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5003811口腔科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6395849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805003811口腔科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805003811口腔科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805003811口腔科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2805003811口腔科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805003811口腔科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口腔科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篇一: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1、布局合理,口腔诊疗区和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分开,单独设置器械清洗室、消毒室。 2、保持室内环境整洁,每天操作结束后进行清洁、消毒,每日定时通风,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诊疗环境表面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 3、对每一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手套一人一换,必要时配戴防护镜。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粘膜或者进入人体无菌组织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等)使用前必须达到灭菌;接触病人完整黏膜、皮肤的常用的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

2、、托盘等必须达到消毒。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操作前必须消毒。进入病人口 腔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的要求。 5、严格执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程序。 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先清洗、 加酶浸泡、注油、干燥,然后再灭菌。特殊污染器械应单独处置,先高水平消毒 后再清洗、灭菌。 6、严格执行监测制度,定时进行工艺、化学和生物监测。 7、麻药应注明启用日期与时间,启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现用现抽,尽量使用小包装。 8、X线照相室应严格控制拍片中的交叉感染,夹片器应一用一消毒,干燥 保存或使用避污纸一次性使用。 9、配备器械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的器械清

3、洗池、超声清洗机、压力蒸 汽灭菌器或干热灭菌器。有条件的可配备全自动器械清洗消毒机、官腔防回吸装置或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机。 10、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类、处理。篇二:口腔科诊疗过程感染控制制度 口腔科诊疗过程感染控制制度 (一)布局合理,口腔诊疗区域和口腔诊疗器械清洗、消毒区域分开,单独设置清洗、消毒室。能够满足诊疗工作和器械清洗消毒工作的基本需要。 (二)从事口腔工作的医务人员,应当接受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及个人防护等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遵循标准预防原则,严格遵守有关规章制度。 (三)保持室内清洁,每天操作结束后应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四)每间诊

4、室、清洗消毒室必备流动水洗手设施和手消毒剂等,医务人员对每位病人操作前后必须洗手;操作时必须戴口罩、帽子、手套,手套一人一换,可能出现病人血液、体液喷溅时配戴防护镜。 (五)根据口腔诊疗器械的危险程度及材质特点,选择适宜的消毒或灭菌方法,并遵循以下原则: 1、进入病人口腔内的所有诊疗器械,必须达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者灭菌”的要求; 2、凡接触病人伤口、血液、破损黏膜、穿破口腔软组织或骨组织的器械(手机、车针、扩大针、牙钳、解剖刀、挺子、骨凿、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根管器械、银汞充填器等)、敷料等必须达到灭菌。灭菌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或干热灭菌; 3、接触病人完整粘膜、皮肤的口腔诊疗器械,包括口镜、探

5、针、牙科镊子等口腔检查器械,各类用于辅助治疗的物理测量仪器、混汞机、印模托盘、漱口杯等,使用前必须达到消毒; 4、控制照相室拍片过程的交叉污染,夹片器应一用一消毒,干燥保存备用或使用避污袋一次性使用; 5、凡接触病人体液、血液的修复、正畸模型等物品,送技工室操作前必须使用中效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6、棉球、敷料等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超过24h;瓶装麻醉药品开封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h,抽出的药液保存时间不得超过2h。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 7、牙科综合治疗台及其配套设施应每日清洁、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对口腔诊疗器械消毒与灭菌的效果进行监测,包括工艺监测、化学监测和

6、生物监测。灭菌设备常规使用条件下,至少每月进行一次生物监测。新灭菌设备和维修后的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应当确定设备灭菌操作程序、灭消毒; 8、对口腔诊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或者灭菌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六)配备器械清洗消毒设备,包括专用的器械清洗池、超声清洗机,压力蒸汽灭菌器或干热灭菌器。有条件的可配备全自动器械清洗消毒机、管腔防回吸装置或使用防回吸牙科手机。 (七)严格执行口腔诊疗器械消毒工作程序,包括清洗、器械维护与保养、消毒或者灭菌、贮存等工作程序。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必须先清洗、加酶浸泡、注油、干燥,然后再灭菌。特殊污染器械(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应单独处置,先

7、高水平消毒后再清洗-灭菌。(八菌物品包装形式和灭菌物品重量,进行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九)使用中化学消毒剂应当定期进行浓度(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每日监测,戊二醛每周监测)和微生物污染监测(使用中的消毒剂每季度监测,使用中的灭菌剂每月监测),做好有关记录。 (十)口腔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处理。篇三: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口腔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 工作人员衣帽整洁,不戴首饰,不留长指甲。 2、操作时戴口罩、帽子和手套,必要时佩戴防护眼镜与面罩。 3、治疗一个病人前后,必须认真洗手,更换手套。 4、治疗特殊感染病

8、人(丙肝、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等)后,应先用消毒液浸泡双手1-2分钟后,再用流水清洗干净。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搓揉2-3分钟。 二、环境管理 1、保持室内环境清洁,每天通风2次,以使室内空气新鲜。紫外线每天照射60分钟。每月空气细菌培养一次。 2、每天用消毒液擦拭桌、治疗椅、窗台、门把手,用消毒液拖地,每周大扫除一次。 3、保持流水痰盂清洁,每治疗一个病人后均应冲洗干净,每天下班前用消毒液刷洗。 三、消毒隔离制度 1、设器械清洗和消毒室,诊疗及手术器械必须按”去污染清洗消毒或灭菌程序进行,受血液、粘液污染的诊疗器械,必须先用酶制剂清洗,去除有机物,然后再消毒或灭菌。注射器、针头、漱口杯及口镜、探针

9、、弯盘、压舌板,可采用一次性用品。特殊感染需先消毒,再去污清洗,再灭菌。 2、器械尽量采用物理灭菌法,不能物理灭菌的器械采用2%戊二醛浸泡,盒盖必须标明名称浓度、有效时间、器械浸泡日期、可启用时间,必须保证浸泡灭菌时间大于10小时。每周监测有效浓度,有登记。 3、凡接触病人伤口和血液的器械(如手机、车针、扩大针、拔牙钳、挺子、凿子、手术刀、牙周刮治器、洁牙器、敷料等)均应一人一用一灭菌;常用口腔科检查器、充填器、托盘等应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含氯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或用一次性。 4、修复技工室的印模、蜡块、石膏模型及各种修复体应用中效以上消毒方法进行消毒。 5、麻药启用应注明使用日期及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 6、无菌储槽内的棉球纱布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超过24小时,尽量采用小包装。 7、用后的一次性口腔专用包、手套、敷料、棉球等医疗废物置黄色垃圾袋内密闭焚烧。锐器用后放入利器盒内,焚烧处理。 8、口内X线摄影应戴手套操作,手套一人一换,严格预防交叉感染。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