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村煤矿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6508183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126 大小:2.35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常村煤矿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常村煤矿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常村煤矿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资源描述:

《常村煤矿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村煤矿设计(12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 .2第一节 井田概况.2第二节 地质特征.4第二章第二章 井田开拓井田开拓.17第一节 井田境界及储量 .17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8第三节 井田开拓.19第三章第三章 大巷运输及设备大巷运输及设备.39第一节 运输方式的选择 .39第二节 运输设备选型.40第四章第四章 采区布置及装备采区布置及装备.42第一节 采煤方法.42第二节 采区布置.44第三节 巷道掘进.45第五章第五章 通风和安全通风和安全.48第一节 概况.48第二节 矿井通风.48第三节 安全.81第六章第六章 矿井主要设备矿井主要设备.87第一节 主

2、、副井提升设备 .87第二节 通风设备.89第三节 排水设备.90第四节 压风设备.92第七章第七章 给水排水给水排水.94第一节 给水.94第二节 排水.97第三节 地面消防.97第四节 井下消防洒水.98第八章第八章 采暖、通风、及供热采暖、通风、及供热 .99第一节 采暖与通风.99第二节 井筒防冻.99第三节 锅炉房设备.100第四节 室外热力管网.100第九章第九章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101第一节 环保设计依据及标准 .101第二节 矿井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101第三节 各种污染的防治措施 .103第十章第十章 职业安全与卫生、节能职业安全与卫生、节能.106第一节 矿井灾害因素分析

3、 .106第二节 安全措施.109第三节 节能.116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建井工期建井工期.120第一节 建井工期.120第二节 产量递增计划.121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第一节 井田概况一、交通位置一、交通位置常村煤矿位于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县境内,距潞矿集团约 9km,地理坐标东经11300,北纬 3620。公路交通十分便利。井田中部有东西向 309 国道穿过,南北向 208 国道从井田东部通过,另外矿井还建有铁路专用线。北距太原市 200km,南距长治市23km,东距长治北火车站 15km,交通十分便利,见图。二、地形地貌及河流二、地形地貌及河流常村煤矿位于长治盆地西部,全区广为第四系黄土

4、沉积掩盖,地形平缓,局部黄土冲沟发育,为高原盆地内的河谷平原区。总的地貌形态是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缓和低山丘陵区,黄土冲沟密布,地形切割破碎,中南部地形平坦,海拔标高+930m 左右。本区河流属海河水系,浊漳河自南向北流经本井田东缘,其支流绛河由西向东流经本区南部,于中华村附近注入漳泽水库与浊漳河合流。区内河床平缓开阔,阶地发育,北部有阉村、常隆两座小型水库,其它地表无大的水体存在。三、气象三、气象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燥大陆性季风气候。根据屯留县历年气象资料统计,年降水量在 410917mm,平均 594.8mm,年蒸发量在 15021926.8 mm,平均 1738.6 mm,蒸发量为降

5、水量的 26.3 倍,冰冻期为每年 10 月到次年 4 月,最大冻土深度为 75cm(1977 年 2 月);最多风向北西,最大风速 1416 米/秒。根据 1978 年温差变化,最高气温 36.6(6 月 30 日),最低气温-19.6(2 月 12 日),悬差 56.2。四、地震四、地震历史记载 1497 年 2 月,屯留县城附近曾发生 6 级地震(中国地震资料表上未记载级别,地震地质大队(1970 年 10 月)编制的山西地区构造体系图上定为55.9 级。)山西省抗震工作办公室等三家单位,于 1979 年以(79)晋抗字第 1 号文“关于颁发山西省地震裂度区划图及说明的通知”将屯留划分为

6、 6 度区,长治市划分为 7度区。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本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 0.05 g,相当于地震基本烈度 6 度。五、矿井周边煤矿情况五、矿井周边煤矿情况常村煤矿周围主要有漳村煤矿、王庄煤矿、屯留煤矿和郭庄煤矿等,常村煤矿与周围井田的位置关系如下。1. 漳村煤矿漳村煤矿原为小煤窑, 1970 年改建成 0.60Mt/a 的矿井。1985 年第二次扩建为 1.50Mt/a 的生产能力,核定能力 2.40Mt/a,2003 年实际生产原煤 3.18 Mt。2004 年实际生产原煤 3.50 Mt。现开采井田 3 号煤层,矿井为斜井开拓方式,

7、矿井水平标高760m 和600m。井下布置 1 个综采放顶煤回采工作面和 2 个综掘工作面。2. 王庄煤矿王庄煤矿 1966 年建成投产。设计能力 0.90Mt/a,先后经过二次扩建,设计能力达 3.60Mt/a,核定能力 4.90Mt/a,现开采井田 3 号煤层,矿井采用斜、立混合开拓方式,矿井水平标高740m 和630m。井下布置 3 个综采放顶煤回采工作面和2 个综掘工作面。3. 屯留煤矿屯留煤矿为在建矿井,设计能力为 6.00Mt/a,目前正在建设, 2006 年投产。井田内含可采煤层 5 层,分别为 3、9、12、15-2和 15-3号煤层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矿井工业场地布置有主井

8、、副井和风井 3 个立井井筒,另在阎庄风井场地布置阎庄进、回风立井。4. 郭庄煤矿由于常村矿可采煤层埋藏深度较大,在采矿许可证允许范围内仅在井田西南角建有一座县营煤矿,原设计生产能力为 0.60 Mt/a,现设计生产能力为 0.90 Mt/a,开采井田 3 号煤层,矿井采用立井开拓方式,采煤方法为综采一次采全高。六、六、区域经济概况区域经济概况 潞矿集团为我国煤炭工业的重要企业,地处山西省长治市。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是晋、冀、豫三省的重要通道。全市总面积 13896km2,其中市区面积334km2。平均海拔+1000m,最高处+2453m。现长治市辖十三县、区(潞城、屯留、长子、长治、壶关

9、、平顺、黎城、武乡、襄垣、沁县、沁源、城区、郊区),人口 312 万人,其中市区人口 61 万人。长治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全市耕地面积 456 万亩,其中水地面积 100.2 万亩;全市宜林面积 735 万亩,实有林地 585 万亩;宜牧面积 480 万亩,已开发草地 271万亩。长治地下矿藏资源丰富,现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矿藏有煤、铁、锰、铝、硫磺、石灰石、石膏、石英、大理石等 40 多种,其中预测煤炭埋藏量为 906 亿t,已探明储量 346 亿 t。长治工业基础较好,是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轻工业基地。主要工业门类有: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化工、医药、建材等;主要工业产品有:

10、原煤、电力、钢材、焦炭、水泥、轴承、洗衣机、锻压设备、中药制剂、防爆电机、健身器材、锯条、化肥、铁合金、生铁等。七、水源、电源情况七、水源、电源情况1、电源条件五阳电厂是矿区的自备电厂,位于五阳矿附近,现装机容量 225MW,可两回110kV 线路向常村矿 110kV 变电站供电。常村矿 110kV 变电站位于常村矿,是矿区的一座中心变电站,两回电源引自库西开闭站,导线型号为 LGJ-300mm2,长度3km;另两回引自五阳电厂,导线型号为 LGJ-240mm2,长度 16km。该变电站设三台主变压器,容量为 31.5MVA,电压等级为 110/35/6kV,运行方式为两台运行一台备用。常村矿

11、建有一座 6kV 开闭所,其双电源以母线的方式引自常村矿 110kV 变电站6kV、段母线,该开闭所可担负着整个常村矿井的供电负荷。2、水源条件常村矿水源地位于工业场地东南角,现有 3 眼井,2 用 1 备。水质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每天可向矿井工业场地和居住区提供 6000m3生活用水;另外矿井工业场地内还有临时水源井 5 眼,每天可提供 2000m3生活、生产用水。矿井现有生活给水系统完全能够满足矿井要求。第二节 地质特征一、地层地质构造一、地层地质构造常村井田均为第四系黄土所覆盖,仅于北部阎村、常隆一带有二迭系上石盒子组地层零星出露。根据钻孔揭露情况,将地层发育情况由老到新叙述如下:(

12、一)地层1. 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 O2m岩性为灰色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局部裂缝溶洞发育,并为灰白色铝质泥岩、黄铁矿、菱铁矿等充填。2.石炭系中统本溪组 C2b该组厚度 1.3513.43m,平均9.11m。岩性以灰色块状铝土泥岩为主,局部发育灰白色中厚层状中粒砂岩、砂质泥岩以及底部山西式铁矿层。与下伏地层假整合接触。3. 石灰系上统太原组 C3t图图 1-1 综合柱状简图综合柱状简图本组厚度 99.35119.16m,平均厚度 108.38m 左右。底部以 K1 砂岩与本溪组分界,顶部以 K7 砂岩与山西组分界,是本区的主要含煤地层之一。主要由 45层石灰岩及灰色砂岩、灰黑色泥岩和 710 层

13、煤层组成。其中 153号煤层为可采煤层,厚度 02.73m,平均厚度 1.66m,但冲刷面积较大。属典型的海陆交互相沉积,旋回结构明显,但岩性岩相较为复杂。本组发育四层较稳定的石灰岩及一层局部发育的石灰岩。4.二叠系下统山西组1S本组厚度 40.9797.55m,平均厚度约 55.69m。是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岩性主要为灰白色、灰色中、细粒石英砂岩,灰色、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夹 14层煤。其中下部的 3 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厚度 4.847.32m,平均厚度6.09m,3 号煤上部多有一层灰色细、中粒砂岩,厚度数米至十余米,为 3 号煤老顶,与下伏地层太原组呈整合接触。5.二叠系下统下石盒

14、子组1x本组厚度 44.278m,平均厚度约 59.55m。连续沉积于山西组地层之上,顶部为一层紫红、紫灰等杂色含鲕粒的厚层状铝质泥岩或砂质泥岩(俗称桃花泥岩),中下部为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灰色、灰白色石英砂岩。底部以一层灰白色厚层状中、粗、细粒石英砂岩8 与山西组分界。6.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1sh本组厚度 309.8408.31m,平均厚度约 353.87m。岩性为紫红色、紫灰等杂色泥岩或砂质泥岩,灰色、灰白色、黄绿色细、中、粗粒石英砂岩。底部以10 砂岩与下石盒子组分界。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7.第四系厚度 3164.9m,平均约 43.13m。是本区的主要覆盖层,岩性为棕黄色、浅黄色亚

15、粘土,含砂质粘土,夹姜石、砂砾层,顶部为耕植土,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二)地质构造(二)地质构造常村井田位于潞安矿区中部,构造以褶曲为主,地层走向近南北,向西倾斜,倾角 36。东部以单斜为主,伴有近东西向波状起伏;西部为近南北向褶曲。1. 褶曲本区姬村以东,基本为一向西倾斜的单斜。姬村以西,则为近南北向的相互平行的背、向斜。由东向西,依次为姬村向斜、路村背斜、老军庄向斜。轴向近南北向,在南北两端稍有偏转,北端偏西,南端偏东,局部因受东西向波状起伏影响,走向略有变化。背、向斜的两翼接近对称,倾角不大,多在 5 左右,轴部比较宽缓,幅度最大 110m,一般 50m 上下,局部有一些东西向的

16、小的起伏,北部 504 号孔附近有一对小的背向斜。南部南辛庄附近有一对近南北向的背向斜。现将主要褶曲叙述如下: 姬村向斜轴向近南北,北起阎村附近,向南经 1012 号孔和 2002 号孔之间,过姬村西经2026 号钻孔至 2034 孔附近,全长 11.5km,两翼几乎对称,倾角 46。 路村背斜轴向南北,北部偏东,北起 1008 号钻孔东侧,西向南经路村西,至 1029 号孔附近,全长约 10.0km,两翼几乎对称,倾角 46,轴部较为平缓。 老军庄向斜北自 1039 钻孔附近,过 2026 号孔,轴向变为南北向至区块 3 号拐点,全长约6km。2. 断层井田断层不发育,除北部文王山南断层和东

17、南边界安昌、中华两断层及西南边界藕泽断层较大构成常村井田自然边界外,井田范围内尚发育有四条落差2030m 和两条落差 510m 的小中型断层。现分述如下: 文王山南断层:走向 75东,倾向南东,为上盘下降的正断层,自东伸入本区,常1 号孔 3 号煤层底板高 806.82m,513 号孔 3 号煤层底板标高 459.92m,两者高差 346.90m。常隆附近落差 400m。常隆西南断层上盘为石千峰组底部地层,下盘为奥陶系及石炭系零星出露。 安昌断层:走向北 60东,倾向南东,倾角 70,为上盘下降的正断层。自东伸入本区,在区外 536 号钻孔所见,于孔深 530m 见破碎带,K2石灰岩和马家沟组

18、石灰岩相接。据地震资料,断层方向与地质推断基本符合。推断落差 170m,该断层向西落差变小,至 1068 号钻孔附近,落差 70m。 藕泽正断层:位于藕泽至沙庄一带,为井田西南角的边界断层。地表为第四系覆盖,据钻孔资料揭露。如 1083 孔,于 519.10m 见断层破碎带,以山西组上部岩层与太原组 K2石灰岩接触,断失 3 号煤及太原组上、中部岩层,断距为94m。西南段的 2201 孔在 580.70m 见破碎带,断距约 10m。东北段的 1901 孔于423.32m,见山西组上部岩层与 3 号煤接触,断距达 30m。此断层走向为北 52东,倾向东南,倾角 70,全长为 4.5km。 石室断

19、层:该断层原判定是故县断层的延伸,王庄矿经生产探明并非故县断层延伸,现命名为石室断层,由王 82 号钻孔控制,根据王庄矿井下实际揭露情况,该断层走向由南西方向延伸至北二采区,性质为正断层,最大落差 18m,倾角 70,倾向东北,延伸北二采区不远处尖灭。 F1断层:为 1011 号钻孔所见,推断走向北 20西,倾向南西,倾角 60,为上盘上升的逆断层。1011 号钻孔 545m 见破碎带,2 石灰岩重复,15-3 号煤层重复,显属三个逆断裂所致,总落差 30m,延长 1500m。 F2断层:走向北 80东,倾向北西,倾角 70,为常 22、2012、2013、517号钻孔控制。常 22 号钻孔缺

20、失 3 号煤层以下至 K5 石灰岩以上的一段地层,据测井曲线解释,461m 有破碎带,落差 30m。2012 号钻孔深 421m 见破碎带,K10 至 3号煤层的间距和邻近钻孔相比缩短 15m,向西延至 2013 号钻孔附近尖灭,向东延至 517 号钻孔附近尖灭,全长 3.5km,为正断层。 F3断层:走向南北,向东倾斜,倾角 60,为上盘上升的逆断层,由1040、523 号钻孔所控制。1040 号钻孔 474m 为破碎带,K2 石灰岩重复,落差 20 m,523 号钻孔 473m 见破碎带,K2 石灰岩重复,落差 10m,南北延长 1520m。 F64断层:位于常村以北,走向北 50东,倾向

21、南西,落差 10m,为上石盒子组地层露头所显示,推断延长 500 余米,为正断层。 F65断层:位于 F64断层以南,走向北 75东,倾向南西,落差 5m,为上石盒子组地层露头所显示,推断延长 500 余米,为正断层。3. 陷落柱 本区范围内较为发育,形状多为椭圆形。4. 岩浆岩常村井田范围内没有岩浆岩侵入。二、煤层及煤质二、煤层及煤质(一)煤层1、 含煤地层井田含煤地层为下二迭系山西组及上石炭系太原组,含煤地层总厚 163.36m,含煤 1017 层,煤层总厚 11.25m,含煤系数为 6.9%。1. 山西组厚 54.10m,含主要可采煤层 3 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 6.09m,含煤系数 1

22、1.20%,山西组顶底部、局部发育不稳定薄煤层 13 层,一般均不可采。2. 太原组厚 109.26m,含稳定的可采煤层 15-3 号煤层,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 8-2、9、12、15-1、15-2号煤层及不稳定薄煤层 6、7、8-1、11、13、14 号等煤层,太原组煤层总厚 5.20m,含煤系数 4.8%。2、可采煤层特征(1)3 号煤层:位于山西组的中下部,以其本身厚度大、层位稳定为重要对比标志,上距8 砂岩 22.4243.30m。平均 31.67m,下距7 砂岩顶面2.7018.85m,平均 12.98m,煤层对比非常可靠。煤层厚度 4.847.32m,平均厚度6.09m,结构简单,

23、夹石 13 层,夹石厚 0.10.3m,仅个别孔(1009 号孔)夹石变厚达 0.75m。该煤层控制研究程度较高,符合规范要求,为稳定型全井田范围内可采煤层。(2)8-2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上部。上距 3 号煤层 46.5866.66m,平均 57.17m。下距 9 号煤层 3.6023.21m,平均 9.68m,厚度 01.73m,平均 0.43m。属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煤层顶板多为黑灰色厚层中粒砂岩。底板多为黑灰色粉砂岩。(3)9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下距 K4灰岩 0.799.60m,平均 3.69m,个别钻孔如2012、2023 号钻孔,9 号煤层直复于 K4灰岩之上。厚 02.21m

24、,平均 0.99m,属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本区中部一般发育较好,多达可采厚度。夹矸 03 层,厚度及层数变化较大。向南、向北因下部夹矸增厚煤层分叉渐至尖灭。煤层顶板多为黑灰色粉砂岩,底板多为黑灰色泥岩、粉砂岩等。(4) 12 号煤层位于 K4、K3石灰岩间。上距 K4灰岩 0.907.08m,平均 3.68m。下距 K3灰岩1.9211.70m,平均 3.33m,厚 01.02m,平均 0.50m,结构简单,为单一煤层。属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顶底板多为灰、黑色薄层粉砂岩或泥岩。(5) 15 号煤层实际为一煤层组,位于太原组底部,上距 K2石灰岩 2.7014.57m,平均5.29m,一般发育

25、15-1、15-2、15-3等 3 层煤层。 15-1号煤层:煤层厚 01.35m,平均厚 0.62m。除南部冲刷带外,全区普遍发育,结构简单,为单一煤层。北部常村以北、中部南浒庄一带发育较好,多达可采厚度,属不稳定局部可采煤层。煤层顶底板多为灰黑色泥岩,炭质含量增高,变为炭质泥岩。 15-2号煤层:煤层厚 00.87m,平均厚 0.57m。结构简单,为单一煤层。本区中部南浒庄一带发育较好,成片达可采厚度。其余地区仅有零星钻孔达可采厚度,属不稳定的局部可采煤层。煤层顶底板多为黑色薄层泥岩。(3) 15-3号煤层:本区内北部大面积范围内,该煤层厚度较稳定,煤厚 02.73m,平均 1.66m。夹

26、矸 13 层,除本区南部大面积同生冲刷外,一般均达可采厚度,局部顶底板及夹石为炭质泥岩。可采煤层特征见表 1-1。表 1-1 可采煤层特征表可采煤层特征表厚度(m)间距(m)最小最大最小最大煤层号平均平均结构(夹矸层数)稳定程度可采情况顶板岩性底板岩性4.847.3236.0503稳定全区可采粉砂岩中砂岩细粉砂岩01.7346.5866.6557.178-20.43 简单01不稳定局部可采中粗砂岩粉砂岩02.213.6023.219.6890.99局部分叉03不稳定局部可采粉砂岩K4灰岩上泥岩01.028.0417.9711.00120.50简单不稳定局部可采K4灰岩下粉砂岩K3灰岩上泥岩01

27、.3527.5337.5629.6915-10.62简单不稳定局部可采泥岩泥岩00.870.902.401.4915-20.57简单不稳定局部可采泥岩泥岩02.7315-31.660.686.303.1903较稳定除冲刷外全区可采泥岩泥岩及炭质泥岩(二)煤质(二)煤质煤类及其分布规律根据中国煤炭分类标准(GB5751-86),本井田 3、8、9 和 14 号煤为贫煤,15-1、15-2和 15-3号煤以贫煤为主,局部个别点为无烟煤。1.3.5.2 煤质分析 1. 煤的物理性质各煤层均为黑色层状,光亮型煤及暗淡型煤相间,条带状构造明显,玻璃光泽,参差状断口,节理裂隙为薄膜状黄铁矿或方解石充填。经

28、测定,煤的比重 3号煤层在 1.411.58 之间,15-3 号煤层在 1.521.74 之间。2. 煤的化学性质 水分(Mad)各煤层原、浮煤水分值变化不大;不同煤层相同煤类水分值无规律性变化,各煤层原、浮煤水分分析结果见表 灰分(Ad)主要可采 3 号煤层灰分 A Ad d在 1418%之间,仅个别点灰分大于 20%。15-3号煤层灰分变化较大,最小值 12.16%,最大值 40.70%。各个煤层经浮选后降灰率在55%以上。各煤层原、浮煤灰分分析结果下表 1-2: 表 1-2 各煤层煤质分析统计结果表各煤层煤质分析统计结果表 原 煤 分 析浮 煤 分 析质量分级煤层煤类水分Mad (%)灰

29、分Ad (%)发热量Qgr,v,d(MJ/kg)水分Mad (%)灰分Ad (%)灰分发热量3 贫煤0.283.591.00(62)8.4029.0516.01(62)24.7232.5829.59(33)0.241.730.91(60)4.4811.997.27(60)中灰煤高热值煤8 贫煤0.470.820.67(4)17.2128.7721.40(4)23.05(1)0.580.970.76(4)6.9010.388.06(4)中灰煤中热值煤9 贫煤0.652.201.06(12)21.4839.5130.22(12)20.7225.1022.86(4)0.751.801.03(12)5

30、.4913.6110.43(12)高灰煤中热值煤14 贫煤0.361.440.70(17)9.6437.7716.99(17)19.1231.0127.74(9)0.451.500.79(14)3.1317.495.62(14)中灰煤高热值煤15-1 贫煤0.421.300.81(17)14.3638.5129.23(17)17.4425.5122.82(6)0.691.220.88(10)5.7310.638.04(10)高灰煤中热值煤15-2 贫煤0.621.180.81(17)14.4235.2523.97(17)20.2229.0725.05(5)0.701.480.93(12)1.3

31、813.127.11(12)中灰煤中热值煤贫煤0.322.170.91(41)12.1640.7026.02(41)17.4425.5122.82(6)0.381.780.93(38)4.8215.467.44(38)中灰煤中热值煤15-3 无烟煤0.811.080.90(3)20.4623.8522.11(3)18.4029.5825.40(18)0.701.100.95(3)4.736.895.77(3)中灰煤中热值煤 挥发分(Vdaf)各煤层浮煤挥发分产率见表 1-3。各煤层挥发分在垂向上随着煤层埋藏深度的增加,挥发分逐渐降低。3 号煤层在水平方向上由西向东有规律地递增,但变化不很大。表

32、 1-3 各煤层挥发分产率分析统计表各煤层挥发分产率分析统计表 煤层3 号8 号9 号14 号15-1 号15-2 号15-3 号浮煤挥发分Vdaf (%)10.6814.0012.63(60)11.8814.2012.73(4)11.6214.6213.01(12)10.2113.8511.33(14)10.2211.6110.90(10)10.1313.0711.31(12)10.0613.8811.31(38) 硫分(St,d)各煤层原、浮煤全硫含量、部分煤层原煤形态硫含量见表 1-4。表 1-4 各各煤煤层层全全硫硫分分析析统统计计结结果果 全硫 St,d(%)原煤形态硫(%)煤层主要

33、煤类原煤浮煤按标准折算后的全硫St,d(%)质量分级全硫St,d硫铁矿硫Sp,d硫酸盐硫Ss,d有机硫So,d3 贫煤0.260.390.32(37)0.270.420.36(35)0.27特低硫煤0.260.350.31 (7)0.040.080.06(7)0.000.010.00(7)0.170.280.24(7)8 贫煤0.504.101.49(4)0.490.810.65(2)1.55中高硫煤9贫煤0.985.272.81(9)0.331.270.84(11)2.95中高硫煤0.981.811.40 (2)0.451.310.88(2)0.010.010.01(2)0.490.520.

34、51(2)14 贫煤1.735.193.07(12)1.111.701.38(11)2.66中高硫煤1.914.512.90(6)1.172.751.80(6)0.010.090.03(6)0.661.671.07(6)15-1 贫煤1.588.853.24(12)0.732.151.26(9)3.41高硫煤1.588.854.15(7)1.187.603.44(7)0.020.050.03(7)0.281.200.68(7)15-2 贫煤1.263.172.14(13)0.481.391.03(11)2.05中高硫煤1.263.172.24(4)0.742.221.52(4)0.010.03

35、0.02(4)0.500.920.70(4)贫煤0.705.392.08(28)0.391.960.91(26)1.97中高硫煤0.975.272.52(11)0.534.031.92(11)0.010.080.03(11)0.181.200.57(11)15-3 无烟煤1.88(1) 0.620.990.81(2) 1.67中高硫煤 磷含量磷含量分析数据相对较少,结果见表 1.3-11。依据标准MT/T562-1996对煤中磷分级:3 号煤属低磷煤;15-3 号煤及其它各煤层均属特低磷煤。 微量元素各煤层的微量元素仅有锗和镓的分析,含量都很低均未达到工业边界指标,结果见表 1-5。表 1-5

36、 各煤层有害、微量元素分析统计结果表各煤层有害、微量元素分析统计结果表 煤层3 号8 号9 号14 号15-1 号15-2 号15-3 号磷 Pd (%)0.0040.0340.021(5)0.0010.0180.010(2)0.0020.0030.003(2)0.007 (1)0.0010.0050.003(2)0.0020.0030.003(2)0.0050.0080.007(3)分级低磷分特低磷特低磷特低磷特低磷特低磷特低磷锗 Ge(mg/kg)0.102.400.91(26)1.202.801.90(4)0.302.901.30(13)0.303.901.47(12)0.401.801

37、.10(14)0.9018.9013.2(10)0.105.601.51(25)镓 Ga(mg/kg)3.0713.018.80(33)12.5026.6016.98(4)11.0026.5016.88(13)0.5011.708.06(11)1.0019.1512.8(11)44.3052.1547.33(4)11.5034.5016.58(21)1.3.5.3 煤炭产品用途1煤的工艺性能各可采煤层主要煤质特征、化学性质、工艺性能综合评价见表 1-6。3 号煤为中灰、特低硫、低磷、高热值、较高软化温度易选的贫煤,可广泛用于电力、冶金、高炉喷吹、气化、化工、建材等行业。太原组 8、14、15-

38、2和 15-3号煤为中灰、中高硫煤,9、15-1号煤为高灰、高硫煤,太原组煤层需进行洗选脱硫后方可作动力或工业用煤及民用燃料,否则会严重地侵蚀设备和污染环境。表 1-6 各各煤煤层层 煤煤的的 工工业业用用途途综综合合评评价价 煤层主要煤类 指标项目Ad(%)St,d(%)Pd(%)Qgr,d(MJ/kg)ST()FT()可选性数值16.010.270.02129.59140414443 贫煤等级中灰煤特低硫煤低磷高热值煤较高软化温度灰较高流动温度灰易选中等可选数值21.401.550.01023.05137814008 贫煤等级中灰煤中高硫煤特低磷中热值煤较高软化温度灰较高流动温度灰数值30

39、.222.950.00320.72142514589 贫煤等级高灰煤中高硫煤特低磷低热值煤较高软化温度灰较高流动温度灰数值16.992.660.000727.741243128514 贫煤等级中灰煤中高硫煤特低磷高热值煤较低软化温度灰较低流动温度灰数值29.233.410.00322.821278130515-1 贫煤等级高灰煤高硫煤特低磷中热值煤中等软化温度灰中等流动温度灰数值23.972.050.00325.051388142415-2 贫煤等级中灰煤中高硫煤特低磷中热值煤较高软化温度灰较高流动温度灰15-3 贫煤数值26.061.970.00725.4014281438等级中灰煤中高硫煤

40、特低磷中热值煤较高软化温度灰较高流动温度灰三、水文地质三、水文地质(一)区域水文地质概况常村矿区位于漳河流域,浊漳河南源东测,属海河水系。区域地下水的补、迳、排条件明显受地形和构造控制。区域东部,地势高峻,出露一套呈南北向展布的长条状碳酸岩类地层,岩溶裂隙发育,给岩溶裂隙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创造了条件,是岩溶裂隙水的主要补给区;另外,地表水系也是地下岩溶裂隙水补给源之一,其主要通道是灰岩出露区内河道里的断层带,如浊漳河的北、西、南三源出口附近至石梁之间,河流流量的明显损失,即是例证。地下水接受补给后,在向深部运移时,当遇断层阻隔或在地形深切处则以泉的形势排出地表,如辛安村附近的泉水排出带、浊

41、漳河河谷排出带等。碎屑岩类裂隙水,除少量能沿构造破碎带或地层倾向向深部运移外,其余大部多沿地层走向运移;且由于含水层成层状,不同层位的含水层,其补给区不尽相同,多构成若干个小的含水系统,其间水力联系较弱。1. 地表水绛河在井田南部,由西向东流过。屯留县城外,最大流量 1.46m3/s(1978 年 9月 16 日),最小流量 0.78m3/s(1979 年 5 月);勘探区南部北送渡附近,水位标高约900m。绛河流向与地层走向基本垂直,故不利于地表水的垂直下渗;井田北部有阉村、常隆两座小型水库,除此,井田内无其它大的地表水体。2. 主要含水层含、隔水层特征 含水层常村井田在精查勘探阶段,仅对

42、2012 号钻孔基岩风化带进行了抽水试验和1063 号钻孔 277287.10m 上石盒子组涌水段做了涌水试验,水文地质工作量较少。1985 年 10 月,矿务局地质队在主、副井之间补打 1 个检查孔,该检查孔采用流量测井技术,通过测量钻孔中垂向水流的变化来划分含水层的位置,基岩风化带以下共探明含水层 11 个。结合区域水文地质特征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及检查孔资料,常村矿井可划分为 15 个含水层,即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岩溶含水层、太原组K2、K3、K4、K5灰岩岩溶裂隙含水层、山西组 K7砂岩裂隙含水层、3 号煤层顶板砂岩裂隙含水层、下石盒子组 K8砂岩裂隙含水层、上石盒子组基岩风化带裂隙含水

43、层、第四系下更新统孔隙含水层、第四系中更新统孔隙潜水含水层等。 隔水层特征根据岩性特征,井田内主要隔水层自上而下主要有:本溪组铝土质泥岩隔水层、3 号煤层底板隔水层等。 石炭系中统本溪组铝土质泥岩隔水层层厚 2.0028.70m,平均 10.66m,厚度变化较大。多由灰色粉砂岩、灰白色铝质泥岩或铝土岩组成。可有效阻隔中奥陶统马家沟组灰岩水向上的垂直补给。 3 号煤层底板隔水层3 号煤层底板至 K8砂岩含水层之间普遍发育有一套深灰色、灰黑色粉砂岩及细砂岩夹菱铁矿薄层的地层,厚 2.7018.85m,平均 12.98m。该层可有效阻隔 3 号煤层底板直接充水含水层(K8砂岩)的水进入其开采工作面和

44、巷道。4井田水文地质类型:常村井田各可采煤层均处于深埋区,属于深部井田,煤系内及以上邻近基岩含水层,远离露头区,与地表水体和第四系含水层无水力联系,地下水补给条件差,含水层富水性弱。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为 3 号煤和 15-3号煤。3 号煤的主要充水含水层为其上覆的砂岩裂隙含水层,15-3号煤主要充水含水层为上覆太原组石灰岩的岩溶含水层。根据上述矿床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含水空间特征,充水方式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井田矿床水文地质类型可划分为两类:山西组 3 号煤层开采时,水文地质类型为第二类第一型,即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顶板直接充水的裂隙充水矿床;太原组 15-3 号为第三类第一亚类第一型,即水文

45、地质条件简单的顶板直接充水的以溶蚀裂隙为主的岩溶裂隙充水矿床。(二)矿井涌水量1. 矿井水的组成目前矿井水主要为 3 号煤层顶板砂岩水,占总涌水量的 95.4%;底板 K2灰岩水约为 5m3/h,占总涌水量的 2.85%;陷落柱内的水 3m3/h,占总涌水量的 1.7%;无断层水。矿井涌水量的变化具有随开采量的增加(即开采面积的增大),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上升量的变化较大(2.919%),但平均约 11%。2003 年矿井正常涌水量 150160m3/h,最大 307.7m3/h,约为正常量的 1.9 倍。其它年份矿井最大涌水量约为正常量的 1.21.5 倍。2. 矿井涌水量预计常村矿预计正常

46、涌水量为 250m3/h,最大涌水量为 550m3/h。根据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及现有的资料,结合常村矿井目前所采用的开采方式,利用地下水动力学法,计算得出工作面涌水量、采区涌水量、矿井涌水量如下:1. 工作面涌水量:一般情况下,正常涌水量为 50m3/h 左右,最大涌水量为80m3/h 左右。2. 采区涌水量:一般情况下,正常涌水量为 120m3/h 左右,最大涌水量为250m3/h 左右。3.矿井+470m 水平预计涌水量:正常涌水量为 300m3/h 左右,最大涌水量为500m3/h。四、其它开采技术条件四、其它开采技术条件1、 瓦斯1989 年 11 月 20 日煤科总院抚顺分院瓦斯研究所

47、对常村煤矿通过井下打钻测定参数,用间接法推算出+520m 水平,3 号煤层的沼气含量 4.8 m3/t,预测出全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 7.4m3/t。常村矿 3 号煤层瓦斯含量与其它高瓦斯矿井相比虽不高,但采煤时落煤强度大,而且煤层厚,部分工作面瓦斯绝对涌出量较大,有的工作面甚至高达 18.41 m3/t,所以常村煤矿按高瓦斯矿井进行管理。2、煤尘爆炸性1997 年以来,常村煤矿对 3 号煤层煤尘爆炸性取样作了试验,在 2001 年又对3 号煤层取样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作了煤尘爆炸性试验,鉴定报告见表 1.3-6。根据鉴定报告 3 号煤层煤尘具有爆炸性。3、煤的自燃发火倾向常村煤矿在 2

48、001 年委托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以及 2002 年补充勘探中,在常-43、常-48 孔对 3 号煤层取样对煤的自燃倾向性进行了试验,对 3 号煤层的采样分析,3 号煤层在局部地段有发生自燃的可能,要作好安全防范工作。4、地温该矿在勘探期间和开采过程中均未进行测温工作。但从井下工作环境看,温度小于 26。属温度正常区,无热害威胁。第二章 井田开拓第一节 井田境界及储量一、一、井田境界井田境界根据国土资源部 2001 年 11 月核定的井田边界(采矿许可证号:1000000120130),常村井田境界由 4 个拐点坐标连线圈定,开采深度由+628.03+200m 标高。表 2-1 常村井田境

49、界拐点坐标表常村井田境界拐点坐标表拐点号纬距 (X)经距 (Y)拐点号纬距 (X)经距 (Y)14029000.00038409400.0044022000.0038406000.0024029000.0038406000.0054022000.0038409400.00二、储量二、储量常村井田地质勘查工作程度为勘探程度,井田内煤层的地质特征已查明及开采技术条件较好,可靠程度为探明。根据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的煤炭资源量估算标准的有关规定,其开采范围均列为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在跨越断层圈定探明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11b),将工业广场及主要井

50、巷等保护煤柱,列为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将村庄、高速公路、境界以及断层两侧 50m 的范围内的煤柱列为探明的(可研)次边际经济资源量(2S11)。矿井工业资源/储量 =111b+2M11+2S11 = 140.40+10.69+63.70= 214.79Mt可采储量1、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设计资源/储量是指矿井工业资源/储量减去设计计算的断层煤柱、河流煤柱、井田境界煤柱和地面建筑物、构筑物等永久保护煤柱损失量后的资源/储量。本矿井的永久煤柱损失量主要为井田境界煤柱、断层煤柱、村庄及高速公路保护煤柱。经计算矿井永久煤柱损失量总计为 63.70 Mt,矿井设计资源储量为15

51、1.09Mt。矿井设计资源储量计算见表。2、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资源量减去工业场地和主要井巷煤柱的煤量后乘以采区回采率,为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盘区回采率:3 号煤层属厚煤层,盘区回采率设计取 75%。经计算,全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 105.30Mt,均为 3 号煤层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可采储量计算见表 2-2。表 2-2 矿井设计可采储量表矿井设计可采储量表 单位:Mt永久煤柱损失保护煤柱煤层水平工业资源储量井田境界断层村庄及高速路小计设计资源储量井筒及主要井巷小计开采损失设计可采储量+ 520m82.230.461.4321.2823.1659.074.484.4813.6540.943+

52、 470m132.560.570.8839.0740.5492.026.216.2121.4564.36矿井合计214.79 1.032.3160.3563.70151.0910.6910.6935.10 105.3 第二节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一、矿井工作制度一、矿井工作制度设计矿井年工作日为 330d。每天 3 班作业,其中 2 班生产,1 班准备。每天净升时间为 16h。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二、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合理的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确定,既受井田保有储量、煤层赋存条件、煤层稳定性、构造条件等开采条件的限制,同时又受煤炭外运、市场条件和矿井现有各生产系统能力的制约,对此

53、,确定矿井生产能力为 180Mt/a。三、矿井及水平服务年限的计算三、矿井及水平服务年限的计算按设计可采储量计算矿井服务年限:T=Z/(KA)式中:T矿井服务年限,a;Z矿井设计可采储量,Mt;A矿井设计生产能力,Mt/a;K储量备用系数,取 1.3。T=105.30/(1.31.8)=45a 服务年限均符合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有关要求。第三节 井田开拓一、矿井工业场地位置选择一、矿井工业场地位置选择常村井田地处长治盆地西部,地势比较平坦,工业广场容易选择。但考虑到工农关系,应尽量少占良田,不破坏果园,不拆迁村庄,同时还考虑场内排水方便等因素。设计矿井工业场地位于 208 国道西侧,北渔泽、

54、南渔泽、北浒庄三个村庄之间,这里土质较差,不涉及果园,不拆迁村庄,地势也较周围略高,便于场内排水。工业场地布置有主立井、副立井和回风立井。井田开拓是在总体设计已经划定的井田范围内,根据精查地质报告和其它补充资料,具体体现在总体设计合理原则,将主要巷道由地表进入煤层,为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和开掘工程。其中包括确定主、副井和风井的井筒形式、深度、数量、位置、阶段高度、大巷位置、采(带)区划分以及开采顺序与通风运输系统。井田开拓的基本问题影响井田开拓的主要因素影响井田开拓的主要因素(1)地形平坦,地势高差小,有内涝威胁;(2)第四系覆盖层较厚,井筒需要特殊凿井方法施工;为防止第四系水溃入井下

55、,需留设合理的防水煤柱;(3)太原组灰岩水压较大,水量相对丰富,岩溶裂隙比较发育,选择井筒位置时需留有足够的隔水岩柱。井筒形式、数目的确定井筒形式、数目的确定(1)井硐形式的确定斜井与立井开拓的优缺点比较斜井开拓与立井开拓相比,井筒施工工艺、施工设备与工序比较简单,掘进速度快,井筒施工单价低,初期投资少;地面工业建筑、井筒装备、井筒装备、井底车场及垌室都比立井简单,井筒延深施工方便,对生产干扰少,不易受底板含水层的威胁;主提升胶带化有相当大的提升能力,可满足特大型矿井主提升的需要;斜井井筒可作为安全出口,井下一旦发生透水事故等,人员可迅速从井筒撤离。与立井开拓相比,斜井开拓的缺点是:斜井井筒长

56、,辅助提升能力小,提升深度有限;通风路线长、阻力大,管线长度长;斜井井筒通过富含水层、流砂层施工技术复杂。对井田内煤层埋藏不深,表土层不厚,水文地质情况简单,井筒不需特殊法施工的缓斜和倾斜煤层,一般可采用斜井开拓。根据自然地理条件、技术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车集煤矿的实际情况:第三、第四系覆盖层较厚,井筒需要特殊凿井方法施工;地势平坦,地面标高平均+25m 左右,煤层埋藏较深;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为 0.9Mt/a,为中型矿井。综上所述,本矿采用立井开拓。(2)主、副井井筒位置的选择井筒位置的确定原则.有利于第一水平的开采,并兼顾其他水平,有利于井底车场和主要运输大巷的布置,石门工程量少;.有

57、利于首采区布置在井筒附近的富煤阶段,首采区少迁村或不迁村;井田两翼储量基本平衡;.井筒不宜穿过厚表土层、厚含水层、断层破碎带、煤与瓦斯突出煤层或软弱岩层;.工业广场应充分利用地形,有良好的工程地质条件,且避开高山、低洼和采空区,不受崖崩滑坡和洪水威胁;.工业广场宜少占耕地,少压煤;.水源、电源较近,矿井铁路专用线短,道路布置合理。井筒沿井田走向方向的有利位置本井田形状近似梯形,储量分布均匀,井筒的有利位置应在井田走向的储量中央,以形成两翼储量比较均匀的双翼井田,可以使井田走向的井下运输工作量最小,通风网路较短,通风阻力小。井筒沿井田倾斜方向的有利位置 立井开拓时,本井田中部无大的断层构造,属一

58、般情况,井筒布置在井田的中央靠上部位。有利于矿井初期开采的井筒位置矿井应尽快达产,使井筒布置在第一水平的位置最优。尽量不压煤或少压煤合理布置井筒确定井筒位置,要充分考虑少留井筒和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因为本井田内只有一条公路,并不需留设保护煤柱。为了减少工业广场所压煤柱,并且保证在井田走向的中央。倾向的中央靠上部位。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对井筒布置的影响要保证井筒、井底车场及硐室位于稳定的围岩中,应使井筒尽量不穿过或少穿过流沙层、较大的含水层、较厚冲积层、断层破碎带、煤与瓦斯突出煤层、较软煤层及高应力区。井口位置应便于布置工业场地井口附近要布置主、副生产系统的建筑物及引进铁路专用线。为了便于地面系统间

59、互相联接,以及修筑铁路专用线与国家铁路接轨,要求地面平坦,高差不能太大,专用线短,工程量小及有良好的技术条件。综合以上七方面的因素,结合矿井实际情况,提出本矿井井筒布置位置如下:主井井筒中心位置:经距 40265130.0m,纬距 38407900.0m副井井筒中心位置:经距 40265130.0m,纬距 38407900m(3)风井位置的选择)风井位置的选择本井田煤层赋存条件比较好,属于缓倾斜煤层,第一水平采用采区式开采。由于井田走向较长,7.918.23km,所以只有一个技术、经济上可行的方案:两翼对角式通风。故在设计中采用两翼对角式通风,因表土层较厚,共设计两个风井:北风井服务第一、二水

60、平的北翼,北翼下一水平的通风通过回风斜巷与北风井相连。南风井服务第一、二水平的南翼,南翼下一水平的通风通过一段回风平巷与南风井相连。风井井口位置的选择,应在满足通风要求的前提下,与提升井筒的贯通距离最短,并利用各种煤柱以减少保护煤柱的损失。北翼风井布置在井田边界之外,不留煤柱;另外将南翼风井布置在断层煤柱内,从而减少了煤柱损失。考虑到北翼上部要满足矿井初期的开采要求,在此精确提出北风井的位置:北风井井筒中心位置:经距 39462100m,纬距 3761500m。工业广场的位置、形状和面积的确定工业广场的位置、形状和面积的确定工业场地的选择主要考虑以下因素:(1)尽量位于储量中心,使井下有合理的

61、布局;(2)占地要少,尽量做到不搬迁村庄;(3)尽量布置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区域,工业场地的标高要高于最高洪水位;(4)尽量减少工业广场的压煤损失。根据以上原则和本矿井的实际情况,工业广场与主副井筒布置位置相同,其面积及保护煤柱的大小详见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工业广场面积 12.25104m2,定为350m350m 的矩形。开采水平的确定开采水平的确定本矿井煤层露头标高为-300m,煤层埋藏最深处达-1200m,垂直高度达900m,因此必须采用多水平开采,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规定,缓倾斜、倾斜煤层的阶段垂高为 200350m,根据本矿井的实际条件,结合阶段斜长考虑,决定煤层的阶段垂高选为 300m

62、 左右。本井田可划分三个水平,用竖井延伸或者是斜井延伸,但考虑竖井延伸造价很贵而且延伸过程中要停产一段时间,所以用斜井延伸,因此采用三个水平开采,需用暗斜井延伸。井底车场和运输大巷的布置井底车场和运输大巷的布置(1)运输大巷的布置由于运输大巷要为上下水平的开采服务以及本煤层厚度为 3.0m,为便于维护和使用,且不受煤层开采的影响,将第一水平大巷布置在岩层中,第二水平大巷布置在距煤层底板 100m 处的岩层中。第一岩层大巷其优点是巷道维护条件好,维护费用低,巷道施工能够按要求保持一定方向和坡度;在开采上下水平时,可以跨大巷开采,不留保护煤柱,减少煤柱损失,便于设置煤仓。(2)井底车场的布置 由于

63、井底车场一般要为整个矿井服务,服务时间较长,故要布置在较坚硬的岩层中。本矿井布置位置可以选择在煤层顶板或者煤层底板中。煤层顶板为中硬的砂泥岩,底板为坚硬的中细砂岩。后者相对于前者维护费用较低,但对于不同的开拓方案还需进行技术与经济比较,以选择最优方案。矿井开拓延伸及深部开拓方案矿井开拓延伸及深部开拓方案本矿井开拓延伸可考虑以下三种方案:双立井延伸;双暗斜井延伸;立井、斜井混合延伸。双立井延伸:采用双立井延伸时可充分利用原有的各种设备和设施,提升系统单一,转运环节少,经营费低,管理较方便。但采用这种方法延伸时,受太灰水的限制,致使井筒需打在煤层较深处,增大井筒的保护煤柱量。同时,该方法使原有井筒

64、同时担任生产和延伸任务,施工与生产相互干扰,立井接井时技术难度大,矿井将短期停产;延伸两个井筒施工组织复杂,为延伸井筒需要掘进一些临时工程,延伸后提升长度增加,能力下降,可能需要更换提升设备。暗斜井延伸:采用两个暗斜井延伸时,原有井筒的位置,水平的划分,上山或下山开采的确定都不受太灰水的影响。暗斜井立井内铺设胶带输送机,系统较简单且生产能力大,可充分利用原有井筒能力,同时生产和延伸相互干扰少。其缺点是增加了提升、运输环节和设备,通风系统较复杂。立井、斜井混合延伸:初期延伸竖井或者斜井的过程既有以上所说的优点还有他们的缺点,但是优点却是两者的叠加所以值得考虑和进行经济比较。开采顺序开采顺序本井田

65、开采顺序为先采第一水平,再采第二三水平;采区开采顺序:采用采区前进式,即由井筒向井田边界推进;采区内回采顺序:采用后退式,即由采区边界向采区上山推进。方案比较方案比较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四种方案,如图 4-1 所示(1)三水平开采,立井井筒位于-600 煤层处,双竖井延伸第二水平,一、二、三水平均上山开采,岩层大巷。(2)三水平开采,立井井筒位于-600 煤层处,双暗斜井延伸第二、三水平,一、二水平均上山开采,岩层大巷。(3)三水平开采,井筒位于-600 水平煤层处,先双竖井延伸到第二水平,再由第二水平双暗斜井延伸到第三水平。(4)三水平开采,井筒位于600 水平煤层处,双暗斜井延伸到第二三

66、水平,煤层大巷。图 4-1 开拓方案示意图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3:二水平竖井延伸三水平暗斜井延伸 方案四方案4:煤巷暗斜井延伸(1)技术比较)技术比较方案 1 与方案 2 的区别在于是暗斜井延伸还是竖井延伸,方案 2 与方案 4 的区别是暗斜井延伸是在煤层中还是在岩层中,方案 1 和方案 3 的区别是第三水平是竖井延伸还是暗斜井延伸,方案 1、2、3、4 各自有优缺点而且不好直接说那个方案好,所以进行方案比较。对前四个方案费用粗略估算如表所示:表表 方案方案 1 和方案和方案 2 的粗略比较的粗略比较方案项目方案 1方案 2立井开凿2625300010-4=375立井开凿2968105010-4=203.28石门开凿(923081846.15)80010-4=1070.77暗斜井延伸2968115010-4 =222.64井底车场100090010-4=90井底车场(300+500)90010-4=72.00基建费/万元小计1535.77小计497.92生产费/万元立井提升1.26328.870.6250.85=4034.65暗斜井提升1.26328.87296810-30.48=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