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雷达山火预警装置技术要求阳光电子商务中国南方电网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6654999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 页数:60 大小:865.5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光谱雷达山火预警装置技术要求阳光电子商务中国南方电网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光谱雷达山火预警装置技术要求阳光电子商务中国南方电网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光谱雷达山火预警装置技术要求阳光电子商务中国南方电网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资源描述:

《光谱雷达山火预警装置技术要求阳光电子商务中国南方电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谱雷达山火预警装置技术要求阳光电子商务中国南方电网(6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云南金沙江中游电站送电广西直流输电线路工程长棒形瓷绝缘子技术规范书项目名称: 光谱雷达山火预警装置安装技术规范书(征求意见稿)超高压输电公司2016年05月1光谱雷达山火预警装置技术规范书目 录1 通 则12工作范围13设计标准及依据24 装置功能要求25工作条件36光谱雷达山火预警装置技术要求36.1 基本功能要求36.2 设备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要求46.3 风光互补一体式供电装置主要技术参数46.4 山火监测管理分析后台软件46.5 外观、结构和工艺要求56.6基本技术要求56.7 电气性能56.8 电磁兼容性能56.9 气候防护性能66.10 可靠性66.11 设备安装66.12试验要求

2、76.13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126.14 其它14 1 通则1.1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输电线路的光谱雷达山火预警装置安装项目,光谱雷达山火预警装置安装技术规范应符合本技术规范所规定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安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1.2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凡本技术规范书中未规定,但在相关的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或IEC标准中有规定的规范条文,投标方应按相应标准的条文进行光谱雷达山火预警装置设计、制造、试验和安装。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1.3 如果投标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

3、议,则意味着投标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技术规范书的意见和同技术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1.4 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1.5 本技术规范书经招、投标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1.6 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招、投标双方协商确定。1.7 投标方在应标技术规范书中应如实反映应标产品与本技术规范书的技术差异。如果投标方没有提出技术差异,而在执行合同的过程中,招标方发现投标方提供的产品与其应标技术规范书的条文存在差异,招标方有权利

4、要求退货,并将对下一年度的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8 投标方应在应标技术部分按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如实详细的填写应标设备的标准配置表,并在应标商务部分按此标准配置进行报价,如发现二者有矛盾之处,将对评标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9 投标方应充分理解本技术规范书并按本技术规范书的具体条款、格式要求填写应标的技术文件,如发现应标的技术文件条款、格式不符合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则认为应标不严肃,在评标时将有不同程度的扣分。2工作范围2.1 工程概况本标书采购的光谱雷达山火预警装置适用的工程概况见表2.1:工程概况一览表。表2.1 工程概况一览表 序号名 称内 容1项目名称云南金沙江中游电站送电广西

5、直流输电线路工程2建设单位超高压输电公司 局3安装地址2.2 范围和界限(1)本标书适应于所供光谱雷达山火预警装置的使用条件、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及包装等方面的技术要求。(2) 现场安装和调试在投标方的技术指导和监督下由招标方完成(招标方已在其他合同中明确安装责任单位)。(3) 本标书未说明,但又与设计、制造、装配、试验、运输、包装、保管、安装和运行维护有关的技术要求,按条款3所规定的有关标准执行。2.3 服务范围(1) 投标方应按本标书的要求提供全新的、合格的光谱雷达山火预警装置及其附属设备。投标方所提供的组件或附件如需向第三方外购时,投标方应对质量向招标方负责,并提供相应出厂

6、和验收证明。2.2 供货需求一览表(单套配置)项目产品名称及配置数量单位技术参数及要求1光谱雷达山火预警装置套1、 探测半径不小于5公里,探测角度水平360°,全天候昼夜运行;2、 含无线传输功能,并包5年通讯费用。2风光电一体式供电子系统套(含风力发电机、太阳能板、免维护蓄电池、风光充电控制器等)3电力山火预警定位系统后台软件套后台中心管理软件,能满足整个系统运行维护的需要3设计标准及依据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GB/T 17626.9-2011)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线路防山火工作指导意见(南网生【2011】20号)关于加强山火防范、预防电网事故的通知(南网安监【2

7、010】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山火防范的通知(南网调运【2010】9号)4 装置功能要求4.1 数据采集要求a) 能传感、采集杆塔附近半径5公里的立体空间范围内的火源热辐射值以及火源的坐标,进行相应存储,并将测量结果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到状态监测代理或状态监测主站;b) 具备自动采集功能,按设定时间间隔自动采集火源热辐射值以及火源的坐标,最大采集间隔应不大于5分钟;在监测到超过设定热幅值阀值时,具备报警的功能;c) 具备远程开启或关闭采集功能;4.2 数据处理与判别a) 具备数据合理性检查分析功能,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自动识别并剔除干扰数据;b) 具备对原始采集量的一次计算功能,得出直观的火源状态

8、量数据。4.3 数据存储应能循环存储至少30天的火源热辐射值以及火源的坐标数据。4.4 数据输出输出的信息包括:火源热辐射值以及火源的坐标数据,数据输出要求符合南方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规约。4.5通信功能通信接口和应用层数据传输规约应满足南方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规约相关要求。5工作条件5.1 环境条件5.1.1 正常使用条件1)最高环境温度:+70ºC;2)最低环境温度:-30ºC;3)环境相对湿度: 5%95%(20)4)海拔: 03000m;5)覆冰厚度:20mm;6)大气压力范围:55kPa110kPa;7)装置在狂风、暴雨、冰冻等恶劣自然环境及强电磁

9、环境中运行,其工作稳定性、可靠性不应受到明显影响。8)使用地点:户外,外壳和接头的防护性能应符合GB 4208规定的IP65级要求。5.1.2 特殊使用条件使用单位有特殊需求时,应在采购时说明,由厂家按合同要求供货。6光谱雷达山火预警装置技术要求6.1 基本功能要求6.1.1 光谱雷达为近红外、中红外、可见光扫描三合一式雷达,应能准确识别光谱范围35m的红外辐射;并能同时向雷达的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进行同轴扫描。6.1.2 光谱雷达能全天候(包括雾、霾天气)不分昼夜的24小时工作,能在不超过5分钟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对线路附近半径5公里区域内出现的突发山火(明火或是暗火)进行自动搜索、自动发现和自动

10、定位。6.1.3 光谱雷达应能自动生成线路附近360度高清晰度的全景电子地形图。6.1.4 光谱雷达具备对山火发生点精确定位的功能,并能把山火发生点的坐标发送给消防及电力部门,且山火发生点能在后台软件的全景电子地形图上进行有效展示;同时应具备声光报警和短信提醒等功能。6.1.5 光谱雷达应具备随意设置监测及报警所需的报警阀值,且监测及报警的区域范围应能够根据需要进行随意选取或删除。6.1.6 光谱雷达应具备在起火时间,起火位置,火点个数不确定的条件下,在不超过5分钟的时间内,发现所有起火点,并具备自动排除阳光、阳光反射、特定高温目标(如烟囱、工厂等)等红外虚警的能力。6.1.7 装置应体现功能

11、模块化、硬件小型化的特征,应具备标准化、一体化设计,以便于现场安装及维护。6.1.8 应采用阻燃、防爆、防腐、防潮等设计,能经受风霜雨雪等极端气候的考验。6.1.9 电源和信号插口应采用防水航空插头,应具备防误插设计。6.1.10 电源应具有可靠的保护措施,应避免因电源故障对地线、杆塔造成损失。6.1.11 装置硬件应尽可能选用高品级的元器件,以提高装置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6.1.12 装置本身的设计和构造,不得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满足过流和防雷保护要求。6.1.13 通信接口和应用层数据传输协议应满足南方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规约,监测装置通过GPRS/CDMA/3G等通信方

12、式,把数据上传到统一的后台上,由后台系统进行统一的数据处理。6.2 设备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要求6.2.1 探测半径:不小于5公里。6.2.2 探测角度:水平0360°,垂直0360°。6.2.3 探测精度: 1m2着火面积。6.2.4 工作时间:全天候24小时工作。6.2.5 工作功耗:20W。6.2.6 对监测区域完成一次全面探测的时间:5分钟6.2.7 通信方式:GPRS/CDMA/3G/4G等无线通信方式。6.3 风光互补一体式供电装置主要技术参数垂直轴磁悬浮风力发电机:400W/12V 最小发电风速:1m/S(微风启动)太阳能光伏板:单晶硅80W/12V*4块光电转

13、换效率:20%工作温度: 30+70工作相对湿度: 5100RH安装方式:装置安装铁塔上防护等级:IP66,防水防尘6.4 山火监测管理分析后台软件6.4.1 山火监测管理分析后台软件须接入南方电网超高压输电线路覆冰预警系统主站运行6.4.2 山火监测管理分析后台软件应可显示线路附近360度高清晰度的全景电子地形图,结合山火监测数据可实现将山火发生的具体位置在全景电子地形图上准确的标示出来。6.4.3 山火监测管理分析后台软件应具有声光报警提示和短信提示等多种预警方式,当线路发生山火时,系统应自动将监测到的山火发生时间、地点等相关信息发送不受人数限制的特定人群。6.4.5 山火监测管理分析后台

14、软件可在全景电子地形图上任意设置或圈定需要监测的区域或是不需要监测的区域,并可在地图上做任意的注释。6.4.6 山火监测管理分析后台软件可任意设定山火监测报警所需的温度阀值和报警级别。6.5 外观、结构和工艺要求6.5.1 外观应整洁,无损伤和变形,表面涂层无开裂、脱落现象;6.5.2 外壳的防护性能应符合GB 4208 规定的IP66级要求;6.5.3 各零部件应安装正确,牢固可靠,操作部分不应有迟滞、卡死、松脱等现象;6.5.4 各零部件应按JB/T 5750 的有关规定进行防盐雾、防潮湿、防霉菌的处理;6.5.5 装置上应有型号、名称、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名等标记。6.6基本技术要

15、求6.6.1 应有防雨、防潮、防尘、防腐蚀措施;6.6.2 电源应有可靠的保护措施,应避免因电源故障对地线、杆塔造成损伤;6.6.3 应充分考虑线路人员的高空作业环境,安装简单方便。6.6.4 应能经受风霜雨雪等极端气候的考验;6.7 电气性能6.7.1 可见电晕和无线电干扰水平按“GB/T 2317.22008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第2部分: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中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6.7.2 抗雷电冲击性能按“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中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试验。6.8 电磁兼容性能6.8.1

16、静电放电抗扰度应能承受“GB/T 17626.82006 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中第5 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4 级的静电放电试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监测终端单元能正常工作。6.8.2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应能承受“GB/T 17626.32006 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中第5 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 级的辐射电磁场干扰试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监测终端单元能正常工作。6.8.3 脉冲磁场抗扰度应能承受“GB/T 17626.92011 试验和测量技术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中第5 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5 级的脉冲磁场干扰试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监测终端单元能正常工作。6

17、.8.4 工频磁场抗扰度应能承受“GB/T 17626.82006 试验和测量技术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中规定的试验等级为5 级的工频磁场干扰试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监测终端单元能正常工作。6.9 气候防护性能6.9.1 高温性能应能承受GB/T 2423.2 试验Bb 中严酷等级为:温度70、持续时间16h 的高温试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系统应能正常工作。6.9.5 低温性能应能承受GB/T 2423.1 试验Ab 中严酷等级为:温度-30、持续时间16h 的低温试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系统应能正常工作。6.9.3 交变湿热性能按GB/T 2423.4 的有关规定进行,高温温度为55,试

18、验周期1d,原地恢复2h。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系统应能正常工作。6.10 可靠性6.10.1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应不低于6300h。年故障次数不大于2次;6.10.2 年均数据缺失率应不大于3。6.11 设备安装6.11.1 安装位置应不影响正常的输电线路检修维护工作。6.11.2 装置的安装监测装置的安装应整齐、牢固,并有相应的防护措施。6.11.3 线缆的安装a) 原则上杆塔类监测装置的相关线缆不宜与铁塔部件直接接触,必要时需用衬垫隔离。线缆固定应牢固可靠,每间隔0.5m 应有一个固定点;b) 采用接触测量的监测装置,其外接信号线应采用双屏蔽线缆,安装后与导线紧密结合,牢固美观

19、,总长度不得大于1m,每间隔0.3m 要有一个固定点。6.11.4 所有设备均由设备提供方负责运输到现场,并负责安装和调试。6.12试验要求6.12.1 试验条件除另有规定外,各项检验宜在如下试验条件下进行:a) 环境温度:+15+35;b) 相对湿度:25RH75RH;c) 大气压力:550hPa1060hPa。6.12.2 试验项目表2列出了对覆冰监测系统终端的试验项目,包括型式试验、出厂检验、入网检验和现场检验。表2 覆冰监测系统终端试验项目序号试验项目型式试验出厂检验入网检验现场检验1结构和外观检查2准确度检验3综合精度试验4电源性能试验5可见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6雷电冲击试验7静电放

20、电抗扰度8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9浪涌冲击抗扰度10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11工频磁场抗扰度12脉冲磁场抗扰度13衰减振荡波抗扰度14高温15低温16交变湿热17防护等级18振动试验19运输试验备注 表示规定必须做的项目; 表示规定可不做的项目;* 表示根据用户要求做。6.12.3 试验方法6.12.3.1结构和外观检查a) 装置结构紧凑、布线合理b) 外壳表面没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和污染,表面涂镀层应均匀,无龟裂、脱落和磨损,金属零部件无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c) 装置各零部件紧固无松动;d) 标志、铭牌、文字及符号应简明清晰,铭牌上要标出产品的名称、产地、型号、生产厂商以及装置

21、编号。6.12.3.2准确度检验a) 应在省级及以上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进行检验;b) 所有用于检验的计量设备均应按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定期进行校准/检定;c) 对主要技术指标应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规定方法进行各项检验。6.12.3.3综合精度试验a) 被试设备:整套装置;b) 试验条件:环境温度:-200;相对湿度:90%RH拉力传感器分别作与地面倾角45度、90度布置,且最大试验载荷不低于3t;装置覆冰运行不少于2h。c) 试验方法:参照“JJG455-2000工作测力仪”5.2.2e)测力仪的示值检定方法进行检验,在上述b)中条件下,将标准拉力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或标准砝码示值)与后台接收的

22、数据进行精度对比,计算综合误差;d) 判断标准:综合精度± 5%。6.12.3.4电源性能试验1)试验内容a) 太阳能电池板检验项目:尺寸和重量、温度冲击、电极附着力、电性能测试。应提供完整的太阳能电池板测试检验报告;b) 蓄电池:容量试验、耐过充电能力试验、耐寒试验、耐热试验。应提供完整的蓄电池测试检验报告。2) 试验方法a) 对太阳能电池板,按照GB/T 9535规定进行;b) 对蓄电池,参照其相应的标准进行。6.12.3.5电气性能试验在省级及以上检验机关进行检验。1) 可见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按“GB/T 2317.22008 电力金具试验方法 第2部分:电晕和无线电干扰试验

23、”中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2) 雷电冲击试验按“GB/T 16927.1 高电压试验技术第一部分:一般试验要求”中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对被测导线施加相应电压等级绝缘子串闪络水平的标准雷电波各3次,距离被检装置5m。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6.12.3.6电磁兼容性试验1)静电放电抗扰度按照“GB/T 17626.5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监测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接触放电;在外壳和工作人员经常可能触及的部位;试验电压:&#

24、177;8kV;正负极性放电各10次,每次放电间隔至少1s。2)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按照“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中第5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4级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试验,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试验电压:±2kV;耦合方式:通过耦合夹进行耦合;试验波形为5/50ns,重复频率100kHz,每个传感器的信号线施加正、负极性试验电压各1min。3) 浪涌(冲击)抗扰度按照“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中第5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4级

25、的浪涌(冲击)干扰试验,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试验电压:共模±4kV、差模±2kV;波形:1.2/50µs;极性:正负;试验次数:正负极性各5次;重复率:每分钟最快1次。4)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抗扰度按照“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中第5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级的射频场干扰试验,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试验电压:10V;扫描频段:150kHz80MHz;试验波为1kHZ正弦波对信号进行80的幅度调制,扫频速率1.5×10-3

26、十倍频程/s,驻留时间1s,扫描步长1。5) 工频磁场抗扰度按照“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监测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磁场强度:100A/m,持续时间300s;1000A/m,持续时间3s。6) 脉冲磁场抗扰度按照“GB/T 17626.122011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中规定,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监测装置在正常工作状态; 磁场强度:1000A/m。7) 衰减振荡波抗扰度按照“试验GB/T 17626.12-1998 电磁兼

27、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振荡波抗扰度试验”中第5章规定的试验等级为3级的衰减振荡波干扰试验,并在下述条件下进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试验电压:±2.5kV;振荡频率:1MHz;在试验端口各施加阻尼振荡波20s,重复率为400/s。6.12.3.7气候防护试验1) 高温试验 按“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高温”中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应能承受严酷等级为:温度70、持续时间16h的高温试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2) 低温试验按“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

28、验方法 试验B:低温”中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应能承受严酷等级为:温度40、持续时间16h的低温试验。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3) 交变湿热试验按“GB/T 2423.42008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中规定的试验要求和试验方法进行,高温温度为55,试验周期1天,原地恢复2h。在试验期间及试验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6.12.3.8防护等级试验依据“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中规定的IP65等级试验要求试验,应符合相关要求。6.12.3.9振动试验监测装置不包装、不通电,固定在试验台中央。试验按“GB/T 2423.102008

2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二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中规定进行:频率范围:1055Hz;峰值加速度:10m/s2;扫频循环次数:5次;危险频率持续时间:10min±0.5min。试验后检查被试终端应无损坏和紧固件松动脱落现象,通电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6.12.3.10运输试验产品包装后应按“GB/T 6587.686 电子测量仪器 运输试验”中规定进行试验,能承受该标准表1中等级为的运输试验(包括振动、自由跌落、翻滚试验)。试验后,装置应能正常工作。6.13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6.13.1 标志6.13.1.1装置标志终端的显著位置应有下列标志:a) 产品型

30、号、名称;b) 产地、生产厂商、商标;c) 装置编号;d) 出厂年月。6.13.1.2包装标志在包装箱的适当位置,应标有显著、牢固的包装标志,内容包括:a) 生产厂商名称、地址;b) 产品型号、名称;c) 装置数量;d) 包装箱外形尺寸(mm);e) 执行标准号;f) 净重或毛重(kg);g) 运输作业安全标志;h) 到站(港)及收货单位;i) 发站(港)及发货单位。6.13.1.3储运图示和收发货标志包装储运图示和收发货标志应根据被包装产品的特点,按GB 191和GB 6388的有关规定正确选用。6.13.2包装6.13.2.1基本要求终端的包装应符合牢固、美观和经济的要求,做到结构合理、紧

31、凑、防护可靠,在正常储运、装卸条件下,保证产品不致因包装不善而引起装置损坏、散失、锈蚀、长霉和降低准确度等。6.13.2.2包装环境要求装置包装时,周围环境及包装箱内应清洁、干燥、无有害气体、无异物。6.13.2.3装箱要求 装置包装后,其包装件中心应尽可能靠下且居中,产品装在箱内必须予以支撑、垫平、卡紧,装置可移动的部分应移至使产品具有最小外形尺寸,并加以固定。6.13.2.4分体包装装置如有突出部分,在不影响其性能的条件下,应拆卸包装,以缩小包装件体积。6.13.2.5产品防护装置的防振、 防潮、 防尘等防护包装按 GB/T15464 中的有关规定进行。6.13.2.6随机文件清单随机文件

32、应齐全,文件清单如下: a) 装箱单; b) 出厂前的检验测试报告;c) 产品出厂合格证明书; d) 产品现场安装说明书;e) 产品使用说明书;f) 产品质量保证书;g) 技术规范规定的其他文件。6.13.2.7随机文件包装 随机文件应妥善放置在包装箱内;若整套在线监测装置分装数箱,则随机文件应放在主机箱内。6.10.3 运输 包装完整的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雪的直接淋袭,并防止受到剧烈的撞击和振动。6.13.4 储存6.13.6.1环境条件 包装状态下的产品应能适应以下储存环境条件:a) 储存温度:- 30 + 60 ;b) 储存湿度:不大于95RH(+ 35 时)。6.13.6.5储存

33、场所 长期储存状态下的产品, 其储存场所应选择在通风、 干燥的室内, 附近应无酸性、 碱性及其他腐蚀性物质存在。6.13.5 使用说明书 产品使用说明书应给出如何安全和正确地使用本装置的全部信息,其主要内容应明确具体,并符合相关标准。6.14 其它a) 厂商应提供必要的易损件和专用工器具作为备品备件移交给用户;b) 装置现场安装完毕并经调试确认全部功能完好后可进行交接验收;c) 装置交接验收完成后,厂商应定期向运行单位了解终端的运行情况,及时掌握装置运行存在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d) 该产品以投入正式运行日起计算质保期,整机质保期3年,主要元件提供不少于5年的“三包”质量保证,投标方承

34、包设备5年的通讯费用。44附录一:南方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规约(试行V3.0)目 次1适用范围III2一般约定III2.1规约版本号III2.2监测终端状态监测数据量III2.3通讯方式约定IV2.4无效数据定义约定IV2.5功能单元识别码约定IV3数据帧格式V3.1帧结构及数据排列格式V3.2字节定义V4控制字定义V5控制字格式VIII5.1开机联络信息00HVIII5.2校时 01HVIII5.3设置终端密码02HIX5.4主站下发参数配置 03HIX5.5终端心跳信息 05HXI5.6更改主站IP地址、端口号和卡号 06HXI5.7查询主站IP地址、端口号和卡号 07HXII5.

35、8终端复位 08HXIII5.9短信唤醒 09HXIII5.10查询终端配置参数 0AHXIII5.11终端功能配置 0BHXIV5.12终端休眠通知 0CHXV5.13查询终端设备时间 0DHXVI5.14主站请求终端数据 21HXVI5.15上传导地线拉力及偏角数据 22HXVI5.16上传气象数据 25HXVIII5.17上传导线温度、电流数据 26HXIX5.18上传杆塔振动数据 27HXX5.19上传舞动振幅频率数据 29HXXI5.20上传杆塔倾斜数据 2AHXXII5.21上传导线微风振动数据 2BHXXIII5.22上传综合防盗数据 2CHXXIV5.23上传山火报警数据 2D

36、HXXVI5.24上传大风舞动报警数据 2EHXXVII5.25上传设备故障信息 30HXXIX5.26微风振动动态数据控制字格式XXXII5.27导线舞动动态数据控制字格式XXXV5.28拉力及偏角动态数据控制字格式XXXVII5.29图像监测控制字格式XXXIX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系统通信规约(试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输电线路状态监测终端与主站系统通信的一般约定、数据帧格式、控制字定义及格式、数据结构及传输规则,适用于南方电网输电线路状态监测各级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一般约定规约版本号规约版本号是对本规约不同版本的标识,由主版本号及次版本号组成。本次制定的规约版本号为V1.0。监测终端状态

37、监测数据量序号监测量单位说明1环境温度摄氏度微气象监测2相对湿度百分比3风速米/秒4风向度5雨量毫米/小时6气压百帕7日照瓦/平方米8角度度9拉力千克导线(地线)重量+绝缘子串重量+金具重量+冰荷载+风荷载10A/B/C 三相泄漏电流平均值、最大值、毫安绝缘子泄漏电流状态监测11A/B/C 三相超过3mA/10mA脉冲频次次/分钟12导线测点温度摄氏度导线测点温度状态监测13图像数据JPEG图像监测14视频视频压缩标准H.264,MPEG415蓄电池电压伏监测终端设备运行状况16频率赫兹17振幅毫米通讯方式约定1) 监测设备均采用间歇式通信在线的工作方式;2) 本规约适用于短信(SMS)、IP

38、网络、北斗卫星等通信方式;3) 图像采用IP网络进行通信;4) 纯数据可采用任一种通信方式进行数据通信;5) IP网络通信采用UDP协议;6) 每套监测终端配置一张通信卡,采用GPRS/CDMA/SMS相结合的通信方式,以GPRS/CDMA为主,SMS备用。7) 监测终端采用主动上送数据的方式,主站也可以主动召唤数据。无效数据定义约定无效数据每个字节都用FFH表示。功能单元识别码约定功能单元识别码用于区分一条线路不同相别上有多个相同功能单元。用1字节表示,前四位表示安装位置,1至3区分不同导线相别,其对应的实际相别关系由后台主站系统进行配置;4、5表示地线,区分面向大号侧方向不同地线位置,实际

39、对应关系由后台系统配置;后四位表示多个不同功能编码,0至F,分别表示不同监测类型,0至4表示多组拉力和绝缘子倾角传感器组;5至8表示安装于导线侧的传感器组。9至F保留。如:A1H表示A相传感器1号拉力和绝缘子倾角传感器组,A5H表示A相导线侧传感器组(如:导线测温,导线倾角,视为一组;特殊的导线舞动监测,将多个功能位置相同传感器视为一组,在规约中用单元序号区别)。数据帧格式帧结构及数据排列格式数据包采用数据帧模式,对数据帧定义起始码、终端设备号、控制类型码、数据域长度、数据域、校验码和结束码。1) 帧结构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1字节6字节1字节2字节变长1字节1字节2)

40、 帧内数据排列格式:字节由低B1到高Bn 上下排列,字节的位由高b7到b0左右排列,如下表所示:b7 b6 b5 b4 b3 b2 b1 b0B1 字节b7 b6 b5 b4 b3 b2 b1 b0B2 字节b7 b6 b5 b4 b3 b2 b1 b0B3 字节字节定义1)起始符:1字节,该值定义为68H;2)终端号码:6字节(字符串格式),其中前2个字节为厂家代码(字母字符),后4个字节为终端代码(数字字符);3)控制字:1字节,用于区分数据类型;4)数据长度:2字节,其中高字节在前,低字节在后。若为零表示无数据域;5)数据帧长度不大于300字节;短信通信方式,帧长不大于130字节;6)校

41、验码:采用累加和取反的校验方式,发送方将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和数据区的所有字节进行算术累加,抛弃高位,只保留最后单字节,将单字节取反;7)结束符:1字节,该值定义为16H。控制字定义控制字可供使用的有256个(00H-FFH),可根据实际应用需求进行扩充,具体定义见下表: 控制字含义说明00H开机联络信息终端开机上送联络信息01H校时该命令分请求和下发两部分02H设置终端密码终端出厂密码:字符:1234(31H32H33H34H)03H主站下发参数配置该指令要求数据采集终端接收到该命令后原命令返回05H终端心跳信息用于主站监测终端上线时间、IP地址和端口号、传输信号强度及蓄电池电压06H

42、更改主站IP地址、端口号和卡号07H查询主站IP地址、端口号和卡号08H终端复位主站对终端进行复位09H短信唤醒主站以短信方式唤醒休眠状态的终端0AH查询终端配置参数0BH终端功能配置0CH终端休眠0DH查询终端设备时间21H主站请求终端数据主站请求采集终端采集数据并立即上送22H上传导地线拉力及倾角数据25H上传气象数据26H上传导线温度、电流数据27H上传杆塔振动数据29H上传舞动振幅频率数据2AH上传杆塔倾斜数据2BH上传导线微风振动数据2CH上传综合防盗数据2DH上送山火报警数据2EH上送大风舞动报警数据30H上传设备故障信息31H主站请求微风振动动态数据32H微风振动动态数据上送33

43、H微风振动动态数据上送结束标记34H微风振动动态数据补报下发35H主站请求舞动动态数据36H舞动动态数据上送37H舞动动态数据上送结束标记38H舞动动态数据补包下发39H主站请求拉力及偏角动态数据3AH拉力及偏角动态数据上送3BH拉力及偏角动态数据上送结束标记3CH拉力及偏角动态数据补包下发以下为图像监测部分81H图像采集参数配置主站下发采集终端的自动开机间隔及开机时长、色彩选择、压缩质量、图像宽度图像高度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系统时间等信息82H拍照时间表设置设置采集终端自动拍摄照片的时间、位置83H主站请求拍摄照片在需主动请求拍摄照片时使用84H采集终端请求上送照片采集终端采集完图像数据后向主

44、站发送上送图像数据请求,主站原命令返回85H图像数据上送上送图像拆分后的N个数据包86H图像数据上送结束标记用于主站判断图像数据是否上送完毕87H补包数据下发主站接到86H指令后,进行数据整理,将未收到的包号下发给采集终端88H摄像机远程调节上、下、左、右、远、近调节,预置位远程设置、更改89H启动摄像视频传输8AH终止摄像视频传输8BH查询拍照时间表控制字格式开机联络信息00H监测终端开机或复位后,上传开机联络信息。数据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5H2字节2字节1字节16H说明:数据域长度为2字节,格式为:规约版本号2字节规约版本号:采用本文2.1节规

45、定的规约版本号,第一字节代表规约主版本号,第二字节代表规约次版本号,如0100H,代表V1.0版本。主站收到终端主动上传开机联络信息后,立即原命令返回。终端每次发送开机联络信息,主站无返回信息则每2分钟发送一次,若连续3次无响应则间隔半小时再次发送3次。主站主动下发请求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0H2字节0字节1字节16H终端收到请求后,发送开机联络信息。校时 01H1)监测终端收到主站开机联络返回信息后主动请求校时,每隔2分钟请求一次,最多连续请求3次,若请求时间与主站应答之间延时不超过30秒,则接受该命令,更改终端时钟。(注:该方式适用于GPRS/C

46、DMA/,不用于短信通信)2)主站每天对终端校时一次。3)终端请求校时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1H2字节1字节16H4) 主站下发对时命令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1H2字节1字节16H说明:终端收到此命令后按照原命令返回。主站主动下发对时命令时,应在收到心跳包时开始下发,若主站没有收到终端返回原命令,每隔10秒发送一次对时命令,最多3次。其中:数据域格式:1字节1字节1字节1字节1字节1字节年月日时分秒说明:年为当前年份减去2000,如2008-2000=8;月、日、时、分、秒为当前时间。设置终端密码02H数据

47、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2H2字节8字节1字节16H数据域:8字节(字符串格式),其中前4字节为原密码,后4字节为新设置密码;终端出厂密码:字符:1234(31H32H33H34H);终端收到该命令后判断原密码是否与原设置密码相同,若相同则将密码更改为新密码,并按照原命令返回。若不同,则返回下列出错信息:出错信息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2H2字节FFFFH1字节16H主站下发参数配置 03H用于主站向终端下发配置参数。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3H2字节1字节16H数据域:密码

48、4字节心跳间隔1字节采样间隔2字节休眠时长2字节在线时长2字节硬件重启时间点3字节密文验证码4字节说明:密码:终端密码,这里作为验证条件,不作为修改参数;心跳间隔:终端心跳信息发送间隔,单位分钟;采样间隔:即每隔多少分钟采样一次(采样间隔与图像监测无关);单位分钟;休眠时长:通讯设备休眠时间,即GPRS/CDMA不在线时间,该时间内支持短信;单位分钟,若为0则终端不休眠;在线时长:通讯设备保持GPRS/CDMA在线时间;单位分钟;密文认证:4字节,终端初始为字符1234(31H32H33H34H),为确认终端数据的正确性,防止非法用户恶意欺骗服务器。该密文用于防止非法终端用户的数据被主站认可,

49、安装时终端设定默认密文,上塔安装完成后,主站下发指令修改该终端密文,仅终端主站记录的密文一致时视该数据合法有效,否则屏蔽。硬件重启时间点:为保证终端检测软件死机时,一个高可靠实时程序对检测软件进行定时重启。时间点格式日时分1字节1字节1字节备注:日:0到28日;(若日为00H则就每天定时重启)时:0到23;分:0到59;终端验证密码通过后,执行参数配置命令,并按照原命令返回。若密码错误,则返回如下信息:密码出错信息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3H2字节FFFFH1字节16H终端心跳信息 05H该命令仅适用于GPRS/CDMA通信方式。数据格式:起始码终端号

50、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5H2字节8字节1字节16H说明:数据长度为2字节;数据域长度为8字节,格式为:信号记录时间信号强度蓄电池电压6字节1字节1字节前6个字节为时间(年+月+日+时+分+秒),第7字节代表当前无线信号强度百分比,有效值为(00H-64H)0%-100%;第8字节代表当前蓄电池电压,终端将所测数值乘以10,得到整数后上送主站。主站将终端上送值除以 10 即为真实蓄电池电压,如终端上送44H,代表数值68,实际电压=68/10=6.8V;若接收到时间与标准时间时差大于2分钟,主站下发校时指令。该信息在终端设备每次上线时发送,在线期间,若无其他指令,终端按

51、照设置的联络间隔发送一次该信息,遇其他命令后顺延一个联络间隔。主站收到终端联络信息后,原命令返回。更改主站IP地址、端口号和卡号 06H数据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6H2字节1字节16H数据域格式:密码主站IP端口号主站IP端口号主站卡号主站卡号4字节4字节2字节4字节2字节6字节6字节密码:为终端密码,只有密码与终端密码相同才执行此命令;主站IP:标准4字节IP;端口号:高字节乘以256加上低字节;主站卡号:为F加通信卡号,每个数字占半个字节。如卡号为13912345678,则发送数据为:F1H,39H,12H,34H,56H,78H;说明:只有密码

52、与终端密码相同且两组主站IP、端口号和主站卡号对应字节完全相同才执行更改命令。终端执行更改命令后按照原命令格式返回。若密码出错,终端返回如下出错信息:密码出错数据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6H2字节FFFFH1字节16H若两组主站IP、端口号和主站卡号对应字节不完全相同,终端返回如下出错信息:数据不对应出错数据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6H2字节0000H1字节16H查询主站IP地址、端口号和卡号 07H终端收到该命令后,返回其当前设置的主站IP、端口号和主站卡号。查询数据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

53、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7H2字节1字节16H数据长度为0,数据域为空。应答数据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7H2字节1字节16H数据域:主站IP端口号主站卡号4字节2字节6字节主站IP:标准4字节IP;端口号:高字节乘以256加上低字节;主站卡号:为F加通信卡号,每个数字占半个字节。例如卡号为13912345678,则发送数据为:F1H,39H,12H,34H,56H,78H。终端复位 08H数据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8H2字节1字节16H数据域:终端密码(4字节)只有终端密码通过后,终端执行此命令,否则返回出

54、错信息:出错信息数据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8H2字节FFFFH1字节16H短信唤醒 09H数据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9H2字节1字节16H数据域:终端密码(4字节)主站每隔5分钟发送一次唤醒命令,若连续发送三次后,终端仍没有上线,则停止发送。查询终端配置参数 0AH用于主站查询终端配置参数。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AH2字节1字节16H其中数据长度为0,数据域为空。终端返回数据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AH2字节1字节16H数据域:

55、参数类型字节数心跳间隔1字节采样间隔2字节休眠时长2字节在线时长2字节硬件重启时间点3字节通道1色彩选择1字节通道1图像大小1字节通道1亮度1字节通道1对比度1字节通道1饱和度1字节通道2色彩选择1字节通道2图像大小1字节通道2亮度1字节通道2对比度1字节通道2饱和度1字节有效功能11字节有效功能21字节.有效功能N1字节终端功能配置 0BH用于主站向终端下发功能配置参数。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BH2字节1字节16H数据域:前4个字节为终端密码,终端密码有效功能1有效功能2有效功能3有效功能N4字节1字节1字节1字节1字节功能代码配置如下:功能代码说明22

56、H导地线拉力及倾角监测功能24H绝缘子泄漏电流监测功能25H气象数据监测功能26H导线温度、电流数据监测功能27H杆塔振动数据监测功能28H导线侧倾角监测功能29H舞动振幅频率监测功能2AH杆塔倾斜数据监测功能2BH导线微风震动数据监测功能2CH综合防盗功能2DH山火报警功能2EH大风舞动报警功能30H设备故障自检功能32H微风振动动态数据监测功能36H舞动动态数据监测功能84H图像监测功能说明:终端功能配置仅下发有效功能,无效功能不发送,默认无效。终端休眠通知 0CH该命令仅适用于GPRS/CDMA通信方式。数据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验码结束码68H6字节0CH2字节1字节16H说明:数据长度为0,数据域为空。该信息在终端设备每次休眠之前发送。查询终端设备时间 0DH主站主动查询终端设备系统时间。数据格式:起始码终端号码控制字数据长度数据域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