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1)

上传人:pw****6 文档编号:46377804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设计 近五年来所获各种奖励: 学 科语文题 目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朗读中品味语言,积累优美词汇。培养学生的想象水平。过程与方法复述 、 朗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的习惯;在熏陶感染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良好品质。教材分析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想像极为丰富的童话故事。学习这些作品,主要是激活学生的想像力,并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深入理解课文。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创新思维,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篇美丽的童话,有诗一般的境界,“爱”的清泉汩汩流淌在其中。本文不但文笔优美,而且富有文化内涵。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想像力

2、,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课文的理解,在情感上激发学生关爱弱势群体,把爱给身边需要协助的人,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这也是本篇童话的感情寄托和动力。学情分析本篇童话故事语言浅显易懂,学生学习起来兴趣甚浓,但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能真正深入感受文章“爱”的主题并不是很容易的。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引导学生以读童话的兴趣和品诗歌的激情来融入文本,力求做到读赏结合,品析互动,有效地利用文本的写作特色来培养学生朗读、概述和多向思维的水平,并且通过学生的自我体验来培养语感,提升品质,多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先创设情景让学生进入童话故事中去,感受“爱”的氛围。再从字里行间去理解“爱”,然后将课

3、文内容与生活结合在一起,用生活现象去感动学生,从而使学生的潜移默化受到影响,对弱者生出同情之心,这样才能撼动学生的心灵,才能获得学生真诚的交流。教学重点赏析童话语言美。教学难点赏析童话语言美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课 时1课时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学内容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情感体验,导入新课。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三、配乐朗读,品味语言美。 四、精读课文,品味形象美。 五拓展迁移,描述生活中的美。六、课堂小结七、作业师:诗人顾成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每当我们从睡梦中醒来,睁开眼就会看见一个美丽的世界,谁能描绘你所见到的景物? 师:同学们眼中的世界是多姿

4、多彩的,我们同学有没有做过这样一个游戏,蒙上你的双眼,你会看见什么? 生:什么也看不见。 生:一片黑暗。 师:但盲孩子却能看见光明,看见世界,你信吗? 师: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金波的童话世界,走近盲孩子,看看他是怎样看见世界、看见光明的。(教师板书: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金波) 速读课文,找出盲孩子心情变化的词语,复述这个故事? 师:通过复述我们感受到童话的特点是什么?(使用多媒出示童话的特点:1.它是具有幻想成分的虚构的故事。2.它大都采用拟人化的象征手法。3.童话的情节紧凑,故事性强,而且富有浓厚的趣味性)师:这是一篇美丽的童话,美的意境是由美的语言组成的。同学们能否用你们的朗读表达出来? 师:把

5、文章中触动你心灵的字、词、句子或使你感悟最深的段落找出来。 生:“静静”、“轻轻”、“踉踉跄跄”、“跌跌爬爬”大量使用叠词,不但描写情态逼真,而且舒缓语气,琅琅上口。 生:因为主人公是一个盲人,只能凭借他的听觉来感受环境。所以作者多从听觉描写盲孩子感受到的自然美:“牛儿哞哞地叫,羊儿咩咩地叫,走过小木桥去听潺潺的流水声”。 生:当盲孩子逐步恢复视觉时,着重写了视觉和色彩:“无数只萤火虫组合成一盏美丽明亮的灯,一会儿闪着幽蓝的光,一会儿又闪着翠绿的光” 你喜欢哪个形象?说一说理由。盲孩子 影子 萤火虫谈一谈你协助别人或者曾得到别人协助的经历。一个盲孩子,因为受到来自多方的关爱,获得了光明,获得了

6、幸福;一个没有生命的影子,因为关爱他人,最终也获得了生命。与人玫瑰,手有余香。这堂课我们体会到了盲孩子和他的影子之间纯真的爱,这爱是山间清澈的小溪,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明天将变得更加美好。 作业:插上想像的翅膀,续写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学生描绘所见到的景物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采用对比游戏,激发学生求知兴趣。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童话的特点。通过品味语言,分角色朗读,使学生切身感受到文章中语言的魅力。 培养合作探究能力培养想象能力板书设计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寂寞 快乐 爱教学反思: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教学反思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是一篇童话故事。我国著名的童话诗人金波用诗

7、一般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盲孩子在他的影子和其他小伙伴的帮助下寻找到光明,而影子也因此得到了生命的故事,歌颂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帮助,启发我们热爱生活、关爱弱者。因此在教学中,我认为人文性应该重于工具性,在学科教学中渗透进热爱生活、关爱弱者的人性美,并在关爱別人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这篇文章是一篇美丽的童话,文笔优美,语言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应让学生了解童话的特点,按照童话的体裁特点去学习。学习童话的最好方式是复述和朗读。虽然篇幅不短,但学生们很容易把握故事的内容,如何让学生爱学乐学是本课的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童话又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文章,这堂课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针对学生对事物的

8、好奇心,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充分展示他们的想像和联想能力以及口语表达能力。所以,教读本文采用复述课文和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的乐趣,从而去追求学习的成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像和联想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联系课程信息技术整合的大环境,整合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势,从以下几点创设教学情境。一、创设体验情境导入。在讲新课之前,我创设了一个小游戏来导入新课,让每个学生闭上眼睛,体验十秒钟的黑暗,谈谈被蒙住眼睛时内心的感受,学生讲到了害怕、担心。这样采用迁移原则,让学生体会一下没有光明的痛苦与无助,一方面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渗透“利用环境学习”的设计思想,

9、另一方面让学生懂得弱者很需要別人的帮助。二、创设问题情境梯度。从一开始的游戏导入,到复述课文,以及在复述课文內容的同时理清故事的情节发展步骤。然后在“研讨赏析”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探究盲孩子发生变化的原因,重点把握爱的主題,把握盲孩子和影子的象征意义。在“拓展延伸”中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发掘日常生活中爱的点滴,加深对爱的理解,把课文中的爱延伸到自己的生活中,让生活充满爱,让我们都能有一個自己生活和心灵中的影子,也让我們去做別人生活和心灵中的影子。最后在作业中要求学生实实在在地做一件事,把这种爱变成实际行动。所有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问题的设计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三、创设情感深化

10、体验情景。这则诗化的童话的主题是希望学生把握“爱”的主题,把爱给身边需要帮助的人们,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在教学中重点放在对盲孩子发生变化的原因的探究,以及从影子最终得到生命这一结局的安排的启示上,进而全面深入地把握主题。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迁移,能够感同身受、推己及人,真正把这种爱变成愿意帮助弱小人群的动力。四、创设朗读情境。课件教学整合了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势,实现对学生的多种感官刺激。比如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插入了钢琴曲,在情感上使学生产生这种对于爱的认识。在上课过程中,一到动情之处也有背景音乐的烘托,达到以情感人。同时,利用一些相关图片,达到对于教学内容的直观认识。在比较麻烦的故事情节发展步骤上

11、,因为有了图片配合,学生更容易掌握了。 五、创设想象情境。 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以人物的内心感受为线索贯穿始终,这是篇童话,童话就是要具有丰富的想象力,除了感受作者的想象带给我们的乐趣之外,还应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于是,在课中我让学生尽情想象盲孩子快乐时的心理活动,盲孩子受困时的感受和看到周围的一切时的眼前景物。这样,他们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通过想象进入到童话优美的意境中,使之感同身受。同时,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点拨下更活跃,内心的体验与文本的情感更靠近,这样,领悟寓意也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当然在教学中还有做的不足的地方,如在开始的小游戏中可以再增加一个环节,让一个学生当影子去帮助“盲孩子”,那么文章的主题也就在游戏中体现出来了。还有就是对于这篇诗一样的童话的语言探究较少,主题的挖掘还可以更深更多面地探讨。此外,问题的琐碎,虽然控制了课堂的环节,但也限制了学生们自主想象空间,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们少了思想的火花,课堂也缺了精彩的生成。还有对学生的情感关注不够,驾驭课堂的能力不够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 我还将不断进行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将此次教学中的一些思考和困惑,作为今后尝试和改进的起点,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