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与利息率

上传人:1777****777 文档编号:46538165 上传时间:2021-12-1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1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利息与利息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利息与利息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利息与利息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利息与利息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息与利息率(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一、本章讨论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一、本章讨论的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利息的来源与本质利息的来源与本质 利率的种类利率的种类 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利率的功能与作用利率的功能与作用利息利息(interest):(interest):是指在借贷关系中是指在借贷关系中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由借入方支付给贷出方的报酬。利息是在偿还借款时大于本金的利息是在偿还借款时大于本金的那部分金额。那部分金额。 利率利率( (interest rateinterest rate) )是利息率的简称,是利息率的简称,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额

2、的比率. . 利率是衡量利息数量大小的尺度。利率是衡量利息数量大小的尺度。 利率体现了生息资本增殖的程度利率体现了生息资本增殖的程度. .单利单利(simple interest):(simple interest):单利是指单纯按本金计单利是指单纯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用公式表示为:算出来的利息。用公式表示为:l利息(利息(I I)= =本金(本金(P P)利率(利率(r r)期限(期限(n n)l单利法是指按单利计算利息的方法,即在计单利法是指按单利计算利息的方法,即在计息时只按本金计算利息,不将利息额加入本息时只按本金计算利息,不将利息额加入本金一并计算的方法。用单利法计算时,其本金一并

3、计算的方法。用单利法计算时,其本利和的计算公式为:利和的计算公式为:l本利和本利和(S S)=P=P(1+r1+rn n) 复利复利(compound interest ):(compound interest ):复利是单利的对称,是复利是单利的对称,是指将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额再加入本金,一并计指将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额再加入本金,一并计算出来的利息。算出来的利息。 复利的利息计算公式为:复利的利息计算公式为: 复利法是指按复利计算利息的方法,即在计息时复利法是指按复利计算利息的方法,即在计息时把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再加入本金,一并计算利把按本金计算出来的利息再加入本金,一并计算利息的方法

4、。其本利和公式为:息的方法。其本利和公式为:PrPIrPInn)1(:1)1(或nrPS)1 ( 按计算利息的不同期限单位划分按计算利息的不同期限单位划分: :v年利率年利率(annual interest):(annual interest):以年为单位计算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息时的利率,通常利息时的利率,通常% %表示。表示。v月利率月利率(monthly interest):(monthly interest):以月为单位计算以月为单位计算利息时的利率,通常利息时的利率,通常表示。表示。v日利率日利率(daily interest):(daily interest):以日为单位计算利以日为单

5、位计算利息时的利率,通常以息时的利率,通常以0 0表示。表示。 按不同的利率决定方式划分按不同的利率决定方式划分: :官定利率官定利率(official interest rate)(official interest rate)又称法又称法定利率,是由一国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定利率,是由一国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各金融机构必须执行。各金融机构必须执行。公定利率公定利率(pact (pact interest rateinterest rate) )由民间权由民间权威性金融组织商定的利率威性金融组织商定的利率, ,各成员机构必须各成员机构必须执行。执行。市场利率市场利率(market int

6、erest rate )(market interest rate )是指按是指按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它主要反映了市市场规律自由变动的利率,它主要反映了市场内在力量对利率形成的作用。场内在力量对利率形成的作用。 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变动划分按借贷期内利率是否变动划分: :固定利率固定利率(fixed rate)(fixed rate)是指在整个借贷期是指在整个借贷期间内按事先约定的利率计息而不作调整的间内按事先约定的利率计息而不作调整的利率。利率。浮动利率浮动利率(floating rate)(floating rate)是指在借贷期是指在借贷期间内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间内随市场

7、利率的变化而定期进行调整的利率。利率。根据利率作用的不同划分根据利率作用的不同划分: :基准利率基准利率(basic rate)(basic rate)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当基准利率变的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利率,当基准利率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差别利率差别利率(differential )(differential )是指金融机构对不是指金融机构对不同客户的存、贷款实行的不同利率。同客户的存、贷款实行的不同利率。根据利率的真实水平划分根据利率的真实水平划分: :名义利率名义利率(nominal interest

8、 rate)(nominal interest rate)是指包括了通货膨是指包括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金融机构公布或采用的利率都是胀因素的利率,通常金融机构公布或采用的利率都是名义利率。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实际利率(real interest rate)(real interest rate)是指货币购买力不变是指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通常用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即为条件下的利率,通常用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即为实际利率。实际利率。 正利率和负利率正利率和负利率: :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实当名义利率高于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大于际利率大于0 0时,即为正利率;反之则为负利率。时,

9、即为正利率;反之则为负利率。终值终值(final value)(final value):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未来某一时点上的本利和,一般是指到期的本利和。和,一般是指到期的本利和。现值现值 (present value)(present value):未来本利和的现在:未来本利和的现在价值。价值。 可以从可以从 倒算出倒算出现值的概念可以用于贴现、投资决策等。现值的概念可以用于贴现、投资决策等。 nrPS)1 ( nrSp)1 ( (一)、 怎样认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怎样认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利息的来源与本质问题是把握本章内容的基本立足点,利息的来源与本质问题是把握本章内容的基本立足点,也

10、是研究利率理论的出发点。也是研究利率理论的出发点。古今中外许多经济学家在利息的来源与本质问题上提古今中外许多经济学家在利息的来源与本质问题上提出过各种理论观点出过各种理论观点, , 虽然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因虽然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因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解释上和不注重经济关系的分析,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解释上和不注重经济关系的分析,而带有较大的片面性。而带有较大的片面性。马克思从借贷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分析人手,深入剖马克思从借贷资本的特殊运动形式分析人手,深入剖析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为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提供了析了利息的来源与本质,为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与依据。科学的方法与依据。对利息来源

11、与本质的认识,要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对利息来源与本质的认识,要根据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进行具体分析,注意不同制度下利息所体现的经度,进行具体分析,注意不同制度下利息所体现的经济关系。济关系。 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 ;这种转化的主要作这种转化的主要作用在于导致了收益的资本化,用在于导致了收益的资本化, 收益的资本化收益的资本化: :指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指任何有收益的事物,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使一些本身无内在规律可以决定其资本金额,使一些本身无内在规律可以决定其资本金数量的事物,也能从收

12、益、利率、本金资本金数量的事物,也能从收益、利率、本金三者的关系中套算出资本金额或价格。三者的关系中套算出资本金额或价格。收益(收益(B B)= =本金(本金(P P) 利率(利率(r r) 如果知道收益和利率,就可以利用这个公式套算出本如果知道收益和利率,就可以利用这个公式套算出本金,即:金,即:收益资本化在经济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收益资本化在经济生活中被广泛地应用。 例例1:1:地价地价= =土地年收益土地年收益/ /年利率年利率 例例2:2:人力资本价格人力资本价格= =年薪年薪/ /年利率年利率 例例3:3:股票价格股票价格= =股票收益股票收益/ /市场利率市场利率rBp各种利率都是

13、按不同的划分方法或划分角度来各种利率都是按不同的划分方法或划分角度来进行分类的,划分利率种类的目的是为了更清进行分类的,划分利率种类的目的是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表明不同种类利率的特性。楚地说明问题,表明不同种类利率的特性。利率的各种分类之间不是互相隔绝而是可以交利率的各种分类之间不是互相隔绝而是可以交叉的,同一种利率可以同时具备几种利率的特叉的,同一种利率可以同时具备几种利率的特性。性。各类利率之间或各类利率内部都有相应的联系,各类利率之间或各类利率内部都有相应的联系,它们之间保持着相对的结构,共同构成一个有它们之间保持着相对的结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从而形成一国的利率体系。(表机整体,

14、从而形成一国的利率体系。(表4-14-1)在利率决定理论上,古今中外的经济学家们有许多不在利率决定理论上,古今中外的经济学家们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同的观点。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建立在对利息来源与本质的马克思的利率决定理论是建立在对利息来源与本质的分析基础上分析基础上, ,马克思认为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上限,下马克思认为平均利润率是利率的上限,下限应该是大于零的正数,利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限应该是大于零的正数,利率总是在零和平均利润率之间受供求关系影响波动之间受供求关系影响波动. .西方经济学家的利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供求关系着眼西方经济学家的利率决定理论主要是从供求关系着眼的,他们都认为利率是由

15、供求均衡点所决定的。他们的,他们都认为利率是由供求均衡点所决定的。他们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是什么供求关系决定利率。之间的主要分歧在于是什么供求关系决定利率。马歇尔的储蓄投资论:马歇尔的储蓄投资论: 储蓄储蓄 资本供给;资本供给; i I S 投资投资 资本需求;资本需求; 若资本供大于求,资本若资本供大于求,资本 使用者付给储蓄者的报使用者付给储蓄者的报 酬就低,反则反之。所酬就低,反则反之。所 以,资本供求决定利率。以,资本供求决定利率。 IS凯恩斯的货币供求论:凯恩斯的货币供求论:中央银行中央银行 流动偏好流动偏好 i L货币供给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货币需求 利率利率 Ms Q 可贷资金论:一

16、方面指责实物市场论忽略货币可贷资金论:一方面指责实物市场论忽略货币供求的缺陷;另一方面认为货币供求论忽视资供求的缺陷;另一方面认为货币供求论忽视资本供求因素的不足。提出利率是由二个市场的本供求因素的不足。提出利率是由二个市场的因素共同形成的可贷资金供求决定的。因素共同形成的可贷资金供求决定的。可贷资金的供给:当前储蓄;出售固定资产的可贷资金的供给:当前储蓄;出售固定资产的收入;窖藏现金的启用;银行体系的新增货币收入;窖藏现金的启用;银行体系的新增货币量;量;可贷资金的需求:当前投资,固定资产的重置可贷资金的需求:当前投资,固定资产的重置更新,新增的窖藏现金。更新,新增的窖藏现金。 EFsFdM

17、sMd0Md1 IS1S0M i 0 i ie我国自我国自19491949年以来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体制年以来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体制. .注意我国管制利率体制的形成与存在的历史注意我国管制利率体制的形成与存在的历史背景、体制要求、经济原因、思想认识背景、体制要求、经济原因、思想认识. .现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进程现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必要性和进程: : 利率水平浮动利率水平浮动利率种类增加利率种类增加市场化改革市场化改革的推进。(表的推进。(表4-24-2) 1996.5.1_1999.6.10一年期存贷款利率变化图示051015202596.05.0196.08.2397.10.2398.

18、03.2598.07.0198.12.0799.06.101年期贷款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 1996.5.1_2001.9.11再贷款和存款利率变化图示10.9810.9810.6210.629.369.369.929.925.675.675.135.133.783.782.972.970 02 24 46 68 81010121296.5.196.5.197.10.2397.10.2398.7.198.7.199.6.1099.6.101年期再贷款利率1年期再贷款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1年期存款利率 了解利率的一般功能了解利率的一般功能. . 了解利率的一般作用了解利率的一般作用. . 了解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了解利率发挥作用的条件. . 理解利率在我国经济中作用的特点理解利率在我国经济中作用的特点. . 理解我国新体制中利率的重要作用及发挥的理解我国新体制中利率的重要作用及发挥的效应效应. .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