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46369152 上传时间:2021-12-1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403.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贵州省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贵州省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贵州省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ANSHUN UNIVERSITY本 科 毕 业 论 文 (20102014年)题 目: 贵州省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 院 别: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地理科学2010级 学生姓名: 杨泽志 学号: 201007074063 指导教师: 刘青 职称: 讲师 起讫日期: 2013.09.052014.05.08 安顺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原创性申明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

2、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安顺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安顺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作者签名: 日期:导师签名: 日期:贵州省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生态评价研究 专业:地理科学 学号:201007074063姓名:杨泽志 指导老师:刘青 摘 要 正安县是我省的重点贫困县,近年来,我县经济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我县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却整体下降了。归其原

3、因,主要是不合理的发展模式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恶果。为了正确认识我县的生态环境现状,我结合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相关研究方法和处理手段,对我县当前的生态环境质量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4年的研究数据(2004年以前我县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进行分析对比,正确、科学的对我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动态动演变进行科学的评价,并指出相关问题,希望为我县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并由此来引导我县相关发展模式的转型,保护环境,使我县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一定的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关键词:正安县 自然环境 生态评价 环境保护ZhengAn County environ

4、ment of ecological evaluationZhengAn county is the poverty-stricken counties in our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 our county economy has mad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but our coun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level is decreased as a whole To its reason, mainly due to unreasonable development model

5、the consequences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ecological damage In order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our county, I combined with the related research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evaluation methods and means, and on the curre

6、nt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our county to mak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evaluation, and with China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tation in 2004 data (2004 years ago, my coun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ity level) is analyzed, the correct scientific of our county ecological environment qual

7、ity conditions of dynamic evolution of scientific evaluation, and points out related problems, hope provide reference to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y, and byKeywords:Zhengan County ,natural environment ,ecological evaluation,environmental protection目 录1引言11.1选题背景及意义

8、11.2 论文研究思路12 生态评价概述22.1生态环境评价的概念与类型22.2生态环境评价的标准22.3生态环境评价的基本方法22.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23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43.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43.1.1指标选取原则43.1.2选取的指标及其涵义43.1.3评价方法的选取53.1.4指标体系的建立53.2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方法及结果53.2.1土地退化指数53.2.2植被覆盖指数63.2.3生物丰度指数63.2.4水网密度指数73.2.5环境质量指数74 评价结果分析94.1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QI)的计算方法94.2 生态环境质量分级94.3正安

9、县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94.4正安县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105 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的战略意义及对策115.1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的战略意义115.2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的对策115.2.1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统筹推进生态型产业115.2.2坚持“在发展中保护”,为全面小康保驾护航115.2.3坚持“全民参与”,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12参考文献13致 谢141 引言1.1 选题背景及意义正安县是我省的重点贫困县,近年来,正安县县经济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该县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却整体下降了。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观的背景下,这种一味追求经济的高速度是不科学的,当前经济是发

10、展起来了,但我们却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以后会花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改善环境,这将是得不偿失的愚蠢做法。基于以上认识,我根据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相关研究方法,并结合正安县县当前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关数据,对正安县当前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希望能为正安县的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做点提示性的参考。本文的研究重点是依据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相关研究方法和处理手段,对正安县当前的生态环境质量做出较为科学、合理的评价,并与中国环境监测总站2004年的数据(2004年以前我县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进行分析对比,正确、科学的对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动态动演变进行科学的评价,并指出相关问题

11、,希望为正安县的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提供参考,并由此来引导正安县相关发展模式的转型,保护环境,使正安县的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一定的水平,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目标。1.2 论文研究思路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相关理论入手,根据相关原理和依据对正安县的生态环境质量做一个详细的评价和分析,虽然2004年在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已经具体研究了全国的生态环境质量,但那只是一种宏观的领域,并没有具体的研究县以下单位的生态环境,况且那还是十多年前的资料了,与正安县当前的生态水平估计已经相差甚远。基于如上想法,我想根据前人的研究方法,具体的对正安县当前的生态环境质量做一次科学、合理的生态环境质量评

12、价分析,一是可以正确认识我县的生态环境质量水平,二是可以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发展战略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提示。 2 生态评价概述2.1生态环境评价的概念与类型生态评价是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一种方法,综合来讲,是根据合理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合理的运用生态学研究成果和处理方法,评价某一区域内生态环境的质量状况、生态系统稳定程度的好坏,以及其影响的正负作用1。对于类型,根据标准不同,具体可分为:(1)按时间可分为:回顾性评价、现状评价、影响评价、预测评价。它们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对以前的生态环境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现在的环境状况进行直观描述和评价,对未来的环境状况进行预测和规划。(2)按生

13、态环境要素可分为:单要素(单要素是指生态环境众多因子中的某一个因子)评价和多要素(多要素是指生态环境众多因子中的某多个因子)综合评价。(3)按评价的生态系统类型可分为:农业生态系统评价(指针对农业生态环境质量的一种评价方式)、森林生态系统评价(指针对森林生态环境质量的一种评价方法)等。(4)根据评价的主题和侧重点的不同可具体分为:生态适宜性评价(既生态系统的适宜性分析)、生态敏感性评价(既生态环境对污染或者破坏生态的要素的敏感程度,值越高,生态系统就越不稳定。)、生态风险性评价(既生态环境对未来的风险)、生态安全评价等类型(既生态系统的安全性评价),这些评价均是制定生态规划的基础依据。2.2生

14、态环境评价的标准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结构复杂纷繁,使其评价标准不仅十分复杂,而且因时因地而不同。一般情况来讲,生态评的一般价标准可以考虑从国家、行业和地方三个不同主体的一般标准、生态背景或本底值、类比标准和科学研究来判定的生态标准等进行选择。只要符合实际,能反映问题,评价客观即可。2.3生态环境评价的基本方法 当前,常采用的生态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图形叠加法、生态机理分析法、类比法、列表清单法、质量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景观生态学方法、系统分析法、生产力评价法和数学评价法等。它们的评价方法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状况,也许结果不会完全吻合,但都能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状况,它

15、们反映的状况一般是一致的,基本不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2.4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复杂性和多变性,因此其评价的难度是很大的。由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态系统会出现不同的生态或者环境问题,人们对生态系统的理解程度和认识水平也就不同,因此,生态环境质量反映在人们观念意识中的状况也就有所不同,基于此基础上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也就不回相同。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一般类型和方法来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主要包括:关注生态问题和生态安全的风险性评价,关注生态系统应对外界干扰和适应环境的抵抗性和稳定性评价,关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水平,以及服务价值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以及从生态系统是否健

16、康角度进行的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如上类型的方式与类型有所不同,对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反映却是一致的,都能明确的反映某地域历史的、当前的以及未来的生态环境质量。3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3.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选取3.1.1指标选取原则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选取是要讲究一定原则的,选取的原则主要有六个,它们分别如下。代表性原则。生态环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大系统,其内部的组成因子非常多,而且各因子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综合体,评价过程较为复杂。但在我们的评价过程中,指标体系是不可能完全囊括所有指标的,所以我们只能从众多的指标中选择代表性较强,也最能具体反映生态环境本质特点的指标来进行评价或研究。如

17、対一地的气候进行评价时,我们往往用降水和气温进行描述,但它还包含其它的一些要素或者指标,如气压、气旋活动等。全面性原则,生态系统是一个大的综合系统,为了能够全面、合理、科学的评价某地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我们必须要全面的进行评价。例如对一地自然状况的评价,就包括诸多的要素,我们应尽可能的将影响要素都纳入评价指标中,这样便于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综合性原则,是基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而提出的,针对一个具体的评价或研究,我们要从生态系统的各个要素入手,尽量的涵括所有的要素指标。如対一地气候的描述,如果光从一个要素进行分析就不能确定一地的气候类型的,如不同的气候类型的某些指标特征是一样的,我们不能

18、因此就断定他们是同一气候类型。简明性原则,论文指标在选取工程中要以能说明问题为主要目的,并有针对性地选择对论文评价较为有用或直接的评价指标,相比之下,指标繁杂反而掩盖了问题的本质。因此,评价指标要要尽可能的少,评价方法尽可能的简单。如对气候的评价,我们就往往只选取气温和降水两个指标,因为它们最能直观的反映气候特征。方便性原则,指标的定量化数据要易于获得和更新。如本文的评价就是,更为科学的应该是采用先进的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但由于条件有限,本文就只能采用相关部门的数据进行简单评价。所以,简明性就是要求评价具有强大的可操作性。适用性原则,易于推广应用。对于

19、评价选取的指标的应用和数据来源应广泛,并能很好的运用到其评价体系中,简明扼要。3.1.2选取的指标及其涵义生物丰度指数,指评价区域单位面积上的不同生态系统类型在生物物种数量(数量和质量)上的差异,进而间接地反映被评价区域内生物丰度的丰贫程度。植被覆盖指数,指评价区域内林地、草地、农田、建设用地和末利用地五种类型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植被覆盖的程度。水网密度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河流总长度、水域面积和水资源量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价区域水的丰富程度。土地退化指数,指被评价区域内风蚀、水蚀、重力侵蚀、冻融侵蚀和工程侵蚀的面积占被评价区域面积的比重,用于反映被评

20、价区域内土地退化程度。环境质量指数(污染负荷指数),被评价区域内受纳污染物负荷,用于反映评价区域所承受的环境污染压力。3.1.3评价方法的选取生态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尤其是其评价的方法。在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中,其方法是很多的。当前,常采用的生态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图形叠加法、生态机理分析法、类比法、列表清单法、质量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景观生态学方法、系统分析法、生产力评价法和数学评价法等。 鉴于追求评价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本次评价将采用质量指标法即综合指标法,将生态环境质量作为第一目标层,在其下设立五个评价指标,在运用它们的综合水平来评定当地(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程度。这就是本论文选取的评

21、价方法。3.1.4指标体系的建立在对正安县的生态评价做出评价之前,我们首先要建立系列的评价指标和价体系,根据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的相关评价标准,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对正安县的生态评价用上文选取的五个评价指标来衡量。具体分析正安县的生态环境状况,具体如下:环境生态质量指数土地退化指数植被覆盖指数生物丰度指水网密度指数环境质量指数3.2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方法及结果3.2.1土地退化指数(1)土地退化指数的分权重与评价区域的土地退化资料,见表3-1与3-2表3-1 土地退化指数的分权重土地退化类型轻度侵蚀中度侵蚀重度侵蚀权重0.050.250.7注: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M

2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编中国环境出版社,20043-2 正安县各乡镇土地退化程度及面积统计(面积km2)正安县轻度侵蚀/ km2中度侵蚀/ km2重度侵蚀/ km2区域面积/km2凤仪镇2.1722.123.2477.30庙塘镇7.2226.367.25215.80土坪镇5.6110.863.7498.00瑞溪镇11.7428.459.61295.09流渡镇7.5517.455.55176.76小雅镇6.5518.446.46146.83和溪镇5.5514.446.55146.90格林镇6.2412.426.66129.00中观镇3.2420.363.5580.00安场镇6.2514.355.89

23、135.00新州镇5.5517.246.24170.00碧峰乡5.4618.425.47128.40俭坪乡3.668.553.5682.00乐俭乡3.899.553.6891.00杨兴乡15.4731.4712.55425.00谢坝乡3.568.554.4393.00桴焉乡6.6817.525.41170.00市坪乡5.4315.544.22110.00班竹乡4.4116.774.17138.00合计116.23328.86108.452761.28注:正安县国土资源局2013年(2)计算方法 土地退化指数=100(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重度侵蚀面积)/区域面积。(

24、3)土地退化指数(A1)的计算结果根据如上公式和数据资料,可以计算出正安县的土地退化指数为:A1 =100(0.05116.23+0.25328.86+0.7108.45)2761.28=5.9。3.2.2植被覆盖指数(1)权重,见表3-3表3-3植被覆盖指数的分权重植被类型林地面积草地面积农田面积权重0.50.30.2结构类型林地灌林疏林高覆盖中覆盖低覆盖水田旱田分权重0.6.0250.150.60.30.10.70.3注: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M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编中国环境出版社,2004(2)计算方法植被覆盖指数为:A2=100(0.5林地面积+0.3草地面积+0.2农田面积)/区域面

25、积。植被覆盖指数的分权重见表3-5。(3)植被覆盖指数计算结果 表3-4正安县土地运用简表类型林地草地农田面积km1310879303 注:正安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根据如上公式和数据资料,可以计算出正安县的植被覆盖指数A2=100(0.51310+0.3879+0.2303)2761.28=35.5。3.2.3生物丰度指数 (1)权重,见表3-5表3.5 生物丰度指数分权重生态系统森林水域草地其他权重0.50.30.150.05注: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M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编中国环境出版社,2004(2)计算方法生物丰度指数为:A3= 100(0.5森林+0.15草地+0.3水域+0.05其

26、他)/区域面积。(3)生物丰度指数指数计算结果表3-6正安土地利用状况类型森林水域草地其他面积(km)1310132879274注:正安论坛网根据如上公式及数据可得正安县生物丰度指数的A3=100(0.51310+0.3132+0.15879+0.0595)/2761.28=34.2。3.2.4水网密度指数 (1)计算方法水网密度指数=河流长度/区域面积+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水资源量/区域面积。(2)水网密度指数的结果由于该部分归一化处理较为困难,加上水网密度指数的变化的较小,几乎没有变化,所以我对这一指数采用2004年中国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中的数据(遥感分析结果A4=62.90)来支持

27、本次评价结果。3.2.5环境质量指数(1)环境质量指数的分权重被评价区域内受纳污染物负荷,用于反映评价区域所承受的环境污染压力。环境质量指数的分权重如表3-7所示。表3-7 环境质量指数的分权重类型SO2COD固体废物权重0.40.40.2注: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M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编中国环境出版社,2004由于缺少COD的数据,为了在此基础上科学的评价正安县的生态环境质量,我们需要对环境质量的权重进行重新加权,通过同比加权(按当前需要的指标进行按比例的增加权重),使衡量指标的权重值可以按他们的比例增加。具体如下:表3-8 重新调整后的环境质量指数的分权重类型二氧化硫固体废物权重0.670

28、.33排放量(t)33518(2)计算方法环境质量指数为:A5=(0.4SO2排放量+0.2固体废物排放量)/区域面积+0.4COD(化学需氧量) /区域面积。(3)计算结果通过质量指数公式和表3.8可得环境质量指数的A5=(0.6533+0.35518)/2761.28=7.3。4 评价结果分析4.1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QI)的计算方法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方法采用指数评价法,即将生态环境质量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表示,其计算方法如下式: EQI=0.3生物丰度指数(A1)+0.2植被覆盖指数(A2)+0.25水网密度指数(A3)+0.15(1-土地退化指数(A4))+0.11-环境质量指数(A

29、5)。权重值可由表4-1获得。表4-1 相关指标的权重指标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权重0.250.20.20.20.15注: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M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编中国环境出版社,20044.2 生态环境质量分级根据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以及全面可视化的表现正安县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需要,本文将生态环境分为五级(五级划分来源于中国生态环境评价研究),即优、良、一般、较差和差,见表4-2。表4-2 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分级表级别优良一般较差差指数EQI7555EQI7535EQI5520EQI35EQI20状态植被覆盖率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稳定,最适

30、合人类生存。植被覆盖率较,生物多样性较富,基本适合人类生存植被覆盖率中等,多样性水平一般,较适合人类生存,但有人类不适合生存的限制性因子植被覆盖较差,严重干旱少雨,物种少,存在着明显限制人类生存的因子。条件较劣,人类生存条件恶劣注: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M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编中国环境出版社,20044.3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的演变根据指数评价法,正安县的生态环境质量EQI =0.2534.2+0.235.5+0.262.9+0.2(1-5.9)+0.15(1-7.3)=60.95。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数据显示,2004年正安县的生态环境质量为EQI=61.39,而现在正安县的生态环境质量EQI

31、=60.95。通过该数据我们可以明显的看见正安县的生态环境质量已经下降了0.44个百分点。2004年以前,正安县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数为:EQI=61.39,其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为良。植被覆盖率较,生物多样性较富,基本适合人类生存,具体情况如表4-3所示。表4-3详细展示了正安县10年前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的质量状况。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直观、清楚的了解正安县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对正安县当前的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便于本文的评价分析。表4-3 2004年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QI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

32、数61.3952.7537.7762.9017.900.23注: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M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编中国环境出版社,2004当前正安县的生态环境质量为EQI=60.95,生态环境质量的等级仍为良(具体情况如表4-4.)。但生态环境质量较2004年有明显下滑。表4-4 当前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QI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环境质量指数60.734.235.562.95.97.34.4正安县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分析根据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正安县的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有波动变化的特点,但总体是下降的态势。其中生物丰度与环境质量变化较大,且质量是下降的;植被覆盖则基本持平

33、;水网密度密度虽然数据没变,其质量实际是降低的,因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水三相的转换失衡,使液态水有所减少;土地退化指数下降较大,但质量呈反向增长的。从2004至2014年,正安县的生物丰度指数由52.75下降至34.2,其原因是正安经济开发和城镇建设,使得正安县的植被结构受到破坏,以及城镇边缘的植被破坏共同造成了生物丰度指数的降低。从2004至2014年,正安县的植被覆盖指数分别为37.77与35.5,其指数变化较小。其原因是城镇边缘的生态植被破坏与国家在正安县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作用范围相互持平的结果。正安县的水网密度指数在2004年是62.90,由于河流是长度是一个基本固定的要

34、素,河流的流量变化有所下降,但变化很小,主要是气候变化引起的循环加快造成的流量减小,又因河流流量不能准确统计,故以60.90(中国监测总站的RS数据)为参照。从2004至2014年,正安县的土地退化指数由17.90下降至5.9,但其生态环境质量却是提高的主要原因,因为土地退化指数越高,生态破坏就越严重。其原因也是正安县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成果。从2004至2014年,正安县的环境质量指数由0.23下降至7.3,其原因与人口增长、城镇建设、工业发展伴随而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直接相关的,从而使得环境质量明显下降。其主要的表现就是生活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明显增加,这是环境质量指数下降的主要原因

35、。5 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的战略意义及对策5.1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的战略意义 (1)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是我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县在长时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充分感悟到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我县先前盲目追求经济发展高速度,因而损害了自然环境,使得生态环境质量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环境与经济不但没有得到全面而持续的发展,反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这些都严重违背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所以,我县当前应改变发展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放到同等的高度,二者统筹兼顾,共同发展。 (2)生态环境质量保护是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模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36、。我县生态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已是不争的事实,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找到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本原因,否则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纵观我县环境状况,其污染和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的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都是产业结构和发展模式的不合理性而造成的恶果。所以,要想改变环境状况,就必须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粗放的发展模式。 (3)环境质量保护是改变我县落后现状的迫切需要。我县当前的经济十分落后,要想脱贫致富,光发展经济是不行的,就算经济上来了,如果环境遭到破坏,我们将花更多的时间和资金去弥补环境的破坏,这将是得不偿失的愚蠢做法。所以,我县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我县的

37、特点,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既发展了经济,有保护了环境。5.2正安县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的对策5.2.1坚持“在发展中保护”,统筹推进生态型产业 (1)发展生态农业。根据我县农业资源和地理条件,对全县农业发展进行生态功能区定位,宜农则农,宜林则林。我县地域范围广大,地形、地势、土壤、气候各具特点,我们应根据地区的优势,发展各具特色的生态型农业,如庙塘方竹笋、班竹烤烟、新州野木瓜、以及土坪白茶等,都是具有地方特色,因地制宜的典范。 (2)发展生态旅游。旅游产业属于第三产业,资源投入不大(前期投入相对较多,但后期少。),污染小,是三大产业中回报率最高的。在我县,生态旅游是一项“朝阳产业”,目前尚处于

38、起步阶段。但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它必将进一步的发展壮大,鉴于我县环境优美,山清水秀的自然优势,生态旅游甚至有成为支柱型产业的潜质。所以,发展生态旅游,是我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终将带动我县经济的腾飞,造福于民。 (3)构建生态家园。我县有19个乡(镇),各个乡(镇)都有农家乐、生态经济林等生态娱乐型场所,生态家园已成为人们保护环境的战场,我县的生态建设建设就是要利用城乡建设这个平台,坚持因地制宜,立足蓝天、碧水、青山、人文优势,突出生态特色,建设绿色城镇。 5.2.2坚持“在发展中保护”,为全面小康保驾护航 (1)把环境宣传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入手点和切入点。舆论的影

39、响力是巨大的,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大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和广度,让更多的人和企业参与环保,自觉加入环保队伍中。 (2)把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与节能减排作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突破口。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要想解决好环境问题,就必须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放到一定的高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达到二者的有效统一。 (3)把环保审批工作作为环保工作总闸门。在我县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有关审批部门应果断提高企业进入市场的门槛,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审批,避免污染企业进

40、入市场,污染环境,将那些污染环境的企业扼杀在摇篮里。 (4)把执法监督作为环境安全的总阀门。 对环境违法行为的个人和企业坚持违者必究的原则。并适当的加大对各类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威胁生态环境安全的违法行为惩处力度,敲山震虎,否则在利益的趋势下难以达到环境保护、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目的。5.2.3坚持“全民参与”,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1)切实加强领导。各管理部门都要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进一步加强对环保工作的领导。正所谓蛇无头不行,没有相关部门的引导和监督,环境保护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所以,相关部门的领导和带头作用是十分必要和有用的。 (2)实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强化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对

41、环保问题的产生,都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来,赏罚分明,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强化环保责任,是领导着和消费者都有环境保护的责任意思,达到民众一心,共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3)加大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的投入。建立和完善多元的投入机制,按照“排污付费,治理赚钱”的准则,积极地调整财政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支出比例,把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的投入作为我县财政支出的重点之一,并逐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比例,将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4)健全环境保护的协调机制。使环保部门能够统一监管、有关部门能分工负责的生态文明建设协调机制。参考文献1中国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M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编中国环境出版社

42、,20042刘艳华,李秀彬等.脆弱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李文华,欧阳志云,赵景柱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4郭晋平.森林景观生态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5万本太等.中国生态环境质量优劣度评价.中国环境监测,2003,19(2)6袁兴中,刘红.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一概念构架与指标选择.应用生态学报,200112(4)6276297 万本太等.中国生态环境质量优劣度评价.中国环境监测,2003,19(2)8刘国华,傅伯杰等.中国生态退化的主要类型、特征及分布.生态学报,2000,20(1)9吴次芳,陈美球.土地生态系统的复杂性研究

43、.应用生态学报,200213(6):75375610杨永泰.区域城市生态环境适宜度比较方法研究.环境科学,1995,15(5)11张新时.中国生态评价纲要.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1(2)12钱金平.土地生态系统定量评价初探.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1,14(2)13李维仁,陈秀为.墨西哥环境评价的经验.农业、环境与发展,1994,11(1)14孙玉军,王效科等.五指山保护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研究.生态学报,1999,19(3)15陈高,邓学兵.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一般性途径探讨.应用生态学报,2003,14(6)致 谢 我十分感谢在论文撰写过程当中给予本人极大帮助的各位老师、同学们。特别要感谢的是本人的指导老师刘青老师,感谢她认真负责地指导、修改本人的论文,督促本人及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论文。在此,也要非常感谢同学们,感谢他们给予本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并感谢他们传达给我有关论文的通知,帮助我及时完成了论文工作。真的非常感谢!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