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46691515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03.0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XXXX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XXXX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XXXX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XXXX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 东 省 统 计 局    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2012年2月17日2011年,广东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提出的新要求,牢牢把握 “主题主线”和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的核心任务,认真实施珠三角规划纲要和“十二五”规划,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大力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实现“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1

2、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2673.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59.83亿元,增长4.0%,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2.0%;第二产业增加值26205.30亿元,增长11.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6.6%;第三产业增加值23808.46亿元,增长9.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1.4%。三次产业结构为5.0:49.8:45.2。在现代产业中,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11521.44亿元,增长12.2%;现代服务业增加值13392.59亿元,增长8.5%。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1.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5.4%,金融业增长6.3%,房地产业增长6.

3、0%。民营经济增加值23336.44亿元,增长11.9%。分区域看,粤东西北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为21.4%,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表1  2011年分区域主要指标区域GDP(亿元)GDP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珠三角43966.189.99.2 49.4 3674.73 21.8 东翼3828.8812.39.1 35.0 191.92 25.6 西翼4262.0711.110.9 38.0 181.10 30.2 山区3897.3412.39.0 35.1 246.27 24.

4、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5.3%,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4%,居住类价格上涨4.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3.7%,其中轻工业上涨3.1%,重工业上涨4.0%;生产资料上涨4.6%,生活资料上涨1.9%。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7.3%,其中燃料动力类上涨8.8%,黑色金属材料类上涨7.8%,有色金属材料及电线类上涨11.6%,化工原料类上涨10.2%。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5%。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2.4%,其中谷物上涨19.4%,蔬菜上涨0.8%,水果上涨10.0%,油料上涨29.5%,畜禽产品上涨7.1%。 表2  2011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指 标

5、价格指数(上年=100)比上年涨跌幅度(%)居民消费价格105.35.3城市105.3 5.3农村105.6 5.6食 品111.411.4 其中: 粮食112.7 12.7 油脂109.8 9.8 肉禽及其制品118.9 18.9 鲜蛋113.5 13.5 水产品 112.1 12.1 鲜菜 100.3 0.3烟酒及用品102.6 2.6衣 着101.9 1.9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2.8 2.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3.9 3.9交通和通信99.8 -0.2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1.0 1.0居 住104.5 4.5服务项目103.33.3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77.10万人,就业困难

6、人员实现再就业18.40万人。年末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员38.8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46%,比上年末下降0.06个百分点。年末共有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36个,组织农村劳动力培训85.5万人,转移就业人数137.6万人。全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513.70亿元,增长22.1%;其中税收收入4547.53亿元,增长19.6%。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增速缓慢回落与物价仍处高位相互交织,外贸进出口增长下行趋势明显,基础设施投资下滑,部分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节约集约用地压力较大,改善民生任务艰巨,社会管理难度加大等。二、农业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530.42

7、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1%;糖蔗种植面积140.58千公顷,增长3.1%;油料种植面积343.34千公顷,增长1.8%;蔬菜种植面积1208.50千公顷,增长2.4%。全年粮食产量1360.95万吨,增长3.4%;糖蔗产量1202.69万吨,增长6.0%;油料产量91.90万吨,增长4.2%;蔬菜产量2859.96万吨,增长5.2%;水果产量1210.43万吨,增长7.2%;茶叶产量5.81万吨,增长9.0%。全年肉类总产量434.58万吨,下降1.5%。其中,猪肉产量270.97万吨,下降1.6%;禽肉产量150.28万吨,下降1.8%。全年水产品产量762.14万吨,增长4.5%。其中,海

8、水养殖265.57万吨,增长6.6%;淡水养殖331.47万吨,增长5.3%。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24408.13亿元,比上年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085.05亿元,增长12.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2.5%,民营企业增长22.8%,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8.4%,股份制企业增长18.5%,集体企业增长6.1%,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3.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12.4%,重工业增长12.8%。分地区看,珠三角增长11.3%,东翼增长20.0%,西翼增长14.8%,山区增长19.5%。九大支柱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2.3%,其中电子信息、电气机械

9、及专用设备、石油及化学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增长11.9%,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建筑材料三大传统支柱产业增长15.3%,森工造纸、医药、汽车及摩托车三大潜力产业增长9.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7%,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4.4%,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增长12.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8.3%,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1.3%,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16.1%。先进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9%,钢铁冶炼及加工业增长8.7%,石油及化学行业增长7.9%。装备制造业中,汽车制造业、船舶制造业、飞机制造及修理业、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7.6%、16.4%、12

10、.4%和37.7%;钢铁冶炼及加工业中,炼铁业下降15.8%,炼钢业和钢材加工业分别增长60.9%和7.7%;石油及化学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2.1%,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增长4.7%,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1.7%,橡胶制品业增长10.5%。传统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14.6%,其中纺织服装业增长12.1%,食品饮料业增长16.9%,家具制造业增长11.3%,建筑材料增长17.5%,金属制品业增长18.7%,家用电力器具制造业增长8.6%。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11.3%,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6.3%,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8.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1、增长12.5%,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1.3%。表3  2011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产品名称计量单位产量比上年增长(%)纱万吨43.59 0.1 布亿米24.46 -3.4 化纤万吨41.96 -9.6 成品糖万吨98.23 7.1 卷烟万箱269.11 3.2 彩色电视机万部4862.42 9.6 家用电冰箱万台1409.25 0.8 房间空调器万台6374.63 16.2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亿吨标准煤5039.73 2.1 原油万吨1152.77 -10.4 发电量亿千瓦小时3607.20 16.6 粗钢万吨1323.81 19.9 钢材万吨3176.62 12.7

12、 十种有色金属万吨19.14 -56.9 #铜万吨3.69 -41.8 水泥万吨12607.03 12.9 硫酸万吨252.66 14.0 纯碱万吨48.80 22.0 烧碱万吨31.66 14.7 乙烯万吨226.62 11.1 化肥(折100%)万吨51.87 -2.7 发电设备万千瓦277.32 9.6 汽车万辆166.95 6.9 #轿车万辆131.00 -1.3 集成电路亿块176.07 2.0 LED节能灯万只3806.0066.5程控交换机万线2223.83 13.0 移动电话机万部59284.07 27.6 传真机万部182.94 3.6 微型电子计算机万部4417.84 41

13、.1 发光二极管(LED)亿只395.2154.33G手机万台12970.68 87.4 民用钢质船舶万载重吨459.92 52.5 全年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4.1%。资产贡献率13.3%,资本保值增值率118.9%,资产负债率58.2%,流动资产周转次数2.7次,成本费用利润率5.2%,全员劳动生产率16.83万元/人年,产品销售率97.2%。实现利润总额4609.33亿元,增长2.4%。亏损企业亏损总额369.85亿元,增长56.6%。表4 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指 标利润总额(亿元)比上年增长(%)规模以上工业4609.332.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70

14、.70-15.4集体企业25.4327.3股份制企业1728.589.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456.08-1.3民营企业1359.9234.5全年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4582个,增长11.2%;实现增加值1797.17亿元,增长7.2%;实现利润总额246.29亿元,增长20.1%;利税总额468.60亿元,增长19.3%。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6933.11 亿元,比上年增长17.6%。分城乡看,城镇投资14199.81亿元,增长17.1%;农村投资2733.30亿元,增长20.4%。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4430.14亿元,下降8.7%;民间投资10053.32亿元,增长

15、37.0%;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2449.64亿元,增长11.0%。分地区看,珠三角地区投资12448.09亿元,增长14.5%;东翼投资1624.58亿元,增长29.7%;西翼投资1112.83亿元,增长35.6%;山区投资1747.62亿元,增长20.3%。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13.56亿元,增长53.9%;第二产业投资5576.43亿元,增长17.8%,其中工业投资5548.45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投资11143.12亿元,增长17.0%。表5  2011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行 业投资额(亿元)比

16、上年增长(%)固定资产投资16933.1117.6农、林、牧、渔业213.56 53.9 采矿业74.71 62.3 其中: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30.87 147.0 制造业4537.26 34.0 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86.31 70.8 食品制造业87.04 44.5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80.45 28.8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219.58 37.7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96.45 27.8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8.61 30.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05.40 93.5 金属制品业321.44 26.0 通用设备制造业132.39 50.5 专用设备制造业157

17、.94 46.4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301.19 28.5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444.84 36.8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591.12 18.0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936.48 -26.3 其中:电力、热力的生产与供应业746.90 -19.1 建筑业27.97 -6.8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752.35 -9.7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89.10 65.2 批发和零售业402.25 63.0 住宿和餐饮业287.88 28.2 金融业30.59 -13.9 房地产业5663.72 37.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03.35 31.0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

18、质勘查业124.04 27.2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1570.65 -9.8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15.02 -3.1 教育279.14 15.8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127.83 3.3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89.34 -17.1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107.87 -14.5 表6  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指 标单 位新增生产能力新增发电机组容量万千瓦518.23 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万千伏安1603.40 新建公路公里455.36其中:高速公路公里186.89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通过能力万吨4959 新增电气化铁路投产里程公里105新增光缆纤芯长度万

19、芯公里53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4899.19亿元,比上年增长33.9%。按地区分,珠三角地区4104.20亿元,增长31.6%;东翼175.39亿元,增长48.0%;西翼239.62亿元,增长45.9%;山区379.98亿元,增长47.1%。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3495.43亿元,增长37.7%。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投资883.93亿元,增长37.8%;140平方米以上住宅投资1097.98亿元,增长35.6%;经济适用房投资47.50亿元,增长92.6%;别墅、高档公寓投资405.60亿元,增长17.5%。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13.65亿元和456.46亿元,分别增长47.9%

20、和30.7%。城镇保障性住房投资234.85亿元,增长32.1%。表7   2011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指 标单 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亿元4899.19 33.9 其中:土地购置费亿元817.50 29.1 其中:住宅亿元3495.43 37.7 其中:90平方米及以下亿元883.93 37.8 其中:经济适用房亿元47.50 92.6 房屋施工面积万平方米36311.94 24.3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27452.21 23.8 房屋新开工面积万平方米11968.66 21.0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9242.66 18.4 房屋竣工面积万平方米

21、5800.52 10.8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4611.54 8.5 商品房销售面积万平方米7761.34 6.0 其中:住宅万平方米7003.72 6.9 本年资金来源小计亿元6889.45 19.9 其中:国内贷款亿元1218.65 -1.6 个人按揭贷款亿元897.29 -6.0 本年购置土地面积万平方米2289.69 30.4 商品房销售额亿元6175.6312.8待售面积 万平方米2639.7832.8 其中:住宅 万平方米1572.4439.1 五、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46.7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分地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348.9亿元,增长1

22、6.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897.82亿元,增长15.4%。分行业看,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18059.41亿元,增长16.4%;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2187.31亿元,增长15.5%。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食品、饮料、烟酒类增长20.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3.9%,金银珠宝类增长35.6%,文化办公用品类增长44.4%,家具类增长24.4%,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2.6%,中西药品类增长13.9%,通讯器材类增长33.9%,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1.6%,建筑及装潢材料类增长21.8%,汽车类增长18.3%。六、对外经济全年进出口总额9134.7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6.

23、4%。其中,出口5319.42亿美元,增长17.4%;进口3815.34亿美元,增长15.0%。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504.08亿美元,比上年增加290.74亿美元。表8  2011年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指 标绝对数(亿美元)比上年增长(%)进出口总额9134.7616.4出口额5319.4217.4 其中:一般贸易1838.3623.2 加工贸易3115.2213.0 其中:机电产品3597.2414.0 高新技术产品1975.3112.7 其中:国有企业567.35 4.1 外商投资企业3248.00 15.2 其它企业1504.06 28.9进口额3815.3415.0

24、 其中:一般贸易1370.3914.9 加工贸易1962.2815.0 其中:机电产品2266.1710.3高新技术产品1657.0811.2 其中:国有企业470.45 -0.2 外商投资企业2251.01 11.1 其它企业1093.8933.4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504.0824.0表9  2011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商品名称单位数量比上年增长(%)金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钢 材万吨260.4525.139.8777.3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112.7812.6服装及衣着附件314.3413.6鞋 类142.7310.2家具及其零件149.2910.4

25、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万台107008.318.7485.574.7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万台54444.2128.5337.7333.4集装箱万个63.9727.128.1553.0集成电路百万个1563944.962.8843.8液晶显示板万个153888.70-0.194.41-0.7汽车(包括整套散件)万辆3.32-0.94.7911.2表10  2011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商品名称数量(万吨)比上年增长(%)金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谷物及谷物粉109.91-20.05.3711.7大豆396.851.922.4123.7食用植物油87.4421.610.

26、3266.6天然橡胶(包括胶乳)10.83-1.33.9843.8合成橡胶(包括胶乳)26.99-18.38.667.6铁矿砂及其精矿810.87-12.912.786.3氧化铝15.31-65.30.73-54.6原油1230.550.394.4135.7成品油630.92-11.350.9719.9初级形状的塑料833.66-8.1163.052.2纸浆100.2126.87.2527.2钢材510.11-14.161.30-4.6未锻造的铜及铜材95.78-13.084.663.8 表11  2011年主要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国家和地区出口额(亿美元)比上

27、年增长(%)进口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香港地区1870.9422.562.184.1美国881.495.1162.9412.4欧洲联盟729.519.3289.5610.4东盟378.9721.0552.5412.1日本247.7214.5484.043.9韩国135.7936.7375.0621.0俄罗斯61.9235.818.2420.3全年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7035个,合同外资金额346.92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4.7%和41.0%。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217.98亿美元,增长7.6%。表12  2011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

28、#160;                                                 &

29、#160;      单位:亿美元行业名称 合同外资金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实际使用金额(亿美元)比上年增长(%)总 计346.92 41.0 217.98 7.6 农、林、牧、渔业7.31 163.3 1.59 10.8 采矿业0.17 9.5 0.21 9.4 制造业193.39 56.4 124.94 9.9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8.69 418.4 5.21 -20.8 建筑业2.34 39.4 1.19 11.4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8.22 14.9 7.35 30.4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65 -33

30、.4 5.12 21.2 批发和零售业37.87 32.6 21.04 6.4 住宿和餐饮业4.53 169.2 2.15 40.1 金融业2.76 137.3 1.60 133.3 房地产业28.39 -32.8 28.51 -13.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8.73 76.7 11.60 27.0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10.54 25.6 5.34 25.4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5.34 550.7 0.45 57.1 居民服务和其它服务业1.54 290.7 0.62 97.2 教育0.00 -25.8 0.00 -23.5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0.13 1451.2

31、0.22 1117.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30 -3.7 0.84 -1.6 全年经核准境外投资中方协议投资额28.99亿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13.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8.2%;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劳务人员合同工资总额4.66亿美元,劳务人员实际收入总额4.64亿美元;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年末在外人员共4.26万人。七、交通、邮电和旅游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035.20亿元,比上年增长9.5%。表13  2011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指 标单 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货运量万 吨234913.02 14.7 铁路万 吨12119.48 -

32、0.2 公路万 吨166566.00 17.0 水运万 吨48658.00 12.9 民航万 吨118.35 2.3 管道万 吨7451.18 6.2 货物运输周转量亿吨公里7105.95 19.8 铁路亿吨公里322.29 -2.1 公路亿吨公里2150.04 22.6 水运亿吨公里4420.53 21.4 民航亿吨公里36.94 12.0 管道亿吨公里176.16 0.3         表14  2011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旅客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指 标单 位绝对数比上年增长(%)客运量万 人52200

33、2.45 11.8 铁路万 人17778.00 18.9 公路万 人493618.00 11.6 水运万 人2591.00 15.6 民航万 人8015.45 5.1 旅客运输周转量亿人公里3852.66 15.3 铁路亿人公里506.00 10.9 公路亿人公里2082.68 19.9 水运亿人公里9.63 15.9 民航亿人公里1254.35 9.9 全年全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3704万吨,比上年增长9.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5403万吨,增长6.9%。港口集装箱吞吐量4614.36万标准箱,增长5.8%。年末公路通车里程19.0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049公里,比上年末增长

34、4.4%。年末全省民用汽车保有量912.1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6.4%;其中私人汽车746.21万辆,增长18.6%。民用轿车保有量500.24万辆,增长19.0%;其中私人轿车456.59万辆,增长20.0%。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906.41亿元(2010年不变价,下同),增长15.8%。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83.60亿元,增长26.4%;电信业务总量1622.81亿元,增长14.1%。年末固定电话用户3154.36万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2213.26万户,乡村电话用户941.10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953.34万户,新增1245.82万户;新增移动电话中,87.6%为3G移动电话用

35、户,年末3G移动电话用户达1713.36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800.74万户,增长18.2%;其中互联网宽带用户1728.57万户,增长19.2%。全年口岸入境旅游人数11085.8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7%。其中,外国人760.29万人次,增长16.5%;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10325.54万人次,增长5.0%。在入境旅游人数中,过夜旅游者3331.59万人次,增长5.5%。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39.06亿美元,增长11.9%。国内游客达47016.97万人次,增长18.2%,其中过夜旅游者21174.64万人次,增长13.7%;国内旅游收入3931.71亿元,增长32.6%。八、金融年末

36、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1590.15亿元,比年初增长11.8%;各项贷款余额58615.27亿元,增长13.4%。年末全省农村合作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936.98亿元,比年初增长12.6%;贷款余额6784.36亿元,增长15.1%。金融机构账面净利润1582.40亿元,增长29.8%。年末主要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比例为1.5%。表15  2011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绝对数(亿元)比年初增长(%)各项存款余额91590.1511.8 其中:单位存款44915.6111.6 储蓄存款41061.5610.5 各项贷款余额58615.2713

37、.4 其中:境内短期贷款16674.2819.6 境内中长期贷款38334.149.0 年末全省证券市场共有上市公司339家,市价总值2.38万亿元,比上年末分别增长15.3%和-27.0%。上市公司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资金1117.90亿元,下降19.4 %。其中,首次公开发行上市(IPO)47家,筹资303.07亿元。证券公司22 家,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65.05亿元,净利润163.24亿元,分别下降28.5%和44.6%。证券营业部618家,证券账户数2702.13万户,股票交易额14.81万亿元,下降18.5%。基金公司20家,共管理328只公募基金。基金规模11215.35亿份,比上年末

38、增长7.1%;基金净值9250.17亿元,比上年末下降14.3%。期货公司24家,全年代理交易量2.98亿手,代理交易额43.78万亿元,分别下降34.8%和12.4%;营业收入16.92亿元,增长2.6%;利润总额5.74亿元,增长26.4%。全年实现保费收入1578.96亿元,增长11.1%。其中,寿险业务保费收入947.90亿元,财产险业务保费收入507.53亿元,分别增长6.2%和18.1%;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业务保费收入123.53亿元,增长24.3%。全年共支付各项赔款和给付398.66亿元,增长25.3%。其中,寿险业务赔付支出109.28亿元,增长27.7%;财产险业务赔款支出

39、232.31亿元,增长19.3%;健康险和意外伤害险赔付支出57.07亿元,增长50.8%。九、教育和科学技术全年各级各类教育(不含非学历培训)招生645.78万人,比上年下降2.1%;在校学生2197.61万人,增长0.1%;毕业生576.92万人,增长0.7%。其中,特殊教育学校招生0.36万人,在校生2.5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307.81万人。表16  2011年各级各类教育招生、在校生、毕业生人数及其增长速度指标招生(万人)比上年增长(%)在校生(万人)比上年增长(%)毕业生(万人)比上年增长(%)研究生教育2.694.47.767.12.0515.0普通本专科47.367

40、.6152.737.135.757.0成人本专科16.180.0446.05-0.815.205.2网络本专科2.9611.27.5112.321.945.0各类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含技工学校)54.95-25.9151.73-2.036.5610.2普通高中77.752.9220.415.563.0911.1初中154.09-7.4479.06-4.2161.915.5小学140.893.7822.06-3.1161.97-7.0学前教育148.534.6307.8111.0398.14-5.3特殊教育0.36-2.32.50-4.00.32-22.9年末县及县级以上国有研究与开发机构、科技

41、情报和文献机构411个。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技术开发机构2272个,比上年增加180个。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38万人年(折合全时当量),比上年增长10.2%。全省R&D经费支出约974.46亿元,增长20.5%;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18.3亿元,增长21.8%。全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540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53项,应用技术成果1437项,软科学成果50项。全年申请专利量196275件,增长28.4%;其中发明专利52012件,增长27.3%。专利授权量128415件,增长7.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8242件,增长33.2%。专利合作条约(PCT)国际专利

42、申请量8941件,增长33.9%。全年经各级科技行政部门登记技术合同19721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86.62亿元。全省高新技术企业5475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4万亿元,增长16.8%。拥有国家工程实验室8家,省级工程实验室24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6家;已建立省级工程研究中心552家,国家级企业(集团)技术中心5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00家(不含深圳)。新增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46项;新建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23个。认定技术创新专业镇326个。全省共有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45个,法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6个,法定质量计量综合检测机构19个,法定计量技术机构90个,标准化

43、技术机构13个,特种设备综合检验机构28  个。获得实验室资质认定审查认可授权(验收)证书机构177家,获得资质认证的实验室1774家,获得管理体系认证企业58628家,产品获得3C认证企业10453家。全省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9个,比去年新增2个。卫星云图接收站点1个。共有地震台站50个,地震遥测台网6个。全省共有海洋观测、监测站点650个。测绘部门共出版地图56种。出版测绘图书15种。十、文化、卫生和体育年末全省共有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17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44个,县级及以上公共图书馆133个,博物馆、纪念馆160个。全省有广播电台22座,电视台24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

44、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为98.0%。有线广播电视用户1804万户,有线数字电视用户1157万户,分别比上年末增长6.0%和22.0%。全年出版报纸46.27万份,各类期刊2.07亿册,图书2.67亿册。全省共有综合档案馆143个,馆藏1236万卷。年末全省共有各类卫生机构16963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09个,妇幼保健机构124个,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47个,疾病预防控制机构136个,卫生监督机构140个。拥有医院、卫生院床位29.8万张,增长7.5%。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7.7万人,增长6.9%;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8.0万人,注册护士18.1万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技术人员7696人

45、,卫生监督机构卫生技术人员3388人。全省共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393个,乡镇卫生院1251个,乡镇卫生院床位5.0万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6.5万人。法定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总数210829例,死亡1049人;发病率202.13/10万,死亡率1.01/10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4.76%,提高0.87个百分点。全省体育健儿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获得140 项全国冠军,29 项世界冠军,破全国纪录2项。十一、人民生活、社会保障与安全生产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371.73元,比上年增长1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1.9%。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9.1%,比上年上升1.4个百分

46、点。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6.0%。农村居民居住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30.73平方米。农村最高20%收入组人均纯收入20292.35元,最低20%收入组人均纯收入3379.01元。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97.48元,比上年增长12.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9%。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9%,比上年上升0.4个百分点。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所占比重为13.1 %。城镇居民现有住房总建筑面积人均34.4平方米。城镇最高2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57719.88元,最低20%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9927.32元。年末全省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47、(含离退休)3801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8.2%。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234万人,增长7.8%;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1754万人,增长7.1%。参加城乡(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533万人,增长72.9%。参加工伤保险2848万人,增长7.1%。参加生育保险2340万人,增长14.8%。参加失业保险1876万人,增长13.7%。表17 2011年末全省参加各类保险人数及其增长速度指 标参保人数(万人)比上年末增长(%)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离退休)380118.2其中:参保职工342819.2 参保离退休人员3739.7参加城乡(镇)基本医疗保险676734.2 其中

48、: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32347.8 城乡(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53372.9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17547.1参加城镇基本失业保险187613.7参加工伤保险28487.1 其中:参保农民工19096.1参加生育保险234014.8全省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居民2845万人,比上年末增长4.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累计支出总额48.3亿元,累积受益2806.3万人次。全年城市医疗救助26.08万人次,比上年减少4.3%。农村医疗救助49.8万人次,增加78.5%。民政部门资助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达175.25万人次。全年征收社会保险基金2054亿元,增长34.0%;年末五种保险基金累计结

49、余4579亿元,增长28.8%。年末享受低保救济的困难群众达223.89万人,其中城镇40.2万人,农村183.7万人。年末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19.6万人,下降5.8%。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13.43万张,收养人员9万人。城镇各种社区服务设施1.36万个,其中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  1484个。共发行销售福利彩票140.7亿元,筹集福利资金42.63亿元,直接接收社会捐赠11.38亿元。全年共发生各类事故35329起,比上年下降2.8%;死亡6575人,受伤31285人,分别下降3.3%和12.8%;直接经济损失48904.9万元,上升28.7%。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6586起

50、,下降10.3%;造成死亡5873人,受伤31015人,直接财产损失9358.8万元,分别下降2.9%、12.7%和19.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12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人数为2.94人。年末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量为2.88个,增长14.3%。社会组织接受政府购买服务的平均款项5.7万元,增长13.5%。注册志愿者人数450万人,增长9.7%。注册志愿者人均参与志愿服务时数 46.67小时,增长2.9%。十二、人口、资源与环境   年末常住人口10505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09.44万人,出生率10.45;死亡人口45.56万人,死亡率4.35;自然增

51、长人口63.89万人,自然增长率6.10。   表18  2011年人口数及其构成                                        

52、;                        单位:万人指 标年末人口数比重(%)常住人口10505其中:城镇6985.8366.5乡村3519.1733.5其中:男性5478.3652.15女性5026.6447.85其中:0-14岁1775.3516.915-65岁8015.3276.365岁及以上714.346.8全年水资源总量1379亿立方米。平均降水量1

53、465毫米,比上年减少24.0%。年末全省大型水库蓄水总量129.7亿立方米,下降10.5%。全年总用水量468.1亿立方米,下降0.2%。 表19 2011年全省各类用水量及其增长速度指 标单位绝对量比上年增长(%)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1379-31.0总用水量亿立方米468.1-0.2 生活用水亿立方米102.53.6工业用水亿立方米135.8-2.2农业用水亿立方米229.8-0.7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立方米92.52-9.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56.72-12.3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15242.2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6.8%。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5.1%。全社会用

54、电量4399.02亿千瓦时,增长8.4%。其中工业用电量2960.22亿千瓦时,增长6.7%。全省省级水质监控断面中,I-II类水质的断面比例56.4%,比上年提高15.3个百分点;类水质的断面比例17.9%,类水质的断面比例15.4%,类水质的断面比例2.6%,超过类水质的断面比例7.7%。近岸海域达到一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13.4%,比上年下降9.7个百分点;达到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68.7%;达到三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14.9%;达到四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0%;达到劣五类海水水质标准比例3.0%。严重污染海域面积4048平方公里,减少0.6%。   全省平均灰霾天气日数45

55、天,比上年减少6天;全年日照时数1858小时,比正常年份增加78小时。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空气质量均达到二级标准。建成污水处理厂348座,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1988.3万吨,增长14.3%;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5%左右,提高5个百分点。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3平方米,增加0.8平方米。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463.8千公顷。洪涝和干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25亿元。洪水和沿海风暴潮死亡人口29人。海洋发生赤潮10次,累计面积199平方公里。发生各类地质灾害100起,造成死亡人数2人,直接经济损失0.27亿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99.3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地区封育保护面积286平方

56、公里。全年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更新造林、有林地造林面积232793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35830 公顷。其中林业重点工程完成荒山荒(沙)地造林面积40878公顷,低产低效林改造面积6758公顷。全省义务植树完成9813.7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57.3%。全省共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面积22.43万公顷;国家地质公园8个,地质遗迹保护区9个,面积11.83万公顷。注:1本公报中2011年数据为初步统计数,统计图中2006-2010年数据为年报数。2从2011年起,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由500万元调整为20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统计起点由计划总投资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增

57、速为可比口径。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4. 珠三角地区指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东翼指汕头、汕尾、潮州和揭阳四个市。西翼指阳江、湛江和茂名三个市。山区指韶关、河源、梅州、清远和云浮五个市。5.先进制造业包括装备制造业、钢铁冶炼及加工业、石油及化学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包括核燃料加工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制造业。六大高耗能行业包括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58、、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6.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2010年不变价。   7.“.”表示数据不足本表最小单位数;“空格”表示该项统计指标数据不详或无该项数据。资料来源:本公报中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社会保障数据来自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财政数据来自省财政厅;水产品产量数据来自省农业厅;新增发电机组容量、新增11万伏及以上变电设备数据来自省发改委;新建公路、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公路运输、水运、港口货物吞吐量数据来自省交通运输厅;城市污水处理、公园绿地面积数据来自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货物进出口数据来自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外商直接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外承包工程、对外劳务合作等数据来自省外经贸厅;国际互联网用户、邮电业务总量等数据来自邮政及通信部门(单位);旅游数据来自省旅游局;货币金融数据来自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上市公司数据来自广东证监局;保险业数据来自广东保监局;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数据来自省科技厅;教育数据来自省教育厅;专利数据来自省知识产权局;质量检验数据来自省质监局;气象数据来自省气象局;地震数据来自省地震局;测绘数据来自省国土资源厅;海洋数据来自省海洋渔业局;艺术表演团体、博物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数据来自省文化厅;广播、电视、电影数据来自省广电局;报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