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科星卡评价操作策略

上传人:阳*** 文档编号:46742602 上传时间:2021-12-15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50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数学学科星卡评价操作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数学学科星卡评价操作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数学学科星卡评价操作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资源描述:

《数学学科星卡评价操作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学科星卡评价操作策略(4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营造育人环境数学学科星卡评价操作策略42008BAI XIAO班机小报目 录 数学学科星卡评价操作策略 梅永君 科学课中“科学概念”缺失的思考及对策 夏 娜我教请求 蒋明儿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营造育人环境有效评价引 得 源 头 活 水 来 林素飞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 郑华君扬起学生自信的风帆 王密群用活动来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有效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 田景琪雨中桃花行 张秀儿诗二首 徐 瑛数学学科星卡评价操作策略梅永君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全面铺开,建立一种多元化、多角度的激励性评价体系,势在必行。我校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将原来雏鹰队员、雏鹰中队评比制度进行重新改革,建立学生

2、“星卡”激励性评价方案。我根据学校的要求,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也实施了数学学科星卡评价方案。 一、星卡评价的具体操作方法1、蓝卡,学生点滴闪光点蓝卡是星卡评价最基础的评价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探究的方法、技能的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等都是我们评价的对象。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可以得到适量蓝星卡。这一阶段主要是教师来评价。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学习,是否真正经历学习的过程。教师及时对

3、学生进行口头表扬:“某某同学举手多积极”“某某听得多认真”“某某解题思路很独特”,课后由课代表给表扬的学生打上“”,得到十颗“”的学生就能得到1张蓝星卡。教师批改学生作业时,根据学生作业完成的正确率及书写情况适当给学生打上1-3颗“”,对于那些能及时独立订正作业的学生我一样给于“”的鼓励。同样得到十颗“”的学生也能得到1张蓝星卡。每周统计一次。2、绿卡,学生的点滴进步绿卡,是学生奋发向上的表现,是学生星卡评价最常用的激励手段。(五张蓝卡换取一张绿卡)1)对学习结果的评价量化的评价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是教师、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显性的途径。每学期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定好目标,

4、如果每次测试能达到自己的目标,那就能得到一张绿星卡。单以分数区分学生的观点是一个误区,我们要客观、辩证地看待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些学生考试考得不好,并不是知识没掌握,而是由于其他原因,所以我允许学生申请重考。如浙教版十二册“圆柱体、圆锥体”这一单元的检测,我们全班有20%的同学不及格,成绩很不理想。仔细分析原因,单位名称要换算,计算表面积与体积要区分,求底面积、求侧面积、求无盖情况下的表面积要理解,体积、容积单位要注意,每道题审题都要仔细,而且计算量非常大。这些原因使学生们顾此失彼,失分较多。许多学生提出要重新考,于是我又出了一张试卷,让全班学生重新检测自己,第二次的检测有了明显的起色,他们的成

5、绩都有所提高,全班只有5人不及格。对于有进步学生都能得到一张绿星卡。信息的二次反馈甚至多次反馈后再评价,有利于让学生发挥出自己的潜能,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作出公正的评判。2)评价主体多元化为使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体,保证评价基本功能的实现,我改变了教师一人评价、教师与学生二元对立的传统局面,重视多元评价。在多元评价流程中既有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又有学生集体的相互评价,还有家长与教师的参与评价。学生自评、互评每周一次,以小组为单位先独立填写小学数学发展性星卡评价表(评价表见附1),然后开小组交流会,指出同学的优点、缺点,大家能取长补短,并且每周评出本小组的进步星,奖励绿星卡一张,学生互评时教师要引导

6、他们用欣赏的目光多看同学的优点。3、黄卡,学生的过失 黄卡,代表着学生的过失,导明学生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鞭策学生不断进步。对于那些学习态度恶劣者,如:常不完成家庭作业、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必要时给予“黄卡警告” ,并把黄卡粘在黑板报“黄卡警示栏”中,时刻给学生示明今后努力的方向,同时要向学生扣回1张绿星卡。(如果暂时没有绿卡的,由负责登记的同学记下,得到绿卡后,补交。)扣回绿卡后,老师必须在一星期内帮助学生改正过失,一周后,确有改正或有进步,老师主动将绿卡还给学生,并取回黄卡。一周后仍没改正的,教师要把扣回的绿卡交大队部没收,由大队部给学生教育、引导、处理。教师决不能将学生的过失放任自流,

7、要让学生从过失中寻找不足,找准努力的方向,从而不断改正缺点,完善自我。4、红卡,代表着荣誉,代表着收获。红卡不直接颁发,由大队部负责。学生得绿卡10张,到班主任处领取红卡申报单,学生将10次得绿卡情况进行登记,凭10张绿卡和申报单即可到大队部换取一张红卡。大队部定期公布获红卡学生名单,以示表彰。表彰后,由大队部将红卡申报单交班主任存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5、评选数学智慧星每学期期末,每位同学统计自己的绿卡数,并填写小学数学发展性星卡评价反馈表(见附2),根据绿卡数评选出班级数学智慧星,并颁发奖状,以此鼓励。二、星卡评价操作时的注意点首先评价应以鼓励为主。评价应注意情感效应,对学生而言,不管是教

8、师的评价,还是学生的互评,他都渴望得到一定的认可,获得成功感,因此,评价应以激励为主。例如,当学生的想法有道理,但表述得不够清楚,这时教师千万不可全盘否定,可以说,“你的想法很有道理,老师已经明白了你的意思,如果说得更明确些,那么大家都能明白你的意思了,试试看。”如果学生的想法完全错误,也应用委婉的口气说:“看得出,你正在积极思考,但这种结论是错误的,没关系,再想想。”如果有的学生的想法出乎老师的意料,但很有道理,教师可以欣喜地说:“好!有创新,老师也从你的想法中长了见识。”当然激励的语言要注意恰到好处。千万不要言过其实,给人带来虚假的感觉,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单调枯燥,机械重复一些套语,“好的”

9、“很好”等等。其次,承认差异性,正确差异性与激励性相结合。学生的认知方式、个性特征、学习习惯都是千差万别的。如果以一刀切标准衡量定性,则会使部分学困生受挫,丧失学习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我们的评价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实施分层评价,对于相对落后的学生,要千方百计抓住其闪光点,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发现,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赞许是后进生心灵的甘露,他们更需要关切的目光和贴心的话语,教师切莫让他们产生被遗弃的感受。对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评价应重在激励他们创新,而不能满足于一般方法解决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心和探索欲。因此,教师对这些学生的褒奖要与他们实际付出的一致,使

10、他们感到不愧于接受这些表扬。如果对他们解决一些容易的问题大加赞扬,不但不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反而使他们缺少征服难题的勇气。当然,当他们的学习的确有水平或创见时,同样要给予热情的肯定,以激发他们的远大志向,促进他们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另外,在进行达标检测时,命制试题力求具有相当的开放性,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生活经验作出不同的解答,使同一道试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不同水平学生的数学素质都得到反映,尽可能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新理念。附1: 小学数学发展性星卡评价表评 价 内 容自评小组评家长评教师评学习行为课前学习准备调查了解充分课内外作业按时按量完成质

11、量好学习活动兴趣浓厚课堂表现探究问题积极主动没有依赖方法多样思维活跃,有自信心有问题意识,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合作能力独立思考分工合作积极参与交流讨论评价反思综合评价(等级)附2:小学数学发展性星卡评价反馈表班级: 姓名: 填表时间:绿卡得卡原因得卡时间12345学生的话:教师的话:家长的话:科学课中“科学概念”缺失的思考及对策夏 娜关于“小学科学概念”,如今成为一种时髦的话题。一时之间,我们似乎都在反思“我们追求学生探究的是不是太多了?静心思考是不是太少了?”做为一名科学老师,我想,我们更应该冷静思考,我们的课堂为什么会造成科学概念的缺失?个人认为有如下几点:一、对新程科学课程标准解读理解的片

12、面性。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中,我们了解到在上个世纪60年代起,科学教育就被许多国家所重视,并将其列为国家课程。美国的“2061计划”首次提出了“科学素养”的概念,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入,对其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课标”解读对其界定是:指对在日常生活、社会事务以及个人决策中所需要的科学概念和科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质。并提取了科学素养四个核心因素作为衡量指标,即: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从课程标准中,我们不难发现科学概念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之一。一定的科学知识是科学知识再学习的基础,也是科学创造发明的必然要求。引导学生对自然事物、

13、自然现象和科学技术知识的理解,包括对具体事实、概念、原理或规则的理解,也是科学教学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如今很多人把科学素养的培养只理解为能力的培养或科学精神的培养,那是很片面的。离开了科学知识这个基础,科学素养的培养就是空谈,是很盲目的。对策:正确理解新程科学课程标准解读,理清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的关系。 科学知识的获取,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满堂灌”,或者“死记硬背”都是徒劳。获取科学知识的方法很多,如听教师讲授,自行搜集信息,现场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信息发布会、报告会、交流会,参观访问,竞赛,科学欣赏

14、,社区科学活动,家庭科技活动,角色扮演,科学幻想等。科学课的教学设计实际上就是对科学活动过程的设计,活动的设计过程应包括正确的科学课的三维目标,不仅仅是科学的过程和方法,还包括了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对待科学的态度,要通过一连串的活动揭示出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使学生在科学知识、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诸方面得到提高,有效地促进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可以使用一些不一致的事件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例如在跳动起来会怎样一课的课前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前概念停留在我们吸入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这个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认识,设计了三个相关联的活动:通过测试运动前后呼吸的变化产生疑问:吸入的空气到了

15、哪里?从而认识和呼吸有关的各个器官;然后提出了一个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吸入空气又呼出来,吸入的空气在肺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引导学生用证据来证明自己的猜测。但是学生能找到的方法只是体验,是初步的认识,没有直接的科学证据证明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是不同的,于是用第三个燃烧的实验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较少。这三个活动是层层递进的,学生建立的概念随着教学层次的提高而深化,通过不断地寻找证据的方式建立起三个活动之间的联系,譬如第二个“活动”的教学是让学生提出“怎样用实验的方法证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比较少”的,因此,这一活动的最佳效果是让学生展开激烈争论,产生种种疑问,为下一步的研究活动激发起兴趣和欲望。促

16、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假想答案体验、实验收集证据整理和收集资料、数据做出解释或结论进行交流评议)的过程中建立起了关于呼吸的科学概念,尤其是最后一个活动,更是直接获取了科学证据,让学生构建起正确的科学概念。所以,教师在设计探究活动时,应把握活动间内在的联系,使其产生最大的效益。 二、对科学探究把握不到位。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探究”一词频频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例如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等等。科学老师要做的就是给学生提供科学探究的环境,让学生象科学家一样,对适合于他们年龄特点的问题进行研究,在这过程中培养学

17、生的各种技能和心理品质,然而对于探究,我们一般采取提出探究的问题,布置探究任务,实施探究过程,在过程中迂回反复,最后汇报探究结果这一流程,但是在这过程中,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问题一:将探究“神”化。这里所说的把探究“神”化,指的是有些老师把探究的地位看得过高,认为学习科学就是学习探究的过程,探究是万能和“至高无上”的“神”,有了探究就有了一切,从而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具体表现在一些老师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把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细节都设计的近乎“完美”,但探究得到的结论,却轻描淡写地 一笔带过,或者由于课堂时间的制约,导致探究只有过程没有结果,探究到哪里就停在哪里,更没有组织学生进行与探

18、究结论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必要训练。这种把传统教学的“重结论,轻过程”推向另一极端“重过程,轻结论”。对策:在一定的概念原理指导下,观察现象,形成问题,进行思考推理,使科学理论(探究结果)在探究中步步逼近真理。以三下年级磁铁的两极教学为例。师:今天,老师为每组准备了两块这样的磁铁,如果,我们把两块磁铁(没有标明磁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会怎么样?你们可以先试一试,看看有什么发现?(出示板贴 )生:学生分组活动学生汇报:生1: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有东西在两块磁铁中间挡着一样,不让它们结合。生2:把它们接近时,好像有一种力量让它们马上接近。把一块磁铁换了一个方向以后再接近怎么也到不了一块儿,使劲儿接近就

19、会上下错着。师:两块磁铁的磁极相互接近时,有时会往一块吸,我们就把它叫相互吸引,我们用相互吸引的符号表示( )像你们说的两个磁极接近时感觉有股力量在挡着,怎么也吸不上,硬放在一起时,手有什么感觉呢?生1:使劲往一块放时,手会抖。生2:手会感觉中间有一股力量往两边推。 师:我们就把它叫做相互排斥,用这个符号表示( )。学生通过用两只手握住磁铁两级去相互接近,让两只手去感觉两块磁铁接近时产生的力,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提到中间有一股力量挡着,往两边推,学生还提到手会抖,或者中间有一股力量使它们一下就吸上了,学生充分体验了力是相互的。“力是相互的”是我们在这次教学设计中寻找到的“上位概念”,我们认为学生学

20、习“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极相互吸引”的概念并不是学习的全部,而建立“力的相互作用”的意识才是更加关键的,它涉及了科学概念中“观念”层面的问题,是学生掌握一系列概念的终极目标之一,理解自然万物的“相互作用”。为强化这一点,在后面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的语言没有简化“相互排斥相互吸引”,而是使用“相互排斥、相互吸引”,强化“相互”。师:你现在能准确地说得清楚两块磁铁相互接近时,哪个磁极与哪个磁极相互吸引,哪个磁极与哪个磁极相互排斥呢?生:不能,因为我们还不知道这个磁极的名称。师:怎么办呢?生:做标记,可以用字母表示。师:好,现在我们把两块磁铁的四个磁极分别做上记号,用字母AB C D标出。C D

21、A B 师标:生:分组标出ABCD记号。师:我们已经把两块磁铁四个磁极分别做上了标记,你现在能准确地告诉大家了吗?生:不能。师:为什么?怎么办?生:需要再试一试。教师在活动中反复再问“能准确地告诉大家,这里要求“准确”就是为了强调磁极标识的标注方法,让学生在这个问题上深入的思考,后面的许习活动中,学生会针对磁极的标注有多次的思考。 问题二:科学探究后,教师忽视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整理。在问题的产生阶段,我们往往缺乏设置问题的情景和忽视引导学生对问题的整理。科学探究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研究发现一个适合探究的问题至少具有两个特征:即这个问题必须是一个需要学生进行解释并且能够为学生所解释的问题,这个问题

22、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当前的探究学习活动中,我们教师启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明显增强,但不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整理。他们常常是以自我为中心,武断地确定探究的问题。教师简单处理和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无疑是对学生心理的一种伤害,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丧失和改变提问题的兴趣和习惯。对策:教师要及时整理和引导,对不同对象提出的,具有不同表征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如:四下年级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一个学生拿出他挑拣的岩石展示给大家看,其中瓷砖是错的。师:(拿瓷砖)这一块是岩石吗?生1:好像是瓷砖。师:是瓷砖,瓷砖是岩石吗?生2:不是。师:为什么不是?生3:它是人做出来的。师:

23、怎样的是岩石呢?生4:必须要是天然的。师:非常好,大家已经找到了岩石的第一个特征天然形成。(拿出板状花岗岩)这个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学生全都沉默,低低的声音传来,有的认为是天然的,有的认为是人工的,学生们熟悉花岗岩楼梯,他们无法分辨花岗岩是不是也像瓷砖一样是工人制作出来的。这个问题不是探究可以得出的,又没有时间让学生回家调查,所以老师在这里只能告知他们答案。师:花岗岩是天然的,工人们只是把它磨光了,用作建材。看来同学们对岩石了解非常少,以后到每个名山大川去旅游,要采集各种的岩石回来,采集岩石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十九世纪英国绅士们以研究石头、采集石头为荣耀呢。师:这块呢(大理石)大理石也是天然的

24、。师:(拿出土块)这个也是天然的,它是岩石吗?为什么?生:不是。因为它有些软,岩石比较硬。师:是的,泥土一和水,就软了,变形了,它的分子间不固定,而岩石的分子间相对固定,显得硬一些。问题三:是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应适时适度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科学探究学习活动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忽视和离开这一点也就谈不上是探究学习),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学生在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中又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可有时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学习活动时不敢指导,怕戴上“牵着学生走”的帽子;更多的是教师在指导上把握不好介入的时机和程度。(这一点是教师们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时最难把握的。因为教师对学生在探究活

25、动中指导的时机和程度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在备课时是很难确定的,如教学目标、对学生认知基础的正确估计、教学时间等。)他们往往表现出在指导的时机上介入过早,指导得过多,以致阻碍了学生本可以自主发现的机会。而教师不敢指导、过晚的指导和过弱的指导则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而有的教师却常常低估甚至忽视学生探究的能力。这种看法直接导致教师在科学探究中包办得太多,学生基本上只是机械地按照老师的想法做了一遍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手是动了,但脑袋基本是“多余的”。所以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我们特别强调教师在指导上要注意做到适时和适度。对策:找到很好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有效帮助。在提交了任务之后,在学生动手之前

26、,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让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计划、选择方法和设想安全措施。如蚯蚓一课中老师在校园的花圃里画出一个“田”(约一平方米),依次插入4块小牌,并写着:第1组的地、第2组的地、第3组的地、第4组的地。小学生也被分成4组,各组轮流挖自己的地,目的是了解土里有什么。不一会儿后,有一组挖出了一大一小两条蚯蚓,引得同学们围上来观看。一个学生问:“我们组的地怎么没有蚯蚓?”一个女生捧着那条小蚯蚓问道:“小蚯蚓是怎么长大的?”老师像是看透了她的心思,问道:“你们想把它带回教室,观察它长大?”“想啊!”学生们说。

27、“带回教室,放在什么地方?放在地上?”“不,我们给它安一个家。”“把蚯蚓放在纸盒里?”老师问。“不,蚯蚓不喜欢。”“它喜欢什么样的家呢?”老师循循善诱地问道。“要有土”一个学生说。“还要有青草。”另一学生说,“我和爸爸去钓鱼时,常在有草的地方挖到蚯蚓。”“刚才的蚯蚓是在哪里发现的?蚯蚓为什么在这块地里?它与其它的地有什么不同?”老师问。学生答不上来,就又回到“田”里,一面调查一面记录蚯蚓哪儿有哪儿没,并分析其土壤有什么区别。通过这样的实地调查,学生有了一些直接经验,各小组开始给蚯蚓建造家。这位老师的做法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在探究学习过程中,要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以追求从

28、探究中获得新知。问题是,教师如何指导学生的探究,即:探究的进度能否由教师预先确定或设计;是否应该先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自主地开展非指导性的探究;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的指导才算充分了;何时需要提供背景资料或有关信息,何时传授相应的准备性知识,何时推荐学生阅读教科书,或向图书馆、互联网、成人求助等等,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关注。在实际的探究中,学生除了需要自主权,还离不开必要的帮助。老师要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帮助他们收集第一手材料,教会他们观察、测量、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具体

29、的、有针对性的帮助。因此,在探究教学中,对学生探究活动的了解就显得十分重要,教师只有真正明白了学生个体间的差异以及探究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有效地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参考文献:科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在科学探究中关注科学概念郁波2006.1在昆明的演讲教学日记我教请求 蒋明儿今天,我和学生一起走进请求,下课走在去办公室的走廊上,脚步分外轻松,甚至有一种想和别人一起分享我成功的快乐,不过,最终还是忍住了,因为吃午饭的时间到了,看大家都行色匆匆地赶往食堂,我只好作罢。于是坐在电脑前,把这份快乐写成了文字,就像在课堂上,我让孩子们把这这首诗读成一幅画,再把

30、这幅画用诗歌的形式读出来。一、直截了当式开头今天,老师给大家读一首诗,题目是请求,请大家打开书本。于是,我深情十足地读起来。学生并没有因为我的直截了当而惊诧,也是很快地进入到我的朗读中来。二模仿初读,了解大意。能像老师一样读读这首诗吗?于是,琅琅的读书声四起。一遍读完,教室里一下就安静下来了。我故意站在教室的最后面不走上来,因为,我们班就有一个习惯,一遍读完就这样呆若木鸡似的坐着,不再读第二遍,甚至第三遍这样争分夺秒的读,即使是思考也是很少同学在思考,况且今天,我就是让大家读,不是有句话这样说嘛“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节课,我就是这样安排我的课的。机智的学生容易察言观色,看我这样,紧接着又继

31、续读起来,还有一些学生听到别人读也继续读起来。大概又两遍的光景,我才叫大家听下来。我小结了刚才大家读书的情况,还是刚才的那句话,“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不能停留在只读一遍的基础上,老师没有喊停,你就一遍又一遍的读,读出你自己的感受,读出你自己的理解”然后我叫4位学生分节读课文,两位女同学两位男同学都读得不错,正确、流利。我继续鼓励大家:“我们读书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还要做到有感情,这样你才真正把书读好。”似乎学生到想跃跃欲试,我有给大家自由读一遍,这下,我指名叫学生来读。这遍,站起来的学生比刚才的读得有感情多了,当然这是相对而说。还记得自己说过的一句非常得意的即时评价语:“从你的朗读声中,我发现

32、你的一处与众不同的地方,不会读得特别重”,其实这句评价语我还带有指导性,不直接指出学生朗读中的不足,而是让他,让全班同学都得到启迪,原来,重音应该落在“不会”上,这样更容易表现“我”的坚强,敢于拼搏,不怕困难。于是全班学生在“不会”上面加上了重音符号,使自己在今后的朗读中不断地提醒自己。三、把诗读成画,把画读成诗。“读着读着这首诗歌,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一个孩子摔倒了,妈妈正要去扶他,可他一脸坚毅地说,妈妈让我自己起来。”“是啊,多么坚强的孩子,多么勇敢的孩子,那你能把想象的这幅画读成这首诗吗?”学生一脸坚毅地读起来,读得真好。有的说:“早上,孩子正

33、要去上学,妈妈又准备送他上学,孩子认真的说,妈妈,我自己会去上学,以后,你不用再每天接送我上学。只留下一脸茫然的妈妈。”“好的,你就是那位孩子,你用这首诗的形式读给你的妈妈听。”学生又动情地读了起来,我的心里充满了激动。“过马路的时候,妈妈一样紧紧抓住孩子的手,可是,孩子挣脱妈妈的手,自己安全地过马路了,只留下妈妈的孩子,当心哪,小心车辆!的声音在马路上回荡。”还有很多同学要说,可是我没有没有让孩子们继续说下去,“是的,你的眼前一定也浮现了许许多多画面,那么,就让我们大家一起把这一幅幅画面读成这一首诗。齐读整首诗。四、感受妈妈,感受“我”“文中的妈妈是一个怎样的妈妈?”“慈爱的、疼爱自己的孩子

34、、对自己的孩子充满关爱、百般呵护。”好一个“百般呵护”,用这个词来形容文中的这位妈妈再合适不过了,当孩子摔倒时当孩子感冒时当孩子在跟别的孩子玩耍哭泣时当孩子搬着饭碗不吃饭时渴了饿了五、重点句子,感悟自立自强“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伤在儿身上,痛在娘心上。可是这种对孩子的关爱渐渐地演变成了一种溺爱。我们孩子也不是温室里的小花,我们渴望坚强,我们也在磨砺自己。文中的我就是这样,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有了刚才的朗读积淀,这个问题已不再是难题了,学生很容易找,也很容易说。只是重点的理解再提炼一下。“在一次次摔跤之后,我才能肩挑泰山走过九十九条沟。”“摔跤”仅仅只是摔跤吗?还有深层的意思吗?肩挑泰山稚嫩

35、的肩头怎能挑起这五岳之首泰山呢?“让我独个儿在坎坷的路上磕磕碰碰向前走。”“坎坷的路上”指什么?“磕磕碰碰”是怎样的走?六、总结升华,文我合一“只有经历风雨的洗礼,才能见到彩虹的绚烂。只有经过失败困难挫折,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其实,文中的孩子的心声就是我们的心声,也是我们想对妈妈所说的话,现在想象妈妈就在你的面前,把这番心里话说给妈妈听吧。”师生分节说,背诵课文。在我认为,好课就是这样抓住细节,不断地给学生以物象,能够在预设的基础上关注生成,引导学生充分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营造育人环境一个班级的氛围如何,与一班级的文化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需要班主任会同全体

36、学生进行营造这就是班级的文化建设。“孟母三迁”的故事就是从一个人生存的外部环境而言的,俗话说“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居要好邻、同要好伴”。文化氛围对一个人的影响总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无时无刻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因此,营造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氛围给予全班同学们,是值得每一个班主任去思索的一个有思想的班主任,会有自己的一套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的,而如何把自己的这一套管理理念和方式呈示给学生,除了必要的说教之外,很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利用班级的空间,建设好一个个角落,学生生活在其中,总是会受到感染和影响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虽没有说教那么直接,但会更有效。 &

37、#160;  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最初要做的除是纪律之外,应是着力于抓好班级文化建设,营造一个浓重的学习氛围和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主要有:一、确立班级奋斗目标共同努力班集体的共同奋斗目标,是班集体的理想和前进的方向,班集体如果没有共同追求的奋斗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所以,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应该有一个集体的奋斗目标,这个目标应是远期、中期、近期目标的结台,逐步实现目标的过程会产生梯次激励效应,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作为班级组织者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制定出本班的奋斗目标。在实现班集体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集体每个成员的积极性,使实现目标的过程成为教育

38、与自我教育的过程,每一集体目标的实现,都是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要让他们分享集体的欢乐和幸福,从而形成集体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我带的现在这个班,在接手时班级纪律散漫,上课不知道怎么听讲,下课追逐打闹,地上的废纸无人问津,毫无集体荣誉感可言。针对此情况,我找同学谈心,了解心中想法,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他们以此为起点,确定第一个目标,塑造一个新的我。经过努力不仅达到这个目标,班级还连续四个学期被学校评为“雏鹰中队 ”,还被评为区“ 文明班级”。 二、制定班级行为公约心中默记班级的规章制度是实现班级奋斗目标的保障,开学初,我就和同学们开展了“开学了,我们要,不要”的行为规范讨论活动。与他们共

39、同制定班级一日常规、班级文明公约和纪律等,在经过全体成员集体表决的基础上,认真组织实施,坚持“依法治班”,在班级制度的各项条文中,突出精神风貌、价值观念、作风态度等具有文化气息的条款,给制度以灵魂,共同发挥规章制度的强制作用和激励作用,使班级形成“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的良好局面。为了帮助学生实现将班级制度文化从强制约束向自觉遵守的转化,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借助于晨会、班报、日记等工具,积极地进行宣传,正确加以引导,以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良好习惯。 面对丰富的班级制度文化,学生学习吸收内化,本身就是一个教育过程。,学生一旦置身于班级集体的文化氛围之中,

40、他们的思想观念就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日积月累就会形成一种与班级文化相融合的价值观。班级中全体成员的群体意识、舆论风气、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制度文化和精神风貌的反映,是班级文化的核心与灵魂。三、布置会“说话”的墙壁在学校教室是一个学生主要活动场所,幽雅的班级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在教室布置时,要注意室内各种设施颜色的搭配,使教室呈显出一种自然、平静、整洁的气氛,显现一种和谐美。包括桌椅的摆放,墙面的布置,黑板的利用等。学生触景生情,因美生爱,提高班级凝聚力。建设健康高雅的班级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班级生活的兴趣,从而热爱生活、热爱文化学习,从而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我们可以根据班级实际

41、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班级“墙壁文化”来熏陶学生的心灵,记录他们成长的轨迹,展现学生的潜质和风采。1、布置好教室卫生角。要求:用具归类摆放,整齐,垃圾分类存放,贴环保标语。2、布置“我努力,我快乐”雏鹰争章园地。3、用好“班务公开栏”,主要用于张贴学生守则、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及班内各项工作安排表等内容。4、每周在黑板抄写一警句,一句格言或谚语,如:“大家都想放松的时候,正是赶超别人的时候。”等等。这样的警句胜过老师的“烦语”。5、教室前黑板上方张贴班训。要求能够体现班级特色、个性。6、后墙设计黑板报。板报作为班级内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既得到知识的熏陶,又培养实践能力。板报的内容要富

42、有新意,定期更换,并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形式上力求简洁、明快、富有时代感,并注意与学科、时事政治及社会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走向社会,用自己的眼光观察社会。通过富有新意的板报创设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样,学生时时处于文化与知识的熏陶之中,教育效果自然提高。7、教室后黑板的两边可以贴些学生的自创“名言”,理想宣示,或贴些鼓励性或关切性话语等,力求内容丰富,风格活泼,展示个性,定期更换。8、“稚笔书童心”优秀作品展,张贴学生的书法和美术作品,鼓励学生,也能增添班级文化气息。9、设立“我爱书香味”,放置一些小学生读物和报纸、杂志等,使教室充满浓浓的书香味。10、学生自己设计

43、班级口号,评选班歌,定期征集作文、美术、书法作品,在班上展示。11、设立了“心心语”信箱,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平等倾诉、交流和展示的空间,学生有什么心理话要对同学说、对老师说、有什么好人好事或不良行为要透露?对学校有什么建议?都可以随时不留名地投稿,融洽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距离,沟通了师生情感,为完善班级的各项工作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四、丰富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促进班集体文化活动的深化。  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仅仅是文化建设的一个开端,要建设一个有机的班集体,必须有丰富的文化建设内容,去深刻文化建设的内涵。  作为学生,谈到文化内涵,似乎太深刻了一点;但是,丰富的课内外活动

44、,至少使班级文化建设走向有机。在历史上,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很少能创造出历史文明,仿佛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个民族尚且如此,一个班集体亦是如此。诚然,这里的“文化”,概念上有大小之别,但在所起的作用上,大致上是一样的。都有一种凝聚作用。  在这方面,我尤其注重了组织一些课内外的文体活动。针对班级的实际,我注重抓住他们的爱好,找出一个突破口。在一个学期里,班级组织了各种棋类比赛,歌咏比赛,诗歌朗诵赛,名人名言对抗赛,还根据学校活动计划安排“跨越2008 向往奥运”阳光体育活动,校运动会。在比赛中,我注意引导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尤其是在体育活动中,相互的配合,更有利于协作精神的培养

45、,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我从协作精神入手,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了集体荣誉感的学生,自然就会在各个方面有进取心。而有进取心的学生,就有了进步的可能,也就迈出了第一步。 班级文化就是这样一点点打造出来的。如果我们的学生能一天天接近良好的品格,必然会给他们带来美好的人生!有效评价引 得 源 头 活 水 来 林素飞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总是伴随教学的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构成了一节课成败与否的重要因素。众所周知,评价的功用主要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发掘学生的诸多潜能,使课堂掀起层层波澜,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有效地调控整堂课。可综观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却不容乐

46、观,很多教师在学习了“新课标”以后,在“平等对话”精神的感召下,虽然激励用语贯穿了始终,也处处做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但是失当的评价语却比比皆是,它不仅很难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表达的欲望,也对学生的认知、情感等形成误导,既影响了课程目标的达成,也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我把这些现象综合为以下几种:现象之一:无言以对。面对学生的发言,教师不假思索,无所用心,或以含糊不清 的“哦”“嗯”来回应学生,或如点将官一般,只会无目的地说“你说”“你说”,漠视学生的学习表现。现象之二:空泛单调。评价语言单调乏味,激励方式单一死板,除了“很好”还是“很好”,除了“对的”还是“对的”,不明确指出

47、究竟“好”在哪儿,“对”在哪儿。只是不知厌倦地做课堂上的裁判,廉价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现象之三:言过其实。面对学生正确的发言,夸大其词,使其无以复加,“你真是我们班最聪明的孩子”“没有人再比你出色了”类似的评价语课堂上一用到底。现象之四:严重错位。面对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错误缺点,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毫无原则地予以赏识、鼓励,明明是值得探讨的地方却称赞“对极了”,明明是信口开河、胡编乱造却冠以“你真会想象”。 那么,怎样的评价才是有效的呢?我认为,只有把握课文的文思脉络、价值本质和学生实际,在动态多变的课堂教学中合理、有效、灵活地运用评价来引领、指导、点拨启发学生,帮助他们准确把握文本精髓,积

48、极参与语文实践,适度展开思维想象,才能获取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下面就此例谈自己在平时的观摩过程中和自己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一、 课堂评价要突出一个“准”字。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及时性评价,属于“即兴创作”。无论是传授文化知识、培养能力技巧,还是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都离不开教师富有准确客观的激励性评价。课标指出:评价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评价语言要因人而异,要能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反馈学生的长处和不足,既要有对学生的出色表现加以肯定,又要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以提醒或纠正,例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记忆生字的字形时,有个学生说,看到“灾”字,我就会想到房子着火了,教师马上予以

49、肯定,这是用联想的办法,经教师一提示,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去想,哪些字可以用联想的办法去记。再如在小组接读时,有个学生多读了一个字,教师非常亲切的说“别着急,看仔细了,你会读得更加流利。”看似一句平常的话,却提醒了学生读书时要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还比如:“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小水珠!”“你真是个会思考的孩子!”“很善于发现同学的优点!”等等,准确得体的语言,使学生在老师的评价中,清楚地了解到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以及自己努力的方向,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 但是,如今盛行的一种倾向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加辨别地一味叫好,全然不顾学生回答的质量,把学生弄的是飘飘然。或许是出于对学生发言的尊重,或许是为了体

50、现人性的关怀,或许是因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所以,我们的老师都慷慨无私地献出了赏识教育的法宝,一味地为学生叫好。诚然,学生确实需要沐浴赏识的雨露。但是,物极必反,凡事过了就未必是好的了。学生固然需要鼓励,但是很多时候这种不准确的激励,非但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增强探索的动力,反而会把他们引向思维的歧途甚至步入思维的误区。因此,评价语言要准确客观,因人因境而异、具有针对性地作出不同的评价,这样才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二、 课堂评价要倾注一个“情”字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教师要学会“倾听”。这里的“倾听”并不仅仅指听清学生的每一次发言,它的内涵意味着教师心里要真有学生,要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关注学

51、生,让他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真正把自己看作是和学生平等的一员,和学生“平等对话”,全神贯注地聆听,并及时作出回应,热情、全面地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表现加以评价,以教师自己的情感开启学生情感的闸门,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再从学生层面看,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次发言,都是他们的劳动成果,希望得到教师公正的、热情的评价。此时教师的态度情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教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点评有时不应只局限于答案的正确与否,出现偏颇在所难免,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简单以答案的对错来下结论,而应全面看待学生的回答,可以对他们的思路、语言、体态等作出具体分析,努力去发

52、现、捕捉其中的积极因素,给学生某一方面的肯定,让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从而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学习过程。三、 课堂评价要体现一个“导”字 请看下面一个上课片段:媒体出示了文中这样一句句子:“一位梳披肩发的姑娘,此时已顾不得去整理那有些散乱的长发,只是用大眼睛在书上贪婪地扫着,不时地甩一下那束垂到额前的刘海儿,看那神情,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她一定要把那束刘海儿剪铰了;”然后请学生自由读句,说说从哪些词语能让你感受到小姑娘读书的专注,把这些词圈出来。两三分钟后学生开始交流了:生:我从“此时已顾不得去整理.刘海儿”看出姑娘心里只想着看书了,连整理头发的时间都不愿浪费,而只是“甩”一下罢了,可见她

53、很认真。师:你说得真有道理!爱美的姑娘头发散乱了却顾不及整理,她真是被书本深深吸引了,多认真啊!生:我从“要是有把剪刀的话.刘海儿剪铰了”也看出了姑娘看书的专注,她觉得头发影响了她看书,就连漂亮也顾不上,想把刘海儿绞了。师:你真会思考,不仅声音响亮,而且还能读懂这位姑娘的内心了,真会读书。在书本面前,姑娘哪有空想着漂不漂亮啊,她的心早就飞到书本里喽,真是一门心思要看书了呀!生3:我从“贪婪地扫着”的“贪婪”一词中,也可以看出,说明姑娘很想把书上的东西全都看完,总觉得看不够似的。师:说得真好,用抓关键词的方法理解了句子。“贪婪”用在这里表现了姑娘对读书的渴望。那么,你能再看看,这个分句还有哪个重

54、点词也能看出姑娘的专注吗?生3稍作思考:我从“扫着”也能看出,因为“扫着”说明姑娘读书的速度快,一眼好象要看好几行似的,我想她一定也是很专注的。师:说得太好了,你不但读懂了姑娘的看书的速度快,也读懂了她的认真与专注。这就是细节描写的妙处,让我们通过朗读,细细体会。 在上面这段师生互动的教学环节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的语言充满了激励与肯定,更是在引导学生学会思考。首先,可以说教师创设了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人文氛围,使学生能在教师的爱护、尊重和期待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教师不吝啬激励性评价,尊重他们的个性体验,并引导他们在原有层次上更进一层。其次,教师的评价能关注学生思维的过程,是实实在在,有依有

55、据的对学生的回答予以中肯的、带有导向性的评价。虽然时下,课堂中,教师能普遍给予学生肯定与激励的评价,但如果光说“你真聪明、你真棒、你真了不起”等“好话”,教师的评价未免太空洞的,听多了,也就失去了它原本的魅力。但在本课中,教师并不是这样,教师能认真倾听,不仅能用激励语肯定学生,更能对学生回答的亮点给予中肯的意见,肯定他们思维的方法。这样,学生不但在评价中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在逐渐学会阅读的方法,如抓关键词、抓人物的神情与动作等等,这样的评价才有效。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表达、运用情况程度不一,一步到位的可能性比较小。因此,教师的评价绝不能仅限于简单的肯定与否定,要能

56、够诱发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有生疑的兴趣,探疑的愿望,释疑的可能。在关键处,点拨学生的思维,开阔其视野,引发其创造的欲望。四、课堂评价要讲究一个“趣”字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回答不可能每次都令老师感到满意,这时,老师往往要作“读错了”“不对”等硬性的评价语言来否定学生的回答,以期待其他学生完善的表现。这样的评价语言往往使得学生更没有自信,他们往往不敢举手回答,久而久之,他们上课参与的积极性就没有了,思维也就没有了创造性。下面这位老师却充分显示了评价的魅力,你看:那是借班上的一节课,老师对整个班级的朗诵情况并不知晓。在让学生选段朗读的时候,有个小男生读的满是错字漏字,下面要纠

57、正错误的小手如雨后春笋般地举了起来。老师一一耐心地聆听了。然后面带微笑说道:“读第一遍时出错是正常的,而第一遍就读好的就是超常了。现在我们再给他一次机会,我们陪着他把这一段再读一读。” 于是在其他学生练读的时候,老师又请那位小男生读。“你再读一读,好吗?” 小男孩的声音再次响起,这次真的比刚才进步了很多。当他读完时,全班都响起了掌声,为那小男生的进步。老师笑着说道:“你是好样的,敢于挑战自己,掌声是送给你的!” 小男孩的脸也在掌声中自信了起来。 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起人的潜力,生成人的内部灵性和可能性。我想,表扬是需要的,更需要的是切合教学内容、学习方法、能力、习惯等来进行评价。 全新的课堂教学

58、评价理念应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更多的是要通过巧妙地铺垫、点拨、引导、开拓、深化,使学生在发现求知、增智、冶情的道路上“别有洞天”。它有时需要归纳,画龙点睛,一语中点;有时需要引申,纵横发散,左右逢源;有时需要指正,由表及里,指点迷津;有时需要突破,走出定势,另觅新途。实践证明:我们只有不断研究、优化课堂评价方法,才能更好地改善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以最佳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使教师激情洋溢,使学生激动不已,不断生成一个又一个的精彩,让课堂教学谱写出动人的华章。当然,充满魅力的语言虽产生于即兴,却根植于深厚的教学功底、良好的口语素养和正确的教学观念。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

59、索,丰富自己的语言,努力提高口语素养,为教学创造一方和谐、融洽的真情空间。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爱的蓝天郑华君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一大批未成年的孩子被留在家里,在农村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且这个群体的人数正在不断扩大,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为关注留守儿童特殊的成长环境和发展困境,全面了解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庭、学习、生活状况,推进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我对学区内留守儿童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了调查。一、我校留守儿童的现状。经过调查发现,我校共有留守儿童45个,他们大多跟外公外婆或是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还有几个是跟亲戚一起生活。通过交流,

60、我发现这些学生的性格比较内向,待人接物的能力也比较差,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缺乏正常家庭的关爱。外出务工的农民大多每年仅回家一两次,有的甚至几年都不回家。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并缺少联系,留守儿童大多缺乏父母的关爱呵护以及正常的家庭生活氛围。从看护人角色上分析:一是留守儿童看护人多为自己的祖辈。由于体力、文化素质等多方面的原因,看护人大多只将精力放在孩子衣食住行等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上,而忽略对孩子进行全面教育的责任。且老人多对孩子溺爱放纵,因此留守儿童几乎生活在无管制的状态下。而缺乏正常积极的管教与引导,又使留守儿童极易产生心理失衡,引发心理问题。二是出于情面接受留守儿童家长委托的看护人。他们对

61、待孩子的态度则表现为以下几种:有的看护人对孩子迁就放任,无视冷淡;有的看护人仅把看护责任视为受雇行为,漠视孩子渴望交流的心情;有的看护人对待孩子粗暴,对孩子的小过失采取谩骂、体罚等手段进行惩罚,致使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氛围和必要的家庭教育氛围。2、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由于祖辈们大都受教育程度不高,甚至有一部分是半文盲,年龄的代沟无法在思想上沟通,加之他们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调查结果显示,有不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习上明显处于劣势;大多数任课教师也反映留守儿童中“学困生”、“问题学生”较多,一方面缺少父母的关爱,而祖辈的文化水平较弱,学习上缺乏监督;另一方面,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践性内容增加,需要家长适当辅导,祖辈们心有余而力不足。从作业的完成情况来看,留守儿童的作业态度和质量都有明显不足,且这些留守儿童年龄都不大,没有父母的监督和指导,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然不够,学习状况很不理想。3、心理不健康。由于父母常年奔波在外,忙于打工赚钱,平时很少主动跟留守子女进行联系,孩子的成长他们无暇顾及跟关注。缺少了父母的沟通与交流,部分孩子心理上和生理上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上往往会出现消极的情绪,敏感、自卑、寂寞空虚、盲目反抗、品德行为违规常理,有逆反心理、对父母怨恨或情感隔膜,行为表现出现问题等。这样给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