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 理性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研究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6352824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word格式] 理性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word格式] 理性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word格式] 理性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word格式] 理性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ord格式] 理性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研究(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理性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研究理性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研究胖JOURNALO耕FPLAA.C.ADE.MOFAR期TSYI林国宏摘要: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浪漫派晚期着名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作品,也是有记载的音乐历史上第一部以同名的哲学着作来命名的音乐作品,作品内涵深邃而博大,创作技术精美绝伦.关键词:理查?施特劳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尼采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5302(2009)03006504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在拜读了19世纪最为着名,最具影响力的哲学家尼采的同名哲学诗作后与哲学家

2、在思想领域中产生了共鸣,并激发了作曲家的想象而创作的,也是作曲家本人最为欣赏和满意的作品之一.他在展现其博大精深的思想的同时也展露了作曲家非凡的创作技术,在本部作品中作曲家努力开拓管弦乐器的演奏领域,把管弦乐队的演奏技术及乐器的演奏性能带入了一个新高度,音乐语言简洁却又不失深刻的哲理性,结构清晰,配器光彩夺目,充分展现了作曲家高超的创作技术.此外,这部作品也正值指导作曲家生活和创作的哲学思想有了巨大转变后的一部反映其特点的重要作品,在此之前,理查?施特劳斯曾经尊崇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以及瓦格纳等人的创作思维,但从歌剧贡特拉姆的关键章节上的处理来看,理查?施特劳斯思想的航标正在逐渐转变方向,而交响

3、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正是反映了理查?施特劳斯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因此,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就有了特殊重要的意义.一理查?施特劳斯与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哲学家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其哲学思想集大成之作,是尼采最重要的思想文集,卓越的音乐家理查?施特劳斯的同名交响诗也同样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作品问世的前后,也正是作曲家本人努力求索的重要阶段,自己在那位”魔术师”,可以说在当时统治了整个音乐世界的”世纪巨人”一一瓦格纳的影响下,该如何走自己的路的一个最好的创作方向.此外,其思想领域也正在经受一次彻底地洗礼,支配作曲家创作以及生活的智慧思想也在逐渐形成,这部作品也反映了作曲家本人对这一切

4、的深刻反思.1,从叔本华到尼采理查?施特劳斯于1895年l0月开始了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创作,并于1896年8月24日在慕尼黑完成.施特劳斯的思想发展,曾经历了一个探索的阶段,最终,他抛弃了叔本华的否定意志论,悲观主义以及瓦格纳的形而上学的思想,而转向了尼采的由自我批评甚至自我怀疑,调整的乐观主义思想及”超人”思想.并逐渐在其三部作品唐璜,梯尔?埃伦施皮格尔的恶作剧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有着深刻地体现.“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是施特劳斯这一代许多作曲家的哲学信条,这是因为叔本华认为音乐是高于其它艺术形式的非具象的自然之物.如果说绘画和文学是表现了本体,那么音乐就是表现了意志本身.不过叔本华又认

5、为生活就是受苦欲望与渴求总是不能得到满足.因此意志最终是一种消极的力量,它应该受到克制,最好是把它弃绝.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第三部分认为通过艺术音乐是其中的最高形式,人可以成为纯粹的,没有意志的知识主体,这样就可以克制住意志.”0由于身体原因,施特劳斯于1893年去希腊和埃及静养.这次旅行意义重大,因为正是利用这段独自出行的时间,他认真地研究了哲学和美学方面的关键问题.这是他事业上的重大转折点.”在他记满了哲学评论的日记中,不但详述了他对瓦格纳,柏拉图,索福克勒斯等人着作的热衷,也记录了他对叔本华,尼采的专注”.”在仔细阅读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之后,他发现自己的意志否定观已经完全超越

6、了叔本华.这种思想直接把宗教的禁欲主义或者神圣观放在音乐之上,把音乐视做永久从意志以及由意志引起的无尽努力中解放的唯一希望.在给友人的信中,施特劳斯表达了他对叔本华神圣观的排斥.”0此时的理查?施特劳斯在悉心研读了尼采的着作后,似乎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接受了尼采的思想,他6566解放军艺术学院(季刊)2009年第3期JOURNALOFPLAACADEMYOFARTSI艺术观察不相信通过艺术和对叔本华意志的否认可以达到超验的救赎,如果有救赎的话,那也是通过依靠自身力量获得道德净化,通过工作取得解放,是对永恒,伟大的自然崇拜.施特劳斯的哲学不止在于表现他独特的个性,也可看出他想挣脱单一教义束缚的意

7、念.2,尼采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Nietzsche,18441900),是杰出的德国哲学家,”超人哲学”“权力至上论”的创造者.他被认为是新一代贵族阶级的先知,注定要带领这个世界进入新的阶段.”超人”学说的中心论点是超人的所作所为是为了解放和提升生命,而不是来践踏大众的.哲学着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最深刻地反映了尼采个人主义的思想,也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着作,在此部作品之后刨作的哲学着作也都是对这部作品的进一步解释.因此,查拉图斯特拉如是所是尼采哲学思想的浓缩与精华.二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诞生的原因l,历史及文化背景1896年,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诞生

8、,”此时的德国正处于威廉时代的帝国主义统治时期,是灿烂辉煌的物质繁荣和军国主义,海军主义,民族沙文主义的大发展时期,在这个强权帝国主义时代,原先那些反封建的自由,平等,博爱口号以及资产阶级民主原则,不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0敏感的知识分子对容克资产阶级统治的现状,矛盾和危机所带来的后果,对传统的现存思想,文化,道德,宗教等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做了深入地思考.德国的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等等都以其不同的思考方式,来深入地思考和认识新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念,并力求创造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价值观的作品,这一切在他们的文学作品,艺术作品中都有深刻的思考,并深深地刻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19世纪末和20世纪

9、初是浪漫主义音乐活动的黄昏,也是一个新的音乐时代来临的转折点.整个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动荡,各阶级的分化以及政治,经济危机的出现给意识形态领域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危机.这种精神危机,直接波及音乐界,对当时许多晚期浪漫派作曲家的世界观和创作思想影响甚大.在这些作曲家们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悲观,仿徨,绝望的孤独的情绪,精神上的重压和多种复杂情感的交织,更刺激了晚期浪漫派作曲家们表现内心世界的意欲,他们试图高度概括,淋漓尽致地揭示外界生活与内心世界之间的尖锐矛盾.如前所言,理查?施特劳斯在埃及疗养时开始读到尼采的哲学作品.尼采的哲学思想深深地震撼了作曲家的心弦,特别是尼采哲学的核心论点”超人学说”使作曲家

10、为之震撼,并成为尼采”超人学说”的忠实的拥护者.理查?施特劳斯在他所有的交响诗中都贯穿着个人与外部世界的斗争,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更是浓缩了作曲家身处这个纷繁的世界的复杂矛盾的心理体验.2,理查?施特劳斯的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l9世纪整个时代精神的精髓,是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体现之一.这里所指的个人主义是一种政治和社会哲学,包含着一种价值体系,人性理论,一种对政治,经济,社会和宗教行为的总的态度,倾向和信念.它主张:任何人都不应当被当作另一个人获得幸福的工具,对于一个正常的成年人来说,最符合他的利益的是他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和责任去选择他的目标和达到这个目标的手段,并且付诸行动.个人主义总的态度是

11、高度评价个人自信,个人私生活和对他人的尊重.作曲家施特劳斯在十几岁时就已经是一个不可知论者,并强烈地反对基督教,这在他的第一部歌剧贡特拉姆结尾的处理上已有了清楚的反映.由于结尾的处理使他与恩师和挚友里特最终关系破裂,但是施特劳斯作为音乐家,决心走自己的路,并仅对他自己的艺术良知负责,在创作方面也不拘泥于前人,并在作品中依照内容所需大胆创新等等都充分表明了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追求个性解放,追求自由的崇高的个人主义精神.与他同时代的哲学巨匠尼采,更是这样一位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的哲学家.尼采这位时代的风云人物影响了整个世界,他颠覆性的思想以及对世界独特的认知也给艺术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施特劳斯找

12、到了与自己思想上产生共鸣的知音.在交响诗中,理查?施特劳斯并未创作”音乐哲学”,而是以他特有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宇宙的永恒观念,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对人类的看法.并通过对”超人”哲学的崇拜而体现其追求个性独立的思想境界.3,非理性主义的盛行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尼采的着作成为人们最爱阅读的哲学着作.尼采之所以有这样异乎寻常的震撼力,是因为他对l9世纪文明及其价值观的批判,以及对基督教伦理学的批判,符合当时普遍存在于德国知识分子中的幻灭感.”尼采认为,受基督教决定性影响的当代文明是落后的;他把宗教视作欺诳人类和束缚人类自由意志的枷锁,认为传统道德是一种建立在基督教之上的奴隶道德,善恶观念均是从保护

13、弱者的角度出发从而造成了人的顺从和谦卑的劣根性,压抑了人的生命力和强力意志”0.此外,理性,启蒙运动的价值观也是落伍的.德国知识分子心中要与那个过分有组织和过分理性化的文明决裂的冲动,要让本能和感情超越理智的冲动,被尼采用言语表达了出来.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他用”超人”作为反没落来和当代的”没落”相对抗.尼采在l9世纪最后十年和20世纪最初十年所激起的对非理性的着迷,体现在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也从尼采身上找到了思想的结合点,并以音乐的形式来抒发了作者对世界的理解,对永恒轮回的思考.三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创作始末如果说理查?施特劳斯这部伟大的交响诗的深刻思想背景是异

14、常复杂的,那么整个作品创作的过程则是相对清晰明了的.公认的作品的写作时间是l896年2月4日一8月24H,地点于慕尼黑.这是由马克思?施泰尼策(MaxSteinitzer)0所提供的.如今,整部乐谱的手稿珍藏于加米施别墅一一施特劳斯档案馆.据记载:乐谱的第一页上有理查?施特劳斯亲笔写下的:”作品开始于1896年2月,我的爱妻保利娜的生H.”施特劳斯于1894年2月到1895年7月之间都在构思一部新的音诗作品.在这个构思阶段,理查?施特劳斯从尼采的同名哲学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获得了美学的感受,更多地表达了他受到触动后的情绪以及情感的反应,而很少提及有关尼采及其哲学的思想.在构思初期,作曲家和

15、哲学家在思想上仍然保持着适度的距离,但此刻的理查?施特劳斯正被尼采作品中华美的辞藻及独特的写作方式所触动,更从尼采艰深的思想中感受到了美与生命的力量.最终,施特劳斯从尼采的同名哲学着作中的80个篇章中撷取了8个标题,以此为灵感,自由地进行诠释;它们分别是”关于后世界人”,”关于强烈的渴念”,”关于欢乐与激情”,”挽歌”,“关于科学”,”久病初愈之人”,”舞曲”,”夜曲”.他以“一个俗界凡夫的努力,企图探触超人的天堂境界.”01895年7月理查?施特劳斯在给友人马克思?冯?席林格斯(MaryonSchillings,)0的信中说:”我正在酝酿一部伟大的作品,并且在逐渐成熟.”席林格斯在回信中也表

16、达了他对这部逐渐成熟的作品的期望:”这部成熟的作品中包含着两个伟大的主题,它们分别建立在降A大调和C小调上.”两人通信的内容清楚地表明了,这似乎就在谈及查拉图斯特拉.在加米施别墅施特劳斯档案馆珍藏着两册施特劳斯的速写簿,其中一本涉及重要的有关施特劳斯创作查拉图斯特拉是说的内容.其中记载了”热情”的主题是采用的降A大调,此外,作品中”华尔兹”圆舞曲的主题也在速写簿中有所记录.据席林格斯的记载,从1895年l2月7H开始,理查?施特劳斯开始了系统地进行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创作.1896年6月24日,席林格斯收到了理查?施特劳斯写有音符c1一glc2的明信片,标明了施特劳斯史忠平理性中的浪漫主

17、义情怀Il在创作中的巨大进展.clglc2即为作品中代表”世界之谜”的三个音符.这个世界之谜主题以各种不同的节奏外形,遍布于整个交响诗直至到乐曲的结束.到此为止,施特劳斯已经结束了作品的草拟阶段,进入了作品缩编谱的创作阶段.作曲家最终也把clglc2这三个简单的音型作为了整个庄重作品的结尾处理的因素,体现其揭示作曲家本人所理解的世界永恒轮回的思想,以及世界之谜无法破解留待继续去思考的深刻的哲理性内涵.整个作品于8月24日完成,并于9月7日,交给了席林格斯一份总共108页的完整的交响诗总谱.0四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音乐分析作品比起前几部作品的规模和长度有所扩展,总长度大约为35分钟,是作曲家

18、早期交响诗中最长的一部.这表明理查?施特劳斯的创作正逐渐地使交响音乐更加富于描绘性,结构也相应地扩展,已逐渐形成了理查?施特劳斯创作交响作品的独特风格.”l,以主导动机的形式展开音乐的陈述在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作曲家采用了双重调性的原则来贯穿整个音乐始终的.整个作品的中心点就是围绕着代表大自然主题的C大调与代表人类的B大调来展开的.各段落中的主题通过采用主导动机发展的手法,并且都是在代表大自然主题的B调和代表人的主题的C调展开音乐的描述的.整个作品的结尾处处理得更是别出心裁,仍然保持着这两个调性,调性与主导动机是相互联系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主导动机是受到了瓦格纳乐剧的创作思想的

19、启发而写作的.在作品中,施特劳斯创作的主题是既具有短小精悍又具有优雅简洁的性格特征的.只有建立在bA大调的”后世之人”主题以及建立在C小调的”欢乐与激情”主题是两个规模较大的主导动机主题.然而,在音乐的进行中,这种扩展的旋律将被截断,变化发展而产生出更多的主导动机旋律.2,作品结构特征对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交响诗的结构,通常有三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作品的结构是独立于古典曲式结构的动机主题因素;另一种观点认为是依靠主题变奏的形式达到内在的统一的;最后一种观点则认为是按照古典交响思维的发展而组织起来的.作品中调性的概念很独特,它并不是传统交响曲原则下调性的概念,而是把调性作为音乐戏剧形式中的主导旋

20、律的戏剧化处理形式.整个作品的中心点围绕在两个对立的调上,代表大自然的C调和代表人类的B调.在作品中,施特劳斯并没有把其中的一个调处理成为支配另一个调的形式,两个调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因6768解放军艺术学院(季刊)2009年第3期JOURNALOFPLAACADEMYOFARTS此,在作品开始的前三十四小节中,音乐是双调性的,而在这段音乐中,代表大自然的C调相对更强调一些,就像在补偿前段音乐中B调部分比较弱一些的局面,紧接着下面的音乐,音乐仍然保持着双调性,这时,代表人类的B调又更强调一些.特别是整个作品的结尾都被处理成双调性的.这种双重调性的写法,在李斯特的b小调奏鸣曲中也曾经出现过.这种

21、手法也正是19世纪末期作曲家创作的一种手法.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结尾,代表”世界之谜”的主题中G音的出现,并没有妨碍音乐趋向于协和的方向,施特劳斯在结尾的处理上,可以说还是遵循传统的处理的,对于没有解决的C音,是在作品中有特定的思想内涵的.”庄严神圣的问题最后没有解决,答案留给人们自己去揣摩.”对于作品结尾处双重调性的功能解释是针对作品的音乐结构而言,而并非是传统的音乐分析所能够解释通的.随着对音乐分析方法重要性的逐步认识,研究者们逐渐抛弃了古典主义音乐逻辑学的观点,这种单调乏味的音乐逻辑学把主音与属音的对立作为音乐形式和音乐发展的中心原则.然而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C调和B调形成了结构

22、上的对立.因此,传统的音乐基本结构的理论在这部作品中处于纯粹次要的地位.这种情况下,由于C和B的结构本体不同于局部,而局部传统的调性布局没有改变,就造成了音乐有机体,音乐的形式与音乐的发展过程的断裂.这正如许多研究者所言:”如果没有一个清晰明白的调性布局,也就不再有一个清晰的的音乐形式.约翰?威廉姆斯认为:关于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的结构是作曲家另外一部交响诗死与净化中的主题思想的发展.在死与净化中,似乎也是一部有着双重调性的作品,其中然而主导动机是相互紧密联系的,作品的结尾也同样没有一个明确的调性,而是一种思维的扩展.”03,具有固定含义的主题特征如前所述,理查?施特劳斯的标题音乐创作在吸收借

23、鉴了李斯特交响诗创作原则的基础上,还融合了贝多芬,瓦格纳的音乐创作手法来进行创作.在浪漫主义的交响乐中时常会听到许多美丽而富于表现力的旋律,而一个漫长的,气息广阔的主题是不便于作交响发展的,因为它的组成部分的分离,是不可能给人以片断的印象的,势必会缺乏交响乐中所要求的统一性和连贯性.而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理查?施特劳斯创作的是一系列具有古典主义特征的短小精悍的主题,进行音乐的发展,短小的主题适合于作灵活的主题处理.应用具有固定含义的基本主题或主要动机贯穿于曲式结构的各个部分,这些主题与动机有的是为了适应不同结构部分而稍作变化(变形),有的则不作变化(原形).在音乐的历史长河中,理查?施特劳

24、斯是个举足轻艺术观察重的人物,他是l9世纪末20世纪初最杰出的作曲家之一,是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大师.他既是作曲家,又是出色的指挥家,同时富有诗人气质和哲理的思想.他目睹了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德国社会的巨大变革,亲身经历了世纪之交的各门艺术流派的发展,演变和滋生,尤其是20世纪音乐领域的各种新风格的涌现,流派对他也有一定的影响,但他的主流依然是始终如一地坚持晚期浪漫主义风格,仍然沿着柏辽兹,李斯特,瓦格纳所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行.为世界音乐宝库留下了珍贵的财富.理查?施特劳斯把李斯特开创的交响诗这一体裁发展到了完美的境界,可以说贝多芬把奏鸣曲式发展到了极致,而理查?施特劳斯则把交响诗领域推向了巅峰

25、.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可以说是理查?施特劳斯的集大成之作,蕴含了极为深刻的哲理思想,是在音乐家哲学,美学思想都逐渐走向了成熟阶段时所创作的作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部作品也是有记载的音乐历史上第一部以同名的哲学着作来命名的音乐作品,即使作曲家本人一再强调他并非要以音乐的形式描绘尼采伟大的哲学体系.然而尼采的超人观念在作曲家的思想领域中产生了共鸣.作品虽然没有以音乐的形式去描绘尼采的哲学体系,但是通过追寻作曲家思想发展的轨迹以及其本人成熟的思想来看,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以作曲家特有的方式来描绘了他对世界的所见,所想,以及对自己世界的思考和理解.因此,此部作品决非是娱乐性,欣赏性的一般交响音乐

26、作品,而是蕴含了深刻哲理思想的伟大着作.注释:布莱思?吉廉:理查?施特劳斯传,黄松建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59页,第5758页,第59页.丁建弘:德国通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年1月,第278页,第283页.理查?施特劳斯儿时的同学,后来是作曲家的第一部传记作者.大卫?尼斯:理查?施特劳斯传,黄建松译,江苏人民出版社,第5o页.马克思?冯?席林格斯(MarVOR8chillings,1868一】955,德国作曲家,指挥家.R/chardStrauss”AlsoSprachZarathustra”.JohnWiIJiams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3.P70(作者系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教师)责任编辑:黄恩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