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五首》之微课设计教案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46371909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0.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唐诗五首》之微课设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唐诗五首》之微课设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唐诗五首》之微课设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唐诗五首》之微课设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诗五首》之微课设计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唐诗五首之借景抒情类诗歌的鉴赏方法微课设计授课教师姓名 谢丰宇所在单位会同县青朗学校微课名称唐诗五首之借景抒情类诗歌的鉴赏方法适用对象及学科八年级语文教学背景古典诗词的鉴赏是中考必考内容,然而,面对古典诗词的鉴赏习题,学生们却总是一头雾水,不知道从什么角度答题。因此,我将微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为借景抒情类诗歌的鉴赏方法,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在学习唐诗五首中借景抒情类诗歌后,掌握鉴赏写景抒情诗词的技巧,更好的应对中考。教学目标结合课堂所学内容,了解写景抒情类诗歌考点,明确写景手法的提问方式,学会写景抒情诗歌的鉴赏方法,掌握其解题步骤,同时积累写景手法的专业术语。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画面时间1、 片头导入:在

2、唐诗五首第一课时是我曾引入毛诗序的话,即古人云“诗言志”。诗歌缘情而发,每一首诗都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因此,把握好一首诗歌的思想感情是理解全诗的关键。在我们第一课时的野望,和黄鹤楼都是通过都通过描绘景物来抒情,属于借景抒情诗,那这节微课我就给大家简单归纳一下借景抒情类诗歌的鉴赏方法。 第1至5张ppt二、正文讲解(一)借景抒情类诗歌的命题方式(重点)1、抒情手法分类一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 、间接抒情: 1、借景抒情触景生情 融情入景 情景交融 2、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3、托物言志 托物寓理 4、借古讽今 借古喻今 咏史言志 借古鉴今 借古抒怀 怀古伤今 5、用典抒情借景抒情诗抒情手法

3、的一种,抒情是表达方式之一。2、借景抒情类试题如何设问(命题角度)?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这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3、这首诗借助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某句。3、 回顾课堂设问方式角度一: 描写登黄鹤楼所见江上情景的两句诗句是?请你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角度二:赏析野望颔联“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这句诗的精妙所在。角度三: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野望的颔联。一一对应如上的命题角度第6-11张ppt(二)借景抒情类诗歌的鉴赏方法(难点)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江 行 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

4、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歌声问:请从“景” 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答: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妙在融情于景,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分析答案归纳答题步骤:1、描摹景物的总体特征 。(必须细致描绘)2、点明运用的表现手法。(如果表现手法不止一种,就要写出主要手法)3、借此景物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怎样的感情。(表达作用或效果,如果有结构上的作用,也一并说出)2、解决课后作业问: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两首诗在构思上有着相似之处,请结合诗作内容简要分析。1、两诗首联都从楼台命名的传说落笔,

5、然后展开想象;颔联通过古与今、幻想与现实的对照,把古今盛衰的历史变化和人事兴亡的悲哀做了高度的艺术概括,为全诗定下吊古伤今的基调;颈联则由古及今,极目远眺,着笔于眼前实景的描绘;尾联即景生情,都以“愁”字作结。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颇有章法。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得天衣无缝。黄鹤楼中,诗人面对“汉阳树”和“鹦鹉洲”时触发了个人羁绊异乡的旅怀愁思;登金陵凤凰台中作者在面对三山二水之时抒发出忧国忧民忧君的愁绪,含蓄而又深远。【小结】答案与我们归纳的答题步骤基本一样,两首诗机构上相似,但是主要区别在于情感不同,难点在于情感把握,简单说下几类情感。第12至16张ppt(三)鉴赏“思想感

6、情型”题的答题步骤 忧国忧时 1. 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2. 反映别离和战乱的痛苦 3. 同情人民地疾苦 4. 对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建功报国 1. 建功立业的渴望 2. 保家卫国的决心 3. 报国无门的悲伤 4. 山河沦丧的痛苦 5.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6.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7. 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思乡怀人 1. 羁旅思乡之情 2. 对亲人友人的思念之情 3. 边塞思乡之情 4. 闺中怀人之情 长亭送别 1. 依依不舍的留念 2. 情深意长的勉励 3. 坦陈(吐露)心志的告白 生活杂感 1. 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2. 昔盛今衰的感慨 3. 借古讽今的情怀 4. 青春易逝的感伤 5. 仕途失意的苦闷 6. 告慰平生的喜悦 第17-21张ppt三、结尾借景抒情诗歌常见的考点:一、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二、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三、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同学们,牢记借景抒情诗歌考点和答题步骤,能自信应对抒情类诗歌的鉴赏题。今天的微课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观看,再见!第22张ppt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