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6609235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22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地理学期末复习重点(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章城市的概念: 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地理学的任务、研究对象、研究重心城市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城市这一复杂的动态大系统。城市地理学主要研究在不同地理环境下城市形成、发展、组合分布和空间结构变化规律。它既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又是城市科学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来讲,城市地理学最重要的任务是揭示和预测世界各国、各地区城市现象发展变化的规律性。我国城市地理学的迫切任务,就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解决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制定科学的城市政策提供参考。 城市地理学的研究核心是从区域和城市两种地域系统中考察城市空间组织,即

2、区域的城市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城市地理学学科性质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范畴内的三级学科,属于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城市地理学是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地理学科,是一门特殊的社会科学。城市地理学的特殊研究内容以及研究中所采用的方法使其具有独持的一面。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关系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是具有渗透关系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两门学科在学科性质和研究方向上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城市地理学是一门地理科学,是研究城市地域状态和分布规律的一门地理科学。而城市规划学是为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设计蓝图的一门技术科学。 两者都以城市为研究对象,但是侧重点和研究方向根本不同。城市地理学不仅研究单个城市的形成

3、发展,还要研究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体系产生、发展、演变的规律,理论性较强。城市规划学则从事单个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和设计,注重为具体城市寻找合理实用的功能分区和景观布局等,工程性较强。 城市地理学与城市规划学的相互联系也是十分密切的。城市地理学需要从城市规划学的进展中汲取营养,去探讨更全面的城市地域运动规律。而城市规划学则需要以城市地理学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设计理论,并具体运用到规划实践中去。但是,两者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指导与应用关系。第二章居民点:是人们为了共同的生活与生产而聚集的定居场所,它是人类社会空间结构的一种基本形式。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

4、业构成上不同于乡村;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城镇具有上下水、街道、影剧院、博物馆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职能上区别于乡村。还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人口素质等许多方面寻找城乡间的差异。城市地域概念/行政地域/实体地域/功能地域行政地域: 按一定的标准或程序在行政上分别设置市、镇和乡、村等建制,并确定它们的行政管理边界。实体地域:城市化地区/都市区(MA)/大都市带/都市连绵区/城市群城市化地区:美国为了确定城市的

5、实体界线以便较好地区分较大城市附近的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目的而提出来的一种城市地域概念,大体相当于我们常用的城市建成区的概念。都市区(MA):是一个大的人口核心以及与这个核心具有高度的社会经济一体化倾向的邻接社区的组合,一般以县作为基本单元。大都市带:由连成一体的许多都市区组成,它们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活动上存在着密切的交互作用的巨大的城市地域复合体。都市连绵区:以都市区为基本组成单元,以若干大城市为核心并与周边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走廊分布的巨型城乡一体化地区。城市群:指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

6、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特大或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第三章如何认识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形成的根本动力是三次社会劳动大分工。一原始畜牧业、原始农业的发展村庄的出现 100多万年前,地球上就有了人类。最初,因谋生不易而过着成群结队的、漂泊不定的生活。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谋取生活资料的方式有了很大进步。首先,打猎的发展导致了原始畜牧业的产生。其次,在采集野生果实和植物根的基础上,慢慢开始种植植物,原始农业随之出现。后来,人们利用驯养了的

7、牲畜来耕田和金属工具的开始使用,农业生产率有较大提高,农业和畜牧业有了较巩固的基础,人类定居下来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愈来愈迫切,愈来愈明显。许多萌芽状态的村落逐渐发展成为定型的乡村。并且,随着农牧业的发展,陆续涌现许多新的村庄。二、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市集的出现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继续提高,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分离开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畜牧业和农业的发展,各自都有若干产品剩余,因此,就为游牧部落和农业部落间开始进行商品交换提供了足够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交换从偶然性逐渐变为经常性了。交换一具有经常性,就必然出现固定交换的场所。这些场所逐步演变为市集。三、第二次、三次社会大分工城市

8、的出现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原为农人和牧人的副业织布业、金属加工业、陶器制造业等手工业,逐步完善起来,成为许多人的独立职业。手工业又与农业分离开来,形成第二次大分工。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结果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扩大了交换范围。手工业品需要在一些交通方便与利于交换的地点聚集,以便与农牧产品交换,集市开始出现。交换的扩大引起了商品生产的发展,交换日益繁荣和扩大,一个不从事生产而只从事产品交换的商人阶级出现了,这就是第三次大分工。伴随着第二次、第三次社会大分工,逐渐形成了许多手工业和商业的集中地,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开始出现。 人类社会的三次大分工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 私有制和社会阶级矛盾是城市产生

9、的社会基础 适宜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城市产生的自然条件 综上所述,城市的起源由三个因素构成,它们相辅相承,缺一不可。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如何影响城市产生与发展自然地理条件如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发展。大城市对自然条件的依存关系比小城镇要紧密得多,因此大城市地域分布上的规律性更典型。区域自然地理条件的内容1、大多数城市的分布,既要求气温适中,又要求有适度的降水。 2、区域地形条件与城市分布也有密切关系。区域经济地理条件的内容 矿产资源、淡水资源、水热资源、动植物资源的丰饶度及其组合,基础设施的状况,区域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经济发展的历史

10、传统,现状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结构特征,未来的开发潜力等都可以影响区域的城市发展。城市与区域经济地理条件间的关系(1)城市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2)城市和区域之间的双向联系非常频繁。城市要从区域获取发展所需要的食物、原料、燃料和劳动力,又要为区域提供产品和各种服务;区域能够向城市提供多少食物、原料、燃料、劳动力,区域又能够吸收多少城市的产品和服务,城市与外界区域目标有什么样的交流手段,就成了城市发展的基础。(3)城市是区域的缩影,区域的中心和焦点。区域整个历史的特殊状态,规定了每个城市的特点。城市地理位置:是城市及其外部的自然、经济、政治等客观事物在空间上的结合。城市地理位置的类型1

11、、大、中、小位置大位置是城市对较大范围的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小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小位置是城市对其所在城址及附近事物的相对关系,是从大比例尺地图上进行分析的。有时可以从大小位置之间分出一种中位置。2中心、重心位置和邻接、门户位置中心位置: 城市位于某一区域的中央,城市与其以外各个方向的联系距离都比较近。中心位置既便于四面八方的交通线向中心会聚,也有利于从中心向外开辟新的交通线,因而促使城市的发展。重心位置:如西安、杭州、南昌、乌鲁木齐等省会城市均不在各省的中心位置,却都接近于省域的重心位置。邻接位置城市区位追求邻接于决定其发展的区域,不必要或不可能在本区域的中央。渔港要求邻近渔场,如舟山的

12、沈家门,广西的北海;矿业城市要求邻接矿区,如煤城淮北、鸡西;耗能工业要求接近廉价电源地等。 门户位置:一种特殊的邻接位置可叫门户位置或出入口位置。当一个地理区的对外联系集中在某一方向上时,这个区域的中心城市常常不在本区中央,而明显偏于主要联系方向一端。河口港是最典型的门户位置。位于闽江口的福州就是在能控制福建省整个闽江流域商品集散的地理基础上发展成省会城市的。 3、城市沿交通线成长的区位类型(1)沿河城市(六种类型):航运端点、梯级中转点、河流交汇点、河曲位置、过河点位置(渡口)、河口。(2)沿海城市(四种类型):位于海湾(如青岛、大连);岛屿(如香港、厦门);陆连岛(如澳门);陆岬(如开普敦

13、、直布罗陀)等其它位置类型。(3)铁路枢纽城市:(4)多种交通交汇城市:铁路、公路、内河、海运、空运等多种交通方式之间在一个城市的组合状况和联运条件,又构成城市间交通地理位置的复杂差异。从城市产生和发展的观点出发,将城市分成哪三种类型,分析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1)为满足广大农村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而形成的中心地城市,如大多数集镇、城镇、县城等 ; 中心地型城镇 (2)为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而形成的、以交通运输为主要职能的城市,如港口城市、铁路枢纽、公路中心等; 交通型城镇 (3)为满足某种专门需要,在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作用下而形成的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如工业城市、风景旅游城

14、市、大学城等。 专门化城镇一、商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 人类社会的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城市产生的经济基础城市作为手工业、商业集中地而出现。具体产生过程: 早期自给自足的农业社会里,每个家庭依靠土地得到自己的衣、食、住,与邻居很少交易;潜在着少数农家逐步成为寄生统治阶级;寄生统治阶级还需要别人提供非农业性服务;非农业服务人员需要聚居在统治阶级居住地的附近;随着社会发展,各方面需要增加,需要又依赖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不仅需要行政管理、军队,还需要制造工具的手工业者,开采矿产和其它原材料的人,需要发展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人员。永远不满足的需要,永远不停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使城市形成和发展。商

15、品农业与中心地型城镇的发展概括为(1)形成动因:商品农业(2)功能:满足农村的物资集散和综合服务的需要(3)特点:职能综合,发展稳定,等级鲜明(4)类别:集镇、城镇、县城二、转运功能、区际贸易与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小城市,其形成和发展取决于天赋的和人为的交通地理位置。古代的驿站是这类小城市的雏形。近代,随着经济发展,地域劳动分工的加深,区际空间联系的加强,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和普遍采用,以转运功能和区际贸易为基础,促进了这类城市的大量产生和不断发展。以交通运输职能为主的城市的发展概括为(1)形成动因:交通地理位置(2)功能:满足区际贸易和交通转运的需要(3)类别:铁路沿线

16、、铁路枢纽、渡口、河海港、边境和特区、综合运输枢纽城市(4)特点:职能较单一,发展起伏较大三、规模经济、集聚经济与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以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其产生和发展强烈地依赖于某种天赋的资源和人类某种特殊的需要。以某种专门职能为主的城市的发展概括为:(1)形成动因:天赋的资源和人类特殊需要(2)功能:满足某种专门需要,集聚经济,规模经济(3)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广,联系内容单一,发展历史短但速度快,发展起伏大(4)类别:矿业、工矿、工业、风景旅游、科学文化城等。规模经济、集聚经济的概念,专门化职能为主的城市发展特点规模经济:是指某一生产企业,只有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后,才有可能生产

17、收入大于生产成本,逐步达到经济合理的原则,但当生产规模超过某一最高限度后,生产成本又可能上升,以至超过生产收入,达到无利润可得,并要亏本的地步。集聚经济: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后产生的经济效果和向心力,促使城市发展;当集中程度超过某一限度后,再集聚会带来不经济,产生离心力,需抑制或减小城市规模。特点:职能较单一,对外联系范围广,但联系内容较单一,发展历史一般较短,发展速度较快,并可能有较大的起伏性。第四章1 新型城市化的概念、内涵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18、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1)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3) 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4) 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5) 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6) 城镇化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3城市化概念:普遍的认为,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即为城市化4城市化和城市化城市化:包括人口和非农业活动在规模不同的城市环境中的地域集中过程、非城市型景观转化为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过程;城市化:

19、包括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的地域扩散过程。城市化 I是可见的物化了的或实体性的过程,城市化则是抽象的、精神上的过程。5城市化的地域空间过程:正统的城市化类型,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1、正统的城市化类型既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又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它们之间协调发展。2、假城市化、过度城市化只有人口和非农业活动的地域集中,城市型景观的地域推进,而没有或很少有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也就是说,可能在城市中居住着大批没有城市化的人,这种情况被称之为假城市化(Pseudo-Urbanisation),如南亚、非洲一些国家。另外如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全国人口主要集中

20、在城市,城市化水平很高,甚至超过一些发达国家水平,但是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居民的失业率很高,大量人口生活在贫民区,与南亚、非洲等一些国家的城市类似,这种情况被称为过度城市化(Hyper Urbanization,或 Over-Urbanization)。 6 何为我国乡村城镇化?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乡村城镇化”在我国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转向非农业活动。这些人由于职业变化,经济来源改变,加强了与现有城市的联系,接受了城市文化的地域扩散。因而,他们的生活方式已开始向城市型转化,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逐渐向广阔乡村中的小城镇集聚,加速农村原有小城镇发展,形成许多新的小城镇,这种

21、现象可称之为乡村城镇化(Rural Urbanization)。要真正实现乡村城镇化,除必须改变劳动方式、经济来源外,还必须使居民达到一定的教育水准,享受城市型公共设施(交通、供水、供电、排水等)和社会文化娱乐设施等。为了发挥这些设施和所有非农业活动的集聚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达到乡村城镇化的要求,这些非农业活动及其从业人员,应该在地域空间上实现相对集聚,形成和发展小城镇,提高城镇设施水平,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乡村城镇化,促进农村发展。 7城市兴起和成长的一般前提城市是人类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即农业和手工业分离后的产物,这就意味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前提,而这一前提又可分为两个方

22、面:1第一前提:剩余农产品的出现城市是非农业人口的集聚地,即从事第二、第三产业人口集中的地方。决定了城市不能生产农产品,城市人口所需的粮食必须由城市外部的农业提供。剩余的粮食生产能力就是城市生存的必要前提条件。2第二前提: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只提供粮食,不提供劳动人口,非农业部门就不能兴起;非农业部门不能形成,城市也就不能产生。随农业生产力提高而造成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是城市兴起和成长的第二前提。8 城市化的类型(1)、向心型城市化与离心型城市化(以大城市为中心来考察城市化现象)向心型城市化:城市中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及政府部门、企事业公司的总部、银行、报社等脑力劳动机关,都有不断向城市中心集聚的特性,

23、这就是向心型城市化,也称集中型城市化。离心型城市化与上述部门相反,有些城市设施和部门则自城市中心向外缘移动扩散,这被称之为离心型城市化,也称扩散型城市化。这些具有离心倾向的部门包括(2)外延型城市化与飞地型城市化外延型城市化如果城市的离心扩展,一直保持与建成区接壤,连续渐次地向外推进,这种扩展方式称之为外延型城市化。最为常见的一种城市化类型,在大中小各级城市的边缘地带都可以看到这种外延现象,在进行外延型城市化的边缘地带被称之为城乡结合部。飞地型城市化如果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空间上与建成区断开,职能上与中心城市保特联系的城市扩展方式,则称为飞地型城市化。飞地型城市化一般要在大城市的环境下才会出现

24、。因为大城市的人口、用地规模业已十分庞大,各类城市问题较多,如果继续采取外延型的发展方式,将使各种矛盾更为尖锐。在此情况下,通常采取跳出中心城市现有边界,到条件适宜的地理位置上去发展。用以分散中心城市的压力,有的则形成大城市郊区的卫星城镇。 选择理解 卫星城包含以下一些概念,下述有( )不正确。 A、是一定区域范围的中心城市,为其周围地区服务,并与某个大城市发生相互作用。 B、是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又从属于某个大城市。 C、是作为中心城市某一功能疏解的接受地。 D、是为了防止大城市规模过大和不断蔓延。答案:A解答: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

25、,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个大城市的派生产物;其概念强化了与中心城市的依赖关系,在其功能上强调中心城的疏解。(3)景观型城市化与职能型城市化景观型城市化:是传统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城市性用地逐渐覆盖地域空间的过程。因为这种城市化直接创造市区,所以也称直接城市化。职能型城市化:是当代出现的一种新的城市化表现形式,指的是现代城市功能在地域系列中发挥效用的过程。这种城市化表现了地域进化的潜在意识,不从外观上直接创造密集的市区景观,所以也称间接城市化。(4)积极型城市化和消极型城市化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了该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这就是城市化的表征性能。积极型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同步的城市化称之

26、为积极型城市化。消极型城市化:先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为消极型城市化,也称假城市化或过度城市化。(5)自上而下型城市化和自下而上型城市化自上而下型城市化:是指国家投资于城市经济部门,随着经济发展产生的劳动力需求而引起的城市化,具体地表现为原有城市发展和新兴工矿业城市产生两个方面。自下而上型城市化:是指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以乡镇企业为主体的非农业生产活动,首先实现农村人口职业转化,进而通过发展小城市(集)镇,实现人口居住地的空间转化。自下而上的城市化, 即指发生在农村地域, 由基层社区政府发动和农民自主推动的、以农村人口在农村内就地转移,建立小城镇为中心的城市化过程。9 城市化指标及测度方

27、法的主要指标法:人口比例指标,土地利用状况主要指标法:是选择对城市化表征意义最强的、又便于统计的个别指标,来描述城市化达到的水平。主要有两个:人口比例指标:人口指标(城镇人口、市镇人口、大城市人口、非农业人口) D=地区城镇人口/地区总人口(常住人口)D=地区非农业人口/地区总人口(常住人口) 人口比例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1) 城市定义的不同,将直接影响城市人口数量的统计,进而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和比较。2)城市人口的定义不同也将影响城市化水平的计算。 3)以城市人口比重衡量城市化水平只是测度了城市化的数量,不能反应城市化的质量。如非城市型景观向城市型景观的转化过程,更不能反映城市生活方式向

28、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4)城市化水平用城市人口比重表示,只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相对水平,不能反映城市化发展的总体规模。例如,我国虽然是一个城市化水平很低的国家,但城市总人口数却位于世界前列,城市化水平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要增加数百万城市人口。为了克服其局限性,国内外学者在分析城市化问题时,还辅以其它指标反映城市化的进程,如城市人口的增长动态,城市数量的增长情况,不同规模城市的数量及人口的增长动态等。 土地利用状况是从土地性质和地域范围上来说明城市化水平的一个指标。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最常用的城市化测度指标。因为人口比例指标比土地利用指标在表达城市成长状态方面更典型深刻,更便于统计。测

29、度方法主要是统计一定时间内非城市用地(如农业、草原、山地、森林、海滩等)转变为城市用地(如工厂、商业、住宅、文教等)的比率。这个指标因为统计困难,使用不广泛。随着今后航空遥感技术的提高和普及,这个测度指标将会显示出一些新的前景。 10 城市化的近域推进、郊区化城市化的近域推进:企业向城市集聚到一定程度,也会产生集聚不经济。集聚不经济主要来自于市中心更高的土地使用费、交通拥堵和环境品质下降,由此产生城市发展中的离心力,推动人口和经济要素向城市周边地域的扩散。这种现象被称为城市化的近域推进。郊区化:在城市化的近域推进过程中伴随中心城区人口的绝对下降和郊区人口的增长,则称为郊区化。11郊区城市化的主

30、要成因郊区化的概念二战后,若干发达国家从乡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逐渐退居次要地位,人口的主要流向是城市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一个全新的规模庞大的城乡人口流动的逆过程开始出现。这就是所谓城市郊区化。奥沙利文从制造业、人口、零售业、办公业四个方面阐述了郊区化的成因。认为郊区化使得城市从单中心向多核心演变,在郊区形成了许多次级就业、购物中心。(1)制造业郊区化,制造业是最早出现郊区化的部门。导致制造业郊区化的主要因素是汽车时代的到来。(2)人口郊区化人口郊区化首先同样和汽车的广泛使用有关,而制造业、零售业、办公业等各个行业中企业的郊迁进一步促使人口郊区化。(3) 零售业郊区化,零售业是为消费者

31、服务的行业,当人口向外迁移,势必使作为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的零售业随之外迁。(4) 办公业郊区化,办公事务所高度集中的中心商务区(CBD)能为不同机构从业人员的交流、聚会提供方便。第五章1 世界城市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自从地球上出现城市以来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世界城市的发展史按其发展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城市产生及早期发展阶段 中世纪阶段(即前工业化社会时期) 工业化时期 当代城市化(1950年以来)或称后工业化社会时期城市化2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三大特点(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2)、大都化趋势明显(3)、大都市带成为国家的核心区域 3工业社会时期的城市化三大特点A、工业化带动城

32、市化,是近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点;B、亚非广大国家也开始近代城市化的进程,一元的封建城市体系向封建城市与近代城市并存的二元结构转化;C、随着资本的扩张,世界政治经济体系开始建立起来,世界城市体系也逐步形成,成为近代世界城市化的第三个特点4我国近代二元职能结构的总特征5“过低城市化”及原因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逐渐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19821988年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递增率达10.9,其增长速度居世界前列。按一般规律,城市化速度应该有所提高。然而,同期全国非农业人口年递增率仅3.5,只是由于放宽了设市、镇的标准,才使城镇非农业人口年递增率达4.8,但仍远低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这种现象被称

33、之为“过低城市化”(Under-urbanization)。 “过低城市化”的出现,究其原因:本质上还是城乡二元结构所造成的。 a.长期实行严格的控制“农转非”政策和控制农村人口进城的政策; b.我们始终坚持“控制大城市规模”这一城市建设方针; c.农村劳动力的转化以就地为主。即“离土不离乡”,他们不包括在城镇非农业人口的统计中。造成统计上的城市化水平上升比较缓慢。第六章1城市经济活动类型划分与城市发展(1) 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与非基本部分(按其服务对象)2、基本/非基本比率(简称B/N)虽然基本部分是城市发展的主导力量,但不言而喻,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是相互依存的。城市的非基本部分应该和基本部

34、分保持必要的比例,当比例不协调时,就会使城市这架复杂的机器运转不正常。 三种表示 :产品销售量(外/内) 产品销售收入(外/内) 从业职工(外/内)某些学者按不同的B/N比率,将城市的经济职能分为四种类型:B/N3 属于基本活动,即主要对外服务。1B/N3 以基本活动为主,即以对外服务为主。0.33B/N1 以非基本活动为主,即以对内服务为主。B/N0.33 属于非基本活动,即主要对内服务。 3、基本部门和非基本部门现代城市的每一个经济部门都可能既为外地服务又同时为本地服务,不过二者的构成状况,即B/N可能很不相同。 把以基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的经济部门叫做基本部门,以非其本活动部分占明显优势

35、的经济部门叫非基本部门2城市经济基础理论及其对城市产生和发展的影响(举例说明)3城市发展的过程是基本和非基本两部分活动循环往复、不断集聚的过程(1)城市发展的内部动力主要来自输出活动即基本部分的发展。由于城市基本活动的建立和发展,从输出产品和劳务中获得的收入增加。(2)收入的一部分导致基本部分的职工对本地消费和服务需求的扩大,也就导致了本地区非基本部分就业岗位的增加和收入的增加。(3)收入的另一部分则用于本身的扩大再生产,继续为城市从外部获得更多的收入(4)基本和非基本活动每一次的增加都要引起当地人口的进一步增加,这样反过来又增加本地区的需求和本地区的人口4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 “乘数效应”城

36、市基本部分每一次的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最后在城市所产生的连锁反应的结果总是数倍于原来投资、收入和职工的增加。城市基本活动所引起的这样一种放大的机制被称作“乘数效应”。5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的概念城市职能(urban function)是城市科学里的专门术语,指某城市在国家或区域中所起的作用,承担的分工。城市性质: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指一个城市在全国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代表了城市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方向。6城市职能与城市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联系:联系在于城市性质是城市主要职能的概括,确定城市性质一定要进行城市职能分析。区别:城市性质并不等同于城市职能。1)城市职

37、能分析一般利用城市的现状资料,得到的是现状职能,城市性质一般是表示城市规划期内希望达到的目标或方向;2)城市职能可能有好几个,职能强度和影响的范围各不相同,而城市性质关注的是最主要、最本质的职能;3)城市职能是客观存在的,可能合理,也可能不合理,而城市性质是在认识客观存在的前提下,揉进了人的主观意念,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第七章 城市规模分布城市规模主要有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两种表达方法。城市首位率马克杰斐孙一、首位城市在规模上与第二位城市保持巨大差距,吸引了全国城市人口的很大部分,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明显优势的城市定义为首位城市(primate city)。二、首位度首位城市

38、的概念已经被普遍使用,一国最大城市与第二位城市人口的比值,即首位度。三、首位度指数:首位度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城市体系中的城市人口在最大城市的集中程度,这不免以偏概全。为了改进首位度2城市指数的简单化,又有人提出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 四、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把一个国家或区域中许多大小不等的城市,按规模大小分成等级,就有一种普遍存在的规律性现象,即城市规模越大的等级,城市的数量越少,而规模越小的城市等级,城市数量越多。把这种城市数量随着规模等级而变动的关系用图表示出来,形成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1)、我国城市规模分布属于相对均衡的分布类型。五、位序规模法则罗特卡模式的一般化

39、模式Pi=P1Ri-q =P1/Riq 当q大于1,说明规模分布比较集中,越大越集中,当q小于1,Pi较大,规模分布比较分散。越小越分散。当q等于1,捷夫模式。当q趋向零,表明所有城市规模相等当q趋向无穷大,表明只有一个城市分布分析结果进行y=a+bx形式的回归分析。a值的大小在坐标图上是回归线的截距,b值是回归线的斜率。|b|值接近1,说明规模分布接近捷夫的理想状态;|b|值大于1,说明规模分布比较集中,大城市很突出,而中小城市不够发育,首位度较高;|b|值小于1,说明城市人口比较分散,分布在各等级城市里,高位次城市规模不很突出,中小城市比较发育。当进行多年对比时:|b|变大,说明城市规模分

40、布趋于集中的力量大于分散的力量;|b|变小,则说明分散的力量大于集中的力量。六、关于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讨论:小城市重点论城乡一体化论大城市重点论 中等城市重点论大中小城市合理结构论1、小城镇重点论小城镇重点论特别强调中国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小城镇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过程中的蓄水池”,“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唯一道路”等观点,认为这正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 主要的理由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寻找依据,认为“缩小以至消灭城乡差别是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大工业在全国的尽可能平衡的分配,是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分裂的条件”。在他们看来,城市

41、,特别是大城市的发展与这一目标背道而驰,因此主张尽量发展小城镇,主张工农一体化,城乡融合。从社会制度的差异上寻找依据。不少人认为城市化,特别是大城市数目的急剧增加,规模不断膨胀是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恶果。现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口和工业都出现了向大城市以外地区疏散的现象,表现资本主义发展走了一条弯路,中国不能重蹈发展大城市的覆辙。有充分的国情基础。由于国家拿不出很多钱把农民安置到城市,城市本身有大量隐形失业,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有限,因此发展乡镇企业,复兴和发展小城镇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既是发展的需要,也是发展的必然。2、大城市重点论主要观点是:认为“大城市的超前发展是工业革命以后存在于世界

42、各国的普遍规律,即大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比城市人口增长快,比总人口增长更快”。“控制大城市发展是违背客观经济发展规律和城市发展规律的人为办法”,“大城市是国家的超级金库,是带动中小城市和乡镇快速高效发展的火车头”,“控制大城市人口的方针是脱离了财政经济利益的片面方针”。大城市在经济上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高于中小城市大城市不仅有经济规模效益的优势,而且也有社会规模效益、环境规模效益、建设规模效益方面的种种优势。而且把按城市规模等级分析得到的结论进行了推广,认为“城市规模越大,城市效益越高”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3、我国城市规模发展战略的选择:一、中国城市发展方针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

43、9531957):城市建设方针是“重点建设,稳步前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0年代后期,特别是进入60年代: “控制大城市规模和发展小城镇”。从50年代后期到1976年间:国务院强调要认真贯彻执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搞小城市的方针。1976年“四人帮被打倒以后:控制大城市规模,多搞小城镇1978年以后: 1980年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补充了对中等城市的对策,把“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作为国家的城市发展总方针。定义市区非农业人口超过50万的城市为大城市,2050万的为中等城市,不到20万的为小城市。随后,城市发展方针被纳入1990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中。明

44、确规定我国的城市发展方针“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第八章 城市空间分布体系一、空间相互作用地表上的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为了保障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城市之间、城市和区域之间总是不断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人员和信息的交换,我们把这些交换称之为空间相互作用(Spatial Interaction)二、空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条件:(1)互补性 即两地间的相互作用需要有这样一个前提条件,即它们之中的一个有某种东西提供,而另一个对此种东西恰有需求,这是才能实现两地间的作用过程。厄尔曼称这种关系为互补性。互补性侧重于两地间的贸易联系,互补性越大,两地间的流动量也越大。(2)中

45、介机会 当货物在A和B两地间输送时,A和B两地间介入了另一个能够提供或消费货物的C地,从而产生所谓中介机会(intervening opportunities),引起货物运输原定起止点的替换。(3)可运输性 距离,影响运输时间的长短和运费。距离越长,产生相互作用的阻力越大。如果两地间的距离过长,克服距离过长的成本超过了可接受的程度,那么,即使两地间存在着某种互补性,相互作用也不会发生。三、空间扩散及其所研究的重大贡献空间扩散(Spatial Diffusion)是和空间相互作用既有一定联系又有区别的一个概念。四、空间扩散的基本类型空间扩散有三种基本类型:即传染扩散、等级扩散和重新区位扩散。(1

46、)传染扩散现象从一个源生点向外作空间渐进的、连续的扩散过程,我们称之为传染扩散(Contagions Diffusion),这一扩散过程同传染病通过与病人的接触传播开来近似,故称之为传染扩散。由于距离的摩擦阻力效应,事物的扩散随着距离的增大逐渐被削弱。采取传染扩散的例子很多,如城市对周围农村的影响即为一例。又如城市化的近域推进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特征, 向外扩散过程中波状现象特别明显,形成城市地域的圈层结构。()等级扩散在现象的扩散中,地理距离并不总是起着非常强大的影响作用,社会等级、城市规模等级等有时也在起着十分明显的作用。例如,价格昂贵的耐用消费品的扩散就与收入等级有关, 而某些新思想、新技术

47、在城市中的传播亦往往跳跃紧邻的小城市,在距离较远但属同级规模的城市中首先被接受,然后向次一级的城市扩散。这种形式的扩散称之为等级扩散(hierarchical diffusion )。等级扩散的产生,在与某些新事物在最初被接受时具有较高的“门槛”,从而妨碍了他们迅速的扩散,只能采取逐级向下扩散的过程(图8-5)。一般地说,等级扩散只产生与人文现象扩散的场合,自然现象的扩散不采取这种方式。()重新区位扩散在传染扩散中,如果接收者的数量没有增加,仅仅发生了原接收者的空间位移,称之为重新区位扩散(relocation-type diffusion) 。典型的例子就是移民过程。五、空间扩散成功的因素:

48、布朗(L.A.Brown)认为,对成功的扩散来说有三个因素极为重要,即创新的源生地、仔细选定扩散的中心和制定一份周密细致的扩散战略。六、中心地理论克里斯塔勒在韦伯工业区位论和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启发下,把地理学的空间观点和经济学的价值观点结合起来,探索城市的数量、规模和分布的规律性。1、理论假设:、研究的区位是一块均质的平原,其上人口均匀分布,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方式完全一致。、有一个统一的交通系统,对同一等级规模的城市的便捷性相同;交通费用与距离成正比。、厂商和消费者都是经济人。即厂商为谋取最大利润,寻求占有尽可能大的市场;消费者尽可能减少交通费用,都自觉到最近的商服中心购买商品或取得服务。、平

49、原上货物可以完全自由地向各个方向流动,不受任何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限制。 这些条件概括起来就是均质平原和经济人两条。2、基本概念:中心地:可以表述为向居住在他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流和服务的地方。是城市、城镇中心货物与服务:分别指在中心地内生产的货物与提供的服务,亦可称为中心地职能(central place function)。理发、饮食、医疗中心性(度):可以理解为一个地点对他周围地区的相对意义的总和。简单他说,是中心地所起的中心职能作用的大小。服务范围:克里斯塔勘认为中心地提供的每一种货物和服务都有其可变的服务范围。范围的上限是消费者愿意去一个中心地得到货物或服务的最远距离,超过这一距离

50、他便可能去另一个较近的中心地。以最远距离r为半径,可得到一个圆形的互补区域,它表示中心地的最大腹地。服务范围的下限r是保持一项中心地职能经营所必需的腹地的最短距离。3、理论要点:(一)六边形市场区的形成1、在一个均质平原上,一方面不可能让所有的人都由一个中心地来提供商品和服务;另一方面,超额利润的存在,必然吸引其它中心地的厂商加入进来。那么,同时为了避免相互竞争所引起的销售额下降,第二个中心地必须与第一个中心地相隔一定距离,不能相距太近。第三个、第四个的同样的方式加入进来(图1、2)。 2、相切的圆形市场区,如果不重叠的话,圆与圆之间必然会出现空隙(图3),使居住在这些空隙里面居民得不到服务。

51、实际上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不可能长期存在下去。竞争的结果,使它们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缩短,以致各中心的销售范围都有一部分相互重叠(图4)。3、按照消费者最近供应地购物的假设,重叠区就被平分给两个相邻的中心地。其中位于平分线上的居民到两个相邻的中心地的距离是相等的,这条线称无差别线。4、重叠区被无差别线分割,圆形的市场区即被六边形的市场区所替代(图5),从而推导出正六边形市场区这一便于组织中心地与服务区相联系的最有效的全覆盖的理论模式。(二)供应多种商品和服务在现实世界中,只提供单一商品的中心地是很少的。事实上,任何一个中心地,为了取得聚集经济效应,总是在想方设法的生产多种商品,使其商品多元

52、化。由于商品的种类和档次不同,因而其形成的市场区(六边形区域)必然有所不同。高级货物与低级货物只是一种粗分,中间还存在着许多过渡类型,在每一大类里也可以进行细分。因此现实世界的商品的层次是非常多的,不同的商品都有各自合理的市场区,由此对应的中心地层次也是丰富多样的。总体上来说,高级货物只有分布地高级中心地才能控制较大的范围,获得合理的市场区域;而低级货物对应于低级中心地,也能获得其合理的市场区域。 (1)由于中心地的级别与数量之间存在着“金字塔”形相关关系,因此高级货物只能分布在有限的城市,而低级货物对应的城市数量很多。(2)高级中心地控制的范围广,而低能中心地控制的范围小,所以高级货物的市场

53、区覆盖了低级货物的市场区。4、中心地理论的三大原则模型:(1)市场最优原则 这一原则能够确保各级中心地对它所影响的范围提供最大方便的服务 。这种情况下, 中心地等级体系是由三个低级的地区单位组成一个较高级的地区单位,地区组成的结构从尖端到基层分别是l、3、9、27、81 每一个低级中心地为三个高级中心地所分享,这样每个高级中心地实际上辖有三个(一个完整的K级区和6个1/3K级区)完整的低级中心地。(2)交通最优原则使次级中心之间以及次级中心与较高一级中心之间的距离最短。 因而在最合理的交通网下形成的中心地网络,应是相邻两个同一级中心地之间的交通线的中点有一个次级中心地。 在这个模型中,每一个低

54、级中心地为两个高级中心地所分享,一个中心地的地区单位,将由其他6个低级中心地的一半服务范围,加上自身范围,也即是6*1/2+1)的4个低一级的单位组成,这时K4。 (3)行政最优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每一个中心地完全控制其从属的低一级的中心地,次一级中心地不能同时接受两个或两个以外高级中心地的影响。 克氏认为,上级中心地应位于六边形的中心下级中心地应均匀地、彼此距离相等地分布于六边形内。 在这个模型中, 中心地等级体系为K=75、现实使用价值:作用:由克里斯塔勒等人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中心地学说对城市地理学乃至人文地理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50年代以前,城市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城市的位置、自然条

55、件及城市形态等方面的描述和分析,研究方法以事实的整理与归纳为主,缺乏自己的理论和对研究对象的深层次分析。以假设条件为基础,通过逻辑演绎建立的中心地理论是城市地理学研究对象及运用方法上的重大突破,它不仅导致“空间分析”学派的建立,而且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和人文地理学中理论研究和数学方法应用的热潮。可以说,正是中心地理论标志了现代城市地理学的形成。不足:(1)尽管假设在建立中心地理论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某些假设或条件不符合客观情况,从而损害了该理论的现实性。例如,克里斯塔勒认为消费者行为遵循“最近中心假设”。然而,后来的研究发现消费者的行为有多种形式,并不完全受上述假设的支配。(2)中心地理论仅较适

56、用于单纯农业区,而不适用于城市密集区。因为根据该理论,城市的主要作用仍是腹地的服务中心,如果腹地内没有其它城市,这种作用就十分明显。当在同一个区域内,有多个规模相当的城市时,城市间的分工就改变了克氏的中心地等级关系。在人口密集、工业化程度高、城市密集的情况下,城市的发展可以不依赖于对腹地提供中心性商品和服务,而是依赖于城市间的分工协作。(3)克氏的中心地学说忽视了制造业发展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大城市由于有集聚经济和广大劳动力市场,因此大城市本身就往往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的发展主要是由于制造业发展,尤其当制造业产品远销全国和全世界时,制造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就更大,因而,无法用中

57、心地学说来解释其发展。(4)中心地理论强调了城市间的等级联系,而忽视了那些并非同一个子系统(处于不同区域)中的第二级或更低级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也忽视了同一个子系统中同级中心地之间的横向联系。在中心地模式中,仅仅假设功能上的相互依赖性存在于分级水平之间,而不是存在于整体的系统之内。 七、城市经济区我国的城市经济区是以大中城市为核心,与其紧密相连的广大地区共同组成的经济上紧密联系、生产上互相协作、在社会地域分工过程中形成的城市地域综合体。它是为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为目的的一种综合性的城市地域的空间组织形式。第九、十、十一、十二章1、城镇体系也称为城市体系或城市系统,是指在一

58、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组成的集合。它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含义:(1)城镇体系是以一个相对完整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2)城镇体系的核心是中心城市。(3)城镇体系是由一定数量的城镇组成的。(4)城镇体系最本质的特点是相互联系,通过不同区位、等级、规模、职能,城镇之间形成纵向和横向的各种联系,从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2、城镇体系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等级性或层次性、动态性3、我国城镇体系规划的层次:全国、省域、市域、县域4、城镇体系规划工作的一般流程和规划的主要内容(

59、1)城镇体系规划的工作流程与城市规划、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大同小异,一般地说,可按以下的步骤进行 :准备实地调查、访谈,收集资料分析、规划构思专题研究、综合集成与当地政府协调勾通编写文字报告和绘图向领导汇报和组织评议(2)主要内容: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确定城市化目标;确定本区域的城镇发展战略;提出城镇体系的功能结构和城镇分工;确定城镇体系的等级和规模结构;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布局;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确定保护区域生态环境、自然和人文景观以及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和措施;明确城市发展用地的数量,并与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提出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5、城市土

60、地:是城市区域内的陆地、水面及它们上下一定空间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6、城市地形:地形对城市的影响是多方面。从城址选择、用地选择、功能区组织到道路、工程管网、绿地布局以及城市景观的组织无一不受地形的影响。(就城市建筑工程经济角度来看,影响最广的是地面坡度。但过于平缓,当坡度低于0.3时,则往往不利于地面水的汇集和排除。)7、地基允许承载力:是指在保证地基稳定的条件下,房屋和构筑物的沉降量不超过允许值的地基承载能力。8、热岛效应:由于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城市建筑群密集、柏油路和水泥路面比郊区的土壤、植被具有更大的热容量和吸热率,使得城市地区储存了较多的热量,并向四周和大气中大量辐射,造成了同一时间城

61、区气温普遍高于周围的郊区气温,高温的城区处于低温的郊区包围之中,如同汪洋大海中的岛屿,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城市热岛效应。成因:(1)城市与郊区地表面性质不同,热力性质差异较大。城区反射率小,吸收热量多,蒸发耗热少,热量传导较快,而辐射散失热量较慢,郊区恰相反(2)城区排放的人为热量比郊区大(3)城区大气污染物浓度大,气溶胶微粒多,在一定程度上起了保温作用。9、城市风:由于城市中心温度高,郊区温度低,城市空气受热上升到一定高度后向郊区流动,在郊区下沉,下沉气流与郊区向城市补充的气流合在一起向城市中心吹去,这种气流被称为城市风。10、(1)均质性:是指城市地域在职能分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保持等质、排

62、斥异质的特性。均质性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并非地域本身所固有的职能特征。(2)均质地域:是指在均质性能作用下,城市地域中表现的那些与周围毗邻地域存在着明显职能差别的连续地段。城市中成片的工厂区、住宅区、商业区、文教区,都是均质性能造就出来的均质地域。11、现代CBD:活动包括金融、贸易、信息、展览、会议、经营管理、旅游机构及设施、公寓及配套的商业文化、市政、交通服务设施等,它是城市中上述商务活动和人流最集中、交通最便捷、建筑密度最高、吸引力和服务范围最大的地区,同时它也是地价最高的地区。现代城市的CBD是城市、区域乃至全国经济发展的中枢。特征:高可达性、高地价、高密度、动态性、经济性、提供集中的高

63、层次服务12、传统城市地域结构三模式:伯吉斯的同心环模式、霍伊特的扇形模式、哈里斯和厄尔曼的多核心模式13、城市开发区:开发区是为实现地方产业发展目标,由政府或企业通过完整而周全的规划来建设适于产业实体进驻的有一定规模的区位环境。城市开发区是指以城市为依托的开发区。特征:(1)是为实现地方产业发展目标而建的区域,是区域发展的政策工具。(2)是按规划进行建设的区域.(3)具有内部统一性的区域,体现为产业间具有联系;拥有生产、居住、游憩等多样化功能;统一由一个行政主管单位或公司对进入园区的企业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服务、管理等。(4)具有一定规模的区域;(5)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进的区域。14、城中村:是城市发展用地范围内转型中的农村居民点。地域特征:景观特征:“脏、乱、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