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必修四教案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46371658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滕王阁序必修四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滕王阁序必修四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滕王阁序必修四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滕王阁序必修四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滕王阁序必修四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滕王阁序(教案) 王勃引子一、中国“四大名楼”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四大名楼”呢?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能例举一二吗? 1、岳阳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北宋) 2、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 灏 (唐)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唐)3、鹳雀楼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唐)4、滕王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唐)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弟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唐)二、滕王阁滕王阁面临赣江,处于赣江和抚河交汇处。由唐高祖之子滕王李元婴任都督时,于公元653年下令在江西南昌修建。以封号为名。 滕王阁始建于唐代,后几经兴废,明代景泰年间,巡抚都御使韩雍重修,其规模为:三层,高27米,宽约14米。现在的滕王阁楼于1989年10月8日竣工,全楼九层,高57.5米,背城临江,占地达47000平方米。如今滕王阁已成

3、了南昌,也是江西省的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 滕王阁之所以享有巨大名声,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王勃的脍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阁序。 三、王勃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与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杜甫王勃才华早露,六岁即善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援朝散郎。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一篇檄英王鸡的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因擅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 上元二年(公元675),王

4、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阎某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著名的滕王阁序。 两个月后,王勃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四、写作背景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二十六。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让宾客,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袖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亦是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云:“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公瞿(j惊视,惊恐四顾)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即亟(j急迫地)宴所,极欢而罢。 五、 文体知识序,是写在文章前面的文字

5、,用于说明书籍写作或出版的意图、宗旨、过程、编排体例等内容。有书序、赠序、宴集序。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骈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俪文的全盛时期。骈文在语言上有三个特点: 1、讲求对仗,一般用四字句或六字句。 2、平仄相对,音律和谐。 3、多用典故,讲究藻饰。六、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顺畅朗读 。2、研读第一节,积累文言词语知识。一、顺畅朗读 要求:1、 读准字音2、 读清句读本文是骈文,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 六,也有少数七字。 (1)四字句读法(一种)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2)六字句读法 (四种)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

6、/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谁悲/失路之人;气凌/彭泽之樽 (3)七字句读法(四种)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 都督/阎公/之雅望 秋水/共长天/一色 3、 读出语气“文以气为主”,“气”是文章的气质和品格,也是整理的气质和品格,也可以说是作品的精神和气魄。二、理清思路第一节:概写滕王阁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交代自己参加宴会的原因。第二节:描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节:写宴会盛况,发人生感慨。第四、五节:自叙遭遇,说明有幸参与盛会,自当应命做诗,并当席赋诗。三、研

7、读第一节概写滕王阁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交代自己参加宴会的原因。1、 掌握重要字词句的意义和用法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研读第二、三节。1、积累文言词语知识。2、赏析写景名句。3、理解整理的思想感情。一、 研读第二节描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1、掌握重要字词句的意义和用法2、选一个你觉得描写景物最绝妙的句子,赏析其妙处。(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地面的积水消尽而寒潭清澈见底,晚霞的余光凝聚而暮山一片青紫。 这两句着力表现水光山色的色彩变化之美:寒潭之水因积水退尽而一片清明,傍晚的山峦因暮霭笼罩而呈紫色。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

8、,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这两句不仅写出了色彩变化之美,描写的景物也显出层次:先写近水,后写远山。另外,一个“寒”字体现出潭的特征,给人清爽的感觉。 (2)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层叠的台阁耸立在翠绿的山上,向上直冲云霄;凌空的檐阁闪动着艳丽的色彩,向下俯视不见地面。 仅用十六个字就形容出台阁建筑的壮丽。“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用夸张的笔法突出楼之高,水之深。 借视角的变化,使上下相映成趣,天上地下,城里城外,相与为一,不可分离,体现了整理整齐划一的审美观。 另外,“翠” 突出山的翠绿;“飞”字描绘出檐阁高耸如鸟之欲飞,“翔” 字形容檐阁色彩的艳丽。

9、 (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落霞自天而下,孤鹜自下而上,故曰齐飞;秋水碧而连天,长天净而映水,故曰一色。王勃把这种景象用对偶句来表现,描绘出一个旷远的背景:在水天一色的一片青碧之中,点缀以红霞、野鸭红霞在天上飘动,野鸭在红霞中翱翔,造成一红一白的色彩对照;同时,无生命的晚霞与有生命的飞鸟并举,构成的画面不仅明丽,而且鲜活,有一种浑然天成之美,不愧为“千古绝唱”。 进入滕王阁五层厅堂,迎面是苏东坡手书的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滕王阁序中最著名的两句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已作为主阁正门的巨联。(4)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暮色里归舟传来声声渔歌,

10、歌声响彻鄱阳湖畔;寒风中大雁发出阵阵惊鸣,叫声消失在衡阳水滨。 这四句,凭借听觉联想,用虚写手法传达远在“彭蠡之滨”、“衡阳之浦”的渔歌和雁声,让读者对景物既有具体的感受,又能开拓视野,展开联想,构想出目力难及之景,表现出虚实相映之美。 (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突出人烟之阜盛。3、写景笔法这篇骈文,摹写景物颇具匠心,字字珠玑,句句生辉,段段华彩,一气呵成,使人犹如身临其境,难怪韩愈情不自禁地称赞说:“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独为第一。”(1)注重景物的色彩变化之美。例句: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注重景物的虚实相映之美。例句: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

11、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2) 注重景物的浑然天成之美。例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4)注重景物的远近层次之美。整理笔下,诸般景物纷至沓来,依次展现,既各尽其美,又有层次的变化。“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四句写滕王阁周围景物,是 近景; “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两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是 中景; “云霄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长天一色。”则是水天浩淼的 远景。 笔墨由近及远地铺展开去,组成一幅有层次感和纵深感的全景图。二、研读第三节写宴会盛况,发人生感慨。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刘勰文心雕龙1、掌握重要字词

12、句的意义和用法 2、成语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胜友如云: 高朋满座: 腾蛟起凤:萍水相逢: 钟鸣鼎食:老当益壮: 投笔从戎: 天高地迥: 达人知命: 涸辙之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3、理解思想感情(1)思考,讨论:第三节写宴会盛况,发人生感慨。那么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慨呢?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人生苦短、个人渺小之叹息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去国怀乡之忧愁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怀才不遇之悲愤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自强不息之志向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得遇知己之欣喜遥襟俯畅,逸兴遄 飞。爽

13、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对酒当歌之逸兴(2)小结对酒当歌之逸兴人生苦短之叹息 去国怀乡之忧愁 抒情 抑扬顿挫怀才不遇之悲愤 自强不息之志向得遇知己之欣喜(3)如何看待王勃的思想感情?首先要了解王勃的际遇。他外露的才华和不羁的作风,被时人看作露才扬己、恃才傲物,因而为社会所不容。 所以他的不遇之悲,是对社会(“盛世”)现实的控诉和揭露;他慨叹宇宙无穷,表露出对人生短暂和功业不就的感伤;他悲悼盈虚有数,表明自己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他引用众多典故,从各方面说明自己的困顿处境,既表现出嗟悲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又感情急转,表明自己壮怀白首不移,清操愈厉,困而弥坚。这样,文笔跌宕,写失意的悲

14、哀,成为对时代的抨击;写积极的壮怀,表现出用世的乐观。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研读第四、五节,积累文言词语知识。2、 学习写作技巧用典。一、研读第四、五节自叙遭遇,说明有幸参与盛会,自当应命做诗,并当席赋诗。1、掌握重要字词句的意义和用法3、 相关资料传说当时诗人王勃探亲路过南昌,正赶上阎都督重修滕王阁后,在阁上大宴宾客,王勃当场一气写下这篇令在座宾客赞服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即滕王阁序)。 王勃作序后,又有王仲舒作记,王绪作赋,历史上称为“三王文章”。4、 赏析 滕王阁诗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

15、槛外长江空自流。(1)解说壮美的滕王阁俯临着江边的沙渚,佩玉鸣,驾铃响,歌舞已经结束。 雕花的栋梁晨光中缭绕着南浦的白云, 彩绘的朱帘暮霭里卷收起西山的阵雨。阴云投影深潭,每日里悠悠飘游, 人物换,时光移,已过了几度春秋。楼阁中游乐的滕王如今又在哪里? 栏槛外大江水却依然寂寞地奔流!(2)解题全诗采用的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其中前四句写景,描写的是滕王阁的位置以及人们在滕王阁上宴乐的情景和滕王阁周围秀美的自然景色;后四句抒情,抒发了对物换星移、时光流逝、生命不能长存的叹息。整首诗的风格是含蓄哀婉低沉,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的诗句是槛外长江空自流。 二、总结 清代文学批评家李扶九在古文笔法百

16、篇中将滕王阁序定为华丽风格的典范,主要表现为:1、字句排偶对仗,修饰词藻;2、写景铺陈开阖,笔法多变;3、抒情抑扬顿挫,一唱三叹;4、大量运用典故,增强效果。 这篇序文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而运用的手法又有所不同,有的是明用,如“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有的是暗用,如“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有的是正用,如 “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有的是反用,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典故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除了有加强论证的作用外,还能以古比今、借古抒怀(写人喻己),使文章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三、作业: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5 / 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