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地级市政府信息公开研究——以湖北省个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例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6374995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开题)地级市政府信息公开研究——以湖北省个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开题)地级市政府信息公开研究——以湖北省个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开题)地级市政府信息公开研究——以湖北省个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开题)地级市政府信息公开研究——以湖北省个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地级市政府信息公开研究——以湖北省个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例(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开题报告书论文题目地级市政府信息公开研究以湖北省13个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为例一、论文选题根据 1. 研究背景二十世纪以来,信息资源已经作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资源,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全面而准确的信息资源,对个人生活、企业发展和国家权利的行使,都有着正面而积极的作用。政府既是“第一手”公共信息的拥有者,同时也是最大的公共信息的生产者、使用者和发布者,对其所掌握公共信息资源的公开,既是政府的权利,也是政府的义务。与此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公民对社会文化生活有了更高的需求,参与公共管理的热情有了较大提升,公民有愿意且有能力参与到政府工作中来,为构建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

2、贡献力量。在这种大背景的驱动下,我国政府于2008年5月,正式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后简称条例),条例的出台,使政府信息公开意识得到大幅度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道路。通过对条例的认真学习我们会发现,条例对不同层级的政府,其信息公开职能、公开范围和公开重点进行了细分,便于指导基层政府更好的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而地级市政府作为我国政府的中间层,起着上传下达的关键纽带作用,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作为地级市政府信息公开最重要、最集中的渠道,门户网站与公民互动、沟通的程度还不够高,与上级政府的要求和人民的期待还有较大差距,在公民参与的渠道、政府对公民意见和建议的反馈及时

3、性、政府借助民间智慧开展公共管理的深度和广度等方面,都还有较大可挖掘的空间。因此,对基层政府信息公开中公民参与的研究,特别是有针对性的对湖北省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分析和探讨,将有助于指出更切合实际情况的问题,寻找到可操作性更强的建议和意见。2. 研究意义(1)对湖北省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中公民参与情况的研究、分析,有利于帮助我们更清楚的认识到目前网站信息公开中公民参与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能为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改进提出有借鉴意义的建议。(2)全面的了解湖北省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有助于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对湖北省地级市法制政府、阳光政府、服

4、务型政府的建立,有促进作用。(3)通过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有利于帮助政府提高信息公开的能力和水平,维护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对于公民提高参政议政热情有积极作用,为政府决策提供民间智力支持。3. 研究动态与实践进展(1) 从政府信息公开角度,瑞典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信息公开法律制度的国家,早在1766年就制定了出版自由法,规定了公众为出版而阅览公文书的权利,它围绕公民的出版自由规定了政务公开制度。随着时代的进步,世界各国相继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政府信息公开的法律文件,确立了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并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政府信息公开的成功经验。美国1967年就颁布了信息自由法,将行政机关信息的公开规

5、范化、法制化,2001年将公共信息提高到国家的战略资源的高度,并与土地、能源、劳动力、资本等重要国家资源相提并论。英国哲学家和经济学家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在代议制政府中探讨了公民应有政治参与的权利及其价值。我国政府信息公开萌芽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从最初的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发展到了现在,1999年,我国许多城市的政府门户网站初步实现了政府信息公开的职能,因此当年又被称为“政府上网年”,2008年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关于政府信息公开的正式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条例颁布后,各级政府开始大力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2) 从政府信息公开与门户网站建设角度,199

6、3年,美国成立“国家绩效评估委员会”,要求建设“电子政府”,2001年,布什政府提出“以公民为中心”的工作服务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开展了先进的电子政务建设,其中“First Gov”(2006年更名为USA Gov)链接了2200万个联邦机构网页,提供1000个窗口服务,并在2007年被雅虎评为世界最有使用价值的50个网站之一。美国学者简E芳汀(Jane E.Fountain)在其著作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中从应用技术层面,提出借助信息技术发展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建设。日本政府实现“三网一库”的电子政府基本架构,即“内网、专网、外网、电子信息数据库”。郑烨等人的政府网站建设对政府透明度影响的

7、实证研究一文中认为,充分发挥政府网站的优势和作用,对政府透明度的提高有极大的推动作用。(3) 从政府信息公开中公民参与角度,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在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一书中指出:“新的通讯技术使得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沟通变得十分便利,强化了以信息为目的的公民参与手段。”原珂乔,印久在公众参与网络问政及优化策略探析一文中指出,信息公开是实现公众参与的基础。李季、杜平的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5-2016) ,从电子政务发展进程和最新进展、研究和分析电子政务领域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4)综上可以看出来,国内外对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和政府网站建设方面的研究均比较多,但对于公民参与的政府信息

8、公开研究、门户网站公民参与研究等方面的有针对性的研究较少,且由于国内研究起步较晚,宏观性的制度研究多于微观性的具体实践研究,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差。如何深化地方政府信息公开中公民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是各级政府的一项迫切任务,也是本人需要积极探索、深入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二、研究方案设计 1.研究目的通过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公民参与的理论研究和对湖北省13个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的数据采集分析,全面了解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在公民参与方面的现实情况,总结归纳出湖北省地级市在政府信息公开公民参与中存在的四大问题,即参与积极性低、反馈效率慢、解决问题效果差、发展不均衡,提出加强信息公开配套制度建设、

9、打破传统思维禁锢、内提素质外塑形象、加强网站设计与信息资源整合这四大措施,为湖北省地级市政府提高信息公开工作能力、提升门户网站建设水平和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积极性,提供借鉴。2. 研究内容文章主要分为五个章节,首先是绪论,重点是提出问题,对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研究的思路及方法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是对概念的阐述,说清楚什么是政府信息公开,什么是公民参与,什么是政府门户网站,以及政府信息公开与公共参与有什么联系;第二章主要开展数据收集和整理工作,对湖北省13个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数据进行采集、归纳,主要涉及公民参与的栏目设置、公民参与范围、公民参与时效性、公民参与效果等

10、方面的情况;第三章主要开展研究、分析工作,通过对第二章基础数据的归纳和分析,总结出湖北省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公民参与工作存在参与积极性低、反馈效率慢、解决问题效果差、发展不均衡这四个问题;第四章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公民参与意识弱、政府机构协调难、网站建设质量低、信息公开制度缺乏四个方面;第五章主要是解决问题,在第三章、第四章的基础上,提出四点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一是加强信息公开配套制度建设,提高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性,二是打破传统思维禁锢,引导政府及公民化被动为主动,三是内提素质外塑形象,促政府服务能力、公民参政议政能力双提升,四是加强网站设计与信息资源整合,提升用户体验,

11、为湖北省地级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中的公民参与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意见。3.拟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1)文献分析法:针对研究目的,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专业数据库和百度等网络搜索引擎等资源,广泛收集国内外关于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公民参政议政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搜集到的书籍、文献、期刊资料的学习与分析,夯实论文的理论基础。(2)调查研究分析法:以湖北省13个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为研究对象,结合地级市历年来政府信息公开报告,进行人工的数据采集、信息整理和分析,对目前湖北省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民众参与情况有较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3)比较分析法:通过对13个地级市近年来政府门户网站政府信

12、息公开中公民参与情况进行横向对比分析,总结归纳出目前存在的问题。4.研究难点和可能的创新点(1)研究难点1.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起步较晚,前期主要将重点放在了政府信息公开的体制、制度建设上,是在制度、在形式上的公开,像盖房子前期的“框架式”建设,后期对于“添砖加瓦”的建设工作还做的很不够,缺乏经验积累和实证研究基础。本人将在研究过程中加大对国外政府网站信息公开公民参与工作实践的研究和分析,吸取先进经验和做法,作为他山之石。2.对本文的研究,需要建立在对13个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的信息公开公民参与情况深入研究的基础之上,而这些研究要以大量基础数据的采集、对比、分析为支撑,因此,大量基础数据的获取

13、和分析将是一个难点,本人将在论文进度安排中,用2个月的时间,集中开展数据收集工作,并学习运用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力求基础信息扎实可靠,为后期问题分析和解决措施的提出,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2) 可能的创新点1.通过前期的文献资料收集整理可以知道,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研究重点集中在制度建设层面,对基层实践研究还比较薄弱,而湖北省的政府信息公开公民参与工作研究更是基本处于空白状态。本文有很强的针对性,不以省级政府为研究对象,而是选择了更为基层的地级市政府,填补了湖北省地级市政府信息公开公民参与研究空白,制定的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2.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很多,但本文选取湖北省13个

14、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为研究对象,焦点更清晰,通过对网站信息公开现状、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对湖北省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有积极的借鉴作用。5. 写作大纲绪论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章 政府信息公开中公民参与相关概念 第一节 政府信息公开一、政府信息公开概念二、政府信息公开的意义三、地级市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和载体 第二节 公民参与一、公民参与概念二、公民参与的渠道三、公民参与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政府门户网站一、政府门户网站概念二、政府门户网站发展历史三、湖北省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情况 第四节 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参与的关系1、 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参与互相制约2、 二、

15、政府信息公开与公民参与互利互惠第2章 地级市政府信息公开中公民参与现状 第一节 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公民参与的栏目设置情况 第二节 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公民参与范围 第三节 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公民参与时效性 第四节 地级市政府门户网站公民参与效果第3章 地级市政府信息公开中公民参与存在问题 第一节 参与积极性低一、公民参与的对象窄二、公民参与的内容窄三、公民参与的成本高 第二节 反馈效率慢一、内容更新不及时二、群众意见建议反馈不及时三、民众关注问题发布不及时 第三节 解决问题效果差一、解决问题渠道不畅通二、解决问题公开透明度低三、解决问题方式民众不认可 第四节 发展不均衡一、政府重视程度不均衡二、

16、网站建设水平不平衡三、公民参与积极性不均衡第四章 地级市政府信息公开中公民参与存在问题的原因 第一节 公民参与意识弱一、传统思维影响让公民不想参与二、个人素质影响让公民不会参与三、政府公信力让公民不愿参与四、人为设置门槛让公民不敢参与 第二节 政府机构协调难1、 政府机构服务意识弱2、 政府机构服务能力弱三、多头信息发布难协调四、多头信息反馈难协调 第三节 网站建设质量低一、网站模块设计有缺陷二、网站交互功能有缺陷三、网站信息共享有缺陷四、网站影响力有缺陷 第四节 信息公开制度缺乏1、 缺乏政府信息公开组织与管理制度 二、缺乏信息公开工作开展及公民参与程度评价制度3、 缺乏公民参与救济制度 四

17、、缺乏第三方监督问责制度第五章 对策及建议 第一节 加强信息公开配套制度建设,提高信息公开工作规范性1、 建设政府信息公开组织、管理制度2、 建设信息公开工作开展及公民参与程度评价制度三、建设公民参与救济制度四、建设信息公开第三方监督问责制度 第二节 打破传统思维禁锢,引导政府及公民化被动为主动1、 提高政府主动服务意识(摒弃“官本位”思想、加强政府责任意识)二、提高公民主动参与意识(纠正公民权利意识、加强公民责任意识) 第三节 内提素质外塑形象,促政府服务能力、公民参政议政能力双提升1、 提升政府服务能力 (一)加强政府组织管理机构建设(机构设置、资金投入、人员保障) (二)加强政府内部资源

18、整合(管理资源整合、人力资源整合、信息资源整合) (三)加强政府公信力建设(加强信息公开透明度,加强执行能力,提高信息 反馈效率)2、 提升公民参政议政能力 (一)降低公民参与门槛(简化参与流程,丰富参与方式,减免参与费用) (二)提高参与公民素质(加强公民参与引导、加强公民参与教育) 第四节 加强网站设计与信息资源整合,提升用户体验1、 优化网站设计和布局 (一)优化栏目设置(规范常规栏目设置、突出特色栏目设置) (二)优化交互功能,实现沟通顺畅(完善信息搜索功能、完善信息跟踪功能、 完善信息救济功能)2、 加强信息资源整合 (一)整合信息资源,加强信息共享(加强政府门户网站之间的信息共享、

19、加 强政府门户网站与其他政府信息公开渠道的信息共享) (二)做好信息资源二次加工,提高发布信息含金量(做好政策解读、做好数 据整理和分析) (三)加强宣传提高网站知名度(通过加强传统媒体宣传提高知名度、通过增 设互动项目提高网站访问量)6. 技术路线三、研究与论文写作进度安排(含时间安排和拟采取的主要措施) 1.2017年6月7月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阶段,包括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深入了解国内外的研究成果。2.2017年8月9月呈交初级研究成果,通过对之前所获得资料整理、分析,结合已有相关的专业知识背景,对课题进行尝试性研究。3.2017年10月对课题研究思路(包括目标与内容)进行适度修正,重新进

20、行必要的资料搜集和调研,并对于课题相关但缺乏的知识进行全面的充实。4.2017年11月呈交系统性研究成果,通过对之前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资料收集以及对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在实现形式上的严格推敲、反复论证形成研究成果。5.2017年12月研究成果的完善阶段,对有待深化和需要修改的研究内容进行必要的完善,并最终形成完整的研究成果。四、主要参考文献1、中文文献1程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修改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6,4(3)2段国华,后向东:政府信息公开:成效可观 未来可期J中国行政管理,2014,(6)3邓剑伟,张琰:如何提升政府的透明度:新加坡的做法和启示J东南亚研究,2016,(2)4方

21、维慰: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研究进展的述评J中国行政管理,2013,(12)5高俊宽:国内各省(直辖)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状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9,(4)6郝继明:完善确保公民参与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J领导科学,2010,117胡远珍,徐皞亮:湖北省政务微博与政府深化信息公开J湖北社会科学,2016,(3)8辽宁省政务公开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学习读本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79吕红,马海群:国内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现状与展望迈向政府数据开放J现代情报,2016,36(5)10罗勇:大数据背景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中日比较以知情权为视角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22、017,0311 李季、杜平:电子政务蓝皮书:中国电子政务发展报告(2015-2016)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2刘志刚,王云:我国诚信政府建设研究以政府信息公开为视角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13苗培:基层政府信息服务模式改革的探讨J领导科学,2014,1114穆昕,王浣尘,王晓华:电子政务信息共享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4,0315彭国莉:中国政府信息资源公开与利用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16王少辉:迈向阳关政府: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17吴喜梅:政府信息公开:价值、困境与对策J领导科学,2016,2618徐鹏:深化

23、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改革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19原珂乔,印久:公众参与网络问政及优化策略探析J领导科学,2015,2920杨小军:政府信息公开实证问题研究M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4.21赵国洪,黎小兰:中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性及驱力模型分析:基于相关性的分析J电子政务,2012,12 22周汉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09,0723张建军:中央部门落实政府信息公开制度考察基于原新闻出版总署20082012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J中国出版,2014,1124章剑生:知情权及其保障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为例J中国法学,2008,

24、(4)25朱晓峰,崔露方,陆敬筠: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J现代情报,2016,1026张秀吉,关欣:我国省级地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比较分析基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情况J山东社会科学,2013,(9)27郑烨,胡春萍,吴建南:政府网站建设对政府透明度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西部某省县级政府网站评价的证据J图书情报知识,2013,(4)2、 外文文献28Christopher F.Edley, Jr.,Administrative Law: Rethinking JudicialControl of Bureaucracy,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

25、ss, 1990.29Patrick Birkinshaw, Freedom of Information and Open government:TheEuropean Community/Union dimension. 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1997,14(1).30Patrick Birkinshaw, Freedom of Information:the Iaw, the practice, and the ideal,London:Butterworths, Charlottesville, 1996.31Ronald D.Sylvia,

26、 Public Personnel Administration,Belmont, Calif.,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1994.32UNDP. 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Governance, and Sustainable Human DevelopmentM.New York, 1995,9.3、 电子文献33中国社会科学网:2015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政府透明度指数报告,3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3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6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3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7年政务公开工作要点,4、 外文译著37美简E芳汀(Jane E.Fountain),邵国松.构建虚拟政府:信息技术与制度创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938 美 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孙柏瑛: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09 39 英密尔:代议制政府M商务印书馆,1982,06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