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测试卷(共24页)

上传人:wz****p 文档编号:46612957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4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1-201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测试卷(共2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1-201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测试卷(共2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1-201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测试卷(共2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测试卷(共2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测试卷(共24页)(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测试 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测试一、选一选(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2001湖州)化简的结果为()Ax+yBxyCyxDxy2(2004淄博)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A1=3B2=3C4=5D2+4=180°3已知五个数:1,3,2,4,5,那么它们的()A方差为4B方差为10C中位数为2D平均数为34一次函数y=x+3的图象如图所示,当3y3时,x的取值范围是()Ax4B0x2C0x4D2x45已知点P(a,b)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的点,则化简|a

2、b|+|ba|的结果是()A2a+2bB2aC2a2bD06如图,ABC中,AB=AC,A=36°,BD平分ABC,且DEBC那么与ABC相似的是()ADBEBADECABDDBDC和ADE7(2000安徽)已知正方形ABCD,E是CD的中点,P是BC边上的一点,下列条件中不能推出ABP与ECP相似的是()AAPB=EPCBAPE=90°CP是BC的中点DBP:BC=2:38如图(一),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ab),把余下的部分剪成一个矩形(如图(二),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Aa2b2=(a+b)(a

3、b)B(a+b)2=a2+2ab+b2C(ab)2=a22ab+b2D(a+2b)(ab)=a2+ab2b29已知ABC,点D是AC边上黄金分割点(ADDC),若AC=2,则AD等于()ABCD10若0,则=()ABCD无法确定11已知:如图,ABC中,AE=CE,BC=CD,那么EF:ED的值是()A2:3B1:3C1:2D3:412如图,在同一坐标系中,直线l1:y=2x3和直线l2:y=3x+2的图象大致可能是()ABCD13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之比为1:3,则它们周长之比为()A1:3B1:9C1:D2:314当1x3时,化简的结果是()A42xB2C2x4D415(2002咸宁)如图

4、,RtABC中,ACB=90°,CDAB于点D,BC=3,AC=4,设BCD=,则tan的值为()ABCD二、填一填(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6(2000山东)若ab0,把1,1a,1b这三个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_17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cm和12cm,则斜边长为_18已知=_19计算:=_20O是ABC内任意一点,D、E、F分别为AO、BO、CO上的点,且 AD=AO,BE=BO,CF=CO,则ABC与DEF是位似三角形,此时两三角形的位似中心是_,位似比是_21己知函数,则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22若点p(a1,5)与点Q(2,b3)关于

5、x轴对称,则a=_,b=_23直线y=4x+b经过点(2,1),则b=_24ABC的三边长分别是2、3、4,则另一个与它相似的三角形的最长边为10,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_,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_25掷两枚普通的正六面体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是_26己知RtABC与RtDEF,C=90°,F=90°,A=67°,D=23° 则ABC与DEF_ (填“相似”或“不相似”)27计算:=_28数据1、2、3、4、5、6、7、8、9,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_,方差为_29分解因式:xn+12xn+xn1=_30计算=_三、解答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共60分)3

6、1计算:32计算:33已知3m=n,求的值34如图,已知:ACDE,DCEF,CD平分BCA求证:EF平分BED(证明注明理由)35解分式方程:36先化简,再求值:,其中37已知A、B是直线y=2x2与x轴、y轴的交点,C在A正右边,D在B正上方,CA=2,DB=3,求C、D所在直线解析式38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中线,过点D垂直于AB的直线交BC于E,交AC延长线于F求证:(1)ADFEDB;(2)CD2=DEDF39毕节市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A类是固定用户:先缴50元基础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再付话费0.4元;B类是“神州行”用户:使用者不缴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会话费

7、0.6元(这里均指市内通话)如果一个月内通话时间为x分钟,分别设A类和B类两种通讯方式的费用为y1元和y2元,(1)分别写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用户选择A类不吃亏?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用户选择B类不吃亏?(3)若某人预计使用话费150元,他应选择哪种方式合算?40(2006贵港)如图,已知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x+8,且l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动点Q从B点开始在线段BA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移动,同时动点P从A点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移动,设点Q,P移动的时间为t秒(1)点A的坐标为_,点B的坐标为_;(2)

8、当t=_时,APQ与AOB相似;(3)(2)中当APQ与AOB相似时,线段PQ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_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测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一选(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2001湖州)化简的结果为()Ax+yBxyCyxDxy考点:约分。分析: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分子分解因式再与分母约分即可解答:解: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可知=x+y故选A点评:化简分式一定要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无论是把分式的分子和分母扩大还是缩小相同的倍数,分式的值不变2(2004淄博)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A1=3B2=3C4=5D2+4=180

9、76;考点:平行线的判定。分析: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或互补关系的两角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解答:解:1与3是l1与l2形成的内错角,所以能判断直线l1l2;4与5是l1与l2形成的同位角,所以能判断直线l1l2;2与4是l1与l2形成的同旁内角,所以能判断直线l1l2;2与3不是l1与l2形成的角,故不能判断直线l1l2故选B点评: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不能遇到相等或互补关系的角就误认为具有平行关系,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3已知

10、五个数:1,3,2,4,5,那么它们的()A方差为4B方差为10C中位数为2D平均数为3考点:方差;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专题:计算题;分类讨论。分析:计算出五个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方差后判断各个选项即可解答解答:解:五个数1,3,2,4,5的平均数是 (2+3+1+5+4)=3,所以D是对的;依据方差的计算公式可得这五个数的方差是S2=(23)2+(33)2+(13)2+(53)2+(43)2=2,所以A、B都是错误的;中位数为3,所以C是错误的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平均数和方差的定义一些同学对方差的公式记不准确或计算粗心而出现错误4一次函数y=x+3的图象如图所示,当3y3时,x的取

11、值范围是()Ax4B0x2C0x4D2x4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分析:由函数的图象直接解答即可解答:解:由函数的图象可知,当y=3时,x=0;当y=3时,x=4,故x的取值范围是0x4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图象求解的能力5已知点P(a,b)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的点,则化简|ab|+|ba|的结果是()A2a+2bB2aC2a2bD0考点:点的坐标。分析:根据平面内各象限点的坐标特点及绝对值的性质解答解答:解:点P(a,b)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二象限的点,a0,b0,|ab|+|ba|=a+b+ba=2a+2b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记住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各个象限内点的符号以及绝对值

12、的意义6如图,ABC中,AB=AC,A=36°,BD平分ABC,且DEBC那么与ABC相似的是()ADBEBADECABDDBDC和ADE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两个角相等三角形互为相似三角形解答:解:(1)AB=AC,A=36°,BD平分ABC,DBC=36°,C=C,A=DBC,BDCABC(2)DEBC,ADEAB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熟记这些判定定理然后求解7(2000安徽)已知正方形ABCD,E是CD的中点,P是BC边上的一点,下列条件中不能推出ABP与ECP相似的是()AAPB=EPCBAPE=90°CP是BC的中

13、点DBP:BC=2:3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正方形的性质。分析:利用两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做题即可解答:解:利用三角形相似的判定方法逐一进行判断A、B可用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D可用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进行判断只有C中P是BC的中点不可推断故选C点评: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3)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4)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8如图(一),在边长为a的正方形中,挖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

14、形(ab),把余下的部分剪成一个矩形(如图(二),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验证了一个等式,则这个等式是()Aa2b2=(a+b)(ab)B(a+b)2=a2+2ab+b2C(ab)2=a22ab+b2D(a+2b)(ab)=a2+ab2b2考点: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专题:应用题。分析:左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a2b2,右图中矩形面积=(a+b)(ab),根据二者相等,即可解答解答:解:由题可得:a2b2=(ab)(a+b)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即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就叫做平方差公式9已知ABC,点D是AC边上黄金分割点(AD

15、DC),若AC=2,则AD等于()ABCD考点:黄金分割。专题:应用题。分析: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使其中较长的线段为全线段与较短线段的比例中项,这样的线段分割叫做黄金分割,他们的比值( )叫做黄金比解答:解:根据黄金分割点的概念得:AD=AC=cm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黄金分割点的概念,熟悉黄金比的值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难度适中10若0,则=()ABCD无法确定考点:比例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设比值为k,然后用k表示出a、b、c,再代入算式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设=k,则a=2k,b=3k,c=4k,=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利用设“k”法表示出a、b、c是解题的关键,

16、设“k”法是中学阶段常用的方法之一,需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11已知:如图,ABC中,AE=CE,BC=CD,那么EF:ED的值是()A2:3B1:3C1:2D3:4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分析:过点C作CHAB,交DE于H先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证得AEFCEH,由此推知EF=EH;然后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与定理求得HD=HF=2EF;最后结合图形知DE=HE+HD=EF+2EF=3EF,即EF:ED=1:3解答:解:过点C作CHAB,交DE于HA=ECH(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在AEF和CEH中,AEFCEH(ASA)EF=EH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17、);CH为三角形BFD的中位线,H为DF的中点,HF=HD,HD=HF=2EF,DE=HE+HD=EF+2EF=3EF,EF:ED=1:3;故选B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解答该题时,通过作辅助线CH构建DFB的中位线和全等三角形AEF和CEH,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将EF与HD联系在一起,从而求得EF:ED的值12如图,在同一坐标系中,直线l1:y=2x3和直线l2:y=3x+2的图象大致可能是()ABCD考点:一次函数的图象。专题:推理填空题。分析:先根据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判断出y=2x3和y=3x+2的图象所经过的象限,再用排除法

18、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直线l1:y=2x3中,k=20,b=30,此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故可排除A、C;直线l2:y=3x+2中,k=3,b=20,此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故可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即一次函数y=kx+b(k0)中,(1)当k0,b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三、四象限;(2)当k0,b0时,函数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13两个相似多边形的面积之比为1:3,则它们周长之比为()A1:3B1:9C1:D2:3考点:相似多边形的性质。分析:由于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所以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就可求解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周

19、长之比为=1: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相似多边形对应边之比、周长之比等于相似比,而面积之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14当1x3时,化简的结果是()A42xB2C2x4D4考点: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知5a0,1a0,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a|进行计算解答:解:1x3,x30,1x0原式=|x3|+|1x|=3x+x1=2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解答此题,要弄清二次根式的性质:=|a|,熟练掌握绝对值的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2002咸宁)如图,RtABC中,ACB=90°,CDAB于点D,BC=3,AC=4,设BCD

20、=,则tan的值为()ABCD考点:解直角三角形。专题:计算题。分析:证明BCD=A=,在RtABC中求tan的值解答:解:ACB=90°,CDAB,BCD+B=90°,A+B=90°,BCD=A=tan=tanA=故选A点评:考查灵活进行等量转换的能力二、填一填(本题包括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16(2000山东)若ab0,把1,1a,1b这三个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11b1a考点:不等式的性质。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分析判断解答:解:若ab0,把1,1a,1b这三个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用“”连接起来:11b1a故填11b1a点评:主要是对不等式

21、的基本性质的应用17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5cm和12cm,则斜边长为13cm考点:勾股定理。分析:直接利用勾股定理求斜边长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斜边=13cm故答案为:13cm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本题比较简单,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求斜边18已知=考点:比例的性质。分析:由,根据比例的性质,即可求得=解答:解:,=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比例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比例的性质,注意解题需细心19计算:=102考点:算术平方根。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算术平方根的求法转化为×=6×17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6×17=1

22、02故答案为102点评:本题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求法,属于基础题,较简单20O是ABC内任意一点,D、E、F分别为AO、BO、CO上的点,且 AD=AO,BE=BO,CF=CO,则ABC与DEF是位似三角形,此时两三角形的位似中心是点O,位似比是考点:位似变换。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位似变换的性质,对应点连线的交点即为位似中心解答;根据两三角形的位似比等于对应边的比,求出AO与OD的比即可解答:解:根据图形可得,两三角形的位似中心是点O;AD=AO,OD=AOAD=AOAO=AO,AO:OD=AO:AO=,ABC与DEF的位似比是故答案为:点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位似变换,位似三角形的位似比

23、等于两位似三角形的对应边的比,需要注意求比值时对应边的顺序与两三角形的顺序必须保持一致,否则求出的位似比正好是正确答案的倒数21己知函数,则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x3考点: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可以求出x的范围解答:解:根据题意得:x30,解得:x3故答案为x3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问题,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22若点p(a1,5)与点Q(2,b3)关于x轴对称,则

24、a=3,b=2考点:关于x轴、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专题:计算题。分析:让两点的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到a,b的值解答:解:由题意得a1=2,b3=5,解得a=3,b=2故答案为3;2点评:考查了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的相关计算;用到的知识点为:两点关于x轴对称,横坐标相等,纵坐标互为相反数23直线y=4x+b经过点(2,1),则b=9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专题:待定系数法。分析:将点(2,1)代入直线方程,列出关于b的一元一次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得b值即可解答:解:直线y=4x+b经过点(2,1),点(2,1)满足直线方程y=4x+b,1=4×

25、2+b,解得,b=9故答案是:9点评: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此题根据函数图象经过点的含义解答:经过某点,则该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24ABC的三边长分别是2、3、4,则另一个与它相似的三角形的最长边为10,则此三角形的周长为22.5,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比为4:25考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求出ABC的周长,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列式求解即可;根据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进行计算即可求解解答:解:ABC的周长为:2+3+4=9,是另一与它相似的三角形的周长为x,则=,解得x=22.5;两三角形的相似比为4:10,即2:5,两个三角形的面积

26、比为:(2:5)2=4:25故答案为:22.5,4:2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的性质,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25掷两枚普通的正六面体骰子,所得点数之和为7的概率是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分析:列举出所有情况,看点数之和为7的情况数占所有情况数的多少即可解答:解:根据题意得:(1,6)(2,6)(3,6)(4,6)(5,6)(6,6)(1,5)(2,5)(3,5)(4,5)(5,5)(6,5)(1,4)(2,4)(3,4)(4,4)(5,4)(6,4)(1,3)(2,3)(3,3)(4,3)(5,3)(6,3)(1,2)(2,2)(3,2)(4,

27、2)(5,2)(6,2)(1,1)(2,1)(3,1)(4,1)(5,1)(6,1)共有36种情况,和为7的情况数有6种,所以概率为 =,抛掷正六面体骰子点数之和为6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概率的求法: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26己知RtABC与RtDEF,C=90°,F=90°,A=67°,D=23° 则ABC与DEF相似 (填“相似”或“不相似”)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分析:两个三角形中,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互为相似三角形解答:解:C=90°,A

28、=67°,B=90°67°=23°,C=F=90°,B=D=23°,ABCDEF故答案为:相似点评:本题考查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关键熟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27计算:=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最简二次根式。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得出155,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进行合并即可解答:解:原式=155=10故答案为:1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二次根式的性质,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最简二次根式等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能熟练地运用性质进行计算是解此题的关键28数据1、2、3、4、5、6、7、8、9,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

29、5,方差为考点:方差;算术平均数。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把这组数据的9个数字加起来求和,再除以9即可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然后再根据方差公式s2=(x1)2+(x2)2+(xn)2求解即可解答:解:(1+2+3+4+5+6+7+8+9)÷9=45÷9=5,S2=×(16+9+4+1+1+4+9+16)=×60=故答案为5、点评:本题考查了平均数和方差公式,解题时牢记公式是关键,此题比较简单,只要牢记公式即可正确求解29分解因式:xn+12xn+xn1=xn1(x1)2考点: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的综合运用。分析:先提取公因式xn1,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二次

30、因式分解即可解答:解:xn+12xn+xn1=xn1(x22x+1)=xn1(x1)2故答案为:xn1(x1)2点评:本题考查了提公因式法与公式法分解因式,注意提取公因式后还能继续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二次因式分解,字母指数容易出错,计算时需要仔细小心30计算=2x+8考点:分式的混合运算。专题:计算题。分析:运算顺序:先算小括号里,再算乘法,约分化为最简解答:解:=2x+8故答案为2x+8点评:分式的四则运算是整式四则运算的进一步发展,在计算时,首先要弄清楚运算顺序,先去括号,再进行分式的乘除,加减三、解答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共60分)31计算: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分析:把二次根式化为

31、最简二次根式,把同类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即可解答:解:原式=32+3=+3点评:此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再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时,只有同类二次根式的能相互加减32计算: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分析: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即可解答:解:原式=a+2a=(3a1)点评:此题比较简单,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进行二次根式的加减时,只有同类二次根式才能相互加减33已知3m=n,求的值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分析:直接把已知条件n=3m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3m=n,n=3m,=+=点评: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本题将已知条件直接代入,比先将所求代数式通分化简,然后代入更简便3

32、4如图,已知:ACDE,DCEF,CD平分BCA求证:EF平分BED(证明注明理由)考点: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专题:证明题。分析:要证明EF平分BED,即证4=5,由平行线的性质,4=3=1,5=2,只需证明1=2,而这是已知条件,故问题得证解答:证明:ACDE(已知),BCA=BE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即1+2=4+5,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DCEF(已知),3=4(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等量代换),2=5(等式性质);CD平分BCA(已知),1=2(角平分线的定义),4=5(等量代换),EF平分BED(角平分线的定义)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

33、及平行线的性质35解分式方程:考点:解分式方程。专题:计算题。分析:把分式方程的右边的分母提取1,并分解因式,找出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为(x+2)(x2),然后在分式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x+2)(x2),把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求出整式方程的解,最后把求出的x的值代入最简公分母中进行检验,发现最简公分母不为0,故求出的整式方程的解即为原分式方程的解解答:解:,方程变形为:,方程两边同时乘以(x+2)(x2)得:x(x+2)(x24)=2,x2+2xx2+4=2,2x=6,解得:x=3,把x=3代入最简公分母(x+2)(x2)得:(3+2)(32)=50,x=3是原分式方程的解点评:此题考查了分式

34、方程的解法,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路是转换,即把分式方程转换为整式方程,利用整式方程的解法来求解,而转换的关键是找出各分母的最简公分母,利用去分母的方法转“分”为“整”,最后求出方程的解后,必须检验求出的x是否满足分式方程,其方法是把求出的x的值代入最简公分母中进行计算,看其值是否为0,若为0,求出的x为分式方程的增根,若不为0,求出的x的值即为分式方程的解36先化简,再求值:,其中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专题:计算题。分析:将分子、分母因式分解,通分化简,再代值计算解答:解:=,=,=,当x=时,原式=4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关键是根据运算顺序,先化简,再通分,最后代值计算37已知A、B是

35、直线y=2x2与x轴、y轴的交点,C在A正右边,D在B正上方,CA=2,DB=3,求C、D所在直线解析式考点: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分析:根据A、B是直线y=2x2与x轴、y轴的交点,首先求出A,B两点坐标,再利用CA=2,DB=3,得出C,D两点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即可解答:解:A、B是直线y=2x2与x轴、y轴的交点,x=0,y=2,B点坐标为:(0,2),y=0,x=1,A点坐标为:(1,0),C在A正右边,CA=2,点坐标为:(3,0),D在B正上方,DB=3,D点坐标为:(0,1),将C,D代入解析式y=kx+b,解得:,C、D所在直线解析式为:y=x+1点评:

36、此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以及由解析式求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难度不大,得出C,D两点坐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8如图,CD是RtABC斜边AB上的中线,过点D垂直于AB的直线交BC于E,交AC延长线于F求证:(1)ADFEDB;(2)CD2=DEDF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专题:证明题。分析:(1)根据题意可得B+A=90°,A+F=90°,则B=F,从而得出ADFEDB;(2)由(1)得B=F,再CD是RtABC斜边AB上的中线,得出CD=DB,根据等边对等角得DCE=F,则可证明CDEFDC,从而得出=,化为乘积式即可CD2=DFDE解答:证明:(1)在R

37、tABC中,B+A=90°DFABBDE=ADF=90°A+F=90°,B=F,ADFEDB;(2)由(1)可知ADFEDBB=F,CD是RtABC斜边AB上的中线CD=AD=DB,DCE=B,DCE=F,CDEFDC,=,CD2=DFDE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39毕节市移动通讯公司开设了两种通讯业务,A类是固定用户:先缴50元基础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再付话费0.4元;B类是“神州行”用户:使用者不缴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会话费0.6元(这里均指市内通话)如果一个月内通话时间为x分钟,分别设A类和B类两种通讯

38、方式的费用为y1元和y2元,(1)分别写出y1、y2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用户选择A类不吃亏?一个月内通话多少分钟,用户选择B类不吃亏?(3)若某人预计使用话费150元,他应选择哪种方式合算?考点:一次函数的应用。分析:(1)根据:固定使用者先缴50元月基础费,然后每通话1分钟,再付电话费0.4元;“神州行”不缴月基础费,每通话1分钟,付话费0.6元,可将通讯费用和通话时间的函数关系式求出;(2)根据话费,可将两种通讯业务的通话时间求出,然后进行比较,时间较长的通讯方式较为合算,(3)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预计使用话费150元,应选择哪种方式合算解答:解:(1)y1、y2与

39、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分别为:y1=0.4x+50,y2=0.6x(2)x250分钟,用户选择A类不吃亏当一个月内通话x250分钟,用户选择B类不吃亏(3)如图可知若某人预计使用话费150元,故他应选择A、B两种方式都同样合算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此题首先要正确理解题意,然后利用已知条件求出通讯费用和通话时间之间的函数关系式40(2006贵港)如图,已知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为y=x+8,且l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动点Q从B点开始在线段BA上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A移动,同时动点P从A点开始在线段AO上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点O移动,设点Q,P移动的时间为t秒(1)点A

40、的坐标为(6,0),点B的坐标为(0,8);(2)当t=或时,APQ与AOB相似;(3)(2)中当APQ与AOB相似时,线段PQ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考点:一次函数综合题。专题:压轴题。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即与x轴的交点y=0,与y轴的交点x=0,求出AB两点的坐标;(2)当移动的时间为t时,根据APQAOB,利用三角形的相似比求出t的值;(3)当t=秒时,PQOB,PQOA,PA=,即可求出P(,0),进而求出线段PQ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当t=时PA=,BQ=,OP=,有P(,0),设Q点的坐标为(x,y),同上可求出Q的坐标,设PQ的表达式为y=kx+b,把P,Q

41、两点的坐标分别为代入即可求出PQ的表达式解答:解:(1)由y=x+8,令x=0,得y=8;令y=0,得x=6A,B的坐标分别是(6,0),(0,8);(2)由BO=8,AO=6,得AB=10当移动的时间为t时,AP=t,AQ=102tQAP=BAO,当=时,APQAOB,=,t=(秒)QAP=BAO,当=时,APQAOB,=,t=(秒),t=秒或秒,经检验,它们都符合题意,此时AQP与AOB相似;(3)当t=秒时,PQOB,PQOA,PA=,OP=,P(,0),线段PQ所在直线的函数表达式为x=,当t=时PA=,BQ=,OP=,P(,0),设Q点的坐标为(x,y),则有=,=,x=,当x=时,

42、y=×+8=,Q的坐标为,设PQ的表达式为y=kx+b,则,PQ的表达式为y=x点评:此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与三角形相结合,根据三角形相似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一定的难度是中学阶段的难点参与本试卷答题和审题的老师有:lk;zhqd;CJX;zhjh;lanyan;HLing;zhangCF;nhx600;星期八;bjf;lbz;gbl210;leikun;ln_86;sks;sjzx;lanchong;dbz1018;wdxwwzy;fuaisu;zjx111;lf2-9;bjy;zhehe;智波;ZJX;冯延鹏;zcx。(排名不分先后)菁优网2012年5月2日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