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学生用)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6392846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学生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学生用)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学生用)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学生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导学案(学生用)(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1 中国石拱桥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列出文章结构,领会文章的内容。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 课 时一、简介整理 茅以升是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教育家、社会活动有。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公路两用桥;他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 日人民日报,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二、自主学习 1 查字典,给加点的字注音。惟妙惟肖( ) 长虹饮涧( ) 双曲拱桥

2、( ) 河水暴涨( ) 桥墩( ) 洨河( ) 匀称( ) 弧形( ) 2中国石拱桥的整理_ 是我国著名的_专家。他主持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_ 。三、合作交流展示(理清课文结构层次并.找出石拱桥、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的特点。)1找出哪些段落是写赵州桥的,哪些段落是写卢光沟桥的?(书上勾画)2完成课后思考练习一。 3交流展示:(名称 + 位置 + 修建年月 + 结构特征 )。石拱桥: 中国石拱桥: 赵州桥: 卢沟桥: 第 二 课时 一、自主学习 1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整理举了 、 两座桥做例子,这种说明方法叫做 。 2在写赵州桥和卢沟桥时,作者列举了许多精确的

3、数字,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 。 3为了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整理的语言很具有逻辑性,例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在写赵州桥时,先介绍了桥的 、 、设计施工的 。再分四点用 分别说明。层次性很强。 4整理在介绍两座桥时,既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又注意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这不但使行文有所变化,而且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请找出来。二、合作探究:(最后两段) 1第九段写什么,怎样写?2最后一段写什么,怎样写? 3完成课后思考练习题二,小结语言特点。4完成课后思考练习题三,小结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作用。第 三 课 时一、学生自主完成课后其它习题。二、拓展延伸:用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1写

4、一则100字以上的文字。2小组交流。3全班展示。12 桥 之 美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整理喜爱桥的原因。 2品味本文优美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3学习从某一角度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课时安排 3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自主学习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多媒体显示问题组) 问题组:a在整理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b为了说明桥之美整理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c了解课文说说怎样欣赏一幅画? (自我感悟)二、探究交流展示(重点研读第4段)1学生展示课前绘制的四幅图画。2小组讨论: a说说四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b请有绘画天赋的同学点评。 c我们应从哪

5、些角度欣赏一幅艺术作品? 3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体味句子的情昧(书上勾画)。 提示:(1)先小组讨论,再让小组派代表发言,最后教师点评。 (2)重点赏析以下语句: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成形与色的乐曲。 田野无声,画家们爱于无声处静听桥之歌唱,他们寻桥,仿佛孩子们寻找热闹。 第 二 课 时一、学生自主完成课后习题二、拓展探究桥之美中,我们体会

6、到了桥的美感,真是赏心悦目。同是写桥的文章,中国石拱桥与之有什么不同之处呢? 比较本文与中国石拱桥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不同? 13 苏州园林教学目标: 1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 2认知目标:学习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 3理解课文说明语言多样性。 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 课 时一、 自主学习1字词注音: 轩榭( ) 重峦叠嶂( ) 丘壑( ) 嶙峋( ) 镂空( ) 蔷薇( ) 相间( ) 斟酌( )模样( ) 对称( ) 庸俗( ) 阑干( ) 2用文中的语句回答:“苏州园林为什么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二、合作交流1第一段:说苏州园林是各地

7、园林的标本有什么作用? 2最后一段:课文最后一节说“不止这些”却又“不再多写了”,为什么? 3苏州园林可以成为各地园林的“标本”,有什么独特之处(特征)? 4为了说明这个特点从哪些方面进行了说明? 5从3-9段4个“讲究”、3个“注意”我们可以看出课文的主体部分采用的是哪种结构形式?第 二 课 时一、 合作探究(重点品读4、5两段) 1根据图片看课文是怎样表现出苏州园林的特点,(4-5段为主)。 (1) 这一节说明了什么?(2) 哪一句是中心句?哪几句写假山,哪几句写池沼?这是哪种结构形式?(3) 写池沼除了写水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安排? (4) “艺术”和“技术”能否调换,为什么? (5)

8、 “雷同”能否用相同“相同”替换,为什么? 2读第5段回答问题(1)第五段是什么结构形式?怎么确定的?(2)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体现了说明语言的什么特点?第 三 课 时难点探究1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那样明确,但整理为什么在句子中加上一个状语似乎呢?岂不矛盾? 2段是第三段的后半部分,它与前半部分,与第二段的关键句在结构上的了解怎样? 14 故宫博物院教学目标1学习突出重点、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课文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建筑群的作用。 2了解故宫各部分主要建筑的方位、特征、用途,理解故宫在建筑设计上处处反映以封建帝王为中心的特点。 3学习积累方位词的运用。课时安排:2课时 第 一 课

9、时一、自主学习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金銮( )殿 蟠( )龙 鎏( )金 玉玺( ) 妃嫔( ) 湛( )蓝上谕( ) 傀儡( ) 翊( )坤宫 修缮( ) 击罄( ) 诏( )书 2解释加点的字: 举世闻名 溥天之下 率土之滨残破不堪 祸国殃民3查找资料,了解故宫的有关知识。三、学生速读课文,合作交流理,清结构层次: 1故宫的整体布局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建筑有哪些? (根据课文第十一段的内容和所填示意图作口述。) 3. 理清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21): 第三部分(2224): 第二课时一、自主学习,回答问题: 1全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2课文重

10、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二、合作探究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3太和殿是故宫建筑的中心,从对太和殿的介绍中你能看出故宫建筑设计的主要特色吗?4这部分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三、重点问题探究:1在众多的宫殿中,整理为什么要选择太和殿和养心殿作为重点来介绍?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课文2、21段以及4、11段在文章主体部分各起什么作用? 4第4、11段分别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 写,这两段后面的部分又是对“三大殿”和“内廷”的 写。11段在全文中还起着 的作用。5至此,本文采用的说

11、明顺序已经非常明确,那请告诉我是什么呢? 四、补充练习 1在( )内填字来完成短语,并按要求归类:(只填序号)规模( )大 庄严肃( ) 大肆挥( ) 重重( )宇 举世( )名 ( )发光彩 烟雾( )绕 腐朽昏( ) 龙凤( )祥 池馆水( ) 名词短语 动词短语 形容词短语 主谓短语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故宫就是古时候所说的紫禁城。太和殿就是金蛮殿。东西六宫的养心殿则是清朝二百年间封建帝王统治活动中心。( ) 站在景山的高处望故宫,层层殿宇,重重楼阁,道道宫墙,错综相连。( ) 课文之所以重点介绍太和殿和养心殿,是因为这两座宫殿规模最大,装饰最绚丽,能集中体现故宫

12、建筑群的艺术风格。( ) 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故宫博物院三篇说明文都是按照先总说后分说的顺序说明事物特点的。( )15 说 屏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了解“屏”的有关知识。3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弄明白文中古诗句的含义。4以屏风为媒介,体会整理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给加点字注音。韶光( ) 伧俗( ) 休憩( ) 相称 ( )2请用原文给屏下一个定义。 3整理从哪三个方面介绍了有关屏的知识? 二、小组交流展示 教师导语提示:1屏风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不多见了,可是读了文章,或许你也喜欢上屏风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整理引用了不少

13、古诗,使说明语言生动有趣,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2重点讨论交流以下几个问题(口头交流,注意笔记) (1)引用的诗句表达效果。(2)“必置一屏,上面有书有画,既起分隔作用,又是艺术点缀,而且可以挡风。而空间上还是流通的,如今称为流动空间。这一句中的“置”、“点缀”等词语的作用。 第二课时一、交流展示1文中整理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2揣摩文中古诗词的意思,感受浓浓的诗情画意。(口头交流,注意笔记)(1)“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2)“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3)“抱膝看屏山”二、合作探究:1课文多处引用古诗词,有什么好处?2文中运用了哪

14、些说明方法?并简要分析其作用。3举例说明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三、拓展积累 1在古诗词中,你还知道哪些诗句说到屏,你还找到了哪些图画描绘了屏,全班交流,最好能引诗配画作解说。想像一下,屏风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将会有怎样的用途? (1)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2)写在作业本上,学着用上古诗词佳句(注意得体)。 综合性学习:说不尽的桥活动目标 1较全面地了解有关桥的结构、功能、建材等方面的知识。2使学生养成借助网络和图书来查找资料的习惯,掌握做知识卡片和小档案的方法。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课时安排 2课时活动准备1让学生了解关于“桥”的力学原理及“桥”分类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做摘抄并做

15、成知识卡片;学生查找当地各种桥梁、世界名桥的资料,建立桥梁档案;每人将收集资料装入资料袋,交给老师打分后,同学相互间交流。2搜集有关中外名桥的一些图片或照片,做成课件,上课备用。3学生按小组为单位参与活动。布置搜集整理“桥梁分类”“桥梁建材”“桥梁之最”“中外名桥”“桥的故事”“桥的命名”“桥诗”“桥联”“桥梁设计”等知识材料。4课后安排以“桥”为内容,各小组自办一份手抄报,班内做成果展示。活动步骤一、导入 宋范与求诗云:“画桥依约垂杨外,映带残阳一抹红。” 唐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每首诗中都提到了一座古桥,一处景致,一个动人的故事。岁月流逝,世事变迁,不变的是那些桥

16、的风姿,向我们真情诉说今天就让我们步人“桥的世界,一起来感受多姿多彩,妙趣横生的“桥”文化。 二、活动过程第一轮由学习委员主持向大家提问,四小组同学抢答。桥从形式的角度主要分几类?(梁桥、浮桥、吊桥、拱桥)桥从功用的角度主要分几类?(公路桥、铁路桥、公路两用桥、立交桥)建桥的常用建材有哪些?(石头、木材、竹、钢筋水泥、钢铁)现存最古老的敞肩石拱桥是哪座桥?(是河北赵县的赵州桥)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是哪座桥?(是江苏苏州的宝带桥)我国目前最大的城市立交桥是哪座桥?(四元桥) 第二轮由科代表主持,做必答题。1请各小组各选一名同学,写出自己了解的中外名桥的名字,计时2分钟。 赵州桥、宝带桥、

17、南京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钱塘江大桥、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英国泰晤士河伦敦桥2每组一张白纸,组内和议,写出已知桥的对联、诗句、成语、俗语,计时3分钟。 “山县早休市,江桥春聚船”杜甫 “我欲追寻万里桥,山花风叶暮萧萧”苏轼 “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欧阳修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 “长桥卧波”、“船到桥头自然直”我走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3将桥名与其命名方式连接起来。a表扬:安济桥、绩麻桥b纪事:兰亭桥、虎渡桥c抒情:销魂桥、思乡桥d神异:圣女桥、白鹤桥 第三轮 各小组各派一名同学讲述一个关于桥的故事,看谁讲得清楚。1当阳桥2洗耳桥3大渡河上的铁索桥4万里桥 第四轮 由中

18、外名桥小组选派主持出示名桥图片,学生抢答桥名、国别、特点或著名的原因。明石海峡桥 日本 连接四国和本州岛,是世界上最长的双层桥,跨度1990米江阴长江公路大桥 中国 位于靖江,是中国第一大斜拉索桥,现排名世界第四。有世界第一大沉井之称,埋A地下部分有20层楼深。旧金山金门大桥美国 连接旧金山市与Marin县,不是世界最长却是最著名一的斜拉索桥 博斯普鲁斯大桥土耳其 是世界十大名桥之一,跨欧亚两洲。是欧洲第一桥,狭长如机翼,长1074米。 宝带桥 中国 位于江苏苏州,是现存最早、桥洞最多的联拱石桥。英国泰晤士河伦敦桥、澳大利亚悉尼海港大桥、加拿大魁北克桥、意大利威尼斯里阿尔托桥 第五轮 请班长主

19、持,学生介绍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并说明设计的宗旨。小组内交流,推荐高水平有创意的,在班内口头介绍。当堂设计图示。三、学生自我进行活动评价,教师点评补充。 无阂桥:这是一种用微电子锌片设计的小装置,以解除人们彼此间的隔阂。适用于那些性格内向和外界交流极少的人。将此装置安装在人体的任何部位,几秒钟后,人真实的想法就会被采集整合,不会涉及人的隐私。对方只要输入简单密码,就可掌握被了解人的信息,对方可同时收录自己的信息,另一方也可通过输入密码的方式,洞察其精神世界,沟通变得更简单。 地月桥:到22世纪,月球将可能成为人类的第二家园。在地球与月球间要修筑空间轨道,设计成螺旋折叠式,不阻碍空中日常航行,便于宇宙飞船通行,方便人们走亲访友和到月球旅行。四,教师活动小结:桥梁专家茅以升这样风趣的谈说桥:“经过放大的一条板凳。”历经2500多年,那些凝聚智慧和汗水、林林总总的“板凳”,仍让人叹为观止。同时它们也孕育了丰富多彩、其乐无穷的“桥”文化。今天我们坐在一起领略了无数名桥风采,十几年后,或许我们同学设计的桥梁,将入围世界名桥画廊。就让我们一起去跨越时代的桥梁,去构架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桥梁吧。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3 / 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