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差异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6825204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略论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差异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略论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差异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略论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差异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略论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差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略论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差异(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略论英汉禁忌语的文化差异摘要: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部分,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历史文化会有不同的语言禁忌。禁忌普遍存在于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中,并反映在英、汉语言中。文章从语言禁忌产生的原因和演进着手,通过对英汉禁忌语的对比,从中折射出不同的社会习俗和文化内涵,有助于英语教学和交际。关键词: 禁忌语; 对比; 文化差异 在中西文化交际活动中,人们会切身感受到中西方社会生活中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差异,并感受到民族的历史进程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对中西方语言造成的重大影响。在中西文化交际活动中,人们能否冲破各自的文化束缚,去领略和认可其它文化中多重且隐蔽的特性,是交际能否变得和谐且有成

2、效的关键所在。禁忌是中西方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由禁忌所形成的语言特殊形态,也是中西方社会共有的现象。但是,由于中西方的历史发展、社会制度和价值系统取向的不同,禁忌语言的内容和形式也有所不同。研究禁忌与语言的关系,不仅对于研究中西方语言来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而且有助于对中西方民族的历史心态和思维模式的了解。 (一)禁忌语的来由及定义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出于某种原因,不能、不敢或不愿说出的某些词语,这些词语有的被认为危险、神圣、神奇,有的被认为令人难堪,还有的被认为不堪人耳,它们往往只限于某些人或某种场合下使用,这种现象被称为语言禁忌(Linguistic Taboo)。Taboo一词

3、源于南太平洋玻利尼西亚加群岛的土语,含“神圣的”、“不可接触的”之义。进人英语等语言后,它就成了禁忌语的同义词,表示“禁止”或“抑制”,专门用于描述对某种语言、行为的回避(黄任,1995)。 (二)语言禁忌的演进 原始时代的人们不能理解某些自然现象和自然本质,相信自然神力,迷信神教,所以最初的语言禁忌都与宗教迷信有关。语言禁忌体现着一定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制度文化。中世纪时,宗教禁诫规极多,当时的封建卫道士们将臀部,甚至颈部、下巴和前额等身体部位都列为语言禁区。在中国,维护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靠的是礼教,如“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等。许多禁忌也被统治者以礼教的形式保留了下来,如秦代避秦始皇父

4、亲子楚的名,于是改楚为荆。还有避圣人孔丘的名字,另还有“古人闻父名而泣”之说,这就是家讳。在此,禁忌已演变成纯粹的礼俗禁规而脱离了迷信的色彩。现代社会,禁忌的概念更加宽泛。纵向地看,禁忌中宗教迷信的成分相对减少,合乎时代潮流的精神文明的成分相对增多;横向地看,随着中西方交流日益频繁,禁忌习俗相互影响,其中相似的成分也在增多。在美国Nigger一词60年代仍然被广泛用来称呼黑人,但现在,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已列为禁忌,因为这样的称呼是与美国的人权思想相违背的。头材(性感)传统上有利用性和色相勾引或挑逗他人之意。但现在无论是西方还是在中国都已作为人体美的修饰词而为大家所接受。可以说现代语言禁忌已经从

5、最初的一种无形的法律演进成现在既有无形法律的效能,又有有形的明文规定的法令。因此可以说,凡是在交往和公共场合中那些引起对方或公众反感或不快的一些词或表达方式都属于禁忌语范畴。 (三)英汉语言的禁忌的趋同性 每种文化都有对某种事物或某种行为的禁忌,并反映在其语言中,成为一种语言现象,语言禁忌随之产生,英语也不例外。根据Intenational English Usage(1986),英语主要在以下六个方面存在禁忌:一是宗教方面的禁忌语。一些与上帝及宗教有关的词只能用于特定的宗教场合,其他场合被视为禁忌;二是人体排泄方面的禁忌语;三是性方面的禁忌语,在礼貌的社交场合是不宜提及与性有关的事情的,与性

6、或性器官有关的词只能用于关系极为密切的人之间或只能用于医学语境中。近年来,由于60年代西方社会的性解放运动,英语国家对性的态度更趋向自由、开放,因此“to make love”、“to have sex with等常出现在书面表达上。不过真正谈这方面的内容时,人们还是倾向于其它的委婉方式。四是疾病或死亡方面的禁忌,如“be with God等委婉语反映了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和对来世的美好愿望。五是社会地位等级方面的禁忌,生活的贫富,职业的贵贱,倾向于降格陈述(understatement),而不要直言不讳。六是年龄和体重方面的禁忌,“old”或“Childish”,“fat”或“skinny”都为

7、现代语言禁忌。 在汉语中也存在类似的禁忌区域。在宗教上,人们常用一些颂词来称呼他们景仰的神灵,如大帝,大圣等,而对恶魔则避之;在性方面,受佛家禁欲思想的影响,加上儒学对男女道德的强调,人们认为“万恶淫为首”,所有与性有关的词语都是忌讳的。中国人同样忌讳说“死”字,用“假如我有个三长两短”;“残废”在汉语里是一个很伤人心的词,直接用来描述一个人是很不礼貌的,因此现在常用“残疾”来替代“跋、聋、哑、盲”等生理缺陷(陆国强,1983);现代社会崇尚健美,对“老”和“胖”也越来越忌讳。因此,从总体上看,中西方语言禁忌有相似的趋势,这种趋势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人类文化具有共性的一面,同时也体现了相异文化具有

8、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一面。 (四)英汉语言禁忌的互异性 虽然汉英两种语言的禁忌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但在两种文化中对于什么该禁忌还存在不同的看法,因此,在一种文化中被列为禁忌的,在另一种中却不一定,反之亦然。汉英语言禁忌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命名和称谓、老龄、私事、某些数字等。命名和称谓禁忌。中国人素有尊祖敬宗的习俗,因此命名和称谓禁忌深深根植于社会生活中,祖先的名字和长辈的名字都不能直呼不讳。晚辈称呼长辈时一般应以辈分称谓代替名字称谓,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这类称谓明示辈分的同时也含有尊敬的意思。与中国不同的是,英语国家里的人们没有名字禁忌,人们常可听到小孩直

9、呼一个比他大得多的人的名字。不同社会地位的人之间也可直呼其名,这不是不敬的表现。此外,在家庭里,晚辈可用父亲或祖父的名字来命名,儿子与父亲名字相同是常有之事。老龄的禁忌。岁月流逝,“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英美文化和中国文化对此的反应是不一样的,也反应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一般来说,中国人赋予老龄更加肯定的联想,认为“老”是智慧和经验的象征,有“老当益壮”,“老骥伏杨”等赞誉之词,所以老年人普遍受到尊敬和照顾。英语国家的人对“old(老)的态度与中国人大不一样,他们忌讳说老字。他们认为“老”意味着“青春已逝”、“不中用”、“过时了”,老龄象征着衰败、没落、靠近死亡。所以“老”不好,人们崇尚年轻。

10、在英语国家里,老人不叫做“the old”或者说“old people,而称为“a senior citizen”。个人私事的禁忌。Privacy(私事)在英语国家里相当受珍视。年龄、金钱、家庭、政治、宗教信仰等均被视为个人私事(Privacy affairs),不应加以询问。问一个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的年龄是失礼的。和英语国家不同的是,中国人常提年龄这个话题。和一个上了年纪的人打招呼时,可问“你高寿?”或“你多大年纪?”,也可问小孩“你几岁了?”。当然,两个陌生人在一起时,打听别人的年龄就不恰当了。金钱问题在英语国家也是一个禁忌。人们不应打听别人的薪金或收人,即使家庭成员也不例外。中国人谈论

11、金钱问题则相当普遍。人们都愿意回答有关收人或商品价格等问题。家庭是中国人喜欢的话题。交际中常可听到“你结婚了吗?”、“你有几个孩子?”等问题。但在英语国家里,这些问题已涉及Privacy affairs,不能询问。政治和宗教信仰也属私事都是不该问的。对某些数字的禁忌。在中国的很多地方谈论岁数忌言73、84和100。传说是因为孔子73岁死,孟子84岁死。“百岁”常指寿之极限,所以一个百岁老人被问及年龄时会说:“99岁”,以讨吉祥。英语国家避讳13,Friday(星期五),因为耶稣遇难日恰好是13号,星期五。中国人和英语国家的人对偶数和奇数的态度也不同。中国人偏爱偶数,而英语国家的人则把奇数(13

12、除外)当作幸运的象征。 (五)英汉语言禁忌的文化映射 语言禁忌作为一定社会的文化现象,其背后所依托的是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蕴藏。在进行禁忌语的对比时,我们发现英汉禁忌语总体相似的“外观”实际上根植于相异的“内涵”,从其趋同的表象人手可以挖掘出英汉民族在文化上的差异。在美国,探问某人的宗教信仰和政治倾向是无礼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美国是一个移民组成的国家,来自不同国家的人带来了不同的宗教信仰,忌讳这些问题是为了避免冲突。其次,美国人认为选择宗教信仰和政治党派是个人的自由,别人无权过问。所以美国人不会问一个中国人:Are you a party member?在中国这样的问题似乎随时都会遇到,因为“党

13、员”往往是与一个人的伦理道德和为人联系在一起的。西方历史上曾经政教合一,但中世纪后,宗教开始脱离政治,政治与国家结合成为政府之事,宗教与市民生活结合用以规范人伦道德,而市民的生活则属于个人隐私,忌讳别人探问。中国基于其特殊的体制文化,很难把两者区别开来。可见,西方是政治与伦理相分离,伦理与宗教为一体,政治只是政府行为并与市民相对立而存在;中国则是政治、宗教、伦理三位一体,伦理是政治的伦理,政治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 在“性”的表达方面,中西方在禁忌的表达程度上及其根源上都存在不同。印年代西方提倡“性解放”,性方面的表达比较随便了。西方的性解放其出发点是反对传统的性约束和性禁忌,两性平等,注重人性

14、的解放,个性的解放。中国受到西方这种思想的强烈冲击,一些小说作品中也多了直接的描写,但由于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汉语表达在总体上还是比较避讳的。口语中人们往往倾向于用模糊的语言代替,书面语中则常用“x”符号、省略号、破折号或用空字法来代替那些涉及到性器官与性行为的词语。因为在中国,封建思想影响很深(刘纯豹,1993)。中国传统上维护尊尊的等级关系和亲亲的伦理关系靠的是礼教。封建礼教在避讳习俗中的体现,其核心就是尊卑贵残的等级关系。如有尊卑之分的死的讳语和有贵践之分的病的讳语。家族是社会的缩影,其关系也是逐级制驭的,而且在中国家族或家庭关系中极强调孝道。中国人注重“礼”旨在“和”,即所谓“礼之用,

15、和为贵。”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尊敬师长,尊敬上级都被认为是良好的品质。西方重天斌人权之说,1688年的英国人权宣言、1775年的美国独立宣言、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都申明人生来是平等的,并享用同等权利。在西方,父母与孩子无尊卑之别,孩子直呼长辈之名,同事或上下级以family name相称,以示友好关系,人人维护自己的权利,也反对侵犯他人的权利。这就是西方人的道德性的人际关系。而中国则是基于“礼”和“和”的伦理观念之上的一种非常感性的人际关系。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窥见禁忌语背后深层文化差异的一鳞半爪,而要穷尽语言禁忌所包含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并非本文力所能及。语言禁忌这一普遍事实的存在说明了

16、人类都有趋善趋美的心理,但这一共同的心理却是由不同的伦理道德、不同的价值观念等所驱动的。找出二者之间的种种不同,从二者的语言体系、文化背景等方面追根究源,有助于消除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加强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此同时,要理解中西语言文化在相互交往中碰撞、进而交融的过程,用发展的、联系的观点来看待英汉语言禁忌现象。 参考文献: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2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Z.杭州: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3黄任.英语修辞与写作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4任聘.中国民间禁忌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5陆国强.现代英语词汇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3.6庄和诚,禁忌语词纵横谈J.现代外语,199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