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6340032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法(网络研修)讲义第一章 现代外语教学思想的历史演变一、本章讲授重点 1、现代外语教学思想演变的历史观与现代观 2、语言观与外语教学方法的选择 3、对中国产生过影响的教学法流派二、本章研修要达到的目标1、了解现代外语教学思想演变的三个阶段。2、了解中国外语教学法发展的历史。3、知道“任务型教学法”与“五步教学法”的根本性区别。4、熟悉对中国外语教学产生过影响的主要教学法流派及每个教学法流派的主要特点。三、研修方式 :研读、思考感悟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四、本章应了解和掌握的重点内容第一节 现代外语教学思想演变的历史观与现代观(一)现代外语教学思想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现代外语

2、教学思想演变的萌芽期(19世纪末以前)。语法翻译法成为现代语言教学初期的必然选择。语法翻译法最初的误区在其语言学基础“一切语言都起源于同一语言”。它假想母语和外语之间能实现“等值翻译”。(2)现代外语教学思想蜕变及外语教学的发展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60年代)。在外语教学思想的发展期,直接法和听说法应运而生。(3)现代外语教学思想的成熟期(20世纪60年代至今)。这一时期现代外语教学思想的成熟表现在对语言的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和认知、思考与实践运用。语言学家从理性角度分析语言:人掌握语言不仅仅是“刺激-反应”的认知过程,而应该借助思维来总结规则,用规则推倒、转换、生成新的句子, “认知法”由此

3、产生。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到“语言是有意义的交际工具” 此时,英国的语言学家创立了“交际法”。从20世纪的90年代至今,世界外语教学的研究进入了后教学法(Post Method)研究阶段。在这个时代,人们不再拘泥于对于方法本身的探求。从单一的探索教学法的时代进入到对于教学的本质、教学的环境、教学过程的探讨。后教学法研究要求我们探究各种教学法,了解不同教学法的强弱所在,吸收精华,去其积弊,结合实际,为我所用。第二节 语言观与外语教学方法的选择(二)人们对语言的认知与方法的选择密切相关(教学要求:了解中国外语教学法发展的历史)1970至1976年,这是中国外语教学发展的

4、无序期。1976至1980年,中国的外语教学开始步入理性的轨道,“语法翻译法”是这一阶段外语教学唯一的方法选择。1980至1989年,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此时,诞生于美国的“听说法”成为我国教学法领域的首选,取代传统的“语法翻译法”。1990至2003年,是中国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研究比较成熟的一个时期。1990至2000年,人们对交际法教学思想的理解日益成熟,这一时期凸现语言功能的“功能教学法”使交际思想得到广泛落实,通过对教学形式的量化和生活化来强化交际教学,形式上量化体现为“五步教学法”。2001至2003年,交际教学的另一个分支-任务型教学法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和推广。任务型教学突出语言

5、的工具性功能:语言是用来做事情的工具,语言用来解决课堂内和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任务型教学法要求教学内容任务化,教学程序生活化,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学评价集体化。第三节 对中国产生过影响的教学法流派1、语法翻译法(the Grammar Translation Method )语法翻译法对近代和当代语言教学产生重大影响,对中国外语教学的影响达数十年,语法翻译法也叫古典法,它曾经用来教授古典语言希腊语和拉丁文而得名。(1)语法翻译法以翻译作为手段来处理课文教学课堂上用母语来组织教学,用外语或母语来回答问题,将课文逐句翻译成本族语。操作模式:上课之初,每个学生都有可能被要求朗读课文中的几行文字,然后

6、将所读的内容逐句译成汉语。当学生阅读完段落并将其翻译为母语之后,学生举手就所存在的问题提问,老师回答,讲解或造句示范。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之后,教师开始讲解课文中重要的语法点,要求学生背记规则。接着做课文后的练习题,练习的内容就课文设计的问题进行书面答问,如英汉、汉英翻译练习,填空选择练习等。培养学生阅读外语原文的能力。(2) 用演绎法处理语法教师先告诉学生语法结构,要求学生背诵法规则和例句。而对语法知识的学习,研究显示,在大多数情况下,用归纳法讲语法比用演绎法更为有效。在归纳法的使用过程中,学生探究的成分更多一些。教师先给学生大量的例子,然后让他们观察、分析并找出规律。为了加强理解,还可以让学

7、生找出更多的例子。(3)通过母语和外语之间的比较来理解抽象词汇、句子意义和句法结构。尽管语法教学已成历史,但其中包含的翻译、演绎等教学技巧对目前的英语教学仍然能产生一定的作用。2、直接法(the Direct Method)直接法于20世纪初在批判语法翻译法的基础上产生。针对语法翻译法训练出的“聋哑英语”,“直接法”要求掌握活的语言,口语应居领先地位。实际操作这种方法时,不借助母语来组织教学,不使用翻译为手段,教学之初,通过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画、肢体语言等,来呈现词汇并组织和讲解教学内容。 当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后,还可以通过上下文、同义词、反义词等手段来解释词义。最后直接用外语讲解外语,在外

8、语和客观事物之间建立直接的联系,用外语进行思维,强调通过模仿、下意识的感知、重复、在自然环境或情景中习得语言,就像小孩说母语那样学外语,最终达到表达自动化的程度。直接法重视口语教学,强调英语思维,能够培养学生较强的口头运用语言的能力,但它忽视本族语的正面作用,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错误和时间的浪费,将外语学习与本族语的学习等同起来,忽视语法的作用,过早强调活用语言,机械地模仿、记忆语言,容易造成囫囵吞枣式的僵化学习,学生不能够触类旁通并活用语言。 3、听说法(the Audio-lingual Method)听说法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的美国,是为了满足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上的美军对外语人才的

9、需求,最初被称为战争应急法(the Army Method)。它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Structural Linguistics)和行为主义心理(Behaviorist Psychology),因此听说法又称为结构法(the Structural Method)。听说法的训练策略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阶段侧重;句子中心,反复实践,形成习惯”。听说法的创立者认为语言习惯的形成过程犹如人训练动物,教语言不是教语言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像本族语使用者那样反复使用语言,形成一套语言表达习惯。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观点,语言教学是一个“刺激反馈巩固(奖励)形成习惯”的过程,教学过程应

10、该由下列因素构成:以句子为单位的认知刺激、以模仿为主要手段的学习反馈、以重复转换为技巧的巩固练习、以表扬刺激为诱饵的流利表达、形成脱口而出的语言习惯。听说法的教学过程可总结为“十八字令”,即“示范模仿重复替换转换角色扮演强化(奖励)(形成)习惯”。听说法的教学操练技巧大致有:(1)分角色对话:通过两个人之间的小对话来开始新课教学,要求学生模仿并记忆对话,接着老师扮演对话中的一个角色,全体同学共同扮演另一个角色。当学生基本熟悉一个角色的对话词后,与老师进行角色交换,又开始熟记另一角色的台词。然后全班一分为二,进行分角色对话。基本记住对话后,配对进行对话表演。(2)链式操练:老师通过向某个学生提问

11、或致问候来开始链式操练的第一个环节,该生做出反馈之后,转身向身后的同学提问或问候,这个同学反馈后,像第一个同学那样转身提问或问候,如此类推,形成一个连续性的链式操练。(3)转换操练(Transformation Drill):老师给学生一个句子,例如一个肯定句,要求他们将这个句子转换成一个否定句或疑问句,有时也可能要求他们将某种结构的句子转换为意义相同的另一种结构的句子,这种转换称为句子结构转换或AB句转换。(4)完成对话:给学生一段留有很多空缺的对话,要求学生填写对话中所缺的词语。(5)“连珠炮”问答操练:老师快速提问,要求学生快速回答。(6)转换练习 。4、交际教学途径传统的语法翻译法和听

12、说法因其存在的很多局限性,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外语的需求。在20世纪的70年代,欧洲人威尔金斯(D.A.Wilkins)创立新的教学法流派,即交际法教学途径,以满足日益频繁的政治、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培养具有较强交际能力的外语人才。交际教育法体系中对中国产生影响的有两个分支,即“功能意念交际法”和“任务型交际法”。语言的功能指通过语言交际要达到的目的,例如道歉、问候、询问(Whats the matter with you?)等;意念则指为达到交际目的而说的内容或者说一个句子所包含的若干意义单位,例如方位、地点、时间等。借用同一个句式来说明二者的区别。例如Have you got any mi

13、lk,询问情况是该句的功能,有没有牛奶是该句的意念。英国的语言学家曾将语言分为三大宏观功能,分别是:语言具有交际功能,通过语言的交际与人相处,表达一定的社会关系;语言具有工具性功能,语言用来做事,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语言具有语篇功能,使口笔头语篇连贯得体。任务型教学是交际法的一个分支,是交际教学思想的又一个发展形态。任务型教学坚持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即学习活动过程本身与学习语言的目标同样重要。教学总结:在现实中,任何一个教师都不可能完完全全采用某一教学法,而是要根据教学环境和状况采用综合的教学方法,即吸收各家之长,演变出最适合自己和特定学生的教学方法。对七年级的学生在传达词汇项目的意思时可以用

14、不同的方法。直接法、翻译法及情境法的一些技巧都可以用上。对形象的东西用图、实物或肢体语言表达,抽象概念借助母语翻译,如果有可能,有些单词可在情境中呈现,还可以根据构词法和上下文等知识和线索让学生自己猜测生词的意思,这又体现了认知法的某些特点。即使我们采用任务型教学,试图让学生“在用中学”,但是如果某个影响理解语言材料的生词构成了完成任务的障碍,我们就应该借助其他教学方法。五、思考题1、英国的语言学家将语言分为哪三大宏观功能?2、语言的功能和意念分别指什么?3、简要说明“任务型教学法”与“五步教学法”的根本性区别。4、谈谈你在课堂教学中是如何综合采用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听说法和交际教学法的,并说

15、明它们的利弊。第三章 英语教学行动中的策略运用 一、本章讲授重点1、教学行动策略的内涵和特征2、教学策略指导下的行动方法二、本章研修要达到的目标1、 通过研修明确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之间的辨证关系并 形自己有效的教学策略。 2、能够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掌握课堂教学的导入与结尾技巧。 4、能够就所给教学资料编写完整的教案。三、研修方式:阅读、理解内化与实践相结实。 四、本章应了解和掌握的重点内容及学习要求(一)教学策略的界定 (课本P61)1教学策略的界定 (学习要求:知道 )教学策略就是老师基于对教育教学规律和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认知,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分析各种不同的教学要素

16、及相互关系,运用直觉创造,确立教学的基本思路,并根据未来教学中可能发生的不同情况,从宏观的角度确定阶段性教学方案,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确定组织形式,合理选择、组合设计教学的具体方法与实施步骤,使个人对教学的独到见解及相关才艺在教学方案中得到体现,教学从而具有前瞻性、创造性、灵活性、艺术性和可塑性。2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之间的辨证关系 (明确)教学策略具有宏观意义,产生对教学方法和技能的理性思考。策略能表现一名教师基本的和创新的教学思路,体现其个人智慧、经验和对教学全方位的认识水平以及教师对自己的教学经验的总结和不断反思。教学策略在层次上高于教学方法,对教学方法具有宏观控制和决策指

17、导的双重作用,但教学策略并不能与具体的方法画等号。 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具体体现,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教学方法是教学策略的主要构成内容,但教学策略注重对教学方法的设计和选择,它是对教学具体行动整体的考虑和规划,而教学方法则注重对教学过程的组织和教学内容的实施。在策略导向的基础上,老师将学习方法研究作为教学的突破口,以学法定教法,以教法导学法,以策略筛教法。例如课文教学中对语言知识教学的策略之一是“循环有序,多点侧重”。根据这一策略,老师对教学的安排就体现在“多点、循环”这四个字上,落实到具体的教学中就形成“分课分步按难易侧重,分单元论课按技能分项侧重,小循环分课题按内容侧

18、重,大循环考前按知识分块侧重,学年按知识体系分段侧重” ,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就会出现“回想学习法”、“螺旋上升学习法”等。(二)教学策略指导下的行动方法(课本P76)1、行动策略之一:教学激发情感,知识渗透思想(1)激发情感方法之一:挖掘教材外部的情感因素教材外部的情感因素的挖掘包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合理开发智力资源,确立建设性伙伴关系,培养主人意识等。(2)激发情感的方法之二:挖掘教材内部的情感因素(详见课本P77)2、行动策略之二:展示个性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要求:重点掌握(1)运用教学游戏来激发学生兴趣学生的认知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即知学、好学、乐学。游戏能激发学

19、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学,从“要我学”,向“我要学”,“我乐学”转化。生活是游戏教学永不枯竭的源泉,老师应该从生活中借鉴、改编、创作英语教学游戏,使游戏教学成为教学实践领域里的一个亮点。英语游戏具有广泛的教学功能:导入功能、操练功能、巩固功能、调节功能等。(2)运用直观教学激发学生兴趣(3)通过“弹性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所谓“弹性教学”指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伸缩性,给教师本人留下调整教学的空间,为“因材施教”留下分层教学的空间,为学生留下思考和活动的空间。“弹性教学”包括弹性导入、弹性操练、弹性任务、弹性评价等。(4)通过有意识地“放弃”部分知识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在备课时

20、将课本知识分为“应知的内容”“可知的内容”和“可弃的内容”。“应知的内容”是教学的核心,“可知的内容”可以用“打埋伏”的方式加以处理,有意识地放弃“可弃的内容”。“有意识”指老师不是“丢弃”书本中的部分知识,而是在“教学随记”中记录下曾放弃的内容,并计划在以后的单元复习、阶段复习、学期复习、学年复习中逐步加以处理。(5)通过独具个性的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6)通过适当拓宽知识面来激发学生兴趣(7)通过贴近生活的才艺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8)通过“阳光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详见课本P87)老师应该是学生精神领域和学习领域的一缕缕阳光,是满足学生需要的阳光,是张扬学生个性的阳光。在“ 阳光教学”的过程

21、中, “阳光语言”的运用能体现一个老师的智慧,老师要保持“阳光的心态”、“阳光的形象”,发自内心真诚地欣赏学生,用自己的热情和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10)通过任务型教学激发学生兴趣(详见课本P88)(11)通过学科知识渗透来激发学生兴趣 3、行动策略之三:大目标为教学定向,小目标为教学导航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宏观目标体现为三大方面:思想目标、心理目标和能力目标。三大目标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前提,彼此促进。教学要求:认真研读课本P9091的内容,进一步了解“思想目标、心理目标和能力目标”所包含的具体内容。4、行动策略之四 :理论法指导行动,实践法优化行动 (P9193)学习要求:一般了解5、行动策略之

22、五:优化教案,吃透两头(教材和学生),把握中间(教法运用) 学习要求:重点掌握1、备课的本质备课的本质就是教师利用潜在的教学能力来形成现实的教学能力。潜在教学能力是指事业心、责任感、品德修养、教育文化科学知识等,现实的教学能力是指驾驭教材、有效调控教学进程等的能力。 2、备课的目的备课是实现从潜在能力转化为现实能力的转换剂,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实现这种转换。第一,将教材中的知识转化为教师的知识,深化拓展自己已知的课本知识,做到“高瞻远瞩”;探究学习未知的与课本知识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做到“触类旁通”。第二,将教学的目标、要求、重点和难点转化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和指导性纲要,以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握教

23、学的方向,通过“纲要”来导教和导学,解决What to learn和How to learn的问题,做到把握基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突出重点、提出疑点、分散难点。第三,找到一条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认知、储存、内化、运用的有效途径。这条有效途径就是探求有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技巧、学法与教法,巩固已有知识经验,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同时实现旧知识的再生利用和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运用。3、备课的类型之一:学期备课(1)宏观备课:研究课标和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2)微观备课:确定全学期的教学目的,安排教学进度,安排教学内容的课时分配。学期教学计划学 科英 语周学时6任课年级初 二

24、任课教师分析学期教学内容与教材结构教学目标本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为完成教学任务采用的措施和方法附学期教学计划样板学期教学进度表学 科英 语周学时6任课年级初 二任课教师周 次月 日教 学 内 容课时备注1234放假4、备课的类型之二:单元备课 (重点)单元教学计划和单元备课要明确解决的问题:(1)熟悉和掌握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建议。(2)分析本单元的重点、难点,确定每课教学重点及教学活动安排,通盘考虑学生的技能和能力培养。(3)考虑单元教学的任务设计、活动步骤及练习设计。(4)研究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与技巧。5、备课的类型之三:课时备课 (重点)(1)课时备课应该

25、考虑的问题 a.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设计。b.确定课型和课的结构。c.明确或确定教学的重难点。d.选用或设计教学方法和技巧。e.了解上节课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f.考虑课题的导入方式。g.板书的安排。h.课内或课外习题的设计和练习方式。i.教学步骤的设计安排。(2)编写教案a.教案的基本要求:教案是教师在了解学生、钻研教学内容、考虑教法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一节课讲什么(内容、目标)、如何讲(方法、手段、形式、程度)的方案。b.教案的基本格式:课目:(Lesson One Unit One) Task One任务:(任务名称,比如“填表”或“绘图”)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材料:(

26、辅助教具及制作材料)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活动形式:(个人、小组、全班、配对)操作过程:Step 1 :Leading-in(warming-up activities)A. B. (设计导入型的热身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无意注意。)Step 2:Pre-taskA. B. (介绍任务的要求和实施步骤,设计语言环境来呈现和学习完成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Step 3 : While-taskA. B. (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或链式任务。)Step 4:Post-taskA. B. (个人或各小组展示任务完成的结果或成果。)Step 5 :CheckA. B. (学生或小组相互评价,老师

27、总结,做出全面评价。)Step 6: HomeworkA. B. (课外作业任务化,课外作业活动化,课外作业生活化。)6、行动策略之六:开阔授课思路,灵活运用方法:课堂教学的导入与结尾技巧学习提示:授课环节所需要和运用的方法技巧繁多,老师决定方法的取舍时要坚持“新颖、灵活、趣味、实用”的原则。导入和结尾技巧在成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因为“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而结尾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1)、课堂教学导入的好处恰当的导入是成功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师生共同演奏一个教学乐章的前奏。好的导入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师生之间的情感共鸣,在师生心灵深处架起一座方便彼此交流互动的桥

28、梁。有针对性且具创造性的导入能激活旧知识,诱发学生对所学新知识的兴趣,教师可以更好地调控课堂教学气氛。(2)、课堂导入应遵循的原则:学习要求:理解、内化。兴趣激发原则;思维启迪原则;情感共鸣原则;直观形象原则;审美陶冶原则;新颖变化原则。学习要求:重点掌握以下课堂导入与结尾技巧,并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3)、常见的课堂导入技巧通过歌曲导入学生会唱英语歌曲是标准的目标之一,英语教学歌曲的通俗性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英语歌曲内容的多样性又使英语歌曲能发挥语言载体的作用。因此,可以利用歌曲来促进交际,“先唱后说”,可以利用歌曲来表达情感,“唱歌问候”,可以利用歌曲来完成任务

29、,“先唱后做”等。通过游戏导入游戏是标准所倡导的教学技巧之一,要求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游戏能让每一个人都参与或有参与意识,从一开始就能吸引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为一堂课的成功实施奠定了心理基础。通过简笔画或图表导入通过看图导入是标准赋予学习的含义之一,它要求学生“能根据图片用语言描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能理解并解释图表提供的信息”。近年来,简笔画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因为它简单易行,经济实惠。简笔画只需体现教学的实用性,达意就行,而不必太关注绘画艺术性。简笔画像与不像能产生两种不同的教学效果,有时一幅蹩脚的简笔画产生的课堂教学效果会更好,如我们运用简笔画导入让学生表达

30、Whats this ?Its a,老师有意识将一个梨子画得不太像,因此就会产生以下的探究性效果:T:(画一个不太像的梨子)Whats this?S1:(观察)Perhaps its an apple.T: No ,it isnt an apple. Who else can tell me? Whats this?S2: Is this a light bulb?T: No ,you can eat it.S3:Oh,I see .Its a pear .Am I right?T: Yes ,you are quite right .Its a pear.通过竞赛导入比如学习向人祝贺生日用语

31、“-Happy birthday. -Thank you.”可以通过单词竞赛的形式导入对话。具体操作如下:来自不同小组的同学在黑板上写下本组要送给Ann的礼物,比一比哪个组在规定的时间里送的“礼物”多,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对话。通过设置悬念导入教学悬念就是将学生置身于一种亦真亦幻、欲罢不能的心理等待状态,在等待中想象结局。通过录像、多媒体、幻灯导入录像和多媒体是课堂导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之一,这种手段能客观反映多彩的世界。例如学习The Memory Robot一文时,我们可以通过录像或多媒体来播放小品机器人,在学生“观、疑、论、评”的过程中欣然进入文字教学。通过提问导入根据提问的目的分类,导入的

32、问题可设计为:a:释义性提问,用来解释影响学生对课文大意理解的生词、消除学生理解上的障碍;b:激励性提问,其答案往往是直观且显而易见,目的是对差生进行鼓励;c:疏通式提问,就所学文章的基本数据、人物事件、时间地点、方式方法等进行提问,提供给学生展开学习的脉络;d:归纳性提问,以学生课前预习为基础,通过板书归纳展示全文情节发展的脉络,再根据线条脉络,以人设问,以事件设问,以时间或空间的位置设问等,目的是培养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e:启迪性提问,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课堂教学的结尾技巧结尾技巧指老师用新颖的方法对知识、技能等进行归纳、总结、具体化,以巧妙的教学手法演绎精彩的教学结尾,达到

33、“风头豹尾”、“画龙点睛”的课堂效果。结尾可采用如下方法:憧憬法:结合教学实际,运用憧憬未来的方式结束主题教学,让教学面向学生对未来理想的追求与向往。如The Memory Robot一文让学生畅谈My Future Family Life in 2020s来结尾。点睛法:点睛法的用意之一就是通过进一步提炼中心思想,深化主题,揭示主题与人的关系,以达到提高认识和巩固学习成果的目的。比如A Traffic Accident 一文的教学,老师在教学的最后环节,通过幻灯展示各种反映违反交通规则人和事的画面,让学生判断其中的做法是否正确,最后用一句话表达这些画面的主题思想,比如A minute wai

34、t brings us happiness of all our lives .或Every body must do something to avoid any traffic accident等。归因法:归因法就是通过结果来推导原因,对所学内容作一番梳理。通过归因来帮助回忆和巩固内容,通过归因来弥补漏洞,进一步习得知识结构。比如,Nowadays girls beat boys in studies,its a surprising result .How did the girls achieve the success ? Lets find the reasons .Look at

35、 the form while talking .TeamsBoysGirlsResultsFailWinReasons1.2.3.4.1.2.3.4.归纳法:归纳法主要用来归纳语言知识,在对话教学中可用来归纳语言的功能项目,通过归纳找语言规律,总结学习方法。这种归纳可以是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也可以联系过去所学的相关内容一并总结。拓展法:结课时,在巩固已学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延伸课题内容的新问题,有意识地将所学知识延伸到其他相关领域,在寻找新问题答案的同时,巩固和运用已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例如当学生学完Pollution一课时,老师可以在结课时提出什么是语言污染,并布置学生讨论

36、“生活中的”另类语言(violent language,yellow joke , dirty pet phrase,satirical language),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悬念法:结课时,老师不把有些问题的答案告诉学生,只是给予适当提示,布置学生课外思考。讨论法:讲课即将结束时,老师就课文内容提出一个引发思考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讨论中求共识,在对文章的回顾中得出结论。这样,既巩固了知识的学习,又有意识地陶冶学生的情操。例如在Merry Christmas 一文的学习后,老师提出讨论“圣诞精神”的本质。通过对课文事例的回顾,全班得出“爱心、善心、关心、诚心、公心”的结论,集中体现在

37、四个字-“无私奉贤”。迁移法:迁移法主要体现在知识技能的迁移。例如学完对话The Missing Necklace,布置学生写一篇短小的记叙文,将对话文字转换为叙述性文字。老师在学生动手前提示学生记叙文所包含的六大要素。老师还可以布置部分学生写一则实物招领启事。音乐法:在结束时,播放与主题相关的音乐来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再围绕播放的音乐来设计与对话相类似的问题,对本节所学内容能起到触类旁通的复习作用。 五、思考题1、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之间的辨证关系是怎样的?2、在教学中一般采用哪些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什么是“弹性教学”?“弹性教学”包括哪四个方面的内容?4、你是怎样理解 “阳光教学”的?

38、5、英语课程标准所设定的宏观目标体现在哪三大方面?6、课时备课应该考虑的问题有哪些? 7、课堂教学的结尾技巧有哪些?8、说出常用的课堂导入技巧。实践题:9、结合教学实例谈谈你常用的课堂导入与结尾技巧。第四章 英语语音、词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教学提示:本章我们重点学习词汇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一、本章讲授重点1、英语课程标准对词汇学习的基本要求与策略运用2、词汇教学的方法二、本章研修要达到的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并将它落实到教学行动中去。2、掌握词汇教学的方式方法。三、研修方式:阅读、感悟、实践。四、本章应了解和掌握的重点内容(一)、理解和领悟英语课程标准对五级

39、词汇的目标描述,掌握词汇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1、英语新课程标准对每个级别的词汇学习都做了目标描述以及词汇量的规定,五级词汇的目标描述是: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理解和领悟词语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学会使用15001600个英语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2、所谓“词语的基本意义”可以理解为对词语外延意义的掌握。词的外延意义也称概念意义,这一个语言单位与其所指的非语言实体之间的关系。词的外延意义一般可以用语义特征来描述,如woman 的语义特征为:female,human,adult。

40、3、“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可以理解为对词的内涵意义、搭配意义和词的习惯用法的掌握。而词的内涵意义指在概念意义外的交际值,是词的附加意义或联想意义。这种附加意义是人们对该词或短语所指的人或事物所持有的特殊情感或态度。例如,句子“The rugby team played like women.”就反映了一些人对woman的认识:柔弱、缺乏男子汉的力量和速度等。内涵意义因人或文化而异,在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狗”在英语国家被看作人类的朋友,甚至家庭中的一员,狗给人的印象是faithful ,friendly 。这种情感体现在众多与“狗”有关的英语表达上,如“Love me ,love

41、my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 .”等;但在我国的文化中,“狗”的内涵意义通常是贬义的。词汇的意义由语境决定,极少孤立存在。例如book一词的基本意义是书,但在词典中我们还可看到book的多个名词的意义、两个动词的意义以及三个由“book+介词”构成的短语。因此,要明确book的正确意义,就必须依靠该词所在的语境。如果语境是在电影院门口,一为观众都售票员说:I booked my tickets two weeks ago.就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book在这里做动词,意义为“订票”。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用语言做事情的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就要创设有意义的课堂

42、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体会词的意义、搭配和用法。为此,教师应创设真实的情境,并通过演示、讲解或操练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生词的确切含义,并掌握其用法。例如,black一词最基本的用法是adj., 如blackboard 。但black还有其他一些意思,如black slaves ,black heart黑心肠。只有把词汇放在语境中,学习才能通过上下文准确理解和掌握词义,进而达到融会贯通。(二)探讨以语音教学来促词汇教学的方式方法1、搞好词汇学习的启始教学,首先要让学生过语音关(1)在英语的启蒙教学中,对辅音字母、音标和词汇实施同步教学,如使用“字母音素分解法(字母因素掐头分解法/字母

43、因素去尾分解法)”。(2)抓五个元音的读音规则。(3)通过对单词重音及重音转移的掌握,启发学生掌握重音与词义、词性的关系,用最省力的方式扩大词汇量。通过重读音节的移位改变词性,例如permit、 record、increase(名词和动词的重音位置不同)。通过重读音节的移位改变词性和词义,例如,digest消耗,文摘;present赠v. n.礼物。(4)改变单词中一个音素的读音来改变词性和词义(音标略)例如, excuse v.原谅 n.借口。(5)通过配对归纳同音异形词来教学词汇,如,practise-practice,meat-meet,hair-hare, here-hear,fath

44、er-farther,write-right,steel-steal,buy-by。(6)将汉语中的英语音译词作为英语启蒙教学的补充词汇,比如,romance ,salad,cartoon , motor,Internet,papa,logic。2、通过构词法探讨来丰富单词的学习方法(1)通过对单词构成及规律的认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寻找单词记忆的捷径。词的派生:前缀、后缀词的缩写(abbreviation):首字母缩略 UN联合国,COD现金支付(cash on delivery),NATO北约 ;截短法缩略:aero plane-plane,telephone-phone,omnibus-

45、bus,helicopter-copter;去尾:advertisement-ad examination-exam mathematic-math professor-prof. kilometer-kilo taxicab-taxi gasoline-gas laboratory-lab public house-pub词的复合(compound word ) n.+ n. landlord bathroom adj.+ n . blackboard Prep.+ n. onlooker v.+ n . pickpocket scarecrow Adj.+ adj. widespread

46、n.+ adj. nationwide heartbroken Prep.+ v .overdo (做过了头) n.+ prep.+ n. mother-in-law 词的混成(blending)television broadcast - telecast(电视播送)Smoke fog-smog (烟雾) breakfast lunch-brunch(早午餐)(三)词汇教学的方法1、演示法教学实例词汇学习:enough ,strong ,break ,branch教学目的:enough与被修饰词之间的句序排列教学说明:教师准备几根粗细不一的树枝,自己率先示范,拿起一根树枝折断,说:“I am

47、 strong enough to break the branch.”老师拿起另一根较粗的树枝,让几位同学尝试折断它。实施前,教师设置悬念,让全班同学一起来猜Who is strong enough to break the branch? Who isnt strong enough to break it .组织语言:Now Tom ,Mary ,Jackcome here .Try to break the branch.(to class)Before this lets guess who may be strong enough to break the branch and w

48、ho isnt strong enough to make it.2、游戏法实例教学游戏名称:构词竞赛(A Word Building Match)词汇学习:学过的词汇教学目的:巩固复习近阶段学过的单词。游戏说明:老师说出一个单词的英文释义,学生竞赛拼出该词,并正确发音。再由拼出该词的同学说出另一个词的释义,其他同学抢拼出该词。若无人拼出该词,这位同学得分,再由他提供另一词的释义。如此类推,要求释义提供者不能超越规定的范围,否则就判定犯规并被扣分。3、联想法(1)归类联想(交通、水果、食品、饮品、文具、餐名类)(2)近义、反义联想。教师在讲解新单词时,最好同时介绍一下该词的同义词和反义词。由于

49、一个单词的同义词或反义词与该词在语义上联系紧密,共享多数语义特征,因此有助学生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3)上下义联想animal wild animal domestic animaltiger lion bear monkey dog pig donkey horse(4)词缀联想carecareful ,careless ,carefullyhappyhappily ,unhappy ,happiness(5)拆字联想Often :of/ten blackboard :black/board(6)语音联想(音标略)清浊音联想:close 长短音联想:lead 同音联想:won ,one

50、拟音联想:bar,吧4、综合法在课文教学中,我们有时可以用综合法来处理生词,它可以归纳为“六字诀”;查(looking up)、悟(understanding)、猜(guessing)、演(demonstration)、释(explanation)、弃(giving up)。如果我们将处理生词的方式方法进行接近量化,比例大致为:自查占五分之一,老师释义占五分之一,学生悟或猜词占五分之二,搁置五分之一的非常用词。学生自查并确定词义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学生学习的词汇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要求学生复用式掌握,另一部分要求他们领会式掌握。领会只需掌握一个词在一篇文章的含义,复用则要求

51、掌握其多义、同义、发音和搭配等方面的内容。“悟”或“猜”词义是同一种练习形式的两种不同要求。“悟”要求学生通过上下文来领悟或悟透单词词义,强调基本准确的把握。而“猜”只要求学生凭直觉思维去判断词义,含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接续的阅读中再校正自己对词义的判断。以词汇教学为例:第一步 要求学生读课文,找出生词,通过“悟”和“猜”来判断生词的词义。第二步 老师板书生词,要求学生用英文解释部分在阅读中“悟”或“猜”出词义的生词。第三步 在学生预读的基础上,通过直观的实物、直观的图表、直观的语言、直观的形象来全方位地呈现单词,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联想能力,通过观察运用来习得或学得词语。“释”就是解释,

52、用英文解释一些技术性术语,用汉语解释部分含抽象意义的词汇,达到简洁实用的教学效果。“弃”的意思是暂时的放弃、搁置一些意义超前的语言点、语法点、无碍大局的过渡性词汇或一些词义的横向拓展,在随后的循环教学和复习课中逐步加以解决。5、趣味法五、思考题1、五级词汇教学的目标要求是怎样的?2、语音教学来促词汇教学的方式方法有哪些?3、谈谈通过构词法来丰富单词的方法。4、常用词汇教学的方法有哪些?第五章 英语语法教学的方法与技巧一、本章讲授重点1、语法教学的策略运用2、语法教学的方法二、教学提示近两年在我国推行的课程改革旨在改变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掌握,强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并不是意

53、味着语法教学可有可无,而是改“过分”为“适当”,改(练习形式“单一”为“多样化”,既关注语法的规定性,又重视语法的描写性,强调语法学习应该为语言运用服务,体现语法教学的“承载性”(语法结构是语言的载体,没有语法的语言就像没有骨骼的躯体)、“可行性”(哪些句子可以被交际接受)、“得体性”(语法运用在一定的语境中是否得体)和“现实性”(某种语法结构是否在现实中实际运用)。中国学生缺乏运用英语的学习环境,难以获得足够的语言刺激,难以自然习得英语,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主要是通过有意识地学习,而掌握基础英语语法规则可以帮助学生较快地掌握语言形式。三、本章应了解和掌握的重点内容(一)语法教学的策略运用1、感

54、知为先,阶段渐进中学语法教学通过处理知和能的关系来体现语法教学的阶段性,这种“知能关系”体现为先能后知,先知后能,先能自知。“能”指实践运用或交际运用,“知”指掌握相关语法的规则。所谓“先能后知”就是说中学语言学习初期的语法教学应该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语法,即先解决某个单项语法在实践中的应用问题,不讲或少讲语法规则;在语言学习中期的语法教学,有时也可适当采用“先知后能”的方法来讲解,即适当讲解语法规则,再进行功能结构操练;“只能不知”指在语言学习的中后期阶段注重语言结构的交际化,淡化语言结构的认知,注重语言结构的实践运用,在交际运用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语法规则。因此,中学语法教学的认知领域的

55、拓展分为三个阶段:(1)感知语法阶段中学语法教学方法的选择应体现其阶段性。七年级和和八年级上学期尽量以活动和完成任务的方式让学生“感知语法”,暂时放弃或淡化规则的讲解,让学生在运用和交流之中多增加对语法规则的感性认知和感性材料的积累,通过交流活动体验并认识规则。如行为动词第三人称单数的学习。(2)一般性认知语法阶段这一阶段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学生认知并掌握语法的一般规则。例如“动词不定式”的学习。(3)特殊性认知语法阶段掌握规则之中的不规则,掌握一般性中的特殊性。如总结不带to的不定式的运用搭配。2、境中悟法,习学并进语法教学的发展过程是一个在一定语境下从运用到认知或从认知到运用的转换过程,在

56、这个转换过程中,学得语法与习得语法相得益彰。所谓习得语法的过程就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运用语言,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结构,潜移默化语法知识,并在循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对语言规则的自觉性。 “任务型”的语法教学就是习得语法的途径之一。学得语法就是以学习语法为出发点,对语法知识先演绎讲解,再运用归纳的学习过程。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应该淡化语法讲解,改变只是靠讲一套规则去达到语法学习目的的一些做法,应将繁琐的语法规则进行简化、压缩,让学生先从听觉、视觉、运动觉中去体验和接触语法,让语法教学情景化,进行以意义为中心的语法情景性练习。教学实例见课本P1393、兴趣为先,乐学勤练培养学生对习得语法兴趣的

57、途径很多,常见的方法有游戏法、情景法、魔术法、音乐法、绘图法、口诀法、演示法、任务法等。游戏法实例见课本P1404、晦律新说,立足实用(1)老师应把语法的讲解减少到最低程度,组织学生进行多种语法练习;(2)语法讲解的深度和广度要加以控制,不要引申太多、举例过多;(3)语法教学不能照本宣科,要讲出新意,用通俗易懂,简练形象的语言来讲解枯燥复杂的语法结构。教学实例见课本P141-144(二)语法教学的方法1、感知法在设置的语境中,用感知的方式让学生接触语法,创设有利于学生习得语法、活用语法的语言情景,学生在有意义的交流中感悟语言规则,为习得和学得语法打下基础,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去领悟,通过观察去总结

58、规则。例如不定式to do的入门学习:老师可以设计有趣的、有意义的接句练习,让学生初步感知不定式的表达:v.+ to do.:Hi ,Class .Lets do an interesting exercise .I say the first sentence .You give the second one .Your second sentence must b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one in meaning .For example ,if I say“I have a computer ”,you say “I want to use

59、 it”; if I say“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my computer” ,you say “I want to repair it for you ”.Shall we start ? I have a ticket.Ss: I want to see a film.T:I have some money.Ss: I want to go shopping.T:I have a cake.Ss: I want to eat it.T:I have a picture-book.Ss: I want to read it.2、游戏法语法教学游戏能创设语言情

60、景,提供语法学习的契机,充分地发挥每个人的智力和想象力,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交际内容而不是语言本身。通过游戏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法的兴趣,调动学生学外语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游戏的主人,控制游戏交际的过程,在游戏中增强对语法规则的感悟能力、总结归纳及活用能力。例如:通过游戏“猜!猜!猜”学习动词have、has及句型变化。(教师手里拿着粉笔,通过提问导入语法游戏。)T:Children , what do you think I have in my hand ?Jim : You have a pen .T: Oh ,No .Can it really be a pen ? My hand is very small.John: You have an eraser .T: No , I have not .Mary : You have money .T : No , I have not .I hav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