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46371385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10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10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10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10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十六年前的回忆(导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单元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一个民族应该牢记他们的历史和英雄。本组围绕“深深的怀念”这个专题选编了四篇课文。四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写了人物的事迹:李大钊被捕后倍受酷刑,但是面对敌人始终大义凛然,坚贞不屈;郝副营长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壮烈牺牲;周恩来为了新中国的发展,呕心沥血,日夜操劳;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虽然没有具体介绍张思德的事迹,但通过查找资料可以知道战士张思德打仗、纺线、烧炭,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为救战友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本单元塑造了众多革命英雄,教师要尝试单元整体教学,引导学生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学习他们的优良品质。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三”和“回顾拓

2、展三”。课题内容简说十六年前的回忆本课通过对李大钊被捕前到被捕后的回忆,展示了革命先烈忠于革命事业的伟大精神和面对敌人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灯 光这篇课文通过对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的回忆,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激励我们要学好本领,建设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的新中国。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侵略者。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在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时,目睹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歌颂了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

3、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对周总理的崇敬、爱戴之情。1.会写18个生字,正确读写“书籍,抽屉”等词语。2.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受到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懂得为人民服务的道理。3.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4.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抓住关键词理解重点句子,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课文,再现人物形象。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10.十六年前的回忆 23课时11*.灯光 12课时12.为人民服务 23课时13*.一夜的工作 1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三 34课时回顾拓展三 12课时1.课前引导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并在重

4、点、难点上给予必要的点拨,以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2.要尽可能让学生独立阅读、思考,放手让他们讨论交流,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学能力。3.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课与课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本组课文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10.十六年前的回忆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在设计这节课时,我建立在学生初步读懂课文、理清顺序的基础上,学习被捕前和被捕时部分。引导学生在自读课文时,通过抓重点词句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加深领会李大钊的革命精神。教学中,在生本、生生、师生的不断对话中去发散学生的思维,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感受到李大钊同志

5、的高大形象和革命精神,与文本产生共鸣,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搜集李大钊的相关资料。(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学会14个生字,能正确读出“军阀、恐怖、宪兵、魔鬼、苦刑、匪徒、舅姥爷”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条理。学习重点识记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2.搜集与李大钊有关的资料。(师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音乐导入,质疑揭题。(用时:5分钟)1.课前播放二胡演奏的血染的风采。2.出示课题“十六年前的回忆”,简介背景。3.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走进课本寻

6、找答案吧。1.听音乐。2.齐读课题。3.师生交流1927年前后的革命背景。1.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_,写于_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自由轻声读文,做到正确流利读课文。2.组织学生同桌之间互相检查读课文。3.老师用生字卡片的形式检查生字识记情况。并注意纠正错误的读音。1.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检查正确流利读课文情况。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要求:(1)读准字音。(2)记清字形。(3)理解字义。3.抽读生字卡,口头组词语。4.学生按自然段读文,正音。2.读拼音写词语。sh j chu t( ) ( )kn b cn bo( ) ( )三、再

7、读课文,了解大意。(用时:15分钟)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李大钊的哪些事?你从这些事中感受到什么? 2.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初步感受。3.引导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学生间交流讨论,在总结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理清写作顺序。2.学生借助课前搜集的有关李大钊的资料,相互交流感受。3.读课文,概括课文大意。3.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是_,写于_年,正值李大钊同志遇难十六周年,本课主要写_。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布置作业:书写本课生字、生词。书写本课生字、生词。教学反思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

8、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备课的过程中,我深入学习课程的基本理念,认真钻研教材,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学的规律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重点突出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在导入部分,我在课前播放音乐,一曲二胡演奏的血染的风采很容易把学生带入本篇课文的情境中。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中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感受革命传统教育。2.领悟课文前后照应的表达方法。学习重点借助语言文字感受李大钊同志的革命精神。学前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自主学习,交流讨论。(用时: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交流:作者李星华追忆了父亲李大钊生前发生的哪件

9、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在作者的眼中和你的心中李大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1.学生交流印象最深的事。2.学生交流自己心中的李大钊的形象。4.课文主要写了李大钊同志牺牲前后的事,按_、_、_的顺序记叙。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二、细读课文,理清内容。(用时:20分钟)1.学习“被捕前”部分,思考:李大钊被捕前形势非常严重表现在什么地方?2.引导学生默读“被捕前”部分,讨论:李大钊是怎样对待这种严重的局势的。3.学习被捕时部分。同桌合作读第8-17段。思考:(1)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被捕时的紧张气氛?(2)哪些词语写出了“我”的惊恐?(3)哪些词语写出了敌人的凶残?(4)哪些词语写出了李大钊同志的沉着和对

10、敌人的蔑视?(5)教师小结,指导朗读。4.学习“法庭上”这部分。(1)教师出示自学要求,组织学生进行交流。(2)出示思考问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我”在法庭上见到父亲时,父亲是什么样子的?说明了什么?李大钊在法庭上见到妻子和孩子都被捕了,但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这说明了什么?说说“安定”“沉着”这两个词在课文中的意思。(3)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内容的理解。5.学习“被害后”这部分。(1)引导学生轻声读文,并画出文中写李大钊同志被害后,全家无比悲痛的句子。(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总结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一)学习被捕前部分。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1.李大钊同志被

11、捕前的局势:(1)张作霖要派人检查;(2)工友闫振三突然被捕。2.李大钊的表现:(1)李大钊同志夜以继日地为革命忘我地工作。(2)烧掉文件书籍。(3)李大钊同志不顾个人安危,一心只想着革命工作,拒绝离开北京。3.表现出李大钊怎样的精神品质:李大钊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二)学生研读“被捕时”这部分,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最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三)自学“法庭上”这部分。同桌或小组内进行交流。1.用“_”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外貌。2.用“ ”画出在法庭上李大钊同志的神态。(四)学习“被害后”这部分。1.学生轻声读第四部分,用波浪线画出全家人无比悲痛的

12、句子,师生交流对句子的理解。2.学生自主交流总结:最后三个自然段与开头的关系。5.读句子,回答问题。可怕的一天果然来了。(1)“可怕的一天”指哪一天?_(2)“果然”一词说明什么?_(3)这句话在课文中起什么作用? _6.读课文,找出与下面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并写下来。(1)1927年月28日,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_(2)我蹲在旁边,看他把书和有字的纸片投到火炉里去。_(3)工友阎振三一早上街买东西,直到夜里还不见回来。_7.阅读并回答问题。父亲瞅了瞅我们,没对我们说一句话。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1)短

13、文中表示“看”的词是_。请再写出两个表示“看”的词语:_、_。(2)在法庭上,父亲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这样? _三、升华情感,读写结合。(用时:10分钟)1.出示李大钊图片:同学们,此时此刻你眼里的李大钊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2.过渡:就是这样一位孩子眼中的好父亲,战友眼中的好同志,却在1927年4月28日被北洋军阀张作霖杀害了,同学们读一读第29、30段。3.讨论:李大钊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他,你想说点什么呢?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交流对李大钊的印象:对革命事业充满必胜信心,在敌人面前坚强不屈,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亲人。2.拿起你手中的笔,把自己想说的话记在书中。

14、8.学了十六年前的回忆我想对李大钊说:_。四、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用时:5分钟) 布置作业:抄写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抄写本课要求掌握的词语。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实施过程中,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引导学生领悟、分析、指导运用“前后照应”以及“对比”的写作方法上。首先,在阅读分析李大钊同志被捕时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发现“敌人的凶残”与“李大钊的不慌不忙”这一对比处,深入体会李大钊的镇定勇敢,感受对比写法的作用。其次,利用阎振三的再次出现,引出前后照应的写作方法,通过学生反复地去读,自主感悟,体会这种写法的好处。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片段体会李大钊同志英勇无畏革命气概(教学重点)(学生读第19

15、-28自然段)师:经过一段时间,“我们”和父亲又见面了,那是在什么地方?生:那是在法庭上。师:这时“我”看到的父亲是什么样的?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从父亲的外貌可以看到父亲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生:“我”看到了他那乱蓬蓬的长头发下面的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他已经受了酷刑。据我查阅的资料,敌人在这期间对他使用了“剥指甲”等酷刑。可是他仍保持着“平静而慈祥的脸”,说明他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板书:平静慈祥)师:显然,父亲受到了敌人的严刑拷打。看到这些“我们”的感受如何?生:“我”忍不住喊出声来。生:母亲哭了,妹妹也哭了。师:但是面对“我们”的哭喊声,父亲没有对“我们”说一句话。(课件展示重点句子)

16、师:请一个同学来读一下这段话。生:他脸上的表情非常安定,非常沉着。他的心被一种伟大的力量占据着。这个力量就是他平日对我们讲的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师:父亲的表情是怎样的?生:父亲的表情是安定沉着的。(板书:安定沉着)师:伟大的力量指什么?在文中画出来。生:他对于革命事业的信心。师:正是因为父亲对革命事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所以,不但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毫不动摇,而且,也不因为亲人的哭喊声而忧伤。相反,他用坚定、沉着影响亲人,使亲人化悲痛为力量。(学生再读课文,感受父亲对革命事业的信心)赏析: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李大钊能够从容面对危险,平和面对亲人的悲伤,无所畏惧地面对死亡。这一环节中,把重点句子出示在大屏幕上,通过学生反复朗读,引导他们深入交流,理解句子的含义,表现人物的精神,更好地点明文章的主题。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