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物征集方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6591313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4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博物馆文物征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博物馆文物征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博物馆文物征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资源描述:

《博物馆文物征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博物馆文物征集方案(4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博物馆文物征集方案 篇一: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方案(3390字)博物馆是保护、宣传展示历史文化遗产和人类环境物证的社会教育平台。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直接面向社会与公众的阵地和窗口,是进行宣传展示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市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正在进行主体建设当中,“西江明珠,古郡遗珍贵港历史文物陈列”和“浔郁风情贵港民族民俗展”两个基本陈列内容设计方案已编制完成。由于市博物馆馆藏文物不够丰富,特别是反映我市民族社会发展的文物更少,陈列展览缺乏珍贵实物的支撑,因此必须面向社会征集文物。为使博物馆建成后尽快投入使用,充分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特制订贵港市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

2、弘扬民族文化精神的指导思想,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围绕贵港市博物馆两个基本陈列布展工作需要,认真开展文物征集工作。坚持质量第一、真品率百分之百的原则;坚持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的原则。高标准、高要求地做好文物征集工作。二、成立文物征集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强对文物征集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贵港市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黄志光 市委常委、副市长、宣传部部长副组长:傅诚金 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日清 市文化局局长成 员:覃仕球 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梁富海 市发改委副主任刘晓燕 市住建委副主任何海良 市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杨国顺 市广播电影电视局副局长龚洁清 贵港日报社副社长

3、黄祥伟 市档案局副局长樊元昌 市党史办副主任刘忠诚 市文化局纪检组长唐玉榕 桂平市常委、副市长、宣传部部长潘 军 平南县常委、副县长、宣传部部长陈晓军 港北区常委、副区长、宣传部部长黄明才 港南区常委、副区长、宣传部部长陈日勇 覃塘区常委、副区长、宣传部部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化局,办公室主任由刘忠诚同志兼任。从市博物馆抽调人员,组成历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革命文物三个专业征集工作小组。三、征集范围这次文物征集的范围在区域上主要指贵港地区有史以来发现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文化艺术价值的各类文物;在时空上指远古以来直至近现代能够充分体现贵港社会发展特征的所有历史文物、民俗文物和革命文物。在类别上

4、包括石器、骨器、陶器、玉器、青铜器、木漆器、瓷器、石刻、书法绘画、工艺美术、图书资料、照片、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一)贵港历史文物1.贵港地区远古时代人类、动物、植物化石等。如水牛头角骨化石、兽蹄骨化石和其他各类生物化石等等。2.贵港地区新石器时代反映各文化体系的实物。包括陶器、石器等。如平南县相思洲、桂平市石咀长冲根、桂平市寻旺大塘城、港南区瓦塘上江口等等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址遗留的代表物。3.秦汉时期以及以后各朝代传世有代表性的文物标本。如铜器、瓷器、陶器、三彩器、书法、古建筑构件、雕刻、工艺品、枪械等。4.秦汉时期以及以后各朝代墓葬出土文物标本。如陶牛、陶鸭、陶鸡、陶俑、陶屋、陶熏炉、

5、陶盒、陶罐、铜鼎、铜马、铜鼓、玉带钩、金戒指等等。(二)贵港民族、民俗文物标本1.贵港地区平地、丘陵和山区的生产工具。如牛犁、木锄、木耙、耖、手锄、蓝锄、踏犁、龙骨水车、戽水具、推车、打谷桶、磨谷机、谷捶、风车、脚踏碓、石碾、石磨、石臼、木臼、竹筛、簸箕、榨油机、榨糖机等等。2.贵港地区的民族服装、装饰、食具等。如覃塘壮族服饰、桂平瑶族服饰、汉族唐装、疍民服饰、各民族老照片、各民族背带、各民族绣花鞋、纺纱机、织布机、传统炊具(如锅、铲、水瓢)、传统食具(如碗、碟、筷子、筷子筒)、传统茶具(如茶杯、茶壶、茶碟)等等。3.贵港地区民族生活、风俗的典型实物。如古民居建筑木构建(门、窗格、雕花板、牌匾

6、、石柱础、石鼓)、传统家具(如床、椅、凳、桌、案、几、柜、屏风、架具、箱)、传统酒具(如酒桶、酒提、酒杯、酒壶)、渔猎狩猎用具(如鱼篓、鱼网、鱼筌、鱼叉、鱼笼、铁夹、木压、弩、弓箭、猎枪、牛角硝筒、捕鸟索、鸟网、捕鼠器、砸鼠器、鼠套)等。4.贵港民族宗教文物。如佛、道、师神画像;师、道、巫经书;师、道、巫面具及法器等相关道具;瑶族神画像;各地望族族谱等等。5.贵港地区民族的戏剧歌舞道具。如二胡、小锣、鼓、唢呐等乐器;传统师公服;各式麒麟道具等等。6.其他民族民俗工艺品及相关实物。如民间印染、剪纸、编织、布雕等等。(三)贵港革命文物历代贵港名人、历届领导、著名劳模、革命烈士等留存的有重要纪念意义

7、的实物,如任命书、奖状、奖章、手稿、照片、珍贵文件、信函、重特大事项的记载文本、用过的物品等。四、征集方法和原则(一)无偿征调。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和有关部门的贵港文物属于国有资产,采用无偿征调的方法。各地各单位应加强政策法规教育、大局意识教育,做好征集动员工作。各单位在上交或移交文物时,要分别填写贵港博物馆藏品收集记录表(一件一表)和汇总表;贵港市博物馆收到文物后,进行交接验收,并出具接收文物清单;文物陈列展出,标明征缴单位名称。文物征集工作组定期通报文物征调情况。(二)捐赠。捐赠文物要坚持自愿的原则。贵港市博物馆接受捐赠后,要向捐赠人出具收据,收据中标明捐赠物品名称、年代、质地等。根

8、据捐赠物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奖励。捐赠数量大、价值高的,可举行捐赠仪式。展出的文物标明捐赠人姓名。捐赠的奖励金额依据赠物的价值适度确定。鼓励社会各界支持贵港市博物馆建设,对无偿捐献所藏文物的单位或个人,市委、市政府将授予荣誉称号,博物馆将勒石立碑,使捐献人的姓名和义举永垂后世。(三)移交。国家公安、司法、监察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海关等部门在查处案件中收缴、罚没的有关贵港文物,通过有关手续进行征集并做好移交工作。移交的文物要造册登记,向移交单位、部门出具收据,收据中标明移交物品名称、年代、质地等,移交清册双方各执一份。(四)交换。通过协商办法,与其他博物馆或收

9、藏者交换有关贵港方面的文物,互通有无,以调剂藏品品种结构。交换文物需办理报批手续,造册登记。通过文物管理部门的渠道,采取交流、协调的办法,解决一些必须的历史文物原件或是复制件。(五)暂存。民间收藏者不愿出售和捐赠的文物、标本,博物馆展出又十分需要,可通过协商,在自愿的基础上,采用借展和适当支付一定费用的方法。借展文物属暂存形式,所有权不变。确有重大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收藏人既不愿捐献又不愿被征购的,可通过协议形式,在不变更所有权的原则下,为持有者设立展示专柜。(六)收购。收购私人和非管辖系统单位(文物商店、拍卖市场、旧货市场)出售的文物标本,是征集藏品的一个重要途径。贵港市博物馆收购文物,必

10、须根据本馆藏品征集范围和陈列需要,根据公平、合理和合法的原则,按照文物价值和博物馆藏品等级条件确定价格。实行分级负责,集中管理,严格履行报批手续,按要求填报文物采购申报单,经批准后方能收购。对确需征集布展,并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收藏人不愿无偿捐献的,根据该文物的实际情况,参照市场因素,由政府给予适当的货币补偿,通过收购形式入库。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要认真征集好有关的历史文字资料、形式、形制、形状等图片资料,为今后复制、塑制时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对重大事件、场景,通过声光电等现代光电技术手段,参照历史记载再现当时景象。五、征集程序(一)清点造册,统计文物基本资料。各文物征集小组

11、、文物捐赠单位或个人填写贵港市博物馆文物征集登记表,注明文物的详细情况,并统一汇总成册。(二)组织专家评估。对拟征集的文物先由文物专家组进行筛选、鉴定。对单位、个人移交或捐赠的文物,由贵港市博物馆颁发捐赠证书或收藏证书;并按贵港市博物馆捐赠办法进行奖励;对经鉴定达不到收藏标准的文物资料,由贵港市博物馆说明原因并退还收藏单位或个人。(三)建立、完善征集文物档案。包括照片、征集时间、方式、文物出土地等有关文物的详细信息。(四)统一移交、入库。经鉴定后,按照国家文物局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由贵港博物馆造册收藏或暂存。六、征集工作时间安排全市文物征集工作从20XX年5月份起启动,各责任单位在征集办

12、公室的统一协调下,在专业征集工作小组的配合下开展工作,确保重点征集任务要在20XX年12月底前基本完成,以保证贵港市博物馆顺利布展开馆。文物征集联系人:贵港市博物馆冯生、廖生。联系电话:07754215658。地址:贵港市港北区贵城街道办古榕路46号。篇二: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方案(5329字)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领导的要求,随着淮河博物馆工程的建设推进,淮河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摆上重要工作日程,只有扎实做好文物征集工作才能保证淮河博物馆早日完成布展任务,适时向社会开放。近年来,虽然江苏、安徽以及河南省很多学者在淮河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总体来看,研究的深入性、系统性还远远不够,

13、对淮河文化尚未形成规律性认识。因此,淮河博物馆布展方面可供参考学习的资料十分有限。淮河博物馆主要是通过实物展出的形式来再现淮河流域的社会发展历史,宏扬淮河文化精神,这决定了淮河博物馆的文物征集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层次,涉及领域也较宽阔。同时也决定了淮河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为确保淮河博物馆布展工作顺利推进,经慎重讨论,特制定淮河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坚决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宏扬民族文化精神的指导思想和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会议精神,认真执行国家有关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围绕淮河博物馆布展工作需要,认真开展文物征集工作。鉴于征集任务的艰巨,集

14、全县之智,举全县之力,在征集过程中坚持质量第一,真品率百分之百的原则,坚持勤俭节约,量力而行的原则。二、组织领导为加强文物征集工作的领导,成立“淮河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县政府代县长曾辉同志任组长,县政协主席王文龙同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夏明夫同志,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宋国军同志,县政府副县长鲁泽建同志,县政府副县长段健康同志任副组长、县直相关单位的领导和各乡镇主要领导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吕其顺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设在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聘请省市有关文物专家组成文物鉴定和价格评估组。办公室从相关单位抽调专业人员组成历史文物、水治理文物、民俗文物三个专业征

15、集工作小组。三、征集范围这次文物征集的范围在区域上主要指淮河流域历史以来发现的具有较高历史价值文化艺术价值的各类文物;在时空上指远古以来直至近现代能够充分体现淮河流域社会发展特征的所有历史和革命文物。在类别上包括石器、骨器、陶器、玉器、青铜器、木漆器、石刻、书法绘画、工艺美术、图书资料、照片、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等;在文化形态上主要分历史文化、水治理文化和民俗文化三大类。(一)淮河水利文物1.历代和近代的引提水工具、农耕保水工具、排灌器具等。2.历代著名治淮人物遗物、治淮碑刻、图谱、题记、图册、文献等。3.古代水利工程,如期思陂、芍陂遗物。淮河防汛及修筑堤坝的典型实物工具,如探杆、马灯、手推车

16、等。4.淮河勘测、设计、规划、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水资源监测以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实物。如坝址岩芯、天车、水质监测实物等。5.各时期水文测具,如流速仪、采沙器、铅鱼、铅锤、测深杆等。6.淮河故道、黄河明清故道、废黄河、漕运栈道以及闸坝遗迹遗物等。7.近现代著名水利专家学者的手稿、重大科研成果(含产品、模型等)获奖证书、图片及其他有代表性的物品等。8.历代治淮名人、淮委历届领导、著名劳模、革命烈士等留存的有重要纪念意义的实物。如任命书、奖状、奖章、手稿、照片、用过的物品等。9.有关淮河的音像制品,如电影、音乐、录像、录音等。10.有关治理淮河的珍贵文件、信函、重特大事项的记载文本等。如古

17、代朝廷、河官、近代知名人士、现当代中央领导人或水利部领导曾经批阅或亲笔签署的有关淮河的奏折、文件、题词、来往文电等,现当代公开或内部颁发的重要文件,如1954年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1991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等。11.涉及淮河或治淮的有存留价值的文化艺术作品,如书画、古近现代石刻、雕塑等。(二)民族、民俗文物标本1.流域内典型的生产用具。2.流域内的民族服装、装饰、食具等。3.流域内民族生活、风俗的典型工艺实物,如陶泥埙、人猴、甩尾鲢鱼、歪嘴斑鸠、草帽老虎、双戏狮子、太公钓鱼、四不像、朝泥鳖、青蛙、奔兔等彩色泥塑、泥泥狗、泥叫吹等。4.流域内民族宗教文物。5.流域内民族

18、的文化艺术品,如朱仙镇木版年画、凤阳书画,灵璧钟馗、阜阳剪纸、民间印染、编织、布雕、布艺等。(三)自然标本1.流域内有代表性的各类资源标本。如金属矿物、矿产;非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等标本。2.流域内有代表性的各类观赏石,如淮源石、涂山石、灵壁石等。3.流域内有代表性的各类生物化石等。4.流域内有代表性的野生动物标本。(四)淮河历史文物1.流域内旧石器时代石器、人类化石。2.流域内新石器时代反映各文化体系的实物。包括陶器、石器、玉器、铜器等。如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双墩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淮阳平粮台古城址等文化系列的代表物。3.夏商周以及以后各朝代有代表性的文物标本。如铜器、瓷器、陶器、三

19、彩器、书法、古建筑构件、雕刻、工艺品、兵器等。(五)淮滨历史文物1.县域内旧石器时代石器、动物化石,如水牛头角骨化石、兽蹄骨化石等。2.县域内新石器时代反映各文化体系的实物。包括陶器、石器、玉器、铜器等。如沙冢遗址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淮河岸畔战国古井遗址等文化系列的代表文物。3.夏商周以及以后各朝代有代表性的文物标本。如铜器、瓷器、陶器、三彩器、书法、古建筑构件、雕刻、工艺品、枪械等。4.古船只、桅杆、锚、古印章、古钱币、古地图、期思古城可移动文物、蒋氏族谱以及能够见证淮滨历史的其它器物。5.淮滨建县文件以及见证现当代淮滨建制、发展的其他文件、其它器物。四、征集方法和原则1.无偿征调。在国家机关

20、、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有关部门的淮河文物属于国有资产,采用无偿征调的方法。各单位应加强政策法规教育、大局意识教育,做好征集动员工作。各单位在上交或移交文物时,要分别填写淮河博物馆藏品收集记录表(一件一表)和汇总表;淮河博物馆收到文物后,进行交接验收,并出具接收文物清单;文物陈列展出,标明征缴单位名称。文物征集工作组定期通报文物征调情况。2.捐赠。捐赠文物要坚持自愿的原则。淮河博物馆接受捐赠后,要向捐赠人出具收据,收据中标明捐赠物品名称、年代、质地等。根据捐赠物品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奖励。捐赠数量大、价值高的,可举行捐赠仪式。展出的文物标明捐赠人姓名。捐赠的奖励

21、金额依据赠物的价值适度确定。鼓励社会各界支持淮河博物馆建设,对无偿捐献所藏文物的同志,县委、县政府将授予名誉称号,博物馆将勒石立碑,使捐献人的姓名和义举永垂后世。3.移交。国家公安、司法、检查机关和工商行政管理、海关等部门在查处案件中收缴、罚没的有关淮河文物,通过有关手续进行征集并做好移交工作。移交的文物要造册登记,向移交单位、部门出具收据,收据中标明移交物品名称、年代、质地等,移交清册双方各执一份。4.交换。通过协商办法,与其他博物馆或收藏者交换有关淮河方面的文物,互通有无,以调剂藏品品种结构。交换文物需办理报批手续,造册登记。通过文物管理部门的渠道,采取交流、协调的办法,解决一些必须的历史

22、文物原件或是复制件。5.暂存。民间收藏者不愿出售和捐赠的文物、标本,博物馆展出又十分需要,可通过协商,在自愿的基础上,采用借展和适当支付一定费用的方法。借展文物属暂存形式,所有权不变。确有重大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收藏人既不愿捐献又不愿被征购的,可通过协议形式,在不变更所有权的原则下,为持有者设立展示专柜。6.收购。收购私人和非管辖系统单位(文物商店、拍卖市场、旧货市场)出售的文物标本,是征集藏品的一个重要途径。淮河博物馆收购文物,必须根据淮河博物馆藏品征集范围和陈列需要;收购应贯彻公平、合理和合法的原则,按照文物价值和博物馆藏品等级条件确定价格;实行分级负责,集中管理,严格履行报批手续,按要

23、求填报文物采购申报单,经批准后方能收购。对确需征集布展,并具有较高历史、艺术价值的文物,收藏人不愿无偿捐献的,根据该文物的实际情况,参照市场因素,由政府给予适当的货币补偿,通过收购形式入库。7.对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大水利工程要认真征集好有关的历史文字资料、形式、形制、形状等图片资料,为今后复制,塑制时提供第一手参考资料。8.对重大事件、场景,通过声光电等现代光电技术手段,参照历史记载再现当时景象。9.对无法征集到位而博物馆陈列中又必需的文物进行复制或仿制。复制或仿制工作通过严格预算后,按照法定程序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五、征集来源及解决办法的总体思路1.此次文物征集以民俗文物为主

24、,对重要历史文物青铜器类的征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规定操作。2.厘清本县的文物家底,在最大限度上用足用好本县的库存文物。3.申请信阳市文物局成立专家指导小组,对淮河博物馆的文物征集、陈列布展工作进行指导,并尽最大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对淮河博物馆布展所需文物进行调剂,形式上可采取借展、代存。4.请求省、市文物部门和省考古研究所,洛阳市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给予文物布展工作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调剂一些能够用于陈列布展的文物。5.在市专家小组的指导下通过省文物交流中心购买一部分必要又难以征集到位的文物。6.组织专门的征集小组对淮河漕运、淮上风情陈列所需的淮河船只如鹰船、漂白船、采菱船、牛舌划、对连划、朴

25、梢船等以及有价值并且特色鲜明的船民生活用具开展专门征集活动。7.对所需陈列的大型船只、船模及其它无法征集到位又必须陈展的文物,及时进行复制。8.对已经掌握确切线索的淮滨地方文物及时制订征集的具体办法和方案,争取早日征集入库。9.交通局、民政局、水利局、县水文站等县直相关单位和各乡镇要积极支持淮河博物馆的文物征集,对于水文资料、水文检测器具、沿淮工程图片、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视察淮河的有关图片和资料、鄂豫皖、豫皖边、苏皖抗日根据地,淮海战役等很多有关水利文物和革命文物,相关单位可通过协调国家和省、市行业主管部门来实施征集。六、征集任务分解及责任单位1.重要历史、治水、民俗文物征集方案的制订,真伪的

26、鉴别及调运、库藏工作、文物部门之间的协调交流工作,由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负责。2.有关历史上导淮、治淮的历史资料;建国以来淮河上中下游大型治淮工程的资料和图片;党和政府重要领导同志视察淮河,指导淮河抗洪抢险的有关资料,图片的征集由县水利局负责。3.淮河航运、码头发展历史的资料;淮河船型演变的历史资料,图片,现存各种类型船只的实物征集由县交通局负责。4.有关淮河历史水文资料的征集由县水文站负责。5.有关历史以来淮河重大自然灾害的资料、图片等由县史志办县档案局负责。6.有关革命文物如粤豫皖苏区、豫皖边苏区、苏皖抗日根据地;彭雪枫、杨靖宇、冯玉祥及其他革命者;重大战役事件,如淮海战役,以及其他类别的

27、有关革命文物的征集由县民政局负责。7.各乡镇的任务是提供本乡镇民间收藏的有价值文物图片10幅,以乡镇为单位完成历史或民俗文物征集任务20件。淮河以北乡镇的民俗文物主要征集旱田农耕方式的生产用具如犁镂锄钯、小洪车、纺车、牛拖车、马车等生产农具或其它类型的生活用具;淮河以南乡镇的民俗文物主要征集水田农耕方式的生产工具如水车、水斗、蓑衣、斗笠、油鞋等生产工具或独具地方特色的各种类型的民俗文物。8.各责任单位在认真讨论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出本单位文物征集工作方案,标明文物名称,出处、型制、图片等资料,说明文物所在的具体情况提出具本征集办法和意见,报县文物征集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准后实施征集。所征文物必须是博

28、物馆可使用并得到征集办公室认可后的文物,具体征集工作在县专业征集工作小组指导下进行。七、征集工作的时间安排全县文物征集工作从20XX年4月初启动,县文物征集办公室要在4月1日前拿出重点文物征集的名录、征集方案和征集经费的预算,报领导小组和县政府审核批准后实施征集。各责任单位在征集办公室的统一协调下,在专家工作小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各乡镇、各责任单位也必须在4月底前开展摸底调查,讨论座谈,并在4月30日前拿出相应的方案、预算,以保证全县征集工作同步进行。乡镇的征集任务在20XX年6月底全部完成,全县的重点征集任务要在20XX年6月底基本完成,以保证淮河博物馆20XX年10月底正式开馆。各单位征集

29、上交的文物必须经文物征集办公室认可才算真正完成征集任务。八、征集经费来源和使用原则1.淮河博物馆文物征集主要是由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保证征集工作的开展。2.县文物征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立文物征集资金专门帐户,加强资金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保证专款专用。3.征集文物单件(套)收购价格在2万元以内的,由县征集领导小组办公室提请相关专家审核后确定。4.重要重大文物征集须由县征集领导小组办公室聘请相关文物专家指导进行,收购价格在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由领导小组组长批准;10万元以上的必须报经县政府批准。文物征集工作是关系到淮河博物馆建设的重要工作环节,各责任单位要在该方案的指导下积极认真的开展工作,并在指

30、定的时段内完成工作任务。对完成任务及时,工作成绩突出的乡镇、单位和个人,县委、县政府将给予表彰和奖励。工作不积极,完成任务不好的给予批评和通报。篇三:博物馆文物展品征集实施方案(2553字)安康博物馆是陕南在建的最大综合博物馆和安康市十二五期间重大民生工程,为顺利完成安康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最大限度汇聚突出反映安康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文物和展品,市政府决定向社会和有关部门广泛征集文物和展品,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展示安康“重要资源、重要历史、重要成就、重要规划”为主线,通过征集最具代表性文物和展品,进一步丰富、提升安康博物馆的馆藏文物、展品档次和展示列陈水平,努力把安康博物馆建成安康

31、的“文化祠堂”和“城市会客厅”,建成全省地市级综合博物馆基本陈列的典范。二、征集范围(一)自然资源标本1.矿产资源标本:铅锌、磁铁、褐铁、硫铁、赤铁、重晶石、毒重石、硅灰石、冰洲石、瓦板石、萤石、滑石、绿松石、叶腊石、金红石、磷灰石、钒、钼、镍、砷、锰、铜、铁、金、汞、白云岩、灰岩、磷块岩、瓦板岩、大理岩、电石灰岩、饰面辉长岩、白云母、砂金、白钨、水晶等。2.生物资源标本: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林麝、野猪、云豹、苏门羚、黑熊、灵猫、大鲵、栗耳凤鹛、灰头鸦雀、红白鼯鼠(飞虎)、斜鳞蛇、米仓龙蜥、果子狸、凤头蜂鹰、猫头鹰、松鼠、獾子、锦鸡、猕猴、草鹿等;野葛根、绞股蓝、虎杖、桑叶、岩陀、杜仲、金银

32、花、益母草、巫山淫羊藿、厚朴等;各种野生兰科植物(惠兰、春兰等)、竹类植物、木瓜属植物、灌木地被植物等。(二)历史文物1.安康境内出土的旧石器时代石器、动物化石等。2.安康境内出土的反映新石器时代各文化体系的实物(李家村文化、仰韶文化的陶器、石器等)。3.安康境内出土的夏商周及其以后各朝代具有代表性的文物标本(铜器、铁器、瓷器、陶器、玉器、金银器、书画、古建筑构件、木雕、石器、工艺品等)。4.安康境内湖广移民山地开发及明清时期农民起义物证。(三)民俗文物1.劳动生产工具:旱作农业、稻作农业、刀耕火种农具、蚕桑用具、建房及木工用具、压榨工具、酿酒用具、捕鱼狩猎工具、纺线织布用具、烧制砖瓦各种用具

33、、油漆工具、水车等。2.生活用具:生活日用品及陈设家具,桌椅床等家居用品;锅、碗、瓢、盆、勺、吊罐、火锅、蒸笼、酱盆、瓦甑子、饮器、餐具、釉陶瓮、浆水坛等炊食用具;旧式男女装、鞋帽、床上用品、梳妆用品、秦巴山区独有的服饰和头饰、首饰等服饰用品。3.风俗节庆用品:家谱、牌位、钱凿子等年节祭祀用品;竹木轿、嫁妆、符箓、面具、竹角卦、令牌、水陆道场画等婚丧嫁娶用品。4.其他用品:牌匾、皮影、戏装、剪纸、泥塑、编织、经版、绘画、捕鼠器、传统武术器械、契约、烟具、剃头工具、石木雕、古籍善本、文房用品等。(四)安康解放后建设成就实物及资料反映、印证安康1949年至1978年、1979年至20XX年两个阶段

34、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实物和资料。(五)安康“三线”建设实物及资料1.反映国家、陕西、安康等地与三线建设有关的实物和史料。2.反映三线建设历时背景、发展历程、建设成就的实物和史料。3.反映三线建设促进国家和地方政治、经济、国防建设等有关实物和史料。4.反映参加三线建设的铁道兵、民工和学兵连的学习、工作、生活的物品、文字、手稿及有关文献、影像资料等。三、征集类别实物、原版照片、底片、典籍、史料、音像制品等。四、征集方式(一)捐赠接受个人、团体捐赠。收藏者本着自愿的原则,将文物、展品捐赠给国家。安康博物馆将给捐赠者颁发证书,并予以一定的经费奖励。(二)收购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

35、前提下,按照自愿出售原则,由安康博物馆在对拟收购的文物展品进行鉴定,对符合入藏标准的文物、展品给予公平合理的评估,在与收藏者协商后,予以收购。(三)借展经双方友好协商,在不改变文物、展品收藏保管权或所有权的基础上,对有关收藏单位或个人的文物、展品进行有限期的借展。安康博物馆将支付一定数额的借展费。(四)调拨对于国有收藏单位收藏的、安康博物馆陈列展览必需的文物、展品,经双方协商后,报请市政府同意后,进行统一调拨。并根据其重要程度、调拨完成后给予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五)移交国家公安、司法、工商、监察等机关在查处案件中收缴、罚没的有关安康文物,通过有关手续进行征集并做好移交工作。(六)复仿制报请文

36、物行政部门批准后,在确保文物安全的基础上,对安康博物馆急需的、通过以上方式无法获得的文物、展品,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复仿制。五、征集程序(一)清点造册,统计文物、展品基本资料。填写安康博物馆文物征集记录表和安康博物馆文物征集登记表,注明文物的详细情况,并统一汇总成册。(二)组织专家鉴定评估。对拟征集的文物、展品先由文物专家鉴定组进行筛选、鉴定。对单位、个人移交或捐赠的文物和展品,由安康博物馆颁发捐赠证书或收藏证书;并按安康博物馆捐赠办法进行奖励;对经鉴定达不到收藏标准的文物、展品,由安康博物馆说明原因并退还收藏单位或个人。(三)建立、完善征集文物档案。包括照片、征集时间、方式、文物出土地等有

37、关文物的详细信息。(四)统一移交、入库。经鉴定后,按照文化部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的规定,由安康博物馆造册收藏。六、征集时间20XX年6月23日至20XX年12月31日。七、组织领导为加强对文物征集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安康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领导小组组长由副市长杜寿平担任,副组长由市政府副秘书长、法制办主任赵德成,市文广局局长杨海波担任,成员为市财政局、市国土局、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交通局、市科技局、市旅游局、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民宗局、市档案局、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志、市文联、市科协、市工商联、安康学院、安康职业技术学院主要负责同志,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文广局,杨海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市文广局负责社会文物、展品征集和省上文物借展、复仿制工作;各县区政府负责本辖区文物调拨工作;市国土局、市林业局分别负责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标本的调拨、征集工作;市水利局负责水文、水力等资料提供;市委宣传部负责市情有关资料提供;其它部门负责本系统本部门有关文物、展品调拨、征集工作。八、经费筹措市文广局根据工作实际,测算安康博物馆文物、展品征集工作经费。市财政局将安康博物馆文物、展品征集经费列入市本级财政预算,给予专项经费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