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的质量分析中药学专业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6899582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6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的质量分析中药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的质量分析中药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的质量分析中药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资源描述:

《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的质量分析中药学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的质量分析中药学专业(2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的质量分析目 录摘要I-II1前言12材料与仪器22.1仪器22.2药品和试剂23方法与结果33.1橙皮苷的含量测定33.2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53.3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测定84结果分析104.1橙皮苷含量测定的结果分析104.2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的结果分析114.3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的结果分析125结论12参考文献13综述15致谢23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的质量分析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贮藏年限对中药新会陈皮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中国药典(2015版)的研究方法,选取贮藏年限分别为2年、4年、5年、6年、7年的新会陈皮,进行以下几项的研究:1.橙皮苷的含量测定:按照中国药典(20

2、15版)中陈皮项下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测定;2.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的消解处理,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中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进行测定;3.黄曲霉毒素测定:按照中国药典(2015版)曲霉毒素测定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1. 橙皮苷的含量测定:各贮藏年限新会陈皮药材中的橙皮苷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3.5 %),贮藏年限为7年的新会陈皮橙皮苷含量最高,贮藏年限为2年的新会陈皮橙皮苷最低;2. 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除了Cu以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且各贮藏年限新会陈皮的微量元素含量变化不大;3. 黄曲霉毒素测定:各贮藏年限的新会陈皮样品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结论:随贮

3、藏年限的延长,新会陈皮中的橙皮苷含量有所增加,且均符合药典标准,微量元素含量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黄曲霉毒素含量也仍符合药典标准。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橙皮苷;微量元素;黄曲霉毒素。Analysis the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Different Storage Period With Xinhui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quality from different sto

4、rage period in dried Xinhui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method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 edition) , Xinhui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with storage period of 2 years, 4 years, 5 years, 6 years and 7 years was selected for the following studies: 1.Hesperidi

5、n content determ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method of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 edition) under the Xinhui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content determination method. 2. Trace elements content determination: The samples were digested by microwave digestion method and determined by inductivel

6、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in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 edition). 3. Aflatoxin determ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Pharmacopoeia (2015 edition) aflatoxin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detection. Results 1. Hesperidin content determination: The content of hesperidin in Xinhui Perica

7、rpium Citri Reticulatae of different storage period was in accordance with pharmacopoeia standard ( 3.5 %) and the content of hesperidin in Xinhui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of 7 years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content of hesperidin in Xinhui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of 2 years was the lowest

8、. 2. Trace elements content determination: Except Cu, the contents of other heavy metals in Xinhui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pharmacopoeia standards, and the contents of trace elements in Xinhui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had little change in different storage period.

9、3. Aflatoxin determination: Aflatoxin was not detected in Xinhui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storage period. Conclusion The content of hesperidin in Xinhui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storage life, and all of them we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10、pharmacopoeia standard. The content of trace elements did not change greatly, and the content of aflatoxin still met the pharmacopoeia standard.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 (ICP-MS); Hesperidin; Trace elements; Aflatoxin.II1前言广

11、陈皮是我国岭南地区著名的传统中药材,是十大广药之一1。据中国药典(2015 版)2记载,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其药材可分为陈皮及广陈皮2。广陈皮正品为茶枝柑(Citrus reticulata Chachi)的干燥成熟果皮,主产于广东新会,又名新会陈皮。具有理气健脾、和胃止呕、燥湿化痰等多种功效3。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南宋医学家陶弘景谓:“橘皮疗气大胜, 须陈久者良”4,为此,有不少学者因其“陈久者良”的说法对不同贮藏年限的陈皮进行质量上的比较。在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方面,不同学者所得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的研究结果表明

12、陈皮中的橙皮苷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而有的研究结果则与其截然相反,橙皮苷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现降低趋势;迄今为止,对于不同贮藏年限陈皮在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变化上尚未有一致的结果。在挥发油含量测定方面,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陈皮挥发油的种类和含量是否随贮藏年限的变化而产生变化依然存在异议。在药理作用方面的结果则相对比较统一,大多数结果均表明贮藏到一定年限的陈皮其药理作用比短于其贮藏时间的陈皮要好。但对于贮藏年限对新会陈皮中微量元素和黄曲霉毒素含量的影响尚未有报导,为了更全面的探究贮藏年限与新会陈皮质量的关系,本次实验对不同贮藏年限的新会陈皮进行了橙皮苷、微量元素和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测定,为新会

13、陈皮的质量标准研究方面提供科学依据。2材料与仪器2.1仪器表1 实验仪器仪器厂家型号500 g手提式中药粉碎机浙江省温岭市创力药材器械厂CF-10A真空干燥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DZF-6020万分之一天平SHANG PINGFA2004N十万分之一天平METTLER TOLEDOXS105Dual Range超纯水组合英国ELGAFlex2+Micra超声波清洗器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有限公司AS-B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HHS-21-8赶酸仪DigiBlock ED16Lad Tech微波消解仪意大利MilestoneETHOSUP12ICP-MSAgilent

14、 TechnologiesAgilent7900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800BVector(柱后衍生仪)美瑞泰克科技有限公司Analysis, Single pump, knitte高效液相色谱仪北京普源精仪科技有限责任公司L-30002.2药品和试剂新会陈皮:广州至信中药饮片公司(批号:S161101、S141101、S130901、S121101、S111001 产地:广东新会);橙皮苷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所(批号:110721-201617);单元素标准溶液:国家有色金属及电子材料分析测试中心;黄曲霉毒素混合对照溶液(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

15、2):安捷伦科技有限公司;五氧化二磷(分析纯);石油醚(6090 );甲醇(分析纯);甲醇(色谱纯);醋酸(色谱纯);乙腈(色谱纯);浓硝酸(优级纯);过氧化氢(优级纯);氯化钠(分析纯);超纯水:广州至信中药饮片公司自备。3方法与结果3.1橙皮苷的含量测定3.1.1标准品的制备取橙皮苷对照品,用五氧化二磷在室温下减压干燥12 h,利用万分之一天平精密称取适量置于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甲醇后,超声使其溶解完全,冷却至室温,再用甲醇稀释至容量瓶刻度,摇匀,利用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制成1 mL约含橙皮苷0.4 mg的标准溶液,备用。3.1.2样品的制备利用中药粉碎机将各贮藏年限的新会陈皮样品进行粉碎,放

16、入电热恒温干燥箱内,温度设定为50 ,烘干2 h,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备用。用万分之一天平精密称取各贮藏年限的新会陈皮粗粉1 g,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石油醚(60-90 )80 mL,置于恒温水浴锅中加热回流3 h,弃去石油醚,待药渣挥干后加入甲醇80 mL,继续加热回流直至提取液无色,冷却至室温,过滤至10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少量多次洗涤容器,洗液滤入同一容量瓶中,加甲醇至容量瓶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制得样品溶液备用。3.1.3测定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15 版)中陈皮项含量测定的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测定时,按3.1.4色谱条件设定仪器,精密吸取按上述方法制备的标准溶

17、液和样品溶液各5 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峰面积,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橙皮苷在新会陈皮中的含量。3.1.4色谱条件色谱柱:Sepax GP-C18(4.6 x 250 mm,5 m);流动相:甲醇-醋酸-水=35461;检测波长:283 nm;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 ;进样量:5 L。(见图1)ABA对照品 B样品 1橙皮苷图1 新会陈皮陈皮HPLC色谱图3.1.5结果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的橙皮苷含量测定结果如下(见表2)。表2 不同贮藏年限陈皮的橙皮苷含量陈皮贮藏年限橙皮苷含量(%)2年3.74年4.05年4.56年4.77年4.93.2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3.2

18、.1标准品的制备精密量取Hg单元素标准贮备液,用5 %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配制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Hg1(0.2 ng/mL)、Hg2(0.5 ng/mL)、Hg3(1.0 ng/mL)、Hg4(2.0 ng/mL)、Hg5(5.0 ng/mL)。精密量取适量的各元素标准贮备液,用5 %硝酸溶液稀释至刻度,配制多元素混合标准溶液A1(1 ng/mL)、A2(5 ng/mL)、A3(10 ng/mL)、A4(20 ng/mL)、A5(50 ng/mL)。3.2.2内标溶液的制备量取适量的Sc、Ge、Rh、Tb、Lu标准贮备液,用5 %硝酸溶液稀释成浓度为10 ng /mL的内标溶液。3.2.3样品

19、溶液的制备本实验采用的消解方法是微波消解法:利用万分之一天平精密称定各贮藏年限的新会陈皮样品粉末0.5000 g(精确到0.0001),将其置于微波消解溶样罐内,并将各个样品编号。每个消解溶样罐中分别加入浓硝酸8 mL,过氧化氢2 mL,盖上内盖,旋紧外套,实现密封操作。将样品放入微波消解仪中,按照微波消解仪的操作规程对样品进行消解处理。待消解完全后取出,利用赶酸仪得到驱酸完全的样品(即红棕色蒸气完全挥发),取出处理完的样品,静置冷却至室温。将所得样品用适量超纯水转移至塑料容量瓶,并少量多次冲洗消解罐,洗液倒入同一容量瓶中。最后利用超纯水将样品溶液定容至25 mL。按照上述操作方法,制得空白对

20、照溶液。3.2.4测定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15 版)中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2进行测定,采用标准曲线法计算得样品溶液中各元素的含量。其中,Na、Mg、Al、K、Ca、V、Cr、Mn、Fe以Sc为内标,Co、Ni、Cu、Zn、As、Se、Sr以Ge为内标,Ag、Cd以Rh为内标,Ba以Tb为内标,Hg、Tl、Pb以Lu为内标。测定时,将仪器的样品管插入样品溶液中进行测定,取3 次读数的平均值,从标准曲线上计算得相应的浓度,扣除相应的空白溶液的浓度,计算各元素的含量。3.2.5标准曲线的制备仪器的内标进样管在仪器工作过程中始终插在内标溶液中,按照浓度依次递增的顺序,依次将仪器的样品管插入各浓度

21、的标准品溶液中进行测定,以3 次读数的平均值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见表4)。表4 微量元素检测回归方程重金属元素回归方程相关系数RNaY=10.9299X+0.61380.9476MgY=5.6834X+0.00820.9958AlY=1.5312X+0.00390.9778KY=3.9415X+0.18670.9789CaY=1.1638X+0.72830.9976VY=81.5134X+0.00130.9998CrY=111.1461X+0.24860.9999MnY=44.2115X+0.00540.9998FeY=92.2162X+0.51360.9911CoY=230

22、.8883X+0.00420.9999NiY=64.1349X+0.01520.9999 CuY=184.4355X+0.05300.9996ZnY=22.6265X+0.01180.9983 AsY=14.6209X+1.99990.9998SeY=0.6687X+1.30780.9995SrY=56.8251X+0.00940.9999AgY=9.2285X+9.20640.9996 CdY=2.8126X+2.26410.9998BaY=0.7912X+2.16220.9995 HgY=11.9063X+4.85690.9932T1Y=26.2930X+1.52870.9999PbY=1

23、8.8827X+0.00150.9997测试数据X表明,各重金属元素在实验选用浓度区间与信号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3.2.6结果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的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结果如下(见表5)。表5 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微量全元素含量(mgkg-1)微量元素贮藏年限2年4年5年6年7年Na130.442228.68145.938269.38776.221Mg527.523603.670754.847637.810560.438Al19.92326.21424.13328.28822.677K10628.11213862.8856590.91714624.55110863.397Ca0.0000.0000

24、.0000.0000.000V0.1110.1010.0990.1290.084Cr3.8162.8552.6323.5892.656Mn6.1418.83619.0907.9419.366Fe57.26157.44650.13563.92655.718Co0.0390.0500.04200.0550.052Ni0.6201.9070.5941.3610.908Cu10.60929.6561.80429.6473.055Zn7.1048.6277.50313.2766.721As0.0430.0970.1050.1070.088Se0.0060.0930.0230.0320.053Sr11.1

25、4626.56416.24119.45828.893Ag0.0080.0070.0040.0090.005Cd0.0190.0230.0260.0210.029Ba12.89610.28717.5427.62519.028Hg0.0620.0450.0470.1970.083T10.0030.0030.0060.0040.006Pb0.1480.1760.2760.2710.1443.3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测定3.3.1标准品的制备精密量取黄曲霉毒素混合对照品溶液1 mL(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黄曲霉毒素G2标示浓度分别为1.0 L/mL、0.3 L/mL、1.0 L/m

26、L、0.3 L/mL),将其置于10 mL容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容量瓶刻度,再精密称取该溶液1 mL,置于50 mL容量瓶中,用70 %甲醇稀释至容量瓶刻度,即得标准品溶液。3.3.2样品溶液的制备利用万分之一天平精密称取样品粉末5 g,过二号筛,加入氯化钠3 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 %甲醇溶液50 mL,超声提取30 min,离心5 min(离心速度3000转/分钟),精密量取上清液10 mL,置50 mL量瓶中,用超纯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用玻璃纤维滤纸滤过,量取续滤液25 mL,过免疫亲和柱,流速每分钟3 mL,用超纯水20 mL洗脱,洗脱液弃去,使空气进入柱子,将水挤出柱子,

27、再用1.5 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置2 mL容量瓶中,用超纯水稀释至容量瓶刻度,摇匀,即得样品溶液。3.3.3测定方法依照中国药典(2015 版)中黄曲霉测定的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测定。测定时,分别精密吸取按3.3.1方法制成的混合对照品溶液5 L、10 L、15 L、20 L、25 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3.3.4的条件设定仪器,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为纵坐标,进样量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另精密吸取按3.3.2方法制成的样品溶液20-25 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按3.3.4的条件设定仪器,测定峰面积,利用标准曲线,读出样品中相当于黄曲霉毒素B1、黄曲霉毒素B2、黄曲霉毒素G1、

28、黄曲霉毒素G2的量,计算,即得。3.3.4色谱条件色谱柱:Catalog No.1612124(4.6 x 250 mm)C18;流动相:甲醇:乙腈:水=35:15:50;流速:1 mL /min;柱温:30 ;荧光检测激发波长:365 nm,发射波长:450 nm;进样量:10 L。(见图2)。ABCDA空白对照 B黄曲霉混合对照 C陈皮样品 D陈皮样品加对照品混合溶液图2 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色谱图3.3.5结果5个批次的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样品中均未检测到黄曲霉毒素G2,G1,B2,B1。4结果分析4.1橙皮苷含量测定的结果分析本实验采用的是中国药典(2015 版)陈皮项下的含量测定方法。

29、从5批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的橙皮苷含量测定结果看出,贮藏年限为7年的新会陈皮橙皮苷含量最高,贮藏年限为2年的新会陈皮橙皮苷最低。所有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的橙皮苷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3.5 %),且新会陈皮中橙皮苷的含量随贮藏年限的延长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新会陈皮主含黄酮类成分,且该类成分有丰富的药理活性5,在本实验之前,已有不少学者对于不同贮藏年限陈皮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但不同学者研究得出的结果并不统一。在橙皮苷含量变化方面,大致可分为两种观点:陈皮中橙皮苷含量变化与贮藏年限呈正相关和陈皮中橙皮苷含量变化与贮藏年限呈负相关。本次实验结果与前者观点相同,新会陈皮贮藏时间越长,橙皮

30、苷含量越高。测定的差异可能来源于陈皮采收时间早晚、陈皮样采集地点远近、橘子果树树龄高低、陈皮药材加工方法难易以及制成陈皮药材后进行的商品流通速度快慢等各方面不确定因素。要确保仅贮藏年限单一影响因素来测定橙皮苷的含量仍存在一定难度,贮藏年限对于新会陈皮的橙皮苷含量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前人对于陈皮药材贮藏时间不同所造成的橙皮苷含量变化的原因也存在较大分歧,目前仍未获得统一定论。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从陈皮所含活性成分进行探究,尹青娟6认为伴随着陈皮贮藏时间的增加,陈皮自身含有的挥发性成分不断减少,即对于分离橙皮苷的阻碍作用慢慢减小直至消失,因此,橙皮苷被提取的充分程度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好。从橙皮苷

31、的化学结构进行探究,曹臣等7认为,橙皮苷是黄酮类苷的一种,由芸香糖基连接橙皮苷元而成,通过贮藏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芸香糖基与橙皮苷元结合,生成更多的橙皮苷,从而实现黄酮类成分含量的不断上升。王福等8发现陈皮在贮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被黑曲霉等真菌所侵染,之后此类真菌在药材内会因代谢活动,使橙皮苷等黄酮类成分含量在药材中随贮藏年限不断累积。 4.2微量元素含量测定的结果分析中国药典(2015 版)中规定检测的重金属元素有砷(As)、汞(Hg)、镉(Cd)、铅(Pb)、铜(Cu)五种元素。由表5可以看出,新会陈皮的As含量在开始时随着贮藏年限的延长呈现上升趋势,贮藏年限为6年限的新会陈皮中As

32、含量最高,从7年限开始降低; Hg含量与As含量的趋势基本相同,贮藏年限为6年限的新会陈皮的Hg含量最高,随后降低; Cd含量在贮藏年限的延长中没有产生太大变化,各年限的含量都比较接近; Pb含量在贮藏年限为2年限的新会陈皮中最高,在贮藏年限为4年限的新会陈皮中最低,从贮藏的第5年开始,Pb含量随着贮藏年份的增加有所上升,但相比于贮藏2年的新会陈皮而言,Pb含量降低了很多。Cu含量在各年限的新会陈皮中差别较大,且没有呈现出规律性变化。通过所得数据与药典标准进行比较,Cu20 mgkg-1,不符合标准;As2 mgkg-1,符合药典标准;Cd0.3 mgkg-1,符合药典标准;Hg20.2 mg

33、kg-1,符合药典标准;Pb5 mgkg-1,符合药典标准。除了Cu以外,其他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在本次实验中,除了5种重金属以外,还检测了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的钙(Ca)、镁(Mg)、钾(K)、钠(Na)、铁(Fe)、铬(Cr)、锰(Mn)、锌(Zn)、锶(Sr)等22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各贮藏年限新会陈皮的微量元素差异较大,特别是Na、Mg、Al、K、Cr、Mn、Fe、Cu、Zn、Sr,其中贮藏年限为6年限的Na、Mg、Al、K、Cr、Fe、Zn元素含量最高,4年限的Cu、Fe含量最高,5年限的Mg含量最高,6年限的Na、Zn含量最高,7年限的Sr、Ba含量最高。其中

34、,结果显示新会陈皮中Cu含量差异较大,笔者认为其可能与新会陈皮产地的土壤中Cu的含量和农药残留等因素有关,并就此查阅了相关文献。林乐维等9对新会陈皮种植基地的环境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各项指标均低于国家GB15618 -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土壤条件符合GAP种植基地的要求。其中,7个取样点的Cu含量分布存在一定差异,这可能是造成新会陈皮Cu含量存在差异的原因;同时,他们还对土壤农药残留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均符合标准且残留含量很低,表明农药中所含Cu含量对新会陈皮Cu含量的影响不大。另外,随着贮藏年限的延长,陈皮中的橘络等部位会有一定程度降解,但重金属成分含量随年限增加

35、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说明橘络等其他部位所含重金属元素含量较少。总体上来看,贮藏年限与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的相关性不大,表明微量元素含量不是新会陈皮“陈久者良”的主要因素。但各元素含量的差异可能会对新会陈皮药效的发挥产生影响,可以根据各微量元素的不同药理作用选择不同贮藏年限的新会陈皮。4.3黄曲霉毒素含量测定的结果分析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简称AFT)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1993年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为I类致癌物10-12,是一种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主要分为B1,B2,G1,G2 4 种,其中黄曲霉毒素B2 毒性最强13。

36、陈皮是我国常用的中药,具有多种药用功效,但是,在采收、加工、运输和贮藏的过程中,极易受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霉变,尤其是黄曲霉毒素。本次实验对5批不同贮藏年限的新会陈皮进行了黄曲霉毒素检测,结果是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表明新会陈皮中的黄曲霉毒素不会随贮藏年限的延长而对其产生质量上的影响。迄今为止,对于陈皮黄曲霉毒素与贮藏年限的关系尚未有报导。但有研究结果表明,黑曲霉菌株具有较强抑制黄曲霉生长能力的作用14,同时对黄曲霉毒素具有降解作用15,其中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率达到了90 %以上16,张鑫等17依照上述理论依据,基于黄曲霉毒素的研究结果,推断陈皮黄曲霉毒素降低的原因。他们认为陈皮在久贮陈化的

37、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环境中黑曲霉的侵染,而其代谢活动会对黄曲霉真菌的生长产生抑制,使黄曲霉毒素得到了降解,起到了减毒的效果。5结论通过实验可以得出,随贮藏年限的延长,新会陈皮中的橙皮苷含量有所增加,且均符合药典标准,重金属元素含量和黄曲霉毒素含量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也仍符合药典标准。参考文献1 郑国栋,蒋林,杨雪,等.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J.中成药,2010,32(6):977-980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3 薛芳,许占明.中国药物大全(中药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 肖培根,李大鹏

38、,刘勇,等.新编中药志M.第二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342.5 Yeh C C, Kao S J, Lin C C, et al. The immunomodulation of endotoxin-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 by hesperidin in vivo and invitro J. Life Sci, 2007,80(20):1821.6 尹青娟.陈皮存放时间与内在质量关系论证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6):477 曹臣,袁梦石,黄开颜.“陈皮须用隔年陈”之探讨J.中医药导报,2006,12(6):92-938 王福,张鑫,卢俊

39、宇,等.陈皮“陈久者良”之黄酮类成分增加原因探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 (24):4890-48969 林乐维,蒋林,郑国栋,等.广陈皮基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J.今日药学,2009,19(3):42-4410 Peraica M, Radic B, Pavlovic M. Toxic effects of mycotoxins inhumanJ. Bulletin of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1999,77:754-766.11 谢光洪,陈承祯,徐闯.黄曲霉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J.饲料工业,2007,28(6):53-56.12 赵飞,焦彦朝,连宾. 黄曲

40、霉毒素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贵州农业科学,2006,34(5):123-126.13 郝爱鱼,赵丽元,刘英慧,等. HPLC柱后光衍生荧光法测定中药饮片中黄曲霉毒素残留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2,32(12):2203-220714 徐丹,孙秀兰,李永仙,等. 黑曲霉对黄曲霉生长、产毒及黄曲霉毒素B1的影响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1,23(6):490-49215 施翠娥,蒋立科.黑曲霉抗产毒黄曲霉作用的初步研究J.食品科学,2009,30(3):217-22116 李冰,董征英,常维山. 黑曲霉对黄曲霉毒素B1的降解与应用研究J.饲料博览,2012,(11):6-1017 张鑫,贺仪,

41、刘素娟,等. 陈皮“陈久者良”原因探究J.食品科技,2017,42(1):90-95综 述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的研究概况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1。陈皮作为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橘柚,并将其列为上品2。至唐代,孟诜著食疗本草首次明确提出“陈皮”这一称谓3。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陈皮“陈久者良”,指出陈皮需放置陈久方能作为药用。陈皮作为常用大宗药材,用途广、用量大,中国药典(2015 版)一部共收载含陈皮的成方制剂176 种4,但陈化程度、陈化机理等研究相对薄弱。因此,有必要考证陈皮“陈久者

42、良”的历史沿革及分析陈皮陈用现代研究现状,以期为陈皮乃至陈药“陈久者良”的研究提供参考1.不同贮藏年限陈皮化学成分研究陈皮主要含黄酮类、生物碱类、挥发油及多糖类成分,目前研究者对不同贮藏年限陈皮化学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黄酮类及挥发性成分上。1.1黄酮类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是陈皮的主要有效成分。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主要有黄酮、黄酮醇、黄烷酮、原花色素等,多以糖苷或苷元的形式存在,包括橙皮苷(陈皮苷、橘皮苷),新陈皮苷,川陈皮素(蜜橘黄素),柚皮苷元(柑橘素),二氢川陈皮素,红橘素(橘皮素,蜜橘素),3,5,6,7,8,3,4 -七甲氧基黄酮(3,5,6,7,8,3,4-heptamethonyflav

43、one)5。其中橙皮苷(Hesperidin)、新橙皮苷(Neohesperidin)属于黄烷酮,为类黄酮糖苷6。钱士辉从陈皮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醋萃取部位分离得到3 种黄酮类成分,分别鉴定为Natsudaidai、NO-biletin 和3,5,6,7,8,3,4-heptamethonyflavone。把川桔粉碎后以石油醚提取,将提取物作硅胶柱层析,从中分离到3 种黄酮类化合物:5-OH,6,7,8,3,4-五甲氧基黄酮、5,6,7,8,4 -五甲氧基黄酮和5,6,7,8,3,4-六甲氧基黄酮7。对于不同贮藏年限陈皮黄酮类成分含量变化的研究,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结论。张穗8和罗琼9的对不同贮藏年

44、限陈皮的黄酮类成分橙皮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陈皮贮存的时间越长,橙皮苷含量越高。周欣等10根据陈皮醇提物的红外指纹特征吸收,也验证了橙皮苷的含量随贮存期的延长而增加,贮存期的增加还伴随着一些有机酸或有机酯类物质的产生。林林等11比较不同年份新会陈皮总黄酮和橙皮苷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贮存期越长,总黄酮含量和橙皮苷含量越高。童红梅12分析不同贮藏年限陈皮中橘皮素、新橙皮苷、柚皮苷、橙皮苷、川陈皮素、槲皮素、芦丁、圣草枸杞苷的含量表明5 年、3 年陈皮中8 种类黄酮组分的含量均高于1年、2 年的陈皮和新鲜陈皮。相反,有研究表明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陈皮提取物中多甲氧基黄酮的含量降低13。韦正等1

45、4对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中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表明随贮藏年限的增加其总黄酮含量有下降的趋势,但变化较微小。高蓓等15研究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橙皮苷含量减少,3,4,5,7,8 -五甲氧基黄酮含量随着贮藏时间延长而增加,4,5,7,8 -四甲氧基黄酮含量随贮藏时间增加总体呈增加趋势,桔皮素和5-羟基-6,7,8,3,4 -五甲氧基黄酮含量随着贮藏时间增加呈波动变化。杨宜婷等16采用水、95 %乙醇、水蒸汽蒸馏和超临界CO2流体分别提取广陈皮中的多甲氧基黄酮(PMFs),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测定所得提取物中PMFs 的含量,结果表明随着广陈皮的储存年份延长,其95 %乙醇提取物和SF

46、E 提取物中PMFs 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引起不同贮藏年限陈皮黄酮类变化的原因,也有相应的研究报道。曹臣等17对“用隔年陈”进行探讨认为橙皮苷是一种黄酮类苷,由芸香糖基与橙皮苷元组成,存放时间越长,陈皮内含的芸香糖与橙皮苷元结合形成的橙皮苷越多,故含量越高。而尹青娟等18认为陈皮存放时间越长,阻碍橙皮苷从陈皮中分离出来的挥发性物质越少,故橙皮苷能更充分地被分离出来。郑国栋等19研究表明广陈皮中5 个主要活性黄酮成分(橙皮苷、川陈皮素、3,5,6,7,8,3,4 -七甲氧基黄酮、桔皮素、5 -羟基 6,7,8,3,4 -五甲氧基黄酮)的含量随贮藏年限的不同,存在一定的变化,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47、开始时,黄酮类成分的含量随贮藏年限的延长有一定增加趋势,含量增高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可能与药材贮藏过程中相关酶的活性变化有关,又有可能与药材所含挥发性成分的散失有关。陈彤20测定了不同贮藏年份广陈皮黄酮含量,发现随着贮藏年限的延长,川陈皮素和橘皮素的含量整体有一定增加的趋势,而七甲氧基黄酮的含量随贮藏年限的延长呈波动性变化,规律性不明显。其次并鉴定了陈皮甲醇部中8种成分,结合黄酮成分的变化,推断四甲基黄芩素、川陈皮素和橘皮素为“陈久者良”起关键作用的黄酮物质,这三种物质主要通过七甲氧基黄酮、五甲氧基黄酮、柠檬油素转化得到。王福等21首次发现黑曲霉可以促进陈皮中黄酮类物质的变化,其变化机理及其过

48、程可能与黑曲霉相关代谢酶有关。1.2挥发性成分挥发油也是陈皮的主要活性成分,占药材总质量的2 %4 %。萜烯类化合物是陈皮的主要挥发性成分。高婷婷等22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鉴定出34种挥发性成分, 其中D-柠檬烯、2-崖柏烯和-蒎烯等含量较高。以上成分均由顶空固相微萃取同时蒸馏萃取得到。周国海等23优化低温连续相变萃取技术从陈皮中提取挥发油,并经GC-MS分析发现挥发油主要脂肪酸组成为亚油酸,十八碳-9-烯酸,亚麻酸和硬脂酸。欧小群24将陈皮与其近缘品种的挥发油进行对比,发现在共有成分中,柠檬烯占有较大比例,但广陈皮的柠檬烯相对百分含量是所有果皮中最低的。同时发现只有广陈皮的挥发油中含有2 甲

49、氨基 苯甲酸甲酯。对于不同贮藏年限陈皮挥发性成分种类上,王坚等25发现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挥发油成分在物质种类上基本一致。周欣等10认为相隔10 年的新会陈皮在成分上多了一些分子量较大的醇、酮、酚、酸、酯及一些氧化物成分。高蓓15则发现广陈皮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挥发性成分种类减少,如里那醇、香茅醛、乙酸辛酯、香芹酚等成分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而逐渐消失。更有研究者认为陈皮陈用的目的是通过其贮存日久而达到所含的挥发油挥发,其气味消失,从而能理气调中,又不因燥性烈而伤阴26-27。对于不同贮藏年限陈皮挥发性成分含量上,胡继藤等28及丁春光等29研究表明挥发性成分随贮藏时间增加损失不显著,王坚30也发现

50、随着贮藏年限的延长,挥发油的得率并未降低,说明陈久的陈皮中仍然保留了挥发性药效物质。而另外一些学者31的研究却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挥发性成分的含量逐渐降低。严寒静32认为不同贮藏时期的广陈皮挥发油总体上呈现分子量较小的成分减少,分子量较大成分增加的趋势。易仑朝等26认为,新鲜及陈旧陈皮样品的挥发油,各低沸点成分随贮藏时间延长均有下降,而较高沸点成分下降缓慢。挥发油成分对伞花烃研究结果相似,330年陈皮对伞花烃含量先增加再降低: 318 年不等的陈皮随着贮藏年限的延长,对伞花烃的含量几乎以成倍的速率增长10,31; 2030 年不等的陈皮对伞花烃的含量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而降低30。另外,随着

51、贮藏年份的增加D-柠檬烯和-月桂烯含量逐渐降低,而-蒎烯和-蒎烯含量逐渐增加10,15。也有研究表明随存放时间的增加,D-柠檬烯含量增加,但-芳醇-松油醇、2-甲氨基安息香酸甲酯、-法呢烯等成分的含量会降低27; -松油烯、异松油烯含量先增加后降低15。2.不同贮藏年限陈皮微量元素研究对于不同贮藏年限陈皮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测定尚未有报导,但已有学者对陈皮中的微量元素进行过含量测定,可作为参考。周件贵等33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来源各省市的12个陈皮药材样品中Se的含量,结果在2 .369 .83 g/g之间, 含量有较大的差异;李文君等34采用AAS法测定了Zn、Cu、Mn、Pb的含量,揭示微

52、量元素与中药疗效之间的关系。林广云35-36等分别采用湿法消解和高温灰化结合AAS法测定了K、Na、Ca、Mg等的含量。唐睿等37利用湿法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陈皮中微量元素的含量。3.不同贮藏年限陈皮黄曲霉毒素研究对于不同贮藏年限陈皮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测定尚未有报导,但已有学者对陈皮中的黄曲霉毒素进行过含量测定,可作为参考。王帆等38经免疫亲和柱处理,结合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仪,测定23个不同来源的陈皮中的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结果显示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分别在06.20、03.34、054.80、020.13 g/kg之间。魏莹等3

53、9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碘柱后衍生化-荧光检测方法测定药房现存5 批次陈皮样品中黄曲霉毒素B1、B2、G1、G2的含量,结果均未检出黄曲霉毒素。赵连华40对已灭菌的陈皮药材浸染黄曲霉菌后于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储藏,并检测陈皮化学成分(橙皮苷、新橙皮苷、柚皮苷、芸香柚皮苷、甜橙黄酮、川陈皮素和橘红素)和黄曲霉毒素(AFB1、AFB2、AFG1 和AFG2)含量的变化,从而推测出当陈皮的储存条件(温度和湿度)适合于产毒霉菌的生长及真菌毒素积累的情况下,陈皮中的黄酮苷类有效成分的含量会随着毒素积累而不断的减少。4.小结 目前对于不同贮藏年限陈皮的研究主要基于化学成分变化、药理作用强弱来探讨陈

54、皮“陈久者良”,对陈皮质量有影响的其他因素、作用机制方面的报导较少。因此,下一步应应用微生物学、食品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分析化学、贮藏养护学等多学科结合方法深入探讨不同贮藏年限陈皮所分离微生物与酶活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变化的相关性,阐明陈皮陈化机理以阐释陈皮乃至陈药“陈久者良”的科学内涵。在明确陈皮陈化机理后,应探索是否有“人工催陈”方法来缩短陈化时间、减少经济的损失、资源的浪费。参考文献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191-2982 顾观光.神农本草经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71-723 唐孟诜.食疗本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55、,1984,324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525 赵秀玲.陈皮生理活性成分研究进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3,10(12):376-377.6 杨洁.陈皮化学成分的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3.7 文高艳.陈皮有效成分在呼吸系统中的作用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385-386.8 张穗.不同贮存期的陈皮及陈皮炮制品质量比较J.中成药,1993(6):20-219 罗琼.贮存时间及炮制方法对陈皮质量的影响J.中医药学报,2003,31(1):27-2810 周欣,孙素琴,黄庆华.陈皮储存年限的分析与鉴定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

56、,28(1):72-7411 林林,林子夏,莫云燕,等.不同年份新会陈皮总黄酮及橙皮苷含量动态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432-143312 童红梅.用HPLC检测不同成药时间陈皮中类黄酮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J.西部中医药,2012,25(7):17-1913 Yang Y T, Luo H J, Yong-Shu Y E, et al. Study on the extraction of polymethoxylated flavones from Citrus reticulataChachiof different storage yearsJ. Science&T

57、echnology of FoodIndustry,2011,32(9):258-26014 韦正,陈鸿平,刘友平,等.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中辛弗林及总黄酮含量变化规律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3(5):982-98515 高蓓.广陈皮黄酮类化合物和挥发油成分及其活性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116 杨宜婷,罗琥,叶勇树,等.不同储存年限广陈皮的多甲氧基黄酮提取研究J.食品工艺科技,2011,32(9):258-26017 曹臣,袁梦石,黄开颜.“陈皮须用隔年陈”之探讨J.中医药导报,2006,12(6): 92 -9318 尹青娟陈皮存放时间与内在质量关系论证J. 实用中医药杂志,2

58、001,17(6):4719 郑国栋,蒋林,杨雪,等.不同贮藏年限广陈皮黄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J.中成药,2010,32(6):977-98020 陈彤.陈皮的黄酮和风味物质变化及其机理研究D. 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16.21 王福,张鑫,刘友平,等.陈皮“陈久者良”之黄酮类成分增加原因探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 (24):4890-489622 高婷婷,杨绍祥,刘玉平,等. 陈皮挥发性成分的提取与分析J.食品科学,2014,35 (16):114-119.23 周国海,苗建银,刘飞,等.陈皮挥发油的低温连续相变萃取及特性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2013,29 (12):2931

59、-2936.24 欧小群,王瑾,李鹏,等.广陈皮及其近缘品种挥发油成分的比较J.中成药,2015,37(2): 364-370.25 王坚,陈鸿平,刘友平,等.不同贮藏年限新会陈皮挥发油成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12):2831-283426 易伦朝,谢培山,梁逸曾,等.GC/MS 和HPLC 对陈皮“陈久者良”的验证J.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1):1610-161227 魏莹,李文东,杨武亮.HPLC 法测定不同贮存年限广陈皮药材中主要活性成分的含量J.中国药房,2016 (15):1517-151928 胡继藤,唐铁鑫,杨宜婷,等.利用FTIR和GC

60、-MS 鉴别不同贮藏年份新会陈皮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7):1646-164829 丁春光,孙素琴,周群,等.应用HPLC-DAD 及HPLC-HRMS 技术研究不同贮存年限陈皮的指纹图谱J.中国新药杂志,2008,17(11):927- 93030 王坚.柑橘属常用中药材陈皮、青皮次生代谢产物之挥发油成分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331 郑敏燕,古元梓,杜安,等SPME/GC/MS 对比分析不同年份陈皮挥发性成分J.广东化工,2011,38 (3) : 127-12832 严寒静.不同贮存时间广陈皮挥发油的成分分析J. 时珍国医国药,2005,16(3):218 -21

61、933 周件贵,辛国爱. 陈皮中微量元素硒的含量测定J.广东药学,2003,13(1):7.34 李文君,王雅芬,何洪源,等. 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J.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 (2):31.35 林广云,陈红英,张妮娜.湿法灰化对陈皮中微量元素测定结果的影响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3,13(5):615.36 林广云,陈红英,蔡葵花,等.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陈皮中微量元素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2,12(3):270.37 黄睿,黄庆华,严志红. 湿法消解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陈皮中微量元素的含量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6,22(1):47-5038 王帆,乙引,杨占南,等.陈皮中黄曲霉毒素测定及其安全评价J.广东农业科学,2012,(3):84-8639 魏莹,李文东,杨兰,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柱后衍生法测定陈皮中黄曲霉毒素J.中国药业,2015,24(24):160-16240 赵连华.陈皮中黄曲霉毒素的累积对其质量影响的研究D.吉林:吉林农业大学,2015.2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