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该怎样读书

上传人:清**** 文档编号:46337581 上传时间:2021-12-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4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师该怎样读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该怎样读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该怎样读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教师该怎样读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该怎样读书(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教师该怎样读书1930年11月,胡适先生在上海青年会发表了题为为什么读书的演讲,回答“为什么要读书”,他总结了三点: “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在演讲中,胡适先生如话家常,深入浅出地分别对以上三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这篇文章,被收入许多胡适文集中,比如我手头这本书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胡适散文精选集”不朽(胡适先生逝世50周年纪念版)中,第一辑的第二篇便是此文。建议未曾读过的读者,全文阅读。 之所以会想起胡适先生

2、这篇收入不朽文集中关于读书的演讲,是因为近日读了常生龙先生的新书: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 2 称常生龙为先生,因为他的确配得上“先生”这个称呼。 先生年届半百,而声如壮年,目光炯炯;先生为物理特级教师,而每日读书,读必作文,健笔如飞;先生为上海虹口区教育局长,而手不释卷,笔耕不辍,写博客,开专栏,抓管理,促教改,思维敏捷,视野开阔。 常生龙先生这本书,从他自不惑之年(2005年)评为特级教师起,矢志每周读书一本并“撰写至少一篇读后感”,迄今十年间为其所阅读500余本书而写的500余篇(凡200余万字)书评中,精选50篇,荟为五辑。 一曰“教学即创造”,精选了10篇有关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书籍的书

3、评,除了这10本书之外,还附录了16本相关书籍,作为延伸阅读。 二曰“教育即生活”,辑录10篇书评,附录14本相关书籍,强调教育和生活的关系,旨在帮助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教育生活中的诸种关系,过上快乐和幸福的生活。 三曰 “学校即社会”,学校,一方面要给孩子提供接触真实社会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在鼓励孩子在真实的生活中获得锻炼。选入书评11篇,延伸阅读,亦附录15本。 四曰“理论即支点”,精选9篇关于位教育名家著作的书评,与14本延伸阅读的书籍相辉映,覆盖哲学理论、实践操作,蔚为大观。 五曰“变革即未来”,10篇书评与12本延伸阅读书籍,既有美国专家构建全球顶尖教育体系的思考和研究,也有芬兰教育道路

4、的经验总结,既有对学生创新力培养的思考,也有互联网时代教育学方式变革的探索:移动互联、幕课、可汗学院、微课、翻转课堂令人目不暇接。 从五辑简介中,即可发现,常生龙先生读书,以及写书评,与胡适先生在为什么读书演讲中所说目的相同。或则继承前人知识的遗产,以成家立业,发扬光大之,譬如第四辑对教育经典的阅读;或则以书籍为向导,触类旁通,左右逢源,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开阔更广大的视野,譬如第五辑“变革即未来”之立足当下关注教育发展所读之书;或则由书籍所供给之思想材料,所提供之知识与方法,提升能力,深化素养,以解决困难,应付环境,获得更大的进步。譬如第一、二、三辑,立足于现实,分别从“教学”“教育”和“学校

5、”三个维度谈读书之用。“读书好像用兵,养兵求其能用”,我想,常生龙先生一定是极为赞同胡适先生这话的。 纵观整本书,收录50本书的书评,延伸阅读71本书,其集十年读书之力,萃五百写作之功,而成此集之苛严,其对教育研究之宽广深刻,于当今读书著述之教师中,可谓观之止矣! 3 在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一书的后记中,常生龙先生说,年届不惑评为特级后,他“选择将读书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期望通过阅读来为自己增添智慧,厚实精神的底色”,而实际上,在这10年的读书历程中,他通过读书与写作所收获的果实,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 后学如我,便是凭所撰之书不拘一格教语文和重建师生关系,得以结识常生龙先生,

6、并建立了书友之谊,实为人生之乐事幸事。如今,人到中年,每于人生艰辛中,感到左支右绌,身心俱疲时,我便会感念生龙先生之所为作,而重新鼓舞起对生活的勇气和信念,兴致勃勃地“生活”下去。 不仅是我,那些与我一样,时时追随先生的博客,踵武其尘,拾级而上者,都是受其恩惠的人。犹记得,有一年,生龙先生想出了一个在读书人中间传递好书的法子,他每周选书放在单位传达室,感兴趣的博友可以去取了读,读毕送回,若有好书相荐,亦置于传达室中至于身为教育局长的他,为推动上海虹口区的教育革新之进程,所做的诸种努力,也无不与他的阅读和写作,息息相关。 先生之境界,虽不能至,先生之力量,足可传递。 要写常生龙先生,却先写到胡适

7、先生,除了因为二位先生关于“为什么读书”的见解可以隔着时空颔首会心一笑,还因为,我也想如唐德刚称胡适一般,说“我的朋友常生龙”。 我的朋友常生龙先生,其为学也,金声玉振,其为人也,文质彬彬,其待人也,霭然自如。先生之谓,名至实归。 4 前面援引胡适先生的演讲,结合常生龙先生的书以及他的读书与写作所产生的影响,关于读书的益处,已经做了详尽地分析,“为什么读书”这个问题,好像已经没有必要再讨论了。 然而,我还是有话要说。 还是从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这本书说起吧。 这本书,从常生龙先生十年中五百多篇书评中选了五十篇教育教学书籍的书评,结集而成,题为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不熟悉常先生的读者,大概会以为

8、,他对教育情有独钟,看:十年如一日,日日都在读教育教学的书籍。 实则不然。 在常生龙先生的新浪博客上有一个博文分类为“读书评论”,计有543篇文章。浏览一下,的确是以教育类书评居多,但绝不是清一色的教育书。非但不只是教育书,其他多种门类的书,诸如哲学、历史、文学、心理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等,均有涉猎。 逐页扫过,有唐德刚记述之胡适口述自传,有廖宗廷主编的珠宝鉴赏,有弗雷德里克森积极情绪的力量,有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有刘瑜的文集观念的水位,有余华的小说第七天,有莫言的丰乳肥臀和蛙,有黄晓阳的官场小说二号首长,有布朗的饥饿的地球村,有亚瑟史密斯中国人的脸谱,有管理大师德鲁克的旁观者,有里

9、吉斯的谁得到了爱因斯坦的办公室有劳埃德的古代世界的现代思考有何伟的寻路中国和江城限于篇幅,仅枚举数篇。 如果说,常生龙先生十年读书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油画,若是擦去十年中,他所读书籍中的这些驳杂与丰富,那这幅十年读书图便失去了活泼灵动的色彩,而显得呆板滞重;如果说,常生龙先生十年读书是一组恢弘动人的交响乐,几乎无法想象,若是没有了长笛、黑管,没有了圆号、竖琴,没有了教育书籍之外的副歌与变奏,这组十年读书交响乐是否还能有动人心弦的魅力。 所幸,这些假设都是假的。 真实的常生龙先生,不仅仅是追求读书致用的物理特级教师、虹口教育局局长,他首先是一个和谐完整的人,在他的眼中心中和手中,有一个完整的世界,这

10、个世界不仅有“格物致知”之务实价值,更有“心之所向”的安静与美好。 5 作为一个教师,不读书,是绝对不合格的,而只读教育类甚至本专业类书籍,也是远远不够的。一个教师,如果只读教育书籍,与不读书的教师相比,也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别。“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胡适语),教师的阅读,就应该像胡适先生所说的、常生龙先生所做的这样:既要有专业钻研的峻拔之高度,又要有博采众家的广大之根基。根基越是深厚广大,专业越有可能迈向峻拔。 那么,教师应该读哪些书?每个教师情况不同,要别人给自己开书单,无疑是最不明智的偷懒之举。但是,教师读书,还是有些共性的。 其一,既要沉潜本专业的经典之作,也要钻研本专业的

11、最新成果,既要有对传统的理解继承,又要保持对前沿的关注并能吸收汲取。如此,方能保证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源亦有流,有根亦有果。 其二,不能只阅读流行读物,更要研读广泛意义上的经典之作,即那些人类文化长河中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那些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甚至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神学等等门类的经典之作。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中,曾这样说:“(经典)作品有一个特殊效力,就是它本身可能会被忘记,却把种籽留在我们身上。” 其三,一个教师,要有意识地弥补自己的专业缺陷,选择非本专业的书籍拓宽视野,增长见闻,以使自己成为一个完全的人,而非一架适用的机器。教师是有专业化之差别的,按学科划分,便有文科教师,

12、理科教师和艺体教师之别,按学段划分,又有幼、小、初、高、大等不同学段之差。教师必须正视这种差异,并努力去弥补差异所造成的知识与经验等方面的欠缺。 比如,理科教师,不妨多读读文学作品,小说,戏剧,诗歌,散文,即使不能使自己拥有浪漫主义的情调,也至少使自己能够认识浪漫主义、接受浪漫主义,并对此保持温情;而文科教师,也应该读读科普作品,了解客观世界的秩序,对其精密严谨各归其序的古典主义,即使仍不能亲手操作,不能够欣赏物质世界的古典美,也要让自己知道,在数理机械分子代码的世界里,也有人可以发现诗歌一样的美音乐一样的和谐图画一样的绚丽,并对此心存敬意。 其四,多看好电影,一部好电影,带给人的教益与震撼,有时甚至超过一本书。当然,前提是,好电影,以及,能看懂。不得不承认,好电影是不好看懂的。 因此,我期待过一段时日,我可以读到常生龙先生写的一篇关于诗歌的读书笔记。我更期待,有出版社能够注意到常生龙先生五百多篇读书评论中,那些灵动活泼的变奏。 至于我,我希望我这个语文老师,能够以数理化老师那样的严谨和条理,如常生龙先生那样,对自己定下的目标严格执行,管理好时间,规划好生活,以古典主义的朴素,在2015年结束前,完成我的新书好老师实用手册,并请常生龙先生写一篇浪漫主义的书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