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6369581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1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资源描述: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3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南亏l圣海 2013年第5期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 郝爱民 摘要:本文选择 2004年至2010年我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前沿 分析方法,从影响农业效率损失的角度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 否存在外溢效应,从而是否有利于提升农业的获利能力。结论表明:在样本期间,我国农业生产 过程中普遍存在效率损失。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农业专业化程度、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 水平、优良的政策环境因素和城镇化发展水平等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升农业获利能力的 有效渠道,但是由于我国农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2、现状,在某种程度上抑制了农业生产 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 关键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溢出效应 随机前沿模型 JEL分类号:Q17,L19,C4 中图分类号:F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249(2013)05038一l1 一、引言 有关农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思想最早来源于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他在其著作改造传统农业中指 出,经济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有赖于农业的稳定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有稳定增长的能力,这就需要改造 传统农业,其关键在于寻找新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和技术。与此同时,JohnMdlor(1960)也提出促进技 术进步是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的关键。2O世纪 7O年代早期,

3、日本经济学家 YujiroHayami和美国经 济学家 Vernon WRuttan(1970)提出“诱发性技术创新理论”,通过比较美国和 日本两国的农业现代化道 路,指出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补充最稀缺的要素技术。 目前关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相对较少,相关的研究主要有:Kenneth A Reiner(1998)将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直接投入,利用农村地区农产品产出模型,研究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 业的影响;Postner HHarry(1977)对加拿大的统计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农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靠呈现 持续增长的趋势。在国内,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模式及对

4、策,或者生产性服务 业与制造业、农业的关系。如李启平(2008)基于投入产出表分析认为:农业中服务业的比重太低,而且地 区之间农业中服务业投入不平衡,从而阻碍了农业的产业化、专业化和市场化;杨杰(2010)运用 DEA方 法,通过实证分析表明我国省际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业效率的提高;姜长云(2011)则利用山东 平度市的调研 ,分析了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模式并提出了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若干对策。 潘正等(2011)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认为广东省的农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存在促进关系;黄 慧芬(2011)从理论角度论述农业比较利益的提升需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潘锦云等(2

5、011)通过 郝爱民,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经贸学院,ham126163tom,通讯地址:河南郑州大学中路2-g-州航空工业管理 学院经贸学院,邮编:450015。本文得到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 目“加快发展河南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研 究”(项 目标号: 12240045030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外溢效应的形成机制与测算 ”(项目标号: 2012M520471)的支持。感谢匿名审稿人的意见,文责 自负。 一 38 南亏j重踌 2013年第5期 运用逐步回归法检验了我国新旧农业生产要素对改造传统农业的影响,指出应依靠现代服务业提供现代 科技和信息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

6、上述文献采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或理论或实证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 农业的促进作用。但是,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什么渠道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进而提升农业的获 利能力?关于此问题,目前现有文献还未涉及到。本文拟从分工和产业链整合的角度分析农业生产性服 务业的外溢效应,力图验证对于农业经济发展而言,生产性服务业是否和如何通过发挥Riddle(1986)提 出的“黏合剂”的作用,对农业的增长产生外溢效应。本文认为对于我国大而不强的农业来说,效率损失 可能是导致效率低下的最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试图从影响农业效率损失的角度,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 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是否存在

7、外溢效应并采用分析技术效率的随机前沿方法,检验我国农业 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产生的外溢效应,具体分析产生外溢效应的渠道。 二、理论分析和基本假说 (一)分工、产业链整合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效应 本文试图利用分工理论和产业链理论,基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探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 外溢效应。 斯密(1776)最早提出专业化分工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随后李嘉图(1817)论述了外生比较优势与 分工的关系,杨格(1928)和熊彼特(1934)则分别从规模报酬递增和外生与内生规模经济的角度发展了斯 密的分工理论,认为平均与边际成本均随专业化分工水平的提高而递减。盛洪(1995)发展了杨小凯 (19

8、91)定义的专业化分工的经济性,他将专业化分工的经济性分为直接经济性和间接经济性,认为两者 都源于专业化分工引起了生产费用的节约。 专业化分工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真正起决定作用的因素,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必将带来农业分工的 深化,农业生产性服务行业用于协调分工和减少交易成本的功能日益凸显。但我国现实的农业面I临的最 大问题是,市场基本处于不完全竞争状态,农业典型的小生产带来的信息的不完全性导致了市场交易成 本极高,极大地削弱了农业的经济效率。从服务业通过拓展农业分工体系所实现的内生发展过程也可以 看出,生产性服务业和农业之间是具有深度关联和互动的,农业生产性服务能重组中间生产环节,内涵就 是由服务

9、活动的介入和引导衔接形成的一个有效降低市场交易成本的社会大生产系统,从而促进农业生 产和整个社会经济财富快速增长。格鲁伯、沃克(1989)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实质上是迂回的生产过程,它 增加生产步骤,也扩大了中间投入的数目,因此需要使用更为专业的劳动力与更多的资本,将这两种资本 导人生产过程之中,从而大大提高最终产出。薛立敏等(1993)认为生产性服务提供知识及技术,使生产 更加专业化、生产迂回度增加,并提高了生产要素的生产力。因此,从分工视角关注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 的外溢效应,有利于从宏观经济增长角度人手,关注这种外溢效应对于农业生产率提高以及整个经济增 长的作用。 而从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微观现

10、实角度看,我们还需要关注这种外溢效应产生的微观机制。从现实 情况来看,农业生产者愿意选择生产性服务外部化,主要源于其面对不确定性的风险回避。比如目前较 常见的“公司+农户”模式,农民与有关企业签订物资供应、产中服务和农产品销售合同,可以有效地回避 其自身能力不足所带来的风险,并把农民与企业联结起来以带动农业共同体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单位效 率的提高和保持竞争灵活性。 上述现象可以借助产业链模型进行解释。产业链理论把生产者的所有活动都视为是一个彼此相连、 环环紧扣的链条,是企业创造产业的活动。从农业产业链的运行规律来看,可将农产品从生产者到最终 消费者的过程分解为一系列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增值环节

11、。因为生产者(如农户)可能在某一环节具 一 39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 有比较优势,但却不可能在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比较优势。在农业产业体系高度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和 以色利,很多农产品基础生产与加工、营销分离,农民可以通过与专业厂商建立合同关系,把深加工、流通 和销售环节交给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来完成。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之间实现优势互补办理,大大提 升了整个农业产业链的盈利水平。 农业产业链运作效益的发挥依赖于各利益主体协同效应的发挥。然而 ,由于农产品市场的特殊 性,这些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是冲突的。尤其在我国,分散经营的几乎是以完全竞争的小生产农 户,将农产品销售给加工

12、商或者批发商的综合市场交易成本极高,农民进入产业链环节困难,难以 分享农业产业链运作带来的效益。因此如何延长农业产业链的长度和加深其深度,使农民从农产品 深加工和贸易中分得利益,发挥农业家庭经营成本低的优越性,又弥补了小规模分户经营难以调整 结构、难以衔接市场 、难以获得产后利润等缺陷,将使农_户与企业在农业产业链 的发展过程中实现 双赢 ,从而大大提升农业的获利能力。 为进一步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本文借鉴 Feder两部门模型假设:整个第一产业 由农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两部门组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存在外溢效应;两部门间的要素边际 生产率存在差异,且差异值相等;农业生产

13、性服务业以不变弹性影响农业。 根据以上假设,两个部门的生产函数分别为: A =A(KA,LAs) (1) S=S(Ks,Ls) (2) Y =A+S (3) 其中,Y、A、s分别表示整个第一产业的总产出、农业产出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出;KA、LA、K 、L 分 别表示农业部门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资本和劳动投入。(1)式符合假设 2,表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对农业的产出具有外溢效应。 分别对(1)、(2)和(3)式求全微分,得到: dA= + +嚣 (4) dJs=蓑 +菱 (5) dY=dA+ (6) 其中,OAOK 、OAOL 、oSOKs、OSOLs分别表示农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本和

14、劳动的 边际产量,OAOS表示农业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产品的边际产量,反映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 效应。 L=LA+Ls (7) 根据假设3,设部门间差异值为 0,则两个部门的要素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成: O SOKs: OSOLs: 1+0 (8) aAaK OAOL 0>0、0=0和0<0分别表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部门的要素边际生产率大于、等于和小于农业部门的 要素边际生产率。 根据假设 1,设K和L分别表示整个国民经济的资本和劳动,则 = +Ks L=L +L rq、 dK=dR +dKs dL=dLA+dLs 由(7)式得 OS= (1+ )薏; OS=(1+ OA (1

15、0) 一 40 南 fj洱 2013年第5期 将(10)、(9)带入(7)式,进行整理后可以得到: dy= + 钇+嚣 + ?、 =兰搋+ 让+( + )dS 为了分离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部门的外溢作用,根据假设4,设不变弹性用 表示,则 A=箬 ,所以 箬=A (12) 将(11)式两边分别除以 Y,再将(12)式带入,整理后可以得到: dY= OA dK K+ OA dL L +(AAS+ 1 0)塑S Y (13) l, aK K l,。a l厂。、一 。 + 、 对(13)式进一步整理可以得到: 一a 丝 l,一a y 。a y 。 S 。1+0 Y S , , aA dK K a

16、A dL L ? S、ds 9 S dS l斗J + +A L 一 s + 其中,dYY、dKK、dLL分别表示整个第一产业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和劳动增长率。从(14)式的推 导过程可以知道,由于整个国民经济由两部门组成,号警反映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整个国民经济从而也 对农业部门的直接影响,而(1一导)譬则反映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与农业部门的弹性关系影响到农业 部门,进而影响到整个第一产业的增长,即反映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外溢效应 ,所以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对农业的影响渠道有两个: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本身的发展效率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部门的外溢 效应。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产

17、生外溢效应的机制形成源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将会刺激农业生产者动态匹配自身资源、能力,出于风险回避和利益动机,农业生产性会选择服务外 包,农业资源和能力在同一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之间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带来农业获利能力提升,而农业获 利能力提升进而又推动农业企业将更多服务环节进行外部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会产生明显规模经济和学 习效应,进而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的发展水平。很显然,上面刻画的是一个正向反馈机制,它需要完善的 制度环境支撑,否则这种正向反馈不仅有可能被削弱、终止,甚至可能在相反的方向上发展,出现生产性 服务业发展挤压农业利润空间的现象。因此,在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影响时,我们不仅考察净的

18、溢 出效应,更应研究产生溢出效应的条件。 (二)影响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条件分析 1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既然服务外包本质上是农业动态匹配自身资源、能力与产业链环节的结 果,农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就需要其有较高的产业化水平,我们可以推论,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能力越强, 其通常越倾向于将某一生产环节选择服务外包,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势必就成为影响服务外包和生产性 服务业外溢效应的重要因素。因此,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高,意味着农业将提供生产性服务业的环节外部 化,有助于提高农业的获利能力。由此得出: 假设一:农业产业化水平与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获利能力的外溢效应正相关。 2农业专业化程度。根据斯密(177

19、6)在国富论中的论述,专业化有助于提高生产率。农业生产专 业化的优点主要表现一是充分发挥地区的环境和资源优势,二是充分采用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专 业化程度越高,越需要实现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刺激农业生产者动态匹 配自身资源、能力与产业链的动机,当农业生产者认为选择服务外包更有利可图时,他就会选择服务外 一 41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 包,而专注于优势环节,从而将农业生产链中的某些环节更加专业化,其经营农业的获利能力就会提升。 由此得出: 假设二:农业专业化程度正向影响着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获利能力的外溢效应。 3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水平。生产

20、性服务业在生产过程中充当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传送器, 它通过提供更为专业的劳动力和更为成熟的技术,使得生产过程更加迂回,生产更加专业化,并提高资 本 、劳动和其它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最终提高整个产业的生产效率。农业生产性服务作为农业生产过程 中的中间投入要素,在满足农业服务外包需求的发展过程中,自身的业务水平也不断提高,自身的规模不 断壮大。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规模的扩大,会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学习效应,有助于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 组织方式的变革。提供服务所发生的成本也在不断降低,可以促使农业进一步分工,提高其生产效率,从 而提升农业的获利能力。由此得出: 假设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水平与农业获利能力

21、的外溢效应正相关。 4政策环境因素。由于服务产品的无形性决定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交易的供需双方更难以对交易的 利益和风险形成稳定的预期,因此其在交易过程中需要外部力量来保护契约的执行,也就是说制度在农 业生产性服务业发挥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作为人类设计的制约人们相互行为 的社会博弈规则的制度,定义和限制了个人和企业的决策集合。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互动发展层 面,政策环境所带来的经济规则的制度构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国改革开放就是以轰轰烈烈的农村制 度变迁为起点展开的,制度变革和政策调整必然影响着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 ,在经济市场化 的进程中,市场化引发的竞争加剧对生

22、产性服务业与农业互动发展而言将产生多重正向作用。2010年我 国农业中问投人中生产性服务所占比重只有 120,远低于美国的 326、德国的 284和 日本的 266。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农业的竞争环境和农民自身素质与这些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由于长期“重 工轻农”的原因,导致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在产业发展中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大大削弱,服务业创 新不足,经营效率低下,供给能力的扩张受到制约,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和削弱了农业外包生产性服务的 内在动力。因此,通过改变原有的城乡二元化的行政性力量配置资源的做法,积极扶持真正有市场竞争 力的农业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保证农业生产性服务

23、供需双方有稳定预期,就 会大力促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外溢效应的发挥。由此得出: 假设四:政策环境的完善程度正向影响着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获利能力的外溢效应。 5城镇化水平。城镇化是指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所引起的农村人 口向城镇转移从事 非农产业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城镇人 口的不断增加和城镇规模的不断扩大。城镇化的进程可以说是人类 生产和生活活动聚集的过程,聚集是城镇化最明显的特征。随着农业人 口向城镇聚集,可以提高农村人 均耕地占有量,改变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推动农村土地的相对集中,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经 营,提高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从而不断降低农业生产

24、成本,提高农业生产 率。城镇作为大中城市与农村的沟通桥梁,通过自身拥有的便捷的交通通讯和信息网络条件,可以把分 散 、封闭的农村市场纳入到以城市为中心的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中,可以使农民能够方便地获得农业生 产技术和市场需求信息,从而引导农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组织生产,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克服农业生产的 盲目性,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规范化服务。由此得出: 假设五:城镇化发展水平正向影响着生产I生服务业对农业获利能力的外溢效应。 三、模型、变量与数据的说明 (一)模型的设定 随机前沿方法 (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简称 SFA)最早是于 1977年由比利时的

25、Meeusen和 Broeck、美国的Aigner等、澳大利亚的Battese和Corra几乎同时提出,它是关于测量技术效率的方法。随 一 42 南 蛭掰2013年第5期 机前沿模型是具有复合扰动项的随机边界模型,随机扰动项由v和 U两部分组成。一般形式为: Yi = X ;卢)exp( “一 n) (15) 在(1)式中,Y 表示第 i个生产单元在 t时期的实际产出,x 表示第 i个生产单元在 t时期投入向量, B表示待估计的投人向量参数,(v 一ui )为复合扰动项,f表示前沿生产函数,代表了现有技术下的最佳 产出,它可以选择不同的函数形式,目前常用的有柯布 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超越对数生

26、产函数,相对于 前者,后者具有易估性和包容性的特点,它不仅考虑了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效应和交互作用,而且还考虑 了时间变化的影响,本文选择变替代弹性的超越对数生产函数,模型形式为: 1 1 1 1nYi = 0+ +卢KInKn+ LlnL +弓B + 8脒( nK“)2+弓8址( n n)2 ,1 、 - V + 舡(InK lnL打)+卢缸tlnK + tlnL +( 【flZ ) Y 表示农业的实际产出,K 和Li 分别为农业的资本投入和劳动投入,t表示技术进步;B为参数,反 映了技术进步随时间的变化效应以及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v 是传统的随机误差项,是无法控制的随 机因素导致的,假定服

27、从独立同分布viiidN(0,or ),Hit是由于技术非效率所引起的误差,该部分是由于 人为因素所导致的,假定服从截尾正态分布N (M,盯:)。M对应的函数为技术无效函数,M越大表明技 术无效程度越高,即农业生产效率越低下。考虑到在竞争的环境下,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效率必然会发 生改变。按照Battese和Coelli(1995)的设定,本文将技术无效率函数形式设定如下: M =A0+叼 + A Z胁+W“ (17) w; 为技术无效方程的随机误差项。11为技术无效率的时变参数,反映技术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何 变化,11大于0、小于0和等于0分别表示技术效率随时间递减、递增和不变。z 表示除

28、要素投入外的其 它对农业技术效率有影响的外生变量, 是待定系数,表明各外生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其符号与 影响效应相反,取值大于0,表示有负的影响效应,取值小于0表示有正的影响效应。 对于随机前沿模型,总体方差 盯 =盯 +盯 反映随机前沿函数的总体波动。参数 y=or2oor (0 1) 反映在总体波动中,由技术无效率所解释的部分。当 y接近于0时,表明实际的产出与可能的最大产出 的差距,即总体波动主要来 自随机误差,可直接采用 OLS来估计生产函数;当 接近于 1,说明总体波动 主要来 自技术非效率引起的误差,此时采用随机前沿模型对函数估计更合适。 由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包含两个随机

29、误差项,其参数估计不同于传统的生产函数模型。艾格 纳、洛夫尔和施密特(1977)在假设 viiidN(0,盯 )与UiiidN (0,or )同时满足的情况下,提出用极大 似然法来估计,先采用极大似然法估计出随机前沿模型的所有参数,然后在极大似然估计参数已知的条 件下,将极大似然法估计的残差分解成噪音项与技术无效率项,从而度量出样本各单元的技术无效项。 (二)变量的选择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通过何种渠道影响农业的技术效率,进而提升农业的获 利能力,基于现有文献的研究成果,根据前面的分析,选择变量如下: 农业产出。依照大多数做法,采用农业总产值增加值来衡量。 资本投入。在农业投

30、入要素中,现有文献大多以土地、机械、化肥、灌溉和劳动等各项投入来衡量,考 虑到本文的研究 目的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采用统计年鉴中的农林牧渔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 作为衡量资本投入的变量。 劳动投入。用农林牧渔从业人员数作为衡量劳动投入的变量。 农业产业化水平。本文用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来衡量农业的产业化水平,数值越大, 说明农业产业化水平越高。 农业专业化程度。现有相关研究多采用人力资本、专业人才或者资本有机构成来反映专业化程度, 本文采用资本有机构成,即人均资本拥有量作为代理变量。人均资本拥有量 =农业资本投 农业就业 人数。 一 43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

31、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水平。根据前面相关的定义,本文认为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以下行 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批发和零售业 、金融保险业 、租赁与商 务服务业 、科研及技术服务和地质勘察业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采用以上各行业从业人员 数加总。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水平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就业人数 占整个农业就业人数 的比重 来表示。 政策环境因素。国家宏观支农政策主要包括有粮食安全政策、土地政策、提高农民非农收入的政策、 结构调整政策和农业市场化政策。本文利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支出作为衡量农业政 策环境因素的变量。 城镇化水平。目前城镇化

32、水平的测度方法有单一指标法和复合指标法。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和 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本文选择较常用的单一指标法,用城镇化率作为衡量城镇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 城镇化率的计算公式为:城镇化率 =城镇人LI总人口。 基于以上选择的变量,模型(17)变为: M =A0+叼+A1Z1n+A2Z2 +A 3Z3 +A4z4 +A5Z5 +加n (18) z。、z:、z,、z 、z 分别表示农业的产业化水平、农业的专业化程度、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规模水平、农业 政策环境和城镇化发展水平。 (三)数据的说明 由于我国在2003年执行了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但是在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中没有2003 年“各地区按

33、主要行业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所以本文选择2004年至2010年我国31个省 辖市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原始数据均来自2004年至201 1年中国统计年鉴。 为了保证数据的可比性,本文用 2004年价的第一产业 GDP指数和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分别对 2004年至 2010年的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和农林牧渔业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加值进行调整。由于 在统计年鉴中有 1978价的第一产业 GDP指数和 1991价的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所以采用中国国内 生产总值核算历史资料(19521995)提供的方法,先换算出2004年价的第一产业 GDP指数和固定资 产投资价格指数。 GDPI (

34、2004=100)=100GDPI (1978=100)GDPIzoo4(1978=100) (2004=100)=100KI (1991=100) 拙 (1991=100) 四、实证结果的分析和解释 一 般来说,随机前沿模型形式设定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结论的正确与否,检验模型形式设定是否恰 当主要是通过构建似然率检验统计量(LR)来进行。为了检验本文所采用的超越对数随机生产函数模型 是否恰当,提出如下原假设 ,并计算似然率统计量LR进行检验 (Battese and Coelli),见表 1。其中,LR: 一 21nL 一lnL (k),lnL 和lnL 分别表示约束对数似然函数的极大似然值和

35、无约束函数的极大似然 值,k为自由度,表示约束条件的个数。如果原假设成立,那么检验统计量LR服从自由度为k的渐进卡 方分布或者混合卡方分布,LR统计量大于临界值,则拒绝原假设,否则,接受原假设。lnL =一80751 (见表 2)。 检验结果表明,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检验统计量的值均大于相应的临界值,所以均可接受备择假 设,说明本文选用的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函数模型是恰当的,需要考虑技术非效率因素的影响,而且存在技 术进步,采用极大似然法估计模型合适。 对于随机前沿模型的估计方法有极大似然估计和矩估计,在实证分析中,极大似然估计较常用。我 们利用 Frontier41软件模型(2)和模型(4)进行

36、极大似然估计。对于运行结果,选择模型中涉及的各项 参数,写成表2的形式。 44 南亏f圣济 2013年第5期 表 1 模型假设检验结果 原假设 对数似然值(1nLU) 检验统计量 LR 临界值(Or=1) 不存在技术无效率 =0 98823 36144 663 不存在技术变化 p =p =p =p =0 。 一163275 165O48 921 函数为 CD生产函数 B =BKK= u=BKL=p : x =0 149325 137148 1328 表 2 随机前沿函数和技术无效函数的极大似然估计 随机前沿函数 系数 标准差 T值 常数 项 一0206? 0092 226 t 0159? 00

37、19 601 O002 0001 199 lnK 0519料 0045 l131 lnL 0239? 0O60 1O22 (1nK)。 0388 0O62 629 (1nL) 0208” OO43 484 lIlK lnL 0332? 0062 526 tlnL 0O67 0056 184 tInK 0094 O045 209 技术无效 函数 常数项 一0291 0139 209 Zl 一0148? 0033 455 Z 一0116? 00l5 734 Z 一0011” 0oo5 234 乙 一0219 0049 489 Z 一0235? 0017 1266 其他信息 总体方差 0553? 0

38、O62 878 方差 比 h 0769? O03l 2252 时变参数 一0O61 0018 337 无效平均值 0575 对数似 然函数值 80751 注: 、”、?分别表示在 10、5、1的显著性水平下统计显著。1、5和 10显著性水平下对应的临界值分别为 2576、196和 1645。 根据前面对模型各参数的解释,总体方差 13; =0553,且统计显著,说明由随机误差项和技术非 效率所导致的总体波动较大,这显然与农业受自然灾害等随机因素影响大有关;参数 =0769,且 在 1的显著性水平下统计显著,说明技术非效率对农业的产出有显著影响,也说明其解释了随机 前沿模型中总体波动的759,进

39、一步说明由随机前沿模型来估计参数是非常适合的。无效率项 一 45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 的均值 =0575,说明我国2004年至2010年间各省份农业生产普遍存在无效率现象 ,效率损失是 影响农业效率低下的重要因素,农业生产效率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11=0061,统计显著并且符号 为负,说明在我国农业生产活动中,技术无效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递减,即农业技术效率会随着 时间不断地改善和提高。 在随机前沿函数中,结果显示:各变量前面的系数都是统计显著的,说明资本投入、劳动投入和技术 进步对农业的产出都产生作用。但是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0239)较小,且小于它与资本投入乘积前面

40、 的系数(0332),说明在样本期间,对于我国农业生产,单纯增加劳动力投入对产出的增加作用不大,只有 将劳动力和其它要素投入如资本等共同增加投入时,对农业产出的作用会更大。时间变量系数统计显 著,说明技术进步对农业产出的增加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它与资本、劳动的乘积在 10的显著性水平下 显著,但是系数相对较小,说明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技术进步与资本、劳动结合共同促进产出增加的作用 不大,我国农业产出的增加一直依赖于生产要素的高投入。B +B:<1,说明我国的农业生产呈规模报酬 递减趋势,这可能与我国农业生产的家庭化、小作坊式生产占主导的生产模式有关。因为分散的土地经 营制约了农业机械化、高

41、科技化的发展和规模效益的发挥,制约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下面分析影 响我国农业生产效率的因素。 在技术无效函数中,影响技术效率的各外生变量前面的系数统计显著,说明它们对我国农业生产的 技术效率存在影响,这与预期一致。具体分析如下: 。=一0148,说明农业产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对农业技术效率存在正向的影响效应,其每 提高 1个单位,会促使农业的技术效率提高 0138个单位。根据产业链理论 ,农业的产业链整合能 力越强,越会倾向于将农资良种、科技推广、产品运输、农业信息和金融保险等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环 节内置,这些环节在创造自身利润的同时,也提高农业产业链其它各环节的运行效率,提升了农业 的获

42、利能力。 y:=一01 16,说明农业的专业化程度对农业技术效率存在正向的影响效应,其每提高 1个单位,会促 使农业的技术效率提高0106个单位。这源自农业生产陛服务业的发展,其发展是农业进一步深化分工、 提升专业化程度的过程,一方面有利于农业企业更好地匹配自身的资源,将优质资源集中在优势环节,提 高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较高的专业化程度,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专 业的生产性服务,同时也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y,=一0O1 1,说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规模水平对农业技术效率存在正向的影响效应,其每提高 1 个单位,会促使农业的技术效率提高001 1个

43、单位,影响比预测要小。这可能由于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不成熟,专业化、市场化程度较低,导致了市场竞争的不规范,抬高了交易成本,抑制了农户对生产性 服务外包的内在动力和需求,说明在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尚没有发挥其在农业产业链中的应有 “粘合剂”功能,导致 y 取值较小,同时也说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在现阶段发展的必需性。 = 一 0219,说明农业政策环境因素对农业技术效率存在正向的影响效应,且影响较大,其每提高 1 个单位,会促使农业的技术效率提高0215个单位。说明在现阶段,农业政策环境因素对农业生产性服务 业的支持,有利于市场竞争的规范,使其在农业产业链中的“粘合剂”功能有效发挥,从

44、而提高农业的生产 效率。 = 一 0235,说明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对农业技术效率存在正向的影响效应,其每提高 1个单位, 会促使农业的技术效率提高0224个单位。说明城镇化发展水平对我国农业获利能力的增加起着至关重 要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已初具规模,根据2012年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会议,2011 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城镇通过聚集大量的农业剩余人口、提供技术条 件和资金积累、提供便捷的信息和交通服务等,为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经营奠定基础,从而促 进了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和农业获利能力的增加。 一 46 南亏f孟淬 2013年第5期 五、结论

45、与政策建议 本文选择 2004年至2010年我国31个省辖市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从影 响农业效率损失的角度,通过引入农业产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农业专业化程度、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的规模水平和政策环境因素等变量,检验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效率是否存在外溢效 应,从而是否有利于提高农业的获利能力。结论表明:在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效率损失,通过人 为因素的努力,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农业专业化程度、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规 模水平、政策环境因素和城镇化水平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升农业获利能力的有效渠道,但是由于 我国农业和农业生产性服务业

46、的发展现状,导致其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作用受到抑制。 基于以上实证分析的过程与结论,本文提出以下相应的政策建议: 首先要加快转变农业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我国农业 目前小规模的农户分散经 营模式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的扩散,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解决我国 农村人多地少的现状,妥善处理好相对富余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土地流转的问题。对于前者,可加快我 国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鼓励农户从事非农产业,推动一部分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同时发展面向农 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就地转移部分劳动力。劳动力转移问题解决了,为土地加快流转提供了条件,允许土 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引导家

47、庭农户自愿依法流转承包土地,实现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从而充分发挥农业生 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 其次,要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其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 展,对面向农业的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逐渐呈现出多层次性。但是 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成 熟,专业化、市场化、规模化程度较低 ,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业对其的需求,导致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供 给与需求不对称。 再次,现阶段,农业政策环境因素对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支持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提升农业获 利能力的有效渠道,就我国来看,由于服务业的改革和开放进度是滞后于农业的,提供服务的利润空间要 比提供农业产品高。

48、加之市场中介组织、法律制度环境等发育得仍不是很成熟,社会对商业违约、欺诈行 为的发现、惩戒能力有限。 最后,完善城镇体系,加快城镇化相关体制的创新。城镇化发展水平是促进农业技术效率提高的重 要因素之一,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市常住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我国的社会结构已经 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因此完善并创新城镇化相关的体制是非常必要的。可以从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 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完善和创新。比如建立新的户籍管理制度体系,从制度上消除公民在城乡身份上 的差异;对于土地制度,在保障国家对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保证农户通过土地租赁获得收益,便于土地 规模经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49、迅速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同时要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加快失业保 险、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将进城的农民工纳入社会保障范围等。 总之,在实际操作中,除了各级政府要积极重视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外,还要制定相应的优惠政 策和措施,如税收优惠、政策补贴等,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和经营,形成 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组织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 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并引导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性服务 机构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关系。 参考文献 BattesG and E,Coelli TJ,199

50、5,“A Model for Technical Ineffi ciency Effects in Stochastic Frontier Production Function for Panel Data, Empmcal Economics,Vol,20,PP325332 - - 47 -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农业的外溢效应与条件研究 Harry HPostner,1977,“Factor Content of Canadian International Trade:An InputOutput Analysis”Joul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Vo1

51、2,pp209211 Kenneth AReinert,1998,“Rural Conform Development:A Trade Theoretic 6View”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 d Economic Development Vo14PP117 李启平 ,2008,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的关联性分析,求索第 4期6465页。 杨杰,2010,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农业效率提升的关系研究一基于 Malmquist指数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山东经济第 5期 2434页。 姜长云,2011,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模式、机制与政策研究,经济研究

52、参考第 5期 1225页。 潘正和王晓飞,2011,农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以广东为例,广东农业科学第 9期 164166页。 黄慧芬,2011,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经济第 10期 35页。 潘锦云和汪时珍,2011,现代服务业改造传统农业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经济学家第 12期 4O一47页。 全炯振,2009,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实证分析:19782007,中国农村经济第9期 3647页。 陶长琪和王志平,2011,随机前沿方法的研究进展与展望,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 11期 148161页。 顾乃华,2010,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获利能力的影响和渠道一

53、基于城市面板数据和SFA模型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第5期48 58页。 王德萍和孟履巅,2008,中国农业服务业的发展,上海经济研究第8期4548页。 Spillover effect and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services for agriculture Aimin Hao Abstract:In this paper,we investigate theatrically the impact and mechanism of agriculture producer services on profits of agricu

54、lture by bringing in geographic scopesThen,we test the hypotheses basing on Province S pan el data and SFA mode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empirical research,we get the following resultsFirstly,agriculture producer services did help promote the agricultureS profits in the whole in China S

55、econdly,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specialization of agriculture degree,agriculture childbirth service industry scale level and policy environmental factor have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spillover effectOn the final,based on the demonstration an alysis,this paper submit corresponding policy suggestion Keywords:agriculture producer services;spillover effect;stochastic frontier approach 48 - (责任编辑 :童乙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