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托公司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战略分析安信信托人力资源战略实例地研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6655600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6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信托公司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战略分析安信信托人力资源战略实例地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基于信托公司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战略分析安信信托人力资源战略实例地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基于信托公司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战略分析安信信托人力资源战略实例地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资源描述:

《基于信托公司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战略分析安信信托人力资源战略实例地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信托公司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战略分析安信信托人力资源战略实例地研究(5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上海交通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上海交通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

2、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保密,在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日期:年月日基于信托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人力资源战略分析安信信托人力资源战略实例研究摘要中国现代信托和发展历史可追溯至 1979 年,经历了 30 多年的发展历程,期间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治理整顿,从业界公布的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信托作为一种专业的金融服务产品,正在受到国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市场规模呈现逐年上升的快速发展趋势。本文从“信托”定义入手,对国内、外信托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进行了描述,进而阐述了信托的核心要素及信托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通过

3、分析当前信托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惑,揭示出安信信托的发展将会遭遇各种压力和瓶颈。而要经受住来着监管和市场的双重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公司的人力资源战略进行探索与思考。论文对安信信托人力资源及从业人员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业务创新、企业生命周期、行业监管以及国外信托业发展和经验等方面进行了深刻的剖析,从而提出了人力资源是未来信托业竞争的核心,而人力资源战略也将是安信信托持续发展的核心战略这一论点。本文运用 SWOT 分析方法,通过对安信信托在实施人力资源战略过程中所面临的外部机会和威胁以及内部优势和劣势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剖析。指出安信信托不仅具有上市公司完善的治理结构、地域优势、精简高效的组织

4、构架、有效的激励机制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高端人才缺乏、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相对落后等劣势。因此认为安信信托应当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整体战略。最后,论文就安信信托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设想,主要包括:外部招聘与内部培训的相结合;着力培育研发队伍;建立吸引高端人才的激励机制以及内部与外部人力资源的整合。希望安信信托能够充分运用人力资源这一要素,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战略,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安信信托作为国内仅有的两家上市的信托公司之一,其发展历程、展业特点在信托业内有着一定的代表性。希望本文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人关注我国信托业,共同努力促进其健康

5、、持续发展。关键词:信托公司,安信信托,人力资源Analysis of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ased on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rust Sector Anxin Trust Human Resource Strategy Case StudyAbstractThe origins of modern Chinas trust sector stretch back to 1979,through over 30 years of progress, following five major regulato

6、ry reforms,trust sector,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published industry statistics,has attracted growing attentions from domestic investors and its marketscale has accelerated rapidly over the years.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definition of Trust, and then elaboratesfrom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stat

7、us quo of both domestic and foreigntrust sector to the core elements, and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environments of trust sector. The paper reveals the possible pressuresand bottlenecks that might encountered by Anxin Trust through the analysisof the issues and perplexities faced by trust sector. Anx

8、in Trust has todeliberate its human resource strategy in order to survive and maintainits continuous development under pressures from both the regulatorydepartment and the market.This paper thoroughly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Anxin Trust humanresources and its present employees from aspects of bus

9、iness innovation,corporate life cycles, regulatory oversight, and highlights from foreigntrust sector development. The paper argues that human resources is thecore competence of the future trust sector, and human resources strategyis the core strategy of Anxin Trust in order to ensure its continuous

10、progress.This paper uses SWOT analysis to evaluate external opportunities andthreats, and internal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faced by Anxin Trust inthe implement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strategy. It indicates that AnxinTrust has advantages such as an integrated administrative system,geographical pred

11、ominance, simplified but efficient organizationalstructure, and effective incentive mechanism. On the hands, the firm alsofaces disadvantages such as absence of high-end talents and inadequate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easures. Therefore, Anxin Trust shouldformulate its overall human resource strate

12、gy based on its practicalsituation.Last but not least, the paper offers productive assumptions inrespons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Anxin Trusts human resources strategy,including interaction of external recruitment and internal training,cultivation of R&D teams, establishment of incentive mechan

13、ism to attractelites, and integration of internal and external human resources.Hopefully, the core competence of Anxin Trust could be enhanced byeffectively applying human resources strategy.Anxin Trust is one of the only two listed trust companies in mainlandChina.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process

14、and its business expansioncharacteristics are cross-sectional in the trust sector. This paperintends to serve as an accelerant to attract more attentions to trustsector, and to encourage a healthy and continuous progress in the future.Key words: trust company, Anxin Trust, human resources目录第一章 绪论. -

15、 1-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 . - 11.2 本文的框架结构及研究方法 . - 2第二章 信托行业发展历史及现状. - 42.1 信托的定义 . - 42.2 信托核心要素及信托业外部环境 . - 52.2.1 对信托业务核心要素的理解 . - 52.2.2 我国信托业现有外部环境 . - 52.3 国内外信托行业发展及现状 . - 82.3.1 国外信托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 . - 82.3.2 我国信托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 . - 92.3.3 安信信托历史及现状 . - 11第三章 信托行业实施人力资源战略的意义. - 153.1 人力资本的定义 . - 153.2 中国信托业人力资

16、源构成历史及现状 . - 163.2.1 中国信托业人力资源发展历史 . - 163.2.2 信托行业近年来从业人员基本数据 . - 183.3 信托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的意义 . - 193.3.1 创新与人力资源 . - 193.3.2 行业发展与人力资源战略 . - 203.3.3 国外信托业与人力资源 . - 203.3.4 行业监管与人力资源 . - 21第四章 安信信托人力资源 SWOT 分析. - 234.1 安信信托人力资源现状及优势 . - 234.1.1 上市公司完善的治理结构 . - 244.1.2 地域优势 . - 254.1.3 高效率的部门及岗位设置 . - 264.1

17、.4 有效的激励机制 . - 324.1.5 企业文化的磨合及认同 . - 374.2 安信信托人力资源劣势. - 384.2.1 复合型人才匮乏 . - 384.2.2 激励形式单一 . - 394.2.3 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相对落后 . - 404.2.4 内控、效率、成本的矛盾 . - 414.3 与其他信托公司人力资源对比分析 . - 424.4 机会与竞争. - 444.4.1 信托公司的人才吸引力 . - 444.4.2 信托人才竞争与人才流失 . - 44第五章 安信信托人力资源战略设想. - 455.1 人力资源整体战略 . - 455.2 人力资源战略实施设想 . - 46-5

18、.2.1 招聘-培训-整合,人力资源引进流程的重塑 .5.2.2 研发人才的培育 .5.2.3 高端营销人才的引进与培育 .5.2.4 内部人力资源和外部人力资源的整合 .结 束 语.参考文献.致 谢 .-46484849515254-第一章绪论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目的信托法的颁布实施,至今已整整 10 年了,中国信托业据此开展的信托实践也取得了傲人的业绩。“一法两规”改变了中国信托业发展的边界条件和未来走向。2001 年 4 月 28 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以下简称信托法)和 2002 年颁布的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 信托投资公司资金信托管理暂行办法以及 2007 年“新两规”的

19、出台,对中国信托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和深远的影响,彻底地改变了中国信托业、信托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为信托业发展打开了一个自由创新的无限空间。但就整个信托行业来说,信托业的发展方向仍然迷惘,证券投资信托开户被停、银信信贷合作因与宏观政策相背离而被规范、房产市场受宏观调控波及信托行业等一系列事件,昭示着信托行业正走在“十字路口”。透视信托行业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到信托业始终没有走出在“生存模式”和“发展模式”中循环的怪圈。究其原因,我们可以看到,一是信托业的发展受到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制约;二是信托业的监管目标仍然不坚定,是限制还是发展,监管的目标导向容易受环境影响而频繁波动;三是信托公司、

20、信托从业人员对信托、信托业的发展前景、信托业务定位在理解上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业务能力、创新能力,乃至信托公司本身团队建设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导致行业发展的不平衡。综合上述原因,多年来信托公司一直游走在金融市场的夹缝中,苦苦寻找生存发展的空间。如何让信托业跳出怪圈,走上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行业发展大计。而上述三项因素中,对于信托行业或者信托从业人员来说,宏观经济及监管环境等外部因素往往是一种客观存在,信托公司及从业人员能加以控制改变的只有自己。笔者在安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信信托”)从业多年,伴随着我国信托业发展的风风雨雨,同样经历了职业生涯中的起起伏伏,回顾信托业多年来走过的不平

21、凡的发展之路,分析信托公司在经营管理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困惑,得出了人力资源是决定企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本文以安信信托为研究实例,是以其发展、成长的历史,以及在各个阶段的人力资源战略为切入点,通过对信托行业的特点,信托业务发展的规律,以及信托从业人员的现状加以分析,揭示当前信托公司只有从自身着手,以人为本,着眼于战略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打造一支健康有力的信托团队,从而奠定信托公司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1-1.2 本文的框架结构及研究方法本文从信托业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入手,通过对信托的含义进行相关阐释,对信托业发展的历程进行总结和描述,进而分析了信托业务的特点以及信托公司实施战略型人力资源管

22、理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了 SWOT 的分析方法,以安信信托为研究实例,通过安信信托现有的组织框架及人员设置的特点,对信托公司现有的人力资源优势、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对信托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实施有效而可行的人力资源战略提出了设想。本文首先对信托的含义进行了阐述和解释,接着描述了信托行业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及相应的人力资源战略。同时分析了信托业务所具备的特征。指出历史的借鉴及信托业务发展的特性决定人力资源将是信托公司核心资源在介绍了行业背景及分析了信托业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对信托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及信托公司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描述与分析。最后,利用 SWOT

23、模型,对安信信托现有人力资源的优势、劣势、机会和竞争因素进行了剖析,并针对信托公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人力资源战略的实施方面提出了设想和建议。本文共分 5 章,其逻辑结构和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2-第一章:绪论。说明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框架结构及主要内容和创新点。说明本文的理论依据、研究逻辑和各部分相互关系。分之间内在第二章:信托行业发展历史及现状。目的在于使读者对信托的定义以及信托业 30 多年来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第三章:信托业实施人力资源战略的意义。在介绍了行业背景及分析了信托业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对信托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及信托公司对人力资源的要求进行了有针对性

24、的描述与分析。指出信托业实施人力资源战略的意义。SWOT 分析第四章:安信信托 SWOT 分析。利用 SWOT 模型,对安信信托现有人力资源的优势、劣势、机会和竞争因素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在目前行业状况下,安信信托人力资源战略中的优势、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初步设想。第五章:信托公司人力资源战略设想。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对信托业目前人力资源战略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指出信托公司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在人力资源战略实施方面应该关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设想和建议。呼应全文结论:回顾全文,归纳总结在新的政策环境下,信托公司如何利用自身制度优势、资源优势和新的市场机会,建立科学合

25、理的人力资源战略,保持持续的竞争和经营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3-第二章信托行业发展历史及现状1979 年改革开放至今的 30 余年,是现代中国经济实现飞跃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三十年中中国现代信托业也经历了从恢复、起步、发展到规范、创新的过程。在分析、制定企业发展资源战略之前首先应当考虑的两个因素即:1、企业所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内外部资源;2、结合企业的现有的发展水平。因此本章从“信托”定义入手,对我国现有的信托外部环境进行了描述,进而回顾了信托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本章节通过借鉴历史及我国现有信托业发展外部环境及现状指出信托业要保持持续发展,必须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进行思考与探索。2.1 信托的

26、定义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进行管理或处分的行为。信托行业,从狭义的概念上讲,专指信托投资公司开展的信托业务活动,它出现在法律上,是证券法第六条规定,“证券业和银行业、信托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广义的信托业是指所有按照信托原理开展的经营活动,包括信托公司、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养老金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等受托机构开展的信托活动,随着资产证券化、企业年金基金、产业信托基金等产品的开发和拓展,特别是为保障公众性、公益性资金的安全与独立,外部受托机制将越来越受到青睐,广

27、义信托业的前景广阔。需要说明的是,把存在信托结构的产品都称为信托业其实不甚科学,特别是随着综合经营步伐的加快,象信贷资产证券化这样整合银行、证券、信托等制度的创新产品将日益增多,将其归类为信托业显得有些牵强。从信托理论和国外信托业发展经验看,信托业的职能主要有财产管理、融通资金、协调经济关系、社会投资和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五种。这五大职能是随经济金融制度的发展而逐步衍生出来的,其最原始的功能便是“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财产管理功能,且最初信托业务以民事信托为主。后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制度的不断创新,到十九世纪原始的民事信托逐渐被商事信托所替代,出现了经营信托业务的信托机构,信托业的功能在原

28、始功能基础上又衍生出融通资金功能。到了 20 世纪初特别是 70 年代以后,随着市场经济金融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浪潮的兴起,为适应不断加快的金融创新步伐,信托业务拓展到代理、见证、咨询、调查等领域,内涵日益丰富,因此信-4-托又被赋予了协调经济关系的职能。与此同时,信托业为了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并适应经济生活的现实需要,从而具有了社会投资和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职能。信托业以其独特的,有别于其他金融机构的职能,牢固地在现代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并以其功能的丰富性而获得“金融百货公司”的美誉。尽管信托业的职能很多,但时至今日,其原始功能财产管理仍然是其基本

29、功能,而其他则都是在这一职能上衍生而来。2.2 信托核心要素及信托业外部环境2.2.1 对信托业务核心要素的理解“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对信托业抽象概括。准确理解和诠释“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理念,将是信托行业、信托公司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分析,可以看到在信托概念、本质和理念中,除去“受人之托”这个信托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信任)之外,最重要的包括了“人、财、理”三个最基本的因素,我们把它称为“信托三要素”。“人”是前提。信托法及相关法规中的“人”,就目前的含义来讲不是随便意义上的自然人,应当是合格投资者。其中包括了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委托人,含有三个层面,一个

30、合格自然人,二是机构、企业,三是政府;第二方面是融资方,可以是机构、企业、政府。“财”是基础。没有财就没有信托。对于中国而言,经济发展到目前的阶段,社会已经积累了很多财富,为信托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理”是核心。在信托关系中“人、财”基本上是客观存在第事物,信托公司可以控制的不多。但是“理”却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事情,包括对信托本质、功能、竞争优势的认知,确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具有极大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空间。信托业、信托公司的发展依赖于这个“理”,很好地将“人”、“财”有效地连接在一起。而信托从业人员在其中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2.2.2 我国信托业现有外部环境n中国信托行业政策分析

31、一直以来中国信托行业的监管机构银监会密切关注着信托业的发展,通过各种监管手段实施监管措施。其中对信托业具有深刻影响有两项:一是新“两规”中合格投资人的提出;二是 2010 年信托公司净资本管理办法的颁布。其核-5-心就是质量及规模的控制。一方面,对固有业务的压缩和对信托业务的规范,以净资本规模为限,对业务总量及结构进行限制。对多数信托公司的业务模式而言是颠覆性的,限制和压缩科技含量低、竞争力差但操作简便的贷款业务,就同时意味着鼓励和引导信托公司开展附加值高、交易结构复杂、个性化特征明显的信托股权投资业务以及规模性的资产管理业务。但创新业务和新的盈利模式对大多数信托公司而言可谓是可望而不可及,尤

32、其是规模比较小和市场化程度低的公司,必须要迈过几道高门槛才能完成业务的艰难转型。同时,在金融市场开放,综合经营的竞争非常残酷的环境中,信托公司原有的信托制度优势已经被削弱,越来越多的其他类型金融机构已运用信托原理开展各种资产管理业务,信托投资公司将面临着众多强大对手的严峻挑战,一些信托公司将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新规对信托公司的监管要求更高,使得其运作模式和服务对象都必须作出转型:即由原有的融资模式向资产管理模式转变、由原来的普通投资者向由风险识别和风险承受能力的合格投资者转变,使得信托行业的服务从低水平重复转向服务高端市场。这使得信托行业在新的盈利模式下必须对自身进行重新定位,信托公司也将在新

33、的政策环境中因为各自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更加明显的两极分化,那些真正具有核心竞争力、有品牌、讲诚信的信托公司将会脱颖而出,迅速做大做强。这也迫使信托公司原有从业人员从知识结构到从业经验,从而整个信托公司人力资本的整合进行调整和变革。n中国信托行业需求分析2010 年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达 303,302 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9,109 元,我国居民个人财产不断积累并出现了可投资性资本剩余现象。富裕人群大量出现,为信托市场提供了发展基础。国民收入增加,财产增加,信托财产也会随着增多。这必将带来金融资产结构的深刻变化,理财必将深入人心,资产管理也将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

34、分,以资产管理为主要功能的信托业将迎来巨大的创新空间。n中国信托行业人力资源监管要求2009 年一份名为信托从业人员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已由中国银监会下发到各信托公司手中,文件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托从业人员资格、信托经理从业资格管理、信托从业人员基本行为规范以及监督管理等几个方面。根据征求意见稿规定,信托从业人员应当取得信托从业人员资格。而信托从业人员取得信托从业人员资格有三种途径:第一种可以通过参加统一的信托-6-从业人员资格考试并成绩合格;第二种取得银监会认可的其他资格证书;此外,银监会认可的其他方式。银监会将授权其他机构负责信托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组织、信托从业人员资格

35、证书管理及信托从业人员培训等工作。信托公司在取得信托从业人员资格之后,在符合特定条件之后,可以通过信托公司向授权机构申请信托执业证书。按规定,信托公司应于每年年末将公司在册的信托执业人员名单报送授权机构。而授权机构应建立信托从业人员资格信息数据库,进行信托从业人员及其诚信纪录登记,并及时更新相关信息。对于信托经理,征求意见稿作出规定,"信托公司应当为每个信托项目至少指定一名信托经理。"而对于信托经理的任职条件,银监会设定了三道"门槛":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取得信托执业证书;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最近五年内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银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的行政处罚,未

36、被银监会等金融监管机构采取市场禁入措施,或者禁入期已经届满;有三年以上信托从业经历或五年以上金融相关领域从业经历,具备统筹、协调、管理具体信托项目的知识和技能。相比于证券、基金以及银行等金融行业,信托业从业人员一直没有统一的行业准入标准,各家信托公司在招聘人员主要是依据自身需要,自行制定标准,每家公司把握的标准都不尽相同。颁布征求意见稿,意味着银监会一直试图通过出台管理办法的形式规范信托从业人员管理,对信托行业人力资源资质、管控等各个方面将拉开序幕,也为信托行业人力资源战略研究指明了方向。n2012 年信托业发展遭遇转型刚过去不久的 2011 年,信托业走过了一段高速成长的创富之路,已经引起市

37、场的广泛关注。根据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数据,截至去年末,房地产信托余额达到 6882 亿元,同比增长达 59%。房地产信托成为信托公司主要的业务增长点,带动了去年信托公司利润的高速增长,不过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深入,这项业务的风险也在积聚。步入崭新的 2012 年,喜忧参半的市场环境给信托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不论是房地产信托的兑付压力,还是证券投资、银信合作、政信合作所面临的挑战,抑或是矿产能源、另类投资等业务所遇到的瓶颈,都对信托业的下一步发展增添了不少压力。虽然信托产品越来越受到高端投资者的青睐,并且渐渐成为私人理财的不错选择,但是面对政策调整与经济转型,信托业如何实现自身转型,以适

38、应新的市场格局变化。总之,2012 年既是信托业的转型之年,也是不少信托公司的考验之年,更是信托市场的蜕变之年。-7-2.3 国内外信托行业发展及现状2.3.1 国外信托行业发展现状及特点信托是一种创新的财产管理制度,其起源于英国,发展于美国、日本。由于具有财产管理、资金融通的功能,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信托业己成为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并举的金融业四大支柱之一,信托业的发展对金融发展和金融结构的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国际信托业,尤其是美国信托业,在信托业务开展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简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n以客户关系管理为中心、以客户财富保值增值为主业国外信托业围绕高净值客户开展

39、业务。尤其是美国信托公司,大多以高端财富管理业务为主。“全世界成功人士、家族、机构都相信我们,把钱交给我们打理,所以他们可以全力投入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上去。”遵循这样的理念,信托公司把客户关系管理作为重点,同时又以客户财产保值增值为主业。著名的贝西默信托公司的理念说明了这一点:“我们只有一项业务客户财富的保值和增值。”因此在业务模式上,是客户理财规划驱动,而不是产品驱动,是面向客户的全方位理财,而不是仅仅卖信托产品。n人员少,机构规模小相对于银行、保险来说,信托公司人员少,机构规模小。由于国外信托公司往往是精英人才、复合型人才的聚积地。往往能够以精干的人员和简洁的机构设置来满足客户的需求。不设分

40、支机构的信托公司多在 100 人以内,即使是设立多个分支机构的信托公司,其人员也大多在 1,000 人以内。n管理资产规模大社会财富丰富以及信托公司展业实力,使国外信托公司管理资产规模庞大。截至 2008 年 9 月末,贝西默信托 650 名员工管理者 1900 个客户的 538 亿美元资产,单个客户平均资产达 2760 万美元。2004 年末,美国北方兴国公司管理的信托资产高达 2.6 万亿美元。庞大的信托业务规模,正是国外信托公司高额利润的坚实来源。n受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较小信托公司经过多年的历史沉淀,积聚了高端人群大量财富,获得赖以生存的资金来源。这部分资金受经济周期性的影响较小,在通常

41、情况下,信托客户不会频繁地增加或者减少信托规模,使得信托公司受经济首期波动影响变得比较小,其资产规模和利润相对稳定。-8-2.3.2 我国信托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2.3.2.1 信托业发展四阶段信托业在中国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 20 世纪初。1910 年 10 月,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随着闭关锁国的封闭状态被彻底改变,中国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信托制度和信托业也随之被引入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信托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商品经济基础极其薄弱,而信托公司、银行信托部主要从事股票、债券炒作等金融投机业务,信托业务从来没有真正成为其主业,导致整个行业的社会信誉度不高,信托本业

42、不被社会了解,发展更是无从谈起。而 1949-1979 年间的计划经济时期,由于新政府决定建立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信托机构、证券公司及交易所被当成无用之物而陆续关门停业。自此,信托在近 30 年间从中国销声匿迹。1978 年 12 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了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新时期,计划经济下大一统的金融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国有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各地政府、各部委和各类企业等利益主体在改革过程中有新的投资需求迫切需要满足,国家试图从信托业入手,探索出一条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系发展的新路径。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国信托业迎来了其重生与复兴的伟大发

43、展时期。中国信托业的恢复与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信托业的扩张期(1979 年-1988 年)1979 年 10 月,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在北京宣告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信托业的正式恢复。1980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下达关于积极开办信托业务的通知,各分行纷纷试办信托业务,至 1981 年底,全国 21 个省 241 个市县陆续开办了信托业务。1981-1982 年,各种类型的信托投资公司在短期内迅速膨胀,发展到 620 多家。激烈的竞争带来了管理上的混乱,严重冲击了国家对金融业务的计划管理和调控,同时也直接助长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膨胀和物价的上扬。在此情况下,国务院于 1982

44、 年 4 月发出 61 号文关于整顿国内信托投资业务和加强更新改造资金管理的通知,至此,中国信托业经历了恢复后的第一次整顿。此次整顿的核心是:将计划外的信托投资业务纳入计划管理。1984 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至城市,国家一系列进一步搞活经济的方针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财政预算外资金迅速增加,信托业的新一轮扩张再次拉开帷幕。经济的过热,再度出现货币投放和信贷失控局面,信托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方便之门再次被打开,信托贷款和信托投资的盲目-9-发放,对经济过热和投资失控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1985 年初和年底,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贷款检查工作的通知

45、和金融信托投资机构管理暂行规定,是为信托业历史上的第二次大整顿。此次整顿的重点是:业务清理。此次整顿目的是规范信托公司经营秩序,而事实上却使中国信托业进一步与真正的信托制度和业务背道而驰、渐行渐远。第二阶段:信托业的动荡期(1988 年-1998 年)1988 年,中国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势头,经济过热现象空前严重,而此时的信托公司数量也在飞速膨胀,到当年年底,全国投资机构数量达到上千家。各专业银行为回避人民银行对信贷规模的控制,纷纷向信托公司转移资金,信托公司再一次扮演了固定资产投资失控推波助澜者的角色。1988 年 8 月,恢复不到十年的信托业开始了比前两次更为严厉的第三次整顿。此次整顿以

46、撤并信托机构、压缩信托公司政策生存空间的模式进行,一年的整顿使信托机构骤减至 339家。进入 1993 年,经济过热现象有增无减。6 月,中央决定进行宏观调控,收紧银根,严控货币发行,整顿金融秩序。与此同时,信托业也迎来了其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第四次整顿。此次整顿,在沿袭前几次整顿办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分业管理,分业经营”的思路,并陆续出台了许多整顿措施,信托公司的数量下降到 239 家。但许多信托公司为了生存,则不惜铤而走险,变本加厉地违法经营,这样的结果显然是完全违背了人民银行整顿的初衷。第三阶段:信托业的重组期(1998 年-2001 年)四次清理整顿并没有治愈信托业的顽疾,而历经数年的

47、第四次整顿则使信托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暴露无遗,发生了数起信托巨舰沉没的事件,促使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痛下决心,于 1999 年 3 月由国务院下发国发第 12 号文,由此开始了我国信托业发展史上规模最大、措施最为严厉、也最具历史意义的、被业界喻为“推倒重来”式的第五次清理整顿。此次全面治理的措施包括: 1)对所有问题严重而地方政府不愿救助或无力救助的信托公司一律实施停业整顿、关闭、撤销,并进入清算程序;(2)少数经营状况良好或尚可且地方政府有意救助的信托公司,采取政府注入资金、债权转股权、引入新的战略合作伙伴、合并重组等方式解决各类历史遗留问题,然后经中国人民银行验收和重新登记; 3)信证分业,

48、信托公司所属的证券资产全部剥离。经过本轮清理,获得重新登记的信托公司数量只有 59 家(后因违规经营,有三家公司被关闭,而截止 2006 年底,正常经营的信托公司为 55 家)。-10-(第四阶段:信托业的重新发展期(2001 年-现在)2001 年对中国信托业而言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10 月 1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颁布实施,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在中国确立了信托制度,引导信托公司走上以真正的信托业务为经营主业的发展道路,成为信托业发展的里程碑。随后,于 2002 年 5 月 9 日和 7 月 18 日施行的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和信托投资公司信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与信托法共同构建了信托业

49、的基本法律框架,信托业从此将可以彻底摆脱扩张整顿再扩张的恶性循环之路。而信托业也因此而获得了重生,迎来了其重新发展期。2003 年 4 月 28 日,中国银监会成立,信托公司从此开始接受银监会监管。2007 年 1 月,中国银监会颁布了信托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管理办法、 关于信托公司过渡期有关问题的通知等规定,这意味着中国信托业将再一次面临着行业政策的全盘调整。此次被业界称为“信托新政”的第六次大规模整顿,目的是压缩信托业的固有业务而使其回到“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主业上来。由此,新办法通过“界定合格投资人、重塑盈利模式以及设定三年过渡期”等手段,将对信托业进行重新洗牌。20

50、09 年初至 2010 年初,除极少数信托公司因为特殊原因外,全国近 60 家信托公司全部重新换发了新的牌照,这些信托公司的名称上从此不再冠有“投资”二字。这标志着信托公司回归信托主业的之旅已经开启。2.3.3 安信信托历史及现状2.3.3.1 安信信托发展历史安信信托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创立阶段、整顿与发展阶段n创立阶段: 1987 1994 年安信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安信信托”)的前身是鞍山市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于 1987 年 2 月 16 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 国家迫切需要建立银行体系以外的金融机构,广开融资渠道,推动改革开发和经济发展的步伐,由此,安信信托应运而生。但由

51、于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资金缺口很大,筹措困难。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决定由多家出资,组建股份制形式的金融机构。经过紧张的准备, 1987 年 2 月 16 日,全国首家股份制性质的金融机构鞍山市信托投资公司成立。-11-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安信信托在经营和发展中,经常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干预,很难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自主发展,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公司积极争取国家体改委、人民银行、证监会、省、市政府的支持,终于在 1992 年4 月 22 日,得到辽宁省体改委和省人民银行的批准,公司按照 1:1 的价格向社会公开发行了 5,000 万股社会公众股,正式改制并更名为“鞍山市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52、”。随后,公司又积极争取股票上市,由于当时沪、深股市中只有深发展一家金融上市公司,加上公司发行股票手续不完备,需要做大量解释工作。公司人员转变观念,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终于得到相关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批准了公司股票上市的申请,公司股票于 1994 年 1 月 28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 600816。n整顿与探索阶段:19882006 年和我国信托公司发展历史一样,安信信托业经历了 5 此清理整顿。各次清理整顿的直接结果就是,安信信托原有的贷款、证券等主营业务被叫停。原有的赢利模式被打破,造成了信托公司无主营业务可做的尴尬局面。期间,安信信托虽然通过采取一系列积极有效的措施,尝试着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