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教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6393869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化学必修1《物质的分类》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中化学(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章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初步了解分散系概念,初步认识胶体的概念,鉴别及净化方法,了解胶体制取方法。认识胶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和作用。 2、能力培养:通过丁尔现象、胶体制取等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3、科学思想:通过实验、了解实际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教育学生关心环境。 4、科学品质: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依靠科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观点。 5、科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比

2、较、逻辑推理等方法。重点、难点 重点:胶体的有关概念;胶体的性质;学生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难点:制备胶体实验教具准备:氯化钠溶液、植物油、氯化铁溶液、硫酸铜溶液、淀粉、硝酸银溶液、碘水、半透膜;直流电源、U形管、烧杯、试管、过滤装置;电教平台。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指导观察 氯化钠溶液、泥水悬浊液、植物油和水的混合液振荡而成的乳浊液。提问哪种是溶液,哪种是悬浊液、乳浊液?指导阅读课本第22页第二段 思考:(投影)(1)分散系、分散质和分散剂概念。 (2)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三种分散系中的分散质分别是什么?提问溶液、悬浊液、乳浊液三种分散系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板书

3、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分散质、分散剂有关概念指导实验 (投影)1、制取氢氧化铁胶体:用烧杯盛约30mL蒸馏水,加热到沸腾,然后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边加边振荡,直至溶液变成红褐色。与硫酸铜溶液比较。 提问两者在外部特征上有何相似点?设问二者有无区别呢?能否设计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区分?指导实验 (投影)2、用有一小油的厚纸圆筒(直径比试管略大一些),套在盛有氢氧化铁溶胶的试管外面,用聚光手电筒照射小孔,从圆筒上方向下观察,注意有何现象,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做同样的实验,观察现象。3、分别将氢氧化铁溶胶和泥水进行过滤,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4、介绍半透膜:用半透膜制成一个袋,注入淀粉胶体

4、10mL和氯化钠溶液5mL,缚好袋口,悬挂浸入盛有蒸馏水的烧杯里。 几分钟后,用两个试管各取烧杯里的液体5mL。往其中一个试管里注入少量硝酸银溶液;另一个试管里注入少量碘水。设问通过以上的实验,我们知道胶体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没有。那么,二者本质区别在什么地方呢?设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科学史话 丁达尔效应小结丁达尔现象及其成因,并指出能发生丁达尔现象 的是另一种分散系胶体。板书2、胶体 概念: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鉴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丁达尔现象。提问在日常生活中见到过哪些胶体?指导阅读课本第22、24页图2-5、图2-7、图2-8

5、板书胶体的分类 观察、辨认、回答。 阅读课本,找出三个概念。 (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混合物。 分散质: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叫分散质。 分散剂:微粒分布在其中的物质叫分散剂。 (2)溶液中溶质是分散质;悬浊液和乳浊液中的分散质分别是:固体小颗粒和小液滴。 思考后得出结论: 共同点:都是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于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 不同点:溶液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浊液不均一、不稳定,悬浊液静置沉淀,乳浊液静置易分层。 思考与交流 课本第22页第三段实验探究用烧杯盛约30mL蒸馏水,加热到沸腾,然后逐滴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边加边振荡,直至溶液变成红褐

6、色。与硫酸铜溶液比较。仔细观察后回答现象1: 外观上都是均一透明的。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实验方案。实验探究用聚光手电筒照射盛有氢氧化铁溶胶的试管注意观察有何现象,用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做同样的实验,观察现象。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2、光束照射氢氧化铁溶胶时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而照射硫酸铜溶液时无明显现象。3、氢氧化铁溶胶的分散质能通过滤纸孔隙,滤液用聚光手电筒照射时产生一条光亮的“通路”;而浊液的分散质不能通过。4、在加入硝酸银的试管里出现了白色沉淀,在加入碘水的试管里不发生变化。思考后回答:氯化钠可以透过半透膜的微孔,而淀粉胶体的微粒不能透过。阅读课本第24页科学史话 丁达尔效应讨

7、论:如果空气中没有气溶胶,我们的环境将会是什么样?小结分子、离子等较小微粒能透过关透膜 的微孔,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和胶体的最本质区别在于微粒的大小,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叫胶体;溶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浊液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大于100nm,从而引出胶体概念。讨论,回答:淀粉胶体、土壤胶体、血液、云、雾、Al(OH)3胶体等等。 看书自学,思考后回答: 胶体按分散剂分为: 液溶胶(溶胶):Al(OH)3胶体,氢氧化铁溶胶等 气溶胶:云,雾,烟等 固溶胶:烟水晶,有色玻璃等 复习旧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比较能力,从而引出新课。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学习兴趣。培

8、养自学能力,归纳比较能力,了解三个概念;使学生认识分散系中分散质和分散剂的相对性。培养学生归纳比较能力,了解三种分散系的异同。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使学生亲自体验成功与失败,激发兴趣。 培养观察能力,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兴趣。提高学生在学习中的研究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及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使学生学会区分溶液和溶胶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分散系本质区别在于微粒的大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认识胶体的净化方法:渗析了解化学发展史,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归纳比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实际,了解身边的胶体,激发兴趣。 了解胶体分类。 设问胶体除有丁

9、达尔现象,还有无其他性质呢?这是我们下面要研究的问题。FLASH动画演示:布朗运动讲述日常生活中,如果把花粉悬殊浮在水里,用显微镜观察,就会发现花粉的小颗粒作不停地、无规则的运动,这种现象称为布朗运动。胶体也可作布朗运动,好比电影院放映电影时,可看到受光束照射的空气里,尘埃小颗粒作无规则的不停地运动。 设问为什么胶体微粒的运动是不停顿地、无规则的运动呢?板书3、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4页科学视野思考:(投影)1.为什么胶体微粒带有电荷。2、为什么胶体分散系能稳定存在?3能否设计实验,通过实验现象证明胶体微粒带有电荷。判断氢氧化铁溶胶带正电荷、负电荷?(引导:电解水原

10、理)指导实验把氢氧化铁溶胶装入U形管中,通直流电,观察电源正负极的颜色变化。板书电泳 观看FLASH动画:布朗运动情境想像。阅读思考得出结论:胶体粒受水分子从各方面撞击、推动,每一瞬间合力的方向大小不同,所以每一瞬间胶粒运动速率和方向都在改变,因而形成不停地、无规则地运动。 自学、思考、总结出结论:1、胶体微粒带电荷的原因:表面积大,吸附力强,吸附阴离子的带上负电荷,吸附阳离子的带上正电荷。2、分散系稳定的原因:同种胶粒带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不容易聚集;布朗运动能克服重力作用,胶粒不易沉积。学生阅读课本,讨论实验方案。实验探究 把氢氧化铁溶胶装入U形管中,通直流电,观察电源正负极的颜色变化。观

11、察并记录实验现象:阴极附近的颜色渐渐变深,阳极附近的颜色渐渐变浅。 明确研究意图,培养学生好奇心。 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了解,增加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认识布朗运动不是胶体所特有的性质。 认识胶体所带电荷情况及胶体分散系稳定的原因。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研究意识、研究能力。提问 氢氧化铁溶胶带正电荷、负电荷?思考 哪些胶体带正电荷?哪些胶体带负电荷?能否设计实验,通过实验现象区分?说明作为课外科技活动课题讲述简介电泳原理的应用1、 陶瓷工业中,借助它来除去粘土中所混杂的氧化铁杂质。简述方法。2、 溶胶也可以发生电泳现象。如在水泥、冶金等工业中,

12、通高压电于含烟尘的气体时,可除去大量烟尘以减少空气污染,净化环境,保护人民健康。 仔细观察、讨论后回答:氢氧化铁溶胶带正电荷讨论,回答:电泳了解:3、带正电荷的胶体:金属氢氧化物、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荷的胶体:金属硫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倾听、思考。 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培养。 了解实际,激发兴趣。 教育学生关心环境,培养社会责任感。练习解释下列问题(投影)1、 河流入海处,易形成三角洲 的原因。2、豆浆里放入盐或石膏,为什么可制成豆腐。小结:胶体凝聚概念和凝聚方法。(1)加电解质溶液(2)加带相反电荷的胶粒(3)加热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这节课的知识重点是什么?课堂小结(

13、略)分组讨论,解释实验现象,相互补充,得出正确答案。阅读、思考: 破坏胶体的介稳性。 思考、讨论、回答。 感受学习新知识的乐趣。了解实际,强调学生的真正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巩固所学知识。随堂检测 1下列物质能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A) 蔗糖水 (B)肥皂水 (C)碘酒 (D)碘化砷胶休 2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 )。 (A)产生布郎运动 (B)产生丁达尔现象(C)胶体微粒不能穿透半透膜(D)分散质直径在1nm-100nm之间 3填写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所用的物理方法: (1)除去水中少量的溴; ( ) (2)除去碘化银胶体中含有的碘离子( ) (3)除去石灰水中悬浮的碳酸钙 ( ) 12两题 考查胶体的性质。(A级) 3综合各种分散系的物理性质(B级)作业:1、课本第25页习题6题。2、请同学们找找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胶体的应用实例,写成小论文。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