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声乐教学需要注重的几个方面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46429367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6.5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析声乐教学需要注重的几个方面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析声乐教学需要注重的几个方面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析声乐教学需要注重的几个方面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声乐教学需要注重的几个方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声乐教学需要注重的几个方面(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浅析声乐教学需要注重的几个方面摘 要:随着歌唱艺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声乐艺术的审美有了进一步的提,蓬勃发展的声乐艺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掌握科学的发声法,也就成了我们歌唱训练中的首要任务。日常的歌唱训练中,我们除了做一些呼吸训练,共鸣训练,语言训练外,还要注重树立正确的声音形象、真假声、中高声区的统一、软腭的控制等几方面的训练。 关键词:声乐教学;声乐艺术;声音形象随着歌唱艺术不断发展,人们对声乐艺术审美有了进一步提高,蓬勃发展的声乐艺术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掌握科学的发声法,也就成了我们歌唱训练中的首要任务。日常的歌唱训练中,我们除做了一些呼吸训练、共鸣训练、语言训练外,还要注重以下几个重

2、要方面。 一、 树立正确的声音形象在歌唱训练中,常遇到学生这样问:“老师,我学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面对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我们真给不了正面回答。大多数是初学者,没有经过系统的、规范的声乐训练,对音乐形象较模糊,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最初不要受唱法的限制,运用科学的发声法打好基础是我们歌唱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谈到两种唱法,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所谓美声唱法按字义讲,“bel canto”即优美的歌唱,并兼有美丽的歌曲的含义。它不仅是一种发声方法,还代表着一种演唱风格,一种声乐学派,因之通常又可译作美声唱法、美声学派。美声歌唱不同于其他歌唱方法的特点之一,是它采用了比其他唱法的喉头位置较低的发

3、声方法,因而产生了一种明亮、丰满、松弛、圆润,而又具有一种金属色彩的、富于共鸣的音质;其次是它注重句法连贯,声音灵活,刚柔兼备,以柔为主的演唱风格。它的含义是科学的发声所造就的完美的声音(好洋唱法)。它声音结实圆润,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所谓民族唱法,是以民族语言为基础,嗓音甜脆定亮为特征,行腔韵味为特色,情、声、字、腔融为一体,并伴以形体表演的一种演唱方法。民族唱法的本义是立足于民族沃土,以山歌、民间小调等为演唱主题的一种演唱形式,声音清脆甜美,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对于初学者来说,不要受唱法的局限,力求练好精巧的呼吸、完善的共鸣,宽广的音域、丰富的音色是极其重要的。 二、注重真假声训练

4、在歌唱训练中,我们常出现真假声问题,只会用真声歌唱的同学在演唱时自我感觉过瘾,声音响亮,但缺乏表现力,容易损害噪子。而单一用假声歌唱的同学,演唱时感觉轻松,声音听起来空虚、飘浮无力。所以在我们的歌唱训练中,就采用混合声的训练,它即综合了真声与假声的发声优势,避免了两极的弊端,声音发出来既圆润结实,并富有一定的穿透力。若真假声结合的好,也将大大扩展歌声的音域。所以在歌唱训练中,运用真声较多的同学要学会溶入假声歌唱,注重气息的控制,使其歌唱共鸣位置提高。运用假声较多的同学,要学会朗诵,只有说的不假声,唱的假声也就少了,要以说代唱,逐渐进入到混声共鸣的歌唱状态中来。这样便可大大提高歌唱者的演唱水平。

5、三、注重中高声区的统一在歌唱教学当中,演唱一首作品常存在声区不统一的情况,这是一个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如果作品的高音在f2以上,没有扎实的演唱技巧也就唱不好高音了。我们说两声区之间的这个“坎”在过渡时如没有痕迹,那就基本上解决了声区的统一问题。演唱时声音在高声区如果出现喊叫,那就要加强歌唱呼吸练习,做到声音的高位置与深呼吸统一起来。再者,要稳定喉头。气息浅时往往就上提喉头,使咽部共鸣腔不能充分打开,就会发出较挤卡的白声了。所以在训练中,有效地多练一些母音“U”可稳住喉头,又增加了咽部共鸣,也避免了声音的喊叫。如声音在高声区出现抠、压现象,就要除加强呼吸训练外,还要注重气息的流畅,要

6、把气息送入头腔,并要学会用假声歌唱即学会用头腔共鸣,声音位置一高也就不存在抠压的现象了。在中高声区如声音不抠,不喊是流畅的,也就意味着声区统一了。 四、注重软腭的控制训练 我们知道,在歌唱中口腔是极其重要的发声器官。作为口腔中的软腭(小舌)在歌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软腭位于口腔中的上口盖处,前半部分为硬腭,后半部分则为软腭。软腭由肌肉组织构成的,能拱起或放下,在呼吸、吞咽食物、语言、歌唱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所以软腭位置的高低和与后咽壁形成距离的大小,在歌唱中就会产生不同的声音效果。通常情况下,歌唱处于近似说话的自然状态下,软腭是松驰下垂的。当软腭贴在后咽壁时,歌唱者发出的声音多为口腔音,头声相

7、对较少。当软腭与后咽壁的距离较大时又往往会出现鼻音。我们所讲的鼻音与鼻腔共鸣是有区别的,两者同为气流冲击鼻腔,产生声音共振。当鼻腔对气流有一种阻碍作用时,有碰击感时为鼻腔共鸣,反之当鼻腔对气流没有阻碍作用时,那就为鼻音了。出现了鼻音往往是声音发暗无力,没有光彩,歌唱感染力也就相对减少了。我们知道,当我们演唱一首声乐作品时,对高音区的演唱,往往是把软腭抬起的,这是因为抬起的软腭能帮助声带拉紧,加之两侧咽部肌肉的收缩,能有效地使咽部形成共鸣管,高音也就好唱了。好的声间也可以说是好的头声,它是建立在软腭是提而又适当离开后咽壁一点距离的基础上的。这样歌唱者发出的声音会高亢、明亮、极富有表现力。我们常讲

8、的要把声音竖起来,也就是指的是这种歌唱状态了。在声乐训练中,歌唱者声音的喊叫,往往也是建立在软腭上提的基础上的,但由于软腭贴紧了后咽壁,也就封住了声音进入鼻腔的通道,头腔得不到气流的共振,发出的声音也就是喊叫了。所以,在歌唱训练中,如何控制好软腭的任务尤为重要了。我们通常运用发“u”音来解决软腭上提的问题。正确的要领是先撮口并发“u”母音,一口气要坚持十五秒钟左右,面部肌肉微策上提,也可进行音阶上下行的练习。这样不仅能够拱起软腭,也可做歌唱的喉头稳定,形成咽部的站立,较大地提高我们的实际演唱能力。如何让软腭拱起而又离开后咽壁一点距离,这就需要哼鸣训练来解决。正确的要领是面带微笑,感觉鼻翼张开,下巴放松,嘴唇轻闭,把声音哼唱出来。要求哼唱位置要稍高一些,眉心略有振动感。这种练习对于打开头腔共鸣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 总之,我们在声乐教学训练中,应把许多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能孤立地看待,只有正确地、全面地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使我们的演唱水平有较大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