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全文正文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6625103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25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江苏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全文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江苏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全文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江苏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全文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资源描述:

《江苏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全文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全文正文(7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江苏省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学计划与课程培训大纲 (试行)江苏省全科医学培训中心二六年四月江苏省农村社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学计划(试行) 一、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防治农村社区常见疾病和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能力,能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融医疗、预防、保健等为一体的基层卫生服务。二、培训对象在农村从事或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三、培训课程1.社区卫生服务导论 40学时掌握全科医学产生的背景、基本概念与基本原则,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和服务模式,转变传统的医学观念,学会运用现代医学模式的理念,分

2、析和处理居民的健康问题。掌握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初步学会使用方法和要求。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的有关知识。2.医学心理学 40学时掌握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了解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了解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心理因素的作用;了解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和进行心理治疗的一般知识,能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要求。3.医学统计方法 30学时掌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的原则,培养统计思维意识及处理资料的能力,学会运用医学统计指标和方法,评价人群健康,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统计信息。4.流行病学 30学时掌握疾病分步、病因推导、现况研究、病例对照研究、群组研究和临床研究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传染

3、病、慢性病预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5.预防医学 30学时掌握疾病的分级预防,社会环境、自然环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对居民的伤害因素及预防要点。6.社区保健 40学时初步掌握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和老人保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7.社区康复 30学时了解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初步掌握康复医学常用的功能评定及治疗,了解其适应症及作用原理。8.社区急救 50学时初步掌握院前急救、病员护理、转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重点掌握人工呼吸等简易心肺复苏的操作及评价,掌握转院的指征。9.老年医学 30学时掌握老年人生理、心理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老年人慢性病、常见病防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0.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断与处理

4、 130学时掌握农村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正确诊断和处理社区常见健康问题。11.中医学基础 40学时了解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理解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初步掌握常见中成药防治常见病的基本知识。了解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的运用。12.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0学时掌握健康促进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不同疾病健康教育处方;初步掌握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防治常见病、慢性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13.临床常用诊疗技术 100学时比较熟练地掌握临床常用诊疗技术的规范操作要领(诊疗技术项目见附件)。合计:600学时四、考核与结业考核分各科考核和结业考核。1.各科考核由培训

5、单位负责,主要包括:(1)平时考核。考核方法可有:各科课程结束时的测验,学员到课考勤情况。这部分考核占总成绩的10。(2)实践技能考核。按照附件所列项目进行(见附件),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20。2.结业考核由省卫生厅统一组织,各科考核合格者方可以参加全省结业统考。3.总成绩考核合格者,发给省卫生厅验印的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书。附件:农村社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基本技能训练及考核参考项目 附件:农村社区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基本技能训练及考核参考项目一、训练及考核项目 1.生命征检查(包括儿童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2.腹部触诊(肝、脾、压痛反跳痛、肿块)3.甲状腺检查4.胸部叩诊5.肺部听诊6.心脏听

6、诊7.乳房检查8.淋巴结触诊9.胸部体表标志10.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11.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跟反射)12.病理反射(霍克曼征、巴宾斯基征)13.脑膜刺激征(颈强直、克匿格征、布鲁津斯基征)14.肌力与肌张力检查(包括肌力分级)15.问诊16.门诊病历书写17. 心肌梗死、常见心律失常等常见疾病心电图诊断18. 肺与纵隔X线表现(正常、基本病变)19.骨与关节X线表现(正常、基本病变)20.血、尿、粪、常用生化检查项目(17项)实验室检查报告的判读21.血糖测定22.瞳孔观察(包括直接、间接对光反射) 23. 神志观察,会进行意识障碍程度的传统分级

7、法 24.实施开放气道、口对口(鼻)通气、胸外按压术 25.胸腔穿刺术 26.腹腔穿刺术 27. 一般小创口的清创缝合术 28.拆除愈合伤口缝线 29.实施清洁、感染创面的换药 30.胃肠减压术 31.导尿术 32. 烧伤创面的保护,浅度烧 伤创面的处理 33.应用指压法、压迫包扎 法、止血带法紧急外伤止血 34.检查外伤肢体判断是否骨折以及开放性骨折的现场处理 35.小儿腹泻脱水程度的判断36.新生儿常规体检37.儿童、身高、体重测量法38.测量子宫高度和腹围以估计胎儿大小39.妇女外阴检查40.指导合理使用避孕药以帮助安全避孕二、考核方法上述所列为技能训练及考核的参考项目,各单位可根据学员

8、的实际情况选择具体的考核项目,也可以采取抽考的方法。考核成绩合格,方可参加全省统考,并且按20计入总成绩。江苏省全科医生岗位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之一社区卫生服务导论一、前 言社区卫生服务导论是全科医生岗位培训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知识,社区卫生服务的概念、内容、服务模式以及管理原则等;建立全科医学的服务理念,转变传统的医学观念,学会运用现代医学模式,分析和解决人的健康问题,维护和促进人的健康,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全科医生。由于全科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理论体系尚有待于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重点介绍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着

9、眼于全科医学观念的建立和社区卫生服务必要技能的训练;注意搜集最新信息,不断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重视全科医生素质的培养。二、学时分配内 容学 时1.绪论2.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方法3.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4.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5.社区卫生服务计划、实施与评价6.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管理7.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8.课间实习:健康档案86644444总 计40三、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绪论【掌握】 1.全科医学的定义、特征2.全科医生的定义、全科医生应具备的能力及其职责3.全科医疗的定义、基本特征4.全科医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5.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6.社区、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7.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熟

10、悉】 1.全科医学的研究范围2.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的区别3.全科医生的知识结构4.全科医学专科【了解】 1.国内外全科医学的基本特点2.全科医学与相关学科、中医学的关系3.学习全科医学的意义和基本方法(二)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方法【掌握】 1.临床综合资料的收集方法2.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策略【熟悉】 1.病人管理2.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了解】 临床判断方法(三)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掌握】 1.家庭的定义、结构与功能2.家庭资源与家庭危机的内容3.家庭与健康的关系4.家庭生活周期【熟悉】 1.家庭系统理论2.家庭保健措施【了解】 家庭评估(四)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掌握】 社区诊断的定义【熟

11、悉】 1.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2.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式3.社区诊断的方法(五)社区卫生服务计划、实施与评价【掌握】 1.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内容、制定计划的基本原则2.各种资源对实施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的作用3.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的目的和意义、建立指标评价体系的原则【熟悉】 1.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的目的及达到的目标和指标2.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的主要内容、评价指标的选择和确定方法3.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的常用指标【了解】 1.制定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的程序2.社区情况分析、实现社区卫生服务计划的主要途径3.社区卫生服务评价的主要方法(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管理【掌握】 社区卫生服务业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和

12、质量要求【熟悉】 1.社区卫生服务业务管理的特点2.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聘任的程序及考核要求3.社区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任务【了解】 1.我国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的概况2.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在我国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中的重要地位3.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及管理的基本要求(七)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掌握】 1.居民健康档案的书写规则2.个人健康档案中SOAP书写内容及要求【熟悉】 1.居民健康档案的编制原则2.个人健康档案3.家庭健康档案4.特殊人群保健记录【了解】 1.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立2.慢性病随访记录四、参考教材1.李学信.社区卫生服务导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32.吴春容.

13、全科医学概论.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2江苏省全科医生岗位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之二医学心理学一、前言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中的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员掌握或熟悉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影响;了解各类疾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心理社会因素的作用;初步掌握心理诊断、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熟悉病人心理及其处理;了解医患关系的基本模式以及影响医患沟通的心理因素;了解心理健康的内容及其保健的途径。 二、教学内容 (一)理论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与医学模式掌握1、医

14、学模式的概念熟悉1、医学心理学的概念2、开设医学心理学目的了解1、医学模式的主要类型2、生物医学模式的特征3、新医学模式的主要观点4、新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影响第二节 医学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了解1、医学心理学研究内容2、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和相关学科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 医学心理学的分支和主要理论学派掌握1、潜意识的含义、本我、自我、超我的含义及活动原则2、强化(正强化、负强化)、泛化、消退、惩罚的概念熟悉1、精神分析理论(意识层次说、人格结构说、人格发展说)2、行为主义理论(行为、学习的概念;学习的机制)3、人本主义理论第二章 心理学基础第一节 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掌握1、心理现象的实

15、质 了解1、 动物心理的发生与发展2、人类意识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 心理过程 掌握1、感觉、知觉、思维的特征2、记忆的基本过程、遗忘的规律3、情绪的概念、情绪的心境与激情状态的特点4、意志的特征熟悉1、感觉、知觉、记忆、遗忘、想象、思维、注意、的概念;分类;作用(认识方面的和健康方面的)2、影响知觉、注意的因素3、注意的品质4、痛觉的特点、意义;影响痛觉的心理因素5、思维的基本过程及基本形式6、影响解决问题思维的心理因素7、情绪的分类、作用8、意志的品质了解1、记忆、思维的品质2、遗忘发生的机制;影响遗忘的因素3、解决问题思维的基本过程4、感知、记忆、思维的健康标准与障碍表现5、调控情绪的方法6

16、、情绪的健康标准与障碍表现7、意志的概念、作用、过程8、意志品质的培养9、意志的健康标准与障碍表现第四节 个性掌握1、需要、动机、气质、性格、能力、智力的概念;类型熟悉1、个性、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的概念、组成;2、需要层次理论3、动机产生的条件及其动机斗争4、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5、性格的结构特征6、能力的差异7、个性的特征;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的因素了解1、 智力结构理论;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2、需要、动机、气质、性格、能力的健康意义3、兴趣(类型)、理想、信念、世界观的概念与作用第三章 心理应激和心身疾病第一节 挫折和应对掌握挫折、应对的概念熟悉1、影响挫折产生的因素2、心理防御反应的主

17、要作用机制(合理化/转移/否认/投身/退行/补偿/反向作用)了解1、挫折的意义、产生的原因2、应对策略的两大策略的内容3、心理防御反应的类型第二节 心理应激掌握心理应激、生活事件、日常困扰、职业应激原的概念熟悉1、应激原、中介机制、应激反应概念2、LCU一年累计值的临床意义3、心理中介机制的两种评价4、应激系统的三条反应途径5、应激反应的内容6、常见的心理应激反应了解1、社会再适应量表、困扰量表的作用2、生理心理中介机制3、GAS的三个期;行为应激4、崩溃和延缓应激反应5、影响应激反应的因素6、心理应激对健康的作用(积极的、消极的)第三节 心身疾病掌握1、心身疾病的概念熟悉1、心身疾病的致病因

18、素点了解1、心理疾病的诊断原则、治疗原则、预防原则第四章 医学心理学基本技能第一节 临床心理测验掌握1、两种智商的概念、公式2、心理测验的效用和使用原则3、艾森克人格问卷的内容4、焦虑量表的内容5、智力测验的临床意义6、人格测验的临床意义熟悉1、心理测验的概念2、心理测验的种类3、A型行为量表的内容 了解1、智力测验的常用量表2、韦克斯勒量表的内容3、人格测验的常用量表4、心身症状评定的常用量表第二节 心理治疗 掌握1、心理治疗的概念2、一般心理治疗的三项原则、七项技术熟悉1、2、心理治疗的共同治愈因素3、精神分析疗法的机理和常用技术4、行为疗法的机理和常用技术5、认知疗法的机理和常用技术6、

19、人本主义疗法的机理和常用技术了解1、心理治疗的机理2、心理治疗的适用范围3、心理治疗的实施步骤第三节 心理咨询 熟悉1、心理咨询的概念2、心理咨询的作用、意义、原则了解1、心理咨询的领域2、心理咨询的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3、心理咨询的过程4、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第五章 病人心理和医患关系第一节 病人心理熟悉病人的一般心理变化及其处理原则了解1、疾病、病感、角色、病人角色的概念2、病人角色的权利与义务3、不同病程中病人的心理变化及其处理原则4、几类病人的特殊心理问题及其处理原则第二节 医患关系熟悉1、医患关系的概念;2、医患关系本质特征的新变化3、医患关系的模式 了解1、影响人际吸引的心理因素2、人

20、际交往的基本技巧3、医患交流的基本方式及其技巧4、影响医患关系的心理社会因素5、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意义和途径第七章 心理健康第一节 心理健康概述掌握1、心理健康的定义了解心理健康的评估原则和评估标准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促进心理健康的基本原则和途径(二)实践教学内容临床心理测验量表的学习与使用三、 教学时间分配表章 节 内 容 课 时 分 配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合计学时第一章绪论 2 0 2第二章医学心理学基础知识 14 0 14第三章心理应激和心身疾病 4 0 4第四章医学心理学基本技能 10 4 14第五章病人心理和医患关系 4 0 4第七章心理健康 2 0 2 合 计 36 4 40四、教学方

21、法教学方法:以课堂讲授为主。 五、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张日新:医学心理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2)参考书:龚耀先: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江苏省全科医生岗位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之三医学统计方法一、 前 言 医学统计方法是以医学理论为指导,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侧重于研究全科医学中的科研设计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的一门方法学。 医学统计方法教学任务是要求从事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生掌握其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的原则,培养统计思维意识及处理资料的能力,学会用医学统计指标和方法,评价人群健康,为

22、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统计信息。 统计实习是加强医学统计方法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要培养学生统计能力,重视原始资料的准确和完整,对数据处理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加强基本功训练。二、教学内容第一章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掌握:总体、样本、概率的概念。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熟悉:实验设计的原则。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了解:调查设计的基本内容。第二章 数值变量的统计描述掌握:常用平均数、标准差的意义及应用条件。正态分布的应用。熟悉: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的计算。正态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了解:几何均数的注意事项。第三章 数值变量的统计推断掌握:均数的抽样误差及标准误的概念。标准误的计算。假设检验的概念。熟悉:总

23、体均数95%可信区间的估计。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配对资料、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假设检验应注意的问题。第四章 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与推断掌握:常用相对数的意义及应用中注意事项。率的标准化法的概念。四格表资料卡方检验的计算。熟悉:常用相对数的计算。四格表资料、配对资料、RC表资料卡方检验的校正。了解:动态数列的意义及常用指标。率的抽样误差、标准误及总体率的估计。第五章 统计表与统计图掌握:统计表的制作要求。常用统计图的选择。熟悉:统计图的种类。统计表的结构、种类及修改。 三、教学时间分配表章节内容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合计第一章医学统计方法概述第二章数值变量的统计描述第三章数值变量的统计推断第四章

24、分类变量的统计描述与推断第五章统计表与统计图课程总学时四、教学方法医学统计方法教学以课堂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结合,辅以powerpoint幻灯片、投影片、录象等形式示教,加上实习计算,使学生对医学统计方法的理论与实践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五、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范群:预防医学,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2)参考书:1、李学信:预防医学 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2、邵靖方、严启之:预防医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3、王翔朴:卫生学(第四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江苏省全科医生岗位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之四流 行 病 学一、前 言 流行病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方法学

25、。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对流行病学的基本方法有所了解,初步熟悉疾病病因的探讨,传染病、慢性病和病因未明疾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规律,能根据防病工作需要,在公共卫生人员的指导下制定预防控制及消灭疾病的对策与措施。二、学时分配章节 内容 学时1 绪 论 22 疾病分布 33 流行病学病因概论 24 描述流行病学 95 病例对照研究 36 队列研究 27 流行病学试验 38 诊断试验和筛选 39 传染病的流行病学 410 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 9 合计 40三、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绪 论掌握 流行病学的定义、研究范围熟悉 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分支和学习流行病学的目的了解 临床流行病学概念,流行病

26、学与相关学科关系(二)疾病分布掌握 研究疾病分布常用的测量指标(发病率、罹患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续发率) 疾病的时间分布:暴发、季节性、周期性熟悉 疾病的地区分布:疾病在国家内的分布,疾病的城乡分布 疾病的时间分布:长期变异 疾病的人群分布:性别、年龄、职业、种族和民族、行为了解 疾病在国家间的分布 疾病的地区、时间、人群分布的综合描述(三)流行病学病因概论掌握 病因、宿主、环境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病因探讨的原则熟悉 病因的学说、流行病学三角和轮状模型,了解 病因推断的标准、病因与疾病的联系(四)描述流行病学掌握 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分类、调查设计要点,研究对象选择, 熟悉 描述流行病学研究

27、方法分类、现况调查概念及用途、 个例调查目的与方法,暴发调查步骤、普查与抽样调查 了解 调查表、调查人员培训,资料分析方法(五)病例对照研究掌握 病例对照研究的概念, 熟悉 病例选择及来源, 对照选择及来源了解 资料分析:成组资料分析,1:1配比资料分析(六)队列研究掌握 队列研究的概念及特点熟悉 暴露组选择,非暴露组选择了解 工作程序,数据分析:累积发病率,发病密度,病例对照研究和群组研究的优缺点(七)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掌握 流行病学实验研究概念、熟悉研究方法分类、实验研究基本要素和原则了解 研究基本步骤(八)诊断试验和筛选掌握 诊断试验评价常用指标: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熟悉 诊

28、断试验评价:真实性、可靠性、预测性、了解 筛选:原则、种类、效果评价 (九)传染病的流行病学掌握 流行过程三环节,传染源定义,健康病原携带者的流行病学意义,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使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使人群易感性下降的因素。传染过程,流行过程,疫源地及其消灭条件。熟悉 感染谱、隐性感染、传染期、潜伏期流行病学意义,病原携带者种类,传播机制,传播媒介,经饮用水、经食物间接接触传播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了解 影响流行过程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十)疾病预防与控制措施掌握 对病人“五早”措施,对病原携带者措施 传染病报告:种类、病种 对接触者措施:医学观察、检疫、留验 预防接种:计划免疫,EPI

29、预防接种效果考核:免疫学效果、流行病学效果 慢性病预防措施熟悉 消毒:预防性消毒、疫源地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常用消毒制剂种类、常用消毒方法;预防接种反应及其处理;慢性病防治措施:第一、二、三级预防了解 传染病报告的时限、方式; 预防接种的种类、途径、冷链系统;转化率、几何平均滴度、流行病学效果、效果指数、保护率;杀虫剂及杀虫方法、 灭鼠制剂及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分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四、参考教材1、张开金. 流行病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王陇德.现场流行病学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李学信.流行病学.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

30、99江苏省全科医生岗位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之五预防医学一、 前言预防医学是整个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的健康观念发生了改变,在对医疗保健需求日益增加的形势下,预防医学已经越来越成为一门十分重要的与临床医学密切相关的课程。社区卫生保健主要由全科医生来实施。全科医生按照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以社区为范畴,以人群为对象,以家庭为单位提供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与健康指导等项保健服务。因此全科医生的服务对象不只是个体而是整个社区及该区域内的人群;不只是病人而是人群中的健康人群、患病个体、因病伤致残的人。因此全科医生必须牢固树立并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辩证唯物主

31、义的观点和方法,树立预防观念,群体观念、环境观念,以及为预防战略目标服务的思想,研究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及影响的规律。通过本课程的讲授,掌握预防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做好全科医疗卫生工作奠定基础。教师应根据本教学大纲的要求,紧密结合全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进行讲授,努力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教学内容绪论掌握 预防医学、三级预防的内容。熟悉 预防医学研究内容、方法,初级卫生保健。了解 预防医学的发展简史,医学模式的转变,学习预防医学的目的。第一篇 环境与健康第一章 人类和环境掌握 环境、生物圈、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环境污染、食物链、公害、生物富集等概

32、念;环境污染尤其是农药和三废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熟悉 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变迁,环境的自净作用,人与环境的关系、健康的概念,环境污染的来源。了解 现代环境的特点,环境污染的防制。第二章 生活环境与健康掌握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采取阻断空气传播的措施以控制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的蔓延,水体的污染与自净、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地质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深埋处理疫点内生活垃圾以切断传播途径。熟悉 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水源的选择与防护、饮用水的净化与消毒。了解 空气的卫生特征、饮用水的卫生评价、生活饮用水的水质标准及各项具体指标的卫生学意义。第三章 饮食与健康掌握 营养、平衡膳食、合理营养原则、必需氨基酸

33、、必需脂肪酸、蛋白质互补作用等概念, 食源性疾病的概念及特征、热能的需要和来源,食品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熟悉 各类营养素的主要生理功能、食物来源、供给量及其与疾病的关系,营养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内容、引起各类食物中毒的相关食物。了解 食品污染的分类、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第四章 生产环境与健康掌握 职业中毒(农药中毒)、尘肺(农民肺)等概念及职业诊断的原则熟悉 职业病的特点,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常见职业中毒及其诊断,了解 生产性有害因素的分类,影响毒物对机体作用的主要因素。第五章 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参阅)第六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参阅)掌握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34、的基本概念。熟悉 如何了解当地群众健康问题以确定健康教育需求;如何制定本乡镇社区健康教育计划、举办健康教育讲座、健康教育常用的方法。了解 社区重点人群的健康促进,自我保健。三、教学时间分配表章节内 容课时分配理论学时实验学时合计学时绪论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参阅)人类和环境人类的环境环境污染与健康环境污染的防制生活环境与健康空气水饮水消毒地质环境与健康饮食与健康营养与健康膳食调查及营养评价食品污染及预防食物中毒生产环境与健康职业性有害因素与职业病化学因素与职业危害物理因素与职业危害22222222222224222222262222 2课程总学时26430实践内容1. 膳食调查及营养评价(

35、4学时)通过该实验使学生掌握膳食调查及营养评价方法,内容包括膳食调查及营养素计算和营养状况评价、建议等。四、教学方法预防医学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powerpoint幻灯片、投影片、录象等形式示教,加上实验,使学生对预防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有一个全面的掌握。 五、教材及参考书教材:范群:预防医学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参考书目:1、倪宗瓒:医学统计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年2、王正伦:社区预防医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3、沈志谦.预防医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全科医师岗位培训教学大纲之六社区保健一、 前言社区保健是研究在社区对人群实施保健服务,以达

36、到防制疾病、促进健康,提高人群生命质量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员掌握社区保健的主要内容,了解社区保健工作的意义,初步掌握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和老年保健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需要。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掌握】社区和社区保健的含义。【熟悉】社区保健的内容、工作计划和评价。【了解】健康与影响健康的因素第二章 以社区为范围的保健(自学)第三章 以家庭为范围的保健(自学)第四章 社区自我保健【掌握】自我保健的定义和作用【熟悉】自我保健的内容第五章 社区妇女保健第一节 妇女保健工作的重要性【掌握】妇女保健工作的内容 【熟悉】妇女保健工作的意义第二节 青春期保健。【掌握】青

37、春期保健的主要内容和要求。青春期的月经失调、痛经、闭经,发育异常等主要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处理原则。【熟悉】青春期女性发育。青春期社会和心理行为特征,青春期的不良嗜好、早恋与少女妊娠等主要健康问题的预防及处理原则。青春期保健(月经卫生、营养运动等)内容和要求和性教育的主要原则。【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发育特点。青春期卵巢肿瘤的临床表现。 第三节 围婚期保健 【掌握】生育保健指导。婚前医学检查的主要疾病。两项重点问题的咨询指导。【熟悉】性保健指导。新婚节育指导。婚前医学检查的项目和基本技能。遗传咨询的对象。母婴保健法。【了解】婚姻保健的意义。 第四节 围产期保健【掌握】围产期I 定义。孕产妇系统管理制度

38、与质量管理指标。妊娠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产前检查的内容。妊娠各期的保健内容及重点要求。高危妊娠的筛查与管理方法。孕产期常见疾病的防治:流产、异位妊娠、孕期感染(TORCH)、妊娠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妊娠合并贫血、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早期诊断、对母儿的影响和防治。产后保健的内容及要求。产后出血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新生儿保健及新生儿筛查要点。【熟悉】高危管理的原则及方法。孕产妇死亡和围产儿死亡评审。高危妊娠的监护技术。某些化学、物理等有害因素、孕妇用药及社会心理因素对胎婴儿的影响。妊娠的辅助检查。胎膜早破及早产、过期妊娠、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合并肝炎的临床诊断及处

39、理原则。产褥期疾病的早期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孕产期保健统计指标。【了解】围产医学的进展。妊娠期生理、心理特点和卫生指导。骨盆测量。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的对象、程序和方法。产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保健要求。高危妊娠及异常分娩的产后保健。 第五节 哺乳期保健【掌握】哺乳准备。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和要求。母婴有病时的母乳喂养问题。【熟悉】哺乳期卫生及母儿异常情况时的哺乳指导。哺乳期乳房常见疾病乳腺炎、乳汁过少的预防及治疗原则。哺乳期婴儿常见问题的预防和处理。孕期营养的需要量及各种营养素。孕产妇常见的心理问题保健内容。【了解】泌乳生理及心理因素对泌乳的影响。母乳喂养的发展动态。孕期生理特点。母体营养不

40、足症或缺乏可引起的疾病。各种营养素与胎儿发育的关系。第六节 围绝经期保健【掌握】围绝经期保健的意义及主要内容。围绝经期的定义。主要健康问题(围绝经期期综合症、性功能障碍、围绝经期期抑郁症、骨质疏松症、阿茨海默病)的预防和处理原则。【熟悉】围绝经期症状特点,围绝经期症状预防与治疗原则。围绝经期的生理、心理特点。【了解】激素替代治疗的进展。围绝经期常见疾病的防治的新进展。 第七节 计划生育【掌握】生殖健康的概念。常用节育与绝育方法,避孕药,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紧急避孕的适应症及禁忌症。【熟悉】女性节育方法的副作用及并发症的诊断标准和防治原则。各种节育方法的咨询指导。避孕失败后补救措施。【了解】计划

41、生育保健工作的评价。我国计划生育的阶段。 我国计划生育的成就。国内外节育方法的新进展。 第八节 女工保健(部分内容可在“社区常见健康问题的诊断与处理”课程中讲授,不应重复讲授)【掌握】妇女常见病普查普治的内容及方法。月经异常(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经前期紧张综合症)预防与治疗。女性殖系统易感染因素和易扩散因素及其防御感染的机制,常见的外阴炎,阴道炎、子宫颈管炎、盆腔炎,沙眼衣原体感染等的流行病学、早期诊断、预防方法和治疗原则。【熟悉】 妇女疾病普查普治的随访。尿瘘、性传播疾病等的流行病学、早期诊断、预防方法和治疗原则。妇科常见肿瘤(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肿瘤、乳腺癌)的流行病学、早期

42、诊断、预防方法和治疗原则。【了解】妇女病普查普治的意义、方法和组织管理。第六章 社区儿童保健第一节 儿童保健的目标和任务【掌握】儿童保健系统管理,重点掌握新生儿访视及定期健康体检。【了解】儿童保健的目标和任务。第二节 小儿生长发育【掌握】小儿体格生长的各项指标,包括体重、身长、头围、胸围、上臂围的发育、测量方法及正常值;颅骨、脊柱、骨化中心的发育及影响因素;出牙时间顺序及影响因素。【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性及其影响因素;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语言的发育。【了解】小儿脂肪与肌肉组织的发育;生殖系统的发育、神经心理发育及心理活动的发展。第三节 小儿营养【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及哺乳要点;混合喂养及人工

43、喂养食品的选择,牛、羊乳的使用方法及奶量计算;辅助食品添加目的、原则及具体的步骤和方法;儿童膳食安排及膳食评价。【熟悉】小儿各年龄阶段对热能、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及膳食纤维等营养素的需要量;母乳及牛、羊乳的特点。【了解】小儿能量代谢特点;幼儿进食特点及膳食调查。第四节 婴幼儿教育【掌握】婴幼儿早期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包括促进智力的发展,促进动作和语言的发展,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熟悉】小儿心理发育的评价方法,各年龄期儿童心理保健。【了解】小儿各年龄阶段心理发育的特点。第五节 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掌握】我国现行的儿童免疫程序,免疫制剂与接种方法;计划免疫管理:包括预防接种的实施和计划免疫的评价指标。

44、【熟悉】免疫程序的主要内容;预防接种反应及其处理。【了解】小儿免疫特点第六节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掌握】新生儿期保健管理,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的保健管理,学龄儿童的保健管理;体弱儿的管理。【熟悉】儿童各年龄期健康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了解】儿童各期的解剖生理特点。第七节 小儿“四病”防治【掌握】小儿急性呼吸道感染(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小儿腹泻、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四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和预防。【熟悉】小儿“四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了解】小儿“四病”防治的重要性。第七章 社区老年保健 【熟悉】老年人的解剖、生理功能和心理特点,衰老和影响寿命的因素;老

45、年病的临床特点,老年常见疾病的预防和康复(老年脑血管病、老年颈椎病、骨性关节炎等疾病)【了解】老年人的家庭护理三、教学时间分配表 章 节 内 容 课时分配理论学时实践学时合计学时第一章绪论 2 2第二章以社区为范围的保健 第三章以家庭为范围的保健 第四章社区自我保健 2 2第五章社区妇女保健共:16共:18第一节 妇保工作的重要性 0.5 0.5第二节 青春期保健 2 2第三节 围婚期保健 0.5 0.5第四节 围产期保健 6 2 8第五节 哺乳期保健 0.5 0.5第六节 围绝经期保健 1.5 1.5第七节 计划生育 2 2第八节 女工保健 3 3第六章社区儿童保健 共 14 共:16第一节

46、 儿童保健的目标和任务 0.5 0.5第二节 小儿生长发育 2 1 3第三节 小儿营养 2.5 1 3.5第四节 婴幼儿教育 1 1第五节 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2 2第六节 各年龄期儿童保健 3 3第七节 小儿“四病”防治 3 3第七章社区老年保健 2 2 课时总计 36 4 40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启发式、参与式或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及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理论联系实际,不但使学员能掌握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注意培养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五、考核方式理论闭卷考试,实践操作参加技能操作考核。六、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

47、汤仕忠主编:社区保健,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1.金宏义 :重点人群保健,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2.顾美皎 :妇女保健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3.华嘉增 :妇女保健学新编,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4.王令仪:儿童保健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年江苏省全科医生岗位培训课程教学大纲之七社区康复 一、前言 康复医学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医学专科,社区康复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社区内采取功能评定、康复治疗等措施促使伤病者及发育缺陷者尽量恢复身心功能,重获生活自理能力及工作能力,参加社会生活。为适应国家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社区医护人员均应掌握社区康复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便更全面有效地保障人民的健康,为此特在全科医学岗位开设社区康复培训课。 社区康复培训课程共计30课时,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全科医生了解社区康复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为在未来的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中开展康复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要求全科医生初步掌握康复医学常用的功能评定及治疗,并了解其适应症及作用原理,能实际运用于未来的社区康复工作,指导患者进行康复治疗。 二 学时分配 内 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