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学-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研究论文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6376638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34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保险学-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研究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保险学-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研究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保险学-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研究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保险学-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研究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保险学-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研究论文(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研究摘要在国家大力推动商业保险的背景下,商业人身保险作为保障人们身体和生命的主力军,需要快速地扩大各地区人身保险地需求,东莞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本身就具有庞大的人身保险消费市场,所以研究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的现状和需求影响因素,对扩大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有极大地帮助。本文将通过理论分析得到影响人身保险需求的各项基本因素,并通过研究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现状,确定了东莞市的人身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所以第五部分将对影响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通过计量软件Eviews 9 对各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发现通货膨胀率和城镇化率对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存在较大的影响。最后向人身保险市场

2、各主体提出改善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的合理的意见。关键词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通货膨胀率Research on the Demand for Personal Insurance in Dongguan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ational promotion of commercial insurance, commercial life insurance, as the main force to protect people's body and life, needs to rapidly expand

3、the demand for life insurance in various regions. Dongguan is located in Greater Bay Area, and has a huge life insurance consumption market. Therefore, stud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life insurance demand in Dongguan is of great help. This article will get the basic factor

4、s that affect the demand for personal insurance throug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determin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Dongguan's personal insurance market by study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mand for personal insurance in Dongguan. Therefore, the fifth part will make an empirical analysis

5、of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Dongguan's personal insurance demand. Through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of various factors by measurement software Eviews 9, it is found that inflation rate and urbanization rate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Dongguan's personal insurance demand. Finally, the author

6、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demand for personal insurance in Dongguan.Keywords Personal Insurance Demand in Dongguan Per capita disposable income Urbanization rate Inflation rate目 录1. 前言11.1研究背景和意义11.2研究方法21.3创新之处及不足21.3.1创新之处21.3.2不足之处22.人身保险需求的理论分析32.1人身保险的概念和分类32.2人身保险的职能42

7、.2.1资金融通职能42.2.2社会管理职能42.3人身保险需求定义52.4影响人身保险需求的基本因素52.4.1经济因素52.4.2社会因素72.4.3政策因素83. 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现状分析93.1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总体发展趋势较为良好93.2东莞市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增速为放缓103.3对比佛山市和东莞市两地之间的差异113.4人身险和财产险占比情况143.5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144.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174.1经济因素174.1.1国民生产总值174.1.2通货膨胀率184.2社会因素204.2.1人口数量及结构204.2.2社会保障水平214.3政策因素214.3.1政府

8、鼓励政策214.3.2政府的监管政策225.影响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因素的实证分析235.1相关变量数据的获取和模型的建立235.2建立模型并进行参数估计245.3模型的修正265.4模型的解析276.结论及建议296.1结论296.2提高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水平的建议296.2.1对商业人身保险公司的建议296.2.2对政府政策的建议30参考文献32文献综述33致谢3411. 前言1.1研究背景和意义保险是我国金融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在国家规避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中起到重要作用。在东莞市,人们的思想观念相比较下属于比较开放,对人身保险的认可接受度高,并且外来流动人口是全

9、市户籍人口的3倍多,人口总数也即将突破900万,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保险消费市场。人身保险作为商业保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人身保险需求同样也非常重要。东莞市作为珠三角的主要城市之一,人口数量高居全省第三,人身保险在东莞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但从广东省银保监局发布的2019年1-4月广东省各地市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中,广东省(不含深圳)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7965396万元,其中人身保险原保费为14658784万元,其中东莞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为1979525万元,东莞人身保险原保费占全省人身保险总保费的比例为13%,而广州占比为31%,跟东莞发展差不多的佛山,占比有15%,但是佛山人口比东莞少近百万

10、人,刚公布的东莞市人口发展规划(2020-2035年)(征求意见稿), 东莞就提出,到2030年常住人口规模预计为1020万。理论上东莞市人身保险市场份额应该超越佛山。但现在的东莞市人身保险市场出现了与预期相悖的情况,这显示出东莞市人身保险市场需要进行调整和转型。2014年8月,国家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广东省随后正式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到了2020年,广东省保险深度要达到5%,保险密度达成每人5000元的目标,居民人均拥有一份人身保险保单,保险赔款支出占重大灾害损失的10%以上。这两项文件的出台,对于东莞市人身保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保

11、险行业对于整个东莞市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东莞市GDP总值在2018年已经达到了8278.59亿元,全省排名第四,而2010年东莞市GDP为4246.25亿元,2018年东莞市人身保险保费总收入为3535721.48万元,2010年东莞市人身保险保费总收入仅为1157234万元。2015-2017年,东莞市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8651元、41902元、45451元,人身保险在这三年也持续的上涨,由此看出经济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人身保险的迅速发展,研究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对东莞市人身保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对推动东莞市经济发展产生正面的影响。1.2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围绕对东莞市的人

12、身保险需求的研究,通过书籍、期刊、论文等各种媒介,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收集到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选取有价值的文献作为本次研究的参考。定性分析法:通过定义人身保险需求,分析影响人身保险需求的因素,根据获取的数据,通过一定的逻辑推理,得到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的现状以及影响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的基本因素。比较分析法:先分析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的现状,再根据一定的标准,将东莞市和佛山市进行对比,得到东莞市与佛山市之间的差异和差距定量分析法:通过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相关因素对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的影响程度。1.3创新之处及不足1.3.1创新之处国内目前还没有对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有过特定的研

13、究,本文对东莞市这一指定地区进行研究分析,能够对东莞市人身保险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并且运用了计量统计软件Eviews 9,收集相关数据,对东莞市的人身保险需求进行实证分析,得到的结果有一定的科学性。1.3.2不足之处能够获取的数据年份较少,获取的数据仅有2014年-2018年的数据,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不具有太大的代表性。部分数据难以量化,有部分数据需要用其他数据替代,导致实证模型不够准确。2.人身保险需求的理论分析2.1人身保险的概念和分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接触到的事物越来越多,新事物的到来也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风险。无论是自然风险还是人为风险,它们的发生都具有偶然性,人们无法对这些风险进

14、行预测,风险会对人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威胁。保险作为一种规避风险的工具,一方面为人们提供预防风险发生的建议,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人们弥补风险发生后造成的损失。人身保险作为一种保障人的寿命和身体健康的保险,从经济学的角度去看,人身保险的标的是人的生命和身体,人们投保人身保险后,当人的生命或身体遭到损害,造成的损失由保险公司进行赔偿,一般情况下,像寿命遭受损失,例如死亡,此类损失很难用公式或标准进行赔偿,这类损失往往是无价的。于是在投保时,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往往会在保单上列明保险金额,被保险人一旦发生保险合同规定的疾病或意外,保险人就按照保险合同上的保额进行赔付。这样大大地弥补了人们遭遇风险后所承受的损失

15、。以上所描述的情况适用于一般的意外险、健康险和部分寿险。在国际上,人寿保险通常就包括寿险、意外险和健康险,而在我国通常统称这三者为人身保险,因为我国的保险公司一般分为财产保险公司和人身保险公司,所统计的数据也都是按人身和财产两类保险来统计,所以本文决定用人身保险来进行研究分析。人身保险按照保障范围来划分,可以划分为人寿保险、健康险和意外险。人寿保险在我国又简称为寿险,寿险又根据保障内容的不同分为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生存保险、生死两全保险以及养老保险。与一般保障死亡后的损失的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不一样的是,生存保险是需要被保险人生存到保险合同规定的年龄才能领取保险金,养老保险是被保险人达到退休年龄

16、后才能领取保险金。而生死两全保险则包含了死亡赔偿金和生存保险金。除了按照保障范围来划分,人身保险还根据投保人是个人还是团体上分为个人人身保险和团体人身保险,团体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又分为记名和不记名。从保障的功能上划分,可以划分为传统人身保险和新型人身保险,传统人身保险只负责保障,新型人身保险在侧重保障功能的同时,也有一定的储蓄获利功能,新型人身保险具有一定的投资功能。2.2人身保险的职能2.2.1资金融通职能保险是由保险人收取保险费后为保险标的提供保障的一种经济行为,通常情况下,保费收取的时间与出险赔付的时间存在一定是时间差,保费收入和赔付支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保险人为了保持公司经营的稳定

17、性和盈利,保险人收取保费后,会将一部分的保费用作投资,利用这些资金进行投资获利,这样不仅能保障保险公司的盈利和经营稳定性,也能给社会建设注入大量资金,有利于社会发展。人身保险公司的资金融通能力更加突出,2019年1-4月,广东省银保监发布的保费收入数据中,东莞市的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为1979525万元,197个亿,这对于社会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资金,除去缴纳的责任准备金,以及赔付的金额,也是一笔巨大的资金,这些资金一般会被保险公司拿去借贷或投资,投入到社会再生产中,获取的高额收益又为保险公司的经营带来盈利。2.2.2社会管理职能商业人身保险作为社保的补充,对社保保障范围以外的风险进行了很好的补充,

18、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诸多弊端,例如保障范围小,特别是对于非社保用药和非工伤界定有着严格的要求,商业人身保险恰好弥补了这一空缺,大大地保障了社保范围外的风险及支出。商业人身保险的出险,也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压力,特别是在退休金养老金这一方面,生存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的出险,大大地解决了社保资金不足的问题,也为相关的退休人员提供了足够的养老保障,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保险以最大诚信为原则,特别是在保险责任期较长的人身保险中,更能够体现最大诚信原则。赔付时间与投保缴纳保险费的时间相差较长,这需要保险人和投保人之间存在相互信任的基础,正是这份信任的存在,才能促进人身保险的发展,同时也能建立起社会信用体系。保险最

19、大的功能在于保障人遭遇风险后的损失。人身保险作为保障人的寿命和健康的保险,当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发生意外或疾病造成身体或寿命损害时,人身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向受益人给付保险金,这是一种保障的行为,最大程度地弥补受害人遭受的损伤,也维护了当事人的经济利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曾经说过“不要让一场大病毁了一个家庭。”,人身保险恰恰就是在大病发生的时候,发挥着保障的作用,维护好社会的稳定发展,让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并不会因风险而遭到严重损失。2.3人身保险需求定义需求,意思是指在某个特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内,人们愿意并且有能力去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而人身保险需求,则可以定义成在指定的时

20、期内,在不同的保险费率下,人们愿意并且有能力去购买人身保险产品的数量。在人身保险市场中,保额并不能代表数量,只能代表一个产品的理论最大赔付能力,而保费收入,则是衡量人身保险市场规模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一定时期内,某个地区人身保险需求大小的重要指标。2.4影响人身保险需求的基本因素由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可以看到,人们对安全的需要首先需要满足人们对生理的需要,也就是满足人们的温饱需求后,人们对人身保险才会有需求。所以生理需求的满足也会影响人们对安全的需要,从而影响人身保险需求。因此综合两点来看,分析影响人身保险需求的基本因素大致可以分为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政策因素。2.4.1经济因素1. 经济发

21、展水平一般认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身保险需求就越大,经济发展得越快,人身保险需求增速也越快。国内许多经济学家在对我国寿险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中,发现国内生产总值对我国寿险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且占影响因素的主要部分。另外金融行业的发展也对我国寿险的发展产生一定的长远影响。而中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体制改革对中国寿险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短期影响。(1)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可支配收入,经济水平越高,人们的可支配收入越高,收入达到一定的层次,人们才会有钱去购买人身保险,利用人身保险来承受自己收入无法承受的风险。如果是低收入者,他们并不会把钱用在人身保险这种无形产品上。

22、如果人群的收入水平达到了更高的一个级别,个人财富足以承担一切风险造成的损失,个人财富完全能够将人身保险的保障功能所替代,此时人身保险的需求就会有所下降。但是这类高收入人群在社会中少之又少,因此从总体上看,经济发展越好,人们可支配收入越高,收入越高,人身保险需求也就越大。(2) 从需求的层次上来看,中高收入水平的消费者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安全需求也包括在内,所以中收入的人群对人身保险的需求越高,中高收入人群对自身的财产和获取收入的能力较为看重,一旦发生风险,他们目前的收入并无法满足风险造成的损失,因此他们需要人身保险产品来保障自己的财富,以此来预防自己的生活水平降低。2. 利率一方面,在人身保

23、险产品的定价中,一般会纳入利率这一因素进行定价,这个利率往往是固定的。通过预定利率指定的保险价格,一旦市场利率上调,相对来说保险产品的价格就会下降,价格一旦降低,需求就会增加。反之,如果市场利率下调,保险产品的定价相对来说就会上升,价格一旦上升,需求就会减少。另一方面,人身保险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属于一种投资,如果人身保险产生的预期收益率低于同一时期银行的存款利率,说明存在银行反而会比购买保险带来的收益越多,且可以随时提取,人身保险如果退保还需计算现金价值,因此存款利率上升,人身保险需求就会下降,购买人身保险的资金就会流入银行。反之,存款利率下降,人身保险需求就会上升。3. 通货膨胀率一般观点认为

24、,通货膨胀率越高,人身保险需求就越低。卡梅隆(1987)使用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数据对寿险需求进行了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认为通货膨胀与寿险需求呈显著的反比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去分析通货膨胀率对人身保险需求的影响。一方面通货膨胀率越高,代表消费者手中的资金贬值,相对来说就要花更多的资金去购买人身保险,人身保险的需求就会大大降低。另一方面,人身保险可以看作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获取收益的时间与投资资金的时间相隔较长,在高通货膨胀率的时期,人们普遍会选择短期能够快速获取收益的金融产品,人身保险带来的收益在长时间的通货膨胀后,将会大幅度贬值,无法为人们带来保障和收益,因此通货膨胀率越高,人身保险需求就会越低。

25、4. 城镇化水平一个区域的城镇化水平越高,说明该区域的第二、第三产业在产业结构的占比越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带来的风险会比第一产业带来的风险要多,风险越多,保险对人们的保障作用越明显,人们对人身保险的需求就越大。另一方面,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接受的教育程度就越高,对保险的接受度也就越高,人身保险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5. 人身保险产品价格水平价格影响需求,需求同样也影响价格。一般来说,价格越高,能够承受的消费者就越少,所产生的需求就越小,价格越低,能够承受消费压力的消费者就越多,需求就越大。但由于保险公司跟一般企业的盈利模式存在差异,过低的价格反而会让保险公司经营不善,并且作为一种为消费者提供

26、保障的产品,过低的价格反而会让消费者对此产生怀疑,产品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从而需求就会降低。2.4.2社会因素1. 人口数量及结构人口数量对人身保险需求的影响较为明显,一般而言,人口基数越大,代表人身保险市场的消费者就越多,从而人身保险需求就会越多。反之人身保险需求就会越少。但从地区总收入情况来看,在一定的社会总收入下,如果人口数量过多,人均可支配收入反而会减少,人身保险需求就会出现负增长的现象。路易斯(1089)从被抚养人的角度研究了人寿保险的需求,他认为人们购买寿险不仅是为了保障自己的生活,更多时候是为了保障家庭成员的生活水平,为家庭成员购买保险是为了给他们获得保障,所以投保人家庭成员可能遭

27、遇到的风险也会影响到投保人的选择。以上的观点体现了人口结构对人身保险需求的影响。一个区域如果人口老龄化较为严重,承担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就会考虑利用人身保险来解决家里老人们的养老问题,国家财政为了缓解社会保障资金的压力,也鼓励人们购买商业人身保险来解决养老问题。2. 消费者的选择偏好不同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消费观念,每个人预防风险的意识都不一样,风险意识高的人对人身保险的需求就越大,风险意识低的人对人身保险的需求就越小。不同地区存在的风险有差异,特别是一些自然灾害造成的风险,就会影响当地消费者的选择偏好,如果人身保险产品能够迎合当地的消费者选择偏好,那么人身保险需求就会增加,反之就会减少。3.

28、社会基本保障水平社会基本保障制度保障的是一个国家的国民基本的生活保障,商业人身保险则是对社会基本保障的一个补充。一个国家如果社会保障制度十分健全,社会保障水平高,说明该国人民的生存保障已经不成问题,对风险的预防工作也十分到位,此时商业人身保险的作用并不明显,能够补充的保障也不足以能让人们花钱去投保,此时商业人身保险的需求是很低的。相反,如果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还没健全,人们的生活水平无法得到基本保障,此时人身保险的作用就尤为突出,人身保险需求就会大大增加。如果从现实的情况去考虑,较为完善的社会基本保障制度和良好的社会保障水平,能够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保险的发展,从而扩大人身保险需求。

29、2.4.3政策因素1. 政府对保险企业的鼓励政策保险是一个国家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政府出台鼓励保险企业发展的政策,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保险产品价格,放开保险企业发展限制,有利于保险企业更好地发挥保障和收益作用。另一方面,政府的鼓励政策出台,也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偏好。2. 政府对保险企业的监管政策保险作为一种无形产品,特别是人身保险,获取收益的时间较长,需要投保人和保险人之间互相信任。政府成立的保险监管部门,就是对保险公司起到一个监督作用。越加严格的监管政策,越能规范保险公司的经济行为,消费者就更加放心将资金投入保险之中,从而提高消费者对保险

30、公司的信任,进一步扩大人身保险需求。3. 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现状分析东莞市位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有着“世界工厂”的美誉。在度过了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几年后,东莞的经济从2014年开始快速提升,人身保险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市场不断壮大,东莞人身保险需求也不断扩大,对于研究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的现状,本文将从保费收入、保险密度,保险深度,险种份额去分析。3.1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总体发展趋势较为良好自2014年以来,东莞市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开始迈入170亿大关,原保费收入是最能体现人身保险需求的重要指标,从图3-1中可看出,东莞市近几年来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稳步提升,特别在2016年,这一年东莞市

31、的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比2015年增长了接近132亿元,2017年和2018年分别比上一年增长了约7亿元和6亿元,这说明东莞市的人身保险需求是不断扩大的,东莞市2018年的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接近353亿元,而2014年仅为175亿元,四年间增长了178亿元,增长了一倍有余,这说明东莞市人身保险市场是充满潜力的,市场发展也较为迅速。只有人身保险需求的不断提升扩大,才能带动其保费收入的增长。 图3-1 东莞市2014-2018年原保费收入统计表 数据来源于广东省银保监局,2019年未统计完成,截取至2018年数据3.2东莞市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增速为放缓图3-2 东莞市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增速情况表 数

32、据来源于广东省银保监局从图3-2可以明显看出,2016年的原保费收入对比2015年的原保费收入,增长了162.92%,这快速的增长与当时非常受消费者欢迎的万能险有不可分割的关系。万能险一方面能随时调整保额和费率,另一方面能够在保障个人生命损失的前提下,为投保人获取收益,是一种有投资功能的险种。但随着2016年9月6日中国保监会下发关于强化人身保险产品监管工作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完善人身保险精算制度有关事项的通知,这些政策文件对我国人身保险产品的开发设计和销售进行有效的规范、调整和优化,这项政策文件的出台将使大批存在高风险的人身保险产品停售,许多寿险公司的万能险产品面临巨大挑战。到了2017年,东

33、莞市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较上年仅增长了2.08%,2018年更是降低到1.77%,2015年此数据为19.25%,明显看出2017年以后东莞市人身保险原保费增速开始放缓,这也意味着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开始逐渐饱和。3.3对比佛山市和东莞市两地之间的差异图3-3 两地保费收入对比图 数据来源:广东省银保监局从图3-3可以看出,2014-2018年东莞市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始终高于佛山市。跟东莞市2016年增长幅度较大一样,佛山市的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在2017年增长最快,同比上涨了29%,到了2018年佛山市的增长幅度已经超过东莞市。从广东省银保监局发布的2019年1-4月广东省各地市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

34、中,广东省(不含深圳)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7965396万元,其中人身保险原保费为14658784万元,其中东莞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为1979525万元,东莞人身保险原保费占全省人身保险总保费的比例为13%,而广州占比为31%,跟东莞发展差不多的佛山,占比有15%.2019年前四个月,佛山市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已经超越东莞,而佛山市常住人口比东莞市常住人口整整少40万人,从人口上看,东莞市的人身保险需求更大,但佛山市的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已经超过了东莞,这说明东莞市人身保险市场出现了问题,需要找出问题的原因。 图3-4佛山市人身保险各险种保费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省银保监局官网图3-5东莞市人身保险各

35、险种保费收入情况 数据来源:广东省银保监局官网对比东莞市和佛山市两地的人身保险各险种保费收入情况,可以更好地看出保费收入增速减缓的原因。从图3-4看,佛山市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占比中,意外险占比一直保持在10%之内,虽然占比不大,但是总体来看也算平稳发展。佛山市主要的波动在于健康险,佛山市健康险在2018年增长了15万的保费收入,比上年占比多了三个百分点,而寿险保费收入占比减少了四个百分点。与佛山市一样,东莞市的意外险保费收入占比也同样保持在10%以内,在总保费收入持续上涨的情况下,意外险也同样平稳发展。不过健康险保费收入在2016年有一次大幅的上涨,符合全国总体情况。据中国保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

36、016年,保险行业健康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达到了4042.50亿元,相比去年增长了67.71%;健康险业务赔款和给付1000.75亿元,同比增长31.17%。2016年年底,保险行业营销员人数一年时间内增加了185.99万人,占当年城镇新增就业总数的14.15,保险业就业吸纳能力显著增强。保险从业人员的增员,特别是在业务渠道的从业人员数量大幅上涨,也对整个行业的保费收入有着显著影响。从总体上看,东莞市和佛山市两地的险种结构相似,人身保险中,寿险始终占据着绝对地位,其次是健康险,占比最小的是意外险,意外险占比小有很大原因在于保障范围重复。交通事故是意外事件的常见意外,交通事故有车险赔付,公共场所

37、有公众责任险,工作场所也有社保工伤,另外还有公司为员工购买的团体意外险,团体意外险在意外险保费收入中占了过半比例,所以很多消费者都不会为自己个人购买一份意外险。寿险保费收入高,赔付周期长,是很多人身保险公司大力推广的,很多寿险产品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有一定的投资收益功能,所以寿险保费收入占比高也是符合市场环境。总体来看,东莞市人身保险各险种的市场份额占比较为合理,但是仍需要大力发展意外险和健康险,不仅能提高公司收益还能缓解社保资金压力。3.4人身险和财产险占比情况 图3-6 东莞市人身险和财产险保费收入占比 数据来源:广东省银保监局统计数据财产险的主要业务赖源于车险,从图3-6可以看到,财产险在近

38、几年的保费收入情况,东莞市财产险的保费收入大约占全险种保费收入的30%,在2016年占比稍有减少。总体上看,人身险的保费收入一直都有绝对的领先优势,表格中人身险的保费收入包括了人身保险公司和财产保险公司经营的所有人身保险产品保费收入。财产险除2016年外每年都有十几亿保费的增长,增长较为稳定,而人身险保费目前的增长速度已经低于财产险,这说明财产险的需求是稳定并且持续增大的,而人身险目前的需求开始逐渐饱和。3.5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保险深度能够很好地体现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保险行业在此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东莞市2014-2018年,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5881.18亿元、6275.06亿元、682

39、7.67亿元、7562.12亿元、8278.59亿元。结合2014-2018年东莞市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得到东莞市人身保险的保险深度。 图3-7 东莞市人身保险保险深度 GDP数据来源东莞市统计局年报由图3-7可以看出,东莞市人身保险保险深度在2016年达到了最高点,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占东莞市年GDP的4.98%,2018年降低到了4.26%,而2017年中国台湾地区的保险深度达到了16%,在中国以外的国家中,特别是欧洲国家,保险深度多数已超过10%,这说明东莞市人身保险的发展水平还不算高,人身保险对东莞市的发展起到的作用与发达地区有一定的差距。 图3-8东莞市人身保险保险密度 人口数据来源:东

40、莞市统计局保险密度是衡量一个地区人均保费的指标,保险密度能够很好地体现一个地区的保险的覆盖面。从图3-8中看,2014年东莞市人均人身保险保费仅为2098元,到了2016年有个巨大的飞跃,突破了4000元大关,而2016年全国包括人身险和财产险,全国保险密度仅为2280元/人,东莞市人身保险密度远高于全国水平,这说明东莞市的人身保险能够被大多数消费者接受,而东莞市人身保险密度距离发达地区和国家的保险密度还有一定的差距,说明人身保险需求还可以继续深挖,扩大内需。但2016-2018年东莞市人身保险密度增长速度放缓,对应的也能体现需求增长速度放缓,仿佛有个瓶颈阻碍了东莞市人身保险的发展,如果能突破

41、这个瓶颈,那么东莞市的人身保险需求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增大。4. 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影响因素分析根据第二章的影响人身保险需求的因素以及结合国内外文献,影响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的因素主要分为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本章将选用几个有代表性的因素对东莞市人寿保险需求进行分析。4.1经济因素4.1.1国民生产总值人身保险需求的定义前文已经提出,定义中提到人们有能力购买人身保险产品的数量,有能力购买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高低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密切联系,而经济发展水平一个最主要也是最显著的指标就是国民生产总值图4-1 2014-2018东莞市国民生产总值与人身保险保

42、费收入关系图 注:X轴为GDP,Y轴为人身保险保费根据图4-1的散点图可以看出,国民生产总值对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影响总体上看是积极的,GDP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变化,本文引入弹性系数,研究GDP对东莞市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影响,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对人身保险需求的影响程度。先假设,其中为某年人身保险保费弹性系数,为东莞市当年人身保险保费收入的增长量,X为东莞市当年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为东莞市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量,Y为东莞市当年国民生产总值。计算结果如图4-2图4-2东莞市人身保险保费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 数据来源东莞市统计局;广东省银保监局从图4-2中可以看出,东莞市人身

43、保险需求对东莞市国民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在2015和2016年大于1,2017和2018年弹性系数小于1。2016年的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弹性系数达到了最高峰,2015和2016年两年间,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对GDP的反应程度表现出富有弹性,说明这两年人身保险需求量的增长速度快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说明人身保险参与东莞市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上升。2017年和2018年弹性系数小于1,甚至小于0.3,国民生产总值分别增加了754亿和696亿,而人身保险保费却只上涨了7.09亿和6.14亿,这说明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这两年对人身保险需求的推动作用不够明显,人身保险需求对GDP变化的反应程度缺少弹性,原因有可

44、能在于2016年人身保险保费有爆发性的提高,这种提高不会一直维持,导致后面两年增长较慢。4.1.2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对于消费者的影响就是手中的资金贬值或升值,对人身保险公司来说,人身保险的费率一般是固定的,通货膨胀将会导致收拢的保费贬值,价格就会相对变低,不利于保险公司经营发展。现在没有通货膨胀率的固定标准,但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能够很好地体现通货膨胀率的高低,图4-3东莞市近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数据来源:东莞市统计局经济统计年报(2018) 图4-4东莞市人身保险保费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折线图一般认为,通货膨胀率上涨,人身保险需求会减少,但从图4-4可以看到,东莞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在20

45、14年-2018年呈现出“W”型,而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一直在提升。在2015-2016期间,东莞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有个上涨,而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也有巨大的提高。在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情况下,意味着通货膨胀率也上涨,证明消费者手里的钱变多但是已经贬值了,但同样的,因为人身保险的费率一般是不会变化的,所以保费是固定的,保费也同样因为通货膨胀变得相对便宜,所以消费者可能会将手头的资金购买此时相对便宜的人身保险,所以在2016年出现大幅度上涨的东莞市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上涨的原因中有一部分在于通货膨胀率的上涨。但如果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超过10%,说明出现了恶性通货膨胀,此时居民不会将资金投入回报周期长的人

46、身保险中,此时人身保险需求就会减少,良性的通货膨胀对于个人消费者来说影响不大,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巨额的保费收入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巨大的损失。2017年CPI指数回落,但是此时人身保险需求在2016年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后,在2017和2018年两年,CPI以及通货膨胀率对人身保险的需求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所以通货膨胀率对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的影响需要进行实证研究。4.2社会因素4.2.1人口数量及结构东莞市是外来务工人员主要选择的务工城市,东莞市截至2018年人口普查,有840万常住人口,其中八分之七是外来务工人员。与赔付周期较长的人身保险不同,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性很强,短时间内会出现大批

47、新人员入莞,大批外来务工人员返乡。所以对于人身保险市场来说,本身840万的常住人口,就是一个很大的需求团体,而不断流入的务工人员也是一个新的市场。东莞市2018年省外及市外迁入人口数达到173662人,净迁入165548人,这给东莞市人身保险带来了新的市场,人身保险需求也随之增大。2018年东莞市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91.02%,一定程度地反映了东莞市城镇化水平提高,每100人中有91人为城镇户口,人口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更多的人接受过更高的教育,更多人对人身保险有更充足和正确的了解,人身保险需求增大。另外抚养比也是影响人身保险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后,现在的成年人大

48、多数都是一个人赡养父母,婚后就是两个人赡养两对父母,加上现在放开二胎政策,在东莞市很容易形成“422”的家庭结构,两夫妻抚养两对父母加两个小孩,一般的角度上看,为了保障老人和小孩更有保障的生活,他们对人身保险的需求应该会增大。但现实情况是,东莞市2018年常住人口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9331元,两夫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加起来不足10万元,这对于一个有四个被抚养人的家庭来讲压力比较大,所以居民可能会迫于这种生活压力而减少对保险的支出,对人身保险的需求就会减少。4.2.2社会保障水平东莞市常住人口840万人,根据2018年东莞市统计年鉴数据,2018年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人数为597.24万人

49、,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为437.48万人,这对于总人口数来说还有巨大的空缺,这给商业保险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空间,有几百万人没有在东莞参加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对他们来说,商业保险有可替代社保的养老险、寿险和意外险,这些商业保险都能很好地弥补他们的需求。除了社保外,体现社会保障水平的另一项指标就是教育水平,2018年东莞市普通中学招生人数达到123106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20433人。东莞市2018年有2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40所中学,328所小学,这给东莞市的居民提供了非常多的教育资源,良好的教育资源提高了社会整体的受教育水平。越高的教育水平,受教育的人群就会提高对人身保险产品的接受程度,此类

50、群体对人身保险的需求就越大。教育也给企业带来了各种层次的人才,企业也会为新就业的员工购买人身保险,也会为保险公司提供人才支撑,东莞市的人身保险需求也随之增加。4.3政策因素4.3.1政府鼓励政策2014年8月13日,国务院颁布了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此项指导意见对整个保险行业影响极大,它首次明确了保险业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3500元/人的目标,并且全面深化寿险费率市场化改革,这项意见推出后,许多人身保险公司积极响应,在2016年东莞市人身保险保费收入达到新的高度。“新国十条”还规定国家财政支持地方政府鼓励保险行业发展。另外广东省人民政府在2015

51、年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实施意见,这项意见提出了广东省本省目标,保险深度达到5%,保险密度达到5000元/人,全社会保险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居民人均拥有一份人身保险保单,保险赔款支出占重大灾害损失的10%以上。根据广东省银保监的数据,截至2018年,东莞市人身保险深度为4%,保险密度为4202元/人,目前已经2020年,为达到目标,东莞市内的人身保险公司必定推出更实惠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届时人身保险需求必定增加。4.3.2政府的监管政策2020年,中国银保监协会推出了对金融保险机构的监管政策,要求对资产和负债的质量监管全面加强,特别是银行保险机构负债的稳定性和匹配性,全力规范互联网保险

52、的经营。保险公司的经营情况决定着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信任感,在国家强力的监管政策下,保险公司一方面自身资产、负债等问题得到更好地解决,另一方面也为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安全的保障,特别是人身保险这类赔付周期较长,保险责任容易发生纠纷的险种。东莞市在2018年人身保险保费收入达到353亿元,人身险赔付支出64.18亿元,这体现了严格的监管政策能够让人身保险在阳光下发展,提高消费者对人身保险的信任,从而提高人身保险需求。5. 影响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因素的实证分析通过前文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出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受多方面影响,并且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本章采用Eviews 9 软件,通过构建多元回归线性模

53、型来估计东莞市人身保险的需求函数。由于各个变量的单位不一致,在将部分变量数据化之后,将取它们绝对数的对数来进行估计,这样可以消除各变量单位不一致带来的影响。5.1相关变量数据的获取和模型的建立本文研究的是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人身保险需求最直接的表示方法就是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保费收入越高,说明其需求就越大。所以本文将选取东莞市各年人身保险原保费收入作为被解释变量,并用Y表示。前文已经提到,影响人身保险需求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政策因素。政策因素都是政府的宏观调控,难以用数据来量化。社会因素中,人口数量和构成可以用数据进行量化,但是地级市并没有统计抚养比以及老龄化程度,无法用人口构成来选

54、作变量。经济因素中,人均可支配收入与GDP有一定的重复,而GDP又是一个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变量,不适合选作此模型变量,通货膨胀率在现实中一般很少会统计,通货膨胀对消费价格指数的影响是直接的,所以本文采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替代通货膨胀率。由于部分数据在某些年份并未统计收集,为了结合东莞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近几年的有效数据来作为变量,于是本文选取了2008年-2018年东莞市的部分有效数据来作为模型的变量。1、 东莞市城乡居民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单位:元)用X1表示。2、 东莞市各年人口数量,用X2表示,单位:万人。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以上一年为100为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55、用来替代通货膨胀率,用X3表示。4、 城镇化率,此处城镇化率为人口城镇化率,各年人口总数各年末常住人口数量为基准。用X4来表示,单位:%5.2建立模型并进行参数估计本文的数据均从广东省统计年鉴2019、东莞市统计局和广东省银保监会发布的官方数据获取。数据赖源于2008至2018年11年间,这段区间与东莞市目前的人身保险需求情况相近,适合当作该模型变量。图5-1 实证分析数据 数据来源:广东省统计年鉴2019,广东省银保监局,东莞市统计局根据前文的分析,本文构造一个回归模型。如下公式 0为截距项,为回归系数,为随机误差项,样本容量为11。然后运用Eviews 9 软件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并利用O

56、LS进行参数估计,得到结果如下:图5-2回归分析结果根据此结果,可以得到此回归模型为为0.939662,0.939662>0.9,表示此模型拟合度较好。由图5-2可看出,X1的P值小于0.05,说明在显著性水平0.05,自由度为11的水平下,X1对lny的影响较为显著。Prob(F-statistic)为0.000839,远小于0.05,说明该模型的线性关系显著。从分析结果中看出人口数量对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影响较大,但是所对应的P值远大于0.05,所以此变量对lny不显著,人口数量的变化有增有减,但是人身保险需求除了在2011年有所下降之外,其余年份都是增长趋势。原因可能在人口数量的变化

57、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大,2009年东莞市人口数量较2008年减少了接近六十万,但是对应的人身保险保费收入却增长了22亿,2009年是金融危机发生后的第一年,东莞市当时作为制造业大城,许多第二产业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倒闭破产,许多外来务工人员下岗离开东莞,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流失,但是这一部分人群在当时的收入本身就数据中低水平,他们对人身保险的需求不高,也不一定有能力去负担保险费用,同样也没有规避风险的意识。所以他们离开东莞对当年的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影响并不是特别大。而在2014年-2016年间,人口总体上是减少的,但是人身保险需求却翻倍的增长,这离不开许多高新科技企业的入驻,东莞市政府提出的“腾笼换鸟

58、”在金融危机的数年后开始展现效果,高新科技企业带来的高层次人才替代了传统制造业的低教育水平人才,虽然人口数量减少,但是带来的需求远远比传统制造业员工的人身保险需求高。同样可以看出,除了人均各支配收入,其余变量的P值均大于0.05,在显著性水平0.05,自由度为11的水平下,对lny的影响不显著。于是我们需要对模型进行优化。5.3模型的修正由于X4城镇化率采用的是人口城镇化率,与X2人口数量有一定的关联性,为了更准确地证明各变量对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的影响,本文将人口数量此变量剔除,构建一个新的线性回归模型对上述模型利用Eviews 9 软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图5-3所示的结果图5-3模型回归分析

59、结果此回归模型可表示为R方为0.912464,大于0.9,拟合程度较好。由图5-3可以看出,X1和X4的P值均小于0.05,说明在显著性水平为0.05,自由度为11的条件下,X1和X4对lny的影响显著。Prob(F-statistic)值为0.000446,说明此模型相比未剔除人口数变量的模型更为显著。所以综合上述结果,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的总体线性回归模型可表示为5.4模型的解析1、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并且P值显示影响是显著的,但是系数3.52E-05非常小,所以东莞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影响发挥着非常小的积极作用。前文提到,一般情况下,

60、收入越高的地区,它的人身保险需求就越大,并且收入水平对人身保险需求的影响是较大的。但方程显示东莞市的城乡居民收入对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只产生了非常小的影响。从数据中可以看出,东莞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一年上升的水平都是保持在2000到4000元左右,但是对应年份的保费收入变化,有增有减,并且有几年的变化程度相比平均水平有很大差异。原因在于方程中引用的东莞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而全市居民总体收入的增长很多来源于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已经超过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但是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还停留在过去,对人身保险

61、产品并不了解也不感兴趣,所以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并不会带来太多的人身保险需求。除此之外,从东莞市本土的传统观念来看,居民收入的增加,并不代表增加的收入就会全部用于消费,人们更愿意将增加的收入添加到银行储蓄之中,不断上涨的房价以及抚养家庭成员的压力让许多居民更愿意将钱投入到可见回报的消费当中去,特别像人身保险这种非实体商品,给居民带来的效用并不高。但从总体的影响上看,还是会有正面积极的影响,收入的增加相对来说就是价格的下降,价格下降能够带动需求的增加,并且从方程上看这个影响是显著的。2、 东莞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呈负相关关系,也就说明通货膨胀率与东莞市人寿保险需求呈负相关关

62、系。东莞市居民在通货膨胀的条件下,更希望选择短期获利的投资产品以此来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货币贬值亏损。对于回报周期长的人身保险,东莞市居民会更加谨慎地选择。近些年来物价的飞涨,在日常的消费中对东莞市居民的影响较深刻,尽管人均可支配收入是逐年上涨的,但是价格水平同样也增长,特别是东莞市位于广深两个一线城市之间,一线城市的价格水平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东莞市的市场商品价格水平。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发展潜力同样也推高了东莞市的物价水平。收入的提高赶不上物价水平的提高,所以人们会意识到,人身保险在没有发生意外的情况下,带来的经济收益,在若干年以后或许就不如现在的价值,所以通货膨胀的条件下,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

63、会降低。3、 城镇化率对东莞市人身保险需求呈正相关关系,并且这个影响是显著的。城镇化率不仅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反映了居民的教育文化水平。城镇化率越高,说明此地区经济发展越好,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也越高,对像人身保险产品这种赔付周期较长的金融产品,地区居民就更有能力也更有意愿去消费,并且城镇化率高的地区,人身保险公司也会更多,市场竞争能够带来更实惠的人身保险产品供消费者选择,从而拉高整各地区的人身保险需求。另外东莞市城镇化率在近几年保持较高的水平并持续上升,城镇化率的提高跟近几年企业转型优化升级有着密切联系。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许多传统的制造业工厂相继倒闭,东莞市政府提出的“腾笼换鸟”政策

64、,淘汰落后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企业,引进高新科技企业,高新科技企业的入驻,也带来了一大批高水平人才,这一部分人群不仅收入高而且防范风险的意识较强,他们往往是社会中的中产阶级,有一定的购买人身保险的能力,也有规避风险的需要,他们的资产往往弥补不了生命和身体受损害时带来的损失,所以他们的人身保险需求要比淘汰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带来的保险需求大得多,劳动密集型企业一般属于第二产业,他们的职工往往收入不足以支撑他们购买人身保险,所以带来的需求就会较少。并且城镇化率的提高,更多的人身保险公司选择在东莞开展业务,保险公司在市场中的激烈竞争容易产生价格战,价格优势也能够吸引一部分过去没能力投保的人群开始购买人身保险,从而提供人身保险需求。根据美国心理学者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身保险归属于安全需要,人们为了规避风险造成的损失,才会去选择购买人身保险,人们购买人身保险是为了保护人的生命价值。可见人们对人身保险的需求也是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