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加快船舶工业发展对策研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46372410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6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省加快船舶工业发展对策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浙江省加快船舶工业发展对策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浙江省加快船舶工业发展对策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加快船舶工业发展对策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加快船舶工业发展对策研究(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浙江省加快船舶工业发展对策研究船舶工业担当着水运所需船舶和海洋工程结构的研制和建造任务,是重要的大型装备制造业,是集先进制造技术之大成的、非常有特色的行业。船舶工业具有技术密集、劳动密集和资本密集的特点,曾经是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船舶工业的产业先导性突出,与国民经济其它部门产业关联性强,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贸易航运业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和增加出口创汇等方面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船舶工业在英国、美国和后来的日本、韩国等国家,在它们的工业结构升级过程中,都曾把船舶工业列为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给以重点扶植,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中经验值得借鉴。浙江发展船舶工业有其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有紧迫

2、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和发展船舶工业的良好基础,抓住机遇,就能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研发能力强的现代船舶制造业基地,实现浙江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为浙江海洋经济快速发展做出贡献。一、浙江发展船舶工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船舶工业是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强大支撑海洋经济的发展需要船舶工业的支持,浙江深水岸线资源丰富,舟山、宁波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2002年,浙江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25个,全省主要港口去年货物吞吐量达到2.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7.7万TEU。上海、宁波、舟山三港货物吞吐量达4.5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1049.7万TEU,预计2010年三港的货物吞吐量超过6亿吨,集装箱

3、达2100万TEU,为此进出浙江海域的大型船舶每年将超过1万艘次,需要为之提供大量的配套维修服务,为发展大型造(修)船企业提供了空间;未来10年,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贸的增长,远洋船队的运力将有较大的发展,我国远洋船队的平均船龄已达18年,有大量船只要更新,对新船的需求每年将达250-300万载重吨;渔业结构的调整,需要发展远洋渔船,浙江近几年就有数十亿定单要建造;据统计用于海洋石油装备的投资,仅钻井船一项,每年的需求就在80亿美元上下。随着海洋产业的高速兴起和对各种海洋开发装备、海洋结构物需求的大幅上升,船舶工业将面临一次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在浙江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船舶工业应该列入重点支

4、持发展的行业。(二)船舶工业的社会效益突出在我省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进程中,应将船舶工业的发展列为优先考虑的项目。船舶工业对国民经济有巨大带动作用。船舶工业除为发展航运提供船只,为海军提供装备等人所熟知的作用之外,还通过与上下游产业的广泛联系,对国民经济产生巨大的带动作用,这种带动作用大大超过其他直接提供单一产品的贡献。英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在各自国家工业化的过程中之所以都选择了船舶工业作为支柱产业,韩国还提出“造船立国”方针,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能带动一大批相关产业的发展。船舶工业产业关联度广。据对90年代投入产出表的分析表明,在国民经济116个产业部门中,船舶工业对其中的97个部

5、门,有直接消耗,关联面达84%,船舶配套产品涉及360个学科和专业。船舶工业的完全消耗系数总计为2.2603410,高于整个机械工业的 2.0367904,也高于运输设备制造业的2.111807。这说明船舶工业与一、二、三产业的关联度都极高。船舶工业的产业影响力大。船舶工业对其它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为1.18594386,在国民经济116个产业部门中居第16位。在此之前的主要是一些生活资料或与之关系密切的生产部门,而在与船舶工业产业特征比较相近的运输设备制造业中,船舶工业的影响力系数甚至超过了普遍认为带动作用巨大的汽车制造业而居第一位。船舶工业具有很强的为其它生产部门提供支撑和服务的能力。船舶工业

6、是综合性极强的一个产业。它的核心技术主要有两个,即大型结构件的加工装配技术和多学科多门类复杂系统的综合集成技术。这两种核心技术使船舶工业具有高度的产业扩展性,除了制造各种船舶及船用设备外,还可向其它领域扩展,“造船为主、多种经营”,船舶工业的核心技术特色会帮助完成一些大型的、高难度的加工项目。我国船舶工业在这方面做出过很多历史性的贡献,如50年代就制造成功了我国第一台1.2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承接和完成了一大批包括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卫星发射架系统、超级超导电子对撞机量能器“样块”、三峡船用闸门等在内的国家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船舶工业具有较强的出口创汇能力。船舶是一种大型工业产品,具有产品价值大

7、、出口创汇能力强的特点,一艘LNG船价值超过2亿美元,普通巴拿马型散货船价值也在2000万美元以上。2001年船舶出口19.26亿美元,相当于出口活猪1500万头。船舶工业除了创汇额大外,其人均创汇率也较高。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表明,全国船舶行业全员人均创汇率为2.2万元,远高于全国工业平均0.92万元/人的水平,在全国38个大行业中,名列第五,在机械电气类的七个行业中高居榜首。我省目前船舶工业总的规模虽然不大,但也已初显其创汇能力,如东风船厂共220名固定职工,2001年出口创汇达2000万美元,人均9万多美元,这几年,省内骨干船厂出口船定单应接不暇,一些地方小船厂也有不少香港、东南亚船东来订

8、造,出口创汇发展潜力很大,可以发展成为出口支柱产业。船舶工业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船舶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船舶工业对于吸纳社会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按2010年我省造船产量增加到300万载重吨计算,按那时的船厂劳动生产率,并按欧、美标准考虑带动配套业、上游产业多吸纳的劳动力数量,届时浙江船舶工业可为社会创造3040万左右个就业岗位。(三)需求旺盛的船舶市场为我省发展造船工业提供了基础条件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造船市场需求旺盛,发展空间广阔。由于世界经济稳定增长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航运业持续发展,以及世界各国落实国际防污染公约(MAPOL)修正案,加速淘汰单壳油

9、船和即将出台的大型货轮也要求必须采用双层壳体的规定,强化了世界大量老龄船舶的更新速度,世界造船市场呈现兴旺势头。世界经合组织(OECD)秘书处等权威机构均预测,20012010年间世界新船平均年产量为4000万吨左右,远超过前十年的需求量。同时,随着我国经济加快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后对外贸易的大幅增加,国内主要船东大规模订船,国内市场对新船的需求也十分旺盛。(四)世界船舶产业的调整和转移,为我省船舶工业提供了发展空间全球经济一体化,引发新一轮的造船国际分工,欧洲一些传统造船大国在保持技术优势的同时都在缩减船舶工业,世界造船中心继续从欧洲向东亚转移。2000年,日本、韩国、中国(大陆)的造船量已占

10、世界新船完成量80%左右,日本造船能力虽然仍占首位(30左右),但已决定不再扩大造船工业规模。东亚造船中心内部结构在变化,造船霸主地位将有交替,这是造船产业发展规律的演绎。我国发展船舶工业具有综合比较优势,2002年造船产量为460万载重吨,连续9年世界排名第三,在世界造船产业转移规律的支配下,正面临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我国已进入船舶工业快速成长期,随着外高桥等一批新的现代化造船企业和技术改造项目相继建成投产,船舶工业的规模和竞争力大大提高。负责我国船舶行业管理的国防科工委提出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目标是:到2005年船舶产量达1000万载重吨;2015年达2400万载重吨,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5%左

11、右,成为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吴邦国、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均作出支持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产业政策的批示,中船二大集团和上海、山东等省、市均已做出中长期规划,加快船舶工业发展。浙江船舶工业发展有相当的基础,近年来也在快速成长,抓住产业转移的机遇,依托国家重视船舶工业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和政策保障,一定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五)上海船舶工业的调整和重新布局,为我省船舶工业发展提供了机会上海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发展的进程中,重新规划了黄浦江两岸功能,江南、上海船厂将要分期迁出。特别是上海申办世界博览会成功,更加速了这一进程。江南造船厂将迁至长兴岛,新江南造船厂将拥有100万吨级世界最先进、最大型的造船设施。上海的

12、船厂搬迁给浙江省造船企业以更多的发展机会。浙江是海洋大省,拥有6500公里漫长的海岸线,紧邻长江三角洲南翼,发展船舶工业的区位优势和地域条件十分显著。船舶工业是劳动、技术、资本密集型的产业,中国船舶工业能够崛起,就在于我国劳动成本低,比其他发展中国家拥有相对优越的技术和资金条件。浙江已具有一定的船舶工业基础和较发达的机电制造业,相对国内其他省市更占有区位和地域环境优势,浙江还是国内为数不多的能有大量民间资金投入发展船舶工业的地区之一,具备快速发展船舶工业的有利条件。浙江发展船舶工业正处于有利的机遇期,机遇难得,稍纵即逝,这一轮世界和国内造船格局的结构变化,估计三至五年就大势初定,浙江如不能及时

13、展现实力,取得一定市场份额,就可能从这一领域被淘汰出局。上世纪90年代初,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之一,但我们浙江船舶工业由于当时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恰恰是停滞、甚至萎缩的时期,不进则退,历史的经验教训值得记取。二、浙江船舶工业的基础和现状浙江船舶工业是解放后,主要依靠地方的努力逐步发展、形成的。2001年,全省船舶企业558家,年销售额在500万元规模以上的64家,还有相当数量的船用材料和专用设备专业生产厂。2002年省内船舶工业(不含船舶配套企业)共拥有职工3万余名,固定资产原值2025亿元,年产值约40亿元。(一)浙江现有造(修)船能力浙江船舶工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历了严峻

14、的市场考验,至上世纪末,一些地区和船厂开始呈现强劲发展势头,修造船能力快速增长,浙江新的船舶工业格局逐步形成。至2002年,全省船舶工业企业共有大小船台(排)249座、船坞96座,其中有万吨级以上船台10座,万吨级以上船坞11座。5000吨以上的船台能力约32万吨,坞容量约39万吨。2002年规模以上企业建造船舶25万总吨,工业总产值为35亿元,全省船舶企业共建造船舶90万总吨。浙江船舶企业已具有建造各类较高等级船舶能力,已成功地建造过25000吨多用途集装箱船、8300吨级660TEU船、4000马力全回转拖轮、500吨级超低温金枪渔钓船、2000M3液化气船、2200T一级成品油轮、200

15、客位高速客船等。浙江形成的船舶修造业基本格局为:三个骨干龙头企业:扬帆、浙江、东风三船厂,均有建造万吨级以上出口船舶能力,三厂造船出口产值之和约10亿元,占全省造船出口总产值70%;舟山已初步形成船舶建造、修理、废船拆解、油轮清舱、船舶交易及船舶配套产品制造等门类较为齐全,包括科研、生产、配套服务等较为完整的船舶工业体系。能建造1.5万吨级船舶;修船200万吨/年;能航修30万吨船舶;坞修7万吨级船只;改装2万吨级船舶。台州、温州地区发展迅速,2002年造船11万吨。目前,浙江省建造5000吨以上船舶的设施能力与福建省类似,居全国第六位。表 2001年中国5000吨级以上造船设施数量及分布地

16、区30万吨以上15-30万吨10-15万吨5-10万吨3-5万吨05-3万吨座数吨位座数吨位座数吨位座数吨位座数吨位座数吨位上海市41400000110000027500013126200辽宁省26000002320000160000130000江苏省260000011500001100000426000039500010133000浙江省2130000230000山东省1300000543000福建省170000136000115000天津市130000230000安徽省130000广东省145000345000合计92900000347000022000001288000010340000

17、40550000总计:76座累计吨位:534万吨,按国际通行计算口径统计,我国海船制造能力为700万载重吨。(二)浙江船舶制造的技术水平船舶是集传统工业技术与高新技术于一身的大型机电产品,是一个复杂的生产过程,船舶工业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模式、基础设施和产品质量高低对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船舶建造模式集中反映船舶建造的技术水平。表 世界造船模式的演变过程发展阶段传统船舶工业现代船舶工业未来船舶工业发展水平一二三四五生产模式整体制造模式分段制造模式分道制造模式集成制造模式敏捷制造模式特征技术铆接技术焊接技术成组技术信息技术智能技术工程状态船体散装码头舾装全船涂装分段建造先行舾装预先涂装分道建

18、造区域舾装区域涂装船体建造舾装和涂装一体化动态(虚拟)组合 建造过程仿真全面模块化船厂类型 劳动力密集劳动力密集大型厂员工1万左右 设备密集大型厂员工l千左右信息密集大型厂员工1千以下 知识密集大型厂员工几百或1百左右关键技术 人工放样技术 切割、成形、装配技术 管子加工技术 铸、锻、热处理机加工技术 机电设备和系统的按装调试技 术 造船 C A D C A M和 CIMS技术,NC切割技术,型材、管件和分段的机械化制造技术,物资含”中间产品”采办和托盘集配技术 造船精度控制技术编码和区域造船技术船舶产品模型数据交换标准,船舶产品和制造过程一体化数据环境技术 分布式集成的虚拟制造技木全方位的建

19、模和仿真技术并进行工程和快速样件技术现代世界先进船厂处于第四级水平,正在研究敏捷制造模式;我国的主要造船厂大致在第三级水平,按分道制造模式组织生产;浙江的民营船舶企业都是按整体制造模式在造船,骨干船厂基本上处于分段制造模式向第三级水平过渡阶段,主要船厂已普遍应用CAD出图、数学放样技术和装备了数控切割设备,已开始在船舶建造的某些环节引入信息技术,有的工厂已开始按区域造船模式进行生产设计,但与日、韩及国内先进的造船企业比较,差距仍很明显,在技术上主要表现在精度造船的水平、焊接设备和工艺方法等方面,反映在船台周期长,船舶下水的完整性较低等方面。表 浙江骨干船厂与国内外船厂造船周期比较项目浙江主要船

20、厂上海主要船厂日、韩船厂>万吨船舶船台周期(天)1209060>万吨船舶建造周期(天)530512350主要产品钢板利用率7882692这种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差距,也反映在效率与效益上。我国船舶工业的人均产量约为韩国的1/5,日本的1/8左右;人均销售收入约为日本的1/14。上海船舶工业与三菱重工比较,上海船舶工业的人均销售收入接近20万元/人年,国内这方面较出色的是南通造船厂,以1990年不变价格计,已达到103万元/人年。浙江船舶工业骨干船厂的生产效率以东风船厂为最佳,2001年平均人销售收入为63万元左右。表 浙江骨干船舶企业2001年效率与效益人均年产量(吨/人)人均销售收入

21、(万元/人)创外汇额(万美元/年)利税额(万元/年)东风船厂199.576320001025扬帆船舶集团29.1224.821001848浙江船厂41.6750.291900110(三)差距与问题1、生产能力尚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结构不够合理。主要表现为:大、中型船舶修造能力严重不足。目前,宁波-舟山地区仅有六万吨级修船坞一座,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船舶大型化是世界性发展趋势,远洋集装箱船的新订单已集中在5000-8000TEU一类巨型船只上,我省船舶企业原有造船设施基本上都是万吨级以下的,扬帆和浙江船厂的二个大船台(<6万吨)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且省内船舶企业小而散,浙江船舶

22、工业企业尚无一家是大型企业,集中度太低,抗御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弱,难以参与造修船业主要市场上的竞争。2、船用设备的国产化率及省内供给比例偏低。日本造船的本国设备配套率在97%,韩国在85%以上,而国内建造的出口船设备配套的国产化率不到40%,而且几年来是呈下降趋势,我省建造的出口船的情况大体相似。我省建造的国内船只,船舶配套设备基本上来自江苏,影响船舶工业的带动效应和综合竞争力。3、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明显落后于国内外先进企业。设施陈旧、装备落后已成为普遍问题,许多船厂的大型设备都来自国内、省内倒闭企业的二手货;缺乏对造船质量至关重要的基础设施,如钢板预处理线,仅扬帆、浙江船厂等个别企业有配置。

23、因而,多数船厂只能参与低档次的船舶市场竞争。多数企业技术改造举步维艰,资金筹措困难,以致管理水平低,生产能力弱,生产效率低,无法完成向现代造船模式的转轨工作。、研发能力低,人才短缺。省内尚未形成一支有实力的船舶研究、设计队伍,造船类专业人才主要依靠从外省院校引进,这种局面如果不能得到改善,将会成为今后船舶工业加速发展的制约因素。造成目前浙江船舶工业相对落后于国内船舶工业大省的主要原因是“八五”、“九五”期间浙江在发展船舶工业方面的投入不够。江苏“九五”期间仅八家船厂基建投入就达33.63亿元,而浙江全省船舶工业的投入也不超过8亿元。现代船舶的工业是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有大的投入,才有大的

24、产出。大型船台、船坞、码头的建设以及各种基础设施的添增都需要巨额的资金。省内许多船厂,包括一些骨干船厂,企业老、负担重、利润薄、筹资能力差,仅靠一般的自身积累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国际、国内船舶工业发展的经验指出,作为一个社会效益比较企业自身效益更为显著的产业,其发展都是得到政府适当政策的强有力的支持的。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疏通多元筹资渠道,才能解决造船基础设施的建设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的矛盾,促进我省船舶工业规模和能力进一步扩大。三、今后五年我省船舶工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规划布局建议(一)指导思想与基本思路实现浙江船舶工业跨越式发展,必须遵照十六大关于“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要求,正

25、确定位浙江船舶工业,充分发挥其对水运交通、海洋工程的支撑作用和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发挥浙江海洋资源和区位优势,加大外引内筹的力度,大力引进国内外优质船舶企业来浙江发展,着力提升船舶工业水平;要善于利用后发优势,扶优扶强,以高新技术装备骨干造船企业,提升船舶工业的综合竞争力。1、发展船舶工业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造修并重,积极扩张,注重配套,形成特色。市场发展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兼顾。船舶是最早呈现全球化特征的产品,在我国加入WTO后,船舶工业企业必须适应二个市场竞争的需要,以出口为主导,有利于拓展业务,提升船舶建造水平,加快企业现代化进程,

26、进而更好地服务国内,发挥重大装备制造业对经济建设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在产品方向上:造船与修船兼顾。世界民用钢质船舶市场与船舶修理市场每年分别约为300亿美元和250亿美元,大致相当。我国对二者的市场占有率各为9%和6%左右。在国际修船市场上,中国修船具有工期短、质量优、价格低三大优势,浙江更有区位优势。发展重点是建设大型修造船基地,开展大型船舶维修业务和船舶改装等高附加值项目;世界船舶继续向大型化方向发展,新造散货船、油船中4万吨级以上分别占总量的89%和83.7%,其中6万吨级以上均达2/3 以上,集装箱船中2000TEU以上的占75.9%。根据浙江实际,近几年造船宜集中力量发展10万吨级以下

27、的船舶,以中、小为主,形成特色,扩大市场占有率。引入外资和省外企业,高起点开发10万吨以上造船项目。在发展方向上:发展资金“外引”与“内筹”兼顾,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并重。实现浙江船舶企业的现代化改造和建设大型修造船基地需要大量资金,解决的方向是:努力引进外资和国内大集团参与我省大型现代修造船基地开发和骨干企业改造、扩建项目。按外高桥造船基地建设模式积极引导省内有实力的各大公司、集团加盟船舶行业,集资共同建设重点项目;省内船舶企业发展以吸纳民间资本投入为主,扩大、改造、优化中、小型船舶的建造能力。注重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升,以信息化带动船舶工业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要避免船舶工业

28、内部的恶性竞争,通过省内企业间协调经营,国内实施错位竞争的策略,着力发展特色产品,扩大船舶市场占有率,为振兴浙江船舶工业奠定坚实基础。2、发展浙江船舶工业的基本思路:形成一个基地,培育二个重点,扶强三大企业。重点建设舟山现代化大型修造船工业基地;二个重点即努力培育船舶设备配套和游艇建造业;扶强三大骨干企业即浙江扬帆集团有限公司、浙江造船有限公司、杭州东风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形成浙江船舶工业现代化的核心力量。(二)我省2003-2010年船舶工业的发展目标1、总体目标:全面提高浙江船舶工业的竞争能力,积极扩充经济规模,努力增强经济实力,逐步扩大在船舶市场上的份额,提高对浙江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使

29、船舶工业成为主要沿海地区的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和海洋经济支柱产业,成为国家重要的船舶修造基地之一,到2010年使我省进入国内造船省份的前列。2、具体目标:船舶工业总产值:2002年为40亿元,2005年达到80亿元,2007年150亿元(其中造船60亿,修船40亿,游艇制造20亿,船舶设备配套20亿,其他10亿元),2010年达到180-200亿元。造船能力:全省造船能力由2002年的90万总吨提高到2007年的200万总吨,进而在2010年达到300万总吨。重点放在建设大型现代化船舶企业和现有骨干船厂加快技改、增强能力上,要新建若干个10万吨级左右的船台。万吨级以上船舶平均船台周期,由2002

30、年的120天缩短到2010年的90天以下。修船能力:要把修船坞容量从目前的39万吨提高到2010年的200万吨;要新建20万吨级、30万吨级大型修船坞,形成大、中、小合理配置的修船坞群,能为国际、国内各类船舶提供全面维修服务拆船能力:在确保落实环境保护措施的前提下,着重提高拆解机械化水平和效率,提高废旧料、设备的综合利用率。至2010年年拆解能力达到40万轻吨,年产值达到8亿元以上,拆解和洗舱能力要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船用配套设备与产品及非标产品:努力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在船用五金、电器、一般甲板机械方面要有质的提升,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在十类船舶设备(主机、柴油发电

31、机组,克林吊、液压舱口盖、净油机、辅锅炉、冷藏空调、雷达导航仪器、电缆及主配电板等)制造能力上有所突破,使所造国内船舶的省内设备配套率2010年达到40-50%,年产值达到20亿元。游艇制造业初具规模:开创若干个名牌产品,发展形成34个年产值达到亿元以上规模的骨干企业。全省年产值达到20亿元。船舶交易:在舟山船舶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再发展2-3个新的交易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5亿元。(三)对浙江省船舶工业规划布局的设想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坚持科技兴船,扶优汰劣,突出重点,为加速船舶工业的发展绘制蓝图。1、科学规划船舶修造根据国内、国际船舶市场的需要,结合浙江船舶工业企业的实际,

32、2003年至2010年的发展重点:修船以建设大型修造船基地为主;造船以加强骨干船厂的技术改造,扩大中、小型船舶的建造能力和技术水平,以中、小、特为主,走出口主导,服务国内的道路。重点建设舟山船舶工业基地:舟山船舶工业基地以浙江扬帆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建设大型修造船项目为重点,由三大园区为主组成。至2010年基地建成后,形成以下规模:以修船为主建设:修船年产值为28亿元,造船年产值为55亿元,年造船量为193万吨,年创汇8.8亿美元,利润5亿元左右;以造船为主建设:修船年产值为13.1亿元,造船年产值为155亿元,年造船量为423万吨,年创汇20亿美元以上,利润7亿元以上;舟山船舶工业基地

33、的三个园区分别是:鲁家峙、马峙船舶工业园;六横船舶工业园区;长峙修造船园区。大力扶持三大企业。船舶企业形成大集团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具备充分的国际竞争力,浙江船舶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宜支持有发展潜力的三个骨干船厂,使之成为浙江省船舶工业的“航空母舰”,至2007年,这三个骨干船厂将具有年造船生产能力122万载重吨,工业产值44亿元。进而在2010年达到年造船能力220万载重吨,工业产值80亿元。表5 我省重点发展的修造船项目项目名称待建主要设施2005年2007年2010-2015年备 注投资额(亿)形成生产能力投资额(亿)形成生产能力投资额(亿)形成生产能力造船 (万吨)/工业产值(亿)造船

34、(万吨)/工业产值(亿)造船(万吨)/工业产值(亿)扬帆船舶集团公司鲁家峙厂区进行扩建, 建串连式8万吨船台 1座(一期),10万吨串连式船台和船坞各1座320/12460/216100/30(创汇4亿美元)该集团除新厂区开发,应通过国家土地资本注入体制改革和低成本扩张等渠道,支持其做大做强,到 2010年建成产值50-60亿元/年的大型集团浙江船厂四万吨级船台改造成为七万吨级,建造十五万吨级船台和十五万吨级船装码头0.8523 / 10 352 / 155100/30该集团有省内一流的技术力量,有条件在投资多元化的基础上更快发展,到 2010年建成产值50亿元/年的大型集团东风船舶制造有限公

35、司到舟山金塘岛建新厂0.56/5310 / 8(创汇6亿元)320/20该公司经济效益好,创汇能力突出,应通过搬迁的机会,进一步增强生产能力,政府宜给以土地资本注入,并支持其低成本兼并扩张, 发展成为大型集团企业整合、重组,形成台、温船舶工业园区:台、温地区近年来民营船舶企业发展迅速,至2002年造船产量已近40万总吨,该地企业普遍装备落后,造船质量问题较多,但也有亮点,如拥有吸沙船专利技术的宏冠船厂,以四十多名固定职工,一年创造船产值4.7亿元;该地区船厂间合理分工、专业协作,物流配套也有特色。通过政府对船舶工业园区科学规划,对小而散的企业以现代企业制度加以规范、整合,在健跳港、大麦屿、七里

36、港建立船舶工业园区。至2010年可形成年造船产量130万总吨的规模。2、游艇制造游艇制造业在浙江有一定基础,有发展游艇制造所需的机电、化工工业和设计艺术人才,但规模很小。世界游艇仅玻璃游艇一类,年销售额就超过200亿美元,接近钢质民船的规模,我国目前所占份额很少,成长空间很大,关键是市场的开发,难度在品牌的建立。今后几年,浙江要努力发展形成几个游艇制造业的骨干企业,全面规划产品、技术引进项目、掌握先进游艇制造技术,加强设计队伍建设,开发浙江特色产品,开拓这一领域的市场,形成一定的规模,年产值做到20亿元以上,为今后的大发展奠定基础。3、船舶配套设备、配件制造浙江有一批基础较好的船舶配套机械骨干

37、企业,也有实力雄厚的中船重工715所等船舶仪器设备研究机构,它们船舶配套产品的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要支持这些企业进一步发挥核心作用,开发新产品,为提高浙江船舶省内配套率做出更大贡献。与之同时,规划、培育二个船舶配套设备、配件制造工业区,通过企业体制的现代化改革,统一规划,确定项目,加大投入,安排机电行业的合适企业,参与船舶配套产品开发,要充分利用技术引进的成功经验,加速提高船舶配套产品的档次,提高造船省内配套率。至2007年省内船舶配套设备、配件制造业形成年销售产值20亿元以上规模。4、拆船与洗舱“十五”期间,舟山废船拆解计划进行技术改造,采用先进拆解工艺,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拆解速度,防止环

38、境污染,保障安全生产,至2007年形成年拆解废船20 万轻吨的能力;发展乐清拆解船舶能力,在2007年也达到20万轻吨。洗舱,利用马峙国际锚地作为洗舱基地,增添洗舱专用机械清洗、消防、油污处理设施等,以承担国内、外航修油轮的洗舱任务,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舟山大型修船基地服务。5、船舶交易市场舟山船舶交易市场建立五年来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促进了浙江船舶工业的发展。规划重点建设、发展以下市场:舟山船舶交易市场,该市场建立于1998年6月。现有港口岸线150米,场地面积15000平方米和小型船坞1座(待改造)。进行二期扩充建设项目为:市场交易区,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建造5000吨级码头1座,改造5

39、000吨船坞1座,建立信息管理网络 1套以及附属工程等;船舶锚泊区,以大五奎山东锚地、马峙联检锚地和野鸭山国际锚地作为市场交易船舶的避风停泊锚地,其中马峙联检锚地配装雷达监控系统(VTS)。舟山船用渔用生产资料与配件交易市场,位于普陀区沈家门沿港西路,一期建设规模,交易综合楼(1.6万平方米)、港区码头及配套服务设施等。台州市船用产品交易市场及钢材物流配送中心,由台州航运管理处负责筹建,以实现集中把好船用产品检验关,减少企业采购环节,压缩库存,降低成本。四、加快浙江船舶工业发展的政策建议船舶工业是综合性十分突出的行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也多而复杂。与世界船舶工业现代化过程相伴的是其由劳动密集型向

40、设备、技术密集型的转化,因而,浙江船舶工业的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理解、关心和支持,解决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问题,通过体制创新,建立有效的管理体系和宽松的政策环境,浙江船舶工业才能够沿着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一)提高思想认识,统筹规划管理船舶工业是社会效益比企业效益更显著的行业,发展的困难较多,因此在各国造船业发展中,政府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由于浙江船舶工业的经济总量还较小,人们对发展船舶工业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还存在一定差异。要以十六大精神和发展我省先进制造业来统一认识,广泛宣传船舶工业在海洋经济和水运事业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认真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加

41、速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批示。明确定位船舶工业为我省重大装备制造业和出口型支柱产业,切实提高船舶工业的产业地位。省和沿海有关各市政府应确定目标,努力把船舶工业培育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将发展船舶工业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订浙江省船舶工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产业政策;促进船舶工业与整个海洋产业、交通事业同步发展。发展浙江船舶工业,统筹规划至为重要。省内船舶企业归属交通、机械、渔业等多个系统,需要统一考虑产业政策、发展策略及重点等。上海已主要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CSSC)为主在统筹规划,重组、整合,形成四大集团,确定发展目标;广东、福建等省都将省内主要船舶企业联合起来,组建了省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42、统筹、优化、整合省内船舶工业资源,形成国际竞争力强大的大型集团;浙江宜在充分发挥三个骨干船舶企业核心作用的基础上,统筹考虑省船舶工业的布局。强化管理、服务企业是落实统筹规划,加速发展的有力保障。省、市政府对船舶行业的管理机构应明确、一致、有力、稳定;省行业办公室需要充实船舶工业管理人员,明确职责,配备精干力量进行宏观调控管理;成立船舶工业行业协会和玻璃钢船艇分会,充分发挥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赋予一定职能,掌握信息,加强国内外交流活动,扩大影响,维护权益,切实避免重复建设和压价竞争。(二)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投资力度解决好列入船舶工业五年发展规划中的各项建设的资金问题,将成为船舶制造业能否

43、上规模、上档次的关键因素。要多渠道落实建设资金:其一、吸引省外、国外资金,规划中大约一半左右资金可从省外引进解决,如大型修造船基地,应尽可能吸引中国远洋运输公司等大集团公司来浙参与建设。其二、政府支持筹措资金,省财政今后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船舶工业结构调整,用于补充船舶骨干企业资本金、贴息及重点科研攻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企业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把本行业列入国债支持的重点领域,争取每年有一定额度的国债贷款用以支持船舶工业基本设施建设。政府以土地资本注入重点船舶企业,降低企业负债率,推动其做大做强。国有投资公司参股重点企业,完成关键项目建设。其三、支持船舶企业上市,政府协调实现优质资产重组

44、,加快满足上市条件的进程。其四、吸引省内民间资金,发展船舶工业。组织省内筹资,投资环境十分重要,有待改善。与江苏等省比较,我省在土地价格、劳务开支等方面没有优势,以至杭州东风船厂、台州宏冠船厂等都已分别到江苏、湖北去开设分厂,谋求进一步发展,希望有关方面专门研究这一问题,制定出符合浙江特点的船舶工业引资筹资政策。(三)减轻企业负担,加大扶持政策提供优惠信贷或担保是各国支持船舶工业的普遍做法,考虑浙江船舶工业基础较薄弱,目前正处于快速成长的初期,原始积累的压力很重,建议省政府给予优惠扶持政策。1、建议要求向国家申请降低债转股的重点地方企业标准。(国家拟定为年造船100万吨,出口价值5亿美元)因为

45、近年来,新建项目存在过度降低资本金的矛盾,需要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基础设施和装备,尽快发挥效率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或者对省内主要造船骨干企业采取类似债转股的政策,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2、考虑到船舶建造企业初次投资和流动资金需求大,生产周期长,企业流动资金周转困难等特点,建议政府协调金融机构每年安排10-20亿元专项贷款,优先发放船舶企业用于出口船舶建造。3、加大出口退税力度,建议省政府积极向国家要求已退税款落实到位。在继续实行企业建造出口船舶退增值税政策的基础上,地方政府分级负担未退税期间的银行利息。4、鼓励建造出口船:对建造出口船工厂扩大借款额度,简化出口船舶企业贷款尤其是

46、短期借款的手续。对重点船舶企业借款实行优惠利率和继续实行贴息,使贷款利率与国外竞争对手基本相同,提高竞争力;帮助企业实施自营进出口,减少支出费用,增加地方创汇额度;要求金融机构对造船订单反担保提供便利条件,这项工作在兄弟省市银行是竞相争取的业务,而我省造船企业出口船舶业务起步晚,因此难度很大,需尽快改变。船舶行业将制品作抵押贷款,应予通行;修船行业增值税的征收,现全省各市税率不同,应实行统一的最低优惠税率。5、船舶修造业是个技术复杂、劳动强度高的行业,工人工作环境十分艰苦,建议省府对修造船行业实行灵活的税收政策。对出口船舶生产企业实行减免所得税政策,增加企业积累和初次分配水平,以加快企业技术改

47、造和还贷,扩大再生产。对修造船企业适当提高工人计税工资额度(如按重工业标准2000元起征),灵活变通工人缴税办法等。6、鉴于省内船舶企业设备陈旧,应加快更新,建议提高折旧率,加速企业现代化。(四)实施人才战略,坚持科技创新加强对科研开发的扶持资助是目前造船强国支持造船业的主要方式,也是OECD(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造船协定所许可的。振兴船舶工业,除加强船厂改造,引进先进设备外,掌握现代船舶设计、造船技术与管理模式至关重要,浙江造船要得益于后发优势,关键在信息化推动船舶企业现代化及造船模式转换上。造船工业是最需要信息化的产业之一,也是最能从信息化建设得益的产业,它的各种信息的取得、处理和

48、应用在诸多产业中是最复杂的。造船转模也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总公司(CSSC)转了十几年,几十次赴日、韩学习,才取得一定成就。依靠浙江各船厂拮据的资金、传统的管理、薄弱的技术队伍,仅凭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取得速效的。建议省内成立相应工作研究班子,负责统筹规划,引进开发、技术咨询及组织实施省内各船厂的信息化和造船转模工作。我省发展船舶工业已面临人才严重不足问题,今后将更趋严重,应努力改变被动局面。建议浙江海洋学院扩建船舶工业系,增加专业,充实师资、设备,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将海洋学院建设成为我省船舶工业高等技术人才培养中心和船舶研究与设计中心,为我省船舶生产、科研、设计等企业提供必

49、要的人才、技术支撑和科研成果,政府从科研开发经费方面给以重点支持。同时要充分重视高、中级职业学校中的船舶专业学生的培养,改变省高职、中专造船专业缺门的现状。积极开展厂校联合办学,开办在职职工培训班,出台造船专业面向农村招生优惠办法,试点定向招生,合同制就读造船专业等办法。同时要加强对现职人员的培训,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等多种渠道,提高技术人员和工人对现代造船的适应能力。课题承担单位:省造船工程学会课题组组长:夏阿国课题组副组长:方新康 陈达西课题组成员:陆启棠 叶春 张华甫 黄中原附件一 中船集团与省、市造船发展目标单位现有能力2005年2010年长远目标说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进入世界造船集团

50、“五强”进入世界造船集团“三强”2021年成为世界第一造船集团,年造船能力1500万吨“五三一”发展目标,建设发展好五大修造船基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造船能力400万吨造船能力600万吨造船能力900万吨(后调整为1200万吨) “469”奋斗目标,2020年达到造船产量700万吨,占世界市场17%上海市造船能力超过300万吨,骨干造船企业共承接民船订单226万吨,约占世界份额的4.6%。造船能力350万吨,造船产量250万吨;造机能力150万马力,工业总产值180亿元。造船能力800万吨,造船产量600万吨;造机能力达到300万马力,;工业总产值达到400亿元,年出口创汇超过30亿美元年造船

51、能力1200-1500万吨江苏2000年造船能力超过了150万,2002年八个主要船厂造船137.79万吨,接新船订单247万吨十五”期间,江苏省把船舶工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实施大集团战略,组建省级船舶工业集团。山东造船能力达到90万载重吨造船能力180万吨,造船量150万吨,出口创汇12亿美元,两个企业进入全国造船十强20102015年建成船舶工业大省,年造船能力400万吨山东将重点抓好以青岛、日照为中心的特种船生产基地,以烟台、威海为中心的远洋专用运输船生产基地,以济宁为中心的大型渔船生产基地等到三大基地建设广东2003年工业产值52亿元,承接船舶订单67万综合吨、造船40亿元。在“

52、十五”期间,增建一座8万吨或10万吨浮船坞福建2000年船台能力106万吨,坞容量21.32万吨,省船舶工业集团,工业产值16.7亿元泉州斗尾大型修船厂项目已获国家计委批准。总投资近七亿元人民币形成年修七万至三十万吨船舶约九十八艘的能力。附件二 2002年浙江各地区及主要船舶修造企业的生产能力地区船舶修造企业数 (限额以上数)固定从业人(万)固定资产船舶工业总产值 (亿元)造船产值(亿元)/(万吨)修船产值(亿元)利税总额(亿元)干船坞船台(排)数量(其中万吨以上)具之修造船业务能力备注数量(其中万吨以上)总坞容(万吨)(最大单坞容)舟山165(25)1814.246.226.8120582(

53、8)36(6)100(2)已初步形成船舶建造、船舶修理、废船拆解、油轮清舱、船舶交易及船舶配套产品制造等门类较为齐全,包括科研、生产、配套服务等较为完整的船舶工业体系。能建造1.5万吨级船舶;修船200万吨/年;能航修30万吨船舶;坞修7万吨级船只;改装2万吨级船舶;年拆解废船2O万轻吨;30万吨以下各类油轮清舱或全洗舱。宁波340.4浙船1.48/8.263.80.420(5)18(6)10(5)该地区能建造之最大船舶为5万吨级杭嘉湖地区150.15东风1.645/6/510.30.54140(4)台州温州地区830.9410/7.510.292140(4)该地区能建造的最大船舶排水量为1.2万吨;该地区有船舶配套生产企业40余家。附件三 我省待建、在建的大型修造船基地项目名称主要设施建设进程投资额修造能力(年)工业产值长峙修造船基地30万吨造修船坞2座;6万吨串连式船台1座已列为国防科工委“十五”专题论证重点项目一期工程(修船为主时)9.9亿元造船130万吨;修船费收入6亿元年产值58亿元六横船舶工业园区6 万吨级造船船台1座,30万吨、10万吨、7万吨修船坞各1座及钢结构厂(生产船舶部件为主)7万吨级修船坞已建成,十万吨坞03年建成205亿元造船30万吨修船总收入85亿元总产值185亿元;其中造船产值8亿元。钢结构厂产值2亿元。2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