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模拟卷02(解析版)(共18页)

上传人:荷叶****8 文档编号:46817702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88.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全真模拟卷02(解析版)(共18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全真模拟卷02(解析版)(共18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全真模拟卷02(解析版)(共18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全真模拟卷02(解析版)(共18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真模拟卷02(解析版)(共18页)(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冲刺2020年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二)考生须知:1.模拟卷参照2020年浙江温州考试说明的范围和试卷结构制作.全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为150分(包含卷面分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书写,答案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卷各题目规定区域内作答,做在试题卷上或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3.请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一.积累(17分)1读下列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我在江心屿的阁楼上等你盼望着,你的归来我在雁荡的雄奇里忘记了,你的名字风_(tu)去了,岁月的痕迹瓯越的山水里,孕育了温州人

2、的节气漫步古_(lng)只为和你再相遇楠溪江水如我对你的思念,从未远去在这里,山灵水秀,人才_(be)出在这里,温州精神,_(yun)远流长.在这里,历史沧桑悠悠,温州有礼.【答案】褪 廊 辈 源 【解析】“褪去”指退去.去除;注意“褪”的偏旁.“廊”指屋檐下的过道或有顶的过道;注意字的正确写法.“人才辈出”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地大量涌现;注意不能写成“人才倍出”.“源远流长”的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2默写填空.(10分)(1)_,八年风味独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2)_,衡阳雁去无留意.(渔家傲秋思)(3)_,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4)_,赢得生

3、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5)人生自古谁无死?_.(文天样过零丁洋)(6)苟全性命于乱世,_.(诸葛亮出师表)(7)诗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8)写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答案】(1)四面歌残终破楚 (2)塞下秋来风景异 (3)长风破浪会有时 (4)了却君王天下事 (5)留取丹心照汗青 (6)不求闻达于诸侯 (7)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8)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解析】默写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

4、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汗.诸侯.畔”等字词的书写.3下列关于文化.文学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嫦娥指月亮,汗青指史册,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兄弟,伉俪指夫妻等.B“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半夜三更”指凌晨三点至五点.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莫泊桑,是法国优秀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与俄国的屠格涅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D“一门

5、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苏轼既是“三词客”之一,又是“四大家”成员,他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水调歌头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文体知识.作家作品的识记能力.做这类题目时,学生必须对所考查的作品内容及作家十分了解.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B项中,“半夜三更”指晚上十一点至凌晨一点.C项中,莫泊桑与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D项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辛弃疾的作品.故选A.二.阅读(58分)(一)名著阅读(7分)4.下面

6、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3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安徒生童话5.金圣叹评水浒传人物别开生面.下面是他对两位水浒英雄的评价,你是否赞同?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故事情节,说出自己的看法.(4分)“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柴进)无他长,只有好客一节.”【答案】4.示例:由于种种伤病以及忘我地工作和劳动,保尔身体越来越差,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在病床上强忍身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开始文学创作,拿起新的武器一写作,开始新的生活.一个圣诞夜,卖火柴的小女孩一天都没有吃东西,也没有卖出一根火

7、柴,她又冷又饿,擦亮火柴看见了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她想让奶奶留在身边,于是擦亮所有火柴,当最后一根火柴熄灭后,一切都不见了,她冻死在街头.(任选一幅图讲述相关故事主要情节即可)5.示例:赞同对鲁达的评价.他确实是一个见义勇为疾恶如仇.粗中有细的英雄.在得知金氏父女被镇关西欺凌后,赠银安排他们出逃,再到状元桥下惩罚郑屠,他先激怒郑屠,三拳打死郑屠后为了脱身,他又假称郑屠诈死,脱身逃走.赞同对柴进的评价.虽然柴进武功平平,但仗义疏财,接纳四方豪杰,被誉为当世孟尝君.柴进一生中帮助过许多人,武松.宋江.林冲.王伦等人都在柴进家中住过,接受过柴进的帮助.或:不赞同对柴进的评价.柴进不仅慷慨好义,

8、也精于筹划和管理,上梁山后做了掌管钱粮的头领;他机智沉着,善于随机应变,征方腊,他化名潜入方腊军中,被召为驸马,决战中杀死方杰,立得头功.【解析】4.本题考查名著阅读.观察图一,一个人躺在床上,手中拿着笔在写作,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故事情节分析,这是主人公保尔在写作.图二中一个小女孩,手中举着一根火柴,脑中浮现奶奶的身影,这是卖火柴的小女孩.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概述故事情节即可.5.本题考查对名著的赏析评价.结合鲁达的性格“粗中有细”,相关故事情节“拳打镇关西”分析即可.柴进的评价可赞同,也可不赞同,要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二)文学作品阅读(18分)驼背李的春天(1)只要远远看见他.刚才还在嬉笑玩

9、闹的孩子们,总是吓得迅速逃窜开,呼啦啦作鸟兽散.(2)说来,他的样子确实有些疹人.瘦小黧黑,背弓如钩,手拄木棍,常年罩着黑色的旧衫子.只要戴上一顶尖帽,他就像极了童话里的男版老巫婆.(3)孩子们都怕他,村子里的大人们也不喜欢他,直呼他驼背李,谈论起他时,都流露出一副可怜和鄙夷的神情.谁家的孩子调皮或是半夜哭闹,只要说一声,驼背李来了啊,孩子便立马噤声,变得听话起来.(4)驼背李一人独住在村子北角.家门口有棵歪脖子树,一年四季常青着.当村民们的口袋日渐饱满,一家赛一家地盖起窗明几净的小洋楼时,驼背李的家仍是七十年代低矮的红砖房.远远望去,就如歪脖子树下立着的一顶黑蘑菇.(5)除了李奶奶,几乎没人

10、去驼背李家.李奶奶是驼背李的姐姐,她常送去一些蔬菜瓜果.只要李奶奶去了,驼背李就一改往日的落寞寡言,姐姐长姐姐短地叫,满是皱褶的脸盛开如菊的花.(6)李奶奶和我家是邻居,一次她和母亲聊着天,说到驼背李,突然落下泪来.也是那时,十岁的我,听了驼背李的故事,才开始渐渐懂得人世的艰辛.(7)驼背李有过一个完整的家,妻子贤惠,儿子乖巧,日子虽然贫穷却也温馨.而这幸福生活,在儿子两岁那年戛然而止.冬日里,一场极致的产寒,让儿子半夜感冒发起了高烧.两口子踏着没膝深的雪,赶到村子卫生部.赤脚医生忙中出乱,未做皮试就给孩子注射了青霉素(8)孩子去了,妻子如抽去主心骨般悲痛欲绝.一日,趁驼背李不备,她悬梁自尽,

11、追随孩子而去.儿子的病逝,妻子的离去,接连的打击,让只有三十来岁的他迅速苍老下来.空荡荡的屋子里,常听到他一个人在自言自语地念叨着什么.(9)驼背李沉寂了很久,当他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时,发染白霜,背驼得更厉害了.有好心人介绍他去城里一家工地做保安.半年后,工地完工,他回到了村里.回来的他变得精神抖擞起来,脸上也有了久违的笑容.(10)从那以后,无论刮风下雪,驼背李每个月都雷打不动地去趟城里.去时满脸期待,回时,满目欢喜.于是,有好事者嘻笑着调侃,说驼背李去城里找相好的了.他听了,亦不恼,一人微笑着径直走回他的蘑菇房里去.(11)当我高中毕业回到村子,偶遇到驼背李时,几乎没认出他来.他更消瘦

12、了,发白如雪,面颊深陷下去.他让我想到了深冬里枯槁的树木,似乎在一寸寸地腐朽下去.不久,就听到了驼背李重病卧床的消息.(12)那一天,是寒冬里难得的一个大晴天.有个年轻男孩一路寻了来,挨家挨户地问,李二勇的家在哪?村民们呆愣半晌,一个满口无牙的大爷恍惚记了起来,说,他问的好像是驼背李吧,大家才醒过神来.(13)村民们跟着年轻人去了矮蘑菇下.进到黑暗的屋予里,见到病床上的驼背李,年轻人扑通跪下了:“爹,儿来看你了”他的一声“爹”让大家惊呆了,也让昏迷中的驼背李醒了过来.他抬起迷蒙的眼,定定地看着年轻人,脸上有了明媚的笑容,竞奇迹般地精神焕发起来.(14)原来,那年驼背李去城里打工,无意中从电视上

13、得知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需要捐款助学时,他默默地记下了校址,捐了身上所有的钱,资助了一名品学兼优,早年丧父的孩子.前些年,他每个月定时去县城,就是去邮局给孩子汇款.钱不够了,他便去公园和街头拾荒,所得的钱全都给孩子汇去,一直供到那孩子中专毕业.(15)他资助的孩子就是眼前的年轻人.如今,年轻人已事业有成,便一路寻来感恩.在场的村民得知事情的经过,一边唏嘘感叹着,一边落下泪来,看向驼背李的眼神多了赞许和敬佩.(16)自那天起,驼背李的头发被梳理得格外齐整,衣服也是分外的整洁.在暖暖的冬阳下,我常看到男孩扶着驼背李出来晒太阳.男孩将毛毯细致地搭在驼背李的腿上,热茶递到他的手上,然后坐在一旁和他聊天.画

14、面温馨感人.(17)村民们都羡慕地说,驼背李的春天终于来了.6本文以“驼背李的春天”为题,很有艺术性,请简要分析.(3分)7文章第10段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5分)8文章开头部分写孩子们怕他.大人们不喜欢他有什么作用?请从写法角度加以分析.(4分)9阅读全文,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驼背李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6分)【答案】6题目运用比喻修辞,喻指驼背他身体逐渐好转,精神焕发,开始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题目意蕴深厚,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7内容上:写了驼背李在城里资助了一个孩子,从而找到了生活的意义,变得精神抖擞.开心欢喜,因此被好事者调侃.结构上:设置悬念,为下文写男孩寻来报恩埋下伏笔,

15、突出了驼背李默默奉献的高尚品质.8欲扬先抑,通过写驼背李样子的瘆人,与下文写他倾其所有资助男孩读书形成巨大反差,赞颂了驼背李善良的高贵品质.9他是一个样子瘆人.贫穷但非常善良的人.因为虽然他的样子瘦小黧黑,背弓如钩,手拄木棍,常年罩着黑色的旧衫子,但是贫困的他通过拾荒等方式几年来一直资助一名品学兼优的孩子.【解析】6此题考查的是文章标题的作用.文章标题的作用通常有:概括文章内容 揭示文章主旨 提示文章线索紧扣文章内容吸引读者注意 一语双关.“驼背李的春天”为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里的“春天”比喻驼背李的生活焕发了生机,男孩的关爱让他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据此理解作答.7此题考查的是段落的作用.

16、文中的段落根据位置通常有如下作用:开头总领全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等;中间承上启下;结尾总结全文,结尾扣题,照应开头,点明主旨,深化主题等.文中第10段“无论刮风下雪,驼背李每个月都雷打不动地去趟城里”“去时满脸期待,回时,满目欢喜”在结构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在内容上暗示我们驼背李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对于他来说也是一个心灵的寄托.突出了他无私奉献的精神.8此题考查的文章的写作手法.通常用到的写作手法有:托物言志.借物喻人.欲扬先抑.欲抑先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衬托等.文章开始写驼背李的外貌“瘦小黧黑,背弓如钩,手拄木棍,常年罩着黑色的旧衫子”,人们对他的态度“只要远远看见他.刚才还在嬉笑玩

17、闹的孩子们,总是吓得迅速逃窜开,呼啦啦作鸟兽散”“村子里的大人们也不喜欢他,直呼他驼背李,谈论起他时,都流露出一副可怜和鄙夷的神情”,这些都极力渲染了人们对他的不喜欢,甚至是讨厌,将驼背李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降到了极点,而后文中男孩儿的到来,将谜底揭开,“在场的村民得知事情的经过,一边唏嘘感叹着,一边落下泪来,看向驼背李的眼神多了赞许和敬佩”,烘托了驼背李的高尚品质.所以文章采用了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据此理解作答.9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从文中找出对该人物的描写,然后结合这些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即可.从“瘦小黧黑,背弓如钩,手拄木棍,常年罩着黑色的旧衫子”“驼背李的家仍是

18、七十年代低矮的红砖房”可以看出驼背李家庭贫困,通过李奶奶的话我们看出他的遭遇悲惨,从“无意中从电视上得知偏远山区的孩子们需要捐款助学时,他默默地记下了校址,捐了身上所有的钱,资助了一名品学兼优,早年丧父的孩子”这一情节可以看出他的善良无私.据此理解作答.(三)非文学作品阅读(12分)(材料一)朗读有助于记忆吗说到朗读,我们常常会想起小学生早上的晨读课,大家一起举着书本大声诵读课文的情景想必人人都经历过.然而,这种朗读的方式真的有助于学习吗?是否朗读能让我们加深记忆呢?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最基本的智慧之一,联结着我们的过去与现在.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

19、成完整的记忆过程.记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背古诗为例,“槐绿低窗暗,榴红照眼明”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句古诗,但这只是一个感觉记忆,大概只能保持0252秒.如果我们想记住它,将感觉记忆转化为更长时间的记忆,就要对它进行编码.编码的过程带有很多个人色彩,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内容来想象画面加以记忆,有些人可能会根据诗句读音来加以记忆,如果没有转化为长时记忆,那么记忆的死敌“遗忘”马上就会将它带走.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通过图像依次呈现BCP.EV.F几个字母后,再要求被试者按照顺序进行回忆.结果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如B

20、和V,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如E和F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由此看来,边看边读是一个双编码的过程,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朗读在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的过程中充当了刺激物的角色.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也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关于如何改善自己的记忆力,除了朗读这种深加工之外,还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不失为一种记忆的好方法.大脑的觉醒状态是指大脑的兴奋水平.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当然大脑觉醒

21、状态的时间规律也会随个体生理机能的状态不同而产生差异.朗读是加深记忆的有效方法,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记忆规律,还有许多未解之谜,有待我们继续探索和发现.(材料二)(材料三)形成长期记忆的第一步是付出注意力.如果你对周围的世界关注度不足,大脑根本不会把你体验到的感觉存储下来.大脑通过连接神经细胞形成长期记忆.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越强,你的记忆就越鲜明.神经连接的大网将所有感觉交织在一起,形成一段记忆:某个场景看起来是什么样子,摸起来是什么感觉,闻起来是什么气味.但是,如果你没有付出注意力,外部信息甚至没有进入你的短期记忆,那么你的大脑自然无法形成长期记忆.科学家做了一项实验,让几百位受试者在没有导

22、游带领的情况下自行游览了一座教堂.游览过程中,受试者需要依据指令记录一些细节,例如“教堂中十字形的平面结构”,或者重观察“宏伟的入口上方欢迎你的青铜天使”.一部分受试者携带着配有摄像头的iPod或手机,他们需要按指令拍摄照片,另一些受试者什么都不带.游览结束后一周,所有受试者都需要接受突击测试,研究者会询问他们在游览过程中理应记得的一些细节.结果发现,不带相机的受试者在10道题里大约能答对7道,而带了相机的受试者得分更接近6分.二者的区别细微却不容忽视,就像从C到D.从事这项研究的心理学家坦普尔顿表示“相机会让人分心,让我们无法专注于当下的体验,所以记不住那些本应专心欣赏的东西.现今无所不在的

23、智能手机就像是插入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个巨大干扰源”.10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短时记忆有两种编码方式: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实验发现,视觉呈现条件下,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字母之间很少混淆.这说明听觉也是很重要的编码方式.因此,老师在上课时适当板书,有助于学生记忆.B朗读之所以有助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是因为在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所要记忆的信息上,更能帮助我们记住它.C早在19世纪,心理学家就已经发现,上午11点到12点之间的记忆效率最高,下午6点到8点效率最低,但并不是对所有情况适用.D记忆分感觉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材料三主要阐释了

24、三者之间的关系.11根据三则材料,你认为要怎样才能保持更长久的记忆?(4分)12现在有8个词语:麻雀.呼呼.傍晚.爸爸.学校.宠溺.回头.请你根据材料相关知识,说说要采用什么方式才能更好地记住这8个词语?请具体阐述,并写出这么做的理由.(5分)【答案】10D11进行深加工;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不断复习巩固;专注,避免干扰(如电子产品).12把词语串联起来编一个故事(也可以其他方式).故事示例:那天傍晚,爸爸接我回家,像是小麻雀似的和爸爸聊着学校里的趣事.风从耳边呼呼吹过,爸爸时不时回头看我,脸上洋溢的满是宠溺.理由:这几个词是孤立的词语,没有意义,我们需要让他们变成有意义的信息(材料二

25、),要让它变成有意义的信息,我们必须进行深加工(材料一).【解析】10考查对材料内容的正确理解与信息比对能力.从材料中找出各选项相对应的句子,进行仔细分析比对,即可做出选择.D项表述错误.阅读材料三可知,“形成长期记忆的第一步是付出注意力.如果你对周围的世界关注度不足,大脑根本不会把你体验到的感觉存储下来”是材料三的中心句,主要分析形成长期记忆力的原理,通过实验分析得出手机是影响我们记忆的巨大干扰.并没有阐释感觉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三者之间的关系,故D错误.11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阅读材料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提炼概括.根据材料一的“关于如何改善自己的记忆力,除了

26、朗读这种深加工之外,还有一些简单易学的方法”和“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不失为一种记忆的好方法.”可概括出:进行深加工;利用大脑觉醒状态的时间规律.根据材料二的遗忘曲线图可概括出:及时复习巩固,也是保持记忆的好方法.根据材料三的“形成长期记忆的第一步是付出注意力”“如果你没有付出注意力,外部信息甚至没有进入你的短期记忆,那么你的大脑自然无法形成长期记忆”以及所举的例子,可以概括出:想要保持长久的记忆,最关键的是付出注意力,避免干扰.12考查对材料迁移运用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材料的内容,根据材料所讲的知识来说明用什么方法记住这8个词.通过材料二遗忘曲线图,我们知道有意义的音节遗忘速度慢于

27、无意义音节的速度;材料一告诉我们,“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一切经验都要经过编码.储存和提取才能形成完整的记忆过程.由此看来,边看边读是一个双编码的过程,既区别了语音也区别了语义,对信息进行深加工,更有助于记忆的巩固.”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将“麻雀.呼呼.傍晚.爸爸.学校.宠溺.回头”无意义的音节转变为有意义的音节,深加工,编成一段故事,然后记忆.(四)古诗阅读(7分)登飞英塔赵孟频梯飙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千里湖山秋色尽,万家烟火夕阳多.鱼龙滚滚扶舟楫,鸿雁冥冥避网罗.谁种山中千树桔,侧身东望洞庭波.明月楼杨汉公吴兴城阙水云中,画舫青帘处处通.溪上玉楼楼上月,清光合作

28、水晶宫.莫干山周庆云参差楼阁起高岗,半为烟遮半树藏.百道泉源飞瀑布,四周山色蘸幽篁.“诗和远方本应走在一起”,“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也可以很好融合.本次研学是跟随上面三首诗歌作者的脚步探访湖州,请同学们根据你本次研学收获,完成下面研学任务卡.“跟着诗人游湖州”研学任务卡这次研学我们去的地方有哪些?飞英塔 明月楼 莫干山13.你记得研学路上遇到的那些风景吗?参照示例,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来.(任选明月楼莫干山其中一首)(3分)示例:登临飞英塔的百尺高楼,俯瞰云中飞鸟,眺望秋日里浩瀚太湖,傍晚看夕阳西下,万家灯火.眺望太湖水面渔舟穿行,鸿雁蹁跹,漫山树木茂盛,金桔灿然,洞庭水烟波浩渺._14.

29、研学归来,再读诗歌,你对诗歌的表现手法是否有了更深的感悟呢?(4分)请从三首诗歌中任选一首,结合诗歌内容,品析该诗的表现手法._小贴士古诗词的表现手法一般可分为三类:(1)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等);(2)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偶.夸张等;(3)描写手法:衬托.虚实结合.先抑后扬.对比.动静结合等.【答案】13.登上明月楼,看水波荡漾,辽阔壮观,水面云雾缭绕,吴兴城在其中若隐若现,水路四通八达,画舫穿行在水面,鲜妍别致,月光皎洁,玉楼与水面波光交相辉映,宛若水晶宫殿一般.莫干山连绵不绝,高低起伏,山上楼阁耸立,参差挺立,掩映在烟雾.丛林中,山中

30、泉水汩汩流淌,飞瀑向下倾泻,十分壮观,幽深的竹林呈现翠绿的颜色,四周高山也被染成翠绿,景色优美.(能结合诗歌的主要内容,借助合理的想象,仿照示例概括研学地点的画面即可.) 14.(1)虚实结合:登飞英塔中,登上飞英塔,向远处眺望,湖州美景尽收眼底,意境辽远开阔.结尾写作者侧身向东,可以远望洞庭湖水碧波荡漾,虚实结合,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更能体现飞英塔的高耸,作者内心的开阔.(2)巧用修辞:登飞英塔中,“梯飙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一句,作者采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借助具体的数词“几百”,和向下看看到云朵在鸟背上飘过,突出飞英塔高耸入云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明月楼的喜爱.明月楼

31、“清光合作水晶宫”一句,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将月光下水云中的明月楼比作是水晶宫,云水月缭绕在明月楼上,给人带来水晶宫般的梦幻感觉,体现作者对明月楼的喜爱之情.(3)动静结合:莫干山“百道泉源飞瀑布”借“飞”字尽显水流速度之快,仿佛让人看到水花四溅.听到震耳欲聋撞击山石的声音,凸显山泉飞瀑的动态;“四周山色蘸幽篁”中“蘸”字将竹林比作碧绿的染料,四周山色如饱蘸绿色的大笔,被晕染成翠绿颜色,动静结合,表达作者对莫干山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解析】13.这道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注意结合诗歌的主要内容,借助合理的想象,仿照示例概括研学地点的画面.比如莫干山:登上莫干山,放眼望去,高低错落的亭台楼阁

32、矗立在山岗,一部分被云雾所缭绕,一部分掩映在树林中.近处,百来道悬泉瀑布,水花飞溅,淙淙作响.四周山色被郁郁青青的竹林晕染成了翠绿色.14.这道题考查对诗歌写作手法的理解.小贴士给我们提供了三个角度: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比如,这三首诗中运用修辞手法的诗句有:“梯飙直上几百尺,俯视层空鸟背过”运用了夸张;“清光合作水晶宫”运用了比喻;“四周山色蘸幽篁”运用了拟人.再如,这三首诗中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诗句有:“千里湖山秋色尽,万家烟火夕阳多”写实,“侧身东望洞庭波”写虚.这三首诗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诗句有:“百道泉源飞瀑布”写动,“四周山色蘸幽篁”写静;“千里湖山秋色尽,万家烟火夕阳多”写静,

33、“鱼龙滚滚扶舟楫,鸿雁冥冥避网罗”写动.任选其中一处,结合诗句内容解说即可.(五)文言文阅读(14分)商於子论治国宋濂商於子,商国之布衣也,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驾之而东.商君,商国之君也,微访乡野,过而责之曰:“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也.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不说,弗应.商君曰:“今子以之代耕,不亦颠乎?”商於子曰:“子以予颠之,予亦以子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商君立有间,面有惭色,顾谓左右从者曰:“尔辈以此究物理.耕者,能善晓天下之治,而治者乃愚也.论

34、国之道,自恨弗如远甚矣.”比至国,乃除旧弊,施新策,广招天下之士以治.数年之后,富民安邦,盖商於子之功也.(注)商於子:虚构的人名;后面“商君”,商国的国君,也是虚构的国君.豕:猪.淖(no):烂泥.服田:驾牲口耕田.牧:统治.管理.15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1)商国之布衣也 布衣:( )(2)尔辈以此究物理 物理:( )(3)比至国 比:( )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广招天下之士以治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刘向唐雎不辱使命)B今子以之代耕,不亦颠乎? 不以物喜(范仲淹岳阳楼记)C商君立有间 又何间焉(左丘明曹刿论战)D而治者乃愚也 此臣所

35、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2分)(2)论国之道,自恨弗如远甚矣.(2分)18此文主要采用了“类比”和“讽刺”手法来论治国之道,请结合文意简要阐述.(4分)【答案】15(1)平民(2)事物的道理.规律(3)等到16A17(1)您怎么不用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统治者)啊?(2)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方法.措施),我自恨比他差得远呢.18商於子用“以豕代耕”类比治国之道,讽刺当今统治者不重视人才,使商君受到启发,进而除旧弊,广纳人才,达到治国的目的.【解析】15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

36、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都是古今异义词,如“布衣”:平民.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16考查文言词汇一词多义.A项中,均为结构助词“的”.B项中,介词,用/介词,因为.C项中,一会儿/参与.D项中,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并列关系.故选A.1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

37、“子”:敬辞,您.“牧民者”:统治者.“论国”:谈论治理国家.“甚”:很.18考查文章“类比”和“讽刺”手法的运用.要想捕捉文章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如要分析好“子以予颠之,予亦以子颠之.吾岂不知服田必以牛,亦犹牧吾民者必以贤.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子何不以责我者责牧民者耶?”等句,这是商於子“以豕代耕”类比治国之道,讽刺当今统治者不重视人才.使商君“面有惭色”,并认识到“论国之道,自恨弗如远甚矣”,进而除旧弊,广纳人才,最终“数年之后,富民安邦”.这“盖商於子之功也”.【参考译文】商於子是商国的平民

38、,家很贫穷,又没有牛耕田,他就牵一头大猪自西向东耕田.商君是商国的囯君,微服私访乡村,经过时责备他说:“你错啦!耕地应当用牛,凭借牛巨大的力气能够使土块耕起,凭借牛坚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于泥淖之中.猪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不高兴,没搭理他.商君说:“如今您用猪来代牛耕地,不是弄顛倒了吗?”商於子说:“您认为我弄颠倒了,我还认为您弄颠倒了昵.我难道不知道侍弄囯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冋管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不用牛,虽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处小;不用贤人,那么天下遭受祸害,它的害处大.您怎么不用责备我的话去责备治理百姓的人啊?”商君站立有一会儿,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回头对身边的随从说:“你们这些

39、人,要通过这事来推究事物的道理.一个耕田的人,能精通天下治国之道,而我们这些治理天下的人却很糊涂啊.谈论治理国家的道理,我自恨比他差得远呢.”等到商君回到囯都,就革除旧弊,施行新的政策,广泛招收天下有才之人来管理国家.几年之后,百姓富裕了,国家安定了,这原来是商於子的功劳啊.三.写作(70分)19.为了学生阅读的方便,学校提议在教室里增设“图书角”.面对这一提议,学生反应不一,展开了辩论.反方认为没有必要.理由是现在学生学习任务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教室本身就比较狭小,设置“图书角”影响了活动的空间;另外,图书也容易遗失和损坏.假如你是正方,请你针对反方的观点和理由进行反驳.(100-120字

40、)(10分)正方:_.【答案】示例:我认为增设“图书角”很有必要.首先,阅读本身就是学习,“图书角”便于我们利用机动时间进行阅读:其次,合理而有序地摆放完全可以让“图书角”有一席之地:至于遗失和损坏,只要我们制定相应的图书管理制度,加强管理,这点是不用担心的.【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人物做法谈观点的能力.针对反方的意见“没时间阅读”“教室狭小”“图书容易损坏”,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有必要增设图书角,然后再阐述这样做的种种好处,然后针对反方的忧虑,提出解决办法,语句表达通顺流畅即可.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分数,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可以是别人评分,也可以是自己打

41、分;可以出现在试卷上.竞赛中,也可以隐身于日常生活里.课程学习.活动参与.待人处事.家务劳动都会获得一个或高或低的分数.这些分数,构成了我们丰富的人生.同学们,关于分数,你又有什么样的经历.感受和体会呢?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紧扣主题,内容具体充实;(2)有真情实感;(3)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4)不少于600字;(5)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例文:无形的分数我一直认为长辈们为我做的这些芝麻大的小事不算爱,都是理所当然的.爱就应该要惊天动地,轰轰烈烈.可那一次让我明白了,爱在细微处,爱更是一种无形的分数.周末的午后,天阴沉沉的,还不时飘着牛毛细雨.我

42、独自乘公交车回老家玩,虽然坐在车里,但还能感到丝丝的凉意.车到站了,上来一位白发苍苍.身上脏兮兮的老奶奶,手里还拿着三四把自制的扫帚,满脸皱纹里写满了沧桑,一看就知道她已品尝了生活的艰辛.这时,车上几位年轻貌美的阿姨下意识地捂住了鼻子,其中一位居然赶紧戴上了口罩.老奶奶好像明白了什么似的,畏畏缩缩地站在过道里,不敢向前走.此时的我也情不自禁地跟着往里面坐了坐,但转念一想,老师平时不是经常教导我们要尊老爱幼.乐于助人吗?我今天这是怎么了?于是赶紧调整状态,连忙挥手示意老奶奶坐到我的座位上来,她仿佛得到了天大的恩惠,用感激的眼神看着我.“吱”,公交车突然来了个急刹车,车内的东西都被甩到了前面,老奶

43、奶也不例外,她抓住了一位阿姨的裙角.车子平稳后,那位阿姨赶紧去扯她的裙角,仿佛遇见了瘟神,嘴里一直小声嘀咕道:“真倒霉,怎么会遇到这种脏老太婆”我听了心头一紧,心想:“大人怎么能这样呢?”于是我直接站起来,把老奶奶搀扶到我的座位上,大声地对她说:“奶奶,您坐我的位置上,我不嫌你脏,我们能过上今天的美好生活,是离不开您们的辛勤劳动的.”老奶奶嘴角微微上扬,含含糊糊的声音响了一句,好像想说什么,我分明看见了两行眼泪从她浑浊的眼睛里流了出来经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动作都会得到感恩,更是无形的考试,考验的是我们的爱心.它没有限制,不看分数,甚至没有评判标准,但它比有形的考试和有形的分数

44、更重要.【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作文.首先,审题.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句,关键词“分数”,分数的作用是评价,这个评价可以是因为一些知识产生的,也可以是因为行为.品格等产生的.在这两种评价里,显然我们更应该重视那些因为行为.品格产生的评价,这些评价彰显了人的道德品格.心灵层次等.评价可以是自评,可以是他评,自评体现着人对自己的认识,他评体现着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人对自己的评价非常重要,只有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和评价,才能有更好的行为和选择等.他人的评价要客观看待,既要重视他人的评价,进而查缺补漏,提高自己,同时对他人的评价也不能过于重视,迷失自己.故可立意:正确认识自己;客观对待他人的评价;在评价中成长等

45、.评价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里,那么生活中我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严格的要求自己.结合分数这个词语,可以写感悟,例如:分数对于我们生活的意义和价值,我们该如何面对分数等.同时,可以由分数想到考试,分数来自于考试,有形的分数来自有形的考试,无形的分数来自无形的考试.其次,思路.材料作用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无论哪种文体,都要抓住写出自己对于“分数”的认识,态度一定要积极,观点一定要符合价值观,不能过分重视分数,也不能忽略分数,同时不要写知识产生的分数,而是要写深层含义,写品德.行为的分数,要写无形的分数.写分数对于我们生活的积极意义.第三,选材.记叙文要从自己生活取材,选择那些无形的分数对自己产生影响的事件,最后选取比较小的素材,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来表现主旨.议论文则要选取典型的名人事例,表达时精练的陈述素材,笔墨更多的集中在对材料的议论上,写出自己的思考.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