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广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46638247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 页数:57 大小:2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推荐广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推荐广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推荐广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资源描述:

《推荐广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广州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5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广广州州市市固固体体废废物物污污染染防防治治规规划划( (2 20 00 05 52 20 01 15 5) )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二二六年十月六年十月1总论总论1.1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广州市位于中国大陆南方,珠江三角洲的北端,是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中心,也是华南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广州市辖十区和两个县级市,总面积 7434.4 平方公里,2004 年户籍总人口 725.19 万人,总人口1130 万人。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 1992 年开始,广州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就跃居全国 10 大城市的第 3

2、 位。2004 年广州市国民生产总值(GDP)达到 4115.8 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年人均 GDP 达到 5.63 万元,约合 6800 美元,在国内大城市中位居前列,初步达到了世界上中等发达国家人均 GDP 水平。产业结构逐渐优化,三次产业的比重为 2.8144.1653.03,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广州市的环境保护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环境保护投入总量不断增加,环境管理日益加强,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市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广州市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发达国家在一百多年时间内遇到的问题,广州市将在短时间内遇到。由于历史欠账,环境与

3、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差异和不平衡性日益凸现,环境质量已成为广州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固体废物的大量产生和不安全处置,正在污染水体、大气环境和生态系统;同时,也在浪费资源;随着污水处理规模的扩大和处理程度的提高,部分水污染物正在转化为固体废物;随着大气污染控制规模的扩大,固体废物也越来越多地产生,这些固体废物的安全处置实际上是废水和废气控制的继续。因此,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非常重要。 2003 年广州市固体废物产生量达 1000 多万吨,无害化处置利用率约为80%。存在的问题包括:固体废物的规范处理设施建设不足,大量废物简易处置带来新的环境污染问题;固体废物的分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投入不足,

4、造成资源未充分利用;管理起步晚、基础薄弱、监督力量欠缺,造成固体废物收集、处理处置存在不少监管盲点,污染较严重;全社会对于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认识及行动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固体废物的产生特点和污染环境途径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总之,作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基础,编制固体废物规划是非常重要的。1.2 编制目的编制目的为了加强广州市固体废物的环境监督管理,优化全市固体废物处置设施的结构与布局,提高固体废物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确保无害化效果,切实防止固体废物污染环境,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

5、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以及广州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划。1.3 编制依据编制依据1.3.1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 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 年修订)(3)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2003 年)(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04 年修订)(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002 年)(6) 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国务院,1992 年)(7)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 (国务院,2004 年)(8)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国务院,2003 年)(9) 危险

6、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2002 年)(10) 防治尾矿污染环境管理规定 (环保总局,1999 年)(11)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 (环保总局,1999 年)(12) 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环保总局,2001 年)(13)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 (建设部,1993 年)(14)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建设部,2003 年)(15) 广东省城市垃圾管理条例 (省人大,2001 年)(16) 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 (省人大,2005 年)(17)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 (省人大,2004 年)(18)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省人大,2001 年)(1

7、9) 广东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省人大,2001 年)(20) 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 (环发200416 号)(21) 广东省危险废物处置收费管理办法 (省物价局等,2004 年)(22) 广东省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省政府,2003 年 3 月)(23) 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定 (广州市人大,2001 年)(24) 珠江三角洲环境保护规划 (省政府,2004 年 12 月)(25) 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 (建设部,2005)(26) 广州市余泥渣土管理条例 (广东省人大,1999)1.3.2 标准、规范标准、规范(1) 资源综合利用目录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

8、国家税务总局,2003 年修订)(2)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环发1998089 号) (3) 城市垃圾农用控制标准 (GB8172-1987)(4)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1997)(5)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 (CJJ17-1989)(6)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 (CJJ/T3037-1995)(7)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485-2001)(8) 城市环境卫生专用设备清扫、收集、运输 (CJ/T29.1-91)(9) 城市环境设施设置标准 (CJJ27-1989)(10) 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1984)(11) 农用粉煤

9、灰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8173-1987)(12)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2001)(13) 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 (GB18484-2001) ;(14) 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8-2001)(15)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7-2001)(16) 含氰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12502-1990)(17) 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13015-1991)(18)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GB5085)(19) 医疗垃圾焚烧环境卫生标准 (CJ3036-1995)(20) 医疗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 (CJ/

10、T3037-1995)(21)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设部,建标2001 101 号)(22)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设部,建标2001 120 号)(23) 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设部,建标2001 213 号)(2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25)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6-1996)(2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2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2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156181995)(29)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

11、处置)场(GB15562.2-1995)(30)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 (环发2003206 号文件)(31) 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 (环发200415号)(32)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 (环发200415号)(33)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 (GB19217-2003)(34) 医疗废物焚烧炉技术要求 (GB19218-2003)(35)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 (环发2003188号)1.3.3 规范性文件规范性文件(1) 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3199 号)(2) 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

12、3163 号)(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建设部等,2000 年)(4) 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 (计投资20021591 号)(5) 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 (计价格2002872 号)(6) 关于加强化学危险品管理的通知 (环发1999296 号)(7) 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 (发改价格20031874 号)(8) 关于加强废弃电子电器设备环境管理的公告 (环发2003143 号)(9) 关于加强重点交通干线、流域及旅游景区塑料包装废物管理的若干意见 (环保总局等,环发1998317

13、 号)(10) 关于进一步开展资源利用的意见 (国发199636 号)(11) 关于加强我省城镇环境卫生工作的通知 (粤建城字1992159 号)(12) 广州市环卫总体规划 (广州市政府,1999)(13) 广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与网络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穗府办200510 号)(14)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广州市政府,1996)1.4 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全面系统分析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现状和面临的压力,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以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指导方针,理顺管理体制、强化监督管理、整合资源、合理布局、采用先进技术和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对固体废物的收集

14、、贮存、运输、利用和处理处置全过程实施有效控制,使广州市的固体废物管理和处置水平居于国内领先,达到国际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5 编制原则编制原则(1)统一监督管理。理顺全市固体废物管理体制,建立统一监督管理的管理体制,广州市环保局对全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市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工作。(2)城乡一体,全面规划。针对全市城乡各类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和污染控制进行全面规划。(3)以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指导方针,有效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首先从源头上避免或尽量减少各类固体废物的产生,其次最大限度地利用固体废物,

15、变废为宝,最后按规定对确无利用价值的固体废物按规定实现无害化处置。 (4)合理布局,资源共享,降低全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和污染控制成本。打破区域限制,优化布点,在适宜地点建设一批高水平、规模化、多功能的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实现资源共享。(5)推进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产业化和市场化。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专业化管理经验,按市场经济模式,实现管理与运营分离,推动固体废物的收集、利用、处置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主体企业化。把政府职能从具体的项目建设、运行管理中分离出来,将有限的资源运用到监督管理上来。重视管理能力的建设,通过加强法规、政策、规划、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实施,降低固体废物的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

16、6)保证规划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针对广州市实际情况,提出规划总体目标和分类指标,污染防治措施和科学实用的方案,并注重与相关规划的协调性;针对广州市不同区域、不同类别固体废物的特点,统筹考虑,分区、分类、分步实施;管理对策与措施具体明确,合理可行,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1.6 规划时段划分规划时段划分基准年:2003 年近期:2005 年2010 年远期:2011 年2015 年1.7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规划地域范围包括广州市 10 区 2 县级市,重点为中心城区。规划涉及的固体废物类型包括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电子电器废物、市政污泥、河道淤泥、建筑垃圾和城市粪便。

17、2现状与发展现状与发展2.1 现状与问题现状与问题2.1.1 数量巨大,组成性质复杂数量巨大,组成性质复杂随着城市建成区范围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广州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年增长率达到 6%以上。2003 年,全市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市政污泥、电子电器废物及城市粪便产生量接近 1000 万吨,约占珠江三角洲同类固体废物产生量的 40%。建筑垃圾和河道淤泥产生量为 1315 万 m3。固体废物产生数量巨大,且种类繁多。产生量最大的固体废物类型为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和河道淤泥。2003 年,生活垃圾清运量为 340 万吨,主要产生

18、于中心城区和番禺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 515 万吨,产生的主要废物种类依次为粉煤灰、冶炼废渣和炉渣,重点产生于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占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 62.9%;河道淤泥年均清出量达到 100 万 m3,其中 60%为河道疏浚淤泥,40%为河道整治工程淤泥,具有空间分布分散、产生时间集中、重金属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特征,在河道疏浚淤泥(尤其是中心城区)的检测中,Cd、Ni、Zn、Hg、有机物等含量较高,河道整治工程淤泥有毒有害污染物含量相对较轻;建筑垃圾产生量为 1213 万 m3,主要产生于房屋拆建、场地平整、地下室建设及工地清场等工程。

19、危险废物产生量为 25.0 万吨,其中工业危险废物 23.8 万吨,社会源危险废物产生量为 1.2 万吨。工业危险废物产生种类主要为废碱、废矿物油和含锌废物等,占全市产生总量的 95.2%。社会源危险废物主要产生于医疗卫生服务业、车辆维修服务业和交通运输服务业,其中,医疗废物产生量为 0.79 万吨。2003 年,市政污泥产生量约为 36 万吨,80%为污水厂污泥,20%产生于自来水厂,污水厂污泥成分中 Cr、Zn 部分时段超标。广州市各类电子电器废物年产生量达到 6 万吨左右。广州市现有各类化粪池 4 万多座,日产生粪便约 2000 吨。2.1.2 处理设施初具规模,处理水平与能力依然不足处

20、理设施初具规模,处理水平与能力依然不足2003 年广州市固体废物处置率和利用率约为 80%,其中资源化利用率约 50%,无害化处置率约 30%,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已建成投产的生活垃圾处理场有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花都狮岭生活垃圾填埋场、从化潭口城市废物综合处理场和增城棠厦村垃圾简易填埋场;持有广东省环保局核发的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有 19 家;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企业 2 家;市政污泥处理厂 1 家。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已初具规模,且已建设了具有高标准的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大型的番禺绿由工业弃置废物回收处理有限公司。但目前设施的处理能力仍与社会经济发展

21、水平不相适应,每年有大量的固体废物被贮存和堆放,不能实现高水平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障碍之一。在各类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中,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比较高,医疗废物已经全部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危险废物、河道淤泥缺乏大型处理设施,生活垃圾由于产生量大,处理设施不足,为规划期内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的重点领域。2003 年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为 76.8%,存在着垃圾处理方式单一、资源化利用率低下、无害化处理设施匮乏等问题,致使全市生活垃圾处理量的 60%以上不得不由兴丰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超负荷处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处置率分别为 92.7%和 5.4%,总体

22、处置水平和利用水平显著高于广东省 74.4%的平均水平,但存在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与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处理的现象。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利用率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缺乏现代化的无害化集中处置中心,利用技术水平不高。医疗废物基本实现安全处置要求。河道淤泥采取以水下弃置为主、陆地受纳场填埋为辅的处置方式,缺少预处理过程和大型利用处置设施,面临着无地消纳处置的局面。市政污水厂污泥主要由津生污泥处理厂进行安全处置,自来水厂污泥由企业内部自行处理,随着广州市污水处理率的大幅度提高,污泥处理将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建筑垃圾处置利用方式单一,主要用于三通一平工程和新建楼房的回填用土,部分建筑垃圾回填于白云区废弃采石场,

23、消纳处置量仅为产生量的 40%左右,大量建筑垃圾没有纳入统一管理体系。居住区化粪池的粪便处理目前仅有一座处理能力为 800 吨/日的白沙河粪便无害化处理厂,粪便处理率为 30%40%。2.1.3 部分处理技术水平偏低,产生二次环境污染部分处理技术水平偏低,产生二次环境污染在各类固体废物的利用与处置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不足、无害化处理技术落后、企业处理规模偏小、缺乏规模化现代化大型骨干企业的现象,造成了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率偏低、产生二次环境污染。生活垃圾处理中,垃圾堆肥和焚烧发电等资源化利用手段并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大量生活垃圾通过简易填埋方式进行处置。危险废物存在着利用废物种

24、类集中,缺乏高技术水平的无害化集中处置中心等问题。电子电器废物的无序收集与简单作坊式拆解处理造成较重的环境污染破坏,且资源浪费严重。医疗废物处置存在着投产年代较早,设备老化现象突出,后续投入与配套设施建设不足,收运车辆、包装、标识、暂存点不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等问题。河道淤泥多元化利用基本未起步,海洋弃置运输费用高昂,同时浪费资源,特别对海洋环境带来潜在危害。2.1.4 初步建成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体系,缺乏高效协调机制初步建成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体系,缺乏高效协调机制广州市各种固体废物的监督管理机构有环境保护局、市容环境卫生局、水利局、卫生局、市政园林局和经贸委等政府部门,并在环境保护局下设立了固体

25、废物管理中心,为固体废物的统一和有效监管打下了良好基础。但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分工不够明晰,存在着交叉错位或缺位管理现象。部门间信息交流和共享较差,缺乏有效的综合协调机制,造成了废物全程监管不力、废物处理技术选择不合理、设施建设重复等问题,并在某些固体废物控制领域存在着监管“真空”现象,如对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问题的管理。在法规、制度和管理能力建设方面仍有待加强,在政策制定方面,缺乏对资源利用产业的有力扶持,缺少源头控制固体废物产生的有效措施。2.2 发展与发展与压力压力2.2.1 产生量持续增长产生量持续增长根据广州市人口经济的发展预测,考虑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预测2010 年广州市固体

26、废物产生总量(不含河道淤泥和建筑垃圾)为 1377 万吨,2015 年为 1427 万吨,将比 2003 年分别增长 42%和 48%。河道淤泥与建筑垃圾的 2010 年总量将分别达到 308 万 m3和 1415 万 m3,见表 1。固体废物产生量持续增长,面临巨大的处理压力。表表 1 广州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情况及预测广州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情况及预测类类 别别单单 位位2003 年年2010 年年2015 年年生活垃圾万吨340540660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万吨515591678危险废物1(不含医疗废物)万吨25.039.150.3医疗废物万吨0.791.191.27市政污泥万吨6.613.614

27、.7电子电器废物万吨61113城市粪便2万吨73175小计万吨96613771427河道淤泥万 m310230895建筑垃圾万 m31213141511452.2.2 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需要占用大片土地,且对地形地貌和环境功能有着严格的要求。目前广州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用地面积达 160 万 m2,随着城市建设范围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州市土地资源紧缺矛盾日益加剧。且在规划期内,固体废物产生量仍以年均 6%的速度增长,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选址日益困难,尤其是填埋处置选址更为困难。必须积极推动落实固体废物减量化措施,大力发展以减容、资源化利用为目的的处理

28、方式,彻底改变填埋场的使用功能,将填埋场由填埋原生固体废物转变为填埋废渣等二次废物,以1危险废物产生量急剧增加,主要由于规划期内垃圾焚烧飞灰产生量大幅度增加,2003 年数据为环境统计数据。2城市粪便规划在 2010 年后逐步取消所有化粪池,产生量将无法准确预测。有效解决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面临的土地资源压力问题。2.2.3 管理机制与管理能力面临挑战管理机制与管理能力面临挑战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赋予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权力。理顺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能力和效率,是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要保障。特别是在固体废物统一监督管理能

29、力建设方面,还面临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1 1)信息能力薄弱)信息能力薄弱信息能力包括信息收集、处理、存放、公布能力。信息的种类包括排放、利用、影响、管理等方面。显然,现在的信息能力无论在哪个方面都显不足,目前还都是很初级的阶段。(2 2)规划和协调能力不够)规划和协调能力不够固体废物种类多样并分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管理,统一规划和协调全市的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需要一定的规划和协调能力。现在,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与有关部门的交流和协调能力显然不能满足统一监督管理的要求。(3 3)监管和执法能力不足)监管和执法能力不足无论是监管人员的数量,还是政策法规的制定,目前都无法满足固体废物的监督管理需要。管

30、理工作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方面,不具备对固体废物实施从产生到最终处置全过程管理的能力。(4 4)监测和评估能力很弱)监测和评估能力很弱由于体制、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限制,对于固体废物的处置状况目前很少开展有效监测,主要依靠有关部门和机构的行业监管。对固体废物处理技术选择也缺乏评估,监测和评估能力不能满足固体废物安全处置的监管要求。3规划重点规划重点与规划目标与规划目标3.1规划重点规划重点固体废物种类包括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电子电器废物、医疗废物、市政污泥、城市粪便、建筑垃圾、河道淤泥等方面,以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为规划重点控制领域,

31、以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设施建设、强化监督管理体系建设为规划的重点任务,以提高固体废物利用率和无害化处置率为重点控制的目标。3.2规划目标规划目标3.2.1 总体战略总体战略坚持循环经济和环境无害化的思想,结合固体废物产生、利用和处置的特点,采用先进和有效的技术,提高固体废物的利用水平和处置效率,建立广州市固体废物利用与安全处置相结合的技术体系,实现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奋斗目标。建立广州市固体废物统一的监督管理体系,提高广州市的固体废物管理水平,支持广州市可持续发展,并为国家城市固体废物管理提供示范。3.2.2 近期近期 2010 年目标年目标到 2010 年,整合现有固体废物处

32、理设施与行政管理资源,基本理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管理机制;加强镇、区、市三级固体废物环境监督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和信息系统;大力宣传固体废物减量化的意义,大力推进固体废物的分类收集和分类处置;大力推进固体废物利用和处置的市场化运作,建设和运行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示范工程,基本建成能够覆盖全市固体废物资源化与处理处置的现代化设施。使广州市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水平明显提高,为广州市创建全国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迎接全运会、亚运会增加亮点工程和服务。主要指标体系见表 2。3.2.3 远期远期 2015 年目标年目标到 2015 年,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现代化设施齐全,市场化运作机制

33、健全;固体废物利用与处置系统完善,以资源化和综合处理为主,填埋处置为辅;固体废物处理设施与行政管理资源得到整合与共享;固体废物管理法规和制度完善,镇、区、市三级固体废物环境监督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全市固体废物资源化率和无害化率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问题得到有效防治。主要指标体系见表 2。表表 2 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控制内容和指标体系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控制内容和指标体系固体废物类别固体废物类别指标指标20102015分类收集处理率()7580资源化利用率()4070处置率()603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80100利用率()6070处置率()4030工业危险废物无

34、害化处置率()98100集中处置率()100100垃圾焚烧飞灰无害化处置率()98100利用率()4060处置率(%)6040危险废物其他社会生活产生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90100监管企业覆盖率()8090处置设施服务覆盖率()8590利用率()9798处置率()32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100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100100回收率()7080电子电器废物利用率()6570污水厂污泥稳定化处置率()7080市政污泥供水厂污泥处置率()8090管理受控率()8090资源化利用率()2580河道淤泥无害化处置率(%)3580城区统一管理率()90100利用率()3050建筑

35、垃圾固定受纳场处置率()4050城市粪便中心城区无害化处置率(%)100100政府机构再生资源产品采购率()2030其他固体废物堆肥产品市政园林绿化利用率()6070注:无害化处置率(%)=(无害化处置量/处置量)100%。4规划任务与措施规划任务与措施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面临着废物产生数量巨大、废物种类和性质复杂、设施建设与监督管理相对薄弱等诸多挑战。减少固体废物产生、提高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和无害化处置能力已成为广州市创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提高城市整体形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任务。4.1源头控制,减量化源头控制,减量化4.1.1 清洁型生产清洁型生产对固体废物产生量大、污染严重的企

36、业,提出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和消除固体废物污染的清洁生产方案。鼓励企业选用无毒、无害或者低毒、低害的原料,从源头上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采取低能耗、高能效的生产工艺,避免过量固体废物的产生;建立企业内部多层次、多渠道的资源再利用和深加工系统,控制固体废物的最终产生量。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发展高新技术领域,建立新型工业体系,减少传统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制定淘汰落后技术和设备的名录,逐渐淘汰某些固体废物产生量大而且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结合广州市产业发展和工业结构调整政策,争取到 2015 年关闭或转产一批工业固体废物产生企业。4.1.2 节约型消费节约型消费大力宣传、鼓励和促进节约型消费方式,减

37、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和减缓垃圾增长速率。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带头推行办公自动化,推广电子政务,减少纸张的消耗。大力推广使用再生产品,到 2010 年政府机构再生资源产品采购率达到 20%,到 2015 年达到 30%。减少消费产品的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过度消费,力争到 2010 年大型超市和商场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包装,到 2015 年所有集贸市场、商店、宾馆、饭店等公共消费和购物场所不再免费提供塑料袋包装。鼓励、倡导宾馆和饭店推行绿色消费方式,减少宾馆和饭店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量,至 2010 年重点在星级宾馆和饭店推行,2015 年推广到全市的宾馆和饭店。4.1.3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生活垃圾分类收

38、集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居民住宅区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和特殊垃圾三大类进行分类;商业区、文化娱乐区、体育中心、教育区、公园和公共场所,将垃圾分为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大类;宾馆、饭店和单位、学校食堂的厨余垃圾采取专门收集。在建城区、旅游景点以及新建社区等地优先实施,逐步带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全面展开,至 2010 年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达到 75%,2015 年达到 80%。同时在有条件的高档住宅区,推广厨房垃圾处理搅拌器,以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4.2循环利用循环利用, 资源化资源化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以资源回收利用技术为主要载体的循环经济道路是解决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的有效途径之

39、一。通过建立完善的固体废物收集网络,以环境友好方式开展循环利用,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市场化运作为动力,进一步提高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率和利用质量。广州市固体废物复杂的特性和庞大的废物产生量要求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必须走多途径多样化道路。4.2.1 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推进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发展方向为多种处理技术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模式。积极开展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生物制肥处理工程,建设以焚烧发电为主、堆肥和填埋为辅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有效改善目前处理方式单一、垃圾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规划近期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4 座,分别为李坑生活垃圾焚烧发电二厂,处理规模 2000 吨/

40、天;第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规模 3000 吨/天;番禺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一期,焚烧规模 1000 吨/天;南沙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一期,焚烧规模 600 吨/天。远期建设番禺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二期,焚烧规模 1000 吨/天;南沙区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二期,焚烧规模 1400 吨/天。近期建设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厂 2 座,一座为广州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厂,负责宾馆、饭店、菜市场和学校等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建设规模 500 吨/天;另一座为李坑垃圾综合处理厂,引进国外先进的垃圾分拣设备和堆肥技术,处理规模 1000吨/天。在远期通过政府扶持和推动,逐步增加有机垃圾堆肥处理比例,至 20

41、15年堆肥处理率达到 20%以上。大力发展废旧物资再生产业。以供销总社为基础建设广州市社区回收、市场集散交易中心和综合利用处理的废旧物资三级回收网络体系,加强各类有用物质分类回收,发展规模化再生产业,有效促进废旧物资资源化利用率的显著提高。废纸重点发展生产再生纸的纸浆原料;废塑料重点生产塑料制品以及热能回收等利用途径;废玻璃重点加工生产玻璃产品和建材制品;废橡胶和轮胎以制造再生胶、胶粉、热能利用为主;废金属加强回用、机械加工和回炉再造,提高利用价值。4.2.2 发展工业固体废物再生产业发展工业固体废物再生产业对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充分发挥水泥厂、建材厂和冶炼厂利用粉煤灰、冶炼废渣、炉渣等废物的

42、资源优势,使水泥行业与建材企业成为广州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的主体。培育和扶持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大型企业作为试点工程,拓展其他各种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并在规划近期根据区域平衡原则,选择一定数量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挂牌作为广州市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处置示范基地,有效提高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附加值和无害化水平。对于工业危险废物,积极开展企业内部消化、企业间优势互补、和外部市场开拓的多种利用途径。在东部和南部的工业相对集中区域,建立区域工业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和交换中心,鼓励类似联众(广州)不锈钢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提高技术、加大投入,努力消化自身产生的废物;认真研究企业之间的产业链关系,充分发挥各个企

43、业的优势,消纳其他企业的废物;规范并扶持一批综合型、实力强的危险废物处理企业,带动危险废物处理市场发展。大力推进并全部实现利用碱渣生产高效脱硫剂,推动废矿物油、含锌废物、含铜废物、含钡废物和废酸等采取原料回收和深加工等利用手段,鼓励、扶持危险废物综合处理企业开发新技术,扩大危险废物利用规模和利用范围,有效提高工业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率和无害化水平,工业危险废物利用产业良性发展,至 2015 年工业危险废物利用率达到 70%以上。4.2.3 拓展污泥资源化利用渠道拓展污泥资源化利用渠道在进一步研究河道淤泥的成分特性和预处理技术基础上。积极开展河道淤泥在建材行业、土地利用以及焚烧发电等方面的资源化利

44、用,有效解决处置选址困难和运输费用高昂的问题。同时,提高河道污泥的资源化利用率,也能够降低政府直接投资建设处置设施比例,减低政府财政压力。在规划期内土地利用河道淤泥达到 780 万 m3,建材利用河道淤泥达到 1288 万 m3,使河道淤泥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74%左右。对于污染较严重的河道淤泥经干化稳定化处理后,送填埋场安全处置。加强市政污泥的处理处置技术研究,采取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置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方法。将大坦沙、猎德、西朗、沥滘、大沙地等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泥饼送往津生污泥处理厂集中处理,作建材制品的原材料。石井、龙归、竹料、九佛污水处理厂污泥干化后集中到李坑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污水厂产生的

45、栅渣及沉砂直接进行卫生填埋处置。4.2.4 建立电子电器废物收集基地建立电子电器废物收集基地利用废旧物资回收网络体系和环卫回收体系,建立电子电器废物多元化回收网络系统,至 2010 年前电子电器废物收集率达到 70%以上,并通过广东省统一定点的废旧电子电器处理中心集中处理,初步解决广州市部分电子电器废物的出路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广州市电子电器废物产生量不断增长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广州市电子电器废物回收分拣中心的功能和作用,视情从收集分拣型向综合处理处置型改造,力争至 2015 年,电子电器废物污染环境问题得到较好地控制。4.2.5 开展建筑垃圾多元化利用开展建筑垃圾多元化利用建筑垃圾

46、资源化利用重点应用于铺路、制砖和直接回用等,较大型的临时性建筑垃圾重点用于大型商住新区建设工地。要求广州市加强统筹协调,政府给予引导和扶持,鼓励建筑垃圾开展资源化利用。至 2010 年建筑垃圾利用率达到 30%以上。并利用废弃的石矿场等空地建设建筑垃圾处置场,规划近期已在白云区龙归镇永兴村选址建设一座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场,建设规模为 4000 m3/天。远期在广州市黄埔、番禺、花都区各建设 1 座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场,三座设施总处理规模为 12000m3/日。为了减少建筑垃圾乱堆乱放、随意倾倒的问题,要求将建筑垃圾统一纳入到城区监管体系。4.3安全处置安全处置, 无害化无害化4.3.1 生活垃圾卫

47、生填埋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生活垃圾的最终填埋处置是不可缺少的方式,同时鉴于填埋处理投入较低,卫生填埋方法在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中仍将占有较大比重。在 2010 年前完成兴丰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容工程,增加填埋容积 2500 万 m3,设计日处理规模达到 4000 吨/天,以有效解决灰渣等无机生活垃圾的处置,同时作为其他焚烧处理设施等检修或发生故障时的应急处理场所。抓紧番禺片区、南沙片区、花都片区、从化片区、增城片区生活垃圾处置场的新建和改造工作。4.3.2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危险废物安全处置规划危险废物选择资源化利用、焚烧处理与安全填埋处置相结合的综合处理模式。在加强资源化利用的前提下,对不适于利用的

48、有机危险废物,采取焚烧方式处理,尽量减少进入安全填埋场的废物数量,延长安全填埋场的使用寿命。目前广州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需求。在规划近期,利用和支持广州番禺绿由工业弃置废物回收利用处理公司增强其焚烧处置能力,形成 4 万吨/年的焚烧处置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广州市水泥企业的焚烧处置条件,鼓励、支持其进行危险废物焚烧处置,使广州市危险废物焚烧处置能力达到 5 万吨/年,满足规划近期要求。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分三期工程建设,分别为一期 2006 年达到 15 万 m3,二期 2008 年新增 31 万m3,三期 2015 年新增填埋库容 40 万 m3。通过无害化处

49、置设施的建设,无害化处置率分别达到 98%和 100%。其他来源的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分别达到90%和 100%。4.3.3 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医疗废物安全处置广州市现有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在处置技术、运输工具、场址位置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的要求和医疗废物产生量增长的需求。规划近期对现有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运输工具和处置设施全面实施技术改造,达到国家医疗废物处置标准要求,使处置能力达到 45 吨/天,并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至 2015 年,逐步形成医疗废物处置专营化,确保广州市医疗废物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置,并有能力应对医疗废物增加等突发事件问题。4.3.4 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

50、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城市粪便无害化处理主要采取以下两种手段。一为完善粪便收运系统,增加粪便无害化处置设施,将化粪池粪便抽取后送往处理站进行过滤、隔渣预处理,对分离的固体渣料进行无害化处置,粪便水进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二为改造粪便处理系统,逐步取消化粪池,使粪便水直接排入污水管网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处理,通过在广州市大学城和新建小区进行试点,逐步推广应用到全市。至 2010 年完善旧城区的粪便收运系统,改造白沙河粪便无害化处理厂,新建沥滘污水处理厂粪便处理站、大沙地粪便无害化处理站和龙归粪便无害化处理站,粪便无害化处理能力新增 1500 吨/天,总能力达到 2300 吨/天。在新建住宅小区取消

51、化粪池,将粪便与生活污水混合处理。4.4合理布局合理布局, 网络化网络化4.4.1 布局战略布局战略科学合理布局各种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是有效解决固体废物污染、发展壮大固体废物再生产业、减小废物处理费用的重要手段,从而实现区域内固体废物处理整体效率的提高。要求处置设施总体布局符合城市发展与固体废物产生源分布需求,场址选择满足环境功能与生态功能区划要求,实施区域优化与设施资源整合。资源化利用要求依托废物产生企业,建设废物再生产业,加强企业间生产的联合协作,废物的相互交换,形成生态型的固体废物交换利用生态工业网络,其设施布局要充分结合产业发展的地域分布和产品需求的市场领域。4.4.2 布局格局布

52、局格局在规划近期内新建的固体废物处理设施主要集中布局于广州市域的中部丘陵地带,在远期向南部转移,以解决南沙地区在规划期内经济高速发展、人口迅速积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固体废物。在全市逐步形成焚烧设施重点布局于中部和南部,填埋设施分布于各片区且集中布局于市域中部,堆肥设施主要布局于东部、北部,建材利用产业相对集中于北部的格局。4.4.3 设施用地控制设施用地控制将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建设用地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并严格进行控制;在处理处置的市场化运作过程中,经营企业严格按合同运营期限进行使用。4.4.4 城乡统筹管理城乡统筹管理随着城镇的发展壮大和农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城镇与农村固体废物处理处置问题日益

53、突出。规划固体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和清运等网络建设城乡统筹考虑,实施统一规划和合理布局,有效解决城市、城镇以及农村地区发展中产生的固体废物问题。4.5资源整合,集约化资源整合,集约化随着固体废物管理范围、规模的扩大,优化资源配置无疑是必要和可行的,另外,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一些管理的方式等也需要调整和优化,这是固体废物管理的一项经常性工作。4.5.1 处理设施整合和共享处理设施整合和共享大坦沙、猎德、西朗、沥滘、大沙地等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泥饼直接送到津生污泥处理厂处理后利用(建筑材料原料) ,石井、龙归、竹料、九佛污水处理厂和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相距较近,干化后集中到李坑焚烧发电厂焚烧处理。建

54、筑垃圾和污染成分较少的河道淤泥共用填埋场进行处置。4.5.2 清理和运输机构和设施的整合和共用清理和运输机构和设施的整合和共用运输网络的建设和整合。固体废物种类多、贮存点分散,有必要整合广州市的固体收运系统。这样可以发挥专用车辆和非专用车辆共享,降低固体废物输运社会成本。政府负责统一规划和设计,也可以考虑向社会招标。 4.5.3 管理整合管理整合广州市土地资源稀缺,固体废物处置设施和工程的选址比较困难,应当考虑允许固体废物处理机构在保障安全处置的前提下兼营其他废物的处理,以发挥综合和规模经营的效益。4.5.4 城乡统筹城乡统筹固体废物管理的服务区域应当包括农村和城镇,即固体废物处理规划(包括垃

55、圾处处置、收运等)是覆盖城乡的广州市的统一规划。至 2007 年,城镇的垃圾管理应当达到当时的城区的水平。4.6强化管理,规范化强化管理,规范化4.6.1 管理体系建设管理体系建设(1)统一监督管理)统一监督管理广州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全市辖区内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和管理。各有关部门负责有关固体废物的管理和处置。有关机构职责见表 3。表表 3 固体废物管理机构和职责固体废物管理机构和职责序号序号固体废物类别固体废物类别主管部门主管部门监督部门监督部门处理设施性质处理设施性质1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环保局环保局经营服务设施2危险废物环保局环保局市政基础或经营服务设施3医疗废物卫生局、环保局环保局市政

56、基础设施4生活垃圾市容环卫局环保局市政基础设施5建筑垃圾市容环卫局环保局经营服务设施6城市粪便市容环卫局环保局市政基础设施7市政污泥市政园林局环保局市政基础或经营服务设施8河道污泥(非危险性)水利局、市政园林局环保局市政基础或经营服务设施9废旧电子电器经贸委环保局经营服务设施10废旧资源回收经贸委、工商局环保局经营服务设施11清理和再利用被污染的土地环保局环保局经营服务设施12循环经济管理环保局环保局经营服务设施(2)专职机构负责)专职机构负责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是固体废物管理的具体实施机构,其职能包括: 信息管理,收集所有固体废物产生、排放、输运、处理和处置信息,整理信息、公布信息; 组织

57、制定全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 监督、检查和落实规划的实施,监管固体废物处置机构的运行,提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监测要求; 组织评估和报告,每年组织专业机构评估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的效果,并向市环保局提出管理建议。该机构需要增加专职管理人员,解决管理人员严重不足问题。4.6.2 政策法规建设政策法规建设(1)制定)制定“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条例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条例”鉴于广州市已经实施了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固体废物管理的范围在不断扩大,今后应修改“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定” , 制定一部综合和统一的管理法规,由省人大通过。例如,可称为“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条例” ,

58、统一规定固体废物的管理体制、管理机制。该办法覆盖所有种类的固体废物管理,明确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以及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决策机制。力争在 2008 年完成此项工作。(2)制定地方实施和管理标准、导则和手册)制定地方实施和管理标准、导则和手册依据国家、省、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的相关法规,广州市有关职能部门尽快编制下列地方实施和管理标准、导则和手册。 广州市固体废物产生申报登记实施指南或手册; 生活垃圾分类手册; 固体废物收费标准; 广州市人民政府循环利用产品采购标准和手册; 广州市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指南; 广州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4.6.3 加强实施和监督管理加强实施和监督管理(1

59、)规划管理)规划管理广州市环境保护局负责组织编制全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综合规划,并协助和协调各有关部门根据综合规划编制专项规划。综合规划和专项规划经广州市政府批准后实施。(2)行动协调)行动协调广州市人民政府负责协调专项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负责监督重点治理工程项目的实施。(3)治理乱堆乱放)治理乱堆乱放制止固体废物的乱堆乱放是实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的基础,并且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该项工作需要政府、固体废物产生者、处置者和公众共同完成。治理乱堆乱放的主要责任机构是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广州市环境保护局提出清理已有乱堆乱放的治理方案,由政府出资,对社会招标,并由市环保局与市市容环卫局负责监督实施。在

60、2007 年前完成该项治理。防止新的乱堆乱放。首先是各类固体废物处置场的建设,各类受管废物都有确切的出路;其次是通过立法严惩乱堆乱放行为;再次是宣传和教育;最后是公众监督,通过标示牌,举报电话等手段,制止乱堆和乱放。制定“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现场处罚办法” 。(4)固体废物环境监测)固体废物环境监测监测环节包括废物成分分析、填埋场、焚烧炉、中转站等环境污染和影响监测和固体废物经营管理机构的运行监控。废物成分分析是选择处理处置工艺的基础,也是调整生产条件的基础,还是废物管理的基础。例如,随着垃圾分类水平的提高,最终进入处理处置环节的废物成分将发生变化,将影响废物的处理处置。本规划是污染防治规划

61、,但是,由于处理处置环节仍会产生污染,因此,通过监测促使处理处置单位严格按照项目环评的要求运行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监测内容包括焚烧炉二恶英、飞灰的处置、处置场渗滤液处置、水、气污染监测、中转站渗滤液处理处置污染监测等。广州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建立全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监测网络,提出监测方案并实施。每年编制监测报告,并向社会公布。(5)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固体废物申报登记是实施固体废物管理的基础,由于固体废物种类多样、涉及环节多,国家没有颁布固体废物的专门调查指南和专门申报登记的指南,广州市应率先制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手册或指南,建立广州市固体废物产生源数据库,并通过网站让公众使用和查阅相关

62、信息。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专门机构负责实施,并在 2007 年前完成。对于危险废物,排出量在 1000 公斤/月以上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向环保部门申报,接受管理;对于特别危险的废物排出量在 1 公斤/月以上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向环保部门申报,接受管理。 (6)信息管理体系建设)信息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广州市固体废物信息平台,调查、收集、整理和公布全市有关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信息和数据,并通过网站实现信息共享。各有关单位要按照固体废物产生申报登记的要求申报有关信息和数据。(7)加强进口废物的管理)加强进口废物的管理适当进口可以作为原料用的固体废物,弥补广州市某些行业生产资源的不足,促进经济的发展。广州市环境保

63、护局应按照国家对进口废物管理的宏观政策要求,加强进口废物的管理。一是加强进口环节的审批,进口量要与实际加工能力相符合,严格限制利用价值或作用不大的进口废物种类;二是要加强进口废物的现场检查和监督,防止进口废物利用过程污染环境;三是对第七类废物尽可能要求进入加工园区,实行集中管理;四是加强对广州市进口废物种类和总量的需求分析。 4.6.4 绩效评估绩效评估广州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对专项规划的实施状况、重点治理工程的进度和运行状况进行评估,作为规划调整和修订的依据,作为制定管理政策的依据,并将评估结果进行公布。4.7灵活机制,市场化灵活机制,市场化积极探索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的市场化新途径,在提高效率和减

64、低社会成本的原则指导下,扩大领域和范围。通过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成熟一块,实施一块。4.7.1 处置场的运营处置场的运营在 2010 年前,生活垃圾处理厂运营市场化。4.7.2 专营领域专营领域 市容环卫运营机制从政府包揽、封闭经营向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经营彻底转变,形成统一、有序、多元竞争的市容环卫服务市场。2010 年,基本实现市容环卫行业的产业化,通过具体和完善的合同、监管制度促进环卫行业的产业化运营。市环境保护局积极开展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调查和研究,向市政府提出危险废物专营化方案。在 2010 年前,实现工业危险废物的专营。2015 年前实现医疗废物和社会源危险废物类别的专营。4.7.3

65、 市场维护市场维护市环境保护局负责维护固体废物产业化、市场化的绩效评估,维护消费者、用户和经营者的权益,向市政府提出调整和规范化建议。4.8公众参与,公开化公众参与,公开化4.8.1 信息共享和公开信息共享和公开2007 年前,建立广州市固体废物数据库和网站,收集和公布固体废物相关信息。4.8.2 建立公众参与机构和场所建立公众参与机构和场所在广州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建立公众建议、意见、举报处理机构。每季度向有关部门报送公众参与报告,并在网站上公布。4.8.3 管理程序化和公开化管理程序化和公开化颁布广州市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管理程序和管理标准,并在网站和广州日报上公布,便于公众参与和为社会服务。5

66、重点建设工程与效益分析重点建设工程与效益分析5.1重点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工程重点固体废物处置建设工程的实施也应当本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则,能够利用市场机制或形式的就利用市场机制和形式。政府部门主要是起到组织者的作用。在市场机制和手段不成熟的时候,才由政府直接负责实施。规划建设项目总投资大约为 88.72 亿元,目前规划需要政府投入的资金约 40 亿元左右。共涉及用地面积约 5482 亩,其中广州市范围为 4252 亩,增城市 700 亩,从化市 530 亩。5.1.1 生活垃圾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建设由市容环卫局负责组织实施。从 2006 年至2010 年,重点工程累计建设投资为 72.19 亿元,规划期生活垃圾处理能力达到18400 吨/日左右,或者 670 万吨/年左右。工程清单见表 4。表表 4 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重点建设工程广州市生活垃圾处理处置重点建设工程项目名称处置方式厂址位置处置规模(吨/日)建成时间总投资(亿元)征地面积(亩)备注李坑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堆肥、沼气发电白云区龙归镇永兴村1000-20083.1873在建广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堆肥、沼气发电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