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及反思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6881507 上传时间:2021-12-16 格式:DOC 页数:55 大小:8.9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及反思(5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小学生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也是系统整理数概念、读写法则等的过程。在教学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数感。大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应用是很广泛的,但在小学生活中很少接触比较抽象。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一是提供生活中运用大数的事例,突出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真切感受大数。借助学生对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以及对从“万”到“亿”新计数单位的初步了解,结合具体情境,促使学生联想,真切感受大数,培养数感。2、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让学生经历“再创造”的过程。大数的认识中,万以上

2、的数、计数单位、数位、数级、十进制计数法、大数的读写法则、近似数等,都是数学最基础的知识,因此,必须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给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万以上的数的认识教学中,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揭示数位的规律和数级的概念,是十分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每个新的计数单位的产生、名称、大小、认识计数单位的顺序及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掌握各数位的名称、排列顺序和规律、既为万以上数概念的形成及读写打好基础,又利于培养学生的数感。3、紧紧抓住数的分级,引导学生探索数的读、写方法。单元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小学中整数认识的最后阶段,主要内容有:万以内数的计数单位、排列

3、顺序,数位的分级,万以上数的认、读、写与比较大小,用四舍五入省略大数的尾数求近似数、十进制计数法等。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万以上的数,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知道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2、认识自然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掌握数位顺序表,会根据数级正确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3、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4、能借助计算器进行大数的四则运算,探索简单的规律。5、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进一步发展数感。单元教学重难点:本单元应从大数的认、读、写、大小比较、计

4、数单位、数位、数级等数概念的多方面来全面认数。亿以内数的认、读、写是教学的重点,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是教学的难点。第1课时 认识亿以内的数(总第1课时)电教1教学内容:教材P2P4的主题图,例1及做一做的内容。练习一的1题、2题。教学目标:1、由万以的数引出比万大的数,由已知的计数单位引出新的计数单位,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使其在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2、引导学生了解“数位“的意义,体会“位值”的含义。帮助学生初步体会计数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的作用。3、通过数数的活动加深对计数单位的认识,掌握计数规律。4、通过一些活动帮助学生熟悉、掌握数位顺序表。教学重点:通过一系列活动帮助学生认

5、识新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十时关系。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数位”与“位值”的概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孩子们利用假期你们去了哪些地方呢?老师这儿有一组图片你能根据图片说一说是哪儿吗?(课件出示图片)2、师:小精灵告诉了我们这几个省市的人口数量,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人口数量)你能读出这些数吗?3、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学习亿以内数。(板书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二、探究新知1、拔珠认识计数单位(1)要求学生边拔珠边数,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2)一万一万地数,10个一万是十万。(板书十万)(3)十万十万地数,10

6、个十万是一百万。(板书百万)(4)一百万一百万地数,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板书千万)(5)一千万一千万地数,10个一千万是一亿。(板书亿)师: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回忆一下我们还学习哪些计数单位?生回答师板书:一(个),十,百,千师: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2、认识数位(1)师:当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这些计数单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简单地说就是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出示数位顺序表)(2)师:当数位排列起来就形成了这样一张数位顺序表,我们读数位顺序表时习惯上是从右边起的。(3)请同学看着数位顺序表,回答老师的问题。从右边起

7、,十万位是第几位?第九位是什么位?3、认识数级(1)师: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每四个数位是一级,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就是个级。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吗?学生回答后,师小结:它们都表示几个一所以是个级。(2)师:这四位是个级,那么其它的两个数级应叫什么名字呢?同桌讨论交流。师揭示,并完善数级。师:为什么这四位叫万级,这些叫亿级呢?学生回答后,师小结: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教表示几个万所以是万级,亿位起的四位都表示几个亿所以叫亿级。4、认识数表示的意义(1)在数位顺序表出示北京市人口(如下图)(2)提出问题:十万位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呢?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

8、同桌。揭示:十万位上的6表示6个十万。(3)师:其他数位上的数各表示多少呢?自己先说一说,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三、巩固练习1、完成P4的做一做的1题。要求:学生先自己拨一拨,数一数,再给同桌拨一拨,数一数。指名给全班同学拨一拨,数一数。2、完成P4的做一做的2题。要求学生独立填写,集体订正。四、拓展练习1、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小正方体,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呢?(课件出示) 11个 5个 2个 25个 9个 1个 1个要求学生看图,在计数器上先拨一拨,再读出来。引导学生理解:11个千就是一万一千;25个千就是二万五千2、两个同学在计数器上拨数,他们都用17个珠子拨了一个八位数,小明拨了一个最大的八位数

9、,小华拨了一个最小的八位数,你们知道他们分别拨的是多少吗?请同学们在计数器上拨一拨,想一想,怎样可以拨一个最大的数,怎样可以拨一个最小的数。五、发挥想象,拓展知识师:大家知道吗,1亿个小学生手拉手可以绕地球赤道3圈半;如果每秒画1个点,一刻不停地画,画3年2个多月才能画完1亿个点。师:你知道1亿有多大吗?发挥你的想象力,小组讨论。六、全课小结: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新的计数单位、数位,还有数级,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七、作业布置:教材P8练习一的1题、2题。八、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

10、间的进率都是十。亿级万级个级数级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数位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计数单位九、教学反思: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促进知识迁移。学生在前面所学的100以内数的认识、1000以内数的认识、10000以内数的认识,以及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等知识和经验,都可以在本课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激活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促进知识的迁移。2.通过情境教学,进一步建立数感。大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让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与大数的这种联系,我先利用教材,让学生了解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使学生感受到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第2课

11、时 亿以内数的读法(总第2课时)电教2教学内容:教材P56页例2、例3及做一做,练习一的3题和7题。教学目标:1、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经历探索读数的过程,逐步经历读数的过程,逐步总结优化万级数的读法。2、帮助学生体会读数的本质就是读出每个计数单位的个数。整万数则可能按照个级数的读法去读,然后再加一个“万”字即可。3、帮助学生掌握含两级数的读法,特别是含0的读法。4、帮助学生逐步养成按级读数的习惯。教学重点:帮助学生体会读数的本质就是读出每个计数单位的个数。整万数则可能按照个级数的读法去读,然后再加一个“万”字即可。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含两级数的读法,特别是含0的读法

12、。培养学生按数级读数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了一些新的计数单位、认识了新的数位,还认识了数级。谁来说一说,个级有哪些数位?万级有哪些数位?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完成下面数位顺序表。(课件出示)2、老师这儿有这样一个数你会读吗?这个数该怎样读呢?请你写在练习本上,生完成后师出示读法。二、探究新知1、整万数的读法(1)师:刚才我们读了一个数,那么下面的这个数你会读吗?(课件出示)(2)请同学们先试着读一读,再把你的读法和同桌的同学交流一下。(3)全班交流读法师小结:刚才有的同学读二千万四百万九十万六万,有的同学读二千四百九十六万。哪种读的方法比较简便呢?全班交流讨论。师:

13、刚才大家都认为第二种读法比较简便,那么请大家用这样的方法来读一读下面的两个数。(课件出示)师:同学们读的真好,那么万级的数和个级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全班交流)师小结:相同点是万级的数也是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的。不同点是读完万级的数要在后面加“万”字。2、反馈练习完成P6的做一做的1题,由学生独立读,再全班交流读。3、含有两级数的读法师:刚才我们读了一些整万的数,下面的这些数你们会读吗?(出示例3的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先读一读,并独立写在书上,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师:含有两级的数该怎样读呢?请同学们想一想,再填一填。学生独立完成P5的填空。学生完成后,师出示答案,要求学生把错

14、误的改正过来,并要求学生自由读。4、反馈练习完成P6的做一做,学生独立读,同桌互读,全班交流读的方法。三、巩固练习1、完成P6做一做的3题。(1)出示题目,提出问题,这些数怎样读比较方法?要求学生在小组内交流。(2)交流完成后,引导学生明确,先将一个大数分级,比较容易读。(3)要求学生独立分级再读一读,再指名读。2、同桌互写一个数,再读一读。四、拓展练习1、用0、0、0、1、2、3、4这7个数字按要求组成一个七位数。(课件出示)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提出问题: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理解:0放在每个数级的前面或中间读0,连续的几个0只读一个0,0放在每个数级的末尾不读0。2、用四个8和三个0按

15、要求组成一个七位数。(1)组成三个0都不读出来的数(2)组成只读出一个0的数:(3)组成只读出两个0的数:(4)组成三个0都读出来的数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并将组成的数写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五、拓展知识学生自学P6的你知道吗?完成后由学生说一说学会了什么?六、全课小结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七、作业布置练习一的3题,7题。八、板书设计:亿以内数的读法 1.把数据从右边起,每四位一级进行分级;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3.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数位上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

16、读一个零。九、教学反思:因为本单元学习的是认识大数,大都是万以上的数,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分级的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能够更清晰地读数。虽然学生知道分级的好处,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也时刻提醒学生碰到大数要先分级,再逐级往下读。可是在做练习时,少部分学生不分级就进行读数,这样就容易读错。第3课时 亿以内数的写法(总第3课时) 电教3教学内容:教材P7的例4及做一做,练习一的4题14题。教学目标:1、运用生活中真实的数据创设写数活动的现实背景,激发学生写数的兴趣。2、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体会“含有两级的数”的写法,并能准确写数。3、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先找分级的标记(如“万”字)再按级

17、写数的方法。教学重点:运用生活中真实的数据创设写数活动的现实背景,激发学生写数的兴趣。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先找分级的标记(如“万”字)再按级写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读出下面各数(课件出示)246000 1306700 40080607要求学生独立读数,再指名读,完成后提出问题:亿以内的数该怎样读呢?学生回答后师小结: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读完万级加“万”字。每级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其他位置的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0。2、你会写出下面各数吗?三十五 三百零五 三千零五 三千零五十学生独立写在练习本上,完成后集体订正,并提出问题:怎样

18、写万以内数。学生交流后师小结:从高位开始写,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二、探究新知:导语: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法,我们还学过了万以内数的写法,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写法。(板书课题)1、 教学例4(1)出示例4 北京大钟寺的永乐大钟内外共铸了二十三万零一百八十四个字。(2)提出问题:你知道了哪些信息?(3)要求学生独立试着写一写这个数,把写好的数与同桌的同学交流。(4)提出问题:你是怎么写的?把写的方法与同桌的同学交流。(5)全班交流,师小结:先看这个数有几级,有两级,就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2、请用刚才的方法写出下面的三个数。(课件出示题目)(1)

19、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在书上。(2)同桌交流写法,集体订正。3、老师读数,同学写数。九千三百零五万七千 十二万零一百五十六一百零一万零一十 三十万零二百四十指名板演,其他同学独立书写。4、提出问题:含有两级的数怎么写?同桌同学交流讨论。(学生思考填写P7的空)集体订正。三、巩固练习1、完成P7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交流写法。2、同桌互读一个数,写出来,订正。3、完成练习一的11题。提出问题: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完成练习一的12题。(1)四百万、八十万、五万和三千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怎样写的?引导学生理解:四百万意味着百万位上是4,八十万意味着十万位上是

20、8,五万意味着万位上是5,三千意味着千位上是3。其余各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都写0。学生独立完成其余两道题,订正时说一说写的方法。5、出示下面一文字,要求学生写出文字中的数。奥林匹克公园占地面积约一千一百五十九万平方米,其中包括约六百八十万平方米的森林公园,约三百一十五万平方米的主要场馆和配套设施,以及约一百六十四万平方米的场馆区和预留地。学生独立写数,全班集体订正。四、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五、作业布置教材P9的5题和8题;P10的9题和13题。六、板书设计:亿以内数的写法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先写万级,再写个级。哪个数位上一个计数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

21、位上写0占位。含有两级的数,个级上一定要写够4位,尤其是个级开头是连续几个0的情况。七、教学反思让学生自己讨论总结出亿以内数的写法,尤其是分级写数的方法大家都掌握得不错。与对照着数位顺序表写相比,出错较少。我觉得应该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好习惯,同时要引导学生了解多种方法,让学生自己优化选择,在做题时静下心来认真做,提高正确率。第四课时 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总第4课时)电教4教学内容:教材P11P12的例5例6做一做。练习二的1题,5题,6题。教学目标:1、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方法,从而实现学生的知识经验有效迁移和提升。2、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由学生在结合

22、具体数得出比较大小的方法后,进一步总结一般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由学生自主探索比较的方法,从而实现学生的知识经验有效迁移和提升。教学难点:通过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比较下面两组数的大小(课件出示)想一想,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9991000 3081001 576497 19671976学生独立完成后,说一说是怎样比较大小的。引导学生理解: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大小,位数多的大;位数相同的数比大小,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上大的就大;如果最高位相同,就一位一位往下比,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二、探究新知导语:我们已经学习过了

23、万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1、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课件出示)99864101010提出要求:(1)读一读这两个数。 (2)在计数器上拔出这两个数 (3)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把比较的方法与同桌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交流并表达:两个数位不同的数,数位多的那个数大。2、356000360000提出要求:(1)读一读这两个数。 (2)在计数器上拨出这两个数。 (3)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把比较的方法与同桌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交流并表达:356000360000。这两个数都是六位数,最高位是十万位,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最高位比起,最高位都是3,就要

24、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356000下一位是5,360000下一位是6,所以360000大。3、反馈练习完成P11的例5。提出要求:(1)读出题目的数。 (2)每个同学任意比较两组国家的人数,并写下来。 (3)把比较的方法与同桌的同学交流一下。全班集体交流反馈。4、亿以内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提出问题:亿以内的数文集该怎样比较大小呢?引导学生交流,并完成P11的填空。三、巩固练习1、完成P11的做一做的1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交流比较的方法,集体订正。2、完成P11的做一做的2题。学生独立完成。提醒学生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要将排列好的数用小于号连接起来。完成后教师提出问题:怎样进行多个数的大小比

25、较呢?引导学生理解并表述:先按照位数的多少分类。位数相同的多个数,先比较其中两个数的大小,再用较大数与第三个数比大小,用这种方法找到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数。再用较小数与第三个数比大小,用这种方法找到这几个数中最小的数。四、全课小结: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五、作业布置教材P14的1题,P15的5题。六、板书设计: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位数多的那个数就大。 位数相同的两个数,从高位比起,最高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就比较下一个数位上的数。可以分级后,先比万级,再比个级。七、教学反思:学生能在教师引导下把亿以内数的大小比较分为位数

26、相同和位数不同两种情况,由于亿以内数位数较多,如果不把原数分级,很容易数错位数,采用把数进行分级再比较的方法,很有效也很准确,在课堂上要加以引导,让学生有这样的意识,进行强化巩固。第五课时 亿以内数的改写(总第5课时)电教5教学内容:教材P12的例6及做一做的题目,练习十五的6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读或说,感受用“万”作单位的数表达更方便这一特点,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放手让学生尝试、交流、感悟改写的方法,再应用方法完成改写的任务,从而使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教学重点:通过尝试、交流、感悟掌握“改写”的方法。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改写”的意义和作用教学过程:

27、一、复习导入1、读出下面的数(课件出示)2480000 1000000 61040000 10200000师:仔细观察这些数,你有什么发现?生回答,师小结:这些数的个级上都是0。二、探究新知导语:像这样的个级全是0的数,我们叫做整万数。而在生活中,有时需要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这样读、写起来比较方便。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亿以内数的改写。(板书课题)1、教学例6(1)出示题目 一小滴血液含有: 红细胞5000000个 白细胞10000个(2)提出问题A、怎样把这两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呢?B、试着改一改。(3)学生先同桌交流,再全班集体交流。(4)引导学生小结:有时为了读写方

28、便,我们会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方法就是把个级的4个0去掉,写成一个“万”字。(5)板书:5000000个=500万个 10000个=1万个2、反馈练习(1)完成做一做的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要求学生说一说改写的方法。(2)完成做一做的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要求学生说一说改写的方法。三、巩固练习1、比较下面每组数的大小(课件出示)96638 30564 3679821 36789211000000 999999 5270000 527万 250万 25000000 100100 10万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结果。特别注意最后三道题的比较方法。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的

29、比一比,排一排。(课件出示)13810000 3001070 3010070 8040001 804万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结果。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亿以内数的改写,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五、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改写 5000000个=500万个 10000个=1万个六、作业布置练习二的6题。七、教学反思:在学生感受到整万的数在生活中运用不便的基础上,提出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能使读、写方便的问题。因此,我先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通过预习,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已有的知识掌握新知,自己掌握怎样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使学生在自己探索知识过程中尝试成

30、功,体验学习的快乐。整节课下来,课堂氛围轻松,教学效果极佳。这让我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相信学生,理解学生,让学生在比较中感悟,在自信中求知。第六课时 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总第6课时)电教6教学内容:教材P13的例7及做一做,练习二的2、3、4题。教学目标:1、借助实例,帮助学生体会近似数的作用,了解求近似数的必要性。2、帮助学生理解“将非整万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省略了万位后面的尾数,进而加深对“四舍五入”法含义和作用的理解。教学重点: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亿内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体会近似数的作用,了解求近似数的必要性。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31、课件出示)(1)2012 年故宫博物院宣布,现有藏品一百八十万七千五百五十八件,其中 珍贵文物一百六十八万四千四百九十件。(2)全世界鱼类有一万九千零五十六种。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写的。2、将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课件出示)(1)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总面积约2500000平方千米。 2500000平方千米 万平方千米。(2)2010年上海世博会累计参观人数约73080000人次。 73080000人次 万人次。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改的。二、探究新知导语:上节课我们学过了将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对于非整万的数,又该怎样改写呢?这节课我

32、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部分内容。1、教学例7(1)出示例7 地球的直径大约是多少万千米? 太阳呢?说明:我们可以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先将非整万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师:怎样“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呢?引导学生回答。学生回答后师小结:要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就先要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这个数的整万的近似数,也就是将万后面的尾数“四舍五入”到万位。那么看千位,千位小于5,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千位等于或大于5,就要向前一位进1,再把它和右面的数全舍去,改写成0。然后再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师:请同学们尝试将求出地球的直径大约是多少万千米

33、。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12756100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1万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师:请同学再试着用这样的方法求出太阳直径的大约是多少万千米?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师板书:13890001390000 =139万2、对比小结师:整万数与非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有什么区别呢?引导学生完成下面表格。(课件出示)整万数非整万数方法去掉个级的4个0,写“万”字。看省略的尾数部分的最高位上的数字,“四舍五入”求出近似数;去掉个级的4个0,写“万”字。与原数的关系相等,是准确数。不相等,是近似数。符号三、巩固练习1、完成P13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

34、体订正。2、完成P15练习二的4题。由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要求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省略万位后尾数再求出它的近似数的呢?3、完成练习二的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拓展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课件出示)134999( )万 2459449( )万学生独立完成,要求学生说一说填写的方法。2、按要求填空。(课件出示)502590502万, 最大可以填( )。 502590503万, 最小可以填( )。502590503万, 可以填( )。502000502万, 可以填( )。要求学生说出填写的想法。五、全课小结: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求亿以内数近似数(板书课题)谁来说一说怎样求一个亿以内

35、数的近似数呢?六、作业布置P14练习二的3题。七、板书设计 求亿内数的近似数 1275610000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 1275610000 =1万 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万八、课后反思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独立探索、合作交流、小组汇报,促使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解答问题不只是为了求出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正是因为这个思考过程展示了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经常让学生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整理表达出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的深化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第7课时 数的产生及十进制计数法(总第7课时)电教7教学内容

36、:教材P1618的内容。教学目标:1、用丰富的、动态的学习资源呈现古人记数、不同地区的记数符号、今天的阿拉伯数字,揭示数字的发展历史,帮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2、帮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数学知识,深入理解“十进制计数法”。教学重点:揭示数字的发展历史,帮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难点:深入理解“十进制计数法”教学过程一、数的产生1、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过哪些数?2、导语:我们学过这么多的数,那么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数的产生。(板书课题:数的产生)3、出示图一说明:古时候,人们虽然有了计数的需要,但是开始只知道“同样多”、“多”或“少”,还不会用1,2,3,这些数

37、来数物体的个数。比如出去放羊的时候,每放一只羊,就摆一个小石子,一共放了多少只羊,就摆多少个小石子。放 回来时,再把羊和小石子一一对应起来。如果回来的羊的只数和小石子同样多,就说明放牧时羊没丢。4、出示图二说明:比如人们出去打猎的时候,每去一个人,就在绳子上打一个结,这样去了多少个人,绳子上就有多少个结。5、出示图三说明:再比如人们捕鱼归来时,捕到一条鱼,就在石头或木头上刻一道,一共捕了几条鱼,就刻几道。6、师:这样的计数的方法非常不方便,后来人们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这些记数的符号就叫做数字。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逐渐发明了一些记数符号,但各个国家或地区的记数符号是不同的。(课件出示不国家的数

38、)7、师:经过很长时间,才逐渐统一成现在这种通用的阿拉伯数字。8、出示图片说明:在表示物体个数的时候,可以用1,2,3,4,5,这些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出现得比较晚,它在计数中起着占位的作用。0也是自然数。所有的自然数都是整数.提出问题:这些自然数是怎么排列的?每相邻两个自然数相差几?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二、十进制计数法1、提出问题:我们都学过哪些数位呢?这些数位相对应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完成数位顺序表。(课件出示)2、师:在生产和生活中往往要遇到比亿大的数。试着读一读下面的信息。说明:这些都是比亿大的数,第二个数读作十三亿三千九百七十二万四千八百

39、五十二3、导语:用阿拉伯数字写数时,要把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要求学生独立试着完成P18的数位顺序表。(完成后,课件呈现)数级亿级万级个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 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 位千 位百 位十 位个 位计数单位千亿百亿十亿亿千万百万十万万千百十个提出问题: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生回答后师小结: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板书课题)三、全课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把的你收获讲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四、板书设计: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自然数: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如0、1、2、3最小的自然数是0,没有最大的自然

40、数。十进制计数法: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的计数方法。五、课后反思:1.通过学习,学生了解了数的发展历史,学生接触的都是文化性的知识,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会产生浓厚的兴趣。2.十进制计数法和计数的位值原则是读、写多位数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第8课时 亿以上数的读写(总第8课时)电教8教学内容:教材P1920的例1、例2及做一做的内容,练习三的16题。教学目标:1、通过探索、交流总结、实践应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有时间、有空间把自自己掌握的读亿以内数的方法和经验迁移到读亿以上的数之中。2、通过学生亿以内数的读、写知识和经验,培养学生自己探索总结亿以内数写法的知识和能力。3、通过比较加深学生

41、对读、写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教学重点:通过探索、交流总结,实践应用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亿以上数的读写方法。教学难点:通过比较加深学生对读、写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课件出示:60200400提出问题:会读这个数吗? 要想准确读出这个数,首先会做什么?小结:看来,读一个比较大的数,分级是非常重要的。2、课件出示:级数亿 级万 级个 级数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60200400提出要求:能对照数位顺序表说出各级的读法吗? 从右往左数,亿位在第几位呢?二、探究新知(一)亿以上数的读法1、出示例1主题图提出问题,你能读出地球上的人口数吗?导语:生活中有许多比亿大

42、数,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比亿大的数的读法。(板书课题)2、师:我们学过了数位顺序表中个级和万级中的数位,你能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写出亿级上的数位吗?(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引导学生写出数位顺序表中亿级上的数位)3、师:我们再一起来看看,地球上的人口该怎样读呢?数级亿 级万 级个 级数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7000000000师:谁来说一说该怎样读呢?学生回答后,师小结:按照个级的读法来读,读完后再在后面加一个“亿”字。4、师:下面的两个数会读吗?请你写在书上(课件出示)数级亿 级万 级个 级数位千亿位百亿位十亿位亿位千万位百万位十万位万位千位百位十位个位10040002000

43、400305000000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5、总结读法:师:亿以上的数该怎样读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小结:(1)先分级,再从最高级读起,每一级都按个级的读法来读。 (2)读完亿级或万级的数,要另“亿”字或“万”字。 (3)每一级末尾的零不读,中间不论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0。6、反馈练习完成P19的做一做。自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二)亿以上数的写法导语:我会读一个亿以上的数,那么会写亿以上的数吗?(板书:写法)1、请同学们对照数位顺序表写出下面三个数。(课件出示)三亿,三十亿九千万,七千零三亿零二十万(1)学生在自己的数位顺序表上写(2)师巡视指导。(3)完成后

44、集体订正。(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写的)2、总结写法师:亿以上的数该怎样写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引导学生小结:(1)先看这个数有几级,再从最高级写起。每一级都按照个级的写法来写。(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3、反馈练习(1)完成P20做一做的1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查,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写法。(2)完成P20做一做的2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查,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组的三个数写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点,什么不同点。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三的1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查。2、完成练习三的3题。独立读,同桌读,指名读。3、完成练习三的4题。独立读,同

45、桌读,指名读。4、完成练习三的5题。学生独立写,同桌互查。四、全课小结: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五、作业布置:练习三的2题和6题。六、板书设计:亿以上数的认识 亿以上数的读法 亿以上数的写法 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省略亿后面的尾数七、课后反思:经过万以内数的读写法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大量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有了较深的了解,这为本节课教学作好了铺垫,同时教材的编排上为学生自主探索和交流留下了空间,也为老师组织教学提供了思路。第九课时 亿以上数的改写及求似数(总第9课时)电教9教学内容:教材P20的例3,

46、P21的例4及做一做的内容,练习三的7题。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放手让学生尝试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求非整亿的数的近似数的方法。2、课前准备丰富学习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3、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教学重点:通过对知识迁移掌握把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以及求非整亿的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课件出示) 50000 = 5020000 = 45620000=提出问题:怎样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2、省略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

47、们的近似数。(课件出示)5614000 2586000 7980600 15265000提出问题:怎样省略万位后的尾数求出一个数的近似数呢?二、探究新知:1、导语:我们学过如何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还学习了省略万位后的尾数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把一个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以及省略亿位后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板书课题)2、教学例3(1)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课件出示) 200000000= 亿 1000000000= 亿 530500000000= 亿(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3)同桌互相说一说改写的方法。(4)提出问题:怎样把一个整亿的

48、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呢?(5)引导学生理解:先分级,找到亿位,再改写。3、反馈练习完成P20做一做的3题。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查,集体订正。4、教学例4(1)省略下面各数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课件出示) 1034500000 亿 9876540000 亿(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3)同桌互相说一说求近似数的方法。(4)提出问题:怎样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呢?(5)引导学生理解:可以用求亿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方法来求比亿大的数的近似数。即: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亿位后的尾数来求近似数。5、反馈练习完成P21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查,集体订正。三、拓展练习每个里可以

49、填哪些数字4896040048亿 1307020000131亿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想法。四、拓展应用自学P21的“你知道吗?”读完后,让学生讲一讲你看懂了什么?五、全课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呢?六、作业布置练习三的7题。七、教学反思: 通过预习,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根据已有的知识掌握新知,自己掌握怎样将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使学生在自己探索知识过程中尝试成功,体验学习的快乐。整节课下来,课堂氛围轻松,教学效果极佳。第十课时 计算工具的认识及计算器的使用(总第10课时)电教10教学内容:教材P2327的例1、例2,练习四的内容。教学目标:1、以教材上的资源为主,帮助学生有

50、序地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明的计算工具。2、采用实物算盘作教具和学具来帮助学生认识算盘的结构和记数方法。3、凸显计算机的应用价值,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有序地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明的计算工具。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认识算盘的结构和记数方法,帮助学生学会使用计算器,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学过程一、计算工具的认识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从古至今人们都发明了哪些计算工具吗?(一)算筹(课件出示,并说明) 说明:二千多年前,中国人用算筹计算。古代的算筹实际上是一根根同样长短和粗细的小棍子,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木头、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制成的,放在一个布

51、袋里,系在腰部随身携带。需要记数和计算时,就把它们取出来,放在桌上或地上都能摆弄。(二)算盘(课件出示,并说明)说明:在我国使用算盘计算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人们就发明了算盘。(三)计算尺(课件出示,并说明)说明:17世纪初,英国人发明了计算尺。(四)机械计算器(课件出示,并说明) 说明: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机械计算器。(五)计算机和电子计算器说明:20世纪40年代,诞生了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说明:20世纪70年代,发明了电子计算器。(六)不断更新的计算机 台式电脑 笔记本电脑 平板电脑 说明:目前,速度最快的计算机1秒钟能计算几百万亿次。二、认识算盘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哪些

52、地方见到过算盘?1、 算盘的构造课件出示并讲解算盘的构造。并说明上珠一个珠表示5,下珠一个珠表示1。2、讲解在算盘上的数位。3、在算盘上拨几个数让学生认读。4、同桌的同学互相拨珠读数。5、反馈练习你能分别写出下面算盘表示的数吗?(课件出示)要求:学生独立写数,同桌互相订正,集体订正。三、认识计算器1、师:计算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非常广泛的作用,谁来讲一讲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哪些地方用到计算器?2、计算的构造(1)师:计算器上有许多功能键,你知道哪些键的用法,用你们的计算器和同桌的同学交流一下。(2)学生活动交流。(3)请学生展示交流结果。(4)师小结重点介绍清除键、开关及清除屏键。四、计算器

53、的用法1、计算器的使用独立尝试用计算器计算386179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互说用法。2、反馈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825-138= 2639= 3128=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互相订正。3、教学P26的例2(1)指名读题,说明题意。(2)由学生独立完成。(3)集体订正。(4)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呢?4、反馈练习(1)完成P26的做一做的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P26的做一做的第2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五、巩固练习1、完成P28练习四的1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2、完成P28练习四的4题。学生独立计算,订正时结果后,请学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完成P2

54、9的5题提出问题:你知道小红是怎么算的吗?由学生同桌交流简算的方法,渗透简算的方法。六、课堂小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机算工具的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七、作业布置P2829练习四的3题,7题、8题、9题。八、板书设计:计算工具的认识算筹算盘计算器机械计算器电子计算器电子计算机九、课后反思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策略。介绍计算工具发展时,由学生自己说说已经知道哪些知识,小组交流计算器的共同部分,自主探索计算器各按键的功能,同桌间互相交流等形式,在生生互动中使已有的这方面知识得到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在学习使用计算器时,以学生自练为主,在自练中摸索按键的顺序。第十一课时 整理和复习(总第

55、11课时)电教11教学内容:教材P30的内容,及补充练习教学目标:1、为学生提供整理分类的时间和展示交流整理结果的机会,帮助学生学会系统整理知识的方法,获得结构化的知识。2、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对比,区分易混淆的概念。教学重点: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与对比,区分易混淆的概念。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学会系统整理知识的方法,获得结构化的知识。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的内容我们已经学习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二、梳理知识1、师:课前同学们已经把本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梳理,并做成了知识树,请同学们先与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本单元的知识点。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3、请每个小组的代表展示自己的知识树。三、利用数位顺序表区别易混淆的概念。1、师: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读数和写数,读数和写数都离不开数位顺序表,你们能填写数位顺序表吗?2、学生独立填写P30的数位顺序表。3、展示学生填写的结果。4、出示数位顺序表(课件)并提出如下的问题(小组讨论)(1)数位与数级有什么异同?(2)读法与写法有什么异同?(3)“改写”与“求近似数”有什么异同?5、小组讨论后,全班集体交流。四、反馈练习1、想一想,怎样能准确读出一个多位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