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6372252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4.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这节课是第三课第二框题的教学内容,是第三课教学的落脚点和归宿,它有两部分内容:消费心理面面观和做理智的消费者。它具有十分浓厚的人文色彩,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对于指导学生的消费行为起着重要的影响。二、学生分析:学生本身就是消费者,在一般的家庭中,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中,青少年具有很高的消费地位,可谓是“父母赚钱,孩子花”。青少年学生大多思想解放,富于幻想,容易接受新事物,喜欢猎奇。所以在现代各种思想的冲击下,学生的消费行为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学习本框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影响消费心理的因素,从而树立一种正确的消费观,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三、任务分析:首先,向

2、学生介绍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使学生明白人们的消费行为受哪些消费心理的影响:包括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其次,教会学生要做理智的消费者:要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了解消费心理的种类,并能结合具体消费行为辨别不同的消费心理;同时能够对不同的消费心理进行评。B、理解正确的消费原则,能够结合个人消费行为,说说怎样才是一个理智的消费者。2、能力目标结合具体消费的行为透视消费心理,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结合正确消费原则的讲解,促进学生进

3、一步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和理论了解实际的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本课教学,向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代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加之是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勤俭节约和艰苦奋斗的作风逐渐有了距离感、陌生感。因此,在讲树立正确消费观念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2) 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针对今天环境污染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互动等观念,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关心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此外,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养成适度消费、量入为出以及避免盲从等消费观念,使学生

4、成为理性的消费者。五、重点难点: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是本节课的重点问题:理论是死的。只有实践才是真实的、活的。所以让学生学习正确的消费原则最终的目的是要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懂得运用。而本节课要涉及“适度消费”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问题,由于学生在认识和理解这些问题时会有不同的看法,所以,这也是本节课的难点问题。六、设计思想:本框题运用讲读法、讨论法、事例分析法、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为使学生更容易地理解、接受本框题的内容,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七、教学过程:1)案例导入80年代末,我家的一台黑白电视机“退休”后,由一台18英寸彩电取而代之,使用至今没修过一次,图像仍很清晰,色泽也蛮仿

5、真,看得很顺心。近年来,每逢小辈来我处,不知唠叨了多少次,说现在谁还看18英寸的彩电啊,多寒酸!谁家不换个大屏幕的。他们开导我说,现代人的消费观不能死抱住传统不放了,应该适应潮流,提高生活质量。被他们这一开导,我感到好困惑。我细细思考,尽管经济上尚有换大屏幕彩电的能力,但换了以后,这台好好的彩电该如何处置?卖了吧,不值几个钱,可惜!不卖吧,让它躺着睡大觉,直到自然消亡。物不能尽其用,这算不算是浪费呢?如果是属于浪费的话,那么与小辈们所说的“适应潮流”之间的矛盾又如何解决?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告诉我如何处理这台电视机呢?为什么?学生讨论:略教师点拨:人们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那么人的消费心理

6、主要有哪几种?什么样的消费行为是正确的消费行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第三课第二框的内容。2)消费心理面面观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老师:下面我们先看一个例子。(多媒体展示)事例:每逢新年,同学之间免不了互送小礼物。前几年送贺卡,现在送的礼物价格越来越高。家长无奈地表示:“这样过节,对家庭有压力。不过人家的孩子都这样,我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矮半截、抬不起头来。”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是一种什么心理呢?你有没有受过这种心理的影响?你认为应该怎样对待这类事情呢?学生讨论:略老师总结:这属于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人们,特别是青少年都有一种追随时尚的心理。这种心理往

7、往就能够引发对某类、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消费是否应该从众,要做到具体分析。但是盲目的从众是不可取的。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老师:下面我们来看另外一个例子。(多媒体演示)事例:小林的服饰总是怪怪的,裤子上左一个大兜右一个小兜,兜上还有许多铁环,走起路来叮当作响。别小看他这身服饰,价格可高哩。老师提问:是什么心理驱使小林购买这套衣服呢?你怎样看待他的这种消费行为?学生讨论:略老师总结:这种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现代的青少年大多思想解放,富于幻想,容易接受新事物,喜欢猎奇。因此他们更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效果。他们愿意尝试各种不同的事物,在他们眼里看来这叫做“有个性”。这种消费有时是可以推

8、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但是展示个性要考虑社会的认同,还要考虑代价。为了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过分标新立异是不值得提倡的。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老师:同学们,不知道你们有没有注意到,随着社会技术的不断提高,一些同学已经不再满足于拥有手机、电脑、MP3、电子词典等“现代化装备”,而是不断地追求它们的升级。什么都要求升级到最新的版本。这种就是所谓的“攀比心理”。由于这种心理引发的消费并不都是人们所必须的,而是出于“向上看齐”、“人无我有”的炫耀心理。这种消费往往就带来大量的资源浪费,是不健康的。老师:那我们现在来讨论一下,你在购买商品时,往往会考虑哪些因素呢?学生讨论:略老师归纳:是的,我们在购买商品时

9、,往往就会考虑商品的价格是不是便宜,质量好不好啊,服务到不到位,商品的功能是不是齐全,操作是复杂还是简单等等各方面。这种就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这种消费是很明智的,因为这种消费是我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商品。教师点播:随着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化服务的功能提高,各种商品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产品更新换代快,让人无从了解。但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商品,这才是理智的选择。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呢?3)做理智的消费者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老师:首先,我们要饯行的第一条消费原则是: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所谓量入为出,就是要求消费者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那些支出无计划,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的

10、行为是缺乏理智的。那怎样的消费才称得上适度呢?是不是说我尽量省,能省就省,这种消费就是好的呢?其实不是的,我们所说的适度,对社会来说,是指与国情和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对于个人来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尚相适应的消费。也就是说我们的消费既不超前于生产和收入水平,也不滞后于生产和收入水平。课后讨论题:(用多媒体展示题目)如果让你来当家,你将会如何安排你们一家的生活开支?(假定,你们一家三口,月收入2500元。)活动步骤:1、五人一组讨论,并写下想法。2、 请同学们将讨论结果相互展示,并说明为何如此安排3、 请其他同学评论其合理性,看看谁的想法好4、 然后在下一节课将最后的讨论结果交上来。

11、避免盲从,理性消费老师: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条原则: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同学们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你看见自己的朋友、伙伴买了一件商品,然后就自己也会很想买。但是事实上自己并不需要那种商品。另外有些同学,特别是女同学,是不是在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特别喜欢去购物?这种消费不应该得到提倡。我们就是要避免这种跟风随大流的消费,要尽量地避免情绪化的消费,避免只注重物质消费而忽略了精神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老师:下面我们来看这幅图,你们可以猜一下这艘船是用什么做成的吗?(多媒体展示图片)学生讨论:略 老师:其实这件手工艺品是用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做的,看不出吧,是不是觉得它很精美啊。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我们

12、的日常消费都没有注意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相反,人们的消费往往是建立在破坏自然环境的基础上,看现在我们社会所存在的“白色污染”、“温室效应”、森林面积不断减少等环境问题就不难明白。随着我国现在环境的不断恶化,我们开始重视环境的保护,并日益提倡一种绿色消费。人们形象地把绿色消费概括为“5R”,即: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当绿色消费成为大众潮流时,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就为期不远了,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老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多媒体展示图片)(老师提问)看完这组图片你们有什么

13、感受呢?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老师归纳:恩,好。无可质疑,我们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正在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普遍得到提高。但是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并不平衡,有部分的地区仍然处于极度的贫困,他们并不是想怎样消费就能怎样消费的。这些图片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的消费要继续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论现在,将来都应该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民族精神。只有坚持艰苦奋斗,才能克服困难,成就事业。今天,我们的生活并不富裕,我们在消费中不能浪费;哪怕是将来生活富裕了,也不能浪费。毕竟,对人类的需求和发展来说,资源总是有限的。(多媒体展示

14、:节能歌谣)无人房间灯不亮 人走灯灭成习惯 灯泡换成节能灯 用电能省近八成电脑不让空运行 不用电器断电源 节电10%能看见 省钱才是硬指标 处处不让水长流 年百亿吨水不漏 洗菜洗脸多用盆 废水拖地或冲厕 马桶水箱放块砖 省水好用特合算 买菜挎起菜篮子 重复使用无数次 垃圾分类不乱扔 回收利用好再生 别把节约当口号 身边节约大可为老师:好,同学们。我们今天主要学习了消费心理面面观和做理性消费者所要饯行的各种原则。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能有所收获,都能做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最后,布置一个行动作业:我们每个家庭收入的多少是不一样的,在座的同学没有理由指责你的父母为什么收入少,相反,你应该更加体谅他们的艰辛

15、,你该考虑的是通过你的努力,不断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如果从你们目前的情况说,每位同学应该利用所学的知识,和父母一起探讨,在现有的收入水平上如何提高生活质量。用这样一段话作为我们今天这节课的结束语:(多媒体展示)科学地消费积极地消费千万不要浪费健康快乐地生活过好每一天!八、板书设计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消费心理面面观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要具体分析,不能盲目从众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可以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新产品出现,不能过分标新求异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不健康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比较理智的消费2、做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16、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手机消费属于家庭消费的一个内容,正确的消费不仅仅涉及到手机问题,还涉及到家庭消费的其他内容,如果我们能够合理安排家庭消费的各项内容,就说明我们 具有正确的消费观念。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知道,家庭消费的内容可以区分为物质生活消费、精神生活消费和劳务消费三大部分,具体说来有:(教师带领学生了解,边说边写物质、精神、劳务)教师:请问,我们本地的家庭消费平均水平是多少?学生:不清楚。教师:我们安排两组事例来进行对比讨论,月消费1000元和8000元两类。事例讨论的前提条件:西宁本地家庭,三口之家,有一个上高中的孩子,住房等基本生活设施基本具备。学生讨论后各组推举

17、两名中心发言人阐述消费计划。教师应注意的事项:(1)两种消费水平换位思考消费,留心贷款消费,总结出适度消费。(2)具体分析每个消费项目,抓住问题深入分析。(3)层层讲解,及时明确总结,极时板书。(4)及时抓住学生的闪光点。(5)及时播放课件。(6)分析要结合课本的理论知识。(7)教师深入学生,了解讨论情况。(8)利用对比方法,总结出协调消费和科学消费。学生讨论结束后播放课件,巩固总结。(一)适度消费投影:两则小故事1.当代“泼留希金”的故事。世界上最吝啬的人是美国的浩林德,她死后留下9500万美元。她活着的时候只吃冷麦片粥,连热一下都舍不得。她儿子患腿病急需治疗,她却长时间寻找免费医院而耽误了

18、治疗,致使儿子截掉了一条腿。2.某些大学生的高消费(略)。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以上两种消费方式都不可取。前一种是抑制消费,因为浩林德没有根据家庭收入的实际情况安排;后一种是超前消费,因为没有根据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家庭经济状况,所以应该提倡适度消费。提问:应该如何理解“度”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适度消费小结:国家的基本国情;家庭的收入状况;个人的生活需要。(2)小结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包括不抑制消费和不超前消费两层意思,就是使消费与我国的国情和家庭收入状况及个人生活需要状况相适应,量入为出,既不超前,又不滞后;既不盲目攀比,又不人为抑制,而是根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家庭收入的多少,来合理进行消费。(

19、二)协调消费多媒体展示漫画:“小儿麻痹症”。提问:这幅漫画说明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这幅漫画体现了讽刺只重视物质金钱消费,不重视精神消费的现象,从而造成物质上富有,精神上空虚的畸形状态。在现今社会中,精神消费越来越重要。多媒体展示资料:儿童物质文化消费调查。协调消费展示小结。(三)科学消费1.课件:“麻将病”。提问:请列举其它的不文明的消费习惯,并说出它们的危害性。(课本83页)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还有吸烟、酗酒、赌博、迷信敬神等等。比如吸烟,吸烟容易引起疾病是肺癌、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心脑血管疾病,全世界约有11亿吸烟者,其中8亿在发展中国家,每年死于吸烟有关疾病的人数达350万人。2.投影

20、(课件):“天文数字消费”。例举各种不合理、不健康、不文明、不卫生的消费。学生可以举例发言。小结科学消费。面对某些人的奢侈和浪费,我们反对,可是也有人说:我有钱,爱怎么消费就怎么消费。什么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那是穷人的事情!请分析该大款消费的危害,学生讨论。分析危害(个人子女社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回忆课件二:当代“泼留希金”,抑制消费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区别。正确理解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意志坚定、奋发图强的精神,是勤劳朴实、反对浪费的精神,是积极进取的精神。学生看书8384页,为什么要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精神?总结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原因(传统美德,国情,品德修养。)(四)发扬艰苦

21、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古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传统美德我国的具体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大国,资源小国)要求消费行为反映品德修养。从个人道德修养看,尤其是青少年时期,正是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时期。奢华的消费习惯,容易养成好吃懒做、贪图享受的坏习惯。玩物丧志,过分优裕的生活会使人缺乏进取心,缺乏克服困难的意志力。所以,同学们应该及时调整自己的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使之符合身份和家庭收入水平。课件知识小结。五、结束新课对本节课内容作简要的归纳总结(课件)我们知道了消费的重要性,又明白了正确消费观的内容,正确的消费观要求我们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最后,请大家运用本课所学习的知识思考一个问题: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中学生还能使用手机吗?课件:讨论。(学生讨论思考,运用本课知识正确分析。)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1 / 11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