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安全知识考试题库

上传人:jiz****88 文档编号:46692890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煤气安全知识考试题库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煤气安全知识考试题库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煤气安全知识考试题库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煤气安全知识考试题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气安全知识考试题库(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煤气安全知识考试题库 厂部: 车间科室: 姓名: 得分: 密 封 线 一、选择题 1、 当人体暴漏在 CO 浓度为 700PPm 的环境 1 小时后,会出现什么样的 人体反应? ( C) A 有轻微症状 B 呼吸障碍,感到呼吸困难 C 有头重的感觉 D 致死 2、 当空气中氧含量为 10%12%时,人体缺氧症状表现为:(B) A 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及判断力减弱,肌肉功能被破坏,失 去劳动力 B 失去理智,时间稍长即有生命危险 C 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心脏在几分钟内还能跳动,如不进行急救会导致死 亡(56 分钟死亡)。 D 立即死亡 3、 工作环境一氧化碳含量不超过(C) PPm

2、时,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 30 分钟 A 24PPm B 40PPm C 80PPm D 160PPm 4、 燃烧三特性为化学反应、(A )、发光。 A 放热 B 放电 C 吸热 D 聚热 5、 燃烧、爆炸、爆轰的共同点均是以(D )进行。 A 化合形式 B 放热形式 C 理化形式 D 化学形式 6、 ( B )不能作为可靠切断装置,除带水封的 NK 阀或带水封的双面蝶阀。 A 隔断装置 B 单一的隔断装置 C 多重的隔断装置 D 状态良好的隔断装置 7、 煤气管道的管托将管道的荷载集中传递给(D),管托出的管壁承受局部 应力,以()为最大。 A 管托支架管底上部 B 管架支柱管底上部 C 管

3、托支架 管底中心 D 管架支柱 管底中心 8、架空管道因 ( A )会引起管道的线性膨胀或收缩。 A 温度变化 B 时间变化 C 天气变化 D 使用寿命长短 9、管道的自然补偿形式, 一般有直角 L 型、 ( C )、Z 型、立体型和 (拱型) 等。 A 钝角 L 型 圆型 B S 型 拱型 C 钝角 L 型 拱型 D S 型 圆型 10、 为防止煤气管道雷击和电产生火源, 一般在 300 米范围内至少设一处 接地装置。 A 300 米 B 200 米 C 150 米 D 100 米 11、每年(春秋两季)由管辖单位各做一次接地装置的电阻测定,接地电 阻不得大于(10)欧姆。 A 春夏两季 1

4、0 B 春秋两季 10 C 夏冬两季 15 D 秋冬两季 5 12、 人孔直径应不小于 ( D ) mm ,盖上通常设有把手, 并设有吹扫头 (通 入吹扫介质气或取试样用) 。 A 800 B 500 C700 D 600 13、 煤气设施的放散管( D ),放散气集中处理除外。 A 可以共用 B 严禁单独使用 C 必须共用 D 不应共用 14 、在运行的煤气设备上动火,需确认设备内煤气应保持(正压、流动) 。 动火部位应可靠接地,附近应安装(压力表) 。 A 正压、流动 压力表 B 负压、流动 煤气报警仪 C 正压、静止 煤气报警仪 D 负压、流动 压力表 15、在运行的煤气设备上动火应确认

5、动火点周围无泄漏, 距工作场所 ( B ) 内禁无火源。 A 50m B 40m C 30m D 20m 16、特殊情况下,若在夜间进行带煤气作业,应设( C )以上投光照明, 照明应距离施工地点( )米以上,并保证照明度。 A 一处 10 米 B 两处 15 米 C 两处 10 米 D 一处 15 米 17、凡进行带煤气作业,应降低和维持煤气压力在( A )范围。A lOOOPa 2000Pa B 1500Pa 2000Pa C 2000Pa 2500Pa D 2000Pa 3000Pa 18 、带煤气盲板作业时煤气压力应保持稳定, 并不低于( C )。高炉煤气 盲板作业时,煤气压力不高于(

6、 )。 A 1000Pa 3000 Pa B 1500Pa 4000 Pa C 1000Pa 4500 Pa D 2000Pa 4000 Pa 19 、煤气抽、堵盲板处周围( B )内禁止火源和行人及机动车辆通行。 A 30 米 B 40 米 C 50 米 D 60 米 20、进入容器前必须连续两次分析容器内氧含量,间隔不能低于( 1015) min,两次分析结果均在含氧(18%21% )之间,可以进行工作。 A 1520min 18%21% B 1015min 19%22% C 1520min 19%22% D 1015min 18%21% 21 、在煤气设施设备内作业,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

7、36V ;在潮湿容器内作 业照明电压应小于等于 12V 。 A 30V 10V B 36V 10V C 36V 12V D 30V 12V 22、煤气易燃、易爆、易中毒的理化特性,决定了其容易造成煤气(着火、 爆炸、中毒)三大事故。 A 泄露、着火、爆炸 B 着火、爆炸、中毒 C 泄露、爆炸、中毒 D 泄露、着火、中毒 23、 空气呼吸器使用前,要打开气瓶阀检查气瓶压力应为( A )以上,气 瓶压力( )以下时不得使用,应更换气瓶。 A 20mpa 5mpa B 25mpa 10mpa C 25mpa 5mpa D 20mpa 10mpa 24、 空气呼吸器使用前,要关闭气瓶阀门,观察压力表,

8、在一分钟内的压 降不得高于 2mpa A 1mpa B 1.5mpa C 2mpa D 2.5mpa A lOOOPa 2000Pa B 1500Pa 2000Pa 25、 空气呼吸器使用前,可按下需求阀的按钮,使管路中的空气慢慢释放, 并观察压力表。在压力低于 50.05mpa 的时候报警哨必须响起 A 6 0.05mpa B 4 0.05mpa C 3 0.05mpa D 5 0.05mpa 26、在煤气区域工作的作业人员,应携带( A ),进入涉及煤气的设施内, 必须保证该设施内氧气含量不低于( )。 A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 19.5% B 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 21% C 氧气检测报警仪

9、 19.5% D 氧气检测报警仪 21% 27、煤气管道和设备应保持稳定运行,当压力低于(D)帕时,必须采取保 压措施。 A 400 B 600 C 450 D 500 二、填空题 1、 煤气具有( 易燃 )、( 易爆 )、( 易中毒 )的三大特性。 2、 - 煤气作业、煤气设备的检修, 具有相当大的危险性, 根据 GB6222 - 2005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煤气安全操作规程、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一 标四书来制约煤气设备的缺陷及违反煤气安全的行为, 得以保障煤气安全制度规 章的落实,推进(标准化煤气安全管理) 。 3、 煤气中毒实际上是(一氧化碳)中毒,属(血液窒息性)气

10、体, (煤气泄 漏)、不完全燃烧产生的气体是造成煤气中毒的祸源。 4、 燃烧三要素为(可燃物) 、(助燃物)、(着火源)。 5 、煤气着火的条件为有煤气、有足够的空气或氧气、 (明火、静电火花 或高温)。 6、 煤气爆炸会产生声响、压力波、 ( 冲击波 )与( 火焰 )。 7、 燃烧、爆炸 、爆轰的不同点在于( 传播速度 )不同。 8、 煤气管道隔断装置的作用为能有效(切断) 、(阻止)装置前的煤气流向 装置后。 9、 工厂常用的隔断装置主要包括闸阀、 (密闭蝶阀)、调节蝶阀和(盲板) 。 10、 煤气排水器因(制作) 、维护、(操作)较简便,切断时对系统的(相 互影响小)等特点,使用较普遍,

11、水封只有装在(其他隔断装置)后并用,才是 可靠的隔断装置。 11、 排水器与煤气管道处于(联通)状态,才可以持续将管道中的水排出, 它靠有效的(水封高度)产生的压力大于煤气的压力而将煤气封住,已不致(煤 气泄露)。 12、煤气水封若投用不当,实际没有达到设计的(水封高度)或煤气管网 异常压力升高持续超出设计压力往往可能将(水封击穿)而泄露煤气造成事故。 13、检查水封高度可以看溢流口是否(有水溢流) ,有水溢流说明排水器里 水是满的,水封高度正常,若无溢流可(补水至溢流) 。 14、煤气管道支架按工况分类,可分为(单向活动支架) 、双向活动支架和 (固定支架)。 15、影响架空煤气管道的线性胀

12、缩的因素是(环境温度)和(介质温度) 。 16、 架空管道伸缩量计算公式为:伸缩量=线膨胀系数 x (温度变化值)x(管 道长度)。 17、 管道的补偿可用管道的自然补偿和( 补偿器 )两种方式。补偿器有 (鼓型补偿器)、填料型补偿器和( 波型补偿器 )三种。 18、 放散管分吹扫放散、 ( 剩余放散 )、( 事故放散 )。 19、 吹扫放散管管口应采取防雨、 (防堵塞) 装置;每年入冬前进行一次 (放 散管开关试验),放掉管内的积水,并给放散管阀门、螺丝、阀杆加黄油。 20、 放散管根部应 (焊加强筋) , 上部用挣绳固定, 闸阀前应装有 (取样管) 。 21 、剩余煤气放散管应有放散煤气(

13、 点燃装置 )和灭火措施。 22、 架空管道气压强度试验的压力应为计算压力的( 1 .1 5 )倍,压力应逐级 缓升,首先升至试验压力的 50% ,进行检查,如无泄漏及异常现象,继续按试 验压力的 10%逐级升压,直至达到所要求的试验压力,每级稳压(5)min,以 无泄漏、目测无变形等为合格。 23、 工业炉窑的燃烧系统原则上包括炉前管道、 (燃烧装置) 、 (燃烧安全监 控装置)。 24 、煤气动火作业要严格控制和管理,必须认真制定和落实安全作业方案, 必须执行(动火票制度) ,必须认真落实现场(安全检测、确认、监护)制度。 25、 在停气的煤气设备动火,在动火点就近打开(放散管)或(人孔)

14、或 支开法兰,留一个通道。 26、 CO 煤气设备内动火,必须铲除干净悬挂物,宜(佩带呼吸器)防止切 割、 焊接时产生的废气及挥发气体的伤害 27、抽、堵盲板时不准在附近煤气管道上进行(电焊作业) ,以免产生火花 发生事故。 28、煤气设备设施内部作业时,设备上所有与外界连通的管道、孔洞均应 与外界(有效隔离),可靠地切断气源、水源。 29、煤气管道的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 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30、煤气设备设施内部作业时,与外界连接的电源需(有效切断) ,电源有 效切断可采用取下(电源保险熔丝) 或将电源开关拉下后上锁等措施, 并悬挂(设 备检

15、修,禁止合闸)的安全警示牌。 31、进入煤气设备设施内作业前,必须对设备内进行(清洗和置换) ,并要 求氧含量达到( 19.5%21% ),作业场所一氧化碳的工业卫生标准为( 24ppm ), 在设备内的操作时间要根据一氧化碳含量不同而确定。 32、发现煤气泄漏后,岗位人员应立即向(煤气调度室) 、(煤气防护站) 等部门汇报。 33、当出现少量煤气泄漏时,进行修理时可以采用(堵缝)或者(打补) 的方法来实现。 34、煤气中毒按照症状严重程度,通常分(轻) 、(中)、(重)三级;按照 中毒快慢分(急性)和(慢性)中毒。 35、当煤气设备发生煤气着火时,可封闭人孔,关闭(放散管) ,窒息法灭 火,

16、也可通入(蒸汽或氮气)加速灭火。 36、煤气生产、净化、加压混合、储存、使用等设施附近有人值守的岗位, 应设(固定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装置,值守的房间应保证(正压)通风。 37、用单一闸阀隔断必须在其后(堵盲板)或加水封,并宜改造为电动蝶 阀加眼睛阀或(插板阀) 。 38、过剩煤气必须(点燃放散) ,放散管管口高度应高于周围建筑物,且不 低于( 50)米,放散时要有火焰监测装置和蒸汽或氮气灭火设施。 39、吹扫和置换煤气管道、设备及设施内的煤气,必须用 (蒸汽 )、(氮气) 或合格烟气,不允许用(空气)直接置换煤气。 40、煤气管道宜涂灰色,厂区主要煤气管道应标有明显的(煤气流向)和 (种类标

17、志),横跨道路煤气管道要标示标高,并设置防撞护栏。 41、生产、供应、使用煤气的冶金企业必须设立(煤气防护站) 。 42、从事煤气生产、储存、输送、使用、维护检修的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 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持(特种作业操作证)方能上岗作业。 43、煤气检修的现场三方确认是指在煤气设施检修的环境三方确认,三方 指(设备点检方)、(设备检修方)、(煤气专业技术人员) 。 44、煤气爆炸范围是指(可燃气体)与空气或氧混合到某一混合浓度范围 内,一旦有(火源)时就会发生爆炸。 45、煤气管道支架管托的分类有上滑式管托、下滑式管托、 (固定管托)、 滚动式管托、(铰接管托)。 三、判断题 1、新

18、建、改建的煤气设施按设计压力不同可不进行严密性试验或强度试验。 (X) 2、煤气设备和管道压力 P10 5Pa 要做严密性试验, 压力 P10 5Pa 要做强 度试验。(X) 3、这些设备在操作、检修完毕后要用肥皂水查漏进行查漏,严禁用明火查 漏。(V) 4、 工业炉窑在送气和点火操作时,发生事故的频率较高。 (V) 5、 如果煤气设备需要进人需用空气置换 N2,并检测 02 羽 9.5%、CO V 30ppm 时方可进入。(X) 6、 送煤气操作过程为:氮气(蒸汽)置换空气,检测合格(02 V 10%);煤 气置换氮气(蒸汽),爆发试验合格(三次)。(X) 7、 煤气设备动火分为带煤气动火作

19、业和停煤气动火作业,相比而言前者比 后者安全。(V) 8、 带煤气动火作业(管道内氧含量要严格控制在 1%以下)即可用在负压 煤气管道上,也可用在正压煤气管道上。 (V) 9、 在运行的煤气设备上动火既可以使用电焊,也可以使用气焊。 (X) 10、 带煤气作业可在低气压、雾天、雷雨天气进行。 (X) 11、 带煤气作业不准穿钉子鞋、携带火柴、打火机等引火装置。 (V) 12、凡带煤气作业所用工具为铜制品,如无铜制品应将工具涂抹铅油或甘 油。(V) 13、煤气设备设施内部作业前要保持设备内空气良好流通,打开所有人孔、 毛孔、料孔、风门、烟门进行自然通风,必要时,可采取机械通风。 (V) 14、采

20、用管道对煤气设备设施内部送风时,通风前必须对管道内介质和风 源进行分析确认,可向设备内充氧气或富氧空气。 (X) 15、 煤气设备设施内部作业,取样时间应在进入之前半小时以内,每半小 时测定一次;工作中断后,恢复工作之前半小时应重新测定。 (V) 16、 煤气设备设施内部作业,动火分析可以代替安全分析。 (X) 17、 进入容器工作时, 容器外必须设专人进行监护, 负责容器内工作人员 的安全,不得擅自离开。 (V) 18、 大量煤气泄漏且修理难度较大的情况下,采取停煤气处理后,可进行 整体包焊或设计制作煤气堵漏专用夹具进行整体包扎的方法。 (V) 19、 煤气中毒事故约占煤气三大事故的一半以上

21、。 (V) 20、 检修作业中的煤气事故发生概率要小于日常操作中。 (X) 21、 外协人员的煤气事故少于企业本职员工。 (X) 22、 煤气设施内一氧化碳含量大于 100ppm 或氧气含量低小于 21%时,应 佩戴空气或氧气呼吸器等隔离式呼吸器具;设专职监护人员。 (X) 23、 煤气管道应架空铺设,严禁一氧化碳含量高于 10% 的煤气管道埋地铺 设。(V) 24、 煤气管道的强度试验压力应低于严密性试验压力;高压煤气管道的试 验压力应低于常压煤气管道。 (X) 四、简答题 1、煤气着火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 1 )煤气设备泄漏煤气,遇明火而引起燃烧; ( 2)煤气爆炸事故同时引起的着火;

22、( 3)在煤气设备、管道动火时,没有采取必要措施而引起着火; ( 4)在停役焦炉煤气设备内(外)动火,未清除内部可燃物动火引起的煤 气着火; (5)煤气泄漏遇上雷击、电气火花、静电等火源而着火; (6)带煤气作业中使用铁制工、器具,碰撞产生火花而引起着火; (7)在煤气泄漏附近吸烟引起着火。 2、煤气爆炸的条件有哪些? (1)煤气(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到一定的比例 (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 ); (2)存在于密闭的容器内; (3)具备火源(明火、静电火花或高温等) 。 3、补偿器安装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 补偿器的导流板应与气流顺向安装, 如煤气管道设有坡度则顺排水方 向安装; (2)补偿

23、器安装前应根据当地当时的气温经预拉伸固定后才进行安装,整 体安装完成后放开; (3)补偿器前后应设两个活动管架,其间距一般在 3-6 米。 4、人孔的安装位置通常在哪些位置? (1)切断装置后;(2)补偿器、碟阀附近; (3)沉积物易于积聚的特征管 段;(4)煤气设备或单独管段上一般不少于两个。 5、简述煤气放散管的具体安装位置及安装要求? (1)煤气设备和管道的最高处; (2)煤气管道以及卧式设备的末端; ( 3) 煤气设备和管道隔断装置前, 管网隔断装置前后支管闸阀在煤气总管旁 0.5 米以 内,可不设放散管, 应设放气头; ( 3) 放散管口应高出煤气管道、 设备和走台 4M 离地面 1

24、0M。 6、简述停煤气吹扫和置换作业步骤 (1)作业现场安全教育。 (2)工作准备及安全保障检查。 (3)通知调度,具备停气条件后,关闭进出口阀门。 (4)打开末端放散管并监护放散周围的环境。 (5)堵盲板(佩戴呼吸器) (6)通入氮气或蒸汽 (7)如果要进入设备要接通风机,检测一氧化碳、含氧量合格,办理受限 空间作业票 (8)汇报调度作业结束。 7、停煤气作业的安全要点有哪些? (1)停气前应确认用户熄火; (2)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可靠切断煤气来源,确保煤气不泄漏至停产的管道设备内; (4)通氮(蒸汽)置换时,关闭或断开煤气流量、压力等计量仪表导管; (5)打开末端放散时

25、,应确认管网中间阀全开; (6)放散煤气应对下风侧落点环境进行跟踪检测; (7)确认无盲肠管或死角; (8)该作业涉及进入煤气设备时,必须进行空气赶氮气过程,并经检测合 格(CO19.5%). 8、送煤气作业的安全要点: (1 )送煤气前应确认严密性试验合格,不漏、不堵(确认盲板已抽) ; (2)送煤气前应确认各阀门灵活,煤气排水密封罐灌水满流; (3)氮气(蒸汽)置换空气时要控制压力,操作时应先开煤气侧阀后开氮 气(蒸汽)阀; (4)末端煤气放散不靠近火源、不在厂房内放散,下风侧应跟踪检测; (5) 氮气置换空气后的检测合格必须 O2V 1%;电除尘器 O2V0.6% (6) 用蒸汽置换的煤

26、气设备、管道合格后严禁关闭放散管;煤气导入前切 忌停蒸汽,避免从新吸入空气; ( 7)爆发试验以三次合格为准。 9、简述煤气中毒的重要原因 ( 1 )煤气设备泄露没有及时发现,或已发现而又不及时处理。 (2)对煤气性质认识不足,在超过卫生标准的煤气区域工作而又不戴防毒 面具。 ( 3)在煤气设备附近休息、打盹、睡觉。 ( 4)停送煤气,不注意空气流向,或设备内残留煤气处理不彻底,或没有 可靠隔断煤气来源,并没有严格的检查制度。 (5)煤气倒窜到蒸汽、氮气及水管内,引起人员中毒事故。 (6)煤气区域不挂“煤气危险禁止停留”的标牌。或安全制度不严格,误入 或提 前进入危险区。 (7)管网系统压力波

27、动过大,超过水封安全要求,造成水封压穿,煤气泄 露。 10、如何预防煤气中毒事故发生? (1)对从事有毒危险作业人员,应进行煤气知识、正确使用防护器材及急 救的知识教育;提高防毒意识。 (2)作业场所应加强环境中有毒气体浓度的检测;在有毒场所作业时,必 须正确使用防毒用具,设专人监护。 (3)在有毒有害的危险岗位,应设置监控设施;制定应急预案;制订防救 措施并配置相应的防护器具。 (4)对防护器具应按 公司煤气防护器材使用管理办法 对口管理;并设专 人定期检查,确保完好的备用状态。 (5)发生人员中毒、窒息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正确地救护。 11、煤气着火事故的处理原则有哪些? (1)对火势不大

28、的初起火情,可用灭火器、黄沙、湿泥等扑灭; (2) 煤气管道着火,管径 v 100m m,可直接关闭阀门,切断煤气来源,达 到灭火的目的。 (3) 直径100mm 的煤气管道着火时,应缓慢关闭阀门,留 10mm-15mm 火苗时,再全关煤气阀门; 或先向煤气管道内通入蒸汽或氮气, 待火熄灭后再关 闭煤气阀门,防止煤气回火。 12、煤气爆炸事故的预防有哪些? ( 1 ) 设备检修前,应三方确认可靠切断煤气来源,检测合格; ( 2)对 COG 设备或管道,虽已可靠切断煤气来源,动火时需做气体分析 或经可燃气体测爆合格后,方可动火。 (3) 动火点就近应打开放散管或人孔或支开法兰,留一个通道;动火者

29、不 应正面对动火点。 (4) 在运行煤气设备或管道上动火,应保持正压、流动,确认氧含量 v 1%, 只准用电焊,不准用气焊。 (5) 无法处理干净的煤气设备或管道, 可通入少量氮气 (氮气稀释了煤气, 使其形成不了爆炸范围内的混合比例,同时也起到灭火的效果) ,带氮气动火; (6) 长期放置的煤气设备需动火时,应重新检测合格后,方可动火。 13、便携式煤气检测仪使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 检测仪更换电池时,应在安全场所进行(不得在地下室或易爆危险区 更换电池)。 (2) 使用中传感器的口应裸露在外(不能放在口袋里) (3) 使用中传感器要注意防水和杂质,否则会影响检测的灵敏度。 (4) 检

30、测的读数应在仪器规定量程内, 不能长时间使仪器处于超量程状态。 (5) 检测仪应在-20C至+50C范围内的检测环境中使用,否则损坏仪器, 影响测定结果(各款式的检测仪的环境温度要求不同) 。 (6) 检测仪在使用中不得直接对着带压的煤气泄漏点。 (7) 使用中,检测仪会受其他气体干扰(信号出现负数) 。 ( 8) 报警仪使用结束后要关闭。 14、 便携式检测仪的维护 ( 1)长时间不用时,应关机取下电池。将仪表置干燥、无尘符合存储温度 的环境中保存。 ( 2)检测仪应定期校准、测试和检查。 ( 3)定期保养,保持报警仪各部位干净、整洁,特别是防尘罩不得积灰。 (使用柔软的湿布清洁仪器表面。切

31、勿使用溶剂、肥皂或上光剂) 。 ( 4)不得把检测仪表浸入液体。 15、 简述空气呼吸器的佩戴步骤。 (1) 松开肩带; (2)平展开空气呼吸器; (3)提起呼吸器使其垂直,气瓶 阀朝下将肩带松开; ( 4)先将左肩穿过有压力表的肩带,然后背上呼吸器; (5) 调整肩带双手同时握住肩带往下拉; ( 6)松开头带,面罩由下向上戴入; ( 7)扣 紧腰带调整好后拉紧腰带; ( 8)调整到舒适位置; (9)调整头顶头带; ( 10)拉 紧耳朵上方的两条头带;(11)拉紧下面的头带;( 12)用手捂住需求阀接口呼吸 检查面罩是否严密;( 13)打开气瓶全开回一圈; ( 14)将需求阀连接面罩;( 15

32、) 观察压力表压力在正常值内; (17)做深呼吸感觉舒适可进入有毒区域; 16、空气呼吸器的维护和保管事项有哪些? (1)呼吸器应摆放在固定位置,保证完好。 (2)要保持清洁干净,避免油 类物品。(3)压力低于 20Mpa 时,应及时更换气瓶。 (4)气瓶使用或搬运时严 禁碰撞。(5)面具可以用中性清洁剂清洗,晾干。 (6)避免太阳光的直接照射, 远离热源。(7)气瓶五年定期检定一次。 ( 8)空气呼吸器每年应校验一次 .。 17、简述煤气安全“十必须” (1)煤气生产、供应和使用单位必须设立煤气防护站(组) ;煤气从业相关 人员必须培训持证上岗。 (2)煤气区域必须设置齐全安全警示标志。 (

33、3)煤气岗位必须配置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和安全检测报警仪器。 (4)任何煤气作业必须制订落实好安全措施。 (5)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必须 2 人以上。 (6)进入煤气区域作业必须随身佩戴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报警仪器。 (7)带煤气作业或进入煤气中毒风险场所作业必须佩戴隔离式呼吸器。 (8)高度危险煤气作业必须实行作业许可、办理票证、检测确认制度。 (9) 煤气设施停煤气检修必须可靠地切断煤气来源并将内部煤气吹净、 检 测合格。 (10)煤气作业必须设置现场安全监护人。 18、简述煤气安全“十禁止”。 (1)煤气区域严禁烟火,严禁堆放易燃、易爆危险物品。 (2)煤气区域严禁设置人员密集的会议室、活动室、

34、休息室、更衣室等。 (3)煤气区域严禁长时间逗留或休息。 (4)严禁雷雨天或在厂房内放散煤气。 (5)严禁在低气压、大雾、雷雨等恶劣天气及靠近高温热源带煤气危险作 业。 (6)严禁蒸汽、氮气、水等其他介质管道与煤气管道硬连接,停用时必须 断开或堵盲板。 (7)严禁盲板、眼睛阀或扇型阀及敞开式插板阀安装在厂房内 8)严禁煤气设备和管道泄爆装置泄爆口正对建筑物的门窗、安全通道或 走梯平台。 (9)严禁煤气用户先送煤气后点火; 直径大于 100mm 的煤气管道起火严禁 关 闭煤气阀门灭火;进入煤气设备内部工作时使用照明电压严禁超过 12V。 (10)严禁发生煤气事故后盲目冒险作业、冒险抢救。 19、

35、煤气检修安全作业“六不干”有哪些? (1)作业任务不清楚不干。 (2)责任分工不明确不干。 (3)作业现场无安全交底不干。 (4)无安全作业方案不干。 (5)无安全确认、无检测不干。 (6)无安全监护不干。 20、简述三方安全联络挂牌工作内容。 在设备检修中,为做好安全生产管理, 加强协作配合, 进行点检方、操作方、 检修方联络共同确认;风险共存;实行挂牌的程序。 五、论述题 1、论述工业炉窑点火操作程序和点火要点 点火操作步骤: (1)全面检查确认送气的安全条件(人孔、阀门的关闭,烧嘴无泄漏,末 端放散打开,各仪表、连锁装置完好) (2)打开炉门、烟道闸板进行通风换气。 (3)通氮气置换,抽盲板,先给火,然后打开煤气阀门。 (4)在分段末端做爆发试验连续三次合格为止。 (5)点火应由末端烧嘴开始,先用点火器给火后再打开需点燃的烧嘴。同 时要合理的调节空燃比。 点火要点: 1.炉膛必须保持负压; 2 先给火后给煤气,严禁先给煤气后点火。 3.当第一次点火不着或点着后熄灭时,应立即关闭烧嘴;查明原因,置换干 净炉内的残余气体,按规程重新先给火后给煤气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