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46370999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1.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案教学目标:1、认识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多音字“的”,正确读写“寻常、信奉、违背、胆大妄为、固执”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3、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重点: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教学难点: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名言引路,走近伽利略1、导入:世界上有许多伟人,他们将自己毕生的理

2、念全部融入到简短的言语中,以此来传承伟大的精神,激励世人的斗志。在那么多的名人名言中,也一定有一句让你备受鼓舞,让你铭记于心!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名言)2、教师与学生分享一则名人名言。(课件出示:“科学的真理不应该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实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1)指名朗读后组织学生交流:请你说一说从这则名言中你能感受到作者是个怎样的人?(不盲目迷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善于实践)(2)揭示名言作者:17世纪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多媒体出示伽利略画像和名字)(3)引导学生交流从课外搜集到的关于伽利略的资料。(要求语言简练)(4)课件出示:伽

3、利略一生的辉煌成就。(简表)(5)小结:伽利略能够获得那么多了不起的成就,正是因为他恪守这样的信念(齐读名言)3、导入新课:下面就让我们先走进伽利略年轻时一次举世闻名的试验,去真正认识一下这位科学家吧!教师板书: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学生齐读,正音“着:zháo”)4、教师引问:看到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二、合作梳理,学习生字新词1、教师指读课文,要求学生读正确、读通顺,感情适当。2、纠正易错字及强调个别字音:(1)违(wéi)反的违不能读成三声。(2)“拴、释、执”是翘舌音;“萨”是平舌音。(3)略的拼音书写:ü上两个点不能忽略。3、要求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本课生字生词

4、。学习要求:(1)开火车读生字,检查学生字音是否读得准确。(2)指读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并结合预习的知识说一说词语的意思,大家都不太了解的词语,可以查词典。(3)我做“小老师”,与同学们交流在生字学习中遇到的问题。(4)小组内学习评价。4、汇报学习结果。三、整体感知,了解伽利略1、用“剧本串联”的方式抽查朗读,随机正音。(1)请3个学生来为我们讲述一下这个故事。(2)如果把这个故事看成是一个剧本,可以分成这样的三幕:(课件出示)第一幕:“辩论家”伽利略第二幕:“思想家”伽利略第三幕:“实践家”伽利略2、学生依据提示将课文合理地分成三部分。3、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四、对比品读,赏析伽利略1

5、、课件再次出示伽利略的名言,请同学们再次快速默读全文并思考:(1)从这件典型的事例中找一找,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具体是什么?(2)“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又具体指什么?请用“_”画出来。2、学生默读课文自主探究,教师巡视。3、教师组织学生交流:(1)伽利略所要追求的“科学的真理”:“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从高处落下来,总是同时着地,铁球往下落的速度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2)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的所谓真理:亚里士多德的话“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4、简单介绍亚里士多德:最博学的人、古代圣人

6、等。5、出示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对比朗读后概括填空。两个人面对的是同样的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伽利略则认为:“()。”6、教师导学:在17世纪的意大利,当时并没有人相信伽利略说的话,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能看出人们都信奉亚里士多德?(1)课件出示: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句理解什么是“信奉”?该怎么读才能读出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人们如此信奉亚里士多德,而年轻的数学教授伽利

7、略却敢提出与他截然不同的观点,请在文中找一找哪些词是人们对伽利略的评价。(胆大妄为、固执)你认为他们评价得对吗?(2)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伽利略当时面临的困难之大。7、教师引问:伽利略会惧怕这些困难吗?他是如何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去一步步证实自己的真理的?下节课我们将与伽利略相聚在比萨斜塔,一起见证这段了不起的历史!第二课时一、旧知导入,进入阅读1、教师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伽利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在学生畅谈感受后教师引入名言:伽利略在人们的责备与讥讽中,在当时那么多人信奉亚里士多德的背景之下,他依然恪守着这样的信念:(课件出示名言)“当科学家们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一个软骨病人。

8、追求科学需要特殊的勇敢。”3、导入新课:那么,伽利略到底胆大妄为地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学生默读课文,把相关的语句画出来。二、品读经典,感受心灵1、学生用充分的时间默读课文画句子。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自主阅读、理解情况。2、师生合作交流,梳理归纳伽利略想了什么,做了什么。3、品读经典,叩问心灵。(1)质疑中感悟心灵。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两个铁球,一个10磅重,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你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

9、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这样,从一个事实中却可以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这怎么解释呢?”教师导学: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根据语句仔细推敲一下,可以算一算,画一画,看他得出了哪两种结果。引导学生抓住关联词语进行汇报交流:在这句话中你找到了哪些关联词语?(“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这样的关联词语,有什么作用呢?(突出伽利略的严谨态度。)(2)试验中感悟心灵。伽利略是怎样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话有问题的?找一找,读一读伽利略做试验的句子。说一说你体会到了什么。(课件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

10、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A.从“反复、许多次”这两个词中看出伽利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B.从“结果”“的确”两个词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说的这句话是错的。在练习说话中体会伽利略认真的科学态度。从课文第4自然段中,你还知道了什么?(伽利略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25岁的年轻教授向学生宣布试验结果后,仅仅完成了他试验的第一步,因为他还要在比萨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开试验,其目的何在?A.引导学生充分想象伽利略登上比萨斜塔时的心理活动、动作、神态、语言。伽利略还会经历怎样的重重困难?扩写“公开试验”。B.集体交流,在赏析同伴的想象作品中边积累描写人物的方法,边感受伽利略的勇敢和执著求实地

11、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C.想象表演:当所有的人看见两个铁球真的同时着地时,他们有什么样的反应?(结合课文语句展开想象表演。)D.拓展资料:伽利略的女儿中所描述的试验后伽利略的遭遇。三、总结提升,深化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最后的句子:尽管伽利略的公开试验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当时痴迷信奉亚里士多德的人们,但是他终归还是让人们明白了:(课件出示: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2、朗读体会:伽利略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推想是正确的,而冒着生命危险进行公开试验,则是为了让人们都明白一个事实和道理,那就是(学生再次朗读)3、教师小结:是啊,权威的大哲学家也有错的时候,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生活中,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四、总结写法,发展能力1、总结写法:伽利略不畏困境、献身科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崇高品质,课文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一是选择了怀疑权威、反复试验和公开试验的三个典型事例进行描写;二是描写了人物的心理、语言和动作。)2、课外阅读:推荐阅读艾得旺普斯的故事或世界上下五千年,从中结识更多的伟人。 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