晚饭过后;夏季乘凉)(3)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

23、、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三、自主尝试、合作探究、导引释疑1、自主尝试: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导引释疑:课文的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霞光照在大地上的美是通过描写哪此景物来表现的?哪些词语最能体现这种变化?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2、汇报学习的情况指名读。评价。火烧云的资料交流补充。“火烧云”是云彩受夕阳照射而产生的,呈红色;“霞光”,指太阳落下地平线后,余光照射到云彩上又反射到地面上来的光。因此,傍晚被阳光照得红彤彤的云,叫“火烧云”;而火烧云反射到地面上来的光,叫“霞光”。小结:火烧云上来了,满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们要读出新奇,读出有趣!学生练读。

24、引读: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大白狗变成,红公鸡变成,黑母鸡变成,小白猪变成了,老爷爷的胡子变成。质疑:它们的颜色为什么都变了?为什么黑母鸡变成了“紫檀色”?(黑+红=紫,紫檀木就是那样的颜色。)人们对火烧云的出现是什么态度?(“笑盈盈”)请你带着笑意朗读第一段。3、自主尝试:师:作者观察火烧云时有着怎样的感受?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回答。“一时恍恍惚惚的,什么也看不清了。”什么是恍恍惚惚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4、小组学习: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看火烧云的人们会恍恍惚惚的?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写这一特点的?请大家自己读课文的第36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学生汇报是因为火烧云在不断发

25、生变化。从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来写它的变化这一特点。导引释疑:课文第几自然段描写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哪几个自然段描写了火烧云的形状?5、合作探究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各有什么特点?选择你喜欢内容认真读一读,画出相关的词语或句子,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感受。导引释疑(一)火烧云颜色的变化。我们小组读了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知道火烧云颜色变颜色变化(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师:“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_一样的_色。”这句话描述一下?师:火烧云就课文中这几种颜色吗?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苹果绿、桃红、玫瑰紫、石榴

26、红、杏黄、秋叶黄、黄瓜绿、草莓红、橘黄、橄榄绿)变化(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四个“一会儿”构成了排比句式,齐读,体会作用。师提示:除了表示变化快外,还表示了什么?(突出了颜色变化之多,之快。)合作探究:一般情况下,“一会儿”表示时间短,为什么在这里能表现出“变化多”呢?师生配合朗读。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师:真会用词。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

27、朗读)(二)火烧云的形状变化读了课文4-6自然段,我们体会到火烧云形状变化多而快。形状:变化(多):马狗狮子;变化(快):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合作探究:作者在描写时,描绘得真是精彩,一起来欣赏。(课件出示)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马是跪着的。师:读一读这两句话,比较它们有什么不同?师:再读读这两句话,想一想书上为什么选用第一句?学生交流。师:同学们很会思考,说的很精彩。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小结: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再来读四六自然段,边读边体会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的写作方法。不过这

28、次读老师有个要求,我们班很多同学的朗读非常好,我想请同学当配音演员分别为“马”、“狗”、“狮子”这三部分内容配音。学生配音。全体配音、引读质疑:是否发现这三段在结构上有什么相似之处?小结:按天空出现了什么火烧云的样子火烧云的变化来组段。(课件出示“天空出现了什么火烧云的样子火烧云的变化”)过渡:火烧云还有可能会变成什么?(动物、静物、植物、人类等)师: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这么快,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吗?(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师: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啊!(设计

29、意图:通过看、读、想、说、写。抓住火烧云颜色的变化,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并尝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自己的话来延续作者丰富而绝妙的想象,感悟作者对美丽的火烧云由衷的热爱。)(三)火烧云下去了小结:因为火烧云的颜色、形状变化如此之多,如此之快,所以作者说“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你怎么理解这句话?就在人们揉揉眼睛,恍恍惚惚中火烧云下去了。(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找出火烧云的强烈,变化之快,存在时间之短。)四、回归整体,激发情感师:学完了这篇课文,能不能说一句赞美火烧云的话呢?(设计意图:用赞美火烧云的话来检验对本课的掌握情况,学习把想法完整的说出来,培养学生的敏捷度和语言表达

30、能力。)质疑再探作者为什么能把火烧云写得这样美,这样逼真,给我们留下这样深刻的印象呢?四、内练外延1、仿照形状变化的句子,展开想象,按着“天空出现了”“什么样子的”“后来又怎么样了”的方式进行口语表达训练和写话训练。2、把你平时观察到的云彩的变化用一两段话写一写。第二课时一、回顾课文1、朗读课文2、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要“节外生枝”地去写霞光呢?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想想、议议)首先提出悬念,激发学生求知欲,再通过读、划、思议学习,印象会更深刻。3、学习写法,总结全文【引读四-六自然段】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朗读了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这一部分课文,通过朗读,我们

31、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按照这个顺序把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过程分别说说看。联想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来说。师:老师捕捉了一组火烧云变化的镜头,请同学来欣赏。(课件展示一组火烧云变化的图片)师:想象一下,它们像些什么呢?想象它的形状,你能不能也按照它的“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一顺序写一段话,一会儿我们集体交流。学生练笔。师:我们一起来交流,谁愿意先发言?生1、一会儿,天空中出现了一座座山峰,高低不平,连绵起伏,犹如珠穆朗玛峰一样雄伟、壮观。可一眨眼的工夫,就离我们远去了,而且越去越远。2、这时又跑来了一只大花

32、猫,猫的身上全是彩色的斑点。我还给它起了个好听的名点点。它趴在空中,好像在撒娇,想让人抱一抱它。3、快看啊,不知从哪里钻出了一群小猴子,那些小猴子的脸红红的,眼睛圆圆的,跳来跳去,仿佛运动员在认真地跳鞍马。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变成了一只小兔师:你们的想象太丰富了,说的真棒!总结:作者是怎样观察火烧云的?你从中学到了什么?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

33、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我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想象之丰富,写法之巧妙。这篇文章是以一个孩子的口吻进行描述的,这个孩子就是儿时的萧红,萧红又是谁呢?萧红()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女作家,原名张莹。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年在哈尔滨市第一女中读书,年出版与萧军合著的小说集跋涉。年到上海。年出版代表作生死场,鲁迅亲自为这篇中篇小说作序。年去日本养病,抗战爆发后回国投入抗日战争。年因患肺病,在香港逝世。下面则简单介绍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萧红以及对她影响极深的呼兰河。引发孩子们对这位作家的喜爱,并从而试图去阅读她的作品。4、选择自己喜欢的两个自然段背诵。二、积累内化1、小组内交流

34、预习笔记上的字词部分。2、检查预习(1)会认、会写的字。(2)、多音字:(3)近义词:反义词:3、写字指导4、积累词句(1)、仿说词练习红通通半紫半黄葡萄灰恍恍惚惚(2)仿说段的练习用上你们刚说的词,运用作者的写法说说我们这里的火烧云颜色的变化。(3)、 抄写表示颜色和形状变化的句子。(课后题)(4)、 仿写排比句子。三、迁移练习1、观察朝霞等自然景观,按顺序写朝霞的颜色和形状。2、搜集阅读萧红的作品。3、收集萧红的有关材料,组织一次萧红作品欣赏会。四、达标测评1、资源评价2、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1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_这样的顺序,具体生动地描写了火烧云颜色、形状_和_这两个特点,表达了作

35、者_的思想感情。2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_。大白狗_。红公鸡_。黑母鸡_。喂猪的老爷爷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_。他刚想说“_”,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_。”火烧云教学设计5【教学目标】1、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会5个生字,理解6个词语的意思,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3、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4、会把提纲补充完整,并按提纲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教学重点】会把提纲补充完整,并按提纲背诵课文。【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在仔细观察的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及磁带

36、、作业本。【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5个生字,理解“紫檀色、笑盈盈、高寿、红彤彤”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能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较流利地读给同学听。3、理清作者描写火烧云的顺序,初步了解课文内容。4、感受火烧云上来时霞光照到地面所产生的奇丽景象。教学重点学会生字词,读通课文。难点把握理解在霞光映照下地面上色彩的变化为什么会不一样。教学准备小黑板、录音机及磁带、作业本。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神奇的,给了我们许多美好的感受和回忆,那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美丽的自然现象呢?(生说)是呀,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大自然是那样的瑰丽。今天,

37、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欣赏美丽神奇的火烧云。(出示课题,有条件的可让学生欣赏图片或课件。)读了课题,你心中产生了哪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二、自学课文1、出示自学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边读边思考感兴趣的问题,试试自己能解决多少问题。(允许同桌或小组讨论。)2、检查、反馈、交流: 通过自学,你已经会读哪些生字和词语了?(指名中下生读一读)根据朗读情况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檀”读 tn,不读 ti;“寿”读 shu,不读 su;“彤”读 tng,不读 dn。 会读还要会写,把这些生字工工整整地在旁边写一写。如果你觉得哪个字容易写错或要提醒同学们的,请你把它写到黑

38、板上来。 同学们学得不错,想不想跟着录音轻声读一读课文呀?(播放课文录音。) 火烧云很美,课文写得也很美,请你再读一读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读完后指名几位同学读。 鼓励学生大胆地站起来和同学们交流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不要求全面,只要是自己的学习所得)同学们多会学习呀,相信你们读完课文后会有更多的收获。3、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作者观察火烧云的顺序是怎样的?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吗?结合回答板书:上来、变化、下去 你对火烧云感受最深的是什么?结合学生回答,教师板书:霞光、颜色、形状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自然段。三、学习“霞光”部分1、师范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在大地上,你发现地

39、面上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你能用笔把这些变化找出来吗?板书:大白狗红红公鸡金黑母鸡紫檀色白胡子金从这些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是霞光照在地面上使颜色在变。)这些颜色为什么变得不样?3、是呀,霞光映照在大地上,一切都变了,你能想象出还会有哪些变化吗?用“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在大地上,( )变成( )的了。”的句式说一说。4、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呀,霞光映照地面的景色这么美,简直是一个童话世界,如果你也被这一片霞光所包围,你的心情怎样,你又想说什么呢?说得真好,你们能把这些感受用朗读表达出来吗?(学生尽情地朗读后,指名读一读,齐读。)5、作者不是直接写火烧云,而是写了霞光,你觉得这样写好吗?(这样写不仅

40、准确细致地描绘了霞光的颜色,而且描写了霞光映照在地上的生动景象,具有渲染烘托的作用和先声夺人的效果。)四、课堂小结五、作业1、抄写生字词语每个3遍。2、完成课堂作业本第2题。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部分,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2、初步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会仿照课文写想象片段。3、知道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形状变化快的特点,感受火烧云的景色美。教学重点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仿照课文写想象片段。难点把握学会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来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课前准备小黑板、录音机及磁带、课堂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同学们,火烧云上来时,霞光使大地的一切

41、颜色都变了,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童话世界之中。这么耀眼的霞光,不光使地面镀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连天上的云也变得更迷人了,你瞧出示句子: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天空着了火。二、学习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部分1、指名读句子:你觉的这句话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烧”字用得贴切,在句子中有扩展、蔓延的意思,既写出了火烧云的颜色是红色的,又写出了火烧云的动态和气势。)引导: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把这些云叫做(火烧云)2、自由读读描写火烧云变化的自然段,说说火烧云的什么在变化。(颜色形状)3、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你从天空中找到哪些颜色呢,用“ ”划出来。你有什么感觉?(颜色真多呀

42、!) 这么多的颜色,怎样把它印在脑海中呢?试着把这些颜色分分类,说说为什么这样分。(A、红彤彤、金灿灿;B、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C、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引导:“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 )一样的( )色。”这句话描述一下 。 天空中是不是只有这些颜色?你是从哪句话中看出来的?(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引导: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玫瑰红、苹果绿、辣椒红) 你还能用其它几种形式来说说天空中的颜色吗? 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

43、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五光十色、五彩缤纷) 真会用词。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学生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指名两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同学闭眼,听读,回忆,欣赏。) 火烧云颜色除了多这个特点外,还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四个“一会儿”)过渡:火烧云色彩如此缤纷,那它的形状变化又怎样。4、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默读描写形状变化的部分,形状变化又有什么特点?(多:马、大狗、大狮子;快:一会儿、忽然、接着)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这马的样子是怎样的?板书:样子它是怎样变化的?板书:变化它又是怎样消失的?板书:消失教师引读。

44、你觉得这里什么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想象,表达的形象,情景的有趣。如:火烧云出现时“马头向南,马尾向西,跪着”的静态形态美;“马腿伸开了,马脖子也长了”的动态变化美等) 指导朗读:谁能把这种有趣的情景用朗读表达出来。 自己读读“大狗”、“大狮子”的部分,你觉得哪里描写得也很有趣?重点让学生体会:“那条狗十分凶猛大狗也不见了。”的生动情景美。“跟庙门前的大石头狮子一模一样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的形态美。 把自己觉得最有趣的情景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听。 你觉得天空中还会出现怎样的情景?请你学着作者的写法,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的顺序把你的想象写下来?(大约5分钟)写完后指名交

45、流。 同学们想象得真美!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吗?(千变万化、千姿百态、形态万千) 火烧云的形状如此有趣,谁想用朗读带着同学们再去享受一番。指名读。三、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了火烧云绚丽缤纷的色彩和千姿百态的形状,希望能给你留下美好的回忆。四、作业1、摘录你所喜欢的句子。2、完成课堂作业本第3题。第三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火烧云下去的部分,使学生对火烧云这一瑰丽的自然现象产生留恋感。2、巩固本单元训练目标,会补充提纲,并按照提纲熟练地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教学重点会补充提纲,并按照自己补充的提纲熟练地背诵课文第36自然段。难点把握如何补充提纲。

46、课前准备课堂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火烧云在你的脑海中留下怎样的印象,能把你脑海中的火烧云说给大家听一听吗?(指名说)引导:确实,正如同学们所说的,火烧云很美,可是一会儿工夫,火烧云就下去了。二、学习火烧云下去的部分1、自由朗读第7自然段,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2、交流反馈: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你是怎样理解“恍恍惚惚”的?(指看不真切)这说明什么?(火烧云瞬息万变) “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孩子们看累了,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想沉静一会儿再看,火烧云却下去了,这时他们的心情怎样?(留恋、惋惜)

47、谁能把孩子们那种留恋的心情读出来?指名读。3、引导:是呀,这么美的景象,一转眼就消失了,怎能不使人留恋呢?不过,细心的作者已经用优美的语言把火烧云最为绚丽的.一刻摄录了下来。让我们随着录音再一次去领略一下吧。(学生闭眼,播放课文录音。)三、指导学生按提纲背诵引导:同学们已经被陶醉了,我们试着把课文背出来好吗?1、要想既快又准确地背课文,就要列背诵提纲。学生边想边填课后第3题的提纲。(提醒学生“马”、“狗”、“狮子”的部分可以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词、句填写,而不是照抄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尤其重视中下生。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列的提纲,学生讨论补充完善。3、按提纲背诵第36自然段: 先尝试着按照提纲

48、背诵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然后同桌互相背,互相纠正。 指名背一背。 你能按照提纲把其它的几个自然段也背出来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 谁来尝试着背36自然段。指名中上学生背。 全班学生一起背。开小火车背,每个学生背一个自然段。4、小结: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能把课文背出来了。相信火烧云那美丽的景色,作者那优美的文字都已经深深地印在了你们的脑海中了。是呀,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奇丽景象,就会发觉我们的世界原来是这样美丽,我们的生活是那样的幸福和多彩呀!愿你们用明亮的眼睛、美好的心灵不断地去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教学

49、后记】火烧云这篇课文描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再现了火烧云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人们看到火烧云的喜悦心情。文章按照火烧云“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个顺序写的,对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作了细致的描写。在讲解这篇课文时,我采取了“尝试教学法”,并在教学中注意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使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学生的心理活动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火烧云教学设计6平定县实验小学教师冯丽琴教学目的:1.在品读中了解火烧云随时间顺序变化发生颜色、形状变化的特点。2.读写结合训练点:通过学习课文,运用丰富的想象力、积累文中好词好句学会描写景物变化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了解火烧云颜色、

50、形状的变化,以此作为仿写点。教学过程:一、品读火烧云颜色变化的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由快速读第3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并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2.指名说出找到的颜色词语。(课件配图)3.火烧云有这么多的颜色,你想用哪些四字词来形容呢?4.既然颜色这么美,我们能把它读美吗?(小组内读,派代表赛读)5.这么多描写颜色的词,谁已经把它记住了?按课文内容填空。(出示课件)填一填: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的,一会儿()的,一会儿(),一会儿()。葡萄()、梨()、茄子(),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6.火烧云的颜色除了变化多,还有什么特点呢?

51、观察句子,找一找体现这个特点的词语。(颜色变化快,找出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的排比句式) 7.天空仅仅是这些颜色吗?你还见过有哪些颜色?课件出示:说一说红通通黄澄澄半紫半黄半金半红茄子紫萝卜红过渡:火烧云的颜色是如此的色彩斑斓,瞬息万变,那么它的形状变化又有什么特点呢?二、品读火烧云形状变化的段落1.小组合作学习第4-6自然段。组内互相说说你喜欢哪一个句子?为什么?你看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什么特点?2.小组长汇报。师小结:火烧云形状变化多,有时候是马,有时候是狗,有时候是狮子,而且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真是有趣!师:火烧云已经变化这么多了,会不会还有更多的变化呢?生:火烧云这么会变,变成小绵羊多

52、好。生:也有变成花、草、树木师: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你能用知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吗?生:变化多端、绚丽多姿、变化莫测、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3.师提问:你们积累的词语可真多!火烧云除了形状多变,你还看出有哪些特点吗?生:变化快!找一找体现变化快的词语并用直线画出来。(体现变化快的词语: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4.你还能说说形容时间变化快的词语吗?(一瞬间、一刹那、霎时)5.带感情朗读课文。师:火烧云颜色、形状的变化如此美妙,我们带有感情地再去读一读吧!过渡:火烧云不仅颜色多样美丽,形状也丰富多变,大家一起把这美丽的景色永远留住吧!三、仿写练习1.课件出示提示

53、:按照时间变化的顺序,运用本课积累的好词,抓住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特点仿写一段话。用一用:红通通黄澄澄半紫半黄半金半红茄子紫萝卜红一会儿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一瞬间一刹那霎时2.展示你的小作品。火烧云教学设计7教学目标:1、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多且快的特点,欣赏大自然的瑰丽景色,体会人们看到火烧云时的喜悦心情。2、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学重点及难点:1、了解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的变化多且快的特点。教学用具:多媒体,黑板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上节课我们初学了火烧云,并按出现变化消失给课文分了段落。1、那么什么样的云叫火烧云?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3、媒体出示云和句子

54、)这句话中的烧字改成红字,通不通?为什么?2、学生交流:(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这样的云叫火烧云。)4、小组讨论,交流:(A红与红彤彤意思重复了。B题目是火烧云,用烧照应了课题。C烧字写出了云向东蔓延的动态。D烧和着了火相照应。)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体会烧字的准确性。二、学习第一节:过渡:火烧云上来,天空就好像着了火,那么火烧云上来时,什么发生了变化呢?1、师:是哪位神奇的魔术师使它们发生了变化呢?2、自由读第一节,思考并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实物投影)3、交流:人动物(板书)4、交流;霞光(板书)感情朗读,读出人们看到火烧云喜悦的心情三、学习第二段(第一层):

55、过渡:那么火烧云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学习第二段。板书:颜色形状2、师范读(媒体显示)5、师问:什么是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媒体出示)让学生知道是两种颜色相互混合、融合在一起的色彩,它或浓或淡,或深或浅,说明它的颜色特别多。1、默读第二段,把它分两层,两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交流:第一层(第3节)写火烧云颜色的变化,第二层(第46节)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媒体出示表格),自由读课文,找出文中写火烧云颜色变化多且快的词语,填在书上多媒体出示:多、快4、火烧云变化多变化快颜色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形状马、大狗、大狮子一会儿、过了两三秒

56、钟、忽然、接着、一转眼6、交流,(媒体出示答案)7、游戏:比一比,谁的词语多:(照样子说词语)红彤彤、半紫半黄、梨黄、小组准备、交流8、感情朗读,感受火烧云那美丽的色彩A教师引读;一生学老师样领读B全班齐读,能背就背火烧云教学设计8【教材分析】火烧云一文是著名女作家萧红写的。是一篇自读课文。课文描写了日落时晚霞的美丽景象,全文以“变”字统领全篇,且节节有“变”,使自然之美、人与物之美在“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之作。【设计理念】火烧云一课写了晚饭后火烧云从出现到消失过程中颜色和形状的变化。我根据本单元的单元导读要求重点在于 “注意积累材料”和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运用讲授法,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不同形式和层次地阅读和交流等,帮助学生理解字、词,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教学目标】、认识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边读课文边想象火烧云的奇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自然景象的心境。【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地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及形态的变化的;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