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古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46280991 上传时间:2021-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推荐古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推荐古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推荐古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推荐古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古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古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01-21一、发展定位1旅游发展主题定位中国红军长征文化观光和原始森林生态度假旅游旅游目的地主题定位的依据是:(1)古蔺县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战斗过的重要地区,红军长征名传千古,世界闻名,举世无双,红军领袖为世人景仰。(2)1935年13月,中央红军在古蔺转战54天,实施机动作战,前后四次渡过赤水河。“四渡赤水”是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的著名战役,是毛泽东重新掌握军权后的第一仗,是红军机动作战的典范,具有探寻历史究竟的深度和趣味。“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历史的重要一页,具唯一性和不可替代性。(3)古蔺具有展示红军历史文化的基础和条件。当年红军在这里留下了许

2、多珍贵史料、遗址和文物,使古蔺成为四川的红色旅游大县。古蔺展示红军文化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两处红军四渡赤水纪念碑太平镇老鹰石渡口纪念碑和二郎滩渡口纪念碑,两渡口都被列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同志在太平渡期间的住址和红军开仓分盐旧址。三是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馆内珍藏文物数百件,是红军四渡赤水的唯一陈列馆,该馆建馆以来,接待了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是国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2001年,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着手对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纪念地开展保护与建设性规划。古蔺山体高大,并有比较完整的巨厚岩层,可以用整座山的体

3、量雕刻世界第一大的红色伟人群雕和“四渡赤水”的巨幅浮雕,供游人瞻仰与观赏。(4)古蔺距较成熟的红军文化旅游地遵义仅200KM,中间有茅台、习水,都是红军活动过的地方,便于联合开发遵义茅台习水二郎镇太平镇的红军长征旅游线。(5)古蔺黄荆海拔在8501837米,面积433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6%,有250多个树种,自然生态极为良好,犹如一个天然氧吧。黄荆还保存有40万亩原始林,是地球上同纬度罕见的常绿阔叶原始林,非常珍贵,观赏性极强,适于开展生态度假旅游。(6)古蔺黄荆属丹霞地貌,分布有十峰、七岭、三十八溪和大小数十个瀑布,景观类型十分丰富,瀑布、跌水、山溪、悬泉、湖泊、峡谷、丹岩、绝壁、怪

4、石、奇峰、异树、云海、佛光、日出、红军遗迹、苗族风情等等,应有尽有。除令人流连忘返的原始森林外,黄荆还有八节洞的瀑布群和环岩的丹岩绝壁、奇峰异树和高崖飞瀑,其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叫人称绝,品位很高,2000年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2古蔺旅游的目标市场根据古蔺旅游资源的品位,开发潜力和市场影响力,对其目标市场进行了分析。古蔺旅游市场的发展定位于: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市场; 注重学生和青年群体。境内市场:第一客源市场(中程市场):以成都、重庆、贵阳等大城市为主的川黔渝市场;第二客源市场(远程市场):以东南沿海、津京唐等发达地区为主的境内各地市场;第三客源市场(近程市场): 以泸州市、仁怀、习水

5、、赤水为主的周边市场;境外市场:第四客源市场(境外市场):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世界各地区市场。二、旅游发展总体结构古蔺县旅游布局的形体结构是:一个中心、两个重点旅游开发区、两条旅游环线和一条区际红色旅游线、一条东西主干走廊1、一个中心:古蔺镇 古蔺镇位于县境中部,是古蔺县的政治、经济、商贸、文化中心。四条公路在这里交汇。省道S309线经过古蔺镇穿过县境,经过国道G321线连接泸州、叙永与古蔺,并直通贵州仁怀,可与遵义、贵阳相通;县道X0131连接了赤水文化旅游区,并通向贵州习水;县道X3260线在双沙与国道G321线相接,可以通达贵州的大方、毕节;县道X0141县经黄荆风景旅游区、赤水国家级自然保

6、护区抵达赤水市,并与合江相接。古蔺镇自然而然成为县域旅游的集散地,也应成为旅游接待、服务支撑中心。2、两个重点旅游开发区:(1)黄荆生态度假旅游区旅游区范围黄荆生态度假旅游区包括黄荆乡、桂花乡和古蔺镇的黄荆老林景区、八节洞瀑布群景区和红龙湖景区,面积433平方公里。旅游区特点黄荆旅游区群山绵延、峰峦叠障,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96%,自然生态极为良好,保存有地球上同纬度最完整的常绿阔叶原始森林,面积达40万亩,异常珍贵,是古蔺旅游资源的突出优势之一。这里溪幽湖静、瀑布飞泻、风景如画、秀色迷人,珍稀动植物分布其间。八节洞的瀑布群和环岩的丹岩绝壁、奇峰异树和高崖飞瀑,其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叫人称绝,品位

7、很高。可以说黄荆旅游区是集峨嵋之秀、青城之幽、黄山之奇、华山之险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加之黄荆海拔不高,可开发成为集观光、休闲、度假、探险、科考于一体的森林生态度假旅游胜地。旅游区开发定位开发定位:集观光、休闲、探险、科考于一体的原始森林生态度假旅游胜地旅游功能区划分黄荆旅游区划分为八节洞瀑布群旅游景区、官山旅游景区、笋子山旅游景区、普照山旅游景区、红龙湖度假旅游景区、龙爪湖旅游景区、长滩旅游景区、龙马旅游景区等八个旅游景区,桃子坝旅游接待中心和火炭溪、原林、红龙湖三个旅游接待站。三、旅游发展目标根据古蔺县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旅游发展前景,古蔺县20022015年旅游发展总目标是:抓住西部大开发这

8、一战略机遇,加快县域旅游开发,把古蔺建成中国红军长征文化观光和原始森林生态度假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建成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旅游业培育成古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2010年前使之成为古蔺的第五大支柱产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1)2005年前,初步建成黄荆老林绿色生态度假旅游区和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战役七十周年纪念日前完成世界第一的巨幅浮雕“红军四渡赤水”和红军长征纪念园,在2005年掀起古蔺旅游的第一个高潮; 2010年前建成世界第一的“红色伟人山”,基本建成黄荆老林森林度假旅游区,把古蔺旅游再次推向新的高潮。2010年建成赤水河文化(包括了红军文化和美酒河文化)旅

9、游区,并与叙永、赤水联合开发黄荆十丈洞画稿溪旅游圈,与遵义、仁怀、习水联合开发遵义茅台习水二郎镇太平镇红军长征旅游线,推向全国,推向世界。(2)2002年完成蔺郎路(X0131)二级公路的改扩建工程,形成东西走廊;2003年完成古赤路(X0141)德跃黄荆段三级水泥路改扩建工程和古蔺红龙湖三级水泥路改扩建工程;2005年完成古蔺(护家)双沙三级水泥路建设,连接省道S309与国道G321(大纳路),依托大纳路实现对黔交流;2008年前新建黄荆火炭溪环岩,大崂沟红龙湖,黄荆两河口(川、黔交界处),二郎镇复陶青龙洞三级水泥路;2010年前完成S309线的蔺仁路段二级路改扩建工程,使其成为贯穿古蔺县全

10、境的进出口重要的干线公路。(3)努力把黄荆老林生态度假旅游区和赤水文化旅游区,建成为国家AAA级旅游区,并塑造古蔺县在中国旅游业的精品形象。(4)把古蔺镇建成县域旅游服务中心、集散中心,并在2015年前把古蔺镇建设成为生态城市。分阶段经济目标:2005年,旅游人数达到22.44万人次,旅游收入8181.2万元;2010年,旅游人数达到45.13万人次,旅游收入30547.1万元;2015年,旅游人数达到60.00万人次,旅游收入53968万元。古蔺县旅游发展规划目标主要指标单位2001年2005年2010年2015年国 内 游 客游客人数万人次15.2822.1043.1056.00游客增长率

11、%9.6614.295.38平均停留天数天/人次0.52.03.03.5人均每日花费元/天180.00220.00250.00旅游收入万元79562844649000旅游收入增长率%29.0211.49相当于GDP的百分比%3.258.1310.46海 外 游 客游客人数万人次0.050.342.034.0游客增长率%61.4842.9614.53平均停留天数天/人次0.52.02.52.5人均每日花费美元/天40.0050.0060.00旅游创汇收入万美元27.2253.75600.0旅游创汇增长率%56.3018.78相当于GDP的百分比%0.0920.601.06旅游综合经济总收入万元690.98181.230547.153968旅游综合经济总收入增长率%85.530.1512.06相当于GDP的百分比%0.4863.348.7311.52游客总人数万人次15.3322.4445.1360.0GDP万元142000245000350000468400GDP增长率%10.008.006.0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